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宏图-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应该过多的干涉历史,以免危害到自己。”
面对警告,朱逸峰沉默了一会,然后不以为意的反问道。
“那么它的反抗会危及我的生命吗?”
再一次的沉默,那个声音停顿了一会。
“根据我的基本规律,我需要保护你的生命安全,避免时间线调整的伤害到你的生命,是我的职责之一!在之前的事故中,我曾保护了你,让船飞向江心洲,而不是沉入江中。”
哦!
难怪总感觉船被浪推到芦苇荡的深处有些古怪,弄了半天,古怪居然在这里。是“他”在帮助自己?
原来自己是有了保险的啊!但他是怎么做到的?
稍稍放下心来的朱宜锋沉默良久之后,突然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开口说道。
“你之前说,是不是我可以返回117位面,当然是被改变的那个位面,这是不是意味着,我可以自由的往返于两个时空?”
“是的!只要有能量!但是你必须要知道的是,碳基生命的结构太过脆弱,因而无法承受时空穿越的粒子冲击,所以,意识是唯一的选择……”
可以往返两个时空!
但是却有一个限制,不,准确的来说,应该是两个限制——能量的限制以及穿越形式的限制。
尽管如此,他的内心依然是一阵从未曾有过的激荡,这岂不就是说,自己可以随意的往来于两个时空,要是穿越的时候可以携带物体的话……
“那我能不能把两个时空的物资带到另一个时空,比如说把这个时空中古董带到另一个时空。”
“可以,但其它非生命体可以进行时空传送,但根据其物质结构的不同,其需要的能量也各有不同……”
“也就是说,每一次穿越都需要能量?”
对于这个回答,虽然有那么一点怀疑,但是朱宜锋却感觉非常合理,这至少看起来很公平,穿越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是的,有些物体的穿越甚至可能需要更多的能量,比如金属在穿越过程中耗费的能量就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倍木材,而金属与木材种类的不同,同样也会造成能量消耗的悬殊……但是,你必须要注意到一点……”
那个声音在解释着这种可能时又警告道。
“你必须要明白一点,就是我无法保证每一次都把你的意识输入到原本的宿体之中,如果无法在短期内找到合适的宿体,很有可能导致你的意识崩散,也就是所谓的“魂飞魄散”……”
什么!
惊讶的睁大眼睛,朱宜锋只觉得后背冒了一通冷汗,这当“时空贩子”实在是太危险了!这个念头最好还是别动了,别万一一不小心,贩子没当成,反倒把自己给玩残了。
“我还有几个问题!你叫什么名字?从那里来?当然……”
话声稍稍一顿,朱宜锋用坚定的语气问道。
“更重要的是——你能给我什么帮助!”
“我一直在帮助你!”
“什么?一直在帮助我?你是怎么帮助我的?”
就在话声落下的时候,朱宜锋再一次感觉到了时间,准确的来说是那似乎停滞的时间再一次恢复了它的运转,换句话来说,那个该死的“人工智能”又一次消息了。
“该死的,一直在帮助我?特么,就不能把话说明白点吗?”
嘴里这般嘀咕着,朱宜锋又一次拿起那张地图。
“还有特么的历史在抗拒?这不说是在瞎扯吗?观察?观察者,老子可是要成就大事的人!”
第71章 未来的决定(第二更,求推荐)
(新书艰难,还请你看完之后,在章节下方点个赞,您的随手一赞,随手推荐,对无语而言都是莫大的鼓励与支持,拜谢!昨天卡文了……只有一更!您的每一个推荐、每一个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极为珍贵的!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空中飘着雪,团风小镇的夜晚显得凄凄惨惨的,入了夜,这街上便不见了行人,只有镇口街心可以看到一些头系红巾,身着黄衣的太平军官兵,这些太平军身上的黄衣,就像是孝子服似的在一块一拖长的布中挖出一个口子来,往身上一套,再用块黄布条当成腰带一束,因陋就简的成为号衣。
这般简陋的服装在太平军中倒也并不罕见,实际上,此时除去几位王爷亲信部队之外,其它太平军官兵甚至连块黄衣布搭都混不到,只有头上的红巾做为身份的象征。
这小镇之所以显得凄惨,原因倒也简单,按着号令,这入夜后的小镇便会霄禁——违者必斩!
