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小闲人-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艺颔首道:“右仆射过奖了,下官身为大唐子民,理应要为大唐,要为陛下进以微薄之力,大唐好,下官就好。有道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长孙无忌抚须笑道:“好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小小年纪有这等觉悟,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啊!老夫可是非常期待你那一份奏章啊!”

    韩艺拱手一礼,道:“多谢太尉夸赞,下官自当尽心竭力。以免让太尉失望。”

    长孙无忌摆摆手道:“你乃为民请命,老夫是否失望,可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让百姓失望了。”

    韩艺道:“太尉金玉良言,下官受益匪浅。”

    “哈哈!”

    长孙无忌又是抚须一笑,随即就离开了。

    。。。。。。

    。。。。。。

    后宫。

    在结束议会之后,李治就去到了武媚娘的寝宫,他现在已经不去皇后那里了。都闹到这层面上了,去了也只会尴尬。没啥好说的。

    来到屋内,李治就将方才议论之事,告诉了武媚娘,如今他能够商量的对象,也就剩下武媚娘了,抛开感情不说。他们还有着共同的政治利益。

    武媚娘听后,沉思半响,道:“陛下,臣妾以为此事可行。”

    李治听她语气非常果断,道:“此话怎讲?”

    武媚娘笑道:“陛下忧虑可是这民安局该归谁统管?”

    李治点点头。

    “原本这民安局所管辖之事。多半都是有十六卫府在执行。”武媚娘突然拿起一个杯子,放在中间,道:“这个杯子就代表着从十六卫府分出来的职权。”说着,她又拿起酒壶倒了半杯子酒进去,又拿了茶壶倒了半杯子茶进去,一边倒,一边说道:“这杯子它又能盛酒,又能盛茶。”说着她又将杯子放于李治面前,道:“但不管怎么说,这杯子始终是属于陛下你的,区别就在于,方才只是一个空杯子,现在里面有酒有茶。”

    李治望着面前这杯子,若有所思。

    十六卫府自然是天子直接统辖,民安局的出现,必定会从十六卫府夺取一些权力过来,但是民安局可不只是巡逻,抓罪犯,防止暴动,“保护百姓,帮助百姓。”这个句话可就大有内容呀,刑部也得交出权力,县衙也得交出一些权力,包括吏部、户部各大部门就要交出一些权力来,等于就是进一步分散权力。

    如果李治能够控制住这个民安局,等于就是从三省六部中收回一部分权力,三省六部不就是长孙无忌的大本营吗。

    这个道理,李治是想明白了,但却是苦笑道:“名义上,天下都是朕的,可事实也并非如此。”

    武媚娘笑道:“所以陛下得拿自己的杯子出去啊,这杯子不管放在谁人家里,那还是陛下的杯子。”

    李治瞧了眼武媚娘,道:“你是说让我从十六卫府调人去民安局?”

    武媚娘点点头。

    李治道:“方才朕也想过此事,可是十六卫府多半都是武官,武官统领民安局,朕始终有些担心。”

    武媚娘想了下,又道:“既然如此,那何不让韩艺来统管民安局。陛下不是正愁没有理由提拔韩艺么,这可是一个好机会,这个民安局是韩艺想出来了,那么就必须得启用韩艺,这大臣也不好反对,何不就将民安局的官职提升到五品,借机将韩艺升为通贵。”

    李治听得眼中一亮,这倒是一个提拔韩艺的好机会,可立刻又摇摇头道:“不行,不行,这个职位韩艺担任不了。这民安局可是要维护长安秩序的,而那些个高门子弟平时可没少胡作非为,韩艺他出身卑微,他根本就压不住这些人,反倒会惹上麻烦,弄不好,还会出大事。”

    武媚娘点点头,道:“陛下所忧甚是,这民安局长官一职,韩艺还真是当不了。”说着,她稍一沉吟,道:“那陛下何不让程处亮来担任这一职位。”

    李治更是摇头摆手道:“你有所不知,朕这妹夫年轻时,在长安内可也是一霸,好勇斗狠,偷鸡摸狗之事怕也没有少做,百姓可都怕了他,在旁辅助一下,那还是行的,但是当这民安局的长官,那是决计不合适,不合适。”

    武媚娘笑道:“陛下说的,臣妾早已有所耳闻,可是臣妾看中的也就是他这一点,方才陛下你也说了,长安城内贵族子弟遍地都是,有些家的公子飞扬跋扈,欺凌百姓,这一般的官员可是压不住他们这些人的,即便是一些长辈,怕也是会不看僧面,看佛面,万一出现这种情况,那么百姓必将对这民安局失去信心,但是程处亮这些人不同,他们本也是好勇斗狠之人,他们不会惧怕那些公子哥,反倒是那些公子惧怕他们。

