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小闲人-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ps:推荐票很是给力,还希望大家再接在励,在分类榜单上逗留一周。。。。。另外求月票,求订阅,求打赏,。。。。。。。(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三章 华夷之辨

    “哈哈!好孙儿,没有丢你爷爷的脸,不过老夫年轻的时候,比你可跑的快多了。”

    尉迟敬德来到尉迟修寂身边,一掌搭在孙儿的肩膀上,得意洋洋的说道。

    其实方才尉迟修寂他之所以能够跑到前三名,主要是因为那些士兵出身的学员,见到尉迟敬德在这里,不敢乱来,毕竟谁都知道这位老将军可是极爱面子的。

    尉迟修寂根本没空搭理尉迟敬德,还在狼吞虎咽,只是敷衍的嗯了几声。

    尉迟敬德嘿了一声:“你小子在家大鱼大肉也没有见你吃的这么香,这馒头腌菜倒被你吃成了山珍海味了,老夫也去弄点来吃吃看。”

    尉迟修寂还在点头敷衍了事。

    过得片刻,这尉迟敬德当真端着一些馒头腌菜走了过来,坐在尉迟修寂身边。

    尉迟修寂一看,顿时脸色苍白,“爷爷,你这是干什么?”

    尉迟敬德道:“你小子吃的这么香,爷爷都看饿了。”

    尉迟修寂道:“爷爷,你回去吃就好了,干嘛在这吃啊!”

    尉迟敬德双目一瞪道:“老夫在哪里吃,你还管得着么?”

    尉迟修寂瘪着嘴道:“爷爷,你吃就好了,可别浪费呀,小心一点啊!”

    啪!

    尉迟敬德气得火冒三丈,就是一巴掌打在尉迟修寂脑袋上,道:“你小子是想造反吧,还管起爷爷来了。”

    尉迟修寂捂住头道:“爷爷,你要是不吃完,待会食堂的人就会收走,留给咱们下餐吃,就连掉在地上的他们都会捡起来。孙儿倒是不介意,但是其他人会怪孙儿的。”

    尉迟敬德道:“老夫还就不信了,他韩艺敢这么做。”

    边上的柳含钰小声道:“尉迟爷爷,韩艺当然不敢这么对尉迟爷爷,但是他做没做,咱们也不知道啊!”

    萧晓也道:“尉迟爷爷。要不你回去吃得了。”

    尉迟敬德指着他们道:“你们这群没用的家伙,真是丢人现眼,老夫还偏要在这吃了。”

    说着他拿起馒头,用一股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气势大口大口吃了起来,那馒头渣滓掉得到处都是。

    柳含钰、萧晓他们看得都快抓狂了,自从第一回后,谁敢这般吃法,那会被人打死的,但是对方是尉迟敬德。谁敢多说半句,泪都往肚里流啊!

    萧晓等人开始望向尉迟修寂,那眼神好似在说,这是你爷爷,你得负责把那些渣滓给弄没了。

    尉迟修寂才不去看他们,有苦大家一块扛啊。

    那边李治等人也开始吃了起来。

    褚遂良突然问道:“韩艺,你平时也是跟他们吃一样的吗?”

    韩艺吞下一口馒头,如实道:“下官平时比他们吃的要好一些。通常都是有鱼有肉,而且我们还是坐包间。只是今日食堂没有准备多余的鱼肉,分量有限,下官也不敢让陛下吃馒头,我们吃肉,所以将就着吃一餐。”

    “咳咳咳!”

    程处亮当即咳了起来,他就纳闷了。今日韩艺这么恁地实诚。

    而且他也没有见过这么实诚的人。

    李治听得都呵呵笑了起来,道:“你倒是挺老实的。”

    长孙无忌、韩瑗等人也都是笑着摇头。

    褚遂良都傻了,他只是随口一问,却没有想到韩艺原原本本的告诉他了。又非常认真的问道:“你认为这样做合适吗?为官者,不是应当以身作则吗。”

    韩艺笑道:“下官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右仆射身为宰相,也不可能跟农夫吃得一样,这是非常现实的,他们是来接受训练的,可不是来享受的,而下官是来工作的,下官吃的用的都是用下官的双手赚来的,这是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事情,如果我跟他们吃的一样,那就显得有些虚伪了。简单来说,他们是用财富换取知识和前途,而下官是用知识换取财富和前途,出了这训练营大家就各不相干,下官也不要他们感激下官什么,因为这是下官的职责所在,所以下官吃什么跟他们吃什么,完全没有关系,下官吃得也是心安理得。”

    很实在的一番话。

    但就是这么一番实在的话,说得褚遂良是哑口无言,你作为宰相,天下百姓都以你马首是瞻,你为毛不跟农夫吃的一样,呵呵一笑道:“好吧,此事算你在理。那老夫再问你,听闻你还曾侮辱圣人,不知可有此事?”

