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小闲人-第5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我明白了,你就是想借她们的嘴,将这个消息传出去。”

    “正是如此。”

    武媚娘笑了笑,又道:“对了,上回我忘记问你了,王义方是怎么回事?”

    韩艺愣了下,忙道:“回禀皇后,这事事出突然,我没来得及跟皇后你商量,还请皇后恕罪。”

    “这学院上下都是你来打点,也确实难为你了,你有权力为自己找一个副手。”武媚娘螓首轻摇,又道:“我就是想听听你的看法。”

    韩艺道:“臣是这么想的,就事论事,王义方并非是站在谁那边的,而且,民间有不少人士都是支持他的,但是事情闹到那般地步,王义方至少也得被贬黜长安,臣担心这可能会连累到皇后,让他来昭仪学院,一来可以表现出皇后的求贤若渴。二来,昭仪学院也需要一个正直的副院长来管理学院,尤其是当昭仪学院越开越多。基于这两点,微臣才招纳王义方来昭仪学院的。”

    “其实你不说,我也猜到了。”武媚娘轻轻点了下头,又道:“而我最担忧的,还是到时韦思谦回来之后,会找上王义方,这可是陛下最不愿看到的,你一定要叮嘱王义方,毕正义一案,绝不能再死灰复燃了。”

    “微臣明白!”

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时不待我

    扬州!

    时隔两月多,从长安来的船队终于抵达了扬州,也真是老天帮忙,船队是顺风风水,一路上畅通无阻,关键这年头船少,虽然途径各州县,都有停歇,卸了一点货物,但是扬州还是最大的中转站,这是韩艺要求的。

    只见在运河一个崭新的大码头上,有着上万人齐聚于此,河面上一艘艘大货船停靠在码头上,成百上千的船夫正忙着卸货,不过周边围观的人可比这干活的人要多多了。

    “啧啧!这香水真是神奇,让人闻之欲醉!”

    “好酒!好酒!又香又烈!”

    “这………这纸张是咋做的?这么好,还这么便宜,就这纸一来,咱们江南的纸只怕得拿去塞门缝了。”

    “要说便宜么,这衣裳才是真的便宜,我曾以为这衣裳恁地便宜,一定不咋样,没有想到比咱们请裁缝做的还要好!”

    。。。。。。

    只见一群闪烁着精明目光的中年男子拿着各式各样的商品,爱不释手,啧啧称奇。

    而在他们中间站着一位器宇轩昂的年轻人,他嘴角微微一扬,道:“各位,本公子没有骗你们吧?”

    此人正是杨展飞。

    而他身边这一群人,则是扬州以及周边地区的富商和一些地主。

    “二公子,这………这以前小人多有得罪,还请二公子见谅。”

    “是呀!是呀!你大人不记小人过,别跟咱们一般见识。”

    “二公子,往后小人一切都听从你的安排。”

    。。。。。。

    杨展飞暗哼一声,商人就是商人。

    这商贾本是卑贱之人,按理来说,杨展飞跟他们弄不到一块去,因为不是一个阶层的,但是杨展飞没有办法,他年纪太轻了,这附近的乡绅都是将他当小辈看待,虽然还是会给面子的,毕竟是杨家的人,但是说话还是有一点颐指气使=的感觉,更加不会听从杨展飞的,我们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要多,应该是我们来教你怎么治理扬州。

    不过杨展飞选择了韩艺,注定跟乡绅不是一条道上的。

    杨展飞是没有办法,这才笼络这些小地主、商贾的。可是好死不死,当初韩艺去了一趟西北,导致整个计划搁浅,他最惨的时候,连这些商贾都对他爱理不理,你又是修码头,又是修路,弄得是风生水起,结果一根毛都没有飘来,还浪费这么多钱,那时候杨展飞过得是如履薄冰。

