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小闲人-第7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韩艺是好说歹说,总算是安抚住了萧钜他们,其实保萧家,那都不在韩艺的计划树内,因为以他的性格,谁要敢动萧无衣的话,那他就跟谁拼命,皇帝也不例外,所以这种事不需要去计划,这已经是本能。而且在这件事的过程中,表面上他是没有参与,但实际上,他早就算到今日了,那他当然也是胸有成竹。

    “夫君,那长孙胖子会不会有事?”这一回到屋内,萧无衣便立刻问道。

    韩艺诧异道:“你方才不是还幸灾乐祸么?”

    萧无衣道:“我恨得是长孙无忌,但是长孙胖子与我从小一块玩到大,我怎会希望他有事。”

    韩艺眨了眨眼,“你这不是很矛盾么?”

    萧无衣理直气壮道:“我这是恩怨分明。”

    “哦,对,恩怨分明。”韩艺点点头,又道:“此事我也不太清楚,但是要我猜的话,长孙延是死罪可免,但是活罪难逃。”

    萧无衣立刻道:“那如此说来,长孙无忌是死罪难逃?”

    韩艺耸耸肩道:“谁知道呢?”

    萧无衣幽幽一叹道:“想当年长孙无忌何等风光,可如今却闹得如此下场,可见你们这些大臣,平日里看着风光,但荣华富贵也就在这旦夕之间。”说到后面,眼中充满了担忧。

    韩艺笑道:“怎么?担心我啊!”

    萧无衣点点头,这兔死狐悲,能不担心么。

    韩艺一手将她给揽了过来,道:“想当初我们在扬州的时候,不过就是一对小农夫妇,走在街上也没有人认识。可是结果呢?不也差点丢了小命么,可见大臣也好,百姓也罢,其实都一样,没有什么区别。咱们不要去想那些事,只要咱们一家人在一起,是生是死,又有何惧?但求活得潇潇洒洒。”

    萧无衣直点头,抿唇笑道:“听你说了那么多话,就属这句说得最好。”

    韩艺一本正经道:“我爱你。”

    萧无衣愣了愣,随即噗嗤一笑,“还有这句。”

    。。。。。。

    皇宫。

    “如今这情况应该是大势已定,只怕不会再出现变数了。”杨氏是长出一口气。虽然如今还未正式下结论,但也就是一两日的事,不可能再生变数,到了这地步,就算是冤案,大家也得将它跟坐实了。因为如果你不坐实的话,那么许敬宗他们这些审理此案的官员,可就难逃一死。但随后她又颇带遗憾道:“只可惜陛下似乎没有杀长孙无忌之意。”

    武媚娘冷冷一笑,道:“陛下当然不能杀舅舅,此乃大不孝。不过如今要取长孙无忌的性命,那是易如反掌,他活不了多久的,劳烦去告诉袁公瑜他们,让他们不要在就这一点让陛下为难。”

    杨氏听得一喜,道:“娘记住了。”

    武媚娘突然问道:“韩艺那边还是没有动静么?”

    杨氏愣了下,随即摇头道:“没有,他一直都在户部忙,就是萧家的人曾去找过他,但估计也就是害怕被牵连其中,到韩艺那里去寻一个安慰。”说着,她眉头一皱,道:“说来也真是奇怪,若是韩艺真与长孙无忌勾结,韩艺要再不出手,那可就晚了。。。。。其实就算现在出手也晚了。女儿,你说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武媚娘摇摇头道:“我现在也不是很清楚,不过我总觉得这事不是那么简单,其中一定有什么阴谋。韩艺历来就是非常精明,如果他真的坦荡荡,他会主动来告诉我的此事,而我一定也会相信他,因为我一直以来对他都很放心,可他既然没有来跟我说此事,那么这里面一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杨氏见武媚娘一点都不开心,当然也知道这都是因为韩艺,于是道:“女儿,就算其中有什么秘密,你也无须这般担忧,那韩艺再怎么说,也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娃,你何必如此怕他。”

    武媚娘苦笑一声,道:“娘,我之前就与你说过,此案由始至终,我能做得只是推波助澜,我没有任何决定的权力,如果换成韩艺的话,就算我在旁推波助澜,也伤不了韩艺分毫,此时此刻,对付韩艺要比对付长孙无忌难得多。”

    杨氏一脸不信的看着武媚娘。

    对付韩艺比对付长孙无忌难?

