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小闲人-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孙无忌突然道:“不过韩艺,你前面说到士农工商,似乎对商居末,感到不满?”
韩艺立刻道:“下官绝没有感到不满,如果说朝廷现在要重商的话,那下官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李治哦了一声道:“你可是商人出身,朝廷要重商,对你而言,可是好事一件,你为何要反对?你此言不是自相矛盾吗?”
韩艺答道:“回禀陛下,这一点也不矛盾,但凡世人,都只会看重那些有价值的东西,士农工,都能为国家做出非常多的贡献,唯独商人是一个例外,因为多半商人都是看重自己的利益,远胜于一切,包括国家和百姓,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自己,并未为国家做出任何贡献,陛下作为天子,自然将对这个国家有价值的人放在前面,没有价值的人肯定就放在后面,故此士农工商的排名一点也没有错。”
李治笑道:“你当真是这么想的吗?”
“微臣不敢欺瞒陛下。”
韩艺突然话锋一转,又道:“但那只是绝大多数商人的价值观,微臣虽然作为商人,但是微臣并没有同流合污,而是以国家和百姓为重,这也是为什么微臣能够做官,能够得到陛下赏识的原因。”
李治呵呵笑道:“朕可从未见过一个人夸自己夸的这么坦荡荡的。”
长孙无忌和高履行皆是忍俊不禁。
唯独韩艺还是一本正经的模样,道:“微臣只是据实以说,心中坦荡荡,当然不怕被人笑话。微臣见过很多商人,他们都在自怨自艾,说自己腰缠万贯,能力出众,却处处受人鄙视。但是他却没有想到自己为这个国家做出了什么贡献,能力再强,那只是个人的事,但是你并没有为国家和百姓做出贡献,反而还利用自己的能力,无止尽的吸取百姓的财富,这种商人就是一种蛀虫,他拼命的吸允大树营养,等到大树被他们吸干之后,他们也是必死无疑,这就是唇寒齿亡的道理,他们的抱怨只是让人感到可笑。
但是商人的这种心理又是如何养成的呢?其实也都是因为自古以来,就重农轻商,商人的自卑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当每代人都认为商人是卑贱的,商人自己也就觉得自己是卑贱的了,可以说已经是自暴自弃了。他们认为不管我怎么做,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那还不如先就做一个自私自利的商人,至少能够过富裕的生活,然而当他们获得大量的财富时,信心极度膨胀。又开始对于自己的处境感到不满。这就是一种恶性循环,商人拼命的追求利益,甚至不顾国家和百姓,朝廷就更加不重视他们,处处压迫他们。”
李治点点头道:“你说的不错,是这么个道理。这也是为何朝廷在散贫民于商的讨论中,始终都有所顾虑,毕竟商人是不能倚重的。”
长孙无忌若有所思道:“这似乎也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果一人不重利。那他也不会去行商。”
韩艺道:“商人重利这只是人之常情,商人也得吃饭,这跟种地没有任何区别,只是一个动脑,一个动手,商人之所以能够获取高额的回报,那是因为他也承当了非常大的风险,这也是非常公平的。无可厚非。但这也非无法解决的问题,关键还是在于商人自己。想要别人重视,首先得让自己变得有价值。如果把商人比作是一个金人的话,他的本身是昂贵无比,但是他对于其他人并没有任何价值,放在那里还占地方,可是当用他换取粮食。用粮食救助百姓,他就变得非常有价值了,自然而然就会得到别人的重视。”
李治叹道:“说着是简单,但是做起来可就难了。”
韩艺道:“陛下,这其实一点也不难。朝廷只需从旁引导,顺其自然便可。”
李治好奇道:“此话怎讲?”
韩艺答道:“贞观初期,关中大旱,蝗虫肆掠,百姓苦不堪言,如果这时候,商人站了出来,帮助百姓,帮助朝廷渡过这个难关,而不是趁机抬高价钱,吸干百姓的血,总会有人感激他们的,总会有人尊重他们的。
同样是贞观年间,我大唐男儿西征突厥,用他们的性命,用他们的热血,为我大唐子民争取一份安宁的生活,在这种时候,如果商人站了出来,出资支援前方战士,支援朝廷,支援陛下,朝廷能不重视他们吗?能不感激他们吗?是,商人都交了税,但是一个人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商人赚得比农夫多,交的税却一样,这样公平吗?