    而且,十六卫府中有很多武将都是由这些功勋贵族的子弟担任,其中有不少人并不会练兵打仗,完全就是依靠祖荫才能入得十六卫府,待在军中反而成了害群之马,陛下何不就让他们来管理这民安局,他们虽然平日里胡作非为,但是一旦他们背上皇家的荣耀,他们定会引以为荣,而且维护秩序,难免会发生冲突,这不就是他们最喜欢做的事么。”

    这主意可真是非常大胆呀。

    让一群恶少跑去维护秩序,这光想一想,都觉得恐怖呀,但这就是武媚娘,大胆、果敢,别人不敢用的人,她就敢用。

    李治有些吓到了,道:“这怎么合适。”

    武媚娘笑道:“陛下,光凭他们肯定不行,不是还有韩艺他们么,虽然这长官韩艺是当不了,但还是可以借此提拔他。”

    李治一愣,道:“你这么一说,朕倒是想起几个人来。”

    武媚娘道:“什么人?”

    李治道:“元烈虎,独孤无月,以及长孙延。此三人与朕一块玩到大,朕对他们是再了解不过了。他们三人虽然性格都非常怪癖,但都是非常正直的人,元烈虎好打抱不平,极重感情,而且非常勇猛,曾还与程处亮打过一次架,除了萧家那个小魔女以外,他是谁人也不怕。而独孤无月继承了他祖辈独孤信的优点,忠义为先,又重气节,再加上独孤家在关中百姓心中的地位,他也是非常合适。至于长孙延么,历来就崇尚法制,深通我大唐律,凡事只求公正。”

    武媚娘听得点头道:“若是这样的话,臣妾也觉得他们三个的确是上佳人选,尤其是长孙延,如果民安局归刑部统辖,但里面却都是十六卫府的人,这怕也不太好,而且大臣中肯定有人反对,有长孙延在,倒是省去了许多麻烦。”

    “问题是这三人还不一定愿意来当这官,而且朕对于让程处亮他们来管理民安局,始终是心存忧虑,这事还得一步一步来。”李治叹了口气,道:“朕想等到时看了韩艺递上来的奏章再做决定吧。”

    ps:求月票,求推荐,求订阅,求打赏。。。。。(未完待续。)

封推感言

    今天大封推,原本为了避免影响大家的阅读快。感,不打算另开单章写感言了,但是想想这感激之言怎么能少,就还是写了。

    今年已经是2016年了,回想一下,人生的初次封推好像都已经三年前的事了,真不敢相信写了好几年的书,照照镜子,依旧帅气,直到看到那一本七百万字的小说,瞬间懂了。

    话说回来,初次封推那可能小希人生中最爽的一回了,记得当时,编辑告诉我要封推了,我就回了个哦,编辑说要加更,我就回了一个嗯,编辑问加几更?我说一更,编辑就一个月没有跟我说话了(纯属玩笑,编辑只是狠狠鄙视了我一番,告诉我,男人当十更,吓得宝宝赶紧关qq)。

    当时确实什么都不懂,以为封推就是一个推荐,但是没有想到真正到了大封推的时候,订阅、收藏、推荐那都是直线上涨,爽得没有见过世面的我做梦都笑醒,根本停不下来了,小厨师也从一本扑街书窜到精品行列,这人生大起大落真的是太刺激了。

    我说这些只是想证明一点,精神上的愉悦还是要大于rou体上的。

    小闲人这本书成绩远不如预期,封推奇迹也不可能再度发生了,这小希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恳请大家尽力支持一下小闲人,在这最危难的时候,拉小希一把,你们的每一份订阅、打赏、推荐、点击,对于小希而言,那都是代表着希望。

    每回看到均订涨了点,打赏多了点,推荐的字数厚了点,小希码字的时候那都是轻飘飘的,这一点都不夸张,成绩好,就心情好,心情好,码字的速度和质量都会提升,看官看得就爽,就会更加努力的支持,这就是良性循环,反之的话,那就糟糕了!

