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铸清华-第4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不至于要和日本人打,这不是去平叛吗?麻利儿的把叛乱平了,日本人怎么动手?想要浑水摸鱼也不成吧?”
“就是,你们就是杞人忧天,一下子想的这么远!”
“南洋水师可是一直在造船呢,这咱们的级铁甲舰不是已经出来了吗?”
“出来的东西真不真,能不能放到北边用,”说话的人微微冷笑,“都还是两码事儿!”
“朝鲜有袁世凯在,还派什么兵啊,咱们这里可没多少兵!”
“地方军有一些,可中枢那里,若是不给枪炮,咱们拿什么平叛?所谓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装备不给齐全了,咱们可是不能出兵!”
下头闹成了一团,各人都各有意思,互相争吵不休,李鸿章端坐于上,闭目养神,不一言,盛宣怀看了看对面的张佩伦,又看了看地下的人闹得不成样子,咳嗽一声,“好了好了!”
他是天津巡抚,在直隶此地的位置,仅仅在李鸿章之下,又主管招商事务,是妥妥的财神爷,这么一喊,地下的人都停住了嘴,张大眼睛看着上头眯着眼养神的李鸿章,“请中堂大人示下。”
张佩伦拿着一份电报说:“袁世凯已经连了好几份电报催促了,日本已经派了四百名海军6战队员抵达朝鲜,之前说的是警察,这会子倒是又换成军人了!他的意思,如果朝廷还没有反应的话,就是示弱!日本人就会得寸进尺,不光朝廷的面子没地方搁,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他放下电报接着说:“我觉得袁世凯说得有道理,日本人是什么事也干得出来的!”
盛宣怀沉思,不以为然的说道,“不至于吧?慰亭是不是有一点夸大其辞了。他就是这么一个人,我倒也不是说他不好,只是他急于建功立业,总想寻点事出来。”
三十、万事俱备(一)
李鸿章慢慢的睁开了眼,他似乎都没有把这两个左膀右臂的话听进去,“慰亭毛病也有,见识也有,对他的话要听,又不可全听。”
张佩伦疑惑的说道:“那中堂的意思是……”
李鸿章点点头,“兵要派,但不必太多,能对付他四百人足矣。”
李鸿章的意思倒是和中枢的没什么两样,盛宣怀看了张佩伦一眼说道,“如果真如慰亭所说,日本四百人后面恐有大部队紧随,我们派少了恐怕无济于事吧?”
李鸿章微微沉思,随即摆了摆手,“这你就不知道了,日本国体制与我不同,像大举出兵这种大事,一定要经过国会批准。但据我所知,伊藤内阁和国会严重对立,在野党六派攻击政府极其激烈,而且他们的国民经济也承受不了,出兵的事肯定得不到国会的批准。”
“那我们朝廷的意思呢?”
“我已请了谕旨,上折说明,着直隶提督叶志,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团练一千五百名,赴朝戡乱。一旦内乱平息,即刻撤军回国。”李鸿章这时候倒也还不把日本人的活动放在心上,“袁世凯那里也有些人,端郡王也在,他虽然有些纨绔,但是手里是有些力气的,这三番人马合力,就能够把叛乱赶紧的平掉,到时候咱们就马上回国,不给日本人有机会钻空子。”
“伍廷芳那里,”李鸿章对着张佩伦说道,“电报去,要求他即刻对着日本外务省出声明,表明咱们的谴责之意,真真是开玩笑,国家大事,对外宣称的事儿,怎么说改就改,日本人还号称亚洲最为文明之国,这文明,都文到狗肚子上去了?”