微臣一直觉得,尊重不是靠施舍得来的,也不是能够花钱买来的,而是要靠自己争取来的,商人若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商人得从自身做起,其实不要说商人了,士农工商皆是如此,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对这个国家做出了多少贡献,而不是他的出身,他的财富和他的能力。
请恕韩艺斗胆说一句,太尉如今在百姓心中的地位这么高,可不是因为他出身长孙家,而是因为他为这个国家做出了非常杰出的贡献,故此才能拥有如今的地位。同是天子,为何自古以来,唯有太宗圣上获得了天可汗的称号,那就是因为只有太宗圣上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胸怀,若非如此,太宗圣上也得不到天可汗的称号。现在的商人还没有明白这个道理,如果朝廷纵容自私自利的商人,那只会伤害百姓,伤害国家,如果他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为这国家做出了贡献,那么他们自然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长孙无忌、高履行听得,皆是暗骂,这个小子还真是句句透着玄机。
李治古怪的瞧了韩艺一眼,非常好奇道:“韩艺,你这反谏法的官场路数师从何人?”
“哈哈!”
此言一出,长孙无忌、高履行顿时哈哈笑了起来。
日!这都被看穿了,看来我下回还得再委婉一点。韩艺一脸懵懂道:“什么反谏,微臣不是很明白。”
李治笑而不语。
高履行呵呵道:“韩御史,你此番言论,倘若反过来说,就是如果商人能够将国家和百姓放在第一,那么就理应得到尊重,好比你。”
别看韩艺一直说什么不提倡重商,但如果反过来想,那就是在提倡重商。
韩艺道:“下官何德何能,与高尚书相比,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
长孙无忌笑道:“那与那些商人相比呢?”
韩艺轻咳一声道:“这个………就见仁见智了。”
三人又是呵呵笑了起来。
但这也是实话,韩艺确实比那些商人强。
韩艺这话是一语双关,如果他们赞成的话,那么就等于遵从价值观,而非是门第观,那我韩艺为国为民,朝廷应该多多提拔才是,但如果不赞成的话,那岂不是说我就是因为出身长孙家,才当上太尉的。
李治面向长孙无忌询问道:“太尉,不论韩艺的私心,你以为如何?”
长孙无忌也犯难,毕竟他还是要维护贵族的地位,重商可以,但是不能让商人威胁到贵族的地位,微一沉吟,道:“老臣认为韩艺说得非常好,同时也可以平息朝廷近日来的争论,究竟重不重商,关键不在于朝廷,而是在于商人,倘若商人能够如韩艺所言一般,以国家和百姓为先,那朝廷应当给重视和奖励,倘若不能,那必须得继续抑制商人。不过,老臣始终还是认为,不管朝廷是如何看待商人,都不能动摇农为本的国制,毕竟人以食为天,否则就是本末倒置。”
李治点点头,道:“朕也是这般想的。不过韩艺作为商人,能够有此胸怀和思想,令朕对商人的确有所改观,也令朕对散贫民于商,充满了希望,但是此事切记不能操之过急,开放夜市,增加商人,只能作为朝廷的一种尝试,而非是一项政策,朕还是赞成韩艺的观点,当先授德于商,让商人懂得若能与朝廷与百姓同心同德,朕可以给予他们重视,可若他们自甘堕落,那也怨不得人。”
他非但不觉得韩艺这点小心思可耻,反而非常赞赏,韩艺这种出身,只有自己夸自己,别人是不会夸他的,要上位就要有这种脸皮,往死里给自己贴金就对了,君子那一套,韩艺真心没有资格玩。
“陛下圣明。”
几人齐声道。
李治觉得光说还是没有用,得用行动来表示,沉吟片刻,道:“高尚书。”
“臣在。”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你将这两句话置于两市最醒目的地方,朕要让天下商人明白,不管他们怎么谋求利益,但绝不能离开这‘仁道’二字,否则的话,朕也绝不姑息。”
“微臣遵命。”
