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花开妇贵-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秀一听是找老爷的,那估计是有正事要说,“老爷在,我领您过去。”

    李建业没想到钱学友这个时候来了,从书房出来,正好钱学友到了。“知道伯父爱喝茶,带来点茶叶给您尝尝。”

    “贤侄过来坐,这葡萄刚好有两串熟的早,正好让你赶上,过来尝尝。”这葡萄是李雪儿院子里的,今天早上刚送来。

    “真的是很甜,每年您家的葡萄都特别好吃。”钱学友也不客气,拿着一串就吃起来。

    开门见山,钱学友直接就说了今天来李家的目的。“伯父,我今天来是想和您谈个生意,您家里的点心好吃在这十里八乡的再找不出第二家,要不咱们合伙开个点心铺子。”

    李建业一听这可不是小事,“这说实话,这生意上的事情我是不大懂的,现在县城的那家饭馆那也是雪儿和郑掌柜的管着。”

    钱家的家业可是比李家大多了,这点李建业有自知之明,如今既然说要合伙做这点心铺子,那么肯定是不会小了。

    钱学友之前就预料到了李建业可能会这样说,“雪儿妹妹可在家。要不咱们三个一块商量一下。”

    李建业派郑秀去叫李雪儿,李雪儿一听就知道可能是点心铺子的事情,之前哥哥李泽洋和她提过这事。

    “钱大哥来了。看着满脸红光,最近过的不错的样子。”钱家前段时间做起了粮食生意,看样子是赚了不少。

    “雪儿妹妹说笑了,几日不见就打趣起我了,下次我让你嫂子教训你。”夏甜甜现在和李雪儿那是好姐妹,关系好着呢,钱学友说是教训也是开玩笑。

    钱学友又说了一遍合伙开点心铺子的主意。“县里的几家铺子的点心翻来覆去的也就那几样,客人也都快吃腻了。咱们这要是做了新式的点心往那一方,保准客人抢着买。而且味道本来就是很好。到时候你出方子,剩下的我来,咱们五五分成怎么样。”

    钱学友开的这个条件对于李家来说已经是很占便宜了,就光出方子什么也不用管就能的五分的利。的确是很诱人。

    但是李雪儿还是拒绝了。“开点心铺子的事情我之前也想过,可是现在还不是时候。就说要想做出好吃的点心要磨得很细的面粉,光这一样开店就供应不来。还有其他的一些配料,芝麻、蜂蜜什么的也都是难得。开点心铺子的事情很是等等再说。”

    做点心的面粉的确是要多花费时间,另外芝麻、红豆这些东西种的少,开点心铺子供货是个问题。

    钱学友的确不明白这做点心的事情,但是听李雪儿拒绝了,还是挺失望的。“那雪儿妹妹觉得什么时候时机到了可别忘了我。”

    李雪儿点头答应着。这钱学友认识几年了,还是信得过的。“点心铺子不开。不知道另外一样生意钱大哥有没有兴趣。”

    钱学友一听有别的生意可做,马上来了精神。“是什么生意,说来听听。”

    “你也知道我做出酱油,可是除了自家饭馆用就没卖过。那是因为量少,要是往外卖自己家就不过用。不过最近我想着扩大规模多做一些,到时候这销售的事情就交给你,我给你两成的利,怎么样?”酱油今后家家户户就会像吃盐一样成为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做酱油的买卖绝对赚钱。这清水县这附近李家可以自己开个店卖,但是楚国那么大,酱油的市场将来要扩展,需要生意网,需要商队。钱家具备这些条件,而且两家的关系也不错,所以李雪儿选择了钱家。

    两成的利听上去有点少,但是钱学友寻思着这酱油要是卖到整个大楚甚至其他的国家,那两成也是一大笔银子。估计如果李雪儿要找合作伙伴,会有不少人愿意。甚至那些商家比钱家更有实力,现在要是不答应,以后恐怕是要后悔的。