    所以,真的非常感激这些一直以来支持小希的兄弟姐妹们,没有你们的支持,这书不可能写的下去,就好像0非卖品0,东二行长汤姆舍我刀狂剑毒北狂小刀waterchen12风野狂龙九灯和尚恶意插入无量夜火令狐葆葆乖乖连连看隆隆书友嵩山空空道长,几乎每天打开网页都能看见他们的名字,其中多半都是从小厨师跟过来的,有种老朋友的感觉,倍感情切。还有很多很多默默支持小闲人的兄弟,可惜不能全部打出来,但一直都记在心里的,再次谢谢你们。

    另外还要谢谢兰精灵、胡说、维尼、绿豆、锐利几位编辑,没有他们在背后默默支持着我,小闲人和小厨师也无法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总之,非常感谢你们,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才有了这一次封推。

    也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小希,让小闲人走得更远一些。

    小闲人的剧情已经到了井喷时刻,弱冠之际的韩艺即将迈向人生中最为精彩的时段,希望小闲人的成绩也能如此。

    最后,今天三更!(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五章 民畏官?官为民?

    夜已深,但是卢家药铺的后院依旧烛光摇曳,三道人影随着烛火而在墙上晃动着,只见郑善行手执毛笔伏案写着什么,而在他左右两边还站在卢师卦、王玄道,他写写停停,与卢、王二人交流着。

    咚咚咚!

    忽闻敲门声。

    三人面色一喜。卢师卦笑道:“定是韩小哥回来了,我去开门。”

    言罢,他就兴匆匆的走了出去。

    过得片刻,就见他与韩艺一同走了进来,卢师卦哈哈笑道:“我们今夜的努力,可算是没有白费了。”

    郑善行、王玄道纷纷大喜的望着韩艺。

    韩艺笑道:“韩艺不辱使命,总算是迈进了一小步,但是成功与否,还得看这一道奏章。”

    郑善行问道:“国舅公他们没有刁难你吧?”

    韩艺摇摇头道:“比想象中的要轻松的多。”

    王玄道微微笑道:“这一招恁地高明,他们如何会拒绝。”

    关于民安局的计划,这可不是小事,为何会进展的恁地迅速,其实就是因为满足了各方的需求。

    李治不用说了,一来,如今朝中一潭死水,令他非常不爽,民安局的出现,就正好激活了这一潭死水,不管怎么说,他这皇帝总算是有事可做了,二来,他也希望有自己的政治特色,惠泽于民,让百姓不要老是怀旧,当下比贞观时期可是要好多了。

    至于长孙无忌一派的话,韩艺提出依法护民的政策,就是为了满足长孙无忌,长孙无忌一直在捣鼓唐律,他对唐律做出了非常大贡献,玩这法制。那是他擅长的,也跟他的政治理念不谋而合,而且民安局跟律法有关,那么肯定跟刑部有关,甚至可以说必须归刑部,刑部又归三省管辖。等于他才是民安局的顶头上司。

    而民安局又从军部获得了一些权力,等于民安局出现,这会令他的权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但是反过来说,民安局虽然归刑部,但这是一个新的部门,不可能一下子就被刑部掌握,李治肯定也不会轻易放手,这就还得看双方的博弈,不过对于长孙无忌而言。他认为官场的权力争夺,李治怎么是他的对手。

    对于文官而言,同样也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文武相争,那是唐朝的文化,而这治安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维护长安秩序的责任,交给军方来管的话。他们也是担惊受怕也,但是如果交由刑部来管。那就轻松多了,毕竟都是文官,凡事都好商量,不会像现在这般压抑。

    看起来好像唯独军方是损失的一方,其实也不然,现在的十六卫府里面都是官二代、官三代。这些人不太想出去打仗,荣华富贵让他们变得非常贪生怕死,但是他们如果要继承祖荫的话,就必须要走上这一条路,这民安局文武都涉及。也就给他们开辟了另一条更为安全的道路,那么军方肯定也是赞成的。

    而韩艺的话,自然就更加不用多说了,这个民安局肯定离不开他,他就能掌握实权了。

    方方面面都满足了,那么成功自然是水到渠成。

    “王公子过奖了。”

    韩艺拱手谦虚一句,又道:“只是劳烦了三位公子,韩艺真是过意不去。”

    卢师卦非常直爽的说道:“这种劳烦我们可是非常愿意帮忙的,你的这一道奏章令我等也是受益匪浅,甚至都可以预见,一旦这民安局成功了,对于百姓可是一件莫大的好事,而且还能使我大唐更上一层楼,惠国惠民,我们自然也是责无旁贷。”

    郑善行笑道:“不错。自古以来,都只有民畏官,而不存在官为民,太宗圣上也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既然如此,爱护子民,应当是天子的职责,只可惜没有几个天子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民安局的出现,或许能够实现这一点,百姓交税给朝廷,朝廷拿着这税给官员发俸禄,那么官员理应为百姓做事,这本就是理所当然的。”

    他心地善良,又崇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以前他还不是官的时候,就时常去帮助百姓,如今已经入得官场,他就更加觉得要为百姓办事,故此这民安局可是最对他胃口了。

    说着,他又拿起那一份奏章,递向韩艺,道:“这是我们刚刚写的,你看看,这么写是否合适?”

