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宏图-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他!
当那个没有丝毫情感的声音浮现出来的时候,朱宜锋猛然做了起来,此时的他看起来并不像是一个五十三岁的老人,他的动作极为敏捷。
“是你!”
是他!
是脑海中的那个所谓的人工智能,他已经多少年没有出现了?十年,还是十五年?不过尽管他已经十几年没有出现,但是中国今天的科技工业的领先地位,与他的帮助有着根本性的关系,尽管朱宜锋提供的那些碎片化的技术理论同样推动着中国的科学发展,但在另一方面,他并不知道这个所谓的“人工智能”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通过自己影响了多少人,向那些人的大脑中灌输了多少碎片化的“灵感”,他们总会在适当的时候,取得一些关键性的突破,就像五年前,飞机的出现一样,1888年的世界,已经完全不同于另一个时空的1888年,与其说是1888,倒不如说是1908。
但是,自从十五年前,按照他的要求,开始一项工作之后,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朱宜锋再也没有听到他的声音,现在他又一次出现了。
“你说什么?”
就像是见到久违的老朋友似的,在片刻的激动之后,朱宜锋自然更关心另一个问题。
“你还有二十年的时间!”
没有丝毫情感、没有任何波澜,只是平静一如三十六年前,第一次听到他的话声时的那种机械似的声音。
“你是说,我只能活二十年吗?”
三十几年前,已经经历过太多事情的朱宜锋,并没有感觉到恐惧,那怕是一丝的恐怕。
“二十年……”
“你不害怕?”
那个机械似的声音响起时,朱宜锋愣了愣,然后摇头说道。
“害怕?”
会害怕吗?
朱宜锋在心底转了一下,似乎没有找到一丝的恐惧。
“到时候,我七十三岁了,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也算是长寿了!而且……我还有二十年的时间去做事情,”
还有二十年的时间,二十年的时间,自己可以办很多事情,比如,推行真正的立宪,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的立宪,尽管三年前,中华帝国的宪法获得的通过,但是中国的立宪更类似的德国。
1871年,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联邦依然如另一个时空中一般击败的法国,从而在俄罗斯与法国的夹缝之中崛起。德意志帝国的出现改变了欧洲的版图。当然,这是符合中国利益的,毕竟这关系到欧洲的平衡,而作为胜利者的德国,同样也是中国学习的对象,其中德国的宪法,就为中国所借鉴、学习,并最终以其为基础制定了钦定的《中华帝国宪法》。
德国所实行的君主立宪制,与被奉为样板的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也大不相同。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二元制,不同于英国的内阁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不是君主**,也不是所谓“**是实,立宪是虚”。俾斯麦考虑了君主、贵族、有产者乃至无产者多个阶层的需要,彼此融合,形成了这个制度。德意志皇帝的权力比英王大,但远远小于君主**的沙皇和奥皇,且只有行政权力,还要受到议会、首相、法院乃至各邦的多重制约。他只是各邦君主中的一号,而非英王和沙皇一样的君主。但是,尽管皇帝可以任命首相,君主的政令(不包括军事命令)需要通过首相副署才能生效,副署的决定权在首相手中。议会也可以对政府进行制约,不光立法和批准预算,政府也需要受议会监督,虽然它对皇帝负责,因为议会党团不进入政府,他们对政府的监督甚至更加严厉,而不是所谓“橡皮图章”。德国不是主权在民,也不是在君,而在于国家。
作为后来者,朱宜锋当然很清楚,德意志宪法的软肋在什么地方,世袭的皇帝掌握行政大权,皇帝的素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行政,在另一个时空之中,威廉二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俾斯麦的下台也与它的皇帝任免首相有关。而中华帝国的宪法之中,也存在着同样的软肋,甚至皇帝的权力更大,理应受到进一步的制约,而这正是朱宜锋在未来需要克服的,他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像威廉二世一样,推行所谓的“世界政策”。
不过,似乎他也不需要如此,毕竟现在中国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广阔的殖民地。
“说实话,也许我应该感谢你!尽管我从不知道你的目的是什么,但是如果没有你的帮助,也许,我根本就不可能实现这一切,至少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这一切!”