    “这生意我做了,不过两成太少了,我要三成。”钱学友也还是要为自己争取一下的,说不定李雪儿就同意三成了,他是这样想的。

    “两成半,不能再多了,另外钱家要帮忙收购黄豆。”黄豆是酱油的主要原料,少了它一切都白玩。

    “成交。”钱学友痛快的答应了。

    一笔大生意就这样谈成了,李建业在一旁都没插上话。他就是觉得闺女真是厉害,可是也没觉得卖酱油会怎样,可是当有一天他忙着数银子的时候回想起今天,觉得闺女简直就是财神啊。

    钱学友兴奋的回家和钱老爷说了合伙卖酱油的事情,把他和李雪儿签的合同也拿了出来。钱老爷看完合同哈哈大笑,“好儿子,干的漂亮,这生意要是真的做成了,其他的生意不要也罢。”

    到底是个老狐狸,看到了酱油广阔的市场,而且现在李家是独家秘方,只要到时候名声打出去了,就等着收银子啦。李老爷可以想象的到到时候有多少人羡慕钱家能有这个发财的机会。心里也明白,李雪儿把这样的好事给钱家做,是看在多年的关系。想到这对钱学友这个儿子更是满意了。

    钱学友开始着手收购黄豆,李建业这边就准备按照闺女李雪儿的要求要在自家房子旁边建个作坊。

    就在这个时候家里有来人了,李雪儿一问原来是定王府的。定王写了书简,让下人带来了。定王是真的把李雪儿当孙女待了,回京之后挑选了不少的首饰、布匹、还有一些漂亮的小玩意让人给送来了。李雪儿也不推辞,既然送来了就收下了。

    另外一块送来的还有两个丫鬟,“奴婢蝶衣、香菱,见过小姐。”

    两个丫鬟很是恭敬的给李雪儿行礼,两个人的卖身契定王也给了自己,也说了这两人原是孤儿,在定王府多年,李雪儿明白这两个丫鬟是信的过得。而且以李雪儿的眼力可以看得出,这两个丫鬟都是有功夫在身的,估计解决三两个毛贼是小意思。

    李雪儿把两个人留在身边,至于以后能不能成为她放心的左膀右臂就要看她们自己了。如此一来,李雪儿身边就有三个丫鬟。原本想要把薇儿培养成一个得力的助手,结果那次谈话之后,心里是想开了人也更开朗了,可是那个丫头就喜欢照顾她的起居。厨艺倒是练得不错,其他的方面没什么天分,教她认字看账本完全是不在状态。

    没两天,李雪儿倒是发现蝶衣倒是对查账方面有些天分,香菱则是更喜欢跟着李雪儿制药。只是这两个丫鬟如今还是有几分傲气,不过李雪儿相信过不了多久就能让这两个丫鬟真心的臣服于她这个新主子。如此加上薇儿,三个丫鬟各自分工,李雪儿这日子过得更是惬意了。

    定王给李雪儿送来这样贵重的礼物还有丫鬟的事情,全家人商量了一下还是不要让别人知道的好。树大招风免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就是两个丫鬟,对外说也是新买的。

    这件事情告一段落,也没耽误多少时间,李家开始筹划着建作坊。

    正好不是农忙的时候,村里不少人愿意来做工。李建业在建作坊的现场盯着,另外姥爷和小舅、李帅还有王兴旺家的帮助下烧砖头,这样花钱买的可以少些,也能省不少银子。之前他们这几家建的新房子用的砖很多就是偷着烧的,李雪儿又是做个碗碟的也会给几家分点。

    这是个秘密不能告诉别人,这会李家需要,大伙就都来帮忙了。

    等到李建业回到了家的时候着实愣住了,没想到自己离开才半个月,家里这就又动土要建房子。结果李建业一说家里要建一个作坊,李泽洋觉得自己这妹妹李雪儿实在是太能干了。

    秘密砖窑已经停工了,这边地基打好了,建房的大师傅带着些年轻人就照着要求开始干活了。如今这孙家还有李泽洋都能帮忙看着,李建业就抽空带着东西去趟京城看看李老爷子和老太太。