    这一回杨展飞是给他们下了保证,反正不成功便成仁,要是韩艺再爽约的话,他就直接回长安去了,这里真是混不下去了,他也没有脸继续待下去了。

    好在这一回韩艺没有爽约,船队准时抵达的扬州,这个兴建许久的大码头总算是派上用场了,杨展飞也是长出一口气。

    而如今的江南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时期,尤其是在制造业方面,再加上国情的原因,很多商贾都没有出过门,地主就更加不用说了,见识就那么一点点。因此这些商贾、地主见到这些先进的产品,知道绝对不会存在卖不出去的情况,他们自己都想卖。而且,长安来的货,直接批销给谁,那都已经定下来了,没有什么竞争,这是韩艺考虑到帮助杨展飞巩固他的权威,如果自由竞争的话,那人家也是去求长安的商人,不会来求杨展飞,如今可是恨不得将杨展飞供奉起来,您真是财神爷啊。

    另外,还有一人也被众人簇拥着,这个人就是杨林。

    当初他去长安时,韩艺就跟他说过,搞运输业,一定有前途。他对韩艺是言听计从,于是就将钱全部投资在运输业上面,并且全部采取新式的船坞,但是他弄的都是小船,专门跑江南的,因为江南水域非常丰富,水路运输是非常方便的。扬州是中转站,这就需要小船运送到周边各乡镇,杨林早已经严正以待,船只人员都准备好了,都不需要去谈,那些商人自己就找上门来了。

    杨林一家人可算是高兴坏了,但这还只是刚刚开始,将来会有更多的货物从长安运回过来,也会有更多的货物从江南运送到长安,如果江南是一只股票的话,未来十年都不需要担心它会跌。

    。。。。。。

    而远在长安的韩艺,此时可无暇顾忌买卖上的事,现在市场相对比较平稳,就等南北开花,促使商人近一步扩大规模。他现在是忙着教育方面的事,没有教育,就没有一切,因为他的任何计划都是基于在人才上面的。

    韩艺在放假会议上,语气松动了一下,这消息很快就传出去了。然而,这直接导致长安的中层阶级以及上层阶级激动不已,当初运动会时,就已经动心了,但那只是气氛好,结果怎么样,谁都不敢打包票,可如今就连士族学院那种传统模式教育之楷模,都输得如此之干脆,一点脾气都没有,那他们那种教育,就更加不用谈了,他们也害怕自己的后代将来不如昭仪学院的学生,而唯一的办法,就是进入昭仪学院,但是由于昭仪学院的特殊性,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去开口,这下韩艺松口了,可把他们给激动坏了,四处打听消息。

    就说武媚娘她母亲家,门槛都快被人踩烂了。

    凤飞楼。

    “哎呦!郑公子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见谅,见谅。”

    “这我可不会见谅!”郑善行笑吟吟道。

    韩艺愣道:“在你们士族连客套话都当真么?”

    郑善行道:“那倒不是,只是你早就算到我会来此,却不出门迎接,有伤朋友情义啊!”

    韩艺一愣,哈哈一笑,“请坐,请坐。”

    等到郑善行坐下之后,韩艺笑道:“我想崔戢刃一定很乐意背这锅吧。”

    郑善行好奇道:“何谓背锅?”

    “呃。。。就是将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

    “呵呵!”

    郑善行干笑几声,道:“你跟崔兄也真是有趣,明明一句话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偏偏算计来,算计去,但结果你们都是赢家。”

    韩艺哼了一声道:“就崔戢刃那德行,也就你们受得了,我可是受不了。而且,崔戢刃善于在人家的胜利果实上面动手脚,这太阴险了,我不想帮你们,可是我不帮你们,我只能将故意失败,我这是别无选择啊!”