    这话说出去谁信啊!

    武媚娘道:“娘,你若不信的话,待会你去吩咐袁公瑜去怂恿许敬宗在之后的涉案名单上加入萧钧的名字,到时你就会明白了。”

    杨氏诧异道:“怂恿?”

    武媚娘道:“此事不宜让许敬宗知道,若是许敬宗知道的话,他一定会将韩艺给牵扯其中,因为许敬宗对于韩艺是恨之入骨,但这样的话,可能会引起陛下的反感。但是我们可以让袁公瑜去怂恿许敬宗,对萧钧下手,给韩艺找一点不痛快。如此一来,许敬宗不会对此生疑,而那边就算韩艺知道此事,他也会认为这是许敬宗故意要整他,不会打草惊蛇,顺便也可以证明韩艺其实并不好对付。”

    这杨氏对于韩艺的判断,且不论对错,但是她有一句话说得很多,那就是此案大势已定,不容改变。

    李治是派出了超级好话的阵容来审理此案,除了三司的长官之外,还有李绩和许敬宗这两个宰相,基本朝中最具权力的人,都被调来审理长孙无忌谋反一案。

    可见朝廷对于此案的重视。

    可也就是看着豪华而已,其实就是走一个过场,那李绩是连个过场都懒得走。

    等于就是四人审理,辛茂将和许敬宗是一个鼻孔出气,没什么好说的,崔义玄已经只剩下最后一口气,都下不了床,都是被抬进屋的,这样一个人哪有精力审案,你给他供词,他都看不清楚,就剩下一个卢承庆,而卢承庆心里清楚的很,连李绩都不敢说半句话,何况他,基本上就是许敬宗一个人在跟他们讲述,长孙无忌他们如何勾结,又打算干什么。

    长篇大论,说得是精彩至极,堪比那《游园惊梦》,而且与《游园惊梦》有一点那是非常像似,就是没有一句话是真的。

    不过人家那是小说,他是在审案,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区别的。

    等到许敬宗说完之后,崔义玄、卢承庆点点头,然后签上自己的大名。这崔义玄又看不清,手又抖,名字写出来,恐怕他自己都不认得,但是他有病在身,大家也能理解。可卢承庆一看,甭管崔义玄是不是故意的,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但是他没有病,抖得话,就太假了,于是他用狂草来签名,他的书法造诣那是非常高的,可这不是比书法,这大的事情,你用狂草签名,明显不合适,但是他着实不想签这个名,愣是被逼得没有办法。

    许敬宗心里明白的很,也没有在意,反正这么多人看着你签名,你未必还能反悔。

    此案半日之内,就审理完了。

    但不是这个豪华阵容办事效率高,而是崔义玄、卢承庆确实没啥可说的,要真开口的话,说一句话,许敬宗的谎言就得破一个洞,毕竟许敬宗也没有下太大的工夫去编故事,不是他不敬业,而是这事他没法编,糊弄百姓可以,但是糊弄枢要大臣,怎么可能糊弄的过。

    许敬宗拿着最终这一份供词,又去找李治,又开始厚颜无耻的吹嘘自己,什么经过我们所有人审理之后,此案已经是水落石出,长孙无忌就是谋反,再也没有什么可查的。

    李治自然没什么好说的,三司会审都是这结果,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这罪名是定下来了,但是李治有言在先,不杀长孙无忌,而那边武媚娘也暗示过他们,不杀就不杀,不要让皇帝难做。经过一番商量,最终决定,剥夺长孙无忌的一切荣誉,什么太尉、赵国公,统统收回,封地也撤了,贬为汴州大都督,但是不去汴州,汴州就在边上,没有意义,而是去渝州待着,就是川贵之地,同时给予一品大员的待遇。