坐在椅上,朱宜锋显得很平静,他能够看到空气中的浮尘,那是静止的,现在时间是静止的。
“嗯,我们是在互相帮助,我需要在你的帮助下,去实现一些目的,十五年前,你曾经问过我,我为什么要准备这一切,现在,你可以知道了答案了……”
那个声音在脑海中响起,在他的讲述中,朱宜锋整个人都惊呆了,他简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现在,所有的推测,都在这一刻,被推翻了,而推测了几十年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答,尽管这个答案让人有些无法接触,甚至让人……让人难以理解,难以接受。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从他的口中得知了理论这一切的朱宜锋,终于从惊愕中清醒过来,他突然苦笑道。
“似乎,我根本就没有选择对吗?”
“是的,其实在二十六年前,当我决定帮助你的时候,那一天就已经注定了,我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帮助你,比如可以帮助你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但是,显然,现在的这个方法更为稳妥。而且,我们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这同样也涉及到你的利益。”
当然没有这个办法稳妥,现在我可以调动一个国家的力量,去完成接下来的事情。朱宜锋有些无奈的想到,他没有想到答案居然是这样的答案,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其它的选择。
“二十年……”
片刻的沉思之后,朱宜锋突然笑摇着头说道。
“二十年的时间,应该可以完成这些了,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也许,这是最后一次谈判了,面对未知的人工智能,朱宜锋作出了一个选择,一个对自己最为有利的选择,他还需要和它进行一次谈判。这个谈判直接关系到未来!
《铁血宏图》已经进入尾声了,无语的新书《大明铁骨》已经布了,这是一个充满热血与激情的小说,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无语,如果大家手里有推荐票的话,还请支持下,再顺便收藏一下,再次拜谢!欢迎大家加入《大明铁骨》读者交流群:15o536833一起讨论小说。欢迎报名龙套!再求推荐、收藏
第716章 父与子(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对于中华帝国的中层和上流社会来说……生活以较低的成本和最少的麻烦提供了便利、享受和娱乐,而在以前,这是最富裕的阶层和君主才享有的特权。帝都居民可以一边餐桌前喝着海外行省或者殖民地牧场里提供的,一边翻看着报纸上的广告,然后他们可以通过电话购买整个世界的各种产品,想买多少就买多少,只要他认为合适,而且完全有理由希望他订购的货物能够很快送到他的门口航行于各大洋的帝国邮轮、货轮会在最短的时间,把这些货物运抵达帝国本土;同时,他也可以通过同样的方式,将他的财富投资于世界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和新企业中,并分享未来的果实和优势,一点儿不费力,也不费事……”
《世界帝国》
尽管发行于1900年的《世界帝国》一书中,描述着中华帝国民众的生活,但是1900年之后的中国帝国,却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年,作为帝国开国皇帝的开宏帝尽管并未传位于皇太子,但从这一年,皇太子开始行驶监国之责。
也正是从这一切开始,政党政治开始出现在中国,并在随后的几处间,政党在政治斗争中终于因此而摆脱了帝国二十八年陛下设计的轨道,在皇太子的支持下得以在政治抗争中展露头角。
对于国人来说,政党政治是新鲜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切正是国内的精英阶层所致力于推动的,在内政上开始以民意所趋为主,官僚开始对议会负责,甚至妇女也可以参政,在地方上出现普选制度。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在殖民地经过长期试验的,只不过直到帝国四十二年后,也就是在进入西洋历的二十世纪之后,方才得到以在帝国本土推行。
而在帝国二十八年以来,中国便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都市生活、文化、艺术空前繁荣。而所有人都相信,这一切,是不可改变的,也是不可动摇的,这种繁荣会继续下去,似乎,没有任何人看到其中的隐忧。