    郑善行轻轻一笑,他知道要是韩艺不想双赢,那崔戢刃不说一定会输,但只怕也得多费周折,道:“事已至此,你何不发发慈悲,再帮我们一把。”

    韩艺苦笑道:“郑公子你开口,我能不帮吗!我们可以合作,技术上交流交流,但是有一点,我们昭仪学院的老师都是年轻人,你们必须要也得派出年轻的老师,如果是你大伯他们那就算了,昭仪学院的老师也不敢跟你大伯他们交流。”

    郑善行苦笑道:“这你大可放心,我们都已经安排好,将会学习你们昭仪学院,全部启用女子来授课。”

    “男子呢?”

    “男子的话,那些纨绔子弟,哪能为人师表,稍微努力一点的,还是得以功名为重,他自己也得学习,恐怕无力承当这一份重任,我们思来想去,也只能启用家中女子来担任老师,一来,反正学生也都是自家的孩子,二来,我们士族学院只有一家,要么就全部启用男子,要么就全部启用女子。”

    “这倒也是。”

    韩艺点点头。

    郑善行又道:“至于书籍的话,恐怕也得劳烦你们了。”

    韩艺笑道:“你们终于明白枯燥的书籍只会误人子弟。”

    “圣人之言又怎会误人子弟呢?”郑善行摇摇头笑道。

    韩艺一笑,道:“这也没有问题,但是得付钱。”

    “理应如此。”

    郑善行点点头。

    韩艺又道:“正好,我们昭仪学院已经放假了,但是昭仪学院的老师还得继续工作,也就是编订新的教材,以及为明年的课程备课,这里面会包含她们这一年来的教学经验,你们可以派你们的老师去跟她们一块研究,反正也都认识。而且,就在萧府。”

    “萧府?”

    “嗯!”

    韩艺耸耸肩道:“不然你以为为什么我这几天都会待在北巷,因为萧府已经没有容我的地方了。”

    郑善行哈哈大笑起来。

    正当这时,只见三四人急匆匆的跑了进来,“哎呦!韩侍郎,你在这里就最好不过了,咱家又怕你不在,走走走,快随咱家入宫。”

    能够不通过门卫直接闯入的人,除了张德胜也没有别人了。

    韩艺微微皱眉,因为他从张德胜的脸色中看到了一丝不安,于是立刻跟着张德胜入宫。

    这刚刚入宫,就遇到李绩。

    “下官见过司空。”

    韩艺行得一礼,又小声问道:“司空,这是出什么事呢?”

    就连李绩都火速赶来了,那这事肯定不一般。

    李绩小声道:“老夫听闻好像吐蕃、吐谷浑那边出事了。”

    韩艺听得呆若木鸡,心里大骂,我操,不是吧,你们再给我一点时间会死啊。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求推荐。。。。。。

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难以调和

    在国内经济高速发展时,任何战争都有可能终止这一切,韩艺始终不愿意在这关键时刻,爆发对外的战争,他甚至不愿意在朝堂与任何大臣发生政治冲突,如果可以的话,他更加愿意奉行光荣孤立政策,可惜的是,中国的地理环境不具备这个条件。

    而在历史上来看,唐朝的兴衰始终都离不开吐蕃,这可是历史的巨轮,也非韩艺可以阻挡的。

    韩艺、李绩来到两仪殿时,许敬宗、李义府他们早已经在了,因为他们是三省的宰相,基本上都在皇城内,不跟韩艺、李绩一样,一般都在外面。除他们之外,还有一个三十来岁的将军,这个人韩艺认识,名叫达奚勇,原本是十六卫军的郎将,是当初韩艺派去吐谷浑督战的。

    李治是愁眉难展,直接达奚勇将吐谷浑那边的消息告诉他们。

    虽然当时经过大唐的调停,三方签订了一份协定,但那只是给予双方立下红线,没有说真的要双方停战,这一年来,两边经常发生战争,但一直都遵从大唐的要求,始终没有越过大唐设立的红线,而且吐蕃非常给面子,大军后撤,让白兰部去充当代理人,因为白兰部跟北边的赤海部有牧场的争夺,两边是战火不断,禄东赞不但给白兰部提供人马,而且许诺占领的牧场、河源都归白兰部,那白兰部当然愿意。

