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铸清华-第3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你们也没有把这些意见人士遣返或者是移交给英国!而是好吃好穿的让他们呆在北京!韦德心里大声的喊道,不过这个时候根本不能计较这些旁枝末节,如果就此事进行辩论,只怕中国人更加不会让自己继续说出有关法属印度归属的意见的机会,“那请问贵国和法国在谈论法属印度的归属,这个事情还是章京先生来和我确认的,难道这件事情符合了三国签订的《克什米尔领土归属条约》的原则和条文吗?”
“我们原本之前的商讨只是一个初步的方案,”英国股章京陪着笑脸,谦卑的解释道,“在达成初步的意向之后,肯定会向贵国说明具体的条文,并且必然肯定会征求贵国发意见,请大使先生不要担心。”(未完待续。)
九十九、先退后进(三)
“那我现在就明确的告诉你,”韦德凝重而且十分严厉的说道,“我代表英国政府正式的表达我们的态度,对于法国和清国之间有关于任何法属印度的改变归属都决不认可,并且如果贵国一意孤行,我们必然会破坏这次谈判,并且对于越南的归属,和主权定位重新提出我们的意见,”韦德懒得和这个中国的外交官员继续解释什么,他的许多同僚在世界各国担任大使都不需要任何解释的行为,只有他这么样的麻烦,需要解释什么。他的同僚只需要清楚明白的告知当事国,英国人的决定如何,他们只需要去遵守就行,而不是和中国这里一样,进行无休止的沟通谈判和辩解,或者是在他看来十分憋屈的抗议。
他的严正抗议看来是有效的,韦德走出总理衙门的时候,英国股章京不仅是送出门之外,许久不见外国使节的奕劻也亲自出来,送英国大使,并且寒暄了几句,英国大使懒得给他什么好脸色,对于这些中国的老油条官员无休止的推诿和不负责任,他真是厌烦透了,加上对于中法密约的内容十分不满意,他是丝毫没有理会奕劻,径直上了马车走人,一句多余的废话都不愿意说。
奕劻发出了犹如猪吃食一样的哼哼声,他转过头,对着英国股章京说道,“英国人实在是太嚣张了,我亲自出来欢送,他居然一个面子都不给。他是不是又给你吃排头了?”
“吃排头是正常的,”原本十分谦恭的英国股章京露出了淡然的微笑,“英国人厉害,我们必须要陪着笑脸,这就是我们外交的任务,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我们只需要让我们想要做的事情得到完成,那么在过程之中,遭受一些或者看来不公正或者是有损在尊严的待遇,毫无关系。”
奕劻点点头,“你说的极是,只要事儿办成了,那么你们遭些难听的话,难看的脸,也是物有所值,”但是他十分担心,“法国人存了连吴抗曹之意,现在果不其然,英国人就跳出来了,那么接下去如何处置,事儿到底办得成办不成,这还是两说啊。”
“时候不到,不能掀锅,”英国股章京施施然的说道,“接下去怎么个意思,还要看广州,或者是越南那里头的意思了,我在英国呆了这么多年,除了伦敦腔的英语练的十分地道之外,最要紧的就是学会了唾面自干,接下去还有的看呢。”
韦德坚信自己如此义正言辞的抗议和最后通牒一定是可以发挥用场的,果不其然,在经过了三天的焦急等待之后,越南那里传来了一个小时,中国的实际统治者对于法国人泄密造成法属印度的归属这个问题,使得英国人提前发现了中国人的图谋,为此皇太后大发雷霆,宣布要在中法签订条约之后,严惩不小心走漏消息的外交官员,现在准许他们戴罪立功。显然,中国对此没有准备,韦德认为自己又一次挫败了中国人的阴谋,在西方人看来,中国人是最喜欢搞阴谋的人种了,这样挫败了中国的海军力量意图进入印度洋的重大谋略,韦德十分的满意,到了第三天,英国股章京十分不情愿的告诉韦德,中国愿意为不尊重克什米尔条约所规定的原则的行为道歉,韦德对于这个道歉予以了接受,同时他表明,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道歉的问题,关键是“贵国必须要拿出有关于如何保证法属印度绝不会发生所有权改变的诚意和决心!”
这又是一番拉锯战,所幸中国方面对于这个走漏的消息所涉及的法属印度归属,丧失了夺取的信心,当然,在日不落帝国的强大压力下,很少有国家能够抵抗这个压力,这是韦德可以秉持的骄傲之一,最后忍无可忍的英国股章京请出了奕劻这尊大佛,奕劻也不得不气急败坏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贵国既然是要求我们不得和法国进行法属印度殖民地的转让,那么请贵国不要再干涉我们和法国的谈判!如果我们尊重贵国,贵国也必须尊重我们!”
