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夜天子-第4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了那妇人小腹上。

    她用的力大了些,这一下子就刺破了衣衫,刺伤了那妇人。但她动作太过果决,那妇人闷哼一声,瞧见她冷厉的眼神,竟然不敢作声。

    田雌凤用威慑的眼神儿盯着她,直到她胆寒地低下头去。才扭头羞颜道:“我……我已经有些不适了,大婶陪我去后边。”

    田雌凤说完,顺手抓起几条布带,恰好遮住了那剪刀,抵着那妇人向后边走去。外面四个大男人目光涣散地蹲在那里,等二人进了后面,其中一人道:“什么有些不适了?”

    有个略懂的汉子道:“来了月事,想是已经流了。”

    先前那人唇上还只有一抹绒毛,显然不太明白:“啥流出来了,啥月事?”

    先前那汉子不耐烦地道:“二炎,这是妇人之事,你不懂。”

    那二炎继续追问:“那为啥要去后边?”

    先前那汉子道:“难不成当众脱给你看?”

    田雌凤抵着那妇人到了后院,她就知道这些人家前后院必是相通的,一瞧后边果然有个小院儿,后院门儿是半掩着的。田雌凤冷冷地看向那妇人,那妇人战战兢兢地道:“姑娘,你……你不要杀我。我一个孤苦无依的普通妇人,独自做点小生意过活,实在不敢招惹那些恶人呐!”

    田雌凤冷笑一声道:“所以,你就要推我下火坑?”

    田雌凤手中剪刀一划,就划破了那妇人的脸,随即举起剪刀,刺向她的胸膛。那妇人吓得尖叫一声,撒腿就跑,田雌凤恨恨地一跺脚,也向后门逃去。

    那妇人逃进房中,扭头一看,田雌凤正从后门出去,不禁松了口气,立即窜到前边,捂着满脸鲜血的面颊,喊道:“兀那汉子,还傻蹲在那儿做什么,你们的女人,已经跑啦!”

    四人一听,立即站了起来,把东西一扔,就往后院儿追去。后院儿外头,也是一条街巷,四通八达,一阵鸡飞狗跳,四人追的不见踪影了。

    那妇人用布匆匆裹了颊上伤口,破口大骂着向左邻右舍诉苦一阵,一时见也做不得生意了,就打了烊,往房里走去,翻箱倒柜的想找点儿金疮药出来。正翻找着,忽然颈上一凉,那妇人扭头一看,眼珠子差点儿掉出来。站在她旁边,用剪刀抵着她脖子的,可不正是已经逃跑了的那位姑娘。

    “你……你你……”

    那妇人好像见了鬼,浑身哆嗦。

    田雌凤微微一笑,道:“没想到,我再回来吧?”

    那妇人张口欲喊,田雌凤目光一厉,手中剪刀毫不犹豫地刺进了她的嘴巴,那妇人登时二目圆睁,却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田雌凤把那剪刀从她嘴巴刺进去,一直捅进咽喉,握着柄儿使劲转了几圈儿,直到那妇人口鼻全是溢出的血液,活活被自己的血憋死,这才恶狠狠地松了手,任她软软倒下。

    叶小天此时确实在迎接马总兵的官员行列中,他已经接了马总兵,赶到刘大刀处与之汇合。马总兵到了,刘挺自然更要设宴款待,叶小天做为陪客,一时也是不得离开。

    正自杯筹交错间,华云飞派来的人到了他身边,叶小天扭头回顾一眼,淡淡问道:“她如何了?”

    那死士小声叙述起来,最后道:“她佯做逃走,那妇人刚一逃回,她也跟着回了院子,就躲在院角鹅笼后面,引开追兵后杀了那经商的妇人,现在就藏身在那里。”

    叶小天听到田雌凤这样的手段,也不禁微惊了一下,不过想到她陷害播州掌印张夫人的行径,似乎这也不算什么了。叶小天沉默了一下,才缓缓地道:“装模作样地追搜一阵就是,不要大肆声张,至于她的吉凶祸福,由她去吧!”

