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吉诺弯刀-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是傅天亮的手下啊,而且与亲家关系甚好。虽然他没有直接参与其事,但平素诸多安排他都有分担参与,府中密谋此事已经有一段时间,他也分派了不少差事,只要他稍微头脑机灵一点,存个心眼,实在是不难推测出杨彪与同党的所欲所为。必定是他觉察到了杨彪的行动,私下进行了打探,了解情况后,向傅天亮告了密,所以,皇后才会这么快知道此事!杨彪不由得感叹:这些天的精力都花在了外面,想不到百密一疏,忽略了自己家中的防范,漏洞就出在自己的身边人身上。
他在心中对内务管家恨得咬牙切齿。七窍生烟之后,他坐下来给夫人写了一封信,密令她立刻着人抓捕内务管家及他的家眷,审问清楚,如确有告密之事,管家立刻处死,秘密掩埋,他的家眷秘密关押起来,等他这边事成之后回去再行惩处。
书信送出之后,他又召来周岱岳等心腹将领,告知他们消息已然走漏,皇太子必定调集军队,前来勤王,要求各部严阵以待,做好迎战准备。周岱岳等闻说风声已经走漏,即将面对勤王大军,不免有些惴惴不安。
杨彪说:“不怕。刘申如今还在我们手中。就算皇太子来了,也要投鼠忌器,不敢冒着鱼死网破的风险强行进攻,如果因此害死刘申,皇太子将会落下大不孝的罪名,无颜面对天下臣民,无法洗脱自己急于登基,借刀杀人的嫌疑。他只能围住清凉山,并与我们谈判。如果我们手里有刘申的诏书,不怕皇太子不奉令遵行。如果他抗旨不尊,那我们攻击太子,师出有名。反叛的就是他,而不是我们。万一弄不到刘申的诏书,或者假诏书被识破,也可以用谈判拖住皇太子,或者利用谈判的机会,发动奇袭,一举击溃皇太子的部队,抓获皇太子,一样可能实现改朝换代。”
杨彪深知,皇太子可以去求助的军内元老,最合适的人选乃是陈守业。自己和陈守业虽然没有正面交锋过,但是同朝为官多年,对他的作战风格十分了解。陈守业的用兵在于稳固、步步为营,与当年南汉雷士诚的风格非常相似,不以神出鬼没,雷霆霹雳见长。杨彪自认为自己因为军功提拔为将领的时候,陈守业还只不过是一个千夫长,金风寨会盟时,他也不过是一个中级军官,论资历、论战功,论威望,论军事能力,他虽然难缠一点,但也不会是自己的对手。两军相遇,自己必定能够找到陈守业的破绽,一击而中,让陈守业的部队溃败。至于皇太子,虽然在政事军事上已经有所历练,毕竟羽翼未丰,也没有直接参与过大规模的作战,不足为虑。
他讲这番道理向属下一一讲明,鼓舞他们的信心。随后与周岱岳商定,事不宜迟,不能再给刘申夫妇一整夜的时间。如果他们夫妻见面,商量之后,到午夜子时再不肯写退位诏书,就只能快刀斩乱麻,送刘申上西天,而皇后,就让她带着肚子里的孩子死在行宫好了。
(三)
就在他与周岱岳谋定之时,皇帝寝宫的卫兵来报,说皇后阵痛难忍,即将临盆,皇帝大呼小叫,要求稳婆。杨彪冷笑了一声,果然是不知死活,到这个时候,还想要什么稳婆!士兵请示如何处置,杨彪冷冷地说:“不要管她,什么都不用给,让她自己去生。如果生不下来,那是她命该如此,不关我事。”
来报的卫兵听了杨彪的决定,稍微迟疑了一会儿。周岱岳就恶狠狠地盯住他的脸说:“怎么?没听清楚大将军的命令吗?你们是可怜那个女人吗?如果这样,你们可以都陪着她一起上路!”
