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小闲人-第5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间宣传,要让百姓知道,一旦弘化公主继承汗位,对于他们是大大有利,因为大唐会援助他们粮食。既然如此的话,百姓为什么反对,不管怎么样,总也比饿死的强啊!
“这才是你冒险赶来伏俟城的原因吧!”
陈硕真微微一瞥韩艺。
韩艺苦笑道:“是啊!我千辛万苦赶来这里,帮人家做嫁衣。我tm有时候觉得我真的是太伟大了。”
伟大?陈硕真鄙视韩艺一眼,道:“我虽知道你这么做的用意,但我还是非常诧异,为什么你会为此不惜冒这么大的险?”
韩艺皱了皱眉,叹了口气,道:“因为颜值?”
“颜值?”
“就是说弘化公主长得好!”
“。。。。。。!”
陈硕真一脸呆愣。
韩艺一本正经的看着陈硕真,道:“如果当年在扬州,你事先对我使用美人计,我当时一定会跟你站在一边了,我这人就是抵抗不足美女的诱惑,不信你试试,小露个香肩什么的。”
砰!
“拜托!这是人家的茶杯,你这么个摔法也不能促进消费,你知道现在吐谷浑多少百姓用不起茶杯么?真是一个败家的婆娘。”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求推荐。。。。。。。
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秉烛夜谈
吐蕃大军虽然退去,但着实将大唐吓出一身冷汗来,包括赶到凉州的李绩,他倒是想跟禄东赞较量一下,但问题是大唐没有准备,他心里也紧张,主要是韩艺那封信太吓人了,好像吐蕃打算一举入关中似得。
因此,当李绩听到吐蕃大军连大非川都没有入,就撤退了,心里松了口气,但同时也非常纳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好在赵持满当时就派人送信来,告诉李绩,这都是一场误会,弄得李绩大骂韩艺折腾人,这种误会真是太低级了。
而就在同时间韩艺还让人送了一封加急密函去长安。
“哈哈!韩艺果然没有令朕失望。”
李治开心得回到寝宫。
此时武媚娘正与一个美貌与其相当的美妇坐在屋内谈天,见得李治来了,二人急忙上前行礼。
李治瞧了眼那美妇,笑道:“韩国夫人来了。”
此人正是武媚娘的姐姐,武顺。
武媚娘笑道:“是我让姐姐过来陪我聊聊天的。”说着,她又问道:“不知陛下有何喜事,这般开心?”
李治一张嘴,可又看了眼武顺。
武顺立刻行礼告退。
等到武顺走后,李治才道:“韩艺来信,吐谷浑危机已经解除。”
“当真?”武媚娘惊喜道。
李治点点头,道:“其实这只是一场误会,吐蕃无心与我大唐为敌,那禄东赞和韩艺谈过之后,便撤军了,只是吐蕃占领的领土,不肯归还吐谷浑,不过韩艺也迫使吐蕃不准将那些领土划入吐蕃的版图中,只是暂时搁置,今后再谈。”
即便如此,李治还是非常满意这个结果,他不想出兵,不想大动干戈,就这么简单,反正领土也是吐谷浑的,又不是大唐的。但是,谁若敢侵占大唐的领土,那他就一定会打,不管你是谁,因为他是守成之君,他要不打的话,那百姓肯定骂是他败家子,祖宗打下来的基业,你怎么能轻易拱手让人,华夏民族最崇尚的就是祖先。
武媚娘却是黛眉一皱,道:“纵使吐蕃无心与我大唐为敌,但是依臣妾之见,刺杀河源郡王一事,吐蕃是脱不了干系的,而这河源郡王可是先帝一手扶植起来的。陛下,我看吐蕃必有异志,不得不防。”
李治笑道:“韩艺在信中也提到了这事,并且他还想出一个非常大胆的妙策来。媚娘,你向来才思敏捷,可否猜出是何妙策?”
“非常大胆?”武媚娘沉吟道。
李治道:“不错!就连朕都感到震惊。”
“是么?”武媚娘微微一惊,能让李治感到震惊的事还真是不多啊!
“嗯!”
武媚娘左思右想,但还是摇摇头道:“臣妾想不出来,陛下,究竟是什么妙策?”
李治道:“韩艺打算说服吐谷浑的那些大臣们立弘化为新可汗!”
这事韩艺必须事先通知李治一声,不能自己完全做主。
武媚娘听得双眼猛睁,“这………这怎么可以?红花公主乃是一介妇人,吐谷浑的那些大臣会答应?”
