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小闲人-第7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倾城笑道:“天下间有几个能与你相比。”
“那倒也是。”韩艺叹了口气,又道:“反正我是觉得狄仁杰是高攀了梦儿,咱们梦儿才貌双全,在长安,在洛阳都是大有名气,而且这么有钱,这一天所赚之钱,就能够抵上狄仁杰他一年的俸禄,至少梦儿也得找一个比我差一点点的,才算是般配。”
熊弟道:“韩大哥,这事能有钱来衡量么。”
“钱是俗,但是钱的多少代表着能力大小,从这一点来看,梦儿比狄仁杰强多了。”韩艺哼道。
梦婷突然道:“可是小艺哥,你一直以来不都说爱情是自由的么,白色生死恋不也说得是这事么,怎么如今又变了样?”
“呃。。。。”
韩艺愣了愣,点点头道:“这倒也是,不过我只是发表我的看法,我是不会干预梦儿的,梦儿,这你放心就是了。”
梦儿的脸已经红得都绽放出光芒来了,羞道:“小艺哥,你能不能别再说了,我与狄少丞并没有发生什么,我之所留在长安,那是因为我在长安这边还有许多话剧正在筹备当中。”
“行行行,不说,不说。”韩艺又呵呵笑了几声。
顾倾城端起一杯茶来,那双会说话的眼睛突然瞟了瞟韩艺,浅笑不语。
韩艺轻咳一声,挠了挠眉心。
其实他当然不是这么认为的,要知道最开始就是他让梦儿跟着狄仁杰处理歌妓一事,若非如此,他们两个怎么可能有交集?韩艺这么安排,自然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只不过他不太喜欢干预别人,就是给他们一个交流的机会,至于之后的事,他可是从未过问过的。故此韩艺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当然是开心的,但是这年头是要看身份的,梦儿是歌妓出身,与狄仁杰其实差距蛮大的,韩艺这么说,就是不希望梦儿为此感到自卑,不是你配不上狄仁杰,而是狄仁杰他配不上你,你要看到自己的长处,要自信的面对这一份感情。
当然,这也是说给其他人听的,因为这些人都是他的家人,他不想自己的家人活在自卑当中,要跟顾倾城一样,都有着一颗泡宰相的心,成不成功那都是后话,但是一定享受爱情带来的快乐,至少狄仁杰这种正人君子不会去欺骗梦儿的感情,这韩艺就放心了,双方都有付出,那么双方就有收获,就两个人,一方付出,另一方肯定有所得,能够相濡以沫,固然最好,就算不成,也能获得幸福的回忆,不要说他这个穿越者,唐朝也不是非常在乎处不处的,唐朝改嫁的妇人也是多了去,当今皇后就是最好的例子。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推荐,求月票。。。。。。
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犒赏三军
时至今日,李治终于召开朝会,今日朝会就一件事,那就是犒赏三军,这个已经拖了很久,要再不犒赏,军方肯定会有意见的。
但是这一次的犒赏三军,与以往是大不一样的,以往都是以统帅为主,再来就是下面的将军,而这一回主要是犒赏士兵,尤其是阵亡的士兵。当然,统帅们,将军们都得到了一定的升迁,薛仁贵就被拜为左武卫将军,但是在赏赐方面,没有在跟以前一样,封赏土地、钱财,李治就是给了他们不少奴婢。
其实在此之前,将军们就与韩艺达成了协议,不要其余的封赏,就是要奴婢。