ps:求月票,求推荐,求订阅,求打赏。。。。。。(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一章 刚出龙潭,就入虎穴
韩艺没有上朝,故此并不知道,其实近日来,朝中对于反对放宽宵禁,增开夜市的声音一直就没有停过。
因为增开夜市,放宽宵禁,都是伤农重商之举,你增开夜市,就必须增加商人,等于就是一种鼓励从商的政策。
问题是唐朝建国以来,都是以农为本的国制,而且是纯粹的,商人就是那么一点点,每一项政策,都不利于商人,利益农夫,在这种制度下,国力发展迅速,蒸蒸日上。
你李治在这个时候,做出改变,这可是非常要命的。
他们都认为应该继续坚持这种重农的政策。
但是也有不少人是赞成的。
因为不是唐朝才开始以农为本的,历朝历代都是如此,但是历朝历代都是到了极盛之后,就立刻走下坡路,这就是因为土地兼并导致的,农夫一旦没有了土地,那只有起义这一条路可走了,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了。
现在唐朝也面临着这个情况,小农经济已经发展了极致,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的现象也是愈发严重,尤其是关中地区,这里贵族太多了,贵族又有子孙,随着这些人的增多,就进一步压缩了农民的生存空间。
这一部分人就认为,不能等到已经衰落的时候,再去想办法疏通这些人,如果想要维持这繁荣,那必须及早想对策,无非就还剩下三条路,士工商,士族又是天生的,不就只有工商一条路了,朝廷要么就给这些百姓土地,给不了。你就得负责帮助他们谋求生计,不然随着这些人愈发增多,肯定会发生暴乱的。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李治显得就非常谨慎,他也怕酿成大祸,这也是他来这里的主要目的。
但是这一趟不虚此行。让他变得更加坚定。
因为韩艺的思路,就是一个折中的办法。
韩艺是知道重商将会是大势所趋,资本主义迟早要出现的,这是无法避免的,不管是几百年后,还是一千年后,但是他反对盲目的重商,这都是因为后世的一些事情影响到他了,因为商人一旦强大起来。那是可以左右一切的,如果商人变得没有底线的话,那这个国家将会面临空前大的危机,会伤害到很多人。
华夏上下五千年,什么文化都有,唯独就是没有商人的文化,因为都是重农抑商,商人就是卑贱的代名词。这也是为什么到了后来改革开放后,中国商人膨胀的非常厉害。变得没有道德底线,因为文化中也没有这方面的底蕴,什么赚钱干什么,怎么赚钱怎么干,这对于社会是一个极大的伤害。
如果连出门吃顿饭,都得提心吊胆。那真是非常可悲的,毕竟生活本就非常艰苦了。
如今唐朝的商业是一个原生态的,没有受过污染的,开放商路又是必须的,今日不开放。明日也会自动出现的,这是避免不了的。韩艺心里清楚的很,所以他就想在开放商路的初期,就建立起一种华夏商人的文化传统,这个文化包括道德和律法,这是两条高压线,你决不能触碰这两条高压线,否则必须严惩,宁可禁锢商人,也不能滋生出一批没有道德下线的商人,但是在这两条标准线上,怎么赚钱,你怎么就干,以利益为首。
而且文化是可以传承的,这对于华夏民族而言,是受益无穷的。
李治也赞同韩艺的思想,增大商人规模,带来的不是宽松,而是更加严格的规范,对此李治、长孙无忌表现的都是非常谨慎,反正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因为如今与改革开放那时候是有区别的,那时候中国积弱积贫,必须大力推动经济,先把gdp给拉上来,至于你商人用了什么办法,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如今大唐国力是非常强盛,已经是世界第一了,没有人可以抗衡的,不需要求快,要求稳,反正我有的是时间。
李治说是尝试,但是如果有效的话,肯定就是成为将来大唐的国策,以农为本,以商辅之,因为现在生产力的关系,不存在以商为本。
。。。。。。