    这许敬宗也比较狠,又建议李治,说长孙无忌在长安的威望很高,这要是大白天走的话,可能会出状况,说不定很多百姓去送,那就很尴尬了,何不晚上就将长孙无忌给送走。

    意思也很明显,就是你想风风光光的走,那也是不可能的。

    李治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答应了。

    就在当天晚上,许敬宗就命禁军将长孙无忌一家老小全部押送出城,连夜赶往渝州。

    长孙无忌坐在家里,你说待审吧,连一个问话官员都没有来过,而且更加搞笑的是,这么大的案子,李治从未想过要见长孙无忌,舅甥二人就未照过面。长孙无忌接到的第一个通知,就是出发。得亏长孙无忌有先见之明,将东西都给收拾好了,随时可以出发,这令许敬宗很是失望,本来想连收拾的工夫都不给你,让你轻装上路,冷死你这个老东西,哪知你老都已经准备好了,真是太不给面子了。

    当然,还是坐马车出城,毕竟不是罪犯,而是被贬,太尉、国舅的待遇全部收回,但是长孙无忌的财产还是没有动,他自己下人也都是跟着走,只不过国家赐予的奴婢,就全部收回。

    马车内,长孙延一脸关心道:“爷爷,你可得保重身体啊!”

    他早就想明白了,因为他推崇法家思想,他也知道他爷爷当初也害了不少人,所以这天理循环,他也能够接受,他现在就担心长孙无忌的身体。

    “放心,爷爷身体很好。”长孙无忌摆摆手,又问道:“延儿,你心里是否怪爷爷?”

    长孙延忙道:“爷爷,你这是什么话,孙儿的一切都是因为爷爷你,若孙儿是出身在普通家庭,说不定此时正在下面赶车,孙儿已经很知足了。”

    长孙无忌见孙子如此豁达,不禁心中惭愧,但同时也感到十分欣慰,道:“延儿,你要记住了,无论将来发生什么,你一定想尽一切办法活下去,切不可感情用事,咱们长孙家不能就这么完了,将来还得由你来撑起我们长孙家。”

    他知道长孙冲是一个纯粹的读书人,不具备这个能力,长孙延虽然也爱读书,但是天资要比他父亲强得多,故此长孙无忌更多的是培养长孙延。

    可长孙延都已经放弃了,他觉得事到如今,还怎么可能翻身,于是道:“爷爷,孙儿只怕力不从心。”

    长孙无忌笑着拍了拍他的手,道:“到时自有贵人救你,你记住爷爷的话就行了,无论如何,一定要活下去。”

    长孙延愣愣的点了下头。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心道,韩艺,将来我们关陇贵族的荣辱盛衰可就全靠你了!

    他为什么能够如此从容淡定,就是因为他没有觉得自己已经输了,他反而觉得这只是一个新得开始。李治这么年轻,他们这么大年纪,肯定会比李治早死,故此他们做的一切也就是为了下一代,要延续关陇集团在朝中的统治力。以前长孙无忌权倾朝野的时候,他们当然能够很好的帮助下一代。

    然而如今这情况,他们留着反而会阻碍下一代的发展,因为李治处处防着他们,你提拔谁我都不答应,那新生力量就没法得到发展,由此可见,长孙无忌离开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故此,他临走之前,还特意留下了韩艺与武媚娘那一道裂痕,目的就是将希望寄托在韩艺身上,韩艺要跟武媚娘斗,那势必需要支持,他一个人是斗不赢的,而在韩艺以前的势力组建当中,他所依托的势力,大部分都是关陇集团的势力,不管是在长安的,还是调去地方上的,只有小部分是庶族的势力,所以他也没有别的选择,他不可能临时抱佛脚,组建新得势力。