    韩艺拿起一观,突然咦了一声,“这不像似郑公子你的笔迹啊!”

    王玄道笑道:“韩小哥一眼就能瞧出端倪来,可见对书法颇有研究,难道你是故意隐藏自己的书法。”

    韩艺让他们代笔写奏章的理由,还不就是他的字非常的不堪,但是作为一个骗子,对于书法不可能没有涉猎,反正是真的他不会,假的他能做,对于笔迹那可是有着天生的敏锐呀。

    就你聪明。韩艺没好气道:“这书法有什么好隐藏的,我只是喜欢欣赏书法,但未必就会写字,就好比那些喜欢看话剧的人,他们也不见得会演话剧。”

    卢师卦笑呵呵道:“善行的书法那可是非常了得,不仅擅于模仿,而且他能以十余种笔迹书写行文。”

    韩艺惊道:“当真?”

    郑善行苦笑道:“这不过是玩物丧志罢了,不值一提,而我之所以换一种笔迹,也就是怕被陛下看出来,这麻烦能免则免吗。”

    他们七个果真个个都是天才。韩艺暗叹一声,笑道:“这本事可了不得呀,去当骗………不,我的意思是,能人不能,是为天才。”

    在后世,也有一些千门高手都是以模仿笔迹著称,而且在那个互联网的时代,这种人才几乎都成为了稀有动物,一个团队有一个这种人才,那真的是如虎添翼,会省去许多的麻烦。

    四人又开始谈论这奏章来。因为他们四人很多想法都不谋而合,故此谈起来也非常投机,一边谈,就一边写,韩艺只是弄了一个框架出来,具体里面细节。还是大家一块商量着办,韩艺他本身就崇尚团队精神,英雄主义对他而言,那只是年少轻狂,而且郑善行他们更加了解当前的社会制度和背景,他们的意见对于这一份奏章可也是至关重要。

    这谈着谈着,天就亮了,柳琴和卢知莲都已经起床了,见卢师卦他们还在谈论。真是废寝忘食呀,赶紧做了早餐给他们送了过来,几人又是一边吃,一边谈,直到中午时分,这一份奏章才写好。

    韩艺回去洗了个澡,换了身干净的官服,然后就带着奏章跑去皇宫了。这事必须得趁热打铁,迟则生变的道理韩艺还是明白的。

    由于韩艺有令牌入宫就变得简单多了。不过那张德胜这一回倒是没有将韩艺带去两仪殿,而是带着他去到一处花园中,远远就听得流水之声,亭台水榭,鸟语花香,在这初冬时分。依旧呈现出一片生气勃勃,煞是美丽。而在那人工湖湖面上有着一座亭台,里面坐着一男一女,正是李治和武媚娘。

    “微臣参见陛下,昭仪。”

    韩艺入得亭台。行了一礼。

    “免礼。”

    李治笑问道:“你有何事禀告?”

    不会吧,昨日说得事,你今日就忘记了?韩艺讪讪道:“回禀陛下,关于民安局的奏章,微臣已经写好了,还请陛下过目。”

    李治一惊,道:“就写好呢?”

    韩艺道:“为陛下办事,微臣怎敢怠慢。”

    成立一个新的官衙,这可不是简单的事,哪能这么快就搞定了。李治微微皱眉道:“这事你可得仔细斟酌,朕虽说是让你尽快呈上,但也没有让你今日就呈上来。”

    韩艺恭敬道:“为陛下办事,微臣自当是竭尽全力,不敢怠慢。”

    武媚娘心思细腻,她见韩艺面色疲态,心知他定是连夜写好的,而且她对韩艺非常有信心,既然韩艺敢呈上来,那定是有把握的,于是道:“陛下,你瞧韩艺面容疲倦,想必定是废寝忘食将这奏章写好的,既然这奏章都已经送来了,陛下何不先看过再说,倘若有不合适的地方,陛下再让韩艺改过便是。”