开宏五十年正月初四,西历1908年2月3日,一场大雪,又一次纷纷扬扬的落了下来,不过这一场大雪,并没有影响到正在举行的盛典。五十年前的这一天,作为开国皇帝的朱宜锋在南京登基为帝,也正是从那天起,这一天便成为了中华帝国国庆。
在这一天,于帝国各地盛大的庆典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正值新年长假的关系,所以,举国上下,从北美行省,直到非洲殖民地,以及太平洋诸行省,无不是显得热闹非凡,各地的国庆的盛典与假期结合在一起,使得人们有更多的理由去庆祝这一切,庆祝他们的生活。
五十年,这个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仅只是帝国的工业产值相当于世界的65%,也不是钢铁产量占全世界的70%,甚至不是作为世界摆渡人的帝国拥有总吨位超过三千五百万吨的商船,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民众从来没有享受过现在如此富足的生活。
“在帝国建元之前,70%的帝国国民在温饱的边缘挣扎着,而在帝国五十年,非但温暖问题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得到解决,来自殖民地的小麦、大米以及牛羊内、乳制品,不仅丰富着百姓的餐桌,同样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即便是上海的贫民窟里的贫民,不仅可以吃饭,而且每周至少可以吃到两次肉,营养不良的现象早就从这个国家消失了……”
报纸上的赞美之词,是毫不吝啬的,不过,对于身为帝国皇帝的朱宜锋来说,他知道,这一切是事实因为中国拥有世界上面积最辽阔的国土以及殖民地,北美的大平原供应着帝国所需要小麦、玉米,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牧场,提供着帝国所需要的肉食,非洲的农场供应各种热带作物,甚至就连东南亚的种植园,也提供着帝国所需要各种热带水果。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现在帝国本土的人口仅仅只有2。5亿人,而包括西伯利亚在内的本土农业人口仅只有不到5000万,持续五十年的大规模移民,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本土的人口越来越少,而相应的是,在北美、非洲以及太平洋诸省生活着超过5亿中国人,曾经的日本人、朝鲜人以及越南人,早已经融入了华人之中。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不错……除了……想到欧洲的那位威廉二世,正与英国一同跃跃欲试的,试图重新划分世界的野心,朱宜锋的微微一锁。
难道,新一轮的世界大战是无法避免的?
“父皇,宴会就要开始了!”
就在这时,朱宜锋听到了儿子的话声,抬起头,他看到了儿子已经五十五岁的朱逢海,穿着一身红色的汉式弁服,他不知是什么时候进来的,也不知在那里站了多久,看着儿子有些发白的鬓角,朱宜锋的心底长叹一声。
他已经作了五十年的皇太子!
不过相比另一个时空中英国的查尔斯,似乎还少了十几年。而且,一切都快要结束了。
从两年前,旧金山的大地震将试验室毁去之后,朱宜锋就一直在等待着今年的到来,再过几个月,一切都会结束!
“逢海,今年的宴会,还是由你主持吧,朕……我……”
摇摇头,在这个时候,朱宜锋希望自己能够用父亲的身份与儿子聊一会,毕竟,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了,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尽管早在八年之前,他就刻意的以太子监国的方式,把国家交到他的手中,但是……当这一天真的即将来临的时候,他不知道儿子会率领这个国家走到什么那里。
不过,对于这个儿子,总体上来说他是满意的。在释放权力上,他甚至比自己更为主动一些,不过,唯一让朱宜锋担心的是,他的步子会不会太快,毕竟,用**结束**固然是一种很好的理念,但这一切需要时间。
看着显得发须皆白的父皇,朱逢海点了点头,八年前母后去世之后,父亲就几乎不再过问国事,只是作为舵手,在一旁指导着他治理国家。像这样的宴会,父亲也很少参加。
“我们一起走走吧!”
尽管已经七十三岁了,但是作为老人,朱宜锋的身体依然非常健康,尤其是在刻意的锻炼保养下,尽管不一定能和另一个时空中70岁还拍动作片的史泰龙相比,但至少并不逊色多少,之所以努力锻炼保养身体,是因为,朱宜锋知道自己还有一个任务,这个任务就在几个月之后。
为了完成那个任务,他必须要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份。
在儿子的陪同下,朱宜锋来到了御花园,五十年的时间,使得御花园树木早就长成了苍天大树,一场冬雪之后,御花园内尽是一片漂亮的雪景,只有其中的步道被刻意的扫了出来。
“其实,我不喜欢他们这样的扫雪!”