    此话一出,周边大臣全部惊醒过来,对呀,这事怎么就忘记了。

    原来方才他们被韩艺一番讥讽,脑袋都短路了,以至于将这么重要的罪证都给忘记了。纷纷围了过来,摩拳擦掌,这一回势要将面子给找回来。

    韩艺委屈道:“这真是冤枉呀,下官从未侮辱过圣人啊!”

    “狡辩!”

    许敬宗立刻道:“我听说你怂恿学员质疑圣人之言,可有此事?”

    韩艺点点头道:“此事倒有。”

    刘芾精神大振,这回总算抓到你的把柄了,激动道:“你一个小儿,凭什么质疑圣人之言,你这分明就是侮辱圣人,蛊惑造谣,我问你,你居心何在?”

    一干学员见罢,也纷纷将注意力放到这边来。

    李治还是不做声。

    韩艺突然拱手朝天道:“下官这么说,只是希望学员们能够学习太宗圣上的精神。”

    褚遂良皱眉道:“这与太宗圣上又有何干?难不成是太宗圣上教你质疑圣人之言的?”

    韩艺道:“正是。”

    长孙无忌立刻喝道:“胡说八道。”

    任何涉及李世民的言论,他都表现的非常严肃。

    韩艺一口咬定道:“这就是太宗圣上教我的。”

    许敬宗大喜,道:“好,那你且说个明白,否则的话,你就是假借太宗圣上之名。羞辱圣人,罪该当诛。”

    还罪该当诛,我看你才是猪吧!韩艺站起身来,拱手说道:“太宗圣上生前不止一回说过,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不知下官可有说错?”

    长孙延他们一听,不禁暗道一声………妙极。

    褚遂良一怔,沉眉不语。

    刘芾道:“这是太宗圣上说的,但与此事可有何关联?”

    韩艺笑道:“太宗圣上这话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就是希望我们能够将前人的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这样才能成功。但是如找出前人的失败得失了,首先你就要拥有一种质疑的精神,没有这种精神,你不可能找得出前人的失败得失。我们照镜子不能只看自己好的一面,而忽略不好的一面,不然永远无法取得进步,但是首先你得知道这人无完人,你才会去从镜子中找到自己缺陷。这就是一种怀疑精神。

    圣人也是人,圣人也是古人。我们不能只看到圣人伟大的一面,我们还需要找出圣人错误的那一面,这样我们才能进步。我们为人臣子,在面对君主时,同样也该如此,君主高高在山。尊贵无比,但是君主说的话就一定是对的吗?哪怕陛下坐在这里,微臣也敢说一句,那也不见得。太宗圣上雄才伟略,豁达大度。但是魏公却上了上千道奏章,指正太宗圣上的过失,而且多半还都被太宗圣上采纳了,这就是说明太宗圣上也有错误的地方,但这绝非是批评太宗圣上,恰恰是对太宗圣上的最高赞赏。正是因为太宗圣上虚心纳谏,因此才会如此伟大,被人尊称为天可汗,因为太宗圣上在虚心纳谏的同时,也在不断得在完善自己。”

    说着,他向李治行礼道:“陛下,微臣虽然官职卑微,但是微臣也得说一句,陛下亦非完人,当怀有虚心纳谏之胸怀,如此陛下才能趋于完美,如此大唐才能在陛下的领导下,变得更加强盛。”

    这话说得多漂亮,即便是李世民的挚友长孙无忌,都无话可说了。

    李世民被人歌颂的不是他算无遗策,一生之中就没有错过,恰恰是他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甭管李世民这么做是不是非常在乎后世对自己的评价,这对于一个皇帝而言,就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李治听得眼中一亮,笑呵呵道:“你都这般说了,朕若是弃之不闻,那岂不是成了一个不孝昏君。”顿了顿,他目光一扫,道:“其实朕一直都将父皇的这一句话铭记在心,朕也非常希望各位爱卿,能够多多谏言,让朕明白自己的得失。”

    这真是一个比一个狡猾呀,韩艺利用太宗之言,来反驳圣人之言,而李治却利用韩艺之言,来暗示对当今朝堂上的不满。

    这话可不太好接了,首先褚遂良就不好开口了,当今朝堂上面如同一潭死水,不都是因为他们吗,如果他继续争辩的话,那李治会怎么想?你这是咄咄逼人呀。

    “陛下圣明!”

