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宏图-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切都结束了!
突然,谢尔登的心底浮现出这个念头,尽管只是区区24辆马车,但当看到南方佬组织起防线的时候,看到南方佬毫不退缩的像是愤怒的狮子一样抵抗骑兵的进攻时,他知道,一切都结束了。
至少今天,他们赢不了这场战斗!
无语的新书《大明铁骨》已经布了,这是一个充满热血与激情的小说,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无语,如果大家手里有推荐票的话,还请支持下,再顺便收藏一下,再次拜谢!
第707章 格兰特的决定()
这是一场灾难!
在格兰特接到谢尔登的报告的时候,他的心里便冒出了这个念头。
这根本就是一场灾难!
不仅仅只是因为中国人用他们的那种连射的秘密武器重创了谢尔登的骑兵,使得他的骑兵甚至都没能突破皮吉特仓促组织的防线,更为重要的是,现在,第五军的侧翼已经完全暴露给了南方佬。
更为致命的是,现在中国人已经投入了战场!
现在中国人正在向第五军发起进攻。
“中国人的进攻非常猛烈……”
在参谋军官讲解着中国人如何进攻的时候,格兰特的双眼死死的盯着地图,他看着地图,脑海中思索着种种可能。
“现在,我们必须要撤退,否则,我们很有可能有遭受更为惨重的失败……”
格兰特的手中握着烟斗,他凝视着地图上的第五军的侧翼,在沉默良久之外,他沉声问道。
“如果,我们现在撤退了,会发生什么情况?”
握着烟斗的格兰特并没有等待他人的回答,而是自言自语道。
“战争会无限期的的延长下去,而且到时候,我们必须要面对中国人,面对数以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中**队!那才是真正的灾难……”
猛的用拳头砸向墙上的地图,然后格兰特沉声命令道。
“我们绝不会撤退,如果我们现在撤退的话,李一定会抓住时机,向我们反攻,到时候我们付出的代价会更为惨重。现在,我命令,投入我们的预备队,向中国人反攻,在他们还没站稳脚的时候,把他们的攻势打回去!”
尽管知道,中国人的武器非常先进,但在格兰特看来,他们只有几千人,如果他投入足够的力量,一定能够瓦解中国人的进攻。
现在,美国没有其它的选择!
格兰特的叛乱是准确的,如果他仓促命令部队撤退的话,那么等待他的很有可能有是一场溃败,但是当他把总兵力多达4万人的预备队投入战场的瞬间,战场的态势立即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原本正在向第五军发起猛烈进攻的陆战队那势不可挡的攻势被阻滞了,甚至在美军还凭借着兵力优势发起了一次反攻,成功的把陆战队的进攻逼退了,迫使陆战一旅不得不草草的修起了散兵坑,以阻挡美军的进攻。
但是战斗并没有因此而结束,战斗只不过是刚刚开始。
在阻挡了的陆战一旅的进攻之后,格兰特随之发布的命令全歼这支中**队!
战斗的性质在这一刻发生了变化。
“阁下,我们为什么要全歼他们?”
从望远镜中,看着中**队仓促修建的防线,谢尔登有些不解的说道。
“我们与中国的冲突,不知道会在华盛顿引起什么样的轩然大波!”
即便是他的骑兵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损失,但是谢尔登仍然是格兰特非常信任的军官,面对他的询问,格兰特说道。
“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了!”
凝视着远处的中**队,格兰特的语气显得有些凝重。
“从中国人主动的向我们发起进攻的时候,战争就已经不可避免了,对于中国人来说,他们为什么会介入美国的内战?”
“是为了制造一个分裂的美国!”
这是一个很正确的答案,格兰特点了点头,然后拿起了一支步枪,与普通的步枪不同,在这支栓动步枪扳机前方,有一个弹仓。
“这是我们缴获的中国人的武器!”
拉动枪栓,格兰特取出了一发子弹!