李治道:“倘若韩艺只是告诉朕,朕也会觉得他是在胡闹,但是韩艺在信中说得非常清楚,朕如今也认为不是不可能的,而且韩艺也是信心十足,他还在信中写明,希望到时弘化继承汗位,朕能够送去一些粮食,作为贺礼,这样不但能够缓解吐谷浑的危机,还能让吐谷浑上下感激弘化以及朕与大唐的恩情。”
武媚娘兀自摇头道:“这个想法真是不可思议了。哦,陛下的意思是,陛下答应呢?”
李治笑道:“为何不答应,弘化可是咱们李家的人,由弘化出任吐谷浑可汗,不就成为一家人了吗?”
。。。。。。
而就在李治看到信的同时,吐谷浑那边已经开始准备弘化公主的登基仪式,这个登基仪式非常简单,也非常耐人寻味。
准确的来说,弘化公主的登基仪式就是诺曷钵的葬礼。
在韩艺跟禄东赞第一次谈判之后,弘化公主就已经派人去将诺曷钵、罕立的尸体运回伏俟城安葬,因为天气比较寒冷,再加上用冰块包裹着两具尸体,运到伏俟城的时候,两具尸体都保存的非常完好,并没有腐烂。
但是说在慕容诺曷钵的葬礼上面,完成自己的登基仪式,这其实有些不妥,铎伏他们一开始是反对的。
弘化公主执意如此,一开始大家都不明白,你这不是给自己抹黑,直到弘化公主在诺曷钵的墓碑前说了一番感人肺腑的话,一众人等才恍然大悟。
弘化公主这一番话的意思,就是我继承汗位,不是我贪图权力和财富,而是为了完成夫君的意志,恢复吐谷浑昔日之荣光,让吐谷浑的子民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我是临危受命,我不是来享受的,我要享受我回大唐去,如今吐谷浑的粮仓都没有,我都可能面临着饥饿,我心中坦荡荡,我为何不敢面对我的夫君。
说得非常之好,令人感动不已。
许多心里稍微还有些抵触的大臣,甚至慕容氏的人,都觉得很有道理,这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烂摊子,倘若慕容氏继续坐在上面,要是再弄不好,那铎伏他们肯定会造反的,因为慕容氏的权力已经旁落,弘化公主等于是上来挡刀的。
登基仪式非常简短,也非常顺利。
弘化公主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女可汗,不仅仅是吐谷浑哦。
这也是革命性的一日。
韩艺、陈硕真站在一旁看到群臣单膝贵在弘化公主面前时,二人眼中闪烁着不一样的光芒。
当然,顺利归顺利,但是压力也接踵而来,你既然坐上去了,你就得拾起这一个烂摊子来。
那么首先自然是民生问题,百姓没饭吃,你打赢谁都是百搭,经济问题是吐谷浑面临的首要问题,在失去大部分河源地区,再加上战争的创伤,吐谷浑的经济已经是跌倒了低谷,得赶紧复苏经济,弘化公主虽然聪明、有魄力,但经济方面,她也不是很懂,这就得需要韩艺,韩艺当初也向他承诺过。
于是弘化公主在继承汗位的当晚,就约见了韩艺,又向韩艺问道:“素问韩侍郎乃商人出身,善于理财,许多政策都令人津津乐道,如今我吐谷浑面临着财政危机,还望韩侍郎能够施以援手,助我一臂之力。”
韩艺自信的笑道:“要是可汗半年前问我这个问题,我纵使有心,也没有办法能够帮助可汗,可如今的话,我倒是能够助可汗一臂之力。”
弘化公主听着纳闷,半年前的吐谷浑可比现在强大多了,道:“这是为何?”
韩艺道:“古语有云,不破不立。半年前的吐谷浑,复杂且有**的陈旧势力纠葛在一起,想要施行任何政策,只怕是困难重重,而如今吐谷浑百废待兴,大家都是重头开始,是从无到有,并且可汗深得大臣们的拥护,那么任何政策都将会快速通过,可汗别光顾着吐谷浑刚刚经过了一场浩劫,元气大伤,但这同样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可汗应该知道我大唐是在什么时候立国的,为什么又会恢复的如此之快,二十余载便再度雄霸世界,正是因为这么一个道理。”
弘化公主闻言只觉非常有道理,又见韩艺信心满满,不禁大喜,连忙向韩艺询问。
韩艺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但是吐谷浑面临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不知不觉中这天已发白。
“呼………!”