    而对于吐谷浑而言,白兰山是拦住吐蕃的一道天然屏障,吐谷浑也想夺回白兰山,因此诺曷钵也在权力支持赤海部。

    战局一度非常焦灼。

    可是就在上个月,白兰部的一支部队在赤水附近,突袭了一支车队,这是很常发生的,游牧民间就爱抢,可要命的是,这一支车队乃是赤海部首领阿布罗的娘家,而且阿布罗的妻儿都在里面,结果全都惨死于白兰部的大刀之下。这可是将阿布罗给激怒了,率领所有的部众对白兰部发起猛攻,一举就突破了白兰,直接就打到了吐蕃境内去了,因为阿布罗的赤海部是吐谷浑最能打仗的部落了,它身处在边界,个个都是能征善战之辈,最后还是经过吐蕃将士的顽强抵抗,这才抵挡住阿布罗的攻势。

    可是根据协议而言,白兰山就是红线,因为白兰山过去就是吐蕃了,其实这白兰就是缓冲地,等于是吐谷浑越线了。

    因此禄东赞赶紧找来大唐观察使,带着观察使去吐蕃的边界,你们看,是吐谷浑先越界的,希望大唐能够出兵帮助吐蕃反攻吐谷浑,并且立刻派了使臣赶来大唐求助,同时吐谷浑也派了使臣赶往大唐。

    达奚勇知道情况不妙,就赶紧回来报告。

    等达奚勇说完之后,李治目光一扫,道:“诸位爱卿如何看?”

    李绩便道:“吐谷浑实力还是不如吐蕃,如果我们帮助吐蕃的话,只怕吐谷浑根本抵挡不了。”

    卢承庆愁眉道:“吐蕃和吐谷浑都是我大唐的藩国,并且都与我大唐有联姻,这与新罗、高句丽大不一样,我们帮那边似乎都不妥。”

    许敬宗道:“老臣以为我们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当初他们来求助我们的时候,我们已经尽最大努力去调停,并且与他们签订了协定,可是这两家都不听劝,那何不就由着他们去。”

    李义府也道:“当年吐蕃攻占白兰,就已经与吐谷浑结下仇怨,吐蕃想攻打吐谷浑,吐谷浑也想夺回白兰,这几乎是不可调解的。当初他们也只是因为忌惮我大唐的国威,被迫停手,如今战火又再度燃起来了,只怕他们两家都不会轻易停手。我大唐如果再出面调停的话,我估计双方都不会再听,到时我们反而会陷入两难境地,这面子上也过不去,可是出面的话,那就必须得出兵,可是臣以为卷入这一场争斗中,绝非明智之举。因此臣也以为,这事咱们就不管了,由他们自己去自相残杀。”

    许圉师也点头道:“臣也赞成李中书之言。”

    都是藩国,而且都有和亲关系,犯错的是吐谷浑,帮吐谷浑是说不过去,但如果帮吐蕃的话,那吐谷浑根本抵挡不了,可问题是,吐谷浑的政权实则是大唐扶植上去的,大唐又不希望覆灭这个政权,因此他们都认为帮哪边都是错,索性就让他们自相残杀,见机行事。

    李治也点了点头。

    李绩突然道:“陛下,吐谷浑的国力不如吐蕃,如果我们两不想帮的话,只怕吐谷浑会被吐蕃占领,这对于我们的陇西地区,会造成非常大的威胁,老臣建议,何不直接出兵,先占领吐谷浑,用来保护咱们的陇西地区。”

    许圉师连连摇头道:“司空,这可不行,吐谷浑乃是我们的藩国,那河源郡王对于大唐是忠心耿耿,如今他们正处于困难之际,我们不帮忙,反而落井下石,此非君子所为,其他的藩国见了,又会作何想。不可,不可。”

    李绩瞧了眼许圉师,扬了扬嘴角,有些不爽,但也没有多说什么,他只是作为国家第一元帅,专门负责打仗,但是打不打还得看他们这些宰相来决定。

    李治觉得李绩这办法太不道德了,叹了口气,道:“好吧,这事就不管了,反正我们也已经尽了力,是他们自己不珍惜,怪不得谁。”

    “陛下!”