因为在出征之前,朝廷刚刚颁布了全新的《奴婢法案》,导致国内的奴婢行情下降,因为要交各种税,买国内奴婢就不划算,国外的奴婢就不受限制,所以国外的奴隶行情大涨,非常的值钱,国外的奴婢可以代代为奴,根本不愁卖不出去,给他们奴婢,其实就给他们钱,而如今钱比土地还要值钱,因为商业的崛起,土地的行情也在下降,因为粮价太平稳,利润不高,而钱的话,可以投资,可以生钱,赚得更多。
他们是非常乐意。
奖赏士兵,才是这一回犒赏三军的主要内容。
首先一点,给抚恤金,每个阵亡士兵,都给予二十贯钱的抚恤金,但其中多半是粮食、丝绸,铜钱占比例非常少,因为国家也没有什么铜钱。但不管怎么说,这是有史以来,最高的抚恤金,以前都没有什么抚恤金,最多就是给点土地,免税等政策福利,因为军籍户平时就有优待的。
然而这回,不但多了抚恤金,而且还增加了政策福利。
昭仪学院当然是首当其冲,因为教师资格证,导致老师的门槛变得非常低,以前的话,你首先要老得跟一条腊肉似得,否则的话,你要想当老师,门都没有,但是如今年轻人也可以当老师,导致老师的数量是成倍的增加,因此,朝廷决定在关中,河南诸州再建造五十座昭仪学院。
而且,全都是面向军籍户,军籍户的子女可以免费入学,老师的工资,建设费用,都是国家给补贴,反正这钱也赚的,李治用的也不心疼。
再来就是,帮助军籍户的家属就业,朝廷直接下旨,告诉天下商人,你们在招人的时候,军籍户家属要优先,除非对方实在是不符合你的要求,否则的话,你得先招军籍户家属。
还有,军籍户后代无条件拥有参与科考的资格。
这一系列政策下来,其实文臣感到有些不满,因为这有么一来,这军人的地位是大幅度的提高,唐朝本来就尚武,这文武可能会失衡。
但是他们也不好说什么,因为消灭高句丽,这个功劳实在是太大了,而且这钱也都是人家拿命夺来的,没有花国库的钱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另外,在高句丽、百济全面施行州县制。
恢复汉朝的四郡制,因为汉朝曾征服过朝鲜,在当地设立四郡,以前高句丽那块地,是乐浪郡,只不过后来被高句丽给推翻了,但是如今李治又改回乐浪州,因为中原人很讲究传承的,汉唐虽然相隔几百年,但是中原皇帝还是会认为这是一种传承,不然的话,李世民凭什么说,九瀛大定,唯此一隅,这就是一种继承关系,中原的土地是属于中原的,只要你继承中原大统,这些土地就应该是你的,中国的“自古以来”,真不是从二十一世纪开始的,而那百济就改为熊津州。
乐浪州刺史由刘仁轨担任此时,独孤无月为都督,元烈虎为司马,但元烈虎却统管二州的民安局。而熊津州的话,李治借此重新提拔王文度为熊津州刺史,杨俊飞为熊津州的都督,这杨俊飞就是杨思讷的儿子,杨思讷听从韩艺的建议,将杨俊飞调去辽东地区,参与了此次战争,也立下功劳。
原本杨俊飞这么年轻,功劳也远不及薛仁贵他们,是没有资格统管一个州的军队,但是李治跟韩艺商量之后,都认为如果让高侃他们这些老司机去的话,中央不太好控制,而且到底是谁说了算?因为行政、军政是分开的,而目前这两州是要发展的,那肯定是以行政为主,军队为辅,独孤无月和杨俊飞都是年轻人,那当然是刘仁轨他们说了算,而且刘仁轨、王文度都是属于文武兼备,即便是发生战争,也还是有主次的关系。
可平时的话,行政、军政分开的,独孤无月、杨俊飞,让他们管行政,他们也管不了。
当然,高侃他们也没有意见,他们这些老司机才不愿意待在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回长安多舒服,以他们在军中的威望,没有必要再去拼命上位,这是属于年轻人的事。
其实皇帝要做得事,就是用人,这是非常有讲究的。