底下的人哄堂大笑,“中堂大人,”直隶提督叶志抱拳行礼,“标下一定在朝鲜,好好的把这些人收拾一般,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文明。”
“也别大意了,”李鸿章点点头说道,“朝鲜的事儿,算不得什么,但若是以为这去了朝鲜,就是为了镇压东学党叛乱么,那就是错了,朝鲜事务的背后,归根结底还是中日两国的事务,和朝鲜,”李鸿章摇了摇手里的烟斗,“那是没多少关系的,若是忘了日本这身后的狼,那就是要吃亏的,你去了朝鲜,凡事多和袁世凯商量着办,他久在朝鲜,知道许多事儿。”
叶志很不以为然,论起来,袁世凯可是外围的外围,那里比得上自己是李鸿章嫡系之中的嫡系,他又是新军出身,也是以前淮军的旧部,这渊源可是比那个不知道什么辈分的袁世凯深多了,但是李鸿章如此说,他也不好意思反驳,只是唯唯,“中堂大人,若是担心日本人捣鬼,咱们为何不先下手为强,先把朝鲜的日本人都赶出去再说就是了!”
“寻常的时候倒也罢了,可这事儿,就没有这么简单,牵一而动全身,”李鸿章叹道,“以往还要考虑别的,今年更是要注意,今个是老佛爷的六旬大寿,什么闹纷争的事儿,都不能够办,朝廷大典在即,凡事要稳,不能够惹事。”
李鸿章吩咐完毕,挥挥手,让众人都散了,只留下张佩伦和盛宣怀二人,张佩伦果然已经扶正,成了天津布政使,正把子负责后勤之事,脸上的得色是怎么掩饰都掩饰不住的,他跟在李鸿章的后头,“日本人派了人,朝鲜那边,可是还要多注意一点。”
李鸿章点了点头,坐在了沙上,“户部的拨款就要到了,你先给袁世凯一半,一半的银子里头,军械弹药大炮等,就在保定军械制造厂提取折合进去,总不能让他委屈了,其余的,也分批次给叶志预备着,一起带到朝鲜去。”
“这个翁同龢,”李鸿章有些疑惑,“今个怎么这么好说话起来,素日里我北洋若是想要多一分银子用一用,他必然都是不肯的,这一次,一下就拨款下来了。”
李鸿章有些奇怪,倒也不放在心上,他素来是有两个口子可以花钱的,一个是户部拨款,另外一个部分就是地方自筹,地方自筹又分为地方的财政以及盛宣怀主持直隶洋务赚来的银子,张佩伦笑道,“中堂执掌北洋多年,这几年可是为朝廷省下不少银子了,翁常熟以前不知道,如今当家了,难道还不知道这柴米油盐多贵吗?”
“也是有这个道理的。”李鸿章翘起了二郎腿,“这笔钱来了倒是也有个激励的作用。”
盛宣怀说道,“日本驻天津领事已经登门拜访过了,说是抗议此事。”
“抗议没有用,”李鸿章吧嗒吧嗒的抽着烟斗,“你接待一番也就是了,若是这外交的交涉有用,也不会有这么多的事儿闹出来了。”李鸿章不耐烦的说道,“明明是狼子野心,却还表现出这样一幅文明国家的嘴脸出来,可笑,又可恨啊!”
管家李三上前,示意有事禀告,他从袖子里拿了一张纸出来,递给李鸿章,李鸿章看了一眼,脸色大变,也不知道是如何,脸上露出了极为复杂的神色,盛宣怀见状连忙问道:“可有什么要紧的事儿?”