韩艺轻轻吐了口气,总算是说完了,又见弘化公主还是一脸沉思的模样,会心一笑,忽觉周边亮了起来,侧目一看,道:“哎呦!这天都亮了。”
弘化公主一怔,看了窗外一眼,也微微惊讶道:“想不到我们谈了这么久。”
韩艺连忙起身道:“可汗你先休息,我就先告退了。”
弘化公主先是点点头,待韩艺刚刚转过身去,连忙道:“韩侍郎,请留步。”
韩艺回过身来,问道:“可汗,还有事么?”
弘化公主嗫嚅着,面露尴尬之色,道:“这………韩侍郎,可否再坐一会?”
韩艺愣了下,靠!难道她打算泡我,这………!
弘化公主见韩艺面色怪异,连忙道:“我的意思是,韩侍郎你这时候出去,只怕让人看见不好,何不等一会儿再回去。”
韩艺恍然大悟,他来这里谈事,哪怕是谈个通宵,其实这都很正常,只是这天才刚亮,他就急忙忙回去,这太像隔壁老王了,要出去也得光明正大的出去,这样人家反而不会怀疑。要知道这弘化公主虽已不是少女,但也就是三十来岁,正是一个女人最美丽的年华,高贵典雅,而如今又增加一丝王者气质,就显得更加迷人了,韩艺也是血气方刚,这个难免会有人说三道四,讪讪点了下头道:“好吧!”
弘化公主先是将一名女仆唤进来,让她去准备早餐,让她们看见,自己跟韩艺一夜未眠,都是在谈事,不是干其他的。然后他又向韩艺道:“韩侍郎之才,真是令人感到叹服,难怪陛下会如此看重你。”
韩艺笑道:“公主过奖了,其实出主意不难,关键还是在于可汗能否说服那些大臣。”
弘化公主道:“韩侍郎已经说得恁地清楚明白,我想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说到这里,她突然想起什么似得,“哦,我这里已经拟写好一份封赏名单来,还望韩侍郎能够指点一二。”
“能为可汗效劳,那是韩艺的荣幸。”
弘化公主立刻将一份名单递给韩艺。
韩艺看罢之后,笑道:“可汗的这份名单所蕴含的智慧,可要远远胜过在下方才说得一切。”
。。。。。。
。。。。。。
河源地区。
吐蕃大军虽然退去,但是禄东赞也没有回吐蕃,而是在河源地区驻扎下来,这里可是刚刚抢来的,而且是最前线,得巩固当地的统治,他也是非常忙碌的。
“大相,大相,方才伏俟城那边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素和贵急忙忙来到禄东赞的营帐内。
“什么消息?”禄东赞好奇道。
素和贵道:“吐谷浑没有立诺曷钵的次子为可汗,而是拥护弘化公主为可汗。”
“什么?”
禄东赞倏然起身,惊讶道:“这怎么可能?”
素和贵道:“此事千真万确,吐谷浑城都已经收到了消息,相信不久消息就传到这里来了。”
“韩艺,一定是韩艺在背后搞的鬼。”
禄东赞在帐中踱来踱去,突然停了下来,闭目一叹,道:“看来这一番争斗,我们只能算是打了个平手啊!”