    见李建业带着东西来了,李老太太热情的招呼儿子进屋,如今她喜欢这个小儿子了,因为小儿子如今出息了,可以每次给她带礼物,给她钱花。李老爷子也找了间私塾教书,虽然没有以前挣得多,但是好歹是挣钱了,可是李建成一家确是只等着花钱。虽然李兰儿在做完家务之后也会抽空做些针线活去卖点钱,但是拿点钱很少,老太太不看在眼里。所以老太太就任务,大儿子一家如今是住她的吃她的,花的银子也会她的。在家里就要求一言九鼎,别人不能反驳。

    李建成夫妻为了有钱花,倒是也会服软。至于李泽海,只能关在家里看着,人有点关傻了,总是垂头丧气的。

    之前几次来,李建成都见大嫂顾氏满脸的愁容一点笑都没有,今天这倒是反常,竟然笑着把他迎进屋的。“大嫂,家里有什么喜事了吗,看你高兴的。”

    (感谢keppra赠送的香囊,我会更加努力的,也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我,多多投票收藏,谢谢)(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九章 姨娘

    顾氏早就等着李建业这个小叔子问这句话了,满脸笑的说道:“我家梅儿怀孕了,现在可是张将军的姨娘了。这以后要是生下儿子,说不定就是侧夫人了。”

    顾氏相信,自己的女儿在张府过好了,他们一家也能跟着享福的。

    李建业原本就一直不同意侄女去给人做妾,可是李梅儿自己还有李建成一家都已经选择了,那他也没有办法。现在听说李梅儿怀孕了,他也是高兴的。能有个亲生的孩子,以后也是个倚靠。

    “这是好事,让梅儿好好注意身体。”李建业从身上掏出二两银子递给顾氏,“这银子嫂子拿着,看侄女缺点什么就买点。”

    要是李梅儿是明媒正娶嫁到普通人家做的正头娘子,李建业肯定会让妻子带着礼物过府看望的,可是如今侄女做妾就算了,而且那张将军估计也没把自己这平民百姓放在眼里,就不让孙慧娘去受气了。

    顾氏才不管那些礼不礼的,只要李建业给了银子就好。以前过富裕日子的时候不把二两银子放在眼里,可是如今家里有点钱也都在李老太太手里,这会拿着二两银子也是满眼放光。

    不过顾氏也不敢直接把银子放自己兜里,看着老太太,“娘,您看这银子”顾氏不想把银子给老太太,可是她已经不是以前那个风光的顾氏了。

    “是二郎给你闺女的,你就收下吧。给梅儿买点吃的补补。”老太太看见了银子却拿不到手里,可是老爷子和儿子都在,她还是有点长辈的样子。

    顾氏高兴的把银子收起来了。二两银子要是只是买吃的,可用不了这么多。去看看女儿,剩下的就是自己的了。只是老太太在跟前,她也不敢表现的太过兴奋。

    银子是给了,可是老太太这嘴也是不饶人,“你去也告诉梅儿别总是和家里要钱,她现在当了姨娘了。以后也该帮衬着李家才是,别只进不出。”

    老太太如今只认钱,别的好话说的天花乱坠的也没用了。李梅儿进了张家之后。可是从家里要了不少钱。虽然不是老太太手里出去的是顾氏之前留的私房银子,可是总归是李家的。李梅儿没给她带来丁点的好处,她自然是不高兴。

    老太太这话顾氏不乐意听,但是她还是点头应承着。“儿媳会和梅儿说的。”

    之后就是聊聊家常。老太太在李建业面前诉苦说自己过得不好,李建成夫妻还有李泽海被说得脸色都很是不好。李建业也不好说什么,老太太是什么性子他也知道。很久之前,老太太就是看自己和孙慧娘是哪哪都不好,只是如今她讨厌的对象换成了他大哥李建成一家。说白了,老太太就是嫌贫爱富。