再来就是增兵四万吐谷浑,等于就是翻了一个倍,名义上是增兵,其实就是扩大唐帝国的防卫圈,将凉州、肃州的防线推倒吐谷浑与吐蕃的边界处去,阻止战火燃烧到中原。
王方翼、王玄策都被升为肃州都督和鄯州都督,统兵驻守吐谷浑。
又封苏定方为安集大使,驻守凉州,全面负责与吐蕃的军事防御,因为现在就吐蕃一个敌人,那么吐谷浑成为了必争之地。李治之所以没有将苏定方在调取大都护府,那是因为李治看到苏定方年事已高,不忍心让他再去大都护府那边受罪,因为苏定方对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李世民并未重用苏定方,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
苏定方驻守凉州,还能保护着他。
那边裴行俭自然就坐飞机上升,成为安西大都护府的老大。
而那苏海政本来是判死刑的,但是如今李治念及他以前的功劳,削去他们家所有人的荣誉,将其贬为平民,让他回家养老去,关键还是打赢了,这要是打输了,李治一定要杀他。
与此同时,李治又颁布赦令,但不是皇帝即位的那种大赦,其实就是给予犯人减刑,确定明年将改年号为龙朔。
这个时候改年号,确实非常有意义,首先一点,元老全部死完,再也没有人可以威胁到李治和武媚娘。其次,消灭高句丽。内外都发生巨大的变化,必须改年号。
至于李绩的话,确实没法再升,已经是一品,李绩自己又不要那些封赏,李治也只能往死里升他的儿子、孙子,李敬业虽然是军事学院的学员,但已经是五品官员。
不过话说回来,原本此次封赏,韩艺肯定是首当其冲,是整个封赏中最为精彩的一部分,所有人都期待着大唐诞生这么一个年轻的宰相,只要拜相那肯定是记录,旷古烁今,韩艺才二十多岁,并且是田舍儿出身,大破了很多很多传统,史无前例。
可惜事与愿违,在封赏的最后阶段,李治是宣布批准韩艺辞呈,收回了韩艺的一切官职,但是却封韩大山为江都县伯,这对于一个农民而言,是非常高的荣誉,而且以县伯的待遇修墓,本来李治都打算为韩大山在扬州修建祠堂,但是韩艺拒绝了,没太好意思。
这也让大家都明白,韩艺并没有失宠,他还会再回来的。
故此在散朝之后,许多官员都来向韩艺道别。
因为大家都知道,为什么时到今日才犒赏三军,就是因为得等到韩艺将许多事都处理完,那么如今这些事都已经处理的差不多,韩艺便要离开长安,回扬州为父守孝。那边萧锐也以年事已高为由,请求致仕,李治也都批准,这更加证明韩艺马上就要离开长安。
。。。。。。
。。。。。。
傍晚时分,萧锐站在后院的大树下,看着那棵大树,面露不舍,这棵大树可以说是他的书友,陪伴着他阅览了万卷,如今要离它而去,心中难免会有一些不舍。
过得一会儿,韩艺突然走了过来,轻声喊道:“老丈人。”
萧锐回头一看,笑道:“是贤婿啊!”
韩艺愧疚道:“对不起,是小婿连累了丈人。”
萧锐愣了下,随即笑呵呵道:“你勿要自责,这落叶要归根,能够在兰陵度过风烛残年,实乃老夫的一大心愿啊!”说着,他手一伸,道:“坐吧。”他先坐了下来,可见韩艺还站着,稍稍皱眉,道:“你是不是有事想要跟老夫说。”
韩艺点点头。
“那你说啊!”
韩艺迟疑半响,才道:“其实………其实有件事小婿一直瞒着丈人,小婿实在是愧对丈人的信任。”
萧锐问道:“什么事?”
“是………是!”
在这方面,韩艺的口才从来就用不上,因为他自己也觉得这事有愧于自己的初心,比较混账,而是要跟自己老丈人说,他真心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但是今日一定要说。
萧锐突然呵呵笑了起来。
韩艺愣了下,道:“丈人,你笑什么?”