    :诚求月票、推荐票!。(未完待续。)

第42章 人心散了

    自马礼英马总兵率先赶到娄山关与刘大刀汇合以后,其它四路北方兵马也加快了行军速度,而此时杨应龙所采取的策略又太过保守,为了保留精锐拱卫海龙屯,外线部队少有精锐,以至对各路明军少有阻击效果。

    于是,四月十六日,北路共六支大军于娄山关汇合,一时声势大盛。简短的会师与誓师之后,刘大刀以早已赶到娄山关,充分得到休整的叶小天部和马千乘部为左右先锋,呈钳状向播州腹心进发,其他各路大军分别为这两路先锋部队侧翼或后翼侧应。

    他们避过险峻难攀的大楼山山区,马千乘一路沿洪江、仁江一路进发,叶小天则沿乐安水一线进发,从进攻路线上来看,两路先锋还是有主有次的,马千乘这一路走的是中线,明显是主攻,而叶小天则是他的侧翼,助攻策应。

    这一日,叶小天行军至乐安里施家寨附近,前方探马忽然回报,眉潭方向似有一支播州兵马活动,叶小天立即吩咐放慢行军速度,戒备前行,并加派探马斥侯了解情况。

    华云飞作为先锋之先锋,率三千兵行于最前,他立即向眉潭方向小心靠拢,试图找出这支敌军。要知道,他们一路前行,最终目的地是海龙屯,如果外部有一支机动敌军不时骚扰,会产生极严重的影响。

    叶小天的主力部队则就地驻扎下来,组织第二阵地,同时派人快马向后方正缓慢行军的刘大刀报讯,目前可是在敌占区,明军气势虽盛,依旧得稳扎稳打才行。

    叶小天这里正就地设置营寨。安置拒马,斜刺里忽然出现一支兵马。此地已近海龙屯,要说地理之熟悉,谁也比不得播州本地的土兵,那支先前曾稍露行踪的兵马,竟然在诱开华云飞的部队之后。从小道直接穿插到了叶小天的中军面前。

    叶小天大惊失色,先前明军被播州几次杀败,大多都是他们利用了地形和地利,打了个出其不意,胜负才如此悬殊,难不成今日要旧况重演?叶小天立即命人抛下建了一半的工事,匆匆组织防御。

    但是令他奇怪的是,来犯之敌并未利用他军中此时的混乱进攻,当他们突兀出现后。居然原地停下,也摆出了防御的阵势。

    叶小天心中纳罕,不趁我立足不稳进发,却摆下阵势试图公平单挑,这是谁啊?莫非宋襄公转世?这仁义的也太……蠢了吧!

    这时对方已基本立稳了跟脚,阵营层次稍见分明,叶小天登高远眺,瞧见对方军中挑出一面赵字大旗。叶小天手搭凉篷正自盘算播州一方有哪些姓赵的主将。就见对方阵营一开,八个大汉一人挑一面白旗。摇啊摇的向他这边走过来。

    “咦?这是要和谈,还是要投降?”

    叶小天又惊又奇,赶紧吩咐手下莫要放箭,让他们过来。

    其实对方要想与他有所交涉,打起一面白旗足矣,不过对面那位来使大概比较怕死。生怕这边没看清他的来意,一顿乱箭取了他的性命,所以居然打起了八面白旗。

    八面白旗迎风招展,摇啊摇的就跟招魂幡儿差不多,后边则跟了三个人。叶小天眼见对方不过走来十一个人。想突营也是办不到的,这才放松了戒心,让军士闪开一条道路,引他们到中军来见自己。

    八个打旗儿的到了叶小天的军中便被止住了,只盘检了后边所跟三人,缴了他们的武器,这才引向中军。

    叶小天临时弄了个马扎,大马金刀地坐在那里,气势昂然地等那来使参见,正眼都不看他一眼。那三位来使到了近前,还隔着五六丈远,其中一人便高呼一声:“小天兄,久违啦!”

    “耶?这是谁与我称兄道弟?”

    叶小天闪目一瞧,一下子就站了起来。

    赵文远!