    李治这才注意到韩艺的疲态,满心的感动,这就是皇帝最喜欢的臣子呀,面露微笑,道:“真是难为你了。”点了下头,让张德胜立刻将奏章递上。

    张德胜立刻将奏章给李治送上,李治拿着奏章打开一看,道:“这不是你写的吧。”

    看来我的字已经难堪到世人皆知了。韩艺讪讪点了下头。

    李治又看了眼,道:“这是郑善行写的吧。”

    韩艺顿时喷血的冲动都有了,说好的模仿高手了,怎么一下子就被人看出来了。

    “韩艺,就算你要找人代笔,那也得谨慎一点,找一个陛下不熟悉的人来写,待会这奏章还得拿给那些大臣看的,虽然不打紧,但难免会唠叨你几句的。”武媚娘见韩艺一脸尴尬的表情,掩唇咯咯笑得两声,顾盼流转间,那是百媚横生,丰ru颤抖,更是令人神魂颠倒。

    这就是武媚娘,远观风华绝代,近看摄人心神。

    好在韩艺也是见过世面的男淫,赶紧收敛心神。

    不过此话一出,反倒是化解了韩艺的尴尬。

    “媚娘,这可不是郑善行的笔记。”李治呵呵道。

    武媚娘美目微睁,诧异道:“那陛下如何得知是郑善行所写?”

    李治稍显卖弄的说道:“你有所不知,郑善行的书法虽好,但是比起像右仆射那些书法大家来,可还是差了不少火候,而他的书法之所以令人津津乐道,盖因他可以以十余种笔迹行书,而且擅于模仿,但是终归是一个人写的,那么肯定有相似点,他的字体非常工整,作小字尤佳,而且他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他的字大小非常相似,近乎相等,这可能跟他的性格有关,故此不管他的笔迹怎么变,但这字的大小未有丝毫改变,故此朕才猜是郑善行所写。”

    原来如此,看来得提醒下郑善行,有时候可以弄弄草书什么的,别写的这么工整。韩艺道:“陛下真是英明神武,微臣佩服万分。”

    “这跟英明神武有什么关系。”

    李治呵呵一笑,然后就看了起来。

    武媚娘也余光瞟去,按理来说,这奏章不宜给她看,但是由于目前李治的情况特殊,即便武媚娘不主动去看,他等会一定会给武媚娘看的,只是由于韩艺在此,武媚娘也不好做的太明显了,故此只是用余光去看。

    奏章的刚开始,肯定是讲明成立民安局的理由,这个韩艺也说过很多,李治也是粗略的看了看,这个理由看不看无所谓,只要符合他心中的利益就行了,看到最后一段,他突然念道:“民安警训,保护和服务百姓?”说着,他突然抬起头来道:“韩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你都不懂?韩艺道:“回禀陛下,微臣以为民安局关乎天下百姓的生活,那么作为民安局的一员,都应该要拥有崇高的人格、思想,故此微臣想用这句作为民安局的宗旨,要是无法做到这一点,就没有资格成为皇家警察。”

    李治点点头,道:“可是‘服务’一词是否有些不妥。”

    服务是下人干的事,官怎么能用服务一词呢?

    韩艺不卑不亢的答道:“圣人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比民,尚且轻之,何况官吏?陛下任命他们为官,肯定是希望他们能够治理好国家,给予百姓幸福的生活。皇家警察可以说是陛下的仆人,而百姓乃是陛下子民,陛下的仆人为陛下的子民服务,这是理所当然的,若无为百姓服务的精神,又怎能让百姓深刻感受到陛下施予他们的雨露。这就是民安局的精神与职责所在,民安局不是用来管理百姓的,而是用来帮助百姓的,这两者若是不区分开来,微臣怕民安局会失去它存在的意义。”

    “说得好!你这一番话,真可追圣人矣。”

    李治还未开口,武媚娘倒是先开口大赞一句,又道:“古往今来,多少祸事皆是出自官员之过,君主毕竟只是一个人,又岂能照顾的面面俱到,必须得依靠官吏,但是有些官吏却利用君主给予他们的权力,而胡作非为,欺压百姓,徇私舞弊,从而造成官逼民反的现象,不知道有多少君主受此连累。

    去年陈硕真谋反一事,不也是因为当地官员不顾百姓死活,在百姓蒙受大难之际,还强征暴敛,导致清溪县的百姓为保性命,只能做殊死一搏,险些酿成大祸,这绝非陛下之意,但是过错却得由陛下来背,那些百姓均将矛头指向陛下,实乃不公之举,但是这又没有办法,毕竟陛下贵为天子,但凡出现有**乱,人人都是看着陛下,若是要杜绝此等现象再发生,臣妾觉得,理应如此,为官者,就该有这种精神。”

