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小闲人-第6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知道了!”

    韩艺都不问都知道是什么事,向张大象道:“你赶紧派人过去处理善后事宜,哦,就让郑善行去吧,这方面他擅长。”

    张大象点点头。

    嘱咐完之后,韩艺立刻赶去了政事堂。

    。。。。。

    来到政事堂,几个枢要大臣均已到齐,就连李绩都赶了过来,可见事情的严重性。

    “如果消息都属实的话,这将是我们大唐建国以来,最大一次沉船事故。”杜正伦眉头紧锁道。

    许敬宗立刻指向韩艺道:“此事你户部尚书是难辞其咎。”

    他这倒不是想恶心韩艺,而是希望韩艺能够背锅,因为李治当年离开时,是将朝廷交给了他们,如今出了这么大的事故,总得有人来扛。

    韩艺瞧了眼许敬宗,冷笑一声道:“我又没说不负责,你这么紧张干嘛?”

    “哎!”

    李绩一抬手,道:“这事情都还未调查清楚,就来追究责任,对任何人而言,都非常不公。”

    李义府也连点点头道:“司空说得极是,漕运是由舟楫署掌管,非韩尚书之过。”

    其实他们说得都没有说,户部掌握政令,每年得运送多少粮食来长安,都是户部说了算,而舟楫署乃是事务部门,掌管漕运,什么征集劳役、运送、调度,那都是舟楫署的事,但是政令肯定都是来自户部,你一定要往上面追究,肯定是能够追究到韩艺头上的,而如今出了这么大的事故,枢要大臣肯定要担责任,但是谁愿意背这锅。

    李绩又道:“如今我们得赶紧处理好此事,防止出现更为严重的后果。”

    李义府道:“那得赶紧派人前去调查此事,看看究竟损失了多少粮食。”

    卢承庆皱眉道:“这倒只是其次,关中这几年年年风调雨顺,太仓盈满,长安暂也不缺粮食,只是出了这么大的事故,那么多人因此丧生,若是处理不妥,可能会出乱子的。”

    韩艺听得眉头一皱,心里猛然想起一个人来,这个人就是陈硕真,当年陈硕真之乱不也是发生在灾难之后么,虽然他也知道,在这里是很难发生大动乱的,因为陕州刚好在两都的中间,不可能发生那么大的动乱,可是念及至此,他顿时是忧心忡忡,权衡一番过后,道:“这样吧,我亲自前去调查。”

    大家不禁都看向韩艺。

    李义府立刻道:“若是韩尚书愿意亲自前去,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说着,他又看向李绩道:“不知司空以为如何?”

    李绩沉吟片刻,稍稍点了下头。

    韩艺立刻站起身来道:“那韩某就先告辞了。”

    “等会!”

    李绩道:“如今那里情况不明,老夫等派一些人随你一块去吧。”

    韩艺拱手道:“多谢。不过三十来人就够了,多了得话怕会耽误行程。”

    李绩点点头。

    出得政事堂,韩艺便叫来一个禁军,吩咐道:“你立刻赶去民安局,请程总警司来一趟户部。”

    “喏!”

    随后韩艺又立刻赶去了户部。

    “你怎么就回来呢?”张大象惊讶的看着韩艺,这事可是不小呀,他才刚到不久,这韩艺来了,这么短时间能谈些甚么。

    韩艺耸耸肩道:“没什么可谈的,先将事故处理好再说吧。哦,郑善行还没有走吧?”

    张大象道:“应该还没有,他方才说还得吩咐人去调集物资了,以备不时之需。”

    韩艺很是欣慰的点点头,总算有人跟他想的一样,又道:“你赶紧让人去找他,告诉他,不需要安排这些,让他回家准备一下,今儿下午与我一块赶去陕州。”

    张大象略显诧异道:“你要亲自去?”

    韩艺嗯了一声,忧心忡忡道:“出了这么大的事,我还是得亲自去看看为好。”

    张大象道:“那我要不要跟你一块去?”

    韩艺摇摇头道:“不需要,你留在户部,如今正值春季,户部的事可也不少。”

    张大象点点头。

    过得一会儿,程处亮便来了,他似乎还不知道这件事,道:“今日你咋请我来这里了,嘿嘿,莫不是要给皇家警察增加俸禄,那真是极好!”

    韩艺呵呵两声,“还俸禄,饭恐怕都没有吃了。”

    程处亮一惊,道:“怎么回事?”

    “看来还得增加民安局还有许多方面要改善啊!”