踩着鹅卵石铺成的小路,朱宜锋有些失望的说道。
“我喜欢走在雪上,喜欢听踩在雪上的声音,小时候,你也是如此,每到下雪的时候,即便是在雪地里玩上一天,也不觉得的累……”
“父皇,儿臣……”
朱逢海的话未说完,朱宜锋便摇头说道。
“今天只有父子!就像当年我们在这里堆雪人一样,只有父子!”
是的,今天只有父子!
只有父亲与儿子的对话,而不是皇帝与皇太子之间的对话,在定下这个基调之后,他们两人便继续往前走着,一边走一边聊着,聊着曾经的过往,慢慢的又聊到了时局,有关欧洲的时局。
“……如果英德以及北美向法国、南美还有俄国宣战,就让他们打去,等他们打个差不多时候,咱们再参战,在此之前,我觉得,帝国保持中立,对我们更为利,毕竟,帝国的领土实在太过辽阔,仅仅只是防御,就需要考虑多线作战的问题,战争初期的中立,应该是最有利的选择,但是……”
话声稍顿,朱逢海看了一眼若有所思的父亲,然后才说道。
“在陆军参谋部,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应该果断介入其中,阻止战争爆发,毕竟,我们是世界秩序的建立者,也必须担负起维护者的责任!而且,这可以避免早期目标不明确,带来的可能的短期失利……”
太大!
这是现在中国面临的最大的问题,领土太过辽阔,使得中国的力量是分散的,尽管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陆军、海军,但是他们是分散于世界各地的,这使得在各个方向,中国对于潜在的假想敌,似乎都处于一种劣势。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朱宜锋一直试图摆脱这种困难,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除了加大军费投入,扩充军队之外,并没有太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毕竟,中国与后世的美国不同,后世的美国可以有一群跟班、打手协助他维持秩序,但是现在中国呢?广阔的殖民地、海外省都需要帝国的保护,不仅仅只有帝国的国旗,还需要帝国的舰队、帝国的陆军,尽管海外殖民地为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益,但同样也是负担,维持庞大的海外利益,需要维持一支庞大的巡洋舰队,而国与国的海上决战,却需要大量的战斗舰。
真他么的操蛋……当真是国土越大,责任越多。
甚至现在有一些政客已经开始在那里抱怨了起来,帝国每年支出15000万华元用于保卫殖民地,“仅仅滋养了一大堆军事驻地和一种“日不落帝国”的自满情绪。”,这是有失公允的偏激之词,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海外省以及殖民地在为中国带来财富的同时,同样也给中国带来了负担,不过,总体上来说,海外省及殖民地更多的时候是扮演着奶牛的角色。
“短期的失利并不可怕,毕竟,我们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国土和殖民地的。广阔的国土就是我们最大的屏障,是我们的战略迂回空间,无论是在印度洋还是太西洋发生战争,我们都可以在太平洋安心的训练我们的海军,即便是敌人占领了我们在非洲、在北美的领地,我们还有东南亚的殖民地、还有太洋洲,我们还可以在本土训练军队,我们的庞大的工业力量,是我们赖以立足的根本,工业、人口,这两者,决定我们是不可战争的,相比于外部的敌国,未来,帝国真正的敌人,在于内部!”
面对儿子对未来的忧虑,朱宜锋第一次道出了他担心的地方。最坚固的堡垒是从内部攻克的,换成中国同样也是如此,现在的中国,实际上已经成长为一个外部的敌人不可能轻易击败的巨无霸,而且除了基本的国力之外,还有一个额外的保障,使得这个国家几乎不需要考虑外部的威胁。
但是内部的威胁却是不可避免的,这个内部的威胁,甚至会随着时间,愈演愈烈,而这种威胁,最终甚至有可能毁灭这个帝国。
“内部?”
朱逢海先是一愣,他立即联想到了这些年他向咨政院释放权力的的举动,难道说,父亲并不赞同他向咨政院释放权力?但是,这不正是他所希望的吗?
在八年前,当他第一次向咨政院释放出一些权力的时候,父亲非但没有反对,甚至还表示了赞同,更说,人民确实应该掌握权力。
难道说,现在父亲变了?