    唠唠叨叨半天,最后老爷子呵斥了两句这才不情愿的闭嘴了。气氛有些尴尬,李建业末尾说了一句。“爹娘要是有什么缺的就告诉我一声,下次给二老带过来。”

    老太太想张嘴说什么。被老爷子瞪了一眼老实了。

    老爷子问了李建业家里怎样,李泽洋的学业怎样了,李建业回答都好,具体家里的情况就没说,免得节外生枝。李老爷子听了点点头。李老爷子一直盼着大房能光耀李家,没想到最后小儿子才是争气的那个。

    李建业离开了,老太太就把那些礼物都放到自己的屋子里放着。这些东西都是儿子孝敬她的,必须由她分配,对大儿子一家也跟防贼似的。

    回到家里,李建业就把李梅儿怀孕了的消息告诉了孙慧娘。夫妻两个感慨半天,李梅儿那样好强的性子如今给人做姨娘还怀孕了,只盼着她能安生的好好过日子。

    这个消息对李建业一家的影响不大,李家作坊的事情已经让他们够忙活的了。李雪儿和蝶衣核算着这个月县城李家饭馆的收益还有作坊的花费情况,这一算吓一跳,这作坊还没建成,这五百两银子已经用完了。

    作坊的占地面积大,是李家宅子的两倍不止,李雪儿又处处严格要求,这费用就更多了。这房子建好之后还要买各种工具,就说到时候发酵要用的大缸就要买上百八十个才够。这样杂七杂八的算下来,估计少不了一千两银子。

    这些日子,李建业往外不停的拿银子很是肉疼的样子,但是也没有说一个字。李雪儿知道,自己不论做什么,父母都会全力支持的,这是很幸福的事情。

    李家的作坊围墙圈好了,可是里面的房屋还没有建完就遇上了秋收,这地里的玉米大豆很多的作物都成熟了,帮工的人们陆续的都结算工钱回家忙活了。工期只能暂停,李雪儿也是无可奈何。就是自家也是要抓紧时间收庄稼的,万一耽误了再赶上天气不好,那可是要损失大了。

    这秋收的活李建业最熟,带着家里的长工就到地里干活。今年不仅自己家里的玉米叶子留下,李雪儿还在门前挂着告示,收整理好的玉米叶子,但是要保证质量,都是干净的白色的内层叶子,干爽的没有发霉的。饭馆的消耗很大,李雪儿这也是担心到时候不够用。

    这有钱赚家家户户也就不在意多耽误的时间了,也就是一天能剥完的玉米这下子要两天了。这之后整理玉米叶子的时候就可以坐在屋子里慢慢干。那些妇女闲着也是闲着,看着别人家挣钱眼馋的慌,还不如自己也干呢。

    自从开始收玉米,没几天的功夫就陆续的有大妈大婶小媳妇的到李家卖玉米叶子的,孙慧娘就让人过称之后按重量当场就给钱。乡下人都实在,因此李家收上来的玉米叶子都很是不错。

    因为农忙作坊的建设暂时停工了,李雪儿在这个空隙叫上李泽洋和自己一起去买些其他作坊里要用的东西,省的到时候手忙脚乱的。安顺赶车,另外李雪儿叫上蝶衣跟着自己。

    到县城的集市上面,一个大爷在那卖自己编的簸箕、篮子之类的东西,这些李建业也是会的,只是这两年没怎么动手了。李雪儿瞧那老大爷皮肤黝黑、衣着干净整洁但是打着补丁,身形消瘦,定然也是家里日子不好的。正巧作坊开张的话这些东西都是用的上的,李雪儿就出言要买下来。

    “大爷,你这簸箕编的不错,我想买几个,您怎么卖啊?”