这是近乎无赖的意见了,韦德微微吃惊,难道中国就是想把英国撇开,单独和法国谈判所设计的伎俩吗?但是从中国人的反应来看,这个可能性几乎没有,中国的统治者,那个邪恶的龙之太后,最喜欢的就是扩张领土,她的胃口简直比沙皇来的还要大。她是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想要增加领土的机会的,阿拉斯加,贝加尔湖,中亚的克什米尔,还有东南亚的越南,这都是绝不可能让出来的地方,慈禧太后这样雄心勃勃的女人,可能会让这样插手印度洋的机会白白溜走吗?
答案显然是不可能的,接下去韦德不需要通过秘密的渠道,也可以知晓奕劻三天之内连续召见了两次德国和奥国,还有沙俄的大使,分别并且同时,进行了谈话,这样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必然是不甘心从此退出印度洋,放弃对南亚次大陆的幻想!
不管现在中国方面有没有对于此事有没有什么促进,但是绝不能再等了,万一接下去中国又开出类似好几艘七千吨铁甲舰这样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抵抗的大筹码的时候,英国就难堪了,英国虽强,但绝不能对抗事件上所有的国家,所以到了这样的紧要关头,韦德不得不建言国内还在犹豫不决的内阁,迅速的抛弃法国人,让他去死,只要帮助法国维持之前的西贡领地,其他的问题,不要侵害到英国的利益,随便中法两国怎么折腾就是。
韦德再三拜见奕劻,再三说明中国的立场,并且配合了一定的军事措施,其中就有包括在香港驻扎的一支小规模的巡洋舰队前往越南南部海域巡航的计划,可恶的中国政府终于在压力之下屈服,奕劻在三天之后会见各国大使,正式表明中国不会寻求在印度洋的利益主张。(未完待续。)
九十九、先退后进(四)
这显然是英国政府的巨大胜利,也是韦德个人政治生涯的又一个历史性的巅峰,通过他的外交操纵,顺利的解决了这次危机,现在这个时代的大使远远没有后世那么的不重要,因为距离的限制以及交通方式的不便,许多事情不仅仅是上报政府就可以了,大使必须要按照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外交关系,还有许许多多的人脉,来妥善各式各样的突发事情,韦德通过这样的手段,只不过是表示了自己的不满,并且通过了一点点的军事手段,布置了一下香港那里的军舰稍微有了那么一点的动作,就逼迫中国不得不公开宣称绝不会寻求印度洋的海上利益。
法属印度只是印度东海岸仅有的几个临海地点而已,地方是不大,但绝不是中国人可以接受的,但是中国人显然是发了狠,而且这个时候大胜之下的中国也不能十分的得罪,其实韦德也很清楚,现阶段,不可能因为一个法属印度就和中国开战,这是一种愚蠢的想法,但是英国也不耐烦日后等着中国正式进驻印度洋之后再行什么阴谋诡计,没有那个必要,英国不需要和其他国家偷偷的做什么阴谋诡计,只需要直接了当的警告就可以了。
奕劻对于英国提出的气急败坏的要求,在韦德看来并不是十分过分的,设身处地的想一想,韦德还颇有些愧疚之感,“大使先生!”奕劻对着韦德不满的说道,“我们可以接受贵国要求的不进入到印度洋的条件,但是,我希望贵国不要再干涉我们两国之间的谈判的!贵国说让我们大清停火,留一点面子给法国政府,我们同意了,原本我们和法国的谈判,涉及到法属印度,贵国也表示了抗议,我们也同意了,那么接下去我希望英国不要再插手我们的谈判事宜,并且,我们肯定保证英国现在的利益不受侵犯之下,更好的剥削法国,当然,他战败了,我们必须要获取战争的红利,这点,贵国应该不会再反对吧!”