不,父亲肯定没有变,肯定是那些所谓的帝国元老、帝国贵族,三十年前,帝国无老院成立时,元老院是帝国的立法机关,不过元老院只具有准立法权,它必须审查拟议的立法和提出建议的权力,但并没有真正启动任何立法的权力。后来元老院慢慢的获得了很多权力,尤其是在制宪后,其摇身成为贵族院之后,其权力远大于过去,或许,正因如此,他们才会从一开始就对咨议院有抵触情绪,因为他们担心平民议员为主的咨议院最终会夺走他们的权力。
自以为想通其中原由的他试探着问道。
“父亲,您是担心现在对咨议院释放权力会导致皇室失去权力吗?”
《铁血宏图》已经进入尾声了,无语的新书《大明铁骨》已经布了,这是一个充满热血与激情的小说,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无语,如果大家手里有推荐票的话,还请支持下,再顺便收藏一下,再次拜谢!欢迎大家加入《大明铁骨》读者交流群:15o536833一起讨论小说。欢迎报名龙套!再求推荐、收藏
第717章 未来的忧虑(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失去权力?
儿子的问题让朱宜锋先是一愣,随后又是微微一笑,他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他担心过一切,唯独没有考虑会失去权力,或者说,他根本就不担心这个问题,因为任何人都夺不走他的权力。
“权力……”
沉吟片刻,心底甚至感觉有些可笑的朱宜锋摇摇头说道。
“向咨议院、向民众释放权力这是国家发展的必然,我们必须要掌握好节奏,现在国内的政治环境还不够成熟,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在这个时候,皇家必须要起到稳定的作用,这意味着皇帝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权力,嗯,我看这个时间应该还需要三十至四十年,也许到帝国建元90年至100年的时候,时机应该接近成熟了,那个时候,可以把大部分权力还给民众。可即便如此,皇室也要起到在适当的时候充当最终仲裁者的作用,而这个作用就要求皇室必须要掌握权力,无论在任何时候,但是在未来,皇室可以适当的退居幕后,但是实质的权利还是必须要掌握在皇帝的手里,甚至在将来,也许能不能当总理大臣是通过选举来的,但还是要得到皇帝的支持。否则,在党争激烈的时候,皇帝就不能够充当最终仲裁者的作用,不要忘记皇明就是亡于党争、亡于内耗!”
在对儿子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朱宜锋的脑海中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另一个时空中的泰国王室,表面上泰国王室远离政治,但是实际上,泰国王室直到21世纪,仍然掌握着国家的绝对权力,特别是近代以来泰国的政局动荡不定,从1932年至1992年的60年中,泰国共发生了19次政变,其中13次政变成功,20位总理相继组建了48届内阁。国王和泰国民众一起见证和经历了60年的政治和社会动荡。国王或多或少的充当了最终仲裁者,多次在紧要关头出面化险为夷,庇护泰国人民躲过了一次次的劫难。如果没有王室充当这个角色,那么泰国又会是什么模样?
“再就贵族院,在未来,你或者小棠都会面对有人鼓吹,应该把权力交给人民,呼吁控制、削弱贵族院的权力,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想要用一个建立在群众基础上而不是世袭基础上的”,他们会通过不断试图以改革的名义去削弱贵族院的权力,最终他们试图以法律的方式去确立咨政院的地位高于贵族院,并使贵族院失去对财政议案等所有的重要权力,并且不断的限制贵族院的立法权、司法权,海儿,你认为这种变革对帝国有利吗?”
面对父亲的询问,朱逢海不由的沉默下来,这种变革有利吗?他真的不太清楚,但是如果有一天,咨政院的领袖用人民的名义,要求限制贵族院的权力时,他会反对吗?
答案是肯定的,作为皇帝,必须心怀人民,否则必定会失去民心。
“可以肯定的是,在某个阶段可能是有利的,但是对于帝国的长远来说,却是不利的,一个最简单的那些平民出身的政治家永远无法理解什么是帝国主义!”