士兵听了,便低下头,不再犹豫,叩头称是,表示会对皇帝皇后的请求置之不理,严加看守。
士兵转身走后,杨彪的念头还没有从这件事情上转回来,就听到外面一阵号炮连天,桌上的茶杯都被震得跳了起来。
他和周岱岳互相看了一眼,心说:难道勤王的军队就来了?速度竟然如此之快!
他对周岱岳说:“事情已经做到这样了,尔等害怕也是无用,只有横下一条心,死中求活。我们到前面去看看情况。”(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九章 真假刘申(5)
(一)
清凉山围场的中央前营。
中央前营的守将正在向杨彪和周岱岳汇报情况。
他说,对面陈守业统领的11部汉军几乎是京畿附近精锐汉军的全部,人数众多,且清一色都是骑兵。他指给杨彪看对面黑压压的人马和如云招展的各色旌旗。杨彪在上面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姓氏。那都是他过去的部下。最醒目的,当然是象征刘申御驾亲临的龙旗和象征皇太子驾临的麒麟旗。
杨彪问对方突如其来,进逼营门,有何说法。守将回禀道,对方高喊杨彪叛乱,试图分裂汉军,挟持皇帝,且扣押了身怀六甲的皇后,阴谋矫诏废黜皇太子,另立新君。但是皇帝识破了杨彪的阴谋,没有上当,现在与皇太子一起亲来讨伐。皇帝传令,让杨彪和周岱岳阵前见驾,并要求杨彪释放皇后,投降谢罪。
中央前营的守将,也并不是杨彪的心腹干将,对此次兵变并无所知。但他不敢直接问杨彪,对方所说的反叛是否属实,只敢委婉地问杨彪:“皇后在军中吗?”
杨彪说:“胡扯!皇后既然已经身怀六甲,当然是在宫中安心待产,此次根本没有随皇帝前来阅兵和围猎,如何能在我军中?!”
守将略带犹疑地看了杨彪一眼。
杨彪喝问:“贼头贼脑地干什么?”
守将跪下道:“末将听到士兵中有人传闻,皇后确实进入了军营,现在行宫当中。”他本来还想说:”传闻皇后还射死了左前营的一位将领。“但他心里动了一下,把这句话吞了回去,没有说出口来。
杨彪说:“既然是传闻,就是捕风捉影,你们不要道听途说。”
守将迟疑了一下,再说:“就算是传闻,末将等也十分不愿意陈将军与故大将军的遗属在军中受到不敬对待乃至伤害。”
杨彪心里烦躁,不耐烦地一挥手,说:“你们以为我想要伤害吗?那都是对方欲要动摇军心所造的谣言。皇后现在运京宫中,绝对不在行宫。我可以保证。左前营确实有女人入营,然而,那并不是皇后,是我夫人的贴身侍女,奉夫人命令,前来禀报我家中的事情,与别人无关。”
守将见杨彪语气这样坚定,又眼露凶光,便低头不敢再问。
杨彪暗自咬了一下后槽牙,在心里暗骂:“陈琴儿,你还真是一个麻烦的女人!”
(二)
杨彪问:“你们在对方阵营见到皇帝和皇太子了吗?”
守将说:“末将亲眼见到了皇帝和皇太子了。虽然隔了一段距离,但是,面目还是大致能够看得清楚,确实和以往见过的皇帝、太子一模一样。”
杨彪在鼻孔里哼了一声,说:“你确信没有看错?”
守将说:“末将之前做过太子府的侍卫,平素见皇帝、太子的机会很多,应该不会看错。”
杨彪说:“对面那个皇上和阅兵时的皇上,可是同一个人?”
守将点头道:“末将以为,是同一个人。”
随后他又充满疑惑地说:“可是,这怎么可能呢?皇帝明明在我们身后的行宫里,又怎么可能同时出现在阵前?”
杨彪说:“除非……”
周岱岳问:“大将军的意思是……。”
杨彪看了他一样,说:“除非,其中一个,是皇帝的替身。”
周岱岳不由得打了一个寒战,忍不住脱口而出:“那,哪一个才是替身?”