    一直沉默的韩艺突然站了出来,道:“陛下,臣以为此事还未到我大唐束手无策的地步,其中还是能够周旋的,司空说得很对,如果任由吐蕃占领吐谷浑,那对于咱们而言,绝非是好事,吐蕃可以扼住我们出往西域的道路,减弱我们对西北的控制,这对于我们大唐的利益极为不利,毕竟我大唐在西北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而且,双方使臣都已经在路上,如果咱们置之不理,那今后再发生什么事,他们也不会再来了,这对于我大唐而言,可也不是好事啊。”

    许敬宗立刻道:“当然不能置之不理,陛下可以派人送两封书信过去,让他们双方停止战争,至于他们听不听,那是他们的事了。”

    送两封书信过去,连个使臣都不派,这不是告诉吐蕃,你尽管打就是了,我们不会帮忙的。韩艺非常郁闷,吐蕃攻打吐谷浑,目的虽是统一高原,但肯定也是想染指西北,那么他的西北大计划,只怕是玩不下去了,但是如今李治与大多数枢要大臣,都不想管这事,其实李绩也不想管吐谷浑的死活,他只想占领吐谷浑的地盘,为大唐开疆辟土,为自己增加功绩。

    就他一个人想法不同,那李治不可能会听他的。

    韩艺挣扎半响,一咬后槽牙道:“陛下,臣愿出使吐谷浑,调停此事。”

    此话一出,所有人皆是一愣。

    任雅相就道:“韩侍郎,吐蕃、吐谷浑两边争争斗斗,亦非一日两日之事,这矛盾是无法调解的,我看你去了也是徒劳。”

    李治也点点头道:“任尚书说得是,再加上那里兵荒马乱,你又是朝廷重臣,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如何是好。”

    让你送个粮草,你都弄得九死一生,还跑去那里,真是太危险了。

    韩艺道:“陛下,其实之所以会闹成这样,都是因为臣当初没有仔细考虑,这事可以说是因臣而起,那么臣理应为此负责。另外,臣始终认为,如果让吐蕃吞并吐谷浑,会伤及我大唐的根本利益,我大唐决不能坐视不理。”

    李治皱了皱眉,显得有些犹豫。

    许敬宗道:“陛下,依老臣之见,倒是可以派韩侍郎前去试一试。”

    李治斜目一瞥,透着一丝不悦,他哪里不知许敬宗那点小心思。

    许敬宗尴尬不语。

    李治思忖半响,道:“此事还是等吐谷浑使臣来了再说吧。”

    现在很多政策都是由韩艺提出来的,韩艺对于他而言,非常重要,而且作为宗主国而言,也又少有派宰相出去当使臣的,有专门外交官,除非危机到自身国家安危,这就可能让宰相出使。

    出得两仪殿。

    李绩主动走到韩艺身旁,道:“不瞒你说,老夫也不赞成你的建议。”

    韩艺一愣,道:“还请司空赐教。”

    李绩道:“你以为吐谷浑就真的心向我们大唐吗?当初吐谷浑可也是我大唐的敌人,一直觊觎我大唐的陇西地区,只不过后来被我大军给打败,当年太宗还有意扶植吐蕃去对付吐谷浑,而且当初太宗圣上为了不让吐谷浑发展壮大,还用了很多手段去压制吐谷浑那些部族酋长,这才将诺曷钵扶植上去,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吐谷浑的国力才会变得恁地孱弱,那诺曷钵是向着我们大唐的,但是其余的酋长可就不一定了。”

    当年吐谷浑也是弄得李世民好不爽,因此李世民派出了最强阵容去攻打吐谷浑,其中就包括李靖、李绩、侯君集、薛万韶等不世名将,不过兵力倒是非常少,就是一两万,但还是摧枯拉朽般的吐谷浑给打败,其中肯定避免不了杀戮,主要就是削弱吐谷浑的势力,因此吐谷浑才没有实力去对抗吐蕃,其实吐谷浑在隋末唐初是非常强大的。

    韩艺听得眉头一皱,道:“那依司空的建议?”