    那卖货的大爷终于见到有人买了很是高兴,“十文钱一个,你要是觉得贵,八文钱也行。”多少没关系,只要能赚点钱就行,生怕李雪儿这个客人不买了。

    李家如今的家境,李雪儿哪里会少了一个老大爷的两文钱。“大爷,您的这些簸箕和篮子我都要了,就按十文钱一个。”

    李雪儿让安顺把东西搬到自家的马车上,还记着数。一共是六个簸箕五个篮子,蝶衣数了一百一十个铜钱递给那个大爷。

    这结果一大串的铜钱,那老大爷激动地很,连声说着谢谢。

    “我大概还需要二十个簸箕,十个篮子,大爷要是家里还有可以送到八里庄东头的李家,我还按照十文钱一个买。”李雪儿见着大爷是真的不容易,能帮的就帮一把吧。

    老大爷一听这还要哪里不答应,“老汉我回家去就做,好了给您送去。这位小姐真是好心肠啊,您会有好运的。”

    是否能有好运,李雪儿不知道,只是遇到了就想着帮上一把。看到了这个老大爷,想到了前世的奶奶,也是很大年纪了却还是辛苦的劳作,都是为了她。

    在集市上逛了一圈,李泽洋兄妹两个买了不少的东西,杂七杂八的。到铁匠铺定做两口大锅,到粮店买些大米和糯米、小米之类的,这些都是南方产的,李家自然是没有种植的。虽然贵一点,但是家里人喜欢吃自然要买些。另外还去盐店把人家店里一半的盐都买下了,店家有些疑惑,但是有银子赚啊,没多问就卖了。

    李泽洋也很是疑惑,“买这么多的盐干嘛。”

    “这盐是做酱油的重要原料之一,以后要用不少的。这些带回去也用不了多少时间的。”李雪儿想着以后恐怕要经常关顾盐店了,这掌柜的以后也就见怪不怪了。

    李雪儿还惦记着买大缸的事情,“哥,我记得县里就有官窑,咱么去看看,我还需要定做不少呢。”

    李泽洋原本就是陪妹妹来的,“那咱们这就去,办完事也好早些回家。”

    去官窑的路上,李雪儿给李泽洋说着自己关于作坊的打算。“我到时候在四周种些树,像桂花树、山楂树、苹果树什么的,这样就不会显得太空旷了。另外那个地方通风很好,这对酿造酱油很重要。等建好了就要找合适的帮工开始生产”

    李雪儿就这样想到哪说道哪,李泽洋也听得很认真,他觉得李雪儿比自己更像一个大人了。

    马上就要到官窑了,李泽洋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章 善缘

    虽然已经几年没见了,但是李泽洋还是一眼认出来了是在河口镇时教自己的吴夫子。当初吴夫子一家也是跟着钱家的车队一起来到清水县的,只是之后李家暂时留在郑府几天,吴夫子一家确是当天就离开了。之后也没有消息,就是想去看望这个昔日的夫子,可是连门在哪里也不知道啊。

    “学生李泽洋见过夫子,不知夫子近来可好。”李泽洋走到吴夫子跟前,恭敬的行礼。李雪儿是个晚辈自然也跟着哥哥行礼问好。

    吴夫子也很是惊讶,没想到在这里遇到李泽洋。“我一切都好,朋友介绍我的京城去一户人家作先生,我们这两天就要启程了。”

    “和夫子好不容易见上一面,本想好好相聚,不想如此不凑巧。夫子在京城何处落脚,学生有空可以去拜访。”吴夫子当年对李泽洋的帮助颇多,因此李泽洋对他很是尊敬。

    “能有你这样的学生是我的幸运,我去年看到红榜了,秀才考试第二名。如今我也没什么可以教你的了,有空倒是可以到我家坐坐。”之后吴夫子把在京城的地址给了李泽洋,就在驷马街,和李老爷子他们住的安居街隔得不远。

    短暂的见面聊了两句就分开了,吴夫子还要回家处理搬家的事情,李家的兄妹正好也是有事要办。

    兄妹两个在前面走,安顺赶着车,蝶衣坐在车上,就这样紧紧的跟着。到了官窑。就见这里的人们忙的热火朝天的,听说这里算得上是大楚最好的官窑之一,能烧制出表面有光泽的青瓷。有不少是供应皇宫的。