谈完之后,李治他们就悄悄往侧门离开了,韩艺也顺便出门去了,因为前面该说的他已经说了,没啥可说的了,而且他回去的话,反而会让顾言商他们觉得尴尬,毕竟韩艺刚刚狠狠羞辱他们了一番,故此韩艺索性就寻思着四处逛逛,等差不多了再过来作一个结束语就差不多了。
可是刚来到一个转角,忽见外面站着不少人,他虽然不是每个都认识,但也认识其中几个,知道这些人都是两市的商人,站在这里估计是在等消息,“日!差点把这茬给忘记了,要是落在他们手里,那可就有得说了。”他赶紧撤了回去,选择边上一条小道离开了市署。
走了一会儿,他突然来到一栋楼前,不禁停下脚步来,这可是唐朝第一家女仕阁,不过自从元牡丹去了北巷,这里就没有开门了。
忽然,韩艺隐隐听得楼上有人说话,“咦?这好像是无衣的声音。”又见这侧门竟然是开着的,于是悄悄走了进去,一进到楼内,就听到楼上有人叫嚷道:“元牡丹,你们元家难道还缺这一点钱么,我告诉你,我绝不会允许你这么做的。”
正是他老婆萧无衣的声音。
又听得一个女人的声音,“这女仕阁是我家的,我要怎么处理,那是我的事,你萧无衣凭什么在这里指手画脚。”
敢跟萧无衣这么说话的,也只有元牡丹了。
萧无衣哼道:“什么你家的,亏你有脸这么说,你可不要忘记,这女仕阁可是本郡主想出来的,就连这名字都是本郡主出的主意。”
“这我没有忘记,我也没有否认。可是契约上写得是我元牡丹的名字,是我元家出的钱,出的人。”
“这都是因为我以前让你给骗了,这点钱谁出不起么。真是想不到你竟是如此忘恩负义之人,这家女仕阁是我们三人一起建成的,这里充满了我们与大姐最快乐的回忆。你可还记得,这幅画是谁画的,这个花瓶又是谁买来的。如今大姐刚走不久,你就要改造这里,你对得起大姐吗?”
又听元牡丹说道:“萧无衣,你还好意思提大姐,算了,我不想跟你说这些,你拿上你的东西离开吧。”
“我还偏不走。你能拿我怎样?”
“那我就叫人来把你给轰出去。”
“那你就试试看,你要是把我惹火了,我一把火就烧了这里,我宁可让这女仕阁去给大姐陪葬,也决不能让你给毁了。”
搞这么大,没有必要吧!韩艺听得是冷汗直流,这就是萧无衣和元牡丹最大的区别,萧无衣非常念旧情。就好比韩艺送她的琴,但是元牡丹这女人非常实在。他们能够成为朋友,全因有崔大姐在中间,现在崔大姐走了,她们立刻变得水火不容。
忽然,又听得一个男人声音,“牡丹姐。无衣姐,这事………。”
“闭嘴。”
二女同时说道。
韩艺暗笑,原来老郑也在啊!
又听元牡丹说:“你烧啊!你烧了我再建就是了,以我元家的势力,不出一月就能建好。但是你可要想清楚,纵火可不是小罪,万一引发大火,哼,你们萧家可也会跟着你遭殃的,不过这也正常,毕竟你萧无衣行事只凭一己好恶,从不顾忌身边的人,谁若做你的亲人,也真是倒霉透顶了。”
砰!
砰砰!
看来又动手了!韩艺很快就听得上面传来打斗声,一手捂脸,真是够纠结的,他原本是想开溜的,毕竟这事真是说不清楚,但是萧无衣可是他老婆啊,怎么能一走了之了。但是心里也害怕,毕竟这两个女人都是都有暴力倾向的,弄不好就得残废呀。
“死就死吧。”
韩艺鼓起勇气,深呼一口气,清清嗓子,随即大声唱道:“吹大个气球,吹个大气球。”声音都在颤抖,一边唱着,就一边往楼上走去。
果然,他这一唱,楼上的打斗声立刻停了下来。
“好像是韩艺!”
听得郑善行激动的叫道。
恭喜你,猜对了。韩艺来到楼上,只见楼上站着三男三女,萧无衣和元牡丹站在中间,皆是面红耳赤,大口喘气,胸前一阵乱颤,想必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爱看美女吵架,另外边上还站着四人人,正是郑善行、王玄道以及久违路面的崔戢刃,还有他妹妹,崔红绫。
不过此时六人的目光就集中在韩艺身上。
这让韩艺只觉亚历山大,挤出一丝笑容道:“哇!想不到这里比市署还要热闹一些!”
王玄道斜眉一挑,微微笑道:“韩小哥,你来得正好,此事因你而起,你可得来主持公道。”
靠!你妹的,坑我坑上瘾了吧,这跟我有毛关系啊。韩艺顿时叫嚷道:“王公子,说话可得讲凭证的,我才刚刚来啊,你们太原王家就这么说话的。”
王玄道摇头道:“我绝非含血喷人,其一,是你说服牡丹姐去北巷开女仕阁的,不然这一栋女仕阁,也不会废弃。其二,是你提出用酒楼来支撑夜市的,不然的话,牡丹姐也不会想着将这女仕阁改为酒楼。”
这样也行?