他拿着那枚铜质的子弹,看着那尖锐的弹头,然后又继续说道。
“中国人使用的这种。30英寸的子弹,射击非常精准,他们的步枪中,可以装五发这样的子弹,而且这种子弹使用的是新型的火药,我们的科学家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够分析出他们用的是什么火药,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中国的军队投入战场的话,我们将会面对数十万使用这种新式步枪,还有那种可以连续射击的机枪,真的很可惜,没能缴获机枪……”
格兰特的语气显得有些无奈,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接触中国人,实际上,早在多年前,他就曾接触过中**队,那时候,他清军中的洋员,负责训练清军部队,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他在“义军”的身上,学到了一些新式的战术,当然那些战术必须以新式武器作为符助。
也正因如此,在他成为联邦军总司令之后,他就立即全力推动联邦军的武器后膛化,不仅仅只是步枪,还有火炮,可是他没有想到,当他好不容易做到这一点之后,中国人又一次把他们甩在了身后。
中国人又一次在战场上投入了一种闻所未闻的新式步枪,包括新型的火药。
难道上帝真的站在中国的一方?
在心里寻思着的时候,格兰特不无懊恼的说道。
“所以,我们现在必须要阻止中国人介入战争,我们必要让他们明白,在他们介入这场战争的时候,必须要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什么是代价?
就是眼前的这支中国精锐部队,格兰特有把握消灭这支部队,毕竟他有更为强大的力量,他可以在战场上投入更多的兵力,像浪潮有一样,把中国人的防线吞噬,当然,他所要发动的并不是皮吉特的自杀式的冲锋。
“只要我们全歼这支部队,中国人就会明白,我们是不会懦弱的举起双手,我们必须要好好的教训一下他们,用一次辉煌的胜利,告诉中国人,他们如果介入美国的内战,就必须付出惨重的代价!”
格兰特的双眼盯视着前方,看着陷入火海之中的中国人的阵地,现在炮兵正在不断的炮击他们的防线,在炮击结束之后,步兵就会发起进攻,他的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全歼这支中**队!迫使中国人停止干涉。而且他也有机会,因为中国人现在的防线是一个孤立的突出部,
或许,格兰特是一个合格的军人,但是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他根本就不知道,不知道,中国愿意为分裂美国不惜代价!
4月1日下午3时17分,在又一次重整部队之后,那些刚刚击退中国人进攻的美军部队,又一次发起了进攻,而在他们的面前,是陆战一旅仓促修建的防线一个只有两三尺深的散兵坑,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还没有来得急把散兵坑连接成为战壕,顶多只是两三个战友一起,共用一个散兵坑。
在联邦军队出击的时候,那些正在挖着散兵坑的战士们就已经发现他们的动向,战士立即开始加快了修建掩体的动作,尤其是机枪掩体,那些从马车上将机枪扛下来的机枪手把沉重的机枪全都搬上阵地,迅速地挖好掩体,把黑洞洞的枪口指向阵地前的开阔地带,居高临下地准备射击。
“保持队形!”
“保持队形……”
空旷的无人地带间,军官们吼喊着,咆哮着以维持步兵方队的队形,虽然战争已经进行了四年,可是对于美国人来说,他们仍然没有改变自拿破仑战争以来的那一套战术,顶多只是从线式战线变成了散兵线,不过即便是散兵线,在陆战一旅的官兵看来,所们的冲锋队形可以说大摇大摆来形容。
甚至因为美军指挥官的脑海中,仍然残留着拿破仑时代的军事教条,所以他们仍然排成了整齐的方队进攻,只不过并不像半个世界前,拿破仑战争时期那么的紧密,不过却很整齐,他们就那么排着队,一队队的朝着陆战一旅仓促修建的防线进攻。
在很多美军的官兵看来,他们一定能够占领中国人的防线,然后包围他们、进而全歼他们。
“这群傻逼……”
“可不是,有这么大摇大摆进攻的吗……”
散兵坑里的战壕们,在那里说笑着,
“得了,大家伙把子弹拿起来,就像打靶一样,打吧……”
此时,空气中甚至隐隐传来了些许鼓声。那是美军的步兵方队的“鼓点!”,听到这鼓声,意味着美军已经冲到了距离他们很近的位置了。
他们从散兵坑中探头出去,所有人都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只见绿地如茵的草地上,美军的士兵越来越近了。他们排成长长的横列,朝着他们走了过来,他们的脚步显得有些缓慢,甚至沉重,全没有一丝轻装上阵的感觉。
“保持队形!”