而那镇边挂着的几个二流闲汉的脑袋,更是提醒着众人,此言非虚。位于镇中的周家大宅门外,这会依如往日般灯笼里点着灯,纵是像周家这样的大户,过去那门前灯笼也不见得日夜点着,可现如今,这灯却是幕起朝下,日夜明着,之所以如此阔绰,倒不是周家自己愿意,而是鸠占鹊巢的“客人”的要求。
这鸠占鹊巢客人非但不惜灯光的夜里悬着,甚至就连周家主房这会也被“客人”给占了,这倒也诠释了的“鸠占鹊巢”一词来。
油灯昏昏地照着,光线显得极为惨淡。
在油灯下的桌子上,摆放着一张地图,此时,李子渊就站在那里,他看着这份满是洋文地图,尽管看不懂洋文,但是通过东家标注的汉字,他还是认了出来,这是沿江的地图。
“东家,你这是……”
看着那沿江的一个个地名,李子渊有些不解的抬头看着东家,东家为什么让自己看这份地图,莫非东家有什么打算?
“子临,看到这地图,你想到什么?”
东家的问题,让李子渊疑惑的再次看着桌上的地图,他甚至还特意拿起油灯照了一下,以免灯下黑忽视了什么。
“这,这不就是份地图吗?”
看到地图会想到什么呢?
武昌、汉阳、汉口、黄州……
看着这一个个特意标出的地名,再将其与地图上的位置仔细的看了一遍,很快,他便注意到一个先前忽略的事情——这些地方无一例外的都位于江畔,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沿江而下的太平军必定会夺取这些城市,或者说已经夺取,或已经放弃。
“东家,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些地方现在都是无主之地!”
无主之地!
只消片刻功夫,李子渊便道出了这么一句话来,看到东家笑点着头,他便知道自己猜对了。
“沿江诸城现在尽为太平军所占,地方官杀的杀、逃得逃,纵是城中士绅也因太平军“打先锋”之行,而纷纷逃亡……”
所谓的“打先锋”实际上则类似于后世人们所熟悉的“打土豪”,即以强制方式向地主、富豪科派,对于清朝官僚的财产则全部抄没。实际上也就是抄家,不论其身份,只要是富户既行抄家,轻则抄家,重者杀头。而在进军途中,太平军往往派出一支轻装的先遣部队,预先在宿营地张贴布告,“动员”群众接济粮饷。所以,那些有性命之危的“土豪”往往跑的比官员还快,也正因如此,为太平军抛弃的城市大都是某种程度上的“无主之地”。
“诸城又为太平军所弃,现在城中既无官府,又无本地富绅,只剩下无知贫民,以及少数未投太平军的地痞闲汉,即便是官军一路尾随收复,亦无力维持城市局面,毕竟目下湖北境内官军兵力有限,不可能像撒芝麻似的把兵都撒于各城,因而诸城只能待到朝廷委任新官,方可加以维持,而在朝廷新官到达之前,这些地方至多只能靠少数士绅加以维持,而朝廷新委任官员就任,这一路上迎来送往,少则需要在路上走上数月,多则需要一年……”
原本有意科举的李子渊自然知道当今的用官之制,也知道官场上的一些习气,赴任地方官在路上走上一年半载实属再平常不过,平日尚是如此,更何况值此乱时。
“而现在正值乱时,相比之下,这些人自然不愿走的过快,毕竟谁也不知道地方局势是否平静……”
李子渊颇有条理的一番话,证明了朱宜锋的那个判断——无主之地的判断。
“子临,既然如此,那你有没有想过成就一番事业?”
充满诱惑的话声在李子渊的耳边响起的时候,朱宜锋接着说道。
“你看,这既然是无主之地,那么不若你我二人,引兵而去,拿下这片无主之地,不知子临以为如何?”