    李雪儿第一次听说青瓷,还以为是像青花瓷那样漂亮的瓷器,后来才知道只是表面的一层釉呈现青色而已。这样的瓷器在李雪儿看来还差的很远,但是这已经是现在大楚的瓷器的顶峰。可见现在的瓷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是可惜暂时还没有民窑的出现,因此李雪儿烧个砖头都要偷偷摸摸的。

    和官窑里面的伙计打听,李泽洋兄妹找到了官窑的管事的。听说是要定做瓷器的就把两个人请进屋了。这买卖做成了管事的都有提成,自然是看这这兄妹两人很是顺眼了。

    “我们需要一百口大缸,这尺寸和要求都写在上面了。麻烦管事大人帮忙瞧瞧什么时候能做完。”李雪儿拿出一个羊皮纸摊开放在桌子上。

    那管事仔细看过之后没什么疑问,“这大缸再加上盖子,东西简单能做。只是这大缸很是占地方,你们看分批交货怎么样。一次二十个。不然一百个要很大一片地方存放。”

    官窑也经常做这种大缸。家家户户都有几个,可是第一次见人一开口要一百个的。这官窑里的确是没地方,这管事就像到这个法子。

    “这个没问题,你们做好了就送到八里庄李家,最东头的那个大宅子就是。”管事的满脸笑容点头答应。

    李雪原本还想着可能要交押金的,可那管事却说不用,等交货的时候付清就行。谈好了价钱,李家兄妹也就离开了。

    那官窑的管事也很高兴。自己又能赚一笔了,他没有收押金可是一点也不担心。现在提起八里庄李家百姓都知道是李建业家。最先种玉米,家里有新式菜种也分给大家,免费公布了酵母的制作方法等等,李家做的还是这十里八乡的的百姓都记在心里呢。李家做事向来也诚信,说好的事情就不会抵赖的。

    没过两天,一个年轻人来到李家,推着辆破车带来一些新的簸箕和篮子。正好李雪儿出门要去作坊看看进度就碰上了。“你是那个大爷的儿子吧,把簸箕和篮子搬下来放到院子里就行。”

    李雪又吩咐身旁的蝶衣,“按照之前说好的,给这个大哥三百文钱。”

    蝶衣把钱递过去,那个年轻人双手接过。李雪儿原本以为他会道谢离开,没想到普通一声跪下了。

    “我知道小姐是菩萨心肠,能不能借一两银子给我。我弟弟病重,急着拿钱救命。”青年在地上给李雪儿磕头,头碰到地上都有了声响。

    李雪儿看他不像是坏人,“你起来吧,蝶衣,再给他一两银子。”

    青年人接过银子又给李雪儿磕了三个响头,站起来的时候额头都有点出血了,可见当时有多用力。

    “小姐的银子我会尽快还清的。”虽然青年人自己也不知道何时能攒够一两银子,但是下定决心会尽快的。

    李雪儿看在他救弟弟心切的份上才给的银子,就是不还,一两银子对李家来说也没什么。不过这个青年人自己提出来要还钱的,李雪儿倒是觉得他还有几分骨气。

    “你可以回家再编些篮子送来,不过要些小一点漂亮的那种,要是做的漂亮就给你按二十文一个抵债。”李雪儿这是诚心要帮忙的,这篮子之前可没有该卖二十文一个这么贵的。

    那青年人也不是傻子,自然是明白了李雪儿的善意,“多谢小姐,我爹会做很多样式的,做好会给你送来的。”

    “那我等着,香菱,拿点伤药给他。”香菱从随身的荷包里找出一个小瓶子递给那青年人。

    最终,那青年人千恩万谢的离开了李家,李雪儿今日对他的恩情他也牢记在心底。一个小小的帮助,李雪儿也没想到今后竟然成就了一段善缘。

    青年人走了,安顺把那些簸箕篮子之类的都收好。香菱在一旁看着李雪儿就笑了,“小姐真是好心,给那人银子还给伤药,他那篮子做出花来恐怕才能抵得上。”