手拿着军刀的军官不断的大声命令道。
“保持队形……”
在军官和军士们的命令声中,纵线方队越发规整起来,如果是在拿破仑时代。或许拿破仑也会为这些美国人排出的队形发出称赞,在几十年后,美军终于排出了整齐的队形。
这是一个“完美”的纵队,至少在某种程度上。
他们的脚步之所以缓慢,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鼓点”的节奏,因为所有人都要随着鼓点而行动,所以导致了他们的行动十分缓慢。对于强调快速冲锋的中**队来说,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实际上,中**队几乎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个阶段,在汉式步枪服役之后,学习自欧洲战术立即被淘汰了,新式的散兵线战术在中国得到了推广。
尽管在这场战争之中,线膛枪一次又一次的给予他们惨重的伤亡,尽管格兰特曾试图推广散兵线,但是在短时间内,传统却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也正因如此,再次进攻的时候,他们还是按照传统分几个波次实施攻击,每个波次的士兵几乎都是肩并肩排成整齐的队列,斜举着步枪,步履缓慢地向中国人的阵地前进。
在最初的几百码,他们甚至没有遭受任何攻击,似乎正像他们之前所想象的那样中国人因为出击的非常仓促,他们甚至没有携带大炮!
可是他们并不知道的是,当他们向陆战一旅的阵地逼近的时候,那些士兵们正操作着步枪瞄准他们,而机枪手同样也为射击作着准备。
“呼……”
每一次扛着机枪架的时候,李森都会在心里不停的咒骂这该死的六年式机枪的枪架,将这重达35公斤重的枪架,背入机枪射击阵地,从来都是对个人体能的挑战。
不过他知道,一但射击开始,就会呈现出另一个局面,在连续射击时,由于有了这坚如磐石的枪架,枪身几乎都不会有任何震动,这样的话,射击就会变得更加的稳定,精度自然也就更高了。
“快点!机枪架!”
在机枪组组长的督促下,终于,李森把机枪架扛进了射击位置,和所有的机枪射位一样,他所在的射位虽说距离一线堑壕有近两百米远,但是同样对前方形成纵射火力,和其它机枪堡一共构成了完美的交叉火力。
“哗啦啦……”
几乎是机枪刚一架好,弹药手便打开弹箱,抽出一条帆布弹带,在子弹撞击的哗声间,李森打直接将弹带的引导头塞进机匣之中。
“咔达……”
拉下机枪肘节,子弹上膛了!
就在李森堡为自己的机枪上膛时,步枪手们同样端起了步枪,他们甚至将一夹夹子弹放在面前的胸墙上,以便在接下来的射击中,能够快速的装弹,射击,他们每个人都很清楚,也许,在接下来的这场狩猎之中,他们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发射子弹,只有如此,才能阻挡美军的攻势。
“呼……呼……”
呼吸着混杂着浓浓硝烟味的空气,感受着这越显寂静的战场,不知为何,杰米的心底却涌起一阵莫名的胆寒,不知为何,他突然意识到,或许,这种寂静就是死亡前的平静……
近了,越来越近了,在他和其它的士兵能够目视中**队防线前方的一个个弹坑,那是之前炮击留下来的弹坑,他看到了中国人的散兵坑中冒出的一个个布帽,那些布帽的下方,赫然是手端步枪的中国士兵。
突然,一阵微风起来了……
无语的新书《大明铁骨》已经布了,这是一个充满热血与激情的小说,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无语,如果大家手里有推荐票的话,还请支持下,再顺便收藏一下,再次拜谢!
第708章 灾难(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草地,只是一望无际的如茵草地,有风吹过草地,显得很安静,很舒服,很惬意……
这片草地是过去的十个月的围城战的产物,没有人收获的土地变成了荒地,而荒地中长满了杂草,没膝的杂草随风起伏着,就像是海上的浪涛似的,在那里起伏着。
天是蓝色的,草是绿色,如果没有其中的一些战壕,没有那遮空蔽日的硝烟,或许那外面的风光显得无限美好,而且极为抒情,极富洋溢着诗的气息,这样的美好原本应该是最寻常的。
但是绿色的草地之中,那些翻过来的红土筑成的胸墙,却在提醒着所有人但战场就是战场,它的阴森与冰冷告诉人所面对的绝不是诗情画意般的美好,而是死亡。
行走于那如茵大草地上的美国士兵们随着鼓手的鼓点,组成方队,一步步的朝着前方走去,朝着他们认为已经不堪一击中国人的仓促修建的防线前进着。
“保持队形!”