他这么说,韦德自然也没有办法拒绝,他只是觉得十分的遗憾,本来要在调停之中吃了东家吃西家,再赚一笔钱,但是很显然,中国方面是不会再给什么利益了,而且另外一个调停人美国政府,也对于英国的强硬态度十分的不满,美国大使就在总理衙门公开的场合对奕劻说道,“任何国家又想作为裁判,又想作为选手下场,这是一种十分不合适的行为。”暗地里来讽刺英国人,没有谨守调停人的身份,这里的压力自然也是有的,另外一个德国似乎也对英国提高了警惕,你为了法国这么劳心劳力做什么?要知道女王的大女儿可是德国皇后!你对一个德国的邻国这样的帮忙,是不是想要压制德国?要知道现阶段英国政府并没有十分的忧心德国的崛起,但是现在北京的外交圈子里已经传出来谣言,说英国政府想要努力保全法国的实力,让法国保存实力的目的,就是压制德国。
这个绝不是什么谣言,而是有预知未来能力的人叫人放出来的风声,所以这个只是英国现在上层的统一认识,但还没形成什么决意文书的,但是谁也不是笨蛋,这样的行为,的确,而且很像,有这个嫌疑。
德国方面必然是会表示不满的,据韦德所知,德国皇帝已经推迟了对于伦敦的国事访问,不知道和这件事情有没有关系,世界上任何事务都是存在联系的,特别是外交和军事,外交是军事的延伸,外交和军事都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现阶段这样的流言,和英国强硬的态度,不免会让各国嘀咕,英国是不准备遵循国际上的准则了吗?
这个是有苦说不出的困难,所以韦德不得不在第二日宣布,“由于个人的原因,英国大使馆将不会再帮助中法两国进行谈判,希望中法两国可以本着友善的态度迅速的解决好双方之间的纠纷,继续保持亚洲的和平。”
韦德退出了调停的工作,并且也退出了对于中法谈判的干涉,这似乎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得利的地方,但是许多时候,不遭受损失,就是胜利。
法国人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韦德从此再也不理会法国人了,法国人以为自己很聪明的把英国人请出来帮助朝着中国施压,这个效果的确是达到了,而且效果很好,显然中国人暂时没有想到代替法属印度的法国海外殖民地那一块比较合适,叙利亚?那里是西亚,是非之地,不可以多逗留,那么非洲的地方吗?只怕是中国人更是看不上眼,这个领土的要求似乎暂时被遏制了,但是最严重的事情不是这个,而是英国人撒手不管了,法国这才有些慌了神。
韦德的心情一定程度代表了英国政府的心情,我堂堂日不落帝国,不可能把精力一直放在你这里,天下大事有那么多的要料理,再者为了越南的弹丸之地和中国一直持续作对,不仅影响到中英关系,身子有可能影响到整个欧洲的局势,这个就不太妙了,那么接下去就只能是爱莫能助,很谦虚的离开了中法谈判桌,只有法国继续在谈判桌上单打独斗了。
消息传到了越南,过了半个月,慈禧太后的车驾终于慢悠悠的到了升龙府外,红河北岸,江面上早已戒严,轮船准备让慈禧太后渡船,在外界传闻暴跳如雷,摔了不知道多少珍贵的宝贝,又打了不知多少个慈禧太后听到了北京传来放弃法属印度的消息时候,却露出了一抹微笑出来,她站在甲板上,远眺落日之中水势震天波涛汹涌的红河,她的身后齐刷刷的站着一干大臣,“哎呀,实在是可惜了,”慈禧太后说着惋惜的话语,脸上却是丝毫未见惋惜的神态,“法属印度得不到,不然咱们真的就能进印度洋了,不过呢,如果英国人知道,我不想要法属印度,那么他们不知道会不会气的跳脚?”(未完待续。)
一百、驾御升龙(一)
“如果他们知道我不想要法属印度,这仅仅是一个幌子而已,我们不想要的东西,英国人却把印度洋看成自己的禁脔,我稍微这么一说,就让他跳脚,结果呢,其实我们没准备要法属印度,英国人知道了这些,会不会气的半死?”慈禧太后转过头,看着一干重臣们笑道,“我们这一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玩的漂亮啊。”
明修栈道,自然说的就是法属印度之事,可暗度陈仓,这又说的是什么?旁观的人疑惑不解,但是慈禧太后又没有明说,“英国人很识趣,终于滚出了谈判桌,那么有些实际上的事儿,也就可以谈了,法国人咱们已经让他得逞了一个条件,那么另外一个,总不能不松口了吧?若是真的这样,那可真是没有眼力见了。”
孙毓文点头说道,“是,两千万两银子,并不算多,咱们也仁慈的紧,这完全是皇太后慈悲为怀,不然按照微臣的意思,尽数灭了西贡的那个伪总督,也是顺天意从民意的好事儿,正事儿,谁也拦不住咱们的。”
“钱是不多,但是他们面子下不来,”慈禧太后笑道,“怎么我们这样的欧洲强国,居然要向一个几十年前在海军上被打的一塌糊涂的国家,赔款?他们的面子下不来啊,唤作是我,我也下不来,只是这结果就是摆在这里,他们总是要让步的,我现在倒是觉得这个价开的有些低了,日后如果被法国人讨价还价,那么估计都没有多少钱了,”慈禧稍微有些遗憾,“告诉郭嵩焘,赔款不许降太多!”
