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宏图-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帅爷,要不下令和春增援咱们这边……”

    赵和功的建议让多必阿摇了摇头。

    “让和春在山东,那是皇上的意思,咱们做奴才的不能逆着皇上……”

    思索片刻多必阿在地图上画了一圈。

    “咱们要先南下,然后再……”

    于地图上接连画了几笔,赵和功等人的眼前无不是一亮,他立即明白了大帅的意思,纷纷说道。

    “帅爷,若是真成了,那咱大清国可就保住了!”

    “何止是保住了,我看到时候汉贼恐怕完了!帅爷高见……”

    在众人的附和声中,多必阿摇摇头。

    “可还是有些冒险啊,要是……”

    (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未完待续。。)

第472章 洋员(求支持)

    夜幕降临的时候,正在行军的队伍化成一道蓝色的行列,迅速的越过两座用行军舟铺设的浮桥。牛油火把发出的刺目的火光把河水染成了红色。映照着在浮桥上行进的队伍。

    在几年前,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部队可以在行军时,迅速搭建舟桥,但是现在,洋枪队中的工兵既可以逢山开路,同样也能搭建浮桥,供部队通过。

    在数百名美国洋员的训练下,更重要的是那位同治皇上面对当前的危局,力排众意建成的洋枪队,现在已经成为了大清国最后的依靠。

    河的对岸是一片连绵起伏的树林,在夜晚显得幽黑而神秘。部队过河之后,李家安可以朝着那片起伏的树林看去,在他的学习中,他相信那里是最危险的地方,那里很有可能潜伏着敌人。

    然而,一切却都是平安无事,来到了一片宿营地,累极了的的战士们,直接倒在田地里倒头就睡。睡了几个小时后,他们又被拖起床,沿着狭窄的小土路向前行进。

    持续的行军,让每一个人都感觉极为疲惫,人们开始掰着手指头数着走了多少里路。每个人都感觉累坏了。

    “脚底板走的都快掉了!”

    “腿酸痛,干粮也他妈的不够吃了。”

    “你放心,部队肯定不会把你饿着的。”

    再行军的队列中有人不断地抱怨着。尽管天气并不热,但是。大伙儿还是很快便,汗流浃背。可尽管如此,却没有人敢丢下自己身上的行李。毕竟这些行李都是行军打仗,所必需。

    实际上他们身上的物质并不多,只有必要的衣服,毯子,干粮,饭盒,以及枪和子弹。还需要其他的一些杂物。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铁路修到这里!这样的话就不用再这么走路了!”

    “美的你!路还是要走!”

    “就是,要不然你以为一两多的靴子是用来干啥的?”

    尽管他们不断地抱怨着,但是部队仍然在向南行进,抱怨只是他们用来发泄疲惫的一种方法。

    毕竟即便是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兵们,也会用类似的方式舒缓身体的疲惫。其实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行军根本算不了什么。因为,在过去的训练中,全副武装的行军是必不可少的训练科目。而且每个月都会进行一次长途行军。

    习惯并不等于人们不会抱怨,实际上,这正是过去训练中养成的一个习惯,这样的话,时间过得很快,甚至会让人忘记脚下那硬底军靴行军走路时的不适。

    置身于队列之中,李家安只是跟随着众人行军,过去的训练告诉他,倘若自己摔倒,就会被后面冲上来的人踩着。在这个群体之中,他只是一个组成而已。

    队伍包围着它四面都是铁一样无情的军纪。每一个人都好像置身在一个只会移动的盒子里。逃离这个团队绝对不可能。事实上,即便是他逃了出去,也很有可能会被作为逃兵,被官府抓住。

    洋枪队穿的衣裳不同于号服,就是这身蓝布洋式军装,便保证他无路可逃。

    “看来还是要往南走啊!”

    李家安的心里这么想着。

    部队为什么向南?

    原因再简单不过,南方的汉军北伐了。威远镇连一照面的功夫都没有撑下来,当然,大人们的口中,那是因为汉军兵多。所以,他们要往南集结,准备与汉军决战!