    韩艺叹了口气,又将沉船一事告知了程处亮。

    程处亮当即就傻了。

    韩艺道:“我等会就要赶去陕州,没有时间跟你说太多,我现在需要皇家警察的帮助,你回去之后立刻调派五十名皇家警察前去陕州等候我的命令。”

    程处亮点头道:“行,我现在就回去安排。”

    程处亮走后,韩艺便立刻动身了,临走前,他还是去了一趟北巷,先是跟萧无衣打了一声招呼,然后便叫上小野,又与郑善行和李绩派来的三十名家将会合,一同赶往陕州。

    这韩艺前脚赶走,关于沉船一事,立刻传得是沸沸扬扬。

    这城内外人心惶惶。

    “唉。。。。这年年漕运都得死不少人,朝廷也不想想办法。”

    “朝廷想什么办法,朝廷不折腾咱们百姓,咱们就知足吧。你们没有听说么,这一回之所以发生这么大的事故,都因为那漕运官急着完成任务,不顾那些劳役的死活,而且以往这种事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话也不能这么说,朝廷也不想,只不过这三门砥柱河道凶险,每年都有事故发生。”

    “你可曾听到商船在那里发生事故,为什么偏偏就是漕运船出事。”

    “这倒也是哦,去往南下的船队好像没有出什么事故,真是奇怪。”

    可他们也不想想,南下贸易才兴起三年左右,漕运年年都有,这没有发生,不代表不会发生,商人可也吓得不轻啊!

    “这真是太吓人了,此事要发生在咱们的商船上面,那咱们可就全完了。”

    “哎呦!老钱,你能不能闭上你的臭嘴,我现在一想到这事,就连饭都吃不下。”

    “各位,要不咱们也去那边看看情况,倘若严重的话,那可得让我们的船队小心一点。”

    “是是是,我也觉得我们应该去那边看看。”

    “这是不是太危险了,这事故才刚发生,那边一定很乱的。”

    “韩小哥都去了,咱们的命可没有他的命值钱,他都不怕,咱们怕什么。”

    “说得对,那咱们就赶紧回去收拾一下。”

    但也不是人人如他们这般害怕,有些人还因此感到开心。

    杜府。

    “这可真是天助我也啊!”

    李友宜从杜正伦口中确定此事之后,神色兴奋,拍掌叫好。

    杜正伦听得吓得一跳,“你不想活了么?”

    这要是让人听见,你这中书侍郎铁定是干不下去了。

    “抱歉,抱歉。”李友益讪讪道:“下官一时激动过头,但绝非此意,还望杜中书见谅。”

    杜正伦皱眉道:“老夫还真不明白,这事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如今朝中已经快要乱成一团了。”

    李友益道:“杜中书,这是老天在帮咱们啊!”

    杜正伦皱眉道:“此话怎讲?”

    李友益道:“杜中书,你说此事故乃是因为漕运官急着交付粮食,从而导致的,但下官以为此非根本原因所在。”

    杜正伦一愣,道:“那你以为这原因是出在哪里?”

    李友益立刻道:“贞观年初,朝廷每年只需要从外地运送十万到二十万石粮食来,可是进入显庆年之后,这个数可就翻了一倍之多,这粮食可都是供朝廷所用,而非是供给百姓,可见这吃粮的人越来越多,从而漕运的负担也越来越大,漕运官这才急于交付粮食,可见这事情的根本原因,不在漕运官身上,而是在这吃粮人的身上。”

    杜正伦听得目光急闪,“你的意思是?”

    李友益道:“杜中书,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呀,出了这么大的事,能不惊动的陛下么,而且这粮食本是运往太仓的,陛下一定也非常关注,必定会召枢要大臣前往洛阳询问,到时杜中书可追本溯源,指出弊端所在。”

    杜正伦思忖少许,犹豫道:“可是用此事来借题发挥,是不是有失德行,毕竟这事故发生,谁也不想。”

    李友益道:“这么做却有不妥,可是咱们面对的李义府,与那种小人斗,就不能当这君子。”

    ps:抱歉,这一章发晚了,最近天气转变挺大的,身体有些不舒服,下午一直在睡觉。

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蝼蚁之悲

    陕州隶属都畿道,就是属于洛阳管辖得范围,而且刚好处在都畿道和京畿道的交界处,是一个水路要冲来的。

    韩艺、郑善行、小野等人骑着快马,是连夜赶路,总算在三日内赶到了事发地点。

    这事发地点可是大有名气,正是那赫赫有名的三门峡。

    三门峡之所以有名气,如今可不是因为三峡大坝,而就是因为河中有砥柱,俗称三门山,屹立在波涛骇浪中,河水分流,包山而过,“中流砥柱”一词便是来自于此。直到后世修建三峡水库时,才将这三门山给炸毁,只留下一块砥柱石。非但如此,这河底还有礁石,河水湍急,是非常险要的,但是这里偏偏是水路通往长安的必经之路。