    李绩道:“吐蕃是虎,吐谷浑是狼,他们又恰恰在我们身边,那么你说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让他们自相残杀。”韩艺道。

    李绩点点头道:“然后我大唐再出来收拾残局。”

    韩艺道:“可是那样的话,我们就避免不了与吐蕃的冲突了。”

    李绩笑道:“书生常说以德服人,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在以德服人之前,你首先还得将刀架在对方的脖子上,才有资格去谈以德服人,吐蕃一直都跃跃欲试,若是我们一味的退让,只怕他们更会咄咄逼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出手教训他们一下,这样他们就不敢再跳了。”

    他这是在跟韩艺交底,其实他一直都是主战派,禄东赞这么嚣张,他如何看得下去,也想跟吐蕃较量一下,而且李绩虽讲江湖道义,但是国与国之间,那是什么道义都不讲,能够落井下石,那当然落井下石,而且李绩就爱趁你病要你命,他的主张,就是先让他们自相残杀,然后大唐再出兵,全部扫平。

    但是韩艺之所以想帮助吐谷浑,就是不想打这仗,想要扫平吐蕃,肯定是一场持久战,甚至可能陷在里面拔也拔不出来,当初他划定红线,可不是用来阻止战争的,这一年多来,可也一直在打,我只是希望大唐不要大动干戈,因此他是既不赞成主和派的意见,也不赞成主战派的意见。

    韩艺沉思片刻,道:“司空,吐蕃的国力虽然远不如我大唐,但是他军事力量可也不弱。当然,我不是说他们比我大唐还要强,只是如今我们大唐扩张的太快,西北都没有经营好,而太宗圣上的去世,导致东突厥旧地,也不是那么的稳固。如果我们这时候跟吐蕃开战的话,纵使胜利,一旦我大唐国力有所衰弱,那么对于西北地区,肯定是鞭长莫及,到那时候,反而会引起更多的动乱,有可能让我大唐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李绩捋了捋胡须,皱眉道:“那依你的意思是?”

    韩艺道:“还是以调停为主,尽量避免这一场大战,然后全力发展国力。”

    李绩道:“你认为这事还能调解么?”

    韩艺道:“但这至少是一笔无本买卖,就算不能调停,我们也没有损失什么。”

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一意孤行

    萧府。

    “什么?你要出使吐谷浑?”萧无衣惊讶的望着韩艺。

    韩艺点点头,道:“但是目前还不一定。”

    萧无衣黛眉轻轻一皱,道:“连陛下都还未决定,你就将这消息告诉我,可见你是非去不可。”

    韩艺没有做声,算是默认了,他没有选择,朝中大臣都不愿为此努力,而且他们也都有各自的理由,韩艺想这么做,多半是出于自身利益,只能靠自己去争取了。

    萧无衣沉吟片刻,道:“可是夫君,在我看来,就算你去,你也难以达到目的的。你不也常说,这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是拦不住的。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我大唐出兵,不管是帮哪一边都行。这年头,光凭一张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萧无衣扬了扬拳头,道:“还得靠拳头说话,为什么吐谷浑如今这么听我大唐的话,不就是因为当年我干爷爷狠狠揍了他们一番,自此之后,吐谷浑再也不敢进犯我大唐河陇地区,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想两边休兵,同样也得拿出足够的实力摆在他们面前,他们才会听你的。”

    韩艺叹了口气,道:“我就是不想大动干戈,才决定出使吐谷浑的,如果要动武的话,那我还去干什么。”