    再一次越过一条河的时候。刚与渡过那条河,炮声就传了起来,李家安没有想到会在这里目睹作战的场面。

    眼前的田野上,有几条黑色的散兵线,人们朝着他们开枪,在阳光的照耀下,田野上摆开了一道蓝色的阵线。一面军旗迎着风猎猎飘扬,在军旗下,一队队官兵排成队,朝着那散兵线开枪,一旁的火炮更是不断的开炮。

    其他营也在跟着上岸,全镇组成两列横队,不一会儿就开始慢慢的穿过散兵线身后的那片树林。

    李家安看着那边正在交战的队列,显得很是好奇。

    “不用看了,肯定是碰到汉军的小股部队了。”

    棚长大大咧咧的说道。

    “这些汉军和咱们过去打过的长毛不一样。很有可能会伏击咱们,威远镇的那些活下来的人说。他们不但炮厉害,还会像鬼似的出现在你身后。威远镇,就是这么被打没了!”

    棚长的话声落下的时候,他们听到那边的枪声变得稀落起来。这时他们又碰到一具尸体,尸体仰面朝天,瞪着天空,一身蓝色的军装上满是血污,子弹击穿了他的胸膛。

    也许他刚刚死去……再经过这具尸体的时候。李国安默默的想到,现在他更加害怕了,他害怕相同的命运在等待着自己。

    这种荒唐的念头一下紧紧的控制住了他,使得他整个人都感觉到一种从未曾有过的恐惧,他内心害怕极了,以至于背后冒出了冷汗,被风一吹,整个人甚至不住的颤抖着,双腿甚至也有些发硬。

    他听着身后的枪炮声,尽管恐惧,但仍然不断的朝着前方行进着,又行进了一个多钟头,他看到一片巨大的营阵,一顶顶帐蓬,占据着田间地头,一面面军旗在帐蓬之间飘扬着。

    “我的天,这,这,全大清国的兵该不会都来了这吧……”

    不是全大清国,而是多必阿指挥的十六镇洋枪队中的十五镇,都来到了这里,来到了辛集,这是大清国最后的野战力量,也是大清国最后的希望。

    在旷野上,数以千计的帐蓬散落在十数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队队蒙古骑兵同样也是大清国最后的骑兵,在帐蓬间穿行着,在进入营区后,李家安甚至在土垒上看到几门巨大24磅大炮。

    营区内,一门门12磅大炮整齐的排列着,在这一瞬间,他的恐惧消失了,似乎再也不担心了,因为他看到的是一支强大的军队。

    确实,这确实是一支极为强大的力量近五万人的洋枪队,不但装备着这个时代世界上第一流的前装线膛枪,而且还装备着近300门12磅大炮以及60余门24磅大炮,别说是没有见过世面的李家安,就是那些洋员,这会同样也被眼前所看到的这个力量级惊呆了。

    “即便是拿破仑,也没有统帅过如此庞大的力量!”

    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用惊讶的眼光注视着眼前的这支军队,即便是已经来到中国三年,亲手参与训练这支洋枪队,但是他还是很难想象,当这支军队把自己的力量集结在一起的时候,居然会如此的强大。

    即便是美国亦无法与之相比,至少现在的美国并没有如此一支庞大的常备陆军。

    “问题是在于,他们并不是法国人!”

    西斯尔蒂耸了耸肩膀,然后说道。

    “我听说就在几天前,叛乱军只用了短短几个小时,就几乎全歼他们一支三千的军队,少校,你曾经训练过这些人,应该知道,他们……”

    西斯尔蒂摇了摇头,用一种轻蔑的语气说道。

    “或许可以购买世界上最好的武器,而且他们也是这么做的,但是并不意味着就拥有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他们可以开枪,但是却很难承受战斗时的伤亡,在去年的战役中,如果不是那位将军从侧翼击溃了叛乱军,恐怕,现在他们首都已经被叛乱军占领了。”

    “我的朋友,在这支军队中,有的人是儒夫,可是有的人却非常勇敢。他们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

    “当然按照他们的说法,一种是旗人,一种是汉人,前者尽管在名义上是士兵,但是,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军人应该具备的素质,甚至连勇气都没有。”

    西尔蒂斯用一种极为轻蔑的语气,嘲讽的道。

    “而最让人感到不解的是那些没有勇气的人,却占据着军官的位置。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相信汉人。”

    无奈的耸耸肩榜,西尔蒂斯继续说道。

    “一头狮子率领的100只绵羊可以击败一只绵羊率领的一百只狮子!在这里很不幸,几万个勇敢的人,却被几百名绵羊率领着。”

    “所以你才会对既将展开的战役没有任何信心?”