杨彪不答。他吩咐前营守将说:“听好。你要告诉士兵们,皇帝陛下,如今在他们身后的行宫中,对面阵营中的皇帝,是个冒牌货。皇太子急于登基,趁皇帝出京围猎,勾结陈守业,发兵叛乱,弄了个假皇上混淆视听,来动摇我们的军心,意图让我们迷惑上当,交出真正的皇帝,让他们谋害。我们不要被其所惑,要各自坚守职责,誓死保卫陛下!”
杨彪说:“陛下昨日召见我时,和我说起,自从昌平侯事件后,皇太子一直惴惴不安,深恐再有其他人不服他的地位,意图取而代之,曾祈请陛下以年高体弱为因由,早日传位于儿子,放下千钧重担,安养身体,被陛下痛斥。之后便与陛下多有隔阂,见面态度闪烁冷淡。陛下觉得皇太子不太令人放心,便决定前来阅兵围猎。一方面向太子昭示一下陛下在汉军中的崇高威望,二来留太子在运京,看看他是否有异心,会不会利用这个机会做点什么。果然,陛下圣明,高瞻远瞩,皇太子果然急不可耐,趁机作乱。”
杨彪说:“我现在入内宫将前面的情况奏明陛下,陛下将会亲临前营,叱责叛逆之子,届时,自然真相大白。”
杨彪说:“你们要坚守营门,绝对不要被奸党所惑。陛下亲临后,我们要誓死保卫陛下,在陛下的指挥下奋勇平叛,铲除皇太子一帮逆党!护送陛下返回运京!”
守将拱手领命道:“末将明白!末将遵令!”
杨彪看了一眼周岱岳,说:“周将军,你身为御林军统领,前面的情况都亲眼看到了。你随同我一起入内去面圣请旨。”
周岱岳赶紧说:“是!”
(三)
看着杨彪和周岱岳离去的身影,中央前营的守将略略皱了皱眉头,难以按下心头的疑惑。
这时,一个亲随悄悄地走了过来,附耳对他说:“将军,左前营的李国忠老将军派人来了,说有要事禀告,并有亲笔信奉上。”
守将扬了扬眉毛。他看了看左右,压低声音说:“不要声张,悄悄带来见我。”
(四)
看完李国忠的亲笔信,中央前营的守将大吃一惊,就连脸色也苍白了。
他拿着书信的手颤抖了一会儿。然后他的脸色慢慢变得通红。他愤怒地一拍桌案,腾地站了起来。
他说:“兵谏也就罢了,他杨彪竟然事到如今还欺骗我们弟兄!让我们卷入叛乱,祸及九族!更有甚者,竟然敢在汉军当中对皇后不敬,私下关押皇后!”
他在心中暗自庆幸,在杨彪面前没有说出左前营折损一员将领的事情,否则,就会暴露了李国忠的投诚,也会给皇后带去更大的麻烦。
他对来人说:“你回去告诉李国忠将军,某也是当年清风寨五百骑的一员。某永远不会忘记大将军当年是如何把陈将军的女儿托付给汉军,让我们不要弃绝她于危险当中而不顾。某也永远不会忘记大将军如何用一生来践行自己的诺言,保护陈家的血脉。某也始终记得皇后当年是怎样地激励我们奋勇前进,去谋求天下人的安宁,怎样把她的嫁妆全部捐助给了我们兄弟。”
他说:“虽然时光流逝,某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青壮,但是,某依然有着当年同样的热血和激情。某已经明了当前的局势,请李国忠将军放心,某一定听从他的号令,配合陛下的平叛,阵前反戈一击,誓死歼灭叛军,护卫天下的太平。”
来人向守将深深一拜,感动道:“将军深明大义,我家主将定然万分感激。这是我家主将与忠诚陛下的各部约定的信令,见李将军营中对空施放这个信令,便一起动手,打开营门,迎入陛下的勤王大军,共同围困负隅顽抗的叛军。”
守将点头道:“好!一言为定!我稍后就会召集心腹兄弟,说明真相,共同勤王,平息叛乱!”(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章 真假刘申(6)
(一)
杨彪脸色阴鹜地坐在行宫的偏殿中。
周岱岳从外面进来,说:“大将军,我已经把他带来了。”
杨彪说:“外宫中陛下的随行官员们,情况如何?”