    韩艺高呼一声,又道:“孔圣人他出生于春秋年代,那是一个群雄割据的年代,那是一个烽烟四起的年代,那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年代,而我们现在生活在大唐盛世,一个极其强盛的年代,孔圣人在当时说的话,不代表能够用于现在,例如,孔圣人曾言道‘内诸夏而外夷狄。’。但是太宗圣上呢?太宗圣上主张的却是‘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思想,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思想,难道太宗圣上错了吗?”

    作为骗子,那肯定要将细节算得的清清楚楚,他当初没有那堂课上举这个例子,就是留给他们的。

    这话谁敢接?

    谁要敢说太宗圣上错了,那长孙无忌非得弄死他。

    小样!你们不是满腹经纶吗?有本事来反驳我啊!不说话了,那就静静的坐在这里看哥表演!韩艺准备好久了,继续道:“孔圣人之所以提出那种主张,在当时而言并未有错,因为当时中国屡屡受到四夷侵扰,但是现在我大唐已经一统江湖,不,一统天下,四海一家,不分彼此,这正是因为太宗圣上有着海纳百川的胸怀,我大唐帝国才能拥有恁地辽阔的版图,我大唐才有今日之盛世,不管是狄夷也好,南蛮也罢,亦或者中原子民,我们都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大唐子民。

    如果太宗圣上也尊崇圣人之言,那么我大唐决不可能有今日之强盛,谁在今日还主张‘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思想,那就是想分裂我大唐,太宗圣上为何会有如此思想,就是因为太宗拥有怀疑的精神,历朝历代都是尊崇内诸夏外夷狄的思想,结果如何?常年战争不断,民不聊生,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太宗圣上以古为镜,看到历朝历代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就收获一块旷古烁今的版图。在此下官敢问各位一句,究竟是太宗圣上对?还是孔圣人对?”

    ps:求月票,求推荐,求订阅,求打赏。。。。。。(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四章 面子功夫

    这是一道要命的选择题呀?

    除非他不要命了。

    服了!

    褚遂良这回是真心服了,他都没有胆量接这话。

    可以这么说,当今天下,没有人敢反驳韩艺这一番话,包括李治在内,因为这都已经不是谁错谁对的问题了。

    韩艺的论点非常清楚,孔子主张“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思想,而李世民却主张一视同仁的思想,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思想,那么问题来了,谁才是对的呢?

    就当下来看,当然是李世民,毕竟李世民是赢家,就是这么简单。

    而李世民为什么会主张这种思想呢?

    胸怀、气度是一回事,另外他自己身上也流着鲜卑的血统,他的大臣里面很多都是鲜卑大将,其中关陇集团就是一个鲜卑人和汉人杂交的集团,只有山东士族才是一个纯粹的汉人集团。

    李世民如果尊崇孔子的思想,那他不得把自己先给反了,亦或者将尉迟敬德、长孙无忌等人都给杀了。

    同样的道理,现在掌权的是关陇集团,其中很多大臣大将都是拥有鲜卑和汉人的血统,甚至还有高丽族的,突厥族的,吐蕃族的,谁如果还说要主张“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思想,那都不用韩艺出手,李治、长孙无忌就得把他给弄死,因为要是这么搞法,那些外族大将不都得起兵造反。

    而且韩艺说得很有道理,以前中原与周边民族总是打仗,反正是有你没我,但问题在于谁也无法消灭谁,汉朝都把匈奴打成那样了,但最终还是能够死灰复燃。这才有了后面出现的五胡乱华。然而李世民反其道而行,大家却融为一体,提出天下一家的思想观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也是促使大唐盛世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不管李世民提出这个观念的原因是怎样的,但是他成功了,现在长安就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在长安居住着各国籍人士。

    这话对于错已经不重要了,没有人敢说李世民主张的这种思想是错的,如果李世民没有错,那么就是孔圣人错了,那么韩艺就是对的。

    结论就是。韩艺他不能错,他一定要是对的。

    李治听得都是叹服,这真的有实力的狡辩。

    长孙无忌哈哈笑道:“这一番论言,真是精彩之极啊,圣人的许多言论只是针对当时的情况,若是强加于我大唐,确实有些不妥,老夫也赞成韩艺的观点。圣人的话,不一定就是对的。”