几乎每行进数十米,在队列变得有些不太整齐时,西尔都是忠实的履行着他作为一名在军士的责任,维持连队的纵队队形。
对于这种步兵集团冲锋,无论军官还是士兵都觉得极为自然,从独立战争以来,他们一直都是用这样的队形打仗,曾几何时,他们的方阵是不合格的,以至于甚至不能和龙虾兵进行三次排枪射击,他们的队形就会崩溃,但是现在,他们的队伍却能够承受线膛枪的射击。
西尔和以及其它数千名军官、军士竭尽全力的维持着队形秩序的同时,在陆战一旅后方数百米处的机枪阵地内,那些机枪手和机枪指挥官们都已经忙活了起来。
尽管六年式机枪不过只是刚刚发明,即便是电动的加特林机枪的使用也不超过两年,但是在中**队中却已经建立起了一个科学的培训体系,所有的机枪手和机枪指挥军官,都曾接受过极为专业的机枪射击和使用训练。为此甚至办有专门的机枪学校,用于培训机枪军官以及机枪手,也正因如此,这些机枪手才能够掌握射击这门学问。
射击,准确的来说,这是是一门科学。
尤其是对于机枪来说,射击绝对是一门科学!在这场战争中,机枪的使用,绝不同于其它人所理解的那样,喷射密集弹丸的机枪下对着一排进攻部队射击,事实上,这样造成的损害极为有限。如果精心布置的话,简单的几挺机枪所构成的火力密度,就相当于整整一个步枪营,当然这对军官们布置机枪射位提出了一场新的考验。
几乎是在头顶上的炮弹刚刚远离,那些把机枪扛到射位上的机枪手们准备的时候,机枪连的军官们便拿着望远镜观察着美军的方阵。
“快点,再过几秒钟,咱们就能把那些北方佬送回老家!”
林文平有些兴奋的呼喊道,作为机枪手,他很清楚,就美军的这个队形,根本就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场屠杀,现在他需要做的就是要把这些北方佬全部埋葬在枪林弹雨组成的死亡地域之中!
“我敢保证,咱们今天一定能让美国佬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那些机枪手们用极为自信的口吻说道,从去年六年式机枪进入军队,他们开始接受培训的那天起,就一直等待着机会,证明自己的机会,尽管在之前的战斗中,他们重创了美国的骑兵,几乎导致了美军骑兵的崩溃,但是在他们看来,这不过只是刚刚开始。
现在,这一刻,终于来到了,这正是他们的大展神威的时候!
“他们一定会终生难忘的!”
不仅仅只是他们,应该说是历史,历史不会忘记这一天,不会忘记五岔口这个地方,这场战斗将会改变一切。
突然前方传来了信号,那是射击的信号,那个信号的发出,意味着,美军已经进入的射击区域。
“开枪!”
一声令下,机枪一连的六挺六年式重机枪开火了。
“稳住速度……”
“保持队形……”
就在杰克中尉指挥着部队前进的时候,天地间的静寂被一阵沙沙声打破了,先是前方纵队的几十名士兵像是烂泥似的,猛然瘫倒在地上,下一瞬间,伴着空中密集的“嗖嗖”声,原本寂静的草地上俨然刮起一阵小型风暴,风暴不时的卷飞一片片的青草,青草在草地上舞动着。
几乎没有任何征兆的子弹便击中了杰克中尉的肩膀,然后子弹穿透他的身体从他的后腰间穿出,他整个人甚至都来不急反应,就倒下了。
一千二两百米,这是机枪阵地距离美军的位置,而机枪阵地位于主防御阵地的八百米后,在这个距离上,机枪手们几乎看不到前方,他们所需要的,仅仅只是按下击发板,然后射击,根据表尺对着特定区域进行覆盖性的射击。
这是在中英战争之中,那些机枪手们和军官们研究出来的一个最致命的机枪使用方法间射!