    长孙无忌就是要借韩艺之身,让关陇集团起死回生,也可以说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也符合长孙无忌的性格,他从不看眼前,他当初花了十年培养张铭,就是希望张铭能够拿下御史台,可见十年对于他而言都不算长,更何况韩艺不可能等到十年之后才跟武媚娘爆发斗争。

    故此他认为他的离开,只是一个新的开始,而不是结束,只不过主角不再是他,他也看不到那一幕了,但是他对此还是充满了希望。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推荐,求月票。。。。。。

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不败之帝

    曾今不可一世的长孙无忌,而如今却落得如此狼狈,临行前,就连个送行的人都没有,就还不如当初的褚遂良。

    总之,十分凄凉。

    借着夜色匆匆赶路,待天明时,早已经出得长安县。

    长孙无忌就连回望长安的机会就没有,半躺在马车内,半合着眼,颠簸的马车实在是令他难以入睡。

    忽闻外面一阵琴音传来。

    长孙无忌睁了睁眼,好奇道:“这是谁在弹琴?”

    长孙延皱了皱眉道:“这好像是孙儿最喜欢的《幽兰》。”说着,他猛地一怔,急忙来到窗口,寻声望去,只见路边上的小山之上有着几道熟悉的身影,他不免一怔,眼眶微微有一些湿润,张了张嘴,却觉哽咽,喊出不得声来,只是呆呆的望着山上,想到今生都可能再无缘想见,泪水终究是落了下来。

    长孙无忌往窗口望了眼,虽然看不清楚,但也猜到是谁,不禁暗自悲伤,延儿不过弱冠之际,却也有有心人相送,而老夫。。。。。。。念及至此,他却又想到,当初褚遂良、韩媛、来济他们一个个离他而去,心中又是惆怅不已。

    山上那几人正是崔戢刃、王玄道、元烈虎,以及卢师卦。

    他们几人一直都想见见长孙延,但是长孙延被看得死死的,根本见不到,好在崔戢刃料到许敬宗可能不会让长孙无忌风光的离开的长安,故此早早来此等候。

    当然,这世上的聪明人可不知他们几个,就在这座小山斜对面的半山腰间,但见一人斜靠在一棵大树上,双手放入袖中,而他头上树枝上还有一人,嘴里叼着一个杂草草,双手枕头,背靠着树干上。

    此二人正是元鹫与崔平仲。

    “对面那是小虎他们吧。”元鹫随着琴音摇晃着脑袋,半眯着眼道。

    崔平仲嗯了一声,“应该是的。”

    元鹫咧嘴笑道:“这几个小娃的感情还真是不错。”

    崔平仲没有做声,只是轻轻一叹。

    元鹫微微偏头,看着下面的车队,啧啧两声道:“这武皇后还真是一位奇女子也,自从她从感业寺回到宫中之后,朝中发生了不少大事,可每件都与她有莫大的关系,然而,她还在皇宫待着,而反对她的人却一个个被贬出长安,这手段真是令人佩服啊。”

    崔平仲只是笑了一声。

    元鹫道:“你似乎不认同?”

    崔平仲道:“表面上看好像都是武皇后在从中作梗,但如果追本溯源的话,其实所有问题的根结都在一个人身上,武皇后也不过他手中的一枚棋子罢了。”

    元鹫皱了皱眉,道:“能够拿皇后当棋子的,唯有当今天子。”

    崔平仲点点头。

    元鹫好奇道:“可是陛下早已掌权,太尉这几年也一直老老实实的,好歹太尉也是陛下的亲舅舅,纵使功过相抵,陛下也没有必要对太尉赶尽杀绝,这是不是太绝情了。”