似惊雷般的话语在李子渊的耳边响起的时候,他整个人只觉得脑袋里轰鸣作响,那句“引兵而去,拿下这片无主之地”,以至于最后只是瞠目结舌的看着朱宜锋,居然说不出话来,他说不出话,可现在朱宜锋却有说不完的话。
“子临,你看,这几十里外的黄州已经为太平军所夺,现在呢,这太平军的大队人马已过,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估计这会黄州城内的太平军应该会在近日弃城而逃,即然是一座空城,与其等着他人夺复,不如咱们去夺复,只要有了黄州这块地盘在手,到时候咱们再招兵买马,有了兵、有了地盘,管他是满清的朝廷也好,太平天国也罢,将来都不会轻易招惹咱们……”
一句话说完,就是当个军阀,对于军阀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兵,是地盘。有了兵就有了地盘,同理,有了地盘也就有了兵,就像在这团风小镇,只要愿意,朱宜锋随时可以招募一支不下千人的队伍。
“东,东家……”
李子渊惊骇的看着东家,目光中全是诧异之色,东家这是怎么了?
“咱,咱可就是生意人……”
“吕不韦也是生意人!”
冷哼一声,朱宜锋倒是没有道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对于他来说,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把身边的人先忽悠上那条通往“宏图伟业”的“船”再说,至于将来,上了船,也就不用担心其它了。
至于所谓的“时间线调整”带来的诸多的连锁反应似的冲击,似乎与自己的关系也不大,反正自己是有保险的,无论如何也不会把自己给玩残了,顶多,也就是再来几次风暴罢了,有什么大不了的?难不成自己就因为几场风暴,而窝在租界中当个足谷翁吗?
当然不行!
不过那个人工智能到底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帮助?这才是朱宜锋最关心的问题,但同样也最恼人的地方,他根本就没有回答,然后就像上一次一般,消失了,他一直在帮助自己?怎么帮助的?
这不是扯淡吗?
“他吕不韦奇货可居的是子楚,而咱们,奇货的却是这沿江的地盘,有了半年的时间,再有那二百万两银子,子临,何愁你我不能成就一番事业,再者……”
盯着李子渊,朱宜锋又苦笑道。
“现在“太平洋号”何时会抵达这里尚且不知,且太平军一路沿江而下,切断我等归途,我总归要为两百多号弟兄的性命负责,以我看来,现在,若你我想要保命,怕也只有这么一着了!”
保命!
了解李子渊性格的朱宜锋岂不知道对方的心思,或许他不一定敢去想什么“宏图伟业”但他绝对不会让自己白白赔了性命。
“这……”
一句保命落在李子渊的耳中,只让他整个人的心神顿时一乱,可不是嘛,现在太平军沿江而下,谁知道他们会打到那,万一据了安徽、江苏,流寇变成了坐寇,到时候大伙怎么回上海?回不了上海,别的不说,单就是一个“勾结逆匪”往深了追究,都能定个诛九族之罪。
这那里是什么生意,根本就是……细细寻思了一下,李子渊方才意识到,自己怕早已经踏上那条贼船了,现在……
“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子临,目下,可是再好不过的机会啊!”
缓声道出这么一句话,朱宜锋的双眼微微一眯,正色说道。
“这可是机不可失啊!子临,万一要是错过了,你我……”
“东家,子渊早已决心追随东家,此事自然全凭东家吩咐!”
聪明人说话做事都带着聪明,就像现在,那怕是身处贼船之中,李子渊还是把自己摆在了报恩的份上,当然,这只是他下意识给自己留的一条后路。
“不知东家下一步,又做何打算?”
第72章 炮灰之择(第一更,求推荐)
(新书艰难,还请你看完之后,在章节下方点个赞,您的随手一赞,随手推荐,对无语而言都是莫大的鼓励与支持,拜谢!晚上9点还有一更!您的每一个推荐、每一个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极为珍贵的!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破旧的城墙上长满了野草,野草挂着一丛丛的雪,那被白雪覆盖的城头上,一面黄旗有气无力的随内忧外患摆动着,满是阴霾的天地隐约闪露出一线亮光,但亮光转瞬即逝,继之而来的是满天铅灰色的阴霾。
天是铅灰色的,而那城内更是空荡荡的,在街上还可以看到一些塌倒的货摊,地上的积雪间还能看些许烂菜烂果的,这些都是几天前“发匪”夺城内的遗留,对于城中的百姓来说,不知是应该庆幸,还是悲哀——在“发匪”袭城前,黄州知府、县令便先后弃城而逃,至于那守成官兵、勇团也纷纷逃散,以至发匪来时全未经撕杀,便夺得此城。
虽说未受战乱的影响,这城中的百姓却也没怎么好过,先是“打先锋”,其实就是抢大户,以当地仇恨富人的贫民为向导,逮住未急逃跑的富户就以刑讯逼迫,将其财产搜刮一空。凡见高门大户,闯然而入。衣物银钱,器具粮食,席卷一空。对于普通平民,又推行进贡的政策。城内居民可以自愿以金银、茶米、油盐、鸡鸭进贡,达到一定数量后太平天国颁给执照。虽然进贡是自愿的,但获得进贡执照后可以不用进馆当兵,于是城中百姓为免于当兵纷纷进贡。加之那城内的商店货物更是统统加以没收,这百姓们总算是体会到“匪过如梳,兵过如篦”这句古话的含意了。
不过亏得太平军急着赶路,未曾进入城中,更未裹胁城内百姓,只是沿江收笼船夫、船只,这城中除了比往昔萧条许多外,此时,倒也算是平静,不过这看似平静的街头,偶尔的还能看到几个喝的醉薰薰的太平军兵卒。
做何打算?