周岱岳说:“大军压境,号炮连天,已然瞒不过他们。他们正在群情汹涌,喊叫着要面见陛下或者面见大将军。”
杨彪说:“我们的人如何回答?”
周岱岳说:“我们的人告诉他们,皇太子勾结陈守业,谋逆叛乱,调集京畿附近的精锐部队,意图攻击清凉山围场,危害陛下和众臣,情况紧急,大将军已亲自去前营观察敌情,随后入宫面圣,共商对策,请大家稍安勿躁,等待大将军出宫宣旨。若他们再不服,要强行闯宫面圣,就只好用武力先把他们都圈禁起来。”
杨彪点头,说:“去,把他带进来。”
(二)
房门关上了。
假刘申和杨彪彼此面对着。
杨彪上上下下地审视着面前的这个刘申。良久,他阴沉地问:“你,究竟是谁?”
假刘申冷笑道:“利令智昏果然是不假的。一夜不见,你就认不得朕了?”
他正色道:“杨彪,你不要在这里花样百出!皇后正在分娩,情况危机,她需要稳婆的帮助,你身为臣下,怎能坐视主母危难而袖手不救?”
杨彪说:“亏你死到临头还想着那个女人。现在外面大军压境,皇太子和陈守业,一心要踏平我的营地,取我项上人头,情况这么紧急,我还真不顾上一个女人生孩子。稳婆?这里是围猎场和军营,方圆百里女人都不太多,我没有空派人跑个上百里去给她找稳婆。”
假刘申说:“随行的太医何在?你把他们关押在哪里了?”
杨彪说:“陛下只要同意写退位诏书,太医,那还不是招手即来吗?陛下即刻写,皇后就即刻能够得到太医的帮助,免除许多无谓的痛苦。”
假刘申说:“杨彪!你当年被重兵围城时,伤重垂危时,大将军是如何对待于你?若用你今时对待他妹妹的态度对你,你连骨头都已经腐烂了!还有什么杨彪在这里对君上耀武扬威!对妇孺趁人之危!”
杨彪说:“知道得还挺多的。不过,请问,你果然是君上吗?”
杨彪说:“你有什么资格对我称名道姓?”
假刘申不语。
杨彪围着假刘申走,仔细地审视了一圈。他说:“好戏子!如果真陛下不出现在外面,我还真的认不出来你是个假的!你演得好啊!”
他说:“这么好的演技,你做点什么不能发财,为什么要去给刘申做替身?给他做替身的意思,就是替他冒险,就是替他送命,好事,那是轮不到你的。你明白吗?”
假刘申一抖袍袖,说:“既然身份已经暴露了,我也没有什么要瞒你的。在下的确只是陛下的替身,在下名叫周尧舜,是一名伶人。陛下是圣明英主,爱民如子,对我一家三代恩重如山,我一家能够洗脱冤枉,活到如今,脱离贱籍,都是陛下的隆恩惠赐。我是自愿来做陛下的替身的,能够用我微贱的生命,替陛下挡掉杀身之祸,是我的生平之快!我愿为陛下而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杨彪说:“刘申调教了你几年啊?扮得如此之象!”
周尧舜说:“在下追随陛下已经有六年。”
杨彪说:“早知道你是个冒牌的,早就送你上西天了!臭戏子,你可知道在军中欺骗我杨彪的后果吗?”
杨彪说:“军队可是专门杀人的地方,让人痛不欲生,求死不能的死法,实在是数不胜数。你是愿意自己挑一种来试试,还是让我帮你随便挑一个?”