    “在权力面前,谁都无情,陛下是如此,太尉也是如此,只不过陛下要比太尉更加无情,而比太尉想象中的要无情的多,若非如此,这胜败还真不好说。”

    崔平仲轻轻一叹,道:“自废王立武开始,到如今,其实最大的赢家一直都是当今天子,比起高祖、太宗而言,当今天子手中的权力也是最大的。虽说每件事都与武皇后有关,但其实都是陛下在主导,武皇后不过是陛下手中的一枚棋子。陛下利用皇后,巧妙的避开与太尉的直接对抗,将矛盾集中在臣与臣之间,臣与后之间,贵族与庶族之间,让他们自相残杀,而陛下则是坐收渔翁之利,轻而易举的便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我们的陛下才是这天底下最聪明的人,其谋略比起太宗圣上,还要更胜一筹啊。

    而自两晋建立九品中正制后,一直以来都是君主与贵族共治天下,然而,君主却如流水一般,江山也是几番易主,这唯一不变的则是大殿之上那些贵族官员,每次一次江山易主,都是他们有着莫大的关系,故此皇权始终都要受到限制。如果想要伸张皇权,那么必须铲除贵族,而如今随着太尉的离去,朝中作为强势的贵族集团将被覆灭,到时提拔上来的一定都是一般的官僚,如此一来,大臣与皇帝的距离是越拉越远,到最后,将会是皇权至高无上,君主独掌天下。再也没有人敢对皇帝换后而多半句嘴。”

    元鹫道:“那你们山东士族岂不是危矣?”

    崔平仲点点头,又道:“但是我山东士族与关陇贵族不一样,关陇贵族就在皇帝身边,其主要势力也都集中在朝中,而我山东士族的势力都在地方上,虽说陛下也绝不会允许,地方上的势力危机到皇权,所以之后陛下一定会加强官僚的权力,以此来平衡士绅的权力,但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元鹫听得叹了口气,道:“听你这么一说,我真的有些为我那位妹夫感到担忧,这伴君如伴虎啊!”

    崔平仲皱了皱眉头,心道,是呀,我怎么将他给忽略了,不仅是这事,在许多争斗中,他似乎也完全置身事外,比起陛下而言,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

    夜已深。

    皇后内,但见一小簇人快步来到一间僻静的小屋前。

    “卑职参见陛下。”

    守在门口之人,见得来人,立刻行礼。

    “开门。”李治淡淡道。

    “遵命!”

    这门打开之后,李治独身一人入得小屋内。

    但见屋中只站着一人,此人正是在当初西征阿史那贺鲁时,伪造圣旨架空程咬金的王文度,李治当初只是将他贬为庶民,并未将他发配。

    “草民参见陛下。”

    王文度抱拳一礼。

    李治笑道:“快快免礼。”

    说着,他坐了下来,问道:“舅舅已经离开呢?”

    王文度回答道:“今早离开长安县的。”

    李治道:“可有人去相送?”

    王文度道:“倒是有四人相送,乃是崔戢刃、王玄道、元烈虎、卢师卦。”

    “这几个家伙还挺聪明,竟然能够事先料到许敬宗的心思。不过他们不是去送舅舅的,而是去送长孙延的,不用去管他们。”李治笑着摇摇头,又问道:“想必舅舅离开的消息,已经传开了,大家是如何议论此事的?”

    王文度道:“如今朝中最为盛行的一种说法,就是皇后联合许敬宗等人将太尉给逼走的,不过许多人似乎也预料到了,毕竟他们两边一直争来斗去,反正不是太尉被贬,那便是许敬宗被贬,这只是迟早的事。”

    李治道:“就没有人议论朕吗?”

    王文度道:“未曾有。”

    “未曾有,那就是有人心里是这么想,只是没有说出来罢了。”李治叹了口气,道:“朕也确实是出于无奈,他们两派相争,朕几番想要平息他们之间的争斗,可都没能成功,而且还导致他们的争斗越发激烈。朕也不瞒你,朕心里一直都害怕舅舅,舅舅的手段,朕是最清楚不过了,如果他赢了这一场争斗的话,只怕朕都得遭殃,朕也是无奈为之啊!”