    此时在河岸边聚集着成百上千人,在他们身前还站着数十人,这数十人身着制服,为首一人三十来岁,身形较矮,大腹便便,只见他手拿皮鞭指着面前的人。

    “你们干什么,还不快赶紧给我干活。”

    “要我们干活,行,你先给我们足够的粮食,不然的话,你休想我们干活。”

    “损失了这么多粮食,没有饿死你们,你就知足吧,竟敢还想多要粮食。”

    “此事怪不得我等,要不是你们急着赶路,又怎会发生这么大的事故,你们要不给粮食,我们就不干活。”

    “我们要粮食。”

    “我们要粮食。”

    “反了,反了。老子今日非得好好教训你们这群刁民。”

    只见那矮胖子一边撸着袖子,一边坡口大骂。

    “住手。”

    只听得一声和喝止声。

    大家回头看去,只见三四十飞骑往这边疾驰而来。

    “那………那人我曾在北巷见过,好像就是大名鼎鼎的韩小哥,如今的户部尚书。”

    其中一个眼尖的家伙赶紧小声的在那拿鞭子的人耳边说道。

    来人正是韩艺、郑善行。

    “韩尚书?”那矮胖子顿时一哆嗦,急忙忙迎了过去。

    而那些役夫则是眼露恐惧之色。

    “吁!”

    “小人参见韩尚书。”

    韩艺看了看那茫茫多的役夫,不禁皱眉道:“这是怎么回事?”

    那矮胖子立刻道:“回禀韩尚书,都是因为这群刁民不肯干活,还以此来要挟小人,要求小人给他们多发粮食。”

    这事故发生之后,得将船搁浅,修修补补,总之有很多事要做。

    “胡说!”

    只见一个年轻的汉子鼓起勇气站出来道:“我们这几日没日没夜的干,可是你给我们的粮食却越来越少,昨日就吃了一顿,我们哪有力气干活。”

    郑善行听得不禁皱眉瞪向那矮胖子,他发怒的神情可真是不多见。

    而韩艺倒只是稍稍皱了下眉头,道:“他们说得可是真的?”

    “韩尚书饶命啊!”

    那矮胖子立刻跪到在地,哭喊道:“不是小人不肯给他们粮食,而是小人不敢给呀,那存放干粮的船已经沉没,剩下的都是朝廷的漕粮,如今已经损失了这么多粮食,小人哪里还敢动这漕粮,小人实在是没有办法。。。。。。。”

    韩艺道:“你就是负责此次漕运的邢江?”

    那矮胖子忙道:“小人不是,小人名叫宋武,乃是一名走吏。”

    韩艺道:“那邢江呢?”

    “邢老大他他!”

    “死呢?”

    “不…!”宋武道:“事故发生之后,邢老大便不见踪影了。”

    韩艺道:“那到底是生死未明,还是已经跑路呢?”

    宋武迟疑少许,颤声道:“应应该是跑了,在事故船靠岸后,小人还曾见到过他。”

    韩艺听后,情绪并未有什么波动,因为唐朝在漕运方面可是管得非常严,此次事故这么大,而且是因为漕运官的失误,这漕运官是肯定要被斩的,这要不跑可就成傻子了。下得马来,朝着宋武招招手。

    宋武忐忑的看了眼韩艺,战战兢兢的走了过去。

    韩艺问道:“你知道粮食是干什么用的吗?”

    宋武哪里敢出声,他又不清楚韩艺心里在想什么,直摇头。

    韩艺道:“我现在告诉你,这粮食就是用来给人吃的,明白吗?”

    “明白。明白。”宋武是直点头,但是韩艺的语气让他们慎得慌,要么就支持他这么做,但是韩艺又不支持他这种做法,那么就应该责怪他,可韩艺的语气也不像是要拿他问罪,总之感觉非常怪异。

    韩艺叹了口气道:“你先退到一边去吧。”

    “是!”