    且不论当初是如何的勾心斗角,也不论当初究竟谁想害了谁。不管怎样,赵文远那如花似玉的婆娘是死在他卧室壁柜里的,而赵文远他爹,居然是被死在他卧室壁柜里的婆娘给一箭射死的。所以叶小天见了赵文远,还真不好意思继续端架子。

    赵文远大步流星地赶到叶小天面前,一把握住了他的手,神情激动,溢于言表。叶小天身边护卫知道他们已经被搜过身,不可能携有武器,是以只是加强了戒备,并未阻止。

    赵文远一把拉住叶小天的手,用力摇了摇,激动地道:“沐晨兄,小弟无心从贼,奈何身在贼巢,身不由己啊!小弟一直思量寻机摆脱贼首杨应龙的控制,弃暗投明,可惜一直不得机会。直到最近,才伺机脱离,小弟游弋左右,翘首以待,终于……”

    赵文远哽咽了一声:“终于等到了你们!”

    赵文远是来投诚的!

    叶小天听到一半就明白了赵文远的来意,不由大喜,随即却是深深的惋惜:“可惜了,这赵文远要是魄力再大一些,既然有心投诚,且虚于委蛇,不离开海龙屯,只遣人与我联络,到时候里应外合,海龙屯岂不唾手可得?可惜!可惜!”

    可惜赵文远比他想的还没志气,叶小天不知道的是,其实赵文远在外面打游击的这些天,就有机会直接投向明军。只是他担心被明军将领冒功给宰了。

    要知道,恰好接收了一名降将,这可不算什么功劳。如果是阵斩敌将,歼其全军,这功劳就大了,真难保哪个黑了心的明军将领干出这种事来。而叶小天,他曾经与之为友,深知叶小天的为人,这种事,叶小天干不出来。

    所以他这些日子到处流窜,游而不击,就是在等叶小天。娄山关?娄山关他不敢去,叶小天在娄山关内休整,山前还有三座军营呢,他不想冒险。

    赵文远的胆魄本就不算十分地大,自从他继承了家业,成了赵氏土司的家主,豪宅美妾,仆从如云,就更不想死了。

    叶小天虽忱惜于赵文远白白浪费了一个立功的大好机会,可转念一想,赵文远投诚这事儿,只要大肆宣扬一番,还是颇有作用的。这件事会打击播州守军的士气,同时,会增强他先前所设离间计的效果。

    想到这里,叶小天便也堆满笑容,对赵文远道:“文远将军,你临阵反戈,深明大义,吾心甚慰!叶某马上报与刘总兵,为你接风、庆功!”

    :诚求月票、推荐票!。(未完待续。)

第43章 有内奸

    播州土官赵文远深明大义,心怀朝廷,临阵投诚,杨应龙已众叛亲离。

    这是朝廷方面大肆宣传的主要内容。

    赵文远反了,贪生怕死,背主求荣、不得好死!

    这是海龙屯方面闻讯后做出的反应。

    为了证明赵文远不得好死,杨应龙马上派出大军,气势汹汹去赵氏土司的地盘进行惩罚性报复。

    可惜了,赵文远这厮根本不在乎,他在决意投诚之前,只把自己的生母偷偷藏了起来,那些兄弟、叔伯,他一个也没告诉,这些人完全被蒙在鼓里。

    此时的杨应龙,如同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换做刚起事时,他对何家还能耐下心来分化瓦解,尽管何恩跑到皇帝那儿告他谋反,恨得他牙痒痒的,依旧宽赦了何恩的侄孙何汉良的死罪,逼他绑在了自己的战船上,这时候他却没有耐心对赵家也做同样的处理了。他需要杀戮来威慑手下各路大将,逼他们不敢生出反心。

    所以,尽管赵文远那些叔伯、兄弟不断地向他乞求、向他表忠心,愿意与赵文远划清界限,杨应龙还是把赵家杀了个血流成河。

    赵文远在明军阵营中获悉此事,号啕大哭一番,披麻带孝,血书控诉杨应龙的暴行。待他回到自己寝帐,却忍不住捂上被子,偷笑了半天。杀吧,都杀光了才好,这样老子引王师平叛之后,这些赵氏地盘,可都归我一人所有了。