李鸿章看了张佩伦一眼,摇了摇头,“京中来电报,言明,今个上午,皇上下旨,册封小女菊耦为妃,迎入宫中了。”
“啊!”盛宣怀闻言大喜,起身连忙行礼,“恭喜中堂贺喜中堂,”他这个时候心里头明镜似的,清楚极了,翁同龢那个抠门鬼,为何突然这样的大方,无非也只是看在皇帝的份上才有这样痛痛快快的给钱。“有了这样外戚的身份,中堂大人再也无需和往日一样,忧谗畏讥了。”
李鸿章点点头,“这也是了却我的一番心事,菊耦在京中寓居,终身大事没有解决了,我心里头总是不安定,虽然皇家并非什么好去处,后宫之中也是纠纷颇多,但多少也是个归属。”
三十、万事俱备(二)
“说来奇怪,小姐也不知道如何,突然改了性子?”盛宣怀笑道,这笑声让张佩伦听着十分的刺耳难受无比。“之前老佛爷属意她入宫,小姐似乎不愿意。”
“世易时移,也是有可能的事儿,”李鸿章淡淡的看了一眼张佩伦,张佩伦的脸上如同开了染坊一般,各种颜色均有,“人心总是会变得。”
“中堂大人有了小姐在后宫之中为助力,日后在北洋自然是如臂指使,绝没有什么问题了。”盛宣怀笑道,他假装没有看到张佩伦那十分难堪的神色,自顾自的朝着李鸿章恭喜。自家的恩主乃是皇太后的亲信,这点世人皆知,原本若是两宫有什么冲突,李鸿章是一定要选边站的,可如今又成了皇上的亲眷,这就好说很多了,也不用担心将来慈禧太后千秋老去,李鸿章没有人可以作为靠山。“旨意只怕马上就要下来,还是请中堂大人预备着接旨吧。属下等就不不打扰,去前头告诉大家此事,再好好的热闹一番。以表庆祝之意。”
张佩伦脸上火辣辣的回到了自己的签押房,一脸的不悦,又有些惶恐不安的感觉,属官把支付给朝鲜袁世凯文书送给张佩伦审批,他是天津布政使又是天津兵备道,军需本来就是归他管理,寻常的时候拨付的手续没有这么快,只是李鸿章那边了话,故此属官迅的把文书送来了,张佩伦看了几眼,丢在一边,“且放着吧。”
属官有些不解,“大人,这……”
“公事有先来后代的顺序,轻易不好改变,袁世凯在朝鲜呆了这么久,已经是朝鲜太上皇了,难不成还差这点银子?”张佩伦微微冷笑,“事有轻重缓急,别的要紧事儿先办吧。”
“是。”
东京,内阁总理大臣官邸。“太好了!”伊藤博文一拳击在自己的左掌心,他看到了天津来的电报,喜上眉梢,“李鸿章终于上当了!”
6奥宗光也毫不掩盖得意的神情,“现在该看我们的了!”
伊藤博文对着军部代表伊东佑亨,“马上通知参谋部,混成旅团八千大军,立即开赴朝鲜,扩大事态,让阴云变成暴雨!”
“哈伊,”军部代表伊东佑亨兴奋的摩拳擦掌,“我们军部的武士们多少年了,只是为了等到这一天啊,这一天!”
“接下去就请各部做好准备,营建作战大本营,”伊藤博文沉稳的下达命令,“我们所有的准备事务都完成之后,就可以迎接天皇陛下的到来!”
“哈伊!”
四月初九,叶志等人乘坐轮船从天津出海,第二日到达京畿道港口,入朝鲜平叛,载漪在组织了一次东学党对着汉城攻击的反击战大获成功之后,更是洋洋得意,在李朝艺妓们的簇拥下,叫嚣:“大清之光荣必将永久照耀朝鲜,任何企图颠覆朝鲜王室统治的事实都不可能实现!”
袁世凯进入庆州平叛,求北洋拨付粮草弹药不可得,以此为借口,不尊叶志号令,叶志横行朝鲜九道,东学党的叛军不堪一合之敌,月余之间,朝鲜地方差不多已经尽数平定。似乎漂浮在朝鲜半岛之上的战争阴云,已经消散一空。
东京,帝国议会大厦内,原本应该是彬彬有礼的议员们,这时候变成了一群彻头彻尾的狂徒,他们红着脸,精神亢奋的似乎抽了量的鸦片,所有人都在呐喊着,都在拼命叫嚣着:
“中国向朝鲜举兵!”
“保卫帝国的生命线朝鲜!”
“向中国开战!”
“绝不容许让朝鲜,这个日本最为重要的地方,成为清国的武力驻扎地方!”