他虽然夺得一部分领土,但是弘化公主继承汗位,吐谷浑几乎等于并入了大唐版图,弘化公主可是李治的堂姐,身体流淌着全都是李家的血脉,那不就是一家人了。
这不就等于吐蕃跟大唐打了个平手。而且,他甚至还觉得是他帮助大唐做了嫁衣。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求推荐。。。。。
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大刀阔斧
在禄东赞看来,他跟韩艺的博弈是以打了个平手告终,但是在韩艺看来,是禄东赞大胜告终,吐谷浑本就是李世民拿来制衡吐蕃的,如今吐谷浑已经失去了这个功劳,他做得这一切,只是尽量在挽回损失,决计谈不上胜利。其实诺曷钵统治的吐谷浑是对大唐最有利的。
因为那时候的吐谷浑不具备与大唐为敌的势力,但是又能够自保,加上大唐在后面支持,还是能够制衡吐蕃,如今大唐还得尽全力救活吐谷浑。
弘化公主登基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自然就是重组朝廷,素和贵的政变,几乎将以前哪个朝廷彻底摧毁了,要么杀了,要么带走了,不重组朝廷,就没法下达任务。
因此弘化公主第一道圣旨,就是封官赏爵。
铎伏被封为国柱兼仆射,确定当朝第一人。
不仅如此,但凡来到这里,并且支持弘化公主的酋长、将军,一律封官赏爵。而以前的旧勋贵慕容氏,是彻底离开了朝廷,枢要大臣,以及掌握实权的大臣,没有一个人都是出自慕容氏的。
慕容氏心里也有数,大势已去,新贵是肯定容不下他们的,毕竟他们以前干了不少龌蹉事,得罪了不少人,不少人就已经上奏请辞。
弘化公主全部批准。
同时弘化公主将一些有能耐的大臣全部调派去各地当官。
这一招玩的真是太漂亮,就连韩艺都忍不住称赞。
如果是按照大唐的规矩来看,有能耐的大臣一般往中央晋升,可是弘化公主却恰恰相反,将有真才实干的全部调去地方上,像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酋长,全部晋升到中央来,整个朝廷都是一帮莽夫,就那么几个枢要大臣,还有些才干。
这些人是完全不具备朝廷大臣的资格,字都不会写,怎么批公文。
但是没有关系,你们坐享高官厚禄就可以了,不需要有脑子,动脑方面都交给我来做,你们只需要执行我的命令就行了。
之所以弘化公主这么做,就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这些酋长在地方,那是相当有势力的,等于就是土皇帝来得,一般中央的话可都不听,出兵还得求他们,可是这对于如今的吐谷浑而言,那是致命的,如今的吐谷浑必须团结一心,才有可能走出困境来,将他们留在中央的话,不但可以削弱他们的权力,还可以利用他们的威信,令地方上执行中央的政策。
至于会不会对弘化公主构成威胁,那话怎么说来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吐谷浑如今的军事力量已经是损失殆尽,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内部就是铎伏最具势力,主要还得需要大唐的保护,而这两方都是站在弘化公主这边的,弘化公主留他们在中央,也不怕他们敢乱来。
那些酋长可都是大老粗来的,这方面哪里是弘化公主的对手,他们以前可都是丝,没有一个是贵族出身,他们也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当大官,因为青海湖是吐谷浑最好的地方,他们以前待得地方,那简直就是穷乡僻壤,未开化的地方,不是很富裕,因为好得地方都被贵族给占了,弘化公主是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不但高官厚禄,还将以前大臣们的府邸,都赐给他们,你们赶紧接家人来住,享受人生的时候到了。
这些酋长也真是可爱,还真的写信回去,让妻儿赶紧过来住大屋,别住帐篷了,咱升官了。
重组朝廷之后,弘化公主就立刻召集枢要大臣,商议下一步该怎么办?
“臣等参见可汗!”
八个枢要大臣,站在殿中,齐齐向台阶上面的弘化公主行大礼。
虽说弘化公主是他们拥护上台的,但是真正看到上面坐着的是一个女人,还是不免感觉有些怪异。
“国柱,各位爱卿请坐。”
弘化公主玉臂一伸,表现的彬彬有礼,因为她是汉人血统,在曾今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宰相向皇帝行礼,皇帝也得回礼,只是隋唐时期,将宰相一分为n个,那么这个礼数就渐渐废弛了。
等到铎伏等枢要大臣坐下之后,弘化公主便开口道:“我认为我们吐谷浑之所以有今日之惨败,皆是上天对于我们的惩罚,因为以前朝廷只顾着相互争权夺利,不顾百姓死活,许多百姓都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甚至于活活饿死,有此一劫,也怨不得谁。”
几个枢要大臣非常认同,必须要批评以前的朝廷,但是他们也是刚刚上任,不会太拍马屁,连高呼可汗圣明都不会,下面是一片沉默。
弘化公主也不在意,继续说道:“因此我们必须吸取以前的教训,将百姓放在最前面。”顿了顿,她又道:“如今吐蕃大军虽已退去,但是却给我们留下非常大的伤害,百姓们都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光凭我一个人是无法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这就还需要各位爱卿的大力支持。”
这回铎伏反应过来了,急忙道:“臣等愿为可汗效犬马之劳。”
其余几人自然是有样学样。
“臣等愿为可汗效犬马之劳。”
“能够得到几位爱卿的支持,我真是倍感欣喜。”
弘化公主笑着点点头,然后正色道:“既然是以百姓为先,那么首先得尽快让百姓恢复生产,让百姓耕地、放牧,自给自足,我认为关于这一点可以借鉴大唐建国初期的一些政策。将土地分给百姓,让百姓能够维持自己的生活。”
铎伏道:“可是那均田制?”