    这宋武与自己的手下赶紧退到一边,心里是大松一口气,至少韩艺没有当场拿他问罪。

    韩艺走上前去,一目扫去,只见这些役夫个个都是衣衫褴褛,饱经风霜,心下不禁微微一叹,道:“我乃户部尚书韩艺,特地赶来处理此事的,而目前最要紧的就是不要再出现死人的情况,故此你们的首要任务就是照顾好自己,我向你们保证不会再让你们饿着,并且会尽早处理完此事,好让你们早点回家。”

    而那些劳役先是愣了好半响,似乎这幸福来的太快了,随即纷纷向韩艺道谢,还有不少人听到回家,都哭了起来。

    韩艺又将手引向郑善行道:“这位是户部的郑主事,他会接管这里,以及安排你们剩下的工作。”说着,他又向郑善行道:“这里就交给你了。”

    郑善行点点头。

    在这方面,韩艺自问是远不如郑善行,他的目的就是要先稳住这里的情况,将这些劳役交给郑善行之后,韩艺又向那宋武招了招手。

    宋武急忙忙走了过来。

    韩艺问道:“有多少人丧生?”

    宋武愣了愣,满面胆怯道:“小人近几日一直忙着粮食和船只停泊的事,还………还未来得及清点人数。”

    韩艺道:“那名册有没有?”

    宋武道:“名册在刑老大那里,小人也不清楚。”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道:“而且这也没法调查,因为邢老大走后,又许多役夫都跑了,他们还带走了不少口粮。”

    韩艺好奇道:“那你为什么没有逃走?”

    宋武讪讪道:“盖因小人与留在这里的人,都是长安人,家中还有妻儿,故此………故此………!”

    “原来如此。”韩艺稍稍点头,又问道:“那粮食损失了多少?”

    宋武顿时哭丧着脸道:“我们这一趟一共押运了三万石粮食来长安,目前还未点清,但………但据小人估算,恐怕、恐怕损失近一万石粮食。”

    损失三分之一,这是非常恐怖的,而且一万石粮食,那真是一个数,要知道这运往太仓的粮食,可都是最好的粮食。

    韩艺也只是轻微的点了一下头,情绪没有拨动,又道:“说说当时的具体情况吧?”

    “是。”

    虽然韩艺语气从始至终都非常平缓,但是宋武还是非常害怕,毕竟级别相差太远,不敢有任何隐瞒,一五一十的告诉了韩艺。

    具体情况跟张大象前面说得也差不多,就是那邢江为了按时完成任务,就不顾危险,强渡三门山,结果就酿成这么大的祸,但是具体原因也并非那么简单,盖因当时前方十余里外的泽岭发生山体滑坡,从而造成了一股洪流,而洪流之中还夹带着树木,这对于船队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

    其实当时船上倒是没有什么人,都在岸上拉着船走,可是有不少役夫直接被拖入河中,真是非常可悲。

    正当这时,郑善行突然走了过来,道:“韩尚书,得赶紧发粮食,如今他们都还没有吃过饭。”

    韩艺点点头,朝着宋武道:“听见郑主事的话没,还不赶紧放粮。”

    “是是是,小人这就去。”

    宋武急忙召唤手下,又带着一些劳役前去粮船那边。

    郑善行神色不悦的瞥了眼宋武,又向韩艺道:“真是没有想到你会对这种人客气,这人命关天,他竟然还惦记着粮食,真是岂有此理。”

    韩艺苦笑一声道:“这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他们也只是一群蝼蚁,我若拿着鞭子打他们,又跟他们有何分别。算了,这事也怪不得他们,要不是他们留在这里,这些劳役全都四处散去,那么落草为寇,要么打家劫舍,这会对于这周边百姓会造成非常大的麻烦。”

    郑善行道:“都怪那邢江,若非他急着赶路,又岂会出事,而且这事发之后,他竟然还一走了之,这种人真是该杀。”

    韩艺笑道:“你今日火气怎么这大?动不动就喊打喊杀,完全不像平时的你。”

    郑善行愣了下,叹了口气,道:“我只是觉得十分悲哀,这朝廷天天说什么以民为本,可要真出了事,这人人都是顾着自己,想着自己,谁又会在乎百姓的生死。当初隋炀帝劳十万之众,修建运河,死伤殆尽,我朝说要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引以为戒,如今虽伤亡不及隋炀帝,干得却同样的事。”

    “我们还是先将这里的事给处理好,然后再跟陛下去抱怨吧!”韩艺一笑,又道:“你认为接下来该怎么办?”