议员们激愤的情绪已达到了沸点,一名西装革履留着一撇仁丹胡的议员用手捶得桌子“咚咚”响,唾沫横飞地嚷叫,他的语气又激动又透着一股藐视之情:“胆小鬼政府不敢打仗,就滚下台去!”
议员们轰然叫好,反对党们本来就对于伊藤博文为的内阁十分的不满,这个时候刚好可以借机作出来:
“赞成!滚下台去!”
伊藤博文和6奥宗光等阁僚坐在议会大厦的席位上,看看这出他们一手导演的活报剧,6奥宗光的嘴角都挂着一丝冷笑,而伊藤博文依旧只是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稳坐钓鱼台,双眼微微阖上,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
似乎,他在等待着什么。
突然,一个武士模样的青年人冲了进来,也不知道他如何冲破层层警卫,他刷的跪在会场之中,所有的人都看着这个不之客,青年环视众人,高喊道:“议员大人们!必须向中国开战,吾今剖腹明志!”
他一边说着,一边拔出长刀,双手倒执刀柄,猛力将刀刃插入自己腹中,还深深一绞,剖开一道l形的口子,顿时鲜血如泉喷涌,青年人一头栽倒在地……
议员们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只听得“扑通!”一声且伴随着惊呼,又冲进来一个青年,依旧是如此动作,又一个人剖腹自杀了!
6奥宗光再也坐不住了,探求的表情看着伊藤博文,伊藤博文慢慢站了起来,“马上把帝国的武士们,拉下去救治!”
“伊藤相!”反对党愤怒的叫嚣道,“如果你不能够为帝国争取到权益,那么就请你下台吧!”
“对,无能的政府,下台吧!”
伊藤博文也不理会,只是将面前文件一拢,说了声“去皇宫吧”,率先离开了会场。
充满火药味醒目标题的报纸在东京的大街小巷到处纷飞……报纸漫天飞舞,伊藤博文看着窗外所有都激动万分的人,和已经被清国刺激的十分喧嚣整个社会,他慢慢的露出了笑容,“时机已经差不多了,民心已经彻底的被挑弄了起来。”
“那么我们就可以马上开始了吗?”
“当然,”伊藤博文点点头,“我们必须马上开始,民心和时机都告诉我们,不能再等下去了!”
三十、万事俱备(三)
“不能再继续等下去了,清国平叛的速度远远比我们还快,就算我们在东学党里面的间谍再怎么怂恿,他们也不敢去正面对抗那些武装到牙齿的清**队,东学党人,再怎么说,只是一些农民加上读书人而已。”
“如果等到清军彻底的解除朝鲜的叛乱,那么,我们就无法再保持现在在朝鲜有四百人的部队了,而且现在发动,是最好的时机,”伊藤博文冷静的分析道,“清军正以为自己天下无敌呢,骄傲和自大,可以成为我们的盟友!”
“是的,太阁,”陆奥宗光佩服的说道,“外交那边,如果我们先动手,再进行外交交涉,压力虽然大了一些,但是我可以利用这个时机,先和英俄法美等国联系一下,让他们出面,对清国进行施压。”
“英国是绝对会帮助我们的,外交上的事情是大臣你去负责的,但是我可以清楚的告诉你一点,就是英国副首相来访的时候,已经很明确的告诉过,会最大程度上的帮助我们日本帝国!”
“纳尼?”海军大臣西乡大喜过望,不由得惊叫出声,“英国真的会这样的帮助我们日本吗?”