    萧无衣道:“你这就是商人的思维,总想着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回报。”

    韩艺没有做声,他就是这么想的。

    萧无衣道:“但是国与国之间可不是做买卖这么简单的,我干爷爷说过,这年头谁的拳头大,就由谁说了算,可没有什么公平可言。要说我呀,就先让他们狗咬狗,等到他们打得差不多的时候,我们再出兵,将他们一网打尽。”

    韩艺皱眉道:“其实司空也是这意思,可是吐蕃的军事实力不比我大唐差,如今禄东赞调集了十几二十万大军囤积在那里,显然是有备而来,我们如果要备战的话,也得调集军队,那样的话,可能吐蕃肯定能够察觉,另外,他们的都是奴隶军,死得起,但是我们大唐可是军籍户,要是陷入持久战的话,对于我大唐不利,再来,如果我们打输了,我们将会失去整个西北地区,我始终认为出兵的风险太大了。”

    萧无衣嗫嚅几回,但最终还是没有再说了。其实她极其不赞同,她受李靖影响,是纯粹的鹰牌,先打完再说,她平时也是这么做的,但她始终还是不愿意干预韩艺的想法,她只是提出自己的意见,接不接受那就是韩艺自己的事了。

    隔日。

    吐蕃和吐谷浑的使臣几乎是同时抵达了长安,时间都相差无几,李治就同时接见了他们二人。

    双方是各执一词,在李治面前争得是面红耳赤。

    吐谷浑就咬定这都是吐蕃的阴谋,故意袭击阿布罗的妻儿,激怒阿布罗出兵,然后以此为由,大举入侵吐谷浑,希望大唐能够出兵相助。

    但是吐蕃方面则是反驳吐谷浑这说法完全没有证据,而吐蕃有确实的证据,证明是吐谷浑方面越过了红线,入侵到了吐蕃境内,当初这可是你大唐定下的规矩,如今大唐理应为此负责,要求大唐出兵相助,给予吐谷浑惩罚。

    总之,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委屈。

    这清官难断家务事,可偏偏大唐本也参与了进去,而且还派了督战官员,按道理来说,大唐作为老大哥,理应主持公道。

    李治听着是头疼不已,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等到他们吵完之后,就让他们先歇着,然后又召集枢要大臣,商议该如何应对。

    杜正伦率先站出来道:“陛下,臣以为吐谷浑使臣的话,不过都是猜测,他并无证据证明这都是禄东赞的阴谋。相反,吐蕃那边可是真凭实据,就连咱们的督战官员也能够作证,这是咱们大唐定下的协定,那么我们大唐理应出兵帮助吐蕃,一块讨伐吐谷浑。”

    韩艺一听,立刻明白,杜正伦这是在帮李绩说话。

    李绩不就是这意思么,跟吐蕃一块瓜分吐谷浑得了,只是杜正伦将这意思润色一下,说得可是有理有据,这就是政治家和将军的区别所在。

    卢承庆却道:“不可,不可,河源郡王可是陛下堂姐夫,况且,河源郡王又没有做出对不起我大唐的事来,我大唐怎么能够落井下石了。”

    杜正伦道:“吐蕃皇室也与我们皇室有联姻。”

    许圉师也道:“就算如此,假如我大唐与吐蕃一块出兵的话,究竟该如何划分胜利成果,而且吐谷浑部众本就是游牧民族,与吐蕃较近,与我大唐较远,且在高原之上,管理起来,有着诸多不便,只怕到时会慢慢被吐蕃蚕食,而且,还会生出更多的祸端来。”

    李治听得稍稍点头,也是面露为难之色。

    韩艺突然站出来道:“陛下,臣也以为出兵的话,代价太大,但是若不闻不问的话,于情于理又说不过去,毕竟当初的协定,是咱们大唐主持的。因此臣以为,朝廷可派出一位重臣前去调停此事,这样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