韩艺猛吸一口冷气。
“不错,韩小哥,你可是责无旁贷啊!”
郑善行说着就走了过来,低声快速的说道:“韩小哥,你身为妇女之友,这肯定难不倒你,就当帮帮忙,她们两个要继续打下去,谁都不好受。拜托了!”
这个妇女之友有毛关系呀!
“但是………。”
韩艺话才刚刚出口,郑善行就很卑鄙从背后推了他一把。
哇靠!说好的正人君子了。
韩艺没有想到郑善行会做这么缺德的事,一时没有注意,还险些跌倒,酿跄几步,好不容易站稳,这一抬头,就见两道犀利的目光射来,定眼一看,自己正处在元牡丹和萧无衣的中间,只觉自己被深深的出卖了,暗骂,老子本是想作为一个正义人士,上来帮点小忙的,可是你们竟然拉我下水,我韩艺什么人,会被你们这么糊弄,老子还就不管了,打吧,打吧,反正老子老婆武力值爆表,谁怕谁。打了个哈哈道:“王公子他们说笑了。其实小弟只是开会开到一半,有点尿急,想来借个茅房方便方便,可是似乎有所不便,既然如此,那小弟还是另辟佳所,寻得方便,他们还等着我开会了,你们继续,继续,小弟先失陪了。再会。”
ps:求月票,求推荐,求订阅,求打赏。。。。。。(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二章 主持公道
韩艺这一番话说的那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诚的不能再真诚了,都以小弟自称了,可见他是多么的渴望离开。
而且,他也为此付诸了行动,说罢,他转身就准备立刻闪人。
“站住。”
萧无衣突然出声叫住了韩艺。
婆娘,你可不要坑我呀!韩艺暗自嘀咕一句,转过身来,面带和善的微笑道:“不知云城郡主还有何吩咐?”
萧无衣眼眸一闪,道:“我觉得玄道说得挺对的,这事是因你而起,你就来说句公道话吧。”
她打着什么主意,这韩艺是她夫君呀,不帮她帮谁。
你就省省吧。韩艺心如明镜,笑道:“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我真只是路过而已。”说着挤了挤眼泪,又瞟向元牡丹,心想,敬爱的牡丹,你不会也让我来主持公道吧。
元牡丹稍一沉吟,微微笑道:“不错,我也想听听你的看法。”
她不知道萧无衣和韩艺的关系,她认为韩艺作为一个商人,应该是最懂她的。
“哈哈………!”
韩艺笑了,只是笑的有些凄凉,“真的假的?”
二女同时点了下头。
我tm出来干嘛!韩艺最恨夹在她们两个之间,怎么说怎么错呀,但眼下这情况,似乎逃不了了,余光往后一瞥,只见王玄道他们似乎站得更远了,不由得暗骂,你们这群王八蛋,让老子一个人来承受,md,要是把老子弄火了,老子把她们两个全部弄上床去。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当然,以上全部都是气话。
这会死人的。
韩艺重重的嗯了一声,道:“点解?”
“嗯?”
“呃。。。我是想说,你们让我主持公道,那也得告诉我发生什么事吧?”
都不用二女开口,王玄道就很狗腿的解释了一遍。他的言外之意,似乎是想告诉韩艺,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其实事情很简单,就是元牡丹要将这女仕阁改为酒楼,于是叫他们来拿走自己想要拿走的东西,而极为念及旧情的萧无衣就不肯答应,觉得这里面有她们快乐的回忆,应该保存下来。
你这个笨蛋,我不知道么。我这是拖延时间,我好想办法啊,你要说,你也说得复杂一些啊!韩艺真心被王玄道给气疯了,又长长嗯了一声。
“你别老是嗯,究竟是谁对谁错。”
萧无衣性子急,她完全不知道韩艺还考虑什么,当然是帮她呀。不然韩艺就肯定跟元牡丹有一腿。
韩艺瞧她一眼,忽然计上心头。笑道:“先坐,先坐。”
说着他就就近坐了下来,又见二女都还站着,道:“你们让我主持公道,可是你们坐下谈谈都不愿意,这公道还怎么主持。我还是小便去得了。”
砰砰!