“是的,没有错,英国对于清国的逐渐强盛十分的担心,这是他在万国大会亲自见过清国的国力之后,对于我们的帮助的理由。”
伊藤博文说道,“具体的帮助还要再进行沟通,我并不认为英国会直接出兵,但是如果在其他的地方策应我们一下,这能够极大的减轻日本的压力,这是我单独联系的,不能通过任何外交人员经手,请陆奥大臣见谅。”
“太阁为了国家,外务省绝不敢有任何的怨言,我个人也十分佩服,太阁可以进行这样的首相对首相的直接外交,”陆奥宗光摇头说道,“外务省十分的佩服。”
“俄罗斯根本就不可靠,”马车辚辚,伊藤博文的话也在慢慢说着,“他们在远东已经被中国人打断了脊梁,又被他们用金钱收买成为了打手,俄罗斯皇储尼古拉在返回圣彼得堡的时候,他们的海军舰队还过来在我们日本海域耀武扬威,很显然,他们已经和中国人媾合了。”
“法国被中国打败之后元气大伤,基本上已经退出了在亚洲事务上的话语权,那么,就算他们在欧洲那边给清国一些压力,这些压力也完全没有作用和实效性,所以法俄两国没有什么作用,那么剩下来,也只有一个美国,美国如果愿意出手的话。”
“美国人和中国人的关系可是十分的有好的啊。”
“不不不,那些只是表象,米国虽然是欧洲人种,但是别忘了,米国也是一个太平洋国家,如果米国对于阿拉斯加没有**,我是不会相信的,当然,也不会说,对于富庶的清国没有觊觎之心。这个是外相可以拓展和深入的方向,如果有英美帮助,我们的胜算更大一些。”
“如果秘密出兵的话,议员们无法得到准确的宣战公告,太阁你的地位会越发的危险的。内阁一旦倒台,这个结果,势必会影响到战争的开始的,”海军大臣西乡担忧的说道,“太阁你有什么准备吗?”
“那些令人尊敬但是又十分可笑的议员们,等到议会通过对清国的战争,只怕是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怎么可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发动战争呢?”伊藤博文微笑道,“我们当然先要暗地里进行,至于你说内阁可能会倒台的情况,这个是不可能发生的,天皇陛下也不会允许这件事情会在战时发生。”
一行人进了天皇皇宫,这里已经准备在召开御前会议。
明治天皇睦仁端坐在宝座上,面沉如水。
宝座两侧,前排坐着陆海军高级将领,伊藤博文等内阁成员坐在第二排。
他们面前摆放着一个木架,架上挂着白亚麻布绘制的远东地图。
天皇阴鸷地环视众人,冷冷的说道:“鉴于朝鲜事变和中国向朝鲜举兵之形势,朕已应太阁请求,成立战时大本营,由朕亲任最高统帅,并决定秘密下达战时动员令!”他单独对着伊藤博文说道,“太阁,外头的闲言碎语,根本无需担心,朕心已决,您为帝国做出的贡献,朕是非常清楚的,帝国需要你继续来治理!”
伊藤博文站了起来,“臣一切都听从陛下的命令。”
天皇点点头,“所有的情况我都已经清楚,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如果错过这个时候,”天皇的目光炯炯,“帝国大概要等到一百年后才能再有这样的机会了!”
“至于开战的一应事宜,由大本营的伊东佑亨负责向众卿说明。”
伊东佑亨应声站起,指着地图说:“奉大本营命令,由大岛义昌少将率领的一个混成旅团共八千余人,准备就在朝鲜某一个地方点登陆,现在已经在出发的路上了。”
“现在还不能派遣我们的海军军舰去,”海军大臣西乡隆盛迅速的说道,“海军的第一次出动,不能只是作为承担运兵的运输船作用,这样打草惊蛇,让清国人警惕,就起不到突袭的作用了!”
“这一点我们完全考虑到了,”伊东佑亨说道,“所以只是会暂时租借一艘外国的商船来进行运兵,海军会在另外的场合出现,天皇陛下,太阁,”伊东佑亨说道,“清军想要在朝鲜南部平叛,那么必须要通过最方便而且最快捷的交通工具前往,如果能够第一时间帮助陆军消灭一些有生力量,我相信,海军部分,应该没有问题。”
西乡隆盛冷哼一声,“海军有自己的计划,但是如果能够帮助一下陆军,这也完全是可以的事情。”
“海军准备在什么时候开始战斗?”伊藤博文慢慢的问道。
“必须要等到北洋水师的最新航行动向出来之后再做定夺,”西乡隆盛说道,“到时候首战必须要胜!”