黄州府衙内,头系黄绸巾的陈书扬的眉头蹙着,在过去的几天中,自从接到“殿后”旨意后,他便处于患得患失之中,这种患得患失,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不甘当炮灰的自知。
“万一要是向荣的上万精锐打了过来……”
又一次,陈书扬想到在翼王幕中听得的消息,那向荣可是从广西一路尾随死咬着太平军的悍将,非但其悍勇非常,就是其麾下的张国梁等人也都是悍勇非常的悍将,万一要是他们打了过来,就凭着手下的千多号“近敌既溃”的兵卒,又岂是他们的对手。
“死路一条啊!”
又是一声叹息,从陈书扬的嗓间发出,又一次,他端起桌上的酒壶,可那壶中的烈酒却无法淡去他内心的忧意。
“借酒消愁愁更愁啊……”
就在陈书扬喝下一口酒的时候,同样的一声叹从门边传了过来,头系黄绸巾的王孚一进屋,便主动给自己倒了一杯,闻着那酒香,忍不住感叹道。
“这至少得是二十年的女儿红吧!”
“城东东坡楼后院起出来的,搁着以往,你我兄弟,这种上等女儿红,可是连忙想也未曾想过啊……”
两人不过就是一穷书生罢了……不,应该说过去陈书扬不过就是一穷书生,至于王孚,那也是破落的大户。
“是啊……”
喝一口酒,王孚笑道。
“怕,这也就是咱们造反的唯一好处了……”
可不,若是说这造反有什么好处,恐怕就是造反的时候,想要什么便抢什么,当然虽说在这太平军中有着财入圣库的规矩,可实际上,多少总有那么些许私扣,就像这美酒便是其中的便利。
“可惜啊,这好处,咱们享不长了……”
陈书扬的话声未落,门外就有通传声打断了他的话声,来的是林丞相派来的传令兵,因为太平天国的将领许多不识字的关系,所以尽管其设有典官,但实际上军令下达仍然大都依赖传令兵,而这些传令兵大都又是各级官长的亲信,因而在大多数时候,对下传令时,大都是一副趾高气扬之色,就像眼前这位,在传命时更是全未将陈书扬这个“外人”放在眼里,操着一口广东话的他,神情更是傲慢至极。
“陈师帅,林丞相所率大军已过黄州……”
实际上林丞相早在昨天就已经过了黄州,现在过的不过是其尾后。
“不知林丞相对我等可有吩咐?”
尽管早已死心,但是陈书扬依然是怀揣着那么一丝希望,希望他们还记得这黄州城里还有一位天国的师帅。
“回陈师帅,林丞相早有吩咐,你是翼王五千岁麾下之将,丞相于师帅不敢有任何吩咐……”
看似恭维的一句话,实际上却透露出了一个信息,你的死活我不问,你是死是活,同样也与我无关,至于其它,一切全由翼王吩咐。
让陈书扬的脸上顿时露出心恼之色,可他却并没有显出任何情绪来,而是恭敬的送出传令兵,待到那鼻子差点仰上天去的传令兵离开后,刚一回到屋内,勃然大怒的他猛的将桌上的酒壶一摔,怒声喝道。
“这些个广东佬实在是欺人太甚……”
看着同样面带不愤之色的王孚沉声说道。
“你看,这些个广东佬,又有几人拿你我当成人,我等虽说明着是太平军,可于他们的眼里,咱们就是外人,连拿咱们当炮灰使,都懒得安抚一声……”
“茂林兄,那以老兄之见,咱们现在怎么办?难不成就带着弟兄们在这里当炮灰吗?”