对于陷入弹雨之中的美军士兵来说,因为距离太过遥远的关系,他们甚至都听不到枪声,只能够听到一阵“沙沙”声,那是子弹划破天空时传来的声响。那拖着“沙沙”声的弹雨就像是直接从天空猛得砸下来流星一般,被击中的士兵中弹处大都是肩膀,出口要么是在他们的腰间,要么是在他们的手腕。
这是一场风暴,一场中国机枪手为美国步兵精心准备的风暴。
当一千两百米外的美军在距离华军阵地还有四百多米时。遭到了一场弹雨风暴的洗礼,但是他们却没有听到枪声,而在一千二百米外,指挥着部队借助器械实施大倾角间接射击的军官则只是不停的指挥着机枪手们按照即定的“表格”实施攻击,机枪手们麻木的压着击发板,震耳欲聋的机枪声中,冷却水被枪管加热。进而沸腾。
当一条333发弹链,即将被打完的瞬间,不需要的机枪手交行或者呼喊,早已恭候多时的弹药就会提着弹箱,在弹链打完的瞬间,扯平弹链将引板插入机枪,随后机枪再一次欢腾起来,在火药气体的推动那艇尾重尖弹。
这是一种特意为重机枪研制的的重型子弹,与普通的步枪子弹不同,它的造价相对较高,但是射程很远,远距离弹道极为稳定,随着机枪的欢腾,重尖弹不断喷洒着,在这子弹的狂怒的咆哮声时。子弹被推送至一千多米外,在那里这些十几公克重的子弹能轻易击穿任何敌人的躯体,甚至有时候还可以穿透数人,在那些人的身体上撕开一个个碗口大小的伤口。
这已经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场一边倒的屠杀!
机枪的怒吼,对于华军机枪手们而言,是震耳欲聋的,可是对于陷入暴雨中的美国人来说,却是无声的,这就像是一场无声的屠杀一样,弹雨在密集的纵队中席卷着一切。
此时。近五万美军组成的纵队,完全被子弹激起的的尘土、碎草所笼罩,在尘土、草屑的飞扬中不断升腾起红色的血雾,那血雾似乎是因地面上沸腾而升腾起来的似的,将美军的方阵笼罩于其中。
在似暴雨一般的弹雨之中,不断的传出军官们的喊叫声。遭受到突然打击的那些美军士兵们,在这时完全忘记了先前的憧憬,他们大都是茫然不知所措的麻木的向前行进着,但空中那拖着轻微啸声的子弹,却总像长着眼睛一般的不断落下来。
敌人在那里?
在前方!
子弹在那里?
头顶上!
没有人能听到敌人的枪声,能听到的只是伤兵的惨叫声,在依然固执的执行着命令,命令部队以纵队朝着华军防线冲去的西尔军士,能够听到子弹不断击中树干的声响,同样也能够听到子弹击中士兵骨头时发出的脆响,在那接连不断的让人恐怖不已的“嗖嗖”声中,在他的身边一个又一个人倒了下去。他看到前方一个士兵头部被被敌人的子弹射穿,白色的脑浆飞散开来,在那个士兵即将倒下时,数发子弹又撕碎了他的腰身,硬生生的将身体打成了两截。
嗖……哧,
在身边响起子弹的啸声音他看到那个在纽约征兵过来的爱尔兰小子的惨叫一声,然后便便倒了下去,甚至他都没有看到血雾的升腾,而此时,在他的视线所及的范围内,却到处都是一片红色的,红彤彤的红色像雾一般,笼罩于他的视线之中,而那红色,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有些诡异的美丽。
“快,快,所有人都快点,快速前进……”
终于,意识到他们已经沦为靶子的西尔作为一个老兵,第一个反应了过来,他试图来加快自己的速度,可就在他下达这个命令的时候,在他的颈肩相接处迸发出一团红色的雾尘,红色的血雾是那么的诡异,在红色的血雾迸发的时候,他整个人已经软软躺到了那被弹雨侵蚀的土地上。
当一些胆怯的士兵试图在弹坑中躲避弹雨时,子弹却不断的击中他们的后背,像雨点一样落下来的子弹,是没有任何死角的,即便是在弹坑之中,也无法躲避死亡的雨点!
这是一场雨!
一场掠夺生命的雨!
此时,天地间的静寂,似乎依然还只是先前的静寂,而士兵们所能听到的声音,仅仅只的身体被击中时的扑扑声和骨头碎裂时发出的响声,以及越来越多的惨叫声,成为他们中的许多人这一生中发出最一声绝唱。
此时,战场上的惨状就像数万人被丢到一台巨形的名叫“五岔口”的绞肉机中一般,到处都是残肢断臂,尸体一具具的堆落在战场上,可即便如此,那些美国士兵依然固执的前进着,履行着他的职责。
实际上,他们根本就是无路可退子弹形成的暴雨,完全将整个战场笼罩其中,他们的前后左右,都是雨衣点,铜与铅在无烟火药的推动下形成的雨点。
密集的子弹像一把锋利的大镰刀,顷刻间就把那些美军官兵“像割麦子一样成群地扫倒”,此时,看着眼前这一幕。在防御阵地上的陆战队的队员们,终于知道,什么是“死神的镰刀”。
死神的镰刀正是通过那种静而无声的方式。对人类加以屠杀,而现在,间射机枪所展现的这一幕,可不正是死神镰刀在人世间的挥舞吗?