周尧舜冷笑道:“故大将军可从来不是这样认为的。他当日谆谆教导汉军将士的是:军队是阻止杀人的地方,也是教人无惧死亡的地方。”
周尧舜说:“你,把大将军培养的军队,带偏了方向。因为你的心不正,你的路也就不正。你不走正路,最后就不得好死!”
杨彪勃然大怒,抽出腰间的钢刀,顶在了周尧舜的下巴颏上。
杨彪说:“信不信我现在就割了你的舌头?!”
周尧舜低头看看下巴颏儿上雪亮的钢刀。他泰然自若地哈哈大笑道:“我既然敢来,就不会怕死。什么死法,都一样好过不了,我又何须费劲拣择呢?你随便,我等着。”
杨彪睁大眼睛,和周尧舜四目相对,双方都是寒光迸射。
(三)
对视了一会儿,杨彪忽然也笑了起来。
他抽回马刀,将马刀插入刀鞘中。
他说:“我敬你够胆嘴硬,是条汉子,且不和你计较这种种的失礼。”
他说:“你这条舌头,留着还有大用场呢。现在就割了,略感可惜。你愿意听听这舌头的功用么?”
周尧舜横扫了他一眼,说:“要杀就杀,哪来那么多废话!”
杨彪说:“你这人怎么凡事都往死的方向去想啊。你难道真的不想活着吗?”
周尧舜闭嘴不言。
杨彪说:“我知道,你现在以为自己已经必死无疑,可是,天无绝人之路。现在我给你一条活路走。”
杨彪说:“你装了六年的假皇帝,就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也可以坐上真的皇位,成为真的刘申吗?”
周尧舜不语。
杨彪说:“不说话,就是也有点动心喽?”
杨彪说:“周尧舜,你面前有两条路可以选:第一,不跟我合作,我就让你尝尽死亡的痛苦,最后像一条死狗一样,死于极度的痛苦,极度的孤独,备受煎熬,深感羞耻。第二,跟我合作,成功以后,你就永远不再是伶人周尧舜了,你可以成为这个国家真正的太上皇,在温泉行宫整天风花雪月,你想怎么享受,就怎么享受,就连那时候的皇帝,也都不能来管你。你的全家全族,也都能得到诸多特别的恩惠。你是真的那么想死吗?”
周尧舜继续沉默不语。杨彪看着他。过了一会儿,周尧舜眼里的光芒黯淡下去。
他转过身来,对杨彪说:“怎样和你合作?愿闻其详。”
杨彪嘴边咧开了一个讥讽的笑容。他说:“天下臣民爱戴的,只有一个刘申。有个刘申给他们爱戴就可以了。而我们现在有两个。”
杨彪说:“如果你肯跟我出去,面对陈守业大军中的刘申,去指着他和太子,告诉全军,是皇太子急不可耐要继位登基,请求不成,便率兵叛乱,以假皇帝混淆视听,欲要出其不意抓到或者围困皇帝!然后当众宣读亲笔诏书,宣布退位,废黜皇太子的位分,传位于皇九子,任命我为护国大将军,总理辅政大臣,命我护送你和皇后返回运京。”
杨彪说:“你看,要做的事情,其实就这么简单。你做了,全军就能被你动员,我们就能团结部队,一鼓作气,杀了对面的那个假货色,接下来,你就是独一无二的太上皇了。”
杨彪说:“你觉得有点兴趣吗?这不是比为刘申默默无闻地去死,要有价值得多吗?”
他说:“我们可以成交么?”(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一章 雷霆平叛(1)
(一)
清凉山围场。前营。
陈守业随同刘申父子在阵前察看杨彪部布防的情况。
刘申问陈守业:“有几分把握一鼓而胜?”