    格兰特反问道。

    “不是没有信心,而是我相信,这场战役会是一边倒的。”

    西尔蒂斯看着南方说道,

    “或许对于南方的叛乱军,我并不太了解。但是可以肯定的事,他们和我们之前交战的叛乱军。是截然不同的,通过这几次小规模冲突。我相信,他们在海战中击败我们的远东舰队并不是偶然事件。”

    美国之所以站到了满清的一边,珠江口海战是最直接的导火索,尽管国会否决了向中国派出舰队扩大战争的提案,但是,战争却导致了美国转向支持清政府,而他们这些从美国陆军退役的军官正是在美国驻华公使的介绍下来到了中国,成为了洋枪队的洋员,帮助训练洋枪队,并协助他们作战。

    而现在这种关系却已经影响到了,两国之间的未来。在西尔蒂斯看来,美国已经错误的站在了失败者的一边。

    “现在的我们就像是独立战争中的印第安人一样,当年他们站在了英国人的一边。而现在我们同样也站在了失败者的一边。”

    “可是你看,除了我们,还有俄国人。俄国人不也站到了,她们一边吗?”

    格兰特指着远处的一些俄罗斯人说到,那是一个营的哥萨克。也是俄罗斯对清国援助的一部分。

    “格兰特,所以说欧洲的老牌帝国永远都是老牌帝国,俄国人仅仅只用这么一点人。有换取了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他们许诺的10万援军永远都不会到达中国,这一点我可以用我的名誉作为保证。”

    相比与格兰特,西尔蒂斯更了解外交,更了解俄罗斯,了解,他们不可能会为了清国不计代价地向亚洲派出10万军队。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不可能。但是,作为军人,我们并没有办法去左右美国的外交政策。就像他们……”

    看着那些俄罗斯士兵,格兰特说道,

    “即便是他们知道,俄国永远不可能派来援军,他们仍然要在清国人的指挥下,进行战斗。”

    相比之下作为洋员的他们,却不需要为这场注定失败的战争流血。

    “少校,看来你也对,这场战争没有抱任何希望?”

    “不!”

    摇了摇头,格兰特回答道。

    “我希望可以通过这场战役去看到我们和中国人之间的差距,毕竟清**队是由我们训练的,或许他们的士兵并没有美国士兵那么勇敢。而且军官也是不称职的。但是至少可以通过这次大规模的战役。去得到一些情报……”

    这正是格兰特与西尔蒂斯最大的不同,后者看到的是美国站在了错误的一边。但在了,注定要失败的那一方。在未来,美国的外交以及经济都有可能受到这一选择的影响。

    但是作为一名军人,格兰特却更看重这场战役,因为这场战役可以给出他很多答案。

    “对于中**队我们的了解,实在太过有限,我们只知道他是一只欧洲式的军队,知道他的军队中同样有来自欧洲的军官帮助他们进行训练,但是这支军队到底是什么样子。他的战斗力如何?这些都是我们所不了解的!”

    看着那些军装与美**队并没有多少区别的清**队,如果不是肤色的话,也许会让人误以为他们是美**队。

    “珠江口海战,他们的胜利,或许不是偶然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对待美国的方式是不可以接受的,包括他们在日本的行为,这一切都是必将会导致我们在未来很有可能会和中国发生冲突,甚至爆发战争,如果在此之前我们仍然对他们一无所知的话,那么战争的结果无疑是灾难性的。”

    作为军人,格兰特甚至想到了很久之后,想到了中国很有可能会和美国爆发新的冲突。也正因如此,他希望通过这场战役去了解中**队。

    “所以我希望他们能够坚持的更久一些。只有如此,我们才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这些中国人,如果战争不可避免的话,至少我们可以提前了解我们的对手。”

    (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未完待续。。)

第473章 开战(求支持)

    这是自拿破仑时代以来规模最大的战役。

    或许这有那么一些夸张。但是对于参与这场战役的人们来说。他们所看到的是,数以万计的军队,在华北大地展开。

    一个个横队在初春的田野上排列着,蓝色与黑色,在这个时候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分别。