    此时,田雌凤已经离开了娄山关,进入了杨应龙的控制区。

    田雌凤虽不会武,却胆大心细。她佯作逃走,实则依旧隐藏在那个小商贩妇人家中。那妇人因为伤了面颊,暂时歇业打烊,恰成了最好的掩护。田雌凤在那人家藏了一晚,翌日离开的时候,已经变成了一个瘦瘦小小肤色黎黑的汉子。

    田雌凤倒不懂得乔装。不过一些简单的乔扮还是容易的,头上再戴一个斗笠,脸上擦了锅灰,就算有人觉得这人眉眼清秀了些,不等细看,她也就走过去了。

    娄山关此时并不禁出入,只是对于来往的大队人马盘查较严,同时不允许北方来的商队继续前行,以免资敌。只允许他们在娄山关内做生意,这也是容许零散人员来往的主要原因,不然他们把生意做给谁?

    因此一来,田雌凤便顺利出了关,但娄山关前还有三路明军屯守,一道道的关卡,万一在哪一道关卡被看出破绽呢?

    其实正常情况下,田雌凤能顺利离开娄山关。就该怀疑叶小天别有所图了。她既失踪,叶小天岂有不大肆搜捕的道理?问题妙就妙在。她一直就知道,叶小天把她带在军中,是一件极隐秘的事。

    既然如此,她逃走了,叶小天就未必敢声张。一旦声张开来,军中藏有女人。先是一桩大罪。这女人是杨应龙的三夫人,极力主张造反的主要谋划者之一,却让她逃了,更是大罪一桩。

    田雌凤才不相信叶小天这个滑头会自留把柄罪名给朝廷,尤其是在朝廷大胜在即。叶小天可以分润功劳占得好处的时候。而她潜逃出关的时候,发现人群中有些便衣模样的人物东张西望的似乎在寻找什么人,就更证实了她的想法。

    饶是如此,她也不想冒险连闯三关,所以一出娄山关就钻了林子,走野路。

    走野路固然没了没发现身份的危险,但丛林中行走,却也不是那么轻松。田雌凤不会捕兽猎鸟,用了三天时间才走出大山,期间也不过是山泉就野果,勉强裹腹。

    好不容易出了山,才吃到一顿饱饭。这山外也不是什么大城大阜,只是一个小村镇。不过这种地方只要有钱弄点吃的还是容易的,田雌凤急于赶回海龙屯,在镇上吃了顿饱饭,买了些干粮,又花钱买了条驴子代步,马上便离开了。

    这一路上因为近来官兵与播州兵打仗,山贼路匪倒是因此绝迹了,不然的话,她一个女子,又不懂得些防身功夫,后果还真是不堪设想。

    又行了两日,到了一家更大的镇子,同时此处也是播州军的前沿阵地了,虽然戍守这里的只是一些走不掉的当地小土官吏目,心中也在彷徨朝廷大军一旦开到,是即刻举白旗投降还是坚持一下再说。

    不管怎样,现在朝廷兵马还未到,此处还在杨应龙控制之下,之前赵氏家族被血腥屠戮的血淋淋事实又摆在那里,当田雌凤亮明身份之后,当地小土官吏目是不敢生出一点异心的。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马上安排土兵,把这位姑奶奶恭恭敬敬地送走。

    就这样,田雌凤回到了海龙屯。

    海龙屯上,杨应龙近来的情绪一直不好,极大的精神压力让他整日都处于暴躁之中。

    一直以来,杨应龙都觉得自己雄才大略,足可为一代人主。而他在贵州众土司中出类反萃,更助长了他的信心。

    但他却未想过,他是播州杨氏的家主,祖先传下的基业是何等的雄厚,许多事他能做成,只是因为他拥有雄厚的根基,并不见得他如何的天纵英明。

    不错,安宋田杨四大家中,他已凌驾于田氏之后,锋芒甚至在宋家之上,可田家的败落不是他的功劳,锋芒更在宋家之上,并不代表他的实力和才干已经超越了宋家。

    直到真正起兵,倚仗地利人和,一连打了几个胜仗,他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以他的雄才大略,以他的天纵英明,这都是应有之事。他信心十足地准备着入主中原,却没想到最终迎来的却是死守海龙屯。

    这时候,赵文远的背叛,更是在他心里狠狠地捅了一刀,因为这是第一个在他起兵后公开背叛的人。之前的何恩、宋世臣等人,毕竟是在他起兵之前就逃离的,而且诱因是因为他杀了掌印夫人张氏,而这些人与张氏关系密切。可赵文远却是他一手扶持起来的亲信呐!