    言下之意,就是前面那说法是完全正确的,我是被逼的,他们两派已经争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我只不过是选择了皇后而已,因为我害怕我舅舅。

    其实整个过程也正是如此,李治一直都是一个老好人,先前的几个举动,也都是要平息这一场争斗,包括贬李义府。他也没有暗示任何人去制造这冤案,诬蔑自己的舅舅,这确实是武媚娘的主意,他只是选择了其中一方而已。这也是为什么那种说法最令人信服,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李治是被逼的,两边斗到这种地步,那总得分出个胜负,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同时大家也能够理解李治不可能让长孙无忌重回朝堂,他只能选择许敬宗那边。

    然而,其实决定权一直都在李治手中,那么根源也在他这里,他要贬李义府,武媚娘能阻止得了吗?根本阻止不了,只是武媚娘聪明,她知道李治有些看李义府不爽,索性顺水推舟,利用李义府,诱使唐临上钩。

    而此案谁最得利的,那当然还是李治,随着这些元老大臣的被贬,再也没有人可以限制住他,别看长孙无忌那几年窝在家里,可是李治也不敢做出什么过火之事,凡事还得小心谨慎,因为长孙无忌还是可以回来的,他在朝中还是很有势力的,名望也高,支持他的人也很多。在很多情况下,李治都得顾虑到这一点,这就是一种束缚。

    如今就是他一个人说了算,许敬宗如今是猖狂,可是先前李义府比他还要猖狂,但是李治一句话,李义府就滚到黔州去了,这就是因为他们跟皇帝的距离太远了,你能够有今日那都是因为皇帝,贵族可就不是,贵族能够站在大殿上,主要是因为自己家族势力强大,家族与家族之间又有联姻,这势力就可以抗衡皇权,皇帝不得不用他们,有一种合作的关系在里面,两者是有着质的不同。

    其实从隋文帝开始,皇帝就一直在削弱贵族,这卧榻边上岂容他人酣睡,那科举就是最具标志性的,科举是为百姓,狗屁,皇帝还没有这么高的情操,隋炀帝、李世民都在这么做,只不过到了李治这里,给予了致命一击。

    这一击甚至可以将中国历史分为上下两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因为至此之后,贵族与君主共治天下的时代就基本上结束了,取而代之的将会是官僚主义,宰相就越来越矮,唐朝包括之前,大家都是坐着上朝的,宋朝就是大臣站着,皇帝坐着,到了元明清大臣就基本上就得跪着了。

    王文度心领神会,道:“草民明白,但是草民认为陛下有必要让天下的臣民知道其中的一些缘由,以及陛下的无奈。”

    李治赞许的看了他一眼,道:“对了,朕交代你的事办得怎么样?”

    王文度道:“史官对于此事的记录,那都是据实记录,非常公正,这后世人看了,都会明白陛下的苦衷。”

    这史官对于皇帝的记录,皇帝本人都是不能看得,可见王文度是让人去偷看的。

    李治笑着点点头,道:“不过此事你一定要给朕盯紧一点,不可有半点松懈,当年父皇为了玄武门射杀大伯、四叔一事,耗费了大半生的精力,却仍未完全扭转过来,今时今日只怕都还有人借此来诋毁父皇,朕可不想重蹈覆辙。”

    他身为李世民的儿子,对于玄武门之变,自然是非常清楚,这是李世民身上最大的污点,但是李世民当时也不得不那么做,他功高震主,李建成当了皇帝,未必还能让他做宰相,再说谁不想当皇帝,只有成王败寇,但这一直令人诟病,尤其是士林中。