    不愧是武媚娘呀,这话说的,我真tm恨不得以身相许,就是不知道你答不答应。韩艺听得忍不住要竖起大拇指啊!

    ps:今天小闲人终于迎来了大封推,必须祭出三更,中午还会有一更的,报答各位看官一直以来的厚爱,恳请大家看在小希这么努力的份上,多多支持一下小闲人。(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六章 论纨绔

    去年陈硕真造反一事,虽然很快就被平息了,而且也没有动摇大唐王朝的根基,但是却给李治留下了一块不小的阴影。因为李世民时期,从未有过百姓大规模起义,只是在最后王子争皇位的时候,侯君集等人密谋谋反,哪怕是莫须有的房遗爱谋反案,也是出于政治原因。

    唯有陈硕真是民间起义,而且是李治即位的最初几年间,李治身上当然背负着非常大的舆论压力,要知道他能当上这皇帝,幸运成分居多,在他之上可还有几个非常厉害的哥哥。

    你看,你父亲在的时候,百姓都非常爱戴他,从未有百姓造反,可你这一即位,这皇位都没有坐稳,立刻就有百姓起义,这说明什么?当初是不是不该选你当皇帝呢?

    李治确实也感到冤枉,他现在权力没权力,而且又不是他让清溪县的官员这么干的,估计那清溪县县令的名字,他都不知道叫什么,但是这罪还得由他来背,毕竟他是皇帝,出了这事,他是责无旁贷。

    而武媚娘这一番话就恰到好处,那真的是理解万岁啊。

    李治心里感动呀,这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啊,心里也在寻思,是这么个道理,没道理你们这些官员犯得事,由我来替你们抗,弄的我还两边不是人,怀着一股怨气道:“不错,理应如此,理应如此,既然唤作是皇家警察,那么他们但凡有任何过错,皇家的颜面必定会受到损害,必须要这么做,朕才能放心成立的民安局。”

    韩艺本想点头,但一想,如今这事跟他还没有关系。他只是一个出主意的人,还不是领导者,这话还不能接。

    李治说着突然瞧了眼韩艺,见他低头不语,微微一笑,暗想。此人年纪尚轻,但却能做到收放自如,真是难得的人才呀。于是又继续看了起来。

    理由说完了,自然就是部门架构。

    李治看着看着,突然又露出困惑之色,道:“刑警组,特警组,交警组。。。。。。。这是什么意思?”

    就知道你会问。韩艺赶紧答道:“回禀陛下,有道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又言道,**************。每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天赋,官是如此,吏是如此,民是如此,那么罪犯也是如此。而皇家警察是罪犯的天敌,这些分组。就是为了能够根据不同的罪犯,派出不同的皇家警察去抓捕,务求做到尽善尽美。就好比刑警组的皇家警察,是专门做刑事侦查工作,以及分析、研究刑事犯罪情况,需要的是那种侦察人才。具有超强的推理能力和敏锐的嗅觉。

    而特警组,则是用来面对武力强悍的罪犯,故此身手一定要敏捷,箭术一定要好。至于交警组么自然是为道路而设,要对于长安城内外的道路状况非常熟悉。要在街上巡视,骑术还要非常好,有时候追击罪犯时需要交警组配合刑警,而且城内有许多人喜欢骑快马,常常会骚扰到百姓,交警必须要阻止这一类情况发生。”

    虽然古代没有车,危险不大,但交警还是有必要存在的,因为你总得让人上街巡视啊。

    “想不到你分得如此细致。”

    李治原本见韩艺这么快就呈了上来,还有些担忧这份奏章的质量,看到这里,觉得自己的担忧有些多余了,对这一份奏章是爱不释手,一字一句细看,连开口询问的工夫都没有,那神情跟韩艺看********的神情真是像极了。

    不知不觉中,竟过去了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啊。

    李治才念念不舍的放下奏章来,精神奕奕,丝毫不觉疲惫,兴奋道:“这一道奏章可以说是朕即位以来,看过最为精彩的一道奏章了,这一遍恐怕还不够,朕还得多看几遍才行。”说着,他又向韩艺道:“韩艺,难得你能在短短一宿工夫,就写出这么一道足以令天下百姓受益的奏章,实在是难能可贵呀。”

    韩艺微微颔首道:“多谢陛下夸奖。其实微臣只是说了个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