    “曾经有人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接济天下。你家小姐我没有那么伟大要接济天下人,但是这遇到了能帮的就帮一把。”

    李雪儿是一个理性的人,不会像圣人亏着自己也要帮别人,那么伟大的事情她做不来。但是现在她拥有千百两银子,那它不介意拿出一点做好事。

    香菱和蝶衣两个人原本都是孤儿,后来有幸让定王收留。李雪儿的善良能够触动她们的心弦,对李雪儿这个主子更尽心。若是见死不救冷酷无情,恐怕这两个有点能耐的丫鬟也会阳奉阴违的。

    之后没多久,那青年人还真的送来了五十个非常精致的篮子。只是李雪儿当时出门不在家,所以没有见到人。不过那个青年人让安顺给带话,说是他弟弟的病好了,多谢李雪儿借他银子。

    那些篮子有不同的样式,其中有一种篮子边外翻,李雪儿看着想起了电影里仙子去采寿桃都是提着这种篮子的。古人也是很有艺术眼光的嘛,任何时候都不能小瞧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以后拿着个篮子装水果送礼,多精致漂亮,告诉管家一声别忘了。”有钱人的生活嘛就是讲究精致。

    家家户户玉米说完了,冬小麦种上了。附近几个村子的男子又回到李家作坊接着盖房子,这到李家卖玉米叶子的也少了。今年这个秋天,少的人家也能因为这个挣百八十文,至于那勤快的恐怕能有两三百文。因为李家收玉米叶子这个事,这附近几个村的人家,都受益了,不少人家也舍得买两斤肉解解馋。

    一切事情都上了轨道有专人盯着李雪儿就闲下来了,听村子里的孩子说今年河里的河蚌特别多,李雪儿就带着薇儿去了,果然还没下水就在岸边,薇儿就捡到了满满的一篮子。

    河蚌的肉太哏了嚼不烂,所以这些河蚌回到了李家的命运就是被从中间劈开两半,然后喂鸡。不过今天倒是有个意外的收获,蝶衣劈开一个最大个的河蚌,里面竟然有两个米粒大的珍珠。虽然小但是也是珍珠啊,李雪儿没要珍珠就归蝶衣了。然后香菱和薇儿很是羡慕的她的好运气,嚷嚷着她们也一定要找个有珍珠的河蚌不可。可惜河蚌她们是捡回来不少,但是珍珠没有再发现。

    不过因为这个事情倒是启发了李雪儿,空间里有不小的一个水湾,里面是什么也没有,自己倒是可以试试弄点虾啊河蚌之类的东西进去试试。要是养些地面上跑的动物小白会赌气,这水里游的估计它是不管的。

    晚上李雪儿进入空间,因为很长时间没有进来,所以注定要大干一场了。把一些药材收了,然后还有不少的香料也要一点点采集。之前扔的几个山楂种子没想到真的长成了山楂树,只是还没有结果,李雪儿想着什么时候要想办法移到空间外面去,到时候一片山楂树。山楂虽然不起眼,但是如果李雪儿乐意,这冰糖葫芦也是可以做成一番事业的。

    李雪儿后悔没有从岐山上移栽一棵板栗树,这几年没吃到栗子真是想念。李雪儿决定让小白有空到骊山上找找,说不定也有呢。只要能弄个树杈回来,相信有空间在也能长成一棵树。

    小白这次很好脾气的一口答应了,它也很长时间没有到骊山上去玩了。

    至于空间那一架子熟透的葡萄,李雪儿想着在等两天。家里院子种的葡萄也都熟了,即便亲朋好友都送一些还是剩下不少,然后就该酿葡萄酒了,到时候就把空间的葡萄掺进去一块。

    在空间挖一个小坑,把之前准备的虾还有河蚌放进去,然后从旁边的水湾舀水倒进去。李雪儿之所以没有把虾直接放到水湾里,就是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