    他是老狐狸了。甭管心里愿不愿意,这话还只能顺着韩艺的话去说,不然就可能天下大乱了,而且他也是鲜卑族的。

    崔义中还是不服气,他是纯种的汉人血统,当然是尊崇贵我贱你的思想。所以他们都看不起李世民,但是他也不敢反驳,毕竟当今的社会背景不允许,只道:“你虽说得有道理,但也不能因此而将圣人之言一一反驳。你此举有投机取巧之嫌。”

    语气还是非常虚的,看得出是在硬撑着。

    许敬宗立刻道:“我听说你还曲解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一句话的意思。”

    针对侮辱圣人是不行了,那只能将争论缩小到一句话上面。

    韩艺道:“这我真是冤枉呀,我只是遵从太宗圣上的思想,提出了一个用怀疑态度去读书的主张,具体这句话的意思,那都是学员们自己提出来的,与我没有半点关系,正好,今日晚上针对这一句话,会有一个辩论大赛,如果各位前辈有兴趣的话,不妨留下来看看,究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下才疏学浅,不敢乱做定论。”

    他可不会接招的,毕竟这横看成岭侧成峰,你要争就跟那些学员去争。

    李治饶有兴趣道:“辩论大赛?”

    韩艺点点头道:“正是,其实关于这一句话,学员们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微臣也没有办法,于是就给他们开了一个辩论大赛,让他们自己去辩论。”

    李治点点头道:“这听着好听挺有趣的,朕倒是想看看。”

    长孙无忌、韩瑗、来济等人纷纷表示希望能够观看着辩论大赛。

    关于曲解圣人之言就到此为止了,韩艺赢得是干净利落,没有人敢反驳他的怀疑观点,撇的也是一干二净。

    迅速的吃过早饭过后,学员们又赶回操场列队,李治与一干大臣也都去了。

    列队过后,韩艺再度来到队伍面前,朗声道:“在训练之前,我有三件事要宣布,首先,我早先提到的辩论大赛,将会在今晚举行,希望你们已经准备充分了。其次,我们训练营将会发放统一的服饰,中午就会发放到你们手里,一人两套,包括里衣,从明日开始在训练营只能穿训练营的服装,其余的一概不准穿。”

    “哎哟!”

    话音刚落,尉迟修寂就是一屁股坐在地上。

    韩艺嘴角抽了抽,却是不悦道:“尉迟修寂,你有问题么?”

    尉迟修寂爬起来,激动万分道:“当然有问题,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穿自个的衣服不是挺好的么?”

    早就料到你们这群王八蛋会为了避免洗衣服,而带足衣服来,但是你们也不想想看,老子要让你们洗衣服,你们逃得了么?真是幼稚。韩艺笑道:“这很简单呀,官员要穿官服,士兵也有专门的服饰,那么训练营当然也得如此,不然看上去,岂不是像一群乌合之众,必须统一服饰,这没有什么可商量的。”

    尉迟修寂听得险些要晕厥过去了,另外还有不少学员都是哭丧着脸,他们刚刚带了五天的衣服来,结果都不准穿,还有比这更欺负人的吗。

    长孙延、独孤无月听得暗自佩服,韩艺还真是算无遗漏呀。如果第一周就发的话,那就会浪费许多,因为有很多人都不会来了,现在就不同了,现在留在这里的学员很难再会离开了,而且他们多半人肯定是带足了衣服来。结果这么一弄,他们还得乖乖去洗衣服。

    韩艺没有顾忌尉迟修寂那痛不欲生的表情,继续说道:“这第三件事,就是关于接下来的内容,在前几日,我们训练了站,从今日开始我们将训练行,我将这种行命名为正步。”

    一干学员纷纷露出不屑、鄙夷的神情,这不是侮辱我们吗。我们又不是小孩,不是训练站,就是训练走,好歹也训练一些高难度的东西啊。

    那些大臣也莫名其妙,这训练得都是一些什么鬼东西啊!

    韩艺笑道:“至于我为什么要训练这正步,其实道理很简单,你们撒泡尿照照自己,就能找到答案。看看你们脸上那幼稚的表情,连走都还没有学会。就想去飞,还是那句老话,先把训练做好,再露出这不屑的表情,否则的话,你们就是一群笑话。跟那些已经离开的学员没有什么两样。”

    做不得声,这张嘴真是太损了,留在这里的,那就算了,但是人家都走了。他还是忍不住拿那些人来当反面教材。

    刘芾等人听得火冒三丈,但苦于事实胜于雄辩,他们也只能忍着。

    接下来各小组立刻去到自己的地盘列队。

    刚开始还是复习一下,前几日训练的成果,就是列队。

    李治与一干大臣见了,还真是如此,韩艺并未想什么招数来惩罚他们,那些学员这点苦都吃不了,还真不能怪韩艺。

    复习完毕后,大家开始进入新的训练,那就是走正步,这对于他们中不少人而言,可是非常难得了,包括那些士兵出身的人。

    “一!”