萧锐道:“你要说得是关于元娘子和杨小娘子的事吧。”
韩艺大惊失色,道:“丈人,你已经知道呢?”
萧锐轻轻点头,道:“无衣已经这事告诉老夫了。”
“啊?”
韩艺嘀咕道:“这个无衣也真是的,我都说这事理应我来说。”
“不不不。”萧锐摆摆手,道:“我倒是觉得无衣做得对,我们毕竟是父女,而且就算你告诉老夫这事,老夫最为关心的也是你跟无衣,由无衣来告诉老夫,老夫要安心不少。坐吧,坐吧。”
韩艺讪讪一笑,坐了下来。
萧锐道:“老夫也并非是那迂腐之人,其实以你如今的地位,以及的年纪,你能够做到如此,老夫已经是非常满意,看看外面那些纨绔子弟,才弱冠之年,家中就已经有许多位妾侍,但他们还都不满足,整日流连于那风尘之地,而你对于无衣是百般包容,并且对于萧家上下的每个人都是尽心尽力,包括老夫在内,老夫心里是非常感激。
以你如今的地位,家里一定要有人能够帮助你,并且帮你韩家开枝散叶,但是无衣的个性,老夫是再清楚不过了,有些事她决定的,谁也劝不了,老夫一直都担心她会连累到你,要是有元娘子和杨小娘子在旁分担一下,老夫反倒是放心不少,而且他们两大家族对于你而言,有着莫大的帮助,你大伯他们也都会答应的,因为这对于萧家也是一件大好事。”
说到这里,他呵呵一笑,道:“倒是委屈了人家元家和杨家,他们这两大家族可不比我兰陵萧氏差,老夫倒是没有想到他们能够答应。”
这就是古人和后世人的不同之处,如果是后世,老丈人听到这话,非得打死这女婿不可,但是萧锐不这么觉得,他觉得这对于韩艺有着莫大的帮助,因为韩艺没有家族在后面支持,全家上下就他一个人,这是他比不上别人的地方,是他的弱点,他需要联姻,他需要更多的自己人来支持他,如今等于他一个人就与三大家族联姻,这当然是好事,对于萧家也是好事。
韩艺听到这一番话,每一个毛细孔都舒展开来,开心道:“多谢老丈人谅解,多谢老丈人谅解。”
萧锐笑呵呵道:“以往朝中发生再大的事,你都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而如今却为了这事,支支吾吾的,怕这怕那,可见你在意的东西,与其他人不一样,老夫是深感欣慰啊。”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推荐,求月票。。。。。。
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真走了
四更时分,这天都还是黑漆漆的,三四辆马车趁着夜色,在一列禁卫军的护送下,从东城门悄悄出得城去。
“小野,我们终于要回家咯!”
出得城之后,中间的一辆马车上,一个大胖子坐在车辕上,挥舞着马鞭,非常兴奋的嚷嚷道。
这个大胖子正是熊弟,身边坐着得自然是他的基友,小野。
其实熊弟在很早以前,就很想回家乡看看,试问这天下间,谁又不想衣锦还乡呢?
当然,他可不是想搬去扬州居住,其实凤飞楼才算是他的家,刘姐、梦儿她们就是他的家人,他只是想回家乡去看看,这是人之常情。
头一回坐夜车的韩玄牝,同样也是非常兴奋,在萧无衣和韩艺的保护下,他趴在窗口,睁着明亮的大眼睛,眼都不眨看着车外的一切,虽然车外是一片漆黑,但是他也看得极其入迷。
过得好一会儿,他才回过头来,突然又扑倒韩艺怀里,奶声奶气的问道:“爹爹,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韩艺笑道:“昨天不是跟你说了么,我们这是要回爹爹的家乡去,也就是扬州。”
韩玄牝又问道:“我们为什么要回爹爹的家乡呢?”