    郑善行沉吟片刻,道:“我认为得赶紧去搜救,这里河流虽然湍急,但这些劳役都熟悉水性,说不定还有生还者,纵使是死者,那也得将尸体处理好,我想送回去是不太可能,但总得立一块碑吧。唉。。。要是他们能够早点这么做,可能还能挽救一些生命,他们可都是年轻人,这不用想,这家中肯定是上有老,下有小,唉。。。。。。。”

    说到后面,他也只剩下唉声叹气了。

    韩艺点点头道:“就这么办吧。”

    ps:突然发现又了多了一个盟主,终于完成了十盟的目标,这身体都舒服多了,非常感谢“蓝色风雨多”的打赏。同时又欠一更,还是那句话,有拖无欠,大家大可放心。

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有比较才有伤害

    郑善行用一种带有疑惑的目光突然打量着韩艺。

    韩艺问道:“你这么看着我干嘛?”

    郑善行皱了皱眉,道:“我觉得你今日挺奇怪的,你这么急着赶来,可等到了这里,你又非常表现的非常平静,这不合乎情理啊。”

    “原来是这事啊!”韩艺不由得苦笑一声,道:“那我应该怎么办,大发雷霆,将宋武他们都给抓起来,然后明年再来一次。我发不发怒,都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因为问题的根源并不在这里,那我何不一心先将这里的事处理好。”

    郑善行问道:“那你说这问题出在哪里?”

    韩艺不答反问道:“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南下的商队发生的事故少,就漕运事故多?”

    郑善行沉吟片刻,道:“愿闻其详。”

    韩艺笑道:“其实这一回事故,已经很好的说明了一切。漕运官的职责只是将指定粮食准时送到指定的目的地,劳役是生是死,跟他没有多大的关系,如果粮食没有准时送到,朝廷必将责怪与他。而劳役又是免费为朝廷效力,既然是免费的,那他们与朝廷就没有构成契约关系,我干得再好,我也得不到什么,故此有些时候,许多百姓都选择逃役,从而耽误运送,那漕运官为了完成任务,只能拼命的赶路。

    而商队则不同,首先商队是运送自己的货物,这要出事,那可就亏大了,故此他们必须小心谨慎,宁可慢一点,也要避免一切的事故发生。而且,商人与船夫是有契约关系的,上面还有朝廷监督,船夫要是丧命了,商人得负责的,但是劳役死了,没有人需要负责,要追究起来,只能去找朝廷算账。

    如果我们站在漕运官的角度去思考,他当然会选择涉险渡河,哪怕只有五成的机会,他都可能选择搏一搏。”

    “你说得很对。”郑善行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又道:“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视而不见,得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韩艺道:“所以我才没有发飙,只要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方才那一幕就不可能出现,这跟是否训斥宋武,甚至将宋武拿下,没有多大的关系,只可惜这个问题不是那么好解决的,我们还是先将眼前的事处理好再说吧。”

    漕运是多么庞大得工程,这要不剥削百姓的话,那朝廷得拿多少钱来填这坑,不是朝廷没有这么多钱,只不过钱就这么多,这里突然多出这么庞大的支出,那么其它方面肯定就要缩减,那就会伤害很多既得利益者。

    这事还得深思熟虑,当下有更多的事,等着他们处理。

    不过在这方面郑善行的确比较在行,而且,只要你给足粮食,那这些役夫当然会拼命的干活。郑善行很快就将大家组织起来,沿着河岸扎营,以船为单位,五船为一纲,修补船只,检查各船上的粮食,这粮食要是受潮了,可能还会发霉的,同时又组织一些水性好的人乘船顺河而下,搜救幸存者,虽然这已经是非常渺茫的,但是若不这么做,郑善行会良心不安。

    并且韩艺还承诺但凡是运送粮食之外的工作,都给予一定的酬劳,干完活就发,而且直接发粮食,咱不拖不欠,当然,不是很多,但是总比没有的好。

    那些劳役见如今不但能够吃饱饭,吃最好的米,还有工资的给,那是开心的要命,都是玩了命的干。

    这蝼蚁皆是如此啊!