    这时候,他倚为臂助的田雌凤回来了。

    杨应龙闻讯大喜过望,亲自下山迎接,却不料田雌凤上了山,马上告诉了他一个令他心情陡转之下的坏消息:“海龙屯上有内奸!”

    :求月票、推荐票!。(未完待续。)

第44章 谁是内奸

    “有内奸?”

    杨应龙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其实在赵文远叛逃的消息传回之后,杨应龙就已经担心会有人起而效仿,所以他才会对赵氏家族失去理智地大肆屠戮,虽说这么做对明廷明显更有利。在这样微妙的心理状态下,他最信任的田雌凤亲口说出的消息,无疑会让他绝对的相信。

    “是谁?”

    杨应龙咬着牙,双手已经攥紧,就像扼住了叛徒的喉咙。

    田雌凤轻轻摇了摇头:“他没有说出来,他只是……”

    田雌凤回想了一下,说道:“那日,马礼英的先锋马千乘……”

    说到这里,田雌凤飞快地看了杨应龙一眼,如果不是因为杨应龙勾引马千乘的母亲,害得马家遽生波澜,恐怕马家未必会成为讨伐杨应龙的急先锋,相反,因为马杨两家的关系,朝廷还得分兵防范马家,那结果未必就如今日一般了。

    田雌凤继续道:“因为马礼英的先锋官马千乘赶到娄山关,叶小天为他接风洗尘,大醉而归。酒醉之后得意忘形,才说出了这个秘密。他说,有此人为内应,破海龙屯易如反掌!”

    杨应龙越听脸色越是阴沉,田雌凤忽又想到一事,道:“对了,他还说,我们绝对想不到此人是谁?”

    杨应龙的脸色更黑了。

    “绝对想不到此人……”

    杨应龙微微闭上眼睛,紧张地思索:“那人既已投效朝廷,且答应里应外合,自然不会是主动领兵执行袭扰计划,实则游而不击,伺机投敌的赵文远。那会是谁?此人一旦里应外合,海龙屯绝对守不住?那么此人在我麾下,必然是身负要职了,而且必是统兵大将!我们绝对想不到此人是谁,那么他必然是我极信任的人,表现的极忠诚的人了!”

    “田飞鹏、田一鹏?不可能!田家的利益与我杨应龙绑在一起。谁都可以叛,田家不会!”

    “兆龙?也不会!他是我的胞弟!我的大业,他参与甚深,降了朝廷,也难取得朝廷信任,从中取利。”

    “大阿牧陈潇?不会不会!陈潇对我忠心耿耿,前番清洗何恩、宋世臣家族,他出力甚巨。如果他降了,来日何恩和宋世臣绝不会饶他。”

    “何汉良?他族叔祖降了朝廷。他若投降,恰有人接应。不过……纂江之战,在我督促下,他屠了全城,双手沾着近万百姓的鲜血。万历震怒,下旨将何汉良列为绝不受降的必杀之贼!皇帝金口玉言,岂会出尔反尔!”