萧无衣没好气道:“你就喜欢问为什么。”其实这个事,他们一直没有跟韩玄牝说,韩玄牝还是太小了,她总不能说是因为你父亲不孝,她也知道,鬼精的韩玄牝,其实就是想问这个,昨天才告诉他,今晚要出发去扬州。
韩玄牝据理以争道:“可是孩儿确实不知道呀!”
这知子莫若父,韩艺当然明白韩玄牝的心理,叹了口气,**了一下儿子的小脑袋,道:“你也不小了,有些事是应该让你知道。”
人小鬼大的韩玄牝深表认同的点点头。
萧无衣稍感诧异的看了韩艺一眼。
韩艺道:“这其实都怪爹爹。”
韩玄牝好奇道:“爹爹做错了什么事?”
韩艺叹道:“因为爹爹的失误,导致将家里的钱都给赔了,就连工作都丢了,我们没法在长安继续生活,只能回家乡去。”
韩玄牝眨了眨眼,突然问道:“馨儿姐姐说孩儿喜欢吃的浑羊殁忽可是贵了,要很多很多的钱,那孩儿今后还能吃到浑羊殁忽么?”
这“浑羊殁忽”乃是长安的一道名菜,只有大富人家才吃得上,韩玄牝非常喜欢吃,在萧府,当然是随便他吃。
韩艺没有想到韩玄牝在乎的是这个,这小孩的联想,真是难以琢磨,导致他还愣了下,随即哽咽道:“儿子,对不起,这恐怕是非常困难的。”
萧无衣听得他们父子的对话,是拼命的忍住笑意。
韩玄牝闻言眼眶一红,瘪着小嘴道:“可是孩儿想吃。”
韩艺道:“那得你今后一定要努力,赚很多很多钱。”
韩玄牝嗯了一声,“孩儿今后一定要赚很多很多的钱。”说着,他一头扑在韩艺怀里,真是悲伤欲绝。
韩艺抱着儿子,感动道:“好儿子,爹爹和娘以后就靠你了。”
韩玄牝突然抬起头来,道:“孩儿只是想赚钱买浑羊殁忽吃。”
“。。。。。。。”韩艺顿时一阵尴尬。
萧无衣实在是忍不住,捂住嘴,偷偷笑了起来。
韩玄牝似乎听到这怪异之声,回过头来,小脸蛋上还挂着泪珠,十分可怜,问道:“娘,你也哭了么?”
“嗯。”
萧无衣神色一变,十分的“痛苦”的点了点头。
韩玄牝道:“娘是不是也很想吃浑羊殁忽?”
“嗯!”
萧无衣眼眶也湿润了,不过她被憋出来的。
韩玄牝突然眼眸一转,道:“那娘你赚了钱,会买浑羊殁忽孩儿吃么?”
“当然。。。。。。!”萧无衣刚刚开口,突然反应过来,心里那个怒呀,你爹忽悠完你,你就跑来忽悠我,当老娘好欺负么,当即面色一冷,哼道:“你想要吃,就自己赚钱去买,真是跟你爹一个德行。”
“不,孩儿要跟娘一个德行。”
韩玄牝立刻抛弃韩艺这个破产的商人,转而扑向萧无衣怀里,开始各种撒娇。
萧无衣听得好气又好笑,轻轻拍了下韩玄牝的小屁股,又狠狠瞪了韩艺一眼。
韩艺很无辜的耸耸肩。
。。。。。。。
。。。。。。。
天渐渐亮了起来。
在道路旁的一个小山头上,站着两个中年男人,正是元鹫跟崔平仲。
“这个混小子,还真是不孝啊,自己就偷偷摸摸的离开,让他的老丈人去帮他顶着。”元鹫看着从眼前经过的马车,不禁怒骂道。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转头看向身旁的崔平仲,见崔平仲凝眉看着韩艺的马车,喊道:“老崔。”
崔平仲似乎并未听见,元鹫又喊道:“老崔。”
崔平仲一怔,转头好奇的看着元鹫。
元鹫问道:“你在想什么?”