    既然清楚,那当然吸取教训,不能再重蹈覆辙,他一直也都是这么做的。当初房遗爱一案,他也是最大的获利者,当时威胁他的人都死了,包括吴王李恪,但事情是长孙无忌办得,跟他没有关系,他当时也痛哭了一番,如今又是如此,简直就是如出一辙,只不过角色变化了,武媚娘和许敬宗干了长孙无忌当初干得事,而长孙无忌受到了李恪当年的冤屈,李治就知道哭,但是他一直都是最大的赢家,从来就没有输过。

    这就是帝王之术的最高境界,无招胜有招。

    王文度道:“陛下还请放心,草民一定会盯紧此事的。”

    李治点点头,笑道:“此事之后,朕就会将你官复原职,你好好准备一下。”

    王文度急忙行大礼道:“草民叩谢陛下。”

    。。。。。。

    长孙无忌的离去,可不是代表此案的终结,因为根据封建社会基本流程,下一步肯定就是大清洗,这是必走的一步,是制度需要,其实都不能说是封建社会,从古至今皆是如此,这个流程就没有变过,斗争过后,一定是大清洗,官场永远是最残酷无情的。

    当初许敬宗状告的可不是长孙无忌一人,其中还包括于志宁、韩媛、来济、高履行等人。

    只不过这事许敬宗分了两步走,第一步就是将那棵大树给砍了,将根给挖了,接下来再慢慢收拾以前这树上的猢狲。

    韩媛、来济、褚遂良他们已经被贬到外地去了,估计现在都不知道长孙无忌被贬,所以这个先不着急,先得立刻清洗朝堂。

    这可在朝中引起极大的震撼,长孙无忌当了三十年宰相,其势力在朝中是盘根错节,这番大清洗,谁敢说自己没事,萧锐都感到害怕,如今朝中简直就是风声鹤唳,人心惶惶,大家天天求神保佑,因为这本来就是一桩冤案,那就不会跟他们讲道理,什么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也不惊,在官场这简直就是狗屁不通,这政治清算,跟你的平日里的为人有毛关系,人家许敬宗也不可能一个个去调查你是善人还是恶人,只要你跟长孙无忌玩过扑克,嫖过那啥,你就得死。

    故此朝中大臣看到许敬宗,都吓得双腿哆嗦,这就是许敬宗最为渴望的时刻,人人都敬畏他,没有人再敢轻视他,他是下定决心,要要借此事树立起自己不可动摇的权威,而杀戮就是最好的方式。

    于是乎,他将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内部所有的成员,都给网罗进来,包括他们的家人、亲人,当然,多多少少也有一些许敬宗平时看不惯的人,但这主要还就是当初反对废王立武的人,哪怕是当初被贬的,也没有放过,当初被贬,如今就该杀,简单粗暴,干净利落。

    一张长长的名单就呈到了李治的面前。

    “谏议大夫萧钧何时与舅舅有过勾结?”

    李治看了一会儿,突然向许敬宗问道。

    许敬宗愣了下,道:“这………据臣所查,萧家与长孙家的交情匪浅。”

    李治眉头一皱,道:“朕与舅舅的关系也不浅,你为何不将朕也写进去,你有何证据证明他们有勾结?”

    这话说得是不留余地。

    许敬宗一脸尴尬,做不得声,你要讲证据,那你还是将那名单还给我吧,当我什么都没有说过。

    李治可不糊涂,这一看萧钧在内,就知道许敬宗在打什么主意,因为他也知道许敬宗跟韩艺的恩恩怨怨,但是他可是非常器重韩艺的,韩艺可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简直就是金牌心腹,而这期间就韩艺一个人在干正事,在治理国家,正是因为韩艺不懈努力,国力才蒸蒸日上,他的名望也是一飞冲天,百姓都歌颂他是明君,这要是将韩艺给得罪了,那谁来帮他治理国家,总不能靠你许老头吧,这韩艺的性格,他也了解,当初为了萧无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