    等到第二日,元烈虎亲率五十名皇家警察赶了过来。

    韩艺立刻命他们去四周县城,维护当地治安,尤其是东北方向。除此之外,在周边县城张贴告示,除邢江之外,赦免所有人的罪行,并且告诉那些已经逃走的役夫,千万不要害怕,你们的劳役已经结束了,你们可以放心大胆的回家,朝廷不会追究你们任何责任,并且,如果你遇到困难,可去当地县衙寻求帮助,也可以选择回来,到时朝廷会组织你们一块回家。

    这就是韩艺调派皇家警察来的原因,这些逃亡的人是最可怕的,因为在他们看来,我已经是死路一条了,那我还有什么不敢做的,一旦这些人都豁出去了,那会对百姓造成非常大的危害,你越去捉拿他们,事态反而会更加严重,只有赦免他们的罪行,他们才不需要躲躲藏藏,他们才会珍惜自己的性命,而不去做那亡命之徒。

    另外,卢师卦也随着皇家警察赶了过来,带来了一些药物,他原以为这里肯定会有大量的伤者,但是他估计错误了,当时根本没有什么人去救援,故此伤者不是很多,多少只是一些轻伤。

    经过连日来的搜救,结果不尽如人意,这尸体倒是发现一些,活着得就真没有见到,毕竟他们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过去五六日,不淹死也会被活活饿死,不饿死的估计也都走了。

    这也导致具体伤亡人数,没法去统计,因为很多人当时就跑了,就连名册都让邢江不知道弄到那里去了,这个还得等洛阳的资料,才能确定一共少了多少人。

    这日下午。

    “启禀韩尚书,如今船队已经整装待发,不知韩尚书准备何时出发?”

    宋武来到韩艺身前禀报道。

    这又给粮食,又给酬劳,再加上郑善行的能力,很快就将这善后工作给做好了,其实这样更加省钱,你一天给一顿,大家就都拖在这里,消耗的粮食反而更多。

    韩艺手往西边一指,问道:“你有多大的把握过这三门山?”

    宋武讪讪道:“虽然如今河水较比起前几日平缓许多,但是小人认为这天底下也没有谁有把握可以安然渡过这三门山,韩尚书有所不知,每年在这里丧生的人,决计不下于百人。”

    这真是鬼门关啊!韩艺听得眉头一皱,道:“难道就没有别得路可走呢?”

    宋武道:“走水路的话,此乃必经之路,没有其他的河道可选择。可要是选择陆路的话,那得用上二十倍之多的人力物力,方可将粮食运送到长安,算下来这光运费恐怕都比粮食还要贵。”

    韩艺点点头。

    郑善行突然走了过来,道:“韩尚书,你看谁来呢?”

    韩艺举目望去,只见七八辆马车往这边行来,皱眉道:“他们怎么来呢?”

    过得一会儿,马车行至河岸,只见钱大方、窦衡、熊弟、元哲,等富商从马车上下来。

    小野急忙招手道:“小胖!小胖!”

    “小野,韩大哥!”

    熊弟立刻兴奋的往这边跑来。

    韩艺好奇道:“小胖,你怎么来呢?”

    熊弟赶忙解释道:“是钱叔他们要过来看看,所以我也跟了过来。嘿嘿!韩大哥,你不会怪我吧。”

    “我哪有这个胆。”韩艺翻着白眼道。

    说话间,钱大方、元哲他们都走了过来,拱手向韩艺行得一礼。

    韩艺好奇道:“你们怎么来呢?”

    钱大方忙道:“我们听闻这里发生了事故,于是带了一些粮食来,希望能够略尽绵薄之力。”

    “那粮食呢?”

    韩艺直接问道。

    钱大方一愣,这种事不是重在心意么,你这么问,我们压力很大啊!

    赵四甲道:“粮食在后面,我们也只不过是聊表心意而已。”

    钱大方急忙补充道:“杯水车薪,杯水车薪。”

    这时候窦衡突然站出来道:“韩尚书,你千万别信他们,他们其实是担心自己的货物,故此才赶来看情况的。可我认为他们这是小题大做,山东集团跟我长运集团合作这么久,何时发生过事故,他们不过都是庸人自扰。”

    韩艺道:“你凭什么这么自信?”

    “就凭我们长园集团造得船。”窦衡指着远处的漕运船,道:“就那小破船,跟我们长运集团造得船来对撞,一撞五,他们也撞不过呀。而且我们长运集团的船,外面有羊皮囊保护船体,下有探杆,若前面有暗礁,事先就能够察觉得到。”

    宋武听得是一脸尴尬,但却无法反驳,确实是如此。

    因为漕运船不是一个地方造的,大多上地方上造的,有些还是征集来的,而且维修也不到位,问题是谁去维修,地方官府哪有这么多钱,还不是自己缝缝补补,那艘被撞的解体的船就是因为年久失修,这跟长运集团的船是没法比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