    将自己的心腹大将仔细想了一圈儿,杨应龙又饶了回来:“田飞鹏和田一鹏也未必不可能啊!白泥田氏虽然站在我这一边。可铜仁田氏却是站在叶小天一边,听说叶小天投桃报李。已经把思州交给田家打理。如果有铜仁田家接纳,并代为向朝廷求恳,为了图谋我播州,朝廷难道真的不会授降?不对,如果是田飞鹏和田一鹏,那么叶小天就没必要瞒着雌凤。而是劝田雌凤一并投降了。”

    “兆龙……,大难临头,亲兄弟怕也靠不住啊。如果兆龙不求富贵荣华,只求保住性命与他这一脉,那么主动投敌。未必不可能啊……”

    “陈潇……,陈潇基于同样的理由,同样也有嫌疑。何恩和宋世臣纵然恨他入骨,可想要害他,终究无法借力于朝廷。而陈潇只要将功赎罪,不被朝廷追究罪责,从此安份守于陈家牧守之地,何、宋二人又能奈他何?”

    “何汉良……,屠了纂江全城,举国惊恨,绝难被赦免。虽然他的叔祖何恩正在朝廷一边,反而是最不可能投降的了。”

    杨应龙想了一圈儿,悲哀地发现,他的亲兄弟杨兆龙和他的大管家陈潇本该是他最信任的人,但是反而有被他猜忌的理由。反而是外戚田氏和被逼从贼的何汉良,反而最为可靠。

    杨应龙思量许久,轻轻拍了拍手掌,一名身段轻盈姣好的女侍卫款款走了进来,这是杨应龙的死士,忠心绝无疑问。

    杨应龙沉声道:“加派人手,给我盯紧了杨兆龙和陈潇!他们有任何异常举动,都马上报与我知道!”

    那死士轻轻点头,影子一般飘了出去。对于主人的命令,她只知服从,绝无疑问。死士自少年时选拔培养,灌输的就是绝对服从与绝对忠诚的理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已经不是正常的人类,而是近乎一台机器了。

    田雌凤看着她的男人有些疲惫的背影,柔声道:“你怀疑是兆龙或陈潇?”

    杨应龙疲惫地捏着眉心,道:“他们嫌疑最大。”

    田雌凤轻轻点了点头。

    杨应龙回过头来,见田雌凤脸颊削瘦,下巴尖尖,怜惜地道:“你受苦了,清减了许多。”

    田雌凤起身上前,握住他的手,轻嗔道:“看你说的,你我夫妻,还这么见外。”

    杨应龙一笑,想要问及她在叶小天营中有无受苦,忽然想到她刚才所说,叶小天大醉而归,此时她从叶小天口中听到他得意之中卖弄的话来,心中忽地一紧。

    酒为色之媒,叶小天大醉而归后,为何雌凤会在他身边?雌凤国色天姿,风情万种,是个男人就能抗拒她的魅力。那叶小天留她在身边那么久,又是可以予取予求之俘虏,他会不会……

    但田雌凤冒险逃出,千辛万苦才赶回来,他实在问不出这种话来。而且即便问出来又能如何,他与田雌凤这对夫妻才是志同道合的真知己,两人多年恩爱,又有共同的孩子,他对田雌凤才是绝对的信任。

    他不信田雌凤会背叛他,就算田雌凤迫于形势,委身于贼,被那叶小天****过,他也无法抛弃田雌凤或者加罪于她了。至少在此时此刻,他的心境是这样的,男儿的独占欲也比不上此时这种相濡于沫的情感。

    所以,话到嘴边,杨应龙又把话咽了下去。

    但田雌凤何等精明,瞧他眼神变化,欲言又止的神情,就猜到了他心中所想。想到自己对叶小天的百般诱惑,如果不是叶小天尚能坚守本心,只怕两人真的早就同床共榻,抵死缠绵,脸上便是微微一烫,不过神色却是如常,说道:“相公多疑了。叶小天私德操守上面,倒是无可挑剔!”

    如果叶小天听到这句话,一定会感动的泪流满面。就连他的好兄弟大亨和华云飞都不相信他在两性关系上的操守品行,还是田三夫人最了解他呀!

    田雌凤嫣然一笑,又道:“再说,以我的身份,就算我肯从了他,他敢要么?”