二女坐了下来。
韩艺很心疼她们的屁股,不,心疼凳子,眸子左右一瞥,四个字可以概括。水火不容,轻咳一声,简单明了道:“此事依在下看来,当然是………云城郡主在理一些。”
萧无衣听得芳心暗喜,他果然还是帮我的。
元牡丹蹙眉道:“此话怎讲?”
韩艺叹了口气道:“牡丹娘子,这钱是赚不完的,而且很有方式可以获得,但是有些东西失去了就没有了,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萧无衣立刻小鸡逐米般点头道:“不错,不错,韩艺说的真是对极了,本郡主也是这般想的。”只觉爱韩艺爱的更深了。
元牡丹道:“也就是说,如果换做你,你也会保留?”
韩艺摇头道:“绝对不会。”
“你说什么?”
萧无衣怒睁凤目。
“别动手,听我说完先。”
韩艺一手挡在身前,又道:“有句话说得好,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前面刚刚接到朝廷的指示,要我视察西市,看看有没有空出来的店铺,如果有的话,立刻改为茶肆、酒肆,因为目前而言,这酒楼、酒肆还是太少了,不足以支撑起夜市来,如果是我的话,我当然要以身作则,不然朝廷怪罪下来,我可就遭殃了,老话说的好,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元牡丹哼道:“好一句以身作则,亏你也有脸说。”
“哎!”
韩艺手一抬,道:“我可是一个重情义的人,在这件事上,我肯定是站在云城郡主这边的,可是也得考虑一下实际的状况,现在朝廷一心要搞好夜市,如果见你这栋楼空在这里,肯定会让你改成酒楼的,你到时不改也得改。”
萧无衣听得味道好像又变了,道:“那你还是站在她那边的。”
“非也,非也。”
韩艺摇头道:“我绝对是站在你这边的,而且是坚定不移,因为这就是我的性格,毕竟这女仕阁充满了你们快乐的回忆,这是千金难求的,可是朝廷有朝廷的打算,而且西市这块地又不是某个人的,而是朝廷的,而且我们身为大唐子民,理应以国家的利益为重。”
说了半天,萧无衣和元牡丹都有些迷糊,异口同声道:“你究竟是什么意思?”
韩艺轻咳一声道:“我的意思很简单呀,我是赞成保留,但是实际情况是不允许的,就这么简单。”
王玄道点点头,似乎学到了什么。
而郑善行见到萧、元二女一脸困惑的表情,则是忍俊不禁。
至于崔戢刃索性转过身去了。
萧无衣哼道:“你不等于什么都没有说么?”
“非也,非也。”
韩艺摇头道:“我记得有圣人是这么规劝君主的,说君主在下达处死令时,要怀有不忍之心,这死刑犯还是要杀的,但是你必须要有这不忍之心。同样的道理。如今女仕阁已经去到了北巷,女人也都去北巷了,这女仕阁自然就空置了,而西市是用专门用来做买卖的,朝廷不可能会允许这女仕阁就空在这里,给你们怀念用。这是一种浪费,浪费同样可耻,还是要改造的,但是心里一定要有一种怀念和不舍之情,这样的话,崔大姐也能够理解你们。不过我看牡丹娘子应该对于这个决定是再三考虑过的,不然的话,作为一个商人,怎么能允许这女仕阁空置到如今。”
心想。你得理,她得利,还有这比更加公正的说法吗,我真是太聪明了。
萧无衣听了半天,终于明白过来,道:“如此说来,你是支持她?”
“我说了,我是支持你的。”
“那你又说要改?”
“朝廷要改。不是我要改。”
“我才不信,朝廷会惦记这一栋小小的阁楼。”
萧无衣哼道:“我要去皇宫亲自向陛下询问。”
“随便你。”
韩艺目光往二女脸上一扫。突然笑着摇了摇头。
萧无衣和元牡丹又是异口同声道:“你笑什么?”
这么有默契,还说不是姐妹。韩艺摇头道:“不说了,不说了,这话说出来,怕你们羞愧到杀人灭口,我不过就是一个局外人。这跟我有什么关系,犯不着。”
萧无衣昂首傲然道:“我可是讲理之人………。”
“噗!”
“噗!”
萧无衣斜眸一瞥,道:“你们想死么。”
郑善行、王玄道同时低下头去。真是有够讲理的。
元牡丹轻轻摇头,道:“你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