继续向前走着,朱宜锋一边走一边解释道。
“对于那些政党政治家们来说,他们所关心的永远只是选票,就像所谓的清流一样,他们关注的只是个人声誉,而不是国家,他们必须要首先考虑选票,然后才有可能会去考虑国家的利益,因为如果没有选票,他们根本就没有机会考虑国家的利益,而他们为了得到选票,甚至可以不惜一切,比如,他们为了选票,在云南以及安南他们可以鼓吹给予非法移民选举权,或者要求改变国籍法,实施出生地国籍,籍此获得非法移民的支持,而这些非法移民只需要来到中国,通过生孩子,就可以享受教育、医疗等等各个方面的福利,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更会靠福利政策骗大城市的穷人和少数族裔的选票,尤其是少数族裔的选票,比如日裔、朝裔,他们甚至会人为的制造隔阂,如果隔阂有利于选票的话,比如,他们可以在几十年后,借口我们对非洲土著的契约奴役,通过平权法案,迫使政府向土著和他们的后代道歉,让他们享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多的福利机会,一但这种情况出现,那么,我们就一定会失去非洲,不要忘记,我们在非洲的1。2亿移民之中,有5千万是这些少数族裔和他们的混血后代……”
在提到这些的时候,朱宜锋想到了他在穿越到这个时代之前,那个圣母婊泛滥的时代,是病态的,且不正常的,而且会对主体民族造成严重打击的,这一切,当然不是是朱宜锋所愿意认同的。
随后,朱宜锋和儿子谈论了很多,尽管在很多时候,都是他在那里讲述着对于未来内部的担心,尤其是担心选票变成了政客手中的工具。
“……世裔的贵族,怎么说呢?他们或许并不完美,他们的身上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永远不需要为了讨好平民,而出卖自己的选票,当然,他们也会出卖选票,比如为了利益,但是他们每个人都很清楚,帝国的利益与他们的个人利益是悉悉相关的,而这,决定了他们大多数人永远都不会主动的为了个人利益去牺牲国家的利益,”
尽管非常清楚贵族的角色,但朱宜锋很清楚,贵族的特点他们永远都不会刻意的讨好民众,民众手中的选票,从来都不是他们所需要的。
“所以,在未来,贵族院所扮演的角色,在更多的时候,是制衡,是制衡平民政治家为了选票无底线的靠福利政策吸取选票,帝国之所以有今天,是基于个人奋斗,而不是社会的福利,帝国会向国民提供福利政策,但是绝不是实行养懒人的福利政策!那些政治家……”
嘲讽的笑了笑,朱宜锋想到六十年代后,那些所谓的政治家们不断的通过福利政策去吸取选票,而这种福利政策换来的是什么?是一群试图不劳而获的懒人,是社会的寄生虫,甚至白左的流行,正是因为那些国家实施的养懒人的福利政策,如果他们终日需要奋斗、需要拼搏,又怎么有时间去游行、去示威,他们之所以可以什么事情都不做的是做那引起事情,正是因为有养懒人的福利政策在养着他们。
“如果把帝国交给他们的,他们的第一件事,就是瓦解帝国,就像咨议院里的那些议员一样,他们看不到每年帝国从殖民地获取的数以十亿计的财富,他们的眼里是帝国陆海军为了维持殖民地支付的1。5亿的军费支出,看到的是帝国殖民地部庞大的官僚机构的支出,他们看不到殖民地和海外省对于的帝国的重要性,即便是将来帝国面对可能存在经济危机时,只要拥有庞大的殖民地和海外领地,都可以通过帝国特惠制,通过本土和殖民地在贸易上相互优待的制度。对帝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高额关税,以阻止其他国家势力渗入市场的方式迅速的恢复自身元气,在帝国之中,这种贸易保护带来的内部自我经济循环,是确保帝国经济发展所必须的。”
提到这些的时候,朱宜锋自然想到了另一个时空中面对经济危机时的英美两国,面对经济危机的重创,英国的作出的反应是放弃自由贸易政策通过帝国特惠制,借助自身庞大的海外领以及殖民地,迅速恢复了元气,至于没有殖民地的美国,则陷入长期的大萧条之中。
可是二战后那个工党领袖艾利德根本就看不到这一点,没有“帝国思绪”的他所看到的只是战后英国的经济困难,根本就没有看到殖民地于英国的重要性,最终,面对内部的经济困难和美国的压力,他选择了屈服,从印度独立作为开始,不列颠的殖民帝国被瓦解了,从此之后,英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