    。。。。。。。

    “教官,你怎么还不数二?”

    崔有渝抬着右腿,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落了下来,实在是忍不住了,开口嚷嚷道。

    那教官并未搭理他,还是帮助一些学员纠正走姿。

    一些学员实在是忍不住了,这腿都快酸掉了,将腿刚一放下来,那教官便对着他一顿咆哮,原来他们当初在接受密训时,吃了不少苦头呀,因为他们的教官就是韩艺,韩艺又比较赶时间,没啥耐性,骂的他们都哭了起来,他们当然将这一股怒气发泄在这些学员身上,反正后面有韩艺顶着。

    这要是平时这些公子哥们非得跟他们对呛,但问题是皇帝他们也在,这一顿咆哮顿时将李治等人的目光给吸引来了,不能在皇帝面前丢脸啊,只能咬牙坚持。

    然而,韩艺可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该丢脸的,还是得让他们丢脸,与独孤无月、长孙延一边巡视,一边嚷嚷道:“搞什么,搞什么,看看你们咬牙坚持的那痛苦表情,真的像似已经要病入膏肓了,要不要我再给你们配发一根拐杖,让跟多人来同情你们,我只是教你们走路而已,又不是教你们去自杀。你们这些家伙昨晚都干些什么去了,怎么个个都跟条软脚虾似得,如果你们是想借此告诉我,你们昨晚是多么的风流快活,我很高兴回答你们,你们的目的达到了。

    身体差就少去几趟平康里,尤其是中巷和南巷,哦,北巷可以多去。年纪轻轻的,就虚成这样,还怎么当皇家警察,如果你们用这种表现来回报我替你们争取来的假期,我会考虑是否该取消你们的假期………如果是男人的话,就给我把腿抬高一点的,不然的话,你们就告诉我是裤子的阻力太大了,我会给你们换上裙子的,那样就不会有人嘲笑你们了。”

    这半荤半素的训话,让其中许多学员都满面通红,他们是心虚呀,因为他们昨日还真的跑去平康里了,毕竟他们血气方刚,又关了几日,哪里忍得了。

    长孙延小声道:“韩艺,陛下可在那里,你这么说合适吗?”

    韩艺道:“我就是想告诉他们,陛下可帮不了他们。”

    长孙延没有说话了。

    同样也在远处巡视的褚遂良等人,听得韩艺这粗俗的训话,不免皱眉,褚遂良就向李治道:“陛下,你听听,韩艺说得都是一些什么话。”

    李治微微笑道:“这倒是没关系,朕反而对他们的训练非常好奇。”说着他向程咬金道:“卢国公,你领兵数十年,可看出其中的一些门道。”

    程咬金摇头道:“回陛下的话,臣看不出啥来。”他又向一旁的程处亮道:“亮子,他们这是训练什么?”

    程处亮尴尬道:“爹爹,孩儿不清楚。”

    程咬金怒道:“你是总督察,怎会不清楚呢?”

    程处亮道:“孩儿只是服从监督,训练的事不归我管。”心里埋怨韩艺隐藏的还真够深的,当初还假装模作样的让自己指导他,结果到今日,韩艺是半句都没有问过。

    程咬金瞥了眼李治,不做声了。

    正巧韩艺威风八面的走了过来,李治喊道:“韩艺。”

    韩艺急忙走了过来,道:“陛下有何吩咐?”

    褚遂良抢先道:“副督察,好生威风啊!”

    韩艺笑道:“下官这不过就是狐假虎威,得亏陛下和右仆射在这坐镇,其实我平时要比今日低调那么一点点。”

    李治呵呵一笑,道:“韩艺,朕问你,你们这是在训练什么?”

    韩艺道:“回禀下的话,微臣这是在训练他们走路。”

    “走路?”

    李治诧异道。

    韩艺道:“正是。一旦他们成为了皇家警察,那面对百姓时,可就是代表着皇上,这站、行、坐都得规范,要是跟个市井小民似得,站没站相,坐没坐相,那不是丢皇上的脸么。”

    程处亮大咧咧道:“我还当你在搞什么鬼,原来就是做这面子工夫啊!”