    杨应龙一想也是,田雌凤可是他这个大贼首的女人,叶小天正是前程似锦的时候,如果和她有什么瓜葛,那可就把一切都毁了。朝廷一旦获悉这样的消息,绝对再难对他保持信任。

    杨应龙顿时释然,对于自己忽然对如此忠心的妻子产生了怀疑,更是愧疚于心,便将她轻轻拥入怀中,柔声致歉道:“雌凤,是我错了。应龙这一生,风流自诩。直到如今这般时刻,才知道,你是唯一值得我付予真情的女子。”

    夫妻俩轻轻拥抱在一起,大殿上一双贴合在一起的人影,拖曳的好长、好长……

    :求月票、推荐票!。(未完待续。)

第45章 除奸

    杨应龙这边吩咐下去——就专心于布署防御,以应对很快将云集海龙屯下的朝廷大军。此时的海龙屯,已不比上次娄山关般乐观自信,那般险峻难攻的娄山关一日告破,海龙屯虽更险于娄山关,却是处于重重包围之下,它能坚持多久?

    杨应龙的死卫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的,几天里,有关杨兆龙和陈潇的消息陆续送到杨应龙案上:

    “杨兆龙数日里来,常独自喝闷酒。”

    杨应龙冷然一笑:“胆小如鼠!”

    “陈潇前日新纳了两房小妾,都是十四五岁的小丫头!”

    杨应龙微显鄙夷:“醉生梦死!”

    “杨兆龙曾连续两次召集心腹议事。”

    杨应龙语气凌厉:“查清他们究竟商议了些甚么!”

    “陈潇借纳妾之机,着人下山采办。却把自己两个幼子混在下人之中,悄悄送出了山。”

    杨应龙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查清他们身在何处,统统给我抓回来!”

    又过两日,杨应龙得到消息,明军先锋部队马千乘、秦良玉部已经赶至养马城,南川路、永宁路两路大军的先锋业已赶到,与之汇合。与此同时,叶小天部向海龙屯的东北面也在进发,隐隐与马千乘形成犄角之势。

    叶小天这一路只有他自己的本部兵马,但叶小天可是足足有近两万人(旁人是越打越少,可叶小天却是一边打一边募兵,还招收降兵,所以他的军队反而在逐步壮大),因此他这一路兵马,其兵力与实力,还在养马城的马千乘三路大军之上。

    杨应龙正疲于应付,他的死卫又送来了最信消息:杨兆龙连续两次召集心腹。所议主要内容就是关于最近的局势。杨兆龙对海龙屯的未来不抱甚么期许,但并未查到他有什么不轨举动,只是难免有些意气消沉。

    杨应龙听了不免松了口气,如果杨兆龙真有什么不轨举动,那他是一定要杀的。可不管如何,杨兆龙总是他的胞弟,杀死同胞兄弟,心里总是不太舒服的。

    随即,有关陈潇的消息也再次送来,陈潇借去青蛇囤巡察之机。又把一个幼女和他的侧室夫人送下了山。

    杨应龙勃然大怒,立即命人去抓,这边控制了陈潇,那边抓住了他的侧室夫人和幼女,杨应龙还未及审问,追查陈潇两个幼子下落的探子回报,陈潇的两个儿子已经在他忠心下属的护送下,进入思南。追查之下,他们的踪迹消失在前往北方去的驿道上。如果继续追查,恐要进入中原,需时太久。

    杨应龙听到这里,顿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当他的胞弟杨兆龙嫌疑渐去,他的疑心就已集中在陈潇身上,如今更是认定了陈潇就是那个内奸。

    陈潇被带上了天王阁,脸色灰败。神情沮丧。一见杨应龙,卟嗵一声就跪倒在地,颤声道:“天王。属下知罪了!还请天王看在属下多年来勤勤勉勉、忠诚不二的份儿上,饶恕属下一次。”

    杨应龙一脚将他踢翻在地,怒笑道:“忠诚不二?你私通朝廷,为了保住自家的性命前程,不惜背主求荣。还有脸说忠诚不二?”

    陈潇愕然看着杨应龙,眸中突然闪过一丝惊惧之色,他忽然明白过来,他本以为是杨应龙发现他在安排后事,将自己的后代骨肉偷偷送出海龙屯,却没想到杨应龙居然以为他投靠了朝廷。前一桩只是出于私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