    随着鼓点声,整齐行进的横队被地形分割开来,分割成碎块的部队穿过树林,坟地,扛着步枪的士兵就像是过去训练时一样。再一次从整队列,然后再一次被地形所分割。

    这些大都为经受过战火洗礼的士兵们。只是像训练时那样,全神贯注的排着队,在长官们的指挥下前进。

    双方的距离此时足有六七百公尺,在村落与村落之间,在那田野上,一个又一个方队散步其间,并不过他们并不是孤零零的站在那里,他们不仅挖出了战壕,许多人还用用砖头木板以及其他一切能挡住子弹的东西在各自的面前加强了身前的掩体。

    在旷野上,透过稀疏的树木可以看到士兵的步枪枪口冒出的白烟在消散,有时候这烟小团,小团地升起。然后密密麻麻的,挤成一堆。

    凌乱的射击变成长时间整齐的排枪声,而其中那青铜炮开炮时刺耳的“叮”声,不断地响起。

    战斗,从清晨时就已经打响了。

    整个战斗看起来中规中矩的似乎没有任何新意,双方在相隔数百公尺远的地方,开始用步枪射击,并不断的用火炮轰击对方,似乎,真的没有什么大不的事情。

    实际上,几乎是从战斗刚一打响,作为战役总指挥的林郁青,就一直专注的观察着整个战场,他在等待着机会。

    “司令官,我希望能够立即向敌人发起进攻!”

    跃跃欲试的发出请战的林学勤,他是汉军军官团中,唯一的一位贵州籍的上校,他曾随胡林翼从贵州增援湖北,然后被汉军俘虏,后来成为汉军的一员。在两个月前,刚刚晋升为旅长,统率一个旅近万名的官兵,现在这场战役已经打响了,一切正像计划的那样,敌人就在他的眼前!

    他自然不愿意再像现在这样保持克制。

    “还没到时候!”

    林郁青直截了当的拒绝了下属的要求,而是继续命令道。

    “所有部队保持克制!”

    他的这个克制看起来有些好笑他命令,步枪手必须严格遵守长官的命令开枪,以每分钟四发的射速射击,炮手也是如此,甚至还不准他们发射高爆弹,迫击炮干脆直接不准开炮。

    这个命令,显然没有任何人理解,在他们看来,这根本就是牺牲了汉军最大的优势。

    “可是长官,现在这样的对射,我们的伤亡会很大!”

    “是的,长官,现在时机已经差不多了,基本上清军已经进入口袋了,咱们只需要把口袋扎上就行了!”

    在部下以及参谋们的劝说中,林郁青只是摇头说道。

    “时机还不成熟,多必阿还有预备队没有投入战场!咱们现在需要的是一战结束这一切!”

    他之所以会如此固执的原因是几天前接到的那份秘电清军统帅多必阿一直受情报局控制,是情报局的暗线!

    这份秘电完全超出他的想象,甚至让林郁青只觉得的一阵头晕目眩,他压根就没有想到,尝堂清军统帅居然是情报局的暗线,甚至可以说,就连同这场战役居然是按照参谋部的构思进行的,多必阿是按照参谋部的命令调动的军队。

    而最终,所有目的只有一个全歼清军最后的野战兵力,从而奠定北伐全胜的基础。

    通过一场大规模战役,结束国内的大规模冲突!

    这正是打响这次战役的原因。

    多必阿……

    在心里念着这个名字,林郁青拿着望远镜试图在战场上搜索这个人,而让他失望的是因为望远镜倍率,他根本就找不到多必阿,但是他并不知道的是,此时在远处密切关注着战场的多必阿,此时却陷入激烈的内心争斗中。

    怎么办?

    怎么办?

    看着战场上的形势似乎朝着有利于已方的方向发展时,多必阿在心里如此对自己说道。

    对于大清国来说,他是大清国最后的希望。

    但是实际上呢?

    他不过只是奸细罢了,早在广州的时候,就已经降了汉,甚至为了换取更好的生活,不惜出卖旗中的袍泽,至于到京师,那也是为了渗透进入朝廷,为汉军获取情报,但一切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么发展在与长毛的战斗中,凭着几次军功,他居然成为了旗人中的名将,深得皇上的信任与栽培。

    可他自己呢?