    韩艺忙道:“卢国公可别小看这面子功夫,这面子工夫可也非常重要,因为人的第一印象,永远是来自外表,外表好,对方才会愿意更加深入的去了解你,相信你,就好像太尉这样,儒雅君子,举手投足间,君子风范尽显无疑,大家一看,就能看出绝非凡人,太尉说的话,大家都会信服,倘若一个人纵使满腹经纶,才学了得,但是衣履不整,披头散发,浑身臭烘烘的,那也不会有人知道他的才能,更加没有人会愿意听他的。”

    长孙无忌呵呵道:“你小子拿老夫说笑吧。”

    程咬金哼道:“就是,老夫都看了几十年,也没有看出什么君子风范。”

    长孙无忌忍不住了,指着程咬金骂道:“你这老匹夫是诚心要与我过不去吧。”

    程咬金道:“今日尉迟老头在,我当不了这老匹夫。”

    尉迟敬德最近一直迷恋炼丹,锐气大减,很是低调的,可见程咬金将他拉出来垫背,哪里忍得了,跳了出来,道:“你这猴崽子,以前还没有被我打怕么,还想被我教训么。”

    当今朝上敢骂程咬金猴崽子的,也就是尉迟敬德了。

    程咬金哼道:“尉迟老头,你少在这里吹牛了,咱们以前较量那可都是输赢各半,不服,咱们比划比划!”

    “来来来!我看你这猴崽子是皮肉发涨了………咳咳咳!”

    尉迟敬德气得都咳了起来。

    长孙无忌急忙上前扶着尉迟敬德,道:“敬德老兄啊!你又不是不知道这老匹夫是个什么人,这么多年了,你怎么还跟他一般见识,他现在就是闲得慌,想找个人陪他玩耍,咱们不去理他,他就得把自己个闷死。”

    尉迟敬德呵呵道:“是啊!老夫险些就着了他的道了。”其实他现在都七老八十了,哪里还是程咬金的对手。

    程咬金不屑的撇了撇嘴。

    别看他们三个吵吵闹闹的,其实关系都非常好,因为他们三个当初可都是秦王府旧将,现在也就没剩几个了,他们之间开玩笑,褚遂良他们都插嘴不上。

    ps:求月票,求推荐,求订阅,求打赏。。。。。。(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五章 辩论大赛(上)

    这正步一定要训练好之后,成百上千的人走出来才能彰显效果,才能让人明白这正步的壮观,训练的时候,尤其是刚刚开始训练,只有枯燥。

    因此韩艺也没有过多的解释,反正就是一个面子功夫。

    但是也没有人敢说他做错了,顶着皇家二字,这面子功夫当然是不能少的。

    李治与诸位大臣瞧了一会儿,显得有些无聊,于是就去到了训练营的大堂休息,要不是晚上还有一个辩论大赛,估计李治都会找理由先溜了。

    “陛下!”

    这李治才刚刚坐下不久,一位老人突然站起身来,朝着李治拱拱手。

    李治笑道:“颜爱卿有何事上奏?”

    此人名叫颜康,出身琅琊颜氏,他道:“陛下,老臣无能,听信了我那不孝孙儿的荒谬之言,以至于上奏弹劾特派使,如今真相大白,老臣深感愧疚,还望陛下给老臣那不孝孙儿一个机会,让他能够回到这训练营来。”

    他刚一说完,刘芾等人纷纷眼珠乱转,很明显一旦李治答应下来,那一份黑名单将不会存在。

    其实他们真的稀罕这皇家警察么,明显不是,他其实是想帮助他孙儿从那一份黑名单中去除,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是很难再治韩艺的罪了,既然如此,那肯定选择求和。虽然很丢人,但是比起孙儿的前途来,这又算得了什么。

    李治心如明镜,他不可能答应的,因为就这么多名额,要是那些个小子又都回来了,到时就更加难办。但是他也不好拒绝,毕竟这颜康是老臣子了,总得给些面子,瞟向坐在最末端打瞌睡的韩艺,道:“韩艺。”

    好吧,好人你当。坏人我来当。韩艺站起身来,道:“微臣在。”

    李治轻咳一声,道:“你看看能否通融一下。”

    韩艺摇头道:“陛下,有道是,无规矩不成方圆,既然微臣已经决定开除了,倘若又让他们回到训练营的话,那些学员们就都不会服从微臣的命令,而且这对于留下的学员们也不太公平。毕竟名额就是这么多,他们的竞争压力非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