陈守业说:“老臣昨晚已与对面营中的李国忠将军取得了联系,李国忠说,他已然明白杨彪的反心,决意反戈一击,与老臣共同勤王,他已经秘密联络了对面军中的七八部将领,只待陛下发起攻击冲锋,即刻里应外合,响应陛下,洞开营门,放我军长驱直入。”
刘申说:“好。此战只能胜,不能败,就算李国忠等的策应出了问题,你也要拼尽全力,一战而胜,让天下人看看汉军的风采。汉军不仅抵御外敌强悍无比,清除内贼,也同样凌厉干脆。杨彪精于战术,久负盛名,但是,你们不可有畏怯之心。他以往能够战无不胜,乃是因为合乎天道人心,所谓得道多助,如今他逆天而行,背离天下思定之人心,无端搅乱百姓的太平生活,断送士兵们的性命,纵然勇猛善战,也必定失道寡助,沦为孤家寡人。我相信,我们若能让对面的汉军明白情势,不受他的蒙蔽,大军攻势一旦发动,对方必定军心动摇,内部分裂,你只管率军奋勇向前,今日,我们必破此营,让叛军土崩瓦解,为天下人铲除这个毒瘤!重新赢回汉军的荣光!”
陈守业领命道:“是!臣等汉军将士,誓死追随陛下,今日必定铲除叛乱,再还天下人以太平安定!”
“好!”刘申赞道。
他说:“让中军官出列传旨,着叛臣杨彪、周岱岳等到阵前来见朕。”
(二)
“报!对方中军传旨,说皇帝陛下令我方主将阵前相见。”
杨彪全身铠甲,骑在马上,直面前营的大门。闻报,他轻蔑地摇动了一下脖子,露出一个嘲讽的微笑,说:“见就见,他一个冒牌货,我们有什么可怕的。”
他转向身边穿上了软甲的周尧舜,说:“陛下,臣等护卫陛下,阵前去见见皇太子。”
周尧舜作痛心疾首状,道:“这个逆子,犯上作乱,辜负了朕成就他的拳拳之心。”
周尧舜点头同意,杨彪便令打出皇帝的龙旗,与周岱岳一左一右地护持着假刘申,率领亲兵卫队,一路烟尘滚滚地驰出了中军大营,径往前营的中央营门而来。
杨彪对周岱岳使了个眼色,周岱岳心下明白,杨彪是让他等下见机行事,如果假皇帝阵前有异动,立刻一不做,二不休,动手杀了他。
(三)
皇太子率领轻骑兵卫队驰出队伍,来到阵前。皇太子面对对面的龙旗,和龙旗下的杨彪、周岱岳,大声喝道:“叛臣杨彪,还不出来下马伏罪!”
杨彪冷笑道:“该下马伏罪的,恐怕不是杨某人,而是皇太子你吧。”
杨彪说:“杨彪奉圣旨,护卫陛下阅兵完毕,到清凉山围猎演兵,忠于职守,无有丝毫差池,陛下和百官都安然无恙,四方百姓不惊,请问,太子殿下何以不遵守皇帝圣旨,好好地留在运京监国,率领这个老贼,带着这么多兵马,星夜飞驰,包围清凉山,直逼行宫大门,这是意欲何为啊?”
皇太子说:“你不要颠倒黑白,混淆视听,蒙蔽汉军将士。明明是你,不满父皇裁军之议,故意设下阅兵圈套,与御林军周岱岳部暗中勾结,在行宫发动兵变,意图劫持父皇,威逼父皇退位,传位给年幼的庐陵王,自己来领众辅政。幸好,父皇高瞻远瞩,早就识破了你的居心,父皇并没有钻进你的圈套,你身边的那个,只是追随了父皇12年之久的替身而已。父皇一直留在运京,你们走后,便亲自调动兵马,前来清凉山平叛。”
皇太子说:“杨彪。我母后不知前去阅兵的只是父皇替身,为营救父皇,亲自来到你的军营,现在,母后在哪里?你即刻交出我母后,若母后安然,或可从轻发落你的灭族之罪,让你不致于祸及父母妻孥!”