在这一刻,他们甚至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职责,他们只是眼睁睁的看着那些不断死去的美军,看着他们在弹雨中挣扎着。可,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总有一些幸运儿从那片“暴雨”中走出。
“准备射击!”
龙岗听到长官的命令之后,立即瞄准、射击,所有的战士都是如此,他们以最快的射速向敌人发射着子弹。那些不容易从死亡地带中涌出的美国士兵,在步枪手的枪口下成片成片的倒了下去,血雾在群中弥漫着,一发发子弹准确的穿透美军的身体。那些行动迟缓的的美国士兵被击倒了一批,后面的人又继续冲了上来,然后又倒了下去,然后后面的人又一次冲了上来,再倒下去……
如此极为惨烈的一幕,不断的重复着、重复着。弹雨、血雾、枪声、爆炸声,最终这所有的一切都汇成了两个词语死亡、尸体。
此时,世间的时间似乎静止了,对于中国士兵而言,他们只是惊恐的扣着扳机,战场上那尸积如山、血流如何的一幕,同样把吓到了他们,这种前所未见的如地狱一般的场景甚至让许多久经考验的战士双手都开始发抖了。
“老天啊,让他们别再冲了……”
尽管在内心中祈祷着,但是美军仍然冲锋着,而龙岗只有麻木的扣动扳机,然后瞄准射周,从他的和他的战友们的枪管中喷吐出的子弹毫不留情的落到美国士兵的身体上。
一片乌云在风的吹动下,挡住了太阳,也许,在这一刻连苍天也不愿意面对这场屠杀……
(无语的新书《大明铁骨》已经布了,这是一个充满热血与激情的小说,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无语,如果大家手里有推荐票的话,还请支持下,再顺便收藏一下,再次拜谢!
)
第709章 美国不哭(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诺福克,不仅仅弗吉尼亚州第二大城市和港口。位于伊丽莎白河畔,扼切萨皮克湾咽喉,同样也是扼守着里士满对外联络的通道。同时,这里还是南方最大的海军基地,只不过在战争爆发之后,实力更为雄厚的联邦海军,通过封锁,屏蔽了里士满以及诺福克等地的对外航线,甚至现在,联邦可以轻易利用海运。
通过汉普顿锚地,联邦军队在詹姆斯河与阿波马托克斯河交汇于锡蒂波因特,建成一处规模空前巨大的军需供应基地。靠着河道宽阔、离入海口也不远的优势,各种物资通过上游的内河航线或从海上源源不断被运到这里,河面上来往的货运帆船桅杆林立,行动敏捷的蒸汽机船也吐着黑烟川流不息。
去年还只是破败不堪的小镇码头在短短的几个月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沿着詹姆斯河南岸向东绵延了半英里多,码头设施占地面积高达8英亩,其中还有2英亩能为货物储存提供良好的安全保护。岸上负责卸载物资的3000多名码头工人更是整日里忙个不停,他们基本都是获得自由的黑人奴隶,根据不同的船型和装载货物的种类,每天能卸载2~25艘船的货物。
每天无论什么时候,都有150~200艘船停在这里等待卸货,总共有近400艘船往来于此地和其他物资集散地。甚至一些北方佬甚至吹嘘这里已经变成了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数不尽的大桶面粉、硬饼干、腌牛肉、腌猪肉,弹药、被服、营帐、医药用品、牲口饲料及其他军需物资被源源不断运来,让联邦军队在旷日持久的围困战期间衣食无忧。
对于联邦军来说,这座港口以及便利的水运使得联邦军可以得到充足的补给,对于联邦来说,这里是一处天堂,他们的物资和军队可以源源不断的通过这里抵达彼得斯堡前线,而对于邦联而言则是一场灾难,这使得他们陷入了被围困之中。
而对于中国维和部队来说,这里却是中国进入联邦,对其进行人道主义援助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