弘化公主点点头,道:“在此番战争中,我们吐谷浑的人口锐减,空出大量的土地来,我们可以将这些土地分给百姓,鼓励他们耕地、放牧。并且,皇室会以身作则,将皇室占有的九成牧场以及耕地分给百姓。”
此话一出,这些枢要大臣面面相觑,感到非常惊讶。
吐谷浑的皇室所占土地那是非常之多,是吐谷浑最大的地主,因为皇室全靠这些土地来养,吐谷浑跟大唐不一样,没有常赋的,这绝对是超级大手笔。
皇室以身作则,那他们能不以身作则吗?
可他们争的不就是这些么,这一上台,没有得到什么,首先将土地给让出去了,这就很尴尬了。
弘化公主道:“是,我的确也希望各位能够以身作则,让手中的土地控制在国家律法规定之内。但是我会将满朝文武的俸禄提升一倍,作为给予各位的补偿。”
铎伏好奇道:“可汗,如此朝廷还有钱?”
“这我待会会说明的,吐谷浑之所以没有亡国,全凭各位的支持,这一点我从未忘记,我也不会忘记的。”
弘化公主道:“但是我希望各位能够明白一点,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你们不希望我们沦为鱼肉,任人宰割,就必须使得国家富裕起来,一旦国家富裕起来,咱们才会有好日子过。如果我们内部还各自为政的话,那我们迟早会沦为吐蕃的奴隶,难道各位希望这样吗?”
几个枢要大臣又用眼神交流了一番。
铎伏道:“那以前的贵族呢?”
弘化公主笑道:“人人都是如此,朝廷限定每个人该拥有多少土地。”
此话一出,大家立刻就都点头答应下来。
首先,吐谷浑现在的确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再往下走一步,就是亡国了,如果这时候还不团结,那基本上就没救了,而且皇室都以身作则,将土地都给百姓,那他们也不好意思占着太多的土地,于是也点头答应下来,反正皇室拿多少比例的土地出来,我们就拿多少比例的土地出来。
最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是新贵,是完全依靠这一场浩劫上位的,不是他们实力有多强,他们手里也没有多少土地,而且都是贫瘠之地,本来还想弄点土地回去,真正的良田都在旧贵族手里,这样一来,就极大削弱为了旧贵族的势力,保证了他们新贵的地位,而且,这土地一旦交出来了,肯定是受朝廷控制,权衡一番,稳赚不赔的买卖。
这个理由也非常高大上。
旧贵族不答应的话,那直接抓起来呗,正愁没有借口整治他们。
那人还真是厉害啊!弘化公主眼中闪过一抹笑意,又道:“如今我吐谷浑人口稀缺,这有土地也得有人去耕种,必须要珍惜每一个人,爱护每一个子民,包括奴隶,也只有这样,全国百姓才会支持我们,才会勇于为这个国家奋战,因此我打算大赦,并且全国施行废奴政策,同时赐予他们土地。”
这真是大刀阔斧的节奏啊!
他们这些大臣、酋长,为什么这么,靠得不就是奴仆与土地么,可弘化公主一上来就全部砍了。
弘化公主叹了口气道:“我知道这伤害了各位的权益,但是,我们必须要先渡过这个难关,我保证五年之后,你们的生活一定比现在更加富裕。而且我们皇室也会将仆从减少到二十人。”
铎伏惊讶道:“这如何能行?”