本月结束本月结束,马上就要开新书,开新书,开新书,大家请继续支持我。
三十、万事俱备(四)
对于天皇最为崇拜和信任的伊藤博文,西乡隆盛不敢摆什么姿态,老老实实的回答了伊藤博文的问题,伊藤博文点点头,对着天皇说道,“陛下,臣不擅军事,这里的一切,臣就不干涉了。”
“但是希望太阁你可以多对战争的结果进行一个预判,或者说,你以为,我们动对清战争的目的到底是希望可以进行到什么程度?”
“当然是越快解决朝鲜问题才好,”伊藤博文说道,他并没说如今的日本国力远逊于清国,马上就要开战,这样的话说出来,就是未免太伤士气了,“我们的兵力并不能覆盖到中国的本土去,所以我作为政治上角度的思考来说,我们占领整个朝鲜,打败北洋水师,这一次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
。。。。
京师,长春园,玉玲珑馆。
皇太后盛装打扮,走到了那插天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前,这里已经放好了一个宝座,并两边装饰的小几子,景泰蓝的花瓶,各色时令花卉,他的前头摆了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一个人正在上下调整着什么,看到了皇太后前来,大家伙纷纷打千行礼,太后摆摆手,“都起来吧。”
今天皇太后穿了一件象牙黄凤穿牡丹宁绸苏绣旗袍,上了年纪之后,皇太后甚少穿淡色的衣服,今个倒是奇怪,“今个拍照片,”太后笑眯眯的说道,“这是如今新出来时鲜的东西,我也不能一个人独享了,你们几个,”太后对着朱执义夏守忠红枫等人点点头,“也一起拍几张,以后年纪大了,看着自己年轻的时候,倒是留一点念想。”
红枫捂嘴笑道,“咱们这里头,最年轻的就是太后老佛爷了,今年才六十岁,这十年拍一次照片,等到将来一百岁返老还童的时候,把这几十年来的照片都拿出来,可真是分不清楚是什么时候拍的呢!”
皇太后哈哈一笑,“借你的吉言了!大家伙一起热热闹闹的来。”
众人簇拥着皇太后,摆好了姿势,只见多了许久,这照片还没拍上,太后微微皱眉,“这脸都笑酸了,怎么还没拍好呢?”
那个摄像师满头大汗的出来告罪,“老佛爷恕罪,照相机是要调试一会光线,没有这么快的。”
“原来如此,我倒是忘了,”太后点点头,她伸了伸懒腰,从宝座上站了起来,“那等你先试好,我到处溜达溜达先,你们几个,”太后指了指,“都留在这里啊,别到处跑,到时候人不见了,自己没的拍照,可别找我哭!”
太后背着手,自己自顾自的走开了,春天四月的时候,恰好是木兰花开的极好的时候,一处小小的抱厦那里,有几棵木兰花开的极好,花朵五彩斑斓的,太后站着看了一会子的话,也不知道何处,大约是升平署传来了几声宫调之音,似乎在演奏着什么乐曲,太后又侧耳立足停了一会,突然之间,身后响起了李莲英的声音,“老佛爷。”
皇太后被吓了一大跳,心里头砰砰砰的直跳,“你这是做什么?倒是吓死我了,”太后转过身说道,“走路悄没声。是什么事儿啊?”
“日本人有异动,有一些不确定人数的日本军人搭乘了一艘商船前往朝鲜了。”
“恩?”太后微微皱眉,“日本人这是想要出兵了?有多少人?”
“目前不知,”李莲英说道,“这是日本天皇在秘密的召开御前会议之前,就生的事情,地点也不清楚,准备登6何处。”
“这不用猜,都知道,必然是兵指汉城,”太后吃了一惊后冷静了下来,“他们一定想要擒贼先擒王,把汉城拿下,挟国王以令朝鲜地方了。”
“这个情报,告诉北洋了吗?”