“炮灰!”
刘健哼了一声大声嚷嚷道。
“当个鸟炮灰,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大不了,老子带着弟兄们上山当山大王去,王老弟,这江北可是你的地盘,到时候,你可得多照应些!”
“就是,当初投太平军的时候,以为能混个开国元勋当当,你瞧瞧,就他们这眼界,那姓洪的当真以为自己能成洪武爷了,就这肚量,又岂是成大事的主……”
虽说李元吉只是码头棒夫出身,可却也是常听着说书先生言道着《大明英烈传》起家,自然也知道那洪武爷靠的是什么夺的天下,就广东佬那排外的心思,在他看来自然成不了大事。
瞧着眼前的这愤愤不平的三人,陈书扬沉吟片刻说道。
“这上山落草,不过只是最后的不得已的选择,弟兄们追随你我,无非也就是为了谋个出身,我等可不能辜负了大家伙……”
陈书扬说话的时候,显得极为谨慎,王孚这边没问题,李元吉也就是个粗汉,他最担心的是刘健,这位可是天地会会党,王孚投夺太平军是为了出身,李元吉是为了口吃食,他刘健可是为了反清。
“不知大家可知道向荣麾下的张国梁,听说他也曾是天地会头目……”
“陈老兄,你就明说吧,是不是想要投靠满清……”
不等陈书扬把话说完,刘健便哼了一声说道,
“几位老兄,你们别怪,小弟虽说没读过什么书,可却也知道,汉是汉,满是满,这汉人的江山就不能由他满人做主,更何况那满人还骑在咱们头上拉屎,这弟兄一场,诸位要去投满清,当兄弟的也不拦着大伙,可小弟要把队伍拉走,还请各位兄长切莫拦阻……”
刘健的一声冷言把所有的话都挑了出来,顿时让这屋内的气氛变得尴尬起来,就在这气氛越发尴尬的时候,只听王孚在一旁哈哈大笑起来。
“哟,瞧你,老弟,瞧你这脾气,陈老哥也就是一说,你也就是一听,看看,都是自家兄弟,动什么火不是,再说,你我自家兄弟,还能欺你不成,这人各有志的道理,陈老兄又不是不知道,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王孚的话声方落,陈书扬立即在一旁说道。
“就是,老弟,这人各有志,绝不强求,若是将来要受招安,那也绝不强求老弟……”
这边被两位老兄这么一安抚,刘健心里纵是有百般的不满,也只得暂且放下了,只是呒喃说道。
“多谢几位老兄理解,小弟当年在会里是烧过香,发过毒誓的,与满清誓不两立,这官府自然是投不得……不知陈老兄现在可有什么打算?”
第73章 杀人放火受招安(第二更)
(新书艰难,还请你看完之后,在章节下方点个赞,您的随手一赞,随手推荐,对无语而言都是莫大的鼓励与支持,拜谢!您的每一个推荐、每一个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极为珍贵的!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寒风凌厉,在团风镇外的晒谷场上,两百多号穿着各个棉衣的肩扛洋枪的兵卒站在那里,在那用毛竹制成的旗杆上,书写着“太平天国”四个大字的黄旗迎风飘荡着。不过这旗虽说飘着,可是那兵卒身上的黄衣却早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
而在队伍中,又有几十人穿着练勇的号衣,甚至就连同那边角站的人也穿着官府练勇的号衣,只有十几个洋人,依然穿着那洋呢大衣,至于旁人,那衣裳“换得”倒是够快,前几日的太平军这会尽成了“官军”。
可这官军,也不过就是临时课串一下罢了。
作为这群人的头目,站在晒场前方的朱宜锋瞧着自己的这支队伍,还别说,在那些外国水手的训练下,这会队伍列的倒也是有模有样,若是把那一身号衣、杂乱棉衣脱掉,换成西洋式的军装,倒也有了点意思儿。
至少瞧着模样倒是挺吓人,若是再把岛上的那几门炮这可不就是一个像模像样的洋枪队了吗?
就是人数少了点,不过不打紧,只要有银子,还用愁没人来当兵,从古至今树起招兵旗,便有吃粮人,有钱还担心招不着兵嘛?