杨彪说:“皇太子,你的阴谋已经败露,就不要在这里血口喷人,诬陷忠臣了。皇后身处深宫,臣等并没有见过皇后,不知道皇后如今在何处,也没有办法交出。至于替身,那肯定是有。只不过,替身是你营中的那一个,而真正的陛下,始终与汉军将士同在。”
皇太子勃然大怒道:“无耻叛臣,事到如今,还敢狡辩。你且叫那个替身出来,阵前与父皇相见,相信三军将士有眼,自然能分辨得出真假。”
杨彪转而对假刘申说:“臣请问陛下的旨意。”
假刘申说:“见就见吧。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四)
于是,两边的刘申都在簇拥下前进,缓缓前进到对方的弓箭射程之外停住,彼此对峙着。
假刘申远远地望着对面的真刘申,不觉热泪盈眶。他在心里对刘申深施一礼,暗自道:“陛下,臣,在此为国尽忠,向陛下拜别了。陛下速速攻破叛军,去救皇后母子。愿上苍庇佑我朝!愿故大将军在天之灵,护佑吾皇,旗开得胜!”
想到这里,他开声道:“对面之人,既然自称为我朝皇帝,且听你说说,我朝的立国之本,我军的立军之本。”
杨彪不由得瞪了他一眼,心里说:“什么时候了,还这么啰嗦,只要当面指斥太子反叛,痛骂一顿,然后号令三军掩杀就行了。”
但是,既然在三军面前宣称了这个才是真皇上,就不得不隐忍着,随便他说下去。
对面的刘申知道,这是周尧舜给自己一个面向三军说话的机会,便抓住机会,策马走到阵前,面向双方阵营的汉军将士,大声地说:“汉军将士们。朕今日想给弟兄们念一封信。这封信,是你们过去的统帅,故大将军,率领三百勇士,出发去猎杀乌林登木汗前给我写的最后一封信。多年来,朕都感怀故大将军的忠勇无私,始终将这封信珍藏着,夜深人静,常展读重温。这封信,朕从未给别人看过,今日,朕将故大将军最后的遗言,公诸于众,在阵前,念给全体汉军将士听。”
杨彪心中一动,心知这必然是假皇帝提到过的,你向刘申报告与杨彪最后谈话内容的那封信。他也很想知道,你最后对刘申说了他一些什么,于是,便未有阻止。
双方将士,听说是故大将军最后的遗言,也不无想听听究竟。毕竟,故大将军是汉军的军魂,是汉军的神话,是每个人心中的超级英雄和无敌战神。
于是,刘申便从怀里掏出你最后的书信,小心翼翼地展开已经发黄的纸张,开始大声地宣读。
随着刘申的宣读,时光缓慢地倒流,你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时光,又出现在汉军将士们的眼前。许多年纪较大的老将,仿佛又听到了你的声音,又看到了你年轻英俊的音容笑貌,不由得百感交集,心生悲痛。
你在这封最后的信中,详细描述了你与杨彪的最后对话。你问杨彪,刘申并非最出色的军事将领,何以却能令那么多的良将跟从他,服从他。你对杨彪分析,军中作战和治理天下所需要的不同才华。你告诫杨彪,为人不可过于盈满,否则,必定因满招覆。众人都听到了你对杨彪的最后劝解。
那天,你最后对杨彪说:“有些事情,其实我预料到了,其实,我也能提前防范它。但是,我不想提前防范它。因为,我相信,它最终是不会发生的。我相信,身为军人,我们都能控制好自己,不去做无益的冒险,不会去破坏自己浴血一生,来之不易的太平成果。”
你说:“所以,我,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和你喝喝茶,彼此交流一下内心的看法。”
你问杨彪:“我所说的那件事情,它最终,是不会发生的。你说,是吗?”
杨彪声音有些哆嗦地低头回答:“是的。大将军所料无误,它最终,是不会发生的。”
念到这里,皇太子忍不住大声地斥问杨彪:“叛贼!你当年信誓旦旦,亲口答应故大将军不会兴兵作乱的,你如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