“已经通知李鸿章大人了。”
太后点点头,“先让他对付着办就是了,现在日本人不会突然干什么的,他们只是怕我们拦着他们不肯派兵,所以假借商船之事来隐蔽的进行,可惜啊可惜,”太后微微冷笑,“咱们一早就知道了。”
“是,请老佛爷的旨意,要不要李鸿章出兵阻击?”
“阻击做什么?”太后摇了摇头,“只是派兵而已,又不是要马上打咱们?何况这样的事儿,不应该把咱们的情报途径泄露出去。”
情报是很难挖掘的,在慈禧太后看来,这样的事儿,不值当让日本人知道自己有情报来源,若是日本人提高了警惕,改变了以往的做法,很容易就造成情报通道的断绝,“也没必要再去刺探,在那里登6了,我相信登6点,大概日本国也只有御前会议的几个人,以及在准备登6的日本军官才知道具体的地点。李鸿章是老军务了,应该知道怎么办。”
太后转过身,摇摇晃晃的走到拍照的地方去,“但是咱们也不能当做傻子,你电报去盛京,告诉荣禄一声,既然日本派了,咱们也不能不派,他底下的人,得力的派几个人去,也不用去汉城凑热闹,朝鲜的北边有些紧要的地方也要守住,防范未然嘛。”
“嗻。”
“不过呢,咱们是天1朝上1国,最讲究的就是礼数,日本人这样偷偷摸摸的增兵,真是叫人笑掉大牙,咱们可不能这么做,朝鲜国王,多少应该知道礼数,日本人派的兵越多,他的位置就越不安稳,他虽然昏庸了些,但是想必应该不是蠢货,上表求援,应该是没问题吧?哦?已经上表了?”太后自嘲的一笑,“我还真是老糊涂了,这之前不就是上表了吗?恩,北洋派了人,这东北盛京自然也要派,恩,再派个四五千人去,应该就足够了。”
“皇上那头最近这些天在忙什么?”
李莲英看了一眼淡然话的慈禧太后,“皇上这些年在督办清漪园工程,此外还预备着把孙毓文的吏部尚书换下去,后宫这里,老佛爷是知道了。”
三十一、横的楞的(一)
“李菊耦,哎,倒是一个好结局,也不知道皇后是怎么劝的,居然把她劝的回心转意了起来,要知道昔日我说了那么多的话,她可是没松口的,这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啊。皇后是真厉害咯。”
太后绕过了几处弯弯曲曲的游廊,慢慢的说道,“也好,我昔日都强求不得,如今也是她自己个愿意的,那么将来我也在宫里头多一个伴儿,李鸿章有这么一个女儿在宫里头,想必有些人对着他的嫌隙攻讦,也能少一些了吧?”
“你那个把兄弟,舍不舍得吏部尚书的位置啊?”
孙毓文算是李莲英的把兄弟,但是李莲英十分谦卑,不敢和军机大臣相互称之为兄弟,“孙中堂的任期已经满了,无论什么都是要卸任的,”李莲英说道,“他的意思,在军机处当差就已经很好,这个天官当不当倒也无所谓。”
“倒是看得开,有时候怎么说呢,我倒是很感激,感激他在前朝招呼着,也不至于让人忘了我,可有时候,我倒是也觉得腻烦的很,别说是在皇帝面前提我什么事儿怎么样怎么样的,我听着都觉得絮叨,何况皇帝呢?这样可是真不好。”
“要不要让奴才和孙中堂说一说?”
“罢了,各人都有缘法,他自己个怎么办就怎么办是了,倒也不用旁人提醒。按照你这么说,皇上对着日本的举动,不在乎吗?都没有什么话儿?”
“万岁爷已经传过令给端郡王了,却是不知道效果如何。皇后娘娘对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