“各位兄弟,这多余的话,我也就不说了,前阵子,咱弟兄们为了活命,不得不冒充了几天的太平军……”
站在这些士兵的面前,朱宜锋倒是没有隐瞒当初伪装太平军的原因——那是为了保命,而且之前在岛上的时候,就已经将这告知了所有人,而现在对于朱宜锋而言,他所需要就是添油加醋的把一些问题放大就行。
“当初咱们这么干是为了保住性命,可现如今,这太平军眼瞧着就要撤出湖北了,这官军一路尾随而来,问题是,咱们怎么办!”
站在台上的东家一句话,让台下的人们无不是一愣,林郁青、于小宝等也是不明所以的瞧着台上的东家,怎么办?若是船还在的话,大家伙就上船离开这地方,直奔东家说的上海得了,可现如今,那船早都没有了。大家伙和东家一样,都给困在这里了。
“别的我就不多说了,现在,于官府眼里头,咱们是什么?就是那挨千刀的逆匪!让官兵抓住了,就凭着咱们的出身,那也是砍头的罪名!”
什么!
东家的话只让台下这些天来尽职尽责的冒充“太平军”的众人心头无不是一慌,也就是那些个水手还算是勉强能够保持镇定,至于那些在汉口救下来的百姓,更是一个个被吓的脸色煞白,在方队中薛海龙更是被惊的三魂不附。
这,这可怎么个好!
做为读书人他可不觉得这是东家在那里危言耸听,深知官府习性的他自然知道,这丢了武昌之后,那些个官兵可是不介意拿他们的脑袋邀功,这官兵杀良冒功的事常有,杀他们这群冒充过太平军的人,自然也能干得出来。
这,这下可怎么好,这怎么刚出虎穴,又入狼口了……心里这般嘀咕着,看着站在台上的东家,薛海龙的心底却又浮现出一个念头来,东家这么说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了,自己这些人有性命之危,难道这位朱东家就能逃得了干系?大家伙一不小心成了“匪”不假,可他朱东家往严了说,那可是“匪首”,那可是能诛九族的罪!
既然他这么说,肯定是有了主意!
心底这般一想,在一阵慌乱声中,薛海龙突然大声说道。
“我等性命既然是东家所救,那一切全凭东家,还请东家再救我们一救!”
薛海龙这么一喊,顿时让所有人把目光都投在他身上,看到东家的视线也投在自己身上,薛海龙连忙拄着枪跪下大声喊道。
“还请东家再救我等一命!”
这会旁边的人那里还会糊涂,纷纷像是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似的祈求道。
“还请东家再救我等一命!”
在众人的祈求声中,早就知道东家打算的李子渊不无惊讶的看着东家,这会他终于明白了东家的意思,东家这是用危言耸听把大家都拉上他的那条“船”啊!心下不由的暗自佩服起东家来了,东家的这一番举动瞧着似乎是将“实情如实相告”,实际上分明就是以大家的性命相逼,以绝路逼着他们为其效命,现在这些人可全都被东家用他们自己的性命捆绑成了一体,可他们又岂知道,他们所要谋的又是什么?
在片刻的惊讶与赞叹之后,李子渊只看到朱宜锋站在台上,不时的拱手说道。
“诸位弟兄实在是看得起朱某人了,既然诸位弟兄以性命相托,朱某人又岂能相拒……”
一番作做的虚伪之后,朱宜锋看着众人说道。
“既然先前,咱们是死中求生,那么现在,朱某也愿于弟兄们再来个死中求生,若是能成,非但诸位弟兄的性命无忧,没准到时候,你我皆能谋个封妻荫子的出身,不知大家以为如何?”
“一切全凭东家吩咐!”
被朱宜锋忽悠着只以为有性命之忧的众人那里会拒绝,在众人连声的驯服中,只听朱宜锋继续说道。
“这先前,咱们冒充的是太平军,那么现在,既然太平军逃了,咱们想活,就得冒充这官军练勇……”
冒充官军练勇,还不待薛海龙反应过来,东家的话又传了过来。
“现下,这太平军一路顺江而逃,沿途弃城无数,只要你我冒充练勇取得一城,既可与官府周旋,届时,我等有复城之功等又岂会再有性命之忧?”
不等众人反应过来,朱宜锋又洒起了“糖豆”来。
“诸位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