    强烈的不安却一直笼罩着他,因为他知道,对于南方来说,自己只是一个棋子,有一天,自己这个棋子一定会派上用场,就像现在!

    在接到联络人的命令时时,多必阿曾经想到了拒绝,但是他却不敢,因为他知道自己有把柄握在对方的手里,如果说他拒绝的话,那么很快弹劾他的折子就会到皇上的案前,其中会有可治他死罪的铁证他曾经杀死过袍泽,也曾一次又一次将军机泄露于汉军。

    最终,他选择了服从。

    或许,这个大帅看起来是风光的,可是在风光的背后,却随时都有性命之危,也许,这场战役结束之后,一切都会结束,到时候,他可以和家人一起在某个小县城里,安安稳稳的过上一辈子,谁也不会知道他是个旗人,甚至他都给自己选好了姓。

    就姓张,据祖辈上说,他们家是姓张,是张姓的辽东人,是流放到开平卫的汉人,后来成了旗人的奴才,再后来成了旗人,虽说和旗人通婚这么些年,可说到根子,这骨子里也有汉人的血……

    多必阿之所以会这么安慰自己,是因为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游说自己他不是在出卖同族,而是为了回归本族。

    我是汉人,我是汉人哪!

    这么做是天经地意的……

    是的,是天经地意的,没错,没错……

    在多必阿的内心剧烈的的心理斗争时,公里外的第一军团所有军官与士兵两样也都已经各就各位。在明亮的阳光下,那些位于战壕后方的作为预备队的第一师的官兵们,各自检查着自己的步枪以及弹药,便集体隐蔽在胸墙下面那是一道临时挖出了高出地面不过两尺的胸墙,厚达两尺后的土墙可以保护他们免遭枪弹的伤害。

    与此同时,炮手们也做着战前的最后准备,他们将一发发炮弹从弹药箱中取出,然后整齐的摆放在炮位旁边,在所有的官兵之中,只有骑兵最为轻松的,这些骑兵们,都牵着自己的马,同样也在等待着,不过,他们是作为预备队使用的。

    军官们也没闲着,他们穿梭往来于前沿阵地间,不断检查士兵的准备情况。

    所有的一切,都如计划一般进行着,在最前沿,第四旅的近万名官兵,正在与敌军进行对射,射击的频率与敌人基本上一致,但是,在他们的面前,却摆放着大量的弹药只需一声零下,他们就可以像训练时那样,以每分钟十发甚至更快的射速朝着敌人射击。

    当然,现在还不到时候!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等待着最后一刻的到来。

    战士们的心情有些复杂,即高兴又无奈。高兴是这场战役很快就会结束,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而无奈的则是,现在,他们不能尽性的射击。

    相比于欧洲的同行们,两军的交战距离实在有些太远相隔了足足400码!

    看着两支军队相隔如此远的距离在那里进行枪炮对射,格兰特知道,他们都是在试探着对方,试探对方的火力。

    双方都显得极为谨慎,这种谨慎是有道理的,上次与石达开作战的时候,就是因此统帅习惯了对叛乱军的优势,极度自信的一上来就发起了进攻,结果谁曾想石达开军队同样也是一支高度火器化的军队,进攻变成了一场一边倒的屠杀。

    如果不是多必阿当机立断,以骑兵攻击其侧翼的同时,投入其指挥的三镇步兵发起进攻,史恐怕早已经改变了。

    现在,双方都在试探着对方!

    “叛乱军的火炮非常精准!”

    从望远镜中看到叛乱军不断用实心弹攻击清军有胸墙,格兰特在心底暗自记下这一点。

    “是的,你看……”

    西尔蒂斯指着远处说道。

    “几乎每一次,叛乱军都可以把炮弹准确的打在胸墙上,他们的炮兵非常优秀!”

    “那是因为他们使用了线膛炮!”

    格尔特给出了一个答案。

    “不过线膛炮虽然精度高,但是却不能形成跳弹,实心弹的威力不如滑膛炮。”

    因为清军也有线膛炮的关系,所以格兰特自然知道两种火炮的优劣之处,此时的他和西尔蒂斯以及其其它的几十名洋员,成为尽职尽责的观察员,从各个方面观察着两只军队作战,尽管并不愿意承认,但西尔蒂斯却不得不承认一点洋枪队没有他所说的那么不堪。

    “相比于欧洲军队,他们更擅长使用胸墙,还有战壕保护自己,你看……”

    从望远镜中可以看到,即便是在作战的时候,一些士兵仍然在加固着胸墙,以使用其保护自己,尤其是当汉军准确的炮弹不断打在胸墙上的时候。

    “确实,不过这样的对射是没有办法结束战斗的,他们必定需要有一方发起进攻!否则这场战役会无限期的持续下去!”