崔平仲摇摇头,道:“没想什么。”
元鹫当即不满道:“什么时候,你对我都开始隐瞒呢?”
崔平仲轻轻一叹,道:“非我对你隐瞒,而是你这位妹夫令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元鹫好奇道:“此话怎讲?”
崔平仲道:“虽然如长孙无忌、房玄龄这些宰相们,都是深不可测,但他们的深不可测也只限于针对个别人士,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平民,他们就是宰相而已,而你的这位妹夫,却像似一团迷雾,而且将我们都给笼罩其中。”
元鹫想了半天,道:“我怎么越听越糊涂了。”
崔平仲道:“其实我也感到糊涂,我原本以为我是一个局外人,可是如今却感觉我也身在这迷雾之中。”
元鹫听得摸了摸胡须,道:“听你这么一说,我好像也有这种感觉,自从我这回回到长安来,干了以往我肯定不会做的事,而且都与这小子有关。”
崔平仲眯了眯眼,心想,就算他害怕功高盖主,也不至于动用自己父亲的坟墓,以他的智慧,应该有许多办法化解。这难道真的只是一个巧合?可是在他身上,我看到的只是一个个算计,很少有巧合会发生在他身上。倘若不是巧合的话,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又究竟想得到什么呢?为什么就连我这个平民都会感觉自己身在迷雾之中?
一旁的元鹫见崔平仲脸上露出少有的苦恼之色,心里只觉莫大的安慰,暗笑,就连老崔面对那小子,也恁地苦恼,那我以前输得也不冤啊!
。。。。。。
。。。。。。
与此同时,在长安城外的最大码头上聚集了不少人,他们来此都有一个目的,就是送别韩艺,可见韩艺在百姓心中,还是有着极高的名望,因为韩艺一直以来,操心得也就是这事。
可是令他们失望的是,他们并未见到韩艺,只是看到了一个衣冠得体的老头,这个老头正是萧锐。
原来韩艺知道肯定会有不少人来送他,但是他不太喜欢这种煽情的场面,于是他就故意放出消息,他今日会从这里乘船离开长安,其实他晚上就坐马车离开了,当然,李治是知道的,还派了禁军送他离开。
元牡丹、杨飞雪她们也都相继出发,到时他们会在洛阳会合,然后乘船下江南。
虽然萧锐也不太喜欢这种场面,但是没有办法,这马车太颠簸,他这一把老骨头可是经受不住,坐船可就要舒服许多,不过韩艺不在,他也不需要去应付这些人。
。。。。。。
“真是没有想到,他真的就这般离开了长安。”
崔戢刃突然说道。
一旁的卢师卦道:“若他坚持留着长安,不愿回去为父守孝,纵使他成为宰相,也会令人感到不耻的。”
王玄道道:“我想崔兄并非此意。”
崔戢刃点点头,道:“这一切来得似乎太突然了,即便当初我已经知道陛下允许韩艺回家守孝,但我还是认为韩艺是不会离开的,这中间一定会出现转折,但是却不曾想到,就连一点转折都没有出现,真是令人感到非常诧异。”
。。。。。。
。。。。。。
许府。
“舅舅,原来韩艺在昨夜就已经乘马车离开了长安。”王德俭微微喘着气道。
“当真?”许敬宗狐疑道。
“错不了的,这是昨晚在东城门值夜的士兵告诉我的,陛下还亲自命人护送韩艺出城。”
许敬宗皱眉道:“可是为何他要这么做?”
王德俭心知他舅舅虽然嘴上看不起韩艺,但心里还是挺害怕韩艺,道:“舅舅请放心,这里面应该没有什么阴谋诡计,我想韩艺只是不想被人骂着离开长安吧。”
许敬宗愣了下,突然哈哈笑道:“对对对,老夫差点将这事都给忘记了。好啊!这小子总算是离开了,好啊。。。。。。!”