皇室的奴仆才二十人,你开个宴会都开不起,这太丢人了,不能这样作践自己啊。
弘化公主道:“不瞒国柱,我也想享受,谁人不想享受,但是如果这一道坎迈不过去,再多的仆从也是过眼烟云,一年之后可能就灰飞烟灭了,如今是非常时刻,自然得用非常手段,那么多仆从伺候我一个人,产生不了任何价值的,何不让他们去放牧耕地,增加国家收入,等到咱们富裕了,人口增多了,这人数自然是可以增加回来的。可当下,我们必须要全力振兴吐谷浑,要有不惜一切代价的精神。”
这些枢要大臣听着又频频点头,国家都没有了,土地、奴隶再多也将是别人的。
弘化公主道:“但是吐蕃人在大赦与废奴之外,是吐蕃人给我们带来了这么的痛苦,他们是不可饶恕的,吐蕃人生生世世为奴,我们必须榨取每一个吐蕃人的最后一滴血汗,让他们开到修路,最苦最累的活都让他们干。”
这话听着忒也解气了,弘化公主要得就是这种效果,她必须要凝聚大家,那么必须得树立一个敌人,吐蕃人是每个人吐谷浑人的敌人,当大家用着共同的敌人,自然会凝聚在一起。
可是这又是收土地,又是废奴,这些大臣们感觉来得有些猛,虽然他们都认同弘化公主的说法,现在他们是无路可退,一时还真拿不定主意。
贺真部是吐谷浑最大的部落,大家就看向铎伏,皇室已经以身作则,你要答应的,我们也答应。
这一点铎伏还真无所谓,不就是一些奴隶么,他身为宰相,位高权重,将来国家富裕,轻而易举就能够拿回来,而且他只能支持弘化公主的,就是因为他率先站在弘化公主这边,才没有让禄东赞的奸计得逞,要是他落在吐蕃人手里,那禄东赞肯定饶不了他,于是率先站出来,点头答应下来。
那其余人也答应下来。
弘化公主笑道:“你们放心,你们虽然失去了奴隶,但是也失去了税赋,我打算免除全国上下所有人的税赋,我会将收纳税赋的官署给废除”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求推荐。
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革命性政策
此话一出,八个枢要大臣都是呆若木鸡。
吐谷浑不跟大唐一样,是没有常赋的,一般需要钱的时候,就直接跟富人征收,很少跟百姓征收,其实百姓也没钱,土地都在贵族手中,又不是均田制。而他们这些小酋长一般都是缴纳税赋的主力,因为他们是属于贵族中的中产阶级,有地有人有钱,但是都不多,而且权力卑微,那些朝中掌权的勋贵,可都是顶级富豪,良田都在他们手里,吐谷浑可不防土地兼并的,但是你想要问他们征税,那就非常困难了,因为他们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逃税。为什么这些酋长对于慕容氏不满,就是你动不动就征收他们的税赋,谈钱一定伤感情的,况且慕容氏基本上不缴纳税赋的。
这弘化公主免税,等于就是免收他们的税赋。
这当然可以算是对于他们的一种补偿,可问题是朝廷不收税,哪来的钱给他们发俸禄啊,这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啊!
铎伏就道:“这如何能行,不征收税赋,朝廷如何运作?”
“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
弘化公主道:“我打算将农牧业私有化,而国内矿业和盐业全部国有化。”
大家一脸懵逼,这什么意思?
弘化公主解释道:“土地分给了百姓,自然就是属于百姓的,百姓每年能够得多少,就看他们自身的努力。同时,铜铁等矿业全部归于国家所有,另外,我打算将除牧场、耕地之外的青海湖全部纳为国家所有。还有,你们也应该知道,大唐目前正在增强与西域的通商,而我们吐谷浑地理位置极佳,应该加强商业的发展。可是大唐国力强盛,如果以我们的商人去与他们竞争,只怕是竞争不过,唯有动用国家之力,才能从中分得一杯羹。因此我还打算,以国家名义建办大型作坊,生产我们吐谷浑特色商品。”
关于这一点,铎伏等人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谁也不想在一个穷国家当官,国库充盈,当官的才能有得捞呀,虽说贺真部在青海湖有一定的利益,但是他的利益都是牧场、耕地,可是弘化公主没有说将青海湖的牧场、耕地纳为国有,这些还是会分给百姓的,等于没有失去什么,而得到的却是整个青海湖,以及整个矿业和大部分的制造业,而且还不要交税了。
人、地、税,三者可是国家命脉所在,这三个问题解决了,那一切都好谈了。
只因问题太多了,一日之间肯定是谈不完的。
直到傍晚时分,弘化公主略显疲惫出得大殿,但是她并未回寝宫休息,而是去到偏殿,只见里面坐着一人,正是韩艺。
“可汗,谈得怎么样?”韩艺起身一礼,又赶紧问道。
弘化公主笑道:“韩侍郎可真是料事如神,不,这比料事如神可还要神,毕竟韩侍郎能够将他们的心思揣摩的如此透彻,真是难以令人置信。”
“可汗过誉了!”韩艺谦虚一笑,道:“其实揣摩他们在某一刻的心思并不难,因为这种事不会夹带感情的,主要还是看利益分配,只要计算清楚利益分配,就能够发现他们的软肋。但是人始终是这个世上最难猜的,因为利益会随着局势的变化而变化,他们的心思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最难的可还在后面。”
弘化公主忙道:“这我也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