    “你们看,叛乱军似乎开始行动了?”

    但是所谓的行动,很快就停止了,原来叛乱军只是加强了一下自己的侧翼。

    “他们是为了防范的多大人的骑兵,不要忘记上一次他就是用骑兵攻击了叛乱军的侧机翼,从而击败了石达开!”

    有了前车之鉴,叛乱军增强自己的侧翼,似乎是可以理解的。

    “少校,你觉得的谁会首先发起进攻?”

    置身于战争之外的这些美**官们,显然对于接下来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谁会首先发起进攻呢?

    “那要看,咱们的那位元帅,能不能等到他所期待的时机!”

    因为参与了作战计划的制定,格兰特很清楚,现在这场战役不过只是刚刚开始,甚至主战场并不在这里,而在另一个方向在汉军的侧翼有一支近四万人组成的军队,正在朝着他们赶来,那是和春率领的从山东增援过来的军队。

    “只要和春将军按计划抵达战场,那么胜利极有可能属于多必啊!”

    格兰特的语气并不那么肯定,因为这只是一种可能,而且其中充斥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当年拿破仑就是失败于这种不确实之中。

    战场上充斥着太多的迷雾,只有能够看穿那迷雾的人,才有可能赢得战争的胜利,格兰特将视线投向多必阿,看着骑在马上的多必阿,他似乎正在凝眉思索着,也许,他两样也在等待着和春的援军吧!

    如果和春能够准时到达的话,那么对于汉军而言,无疑就是一场灾难。可如果其无法准确到达,或者在半路上遭到阻止,又将会发生什么呢?

    格兰特在心里这般思索着,他同样也在考虑着各种可能,尽管他并不是战役的指挥官,但是现在他却把自己置身于多必阿的位置上,突然,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所有的作战计划都是建立两个因素上,一个是和春准确到达,他们按计划发进攻,进而全歼这支汉军,而另一个因素就是其无法准时到达或者被其发,双方和兵一处,进而从正面强攻,重创眼前的汉军。

    但是如果,和春的军队在接近战场时,就遭到强有力的拦截呢?

    到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格兰特的双腿一夹马身,策马朝着多必阿走去,走到他的身边,看着神情凝重的多必阿说道。

    “将军,作为您的顾问,我有义务提醒你……”

    格兰特的话甚至都没有说完,那边骑着马的传令兵便跑了过来。

    “大帅,和大人、和大人到了……”

    (未完待续。。)

第474章 阻击(求支持)

    “行军打仗,意外总是难免!”

    端起茶杯和春呷了一口腾着热气的浓茶,此时,他的神情显得比较平静,完全没有任何惊慌之状。从7年前随向荣追剿长毛,已经是身经百战的他,自然不会为眼前的变故产生任何失措之觉。

    接着他看着周围的各镇统制说道:

    “按大帅给咱们的命令,就是从汉逆侧翼杀过去,现在距离汉逆不过十数里,若是没有被他们发现,那才是不正常,既然被他们发现了,那倒也好办,无非就是强攻而已!大炮轰他娘的便是了,有什么好担心的!”

    说完以后,站定好几秒钟,才坐下去。

    各镇的统制们顿时浮动起来,然后交头错耳的交谈着。

    “这不好办啊,咱们攻,他们守,即便是用大炮轰,只要他们守住了,大帅那边就难办了!”

    “那也不一定,加上大帅那边的,咱们可是将近十万人!汉逆才多多?顶破天六万多,咱们差不多是两个打一个!”

    “就是,这一仗打掉了汉逆六万多,没两年的功夫,他们根本就喘不过气来!”

    “还喘气,到时候,咱们乘胜把河南、苏北拿下来,到时候直逼江宁,还和过去一样,在孝陵重建江南大营……”

    因为和春所率领的部队有一部分出自江南大营。说话总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