他一句“好啊!”,仿佛是松了口气,但是第二句“好啊!”却又好像有些迷茫。
在他原本的计划中,如今韩艺是他的头号敌人,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对付韩艺,压制住韩艺,而如今韩艺突然离开,导致他接下来都不知道该干什么,仿佛失去了方向一般。凝眉思索一阵子,突然叹了口气,道:“当初老夫忙着帮陛下跟皇后对付长孙无忌这些元老,导致老夫一直都无暇国顾忌内政,国内许多政策,都是出自韩艺之手。如今长孙无忌已死,韩艺也离开了。你认为,舅舅是不是该关心一下内政。”
王德俭一听,心头咯噔一下,糟糕!他太了解许敬宗了,文人一个,文章写得好,词藻文采非常华丽,善于搞政治斗争,但是内政方面,那可不是他擅长的,这是韩艺擅长的,他要干的话,那等于就是自掘坟墓。可是他又不能这么说,而他也明白许敬宗的心理,如今他位极人臣,敌人又都走了,要没点事干,就会显得非常无能,不过王德俭也绝非浪得虚名,眼珠一转,计上心头,立刻道:“舅舅可切勿大意,如今裴行俭、赵持满、王方翼他们都因西北一战,深得陛下信任,倘若我们麻痹大意的话,他日这些人再回到朝中,可就麻烦了。”
许敬宗叹道:“可是陛下已经决定停止针对长孙无忌谋反案的调查,老夫不能违抗皇命啊。”
其实他主要的目标还是长孙无忌,至于裴行俭他们,许敬宗当时只是想顺便收拾了,因为这些人在他眼中,那就是小鱼小虾,砧板上的肉,只可惜西北战事爆发,导致这些人躲过这一劫,他觉得自己要再想尽办法去对付他们的话,就有失风范了,这些人应该交给袁公瑜他们小喽去对付,他需要的是掌控大局。
王德俭微一沉吟,道:“舅舅,其实长孙无忌一事,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一个士庶之争,长孙无忌他一个人,再有能耐,也掀不起这么大的风浪来,关键在于其背后一个关中贵族的支持,如果我们要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就必须继续打压士族,如果不压制住这些士族,关中贵族还是可能重返朝堂。另外,这一直以来都是陛下和皇后所想的,舅舅何不从这方面下手,由此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许敬宗听得眼中一亮,这主意真是好啊!士庶之争,持续了许多年,乃是唐朝的主要矛盾,要是干好这一票,那必须流芳万古呀!而且这是他擅长的,连连点头道:“不错,不错,你说得非常对,咱们还不能松懈。”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推荐,求月票。。。。。。
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衣锦还乡
韩艺走了,是真的走了,此时此刻,恐怕都已经快要到洛阳了。
虽然一个多月前,宫中就已经传出消息,说李治已经批准了韩艺的辞呈,让他回家守孝。
但是,许多人都如崔戢刃一般,认为这事肯定还会有转折,直到韩艺离开长安的消息,都被证实了,但还有不少人抱有幻想。
还是哪句老话,只有失去了,才会懂得珍惜。
因为这些年来,国内的许多政策,都是出自韩艺之手,而且每个政策都与百姓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平时就还不觉得,等到韩艺离开时,大家才会突然发现,当韩艺走了,自己的内心会是如此的不安。
韩艺在,大家心里都很稳,韩艺一走,大家立刻变得迷茫起来,仿佛失去了方向感一般。
导致韩艺才走没几天,长安的百姓是非常的怀念韩艺,要知道韩艺前不久才出征一年多,也没有谁怀念过他,这二者还是有区别的,韩艺出征,他还是户部尚书,但是此番韩艺离开,是以一个百姓的身份离开的,他已经不是官员。
。。。。。。
。。。。。。
根据利益守恒定律,这长安有所失,扬州自然就有所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