“可如果法国人还觉得自己的面子不可丢,那么能不能赔到款,这还是一件困难的事儿,”董元醇说道,甲板上的风声、发动机的轰鸣声极大,这些素日里文质彬彬的大臣们不禁说话声都大了起来,“臣以为,法属印度就算在英国人的逼迫下放弃,别的地方也需要再拿一点回来,不拘是什么。”
左宗棠笑道:“不管如何,这次咱们就不能让法国人面子里子一起还留着,如果有了里子,面子就算是给他法国人一点也无妨,但是还摆什么骄傲法兰西的臭架子,那真真是做梦了。”
很好,这些大臣终于在慈禧太后的熏陶下腹黑的开始看待对外国的关系了,想着如何要削弱法国,不过想法是不是过于幼稚,但总是有这个趋势了,甲板上大家伙顿时被董元醇的一番话调动了起来,纷纷讨论如何让法国人割点肉出来,慈禧太后只是出神不语,红河虽然水势汹涌,但河面并没有十分的开阔,不过是一会就到了对岸。
对岸已经是旌旗招展,越南的重要人物,包括在顺化的那些原本阮朝的宗亲大臣等都已经到齐,慈禧太后下船的时候,已经是尽数到底,山呼慈禧太后万福金安,慈禧太后这一次却没有和以前一样,迅速的让太监传旨,请这里的人站起来,而是不发一言,慢慢的从甲板上走了下来,五月的天气,虽然已经是傍晚,越南已经很热了,岸边码头上大风吹动众人的衣襟,跪在地上朝服整齐的越南官员不知道是为什么,额头上都是全是汗水,慈禧太后的黄罗盖擎在半空之中,遮住了落日,慈禧太后慢慢的走近了人群,不发一言,脸色平静,平静的脸色可以说不是什么好脸色了,越南国上下这些人之前心怀鬼胎,或者说自觉从逆要掉脑袋,越发的战战兢兢起来。
除了刚才的山呼之声外,现在这里,只有风声呼啸而过,慈禧太后的宝石流苏坠子都被吹的微微摆动起来,她慢慢的走着,走到了人群之前头,跪在法国官员前头的几个中国服制模样的官员,这才露出了一丝笑容,她扬了扬脸,小太监连忙扶起了当头的一个老者,“曾国荃,你的年纪也不小了,别老是这么跪着。”
当头的就是两广总督曾国荃,他的精神头极好,声如洪钟,“皇太后驾临两广,微臣没有接驾,已然是死罪,如今御驾亲至越南,战事已了,微臣自然要来,见证如此大事。”
慈禧太后点点头,“这话没说,如此大事,接下去的的确是极大的好事儿,你快起来,我瞧着你的身子比曾文正公要硬朗一些,要好生保养着,国朝呢,年轻血液是要的,但是这老臣的见识是年轻的臣子比不上的,这一次越南之战,当然,年轻人出力自然是不少,但是也幸好有你和朴存公,越南的事儿我才不用担心,舒舒服服的这么一路游山玩水南下,还能一路听着你们的好消息,日子过的不算赖。”
曾国荃连忙道不敢,慈禧太后先下了旨意:“之前北宁之战,所以在南方继续作战的官员将领的处分一概取消,这是朝中的原因,不能十分怪你们。”
朝中还能有谁?这话说的真是曾国荃又是谢恩,慈禧太后越过了曾国荃,见到了身后跪着的人,“你就是唐景崧了?”
之前虽然上过折子,可慈禧太后并没有见过唐景崧,唐景崧磕了一个头,“微臣在。”
“你很好,”慈禧太后赞许道,“古有班超弃笔投戎,如今你唐景崧孤身入越,联络黑旗军,对法反击,也不遑多让,起来,刘永福呢?”慈禧太后想到了刘永福,历史上中法之战,最为杰出的两个人物,一个冯子材,另外一个就是刘永福了,刘永福应声而出,出班之后又跪下听命,“你也是如此!之前黑旗军在国内的事情,我一概既往不咎,前头传了密旨给你,大约你不放心,今个我再说一遍,只要是为国效忠者,不计前嫌,起来!”慈禧太后这个时候抛弃了刚才沉默的假象,群臣似乎十分奇怪为何太后会对刘永福如此青眼,但是随后她马上就解释了,她朝着另外一边跪着的越南群臣说道,“你刘永福在此地作战,多多少少,也教导了越南上下,什么叫做忠义之心。”(未完待续。)
一百、驾御升龙(二)
皇太后话里有话啊,左宗棠眉毛一动,扫视了一番跪在一边听候旨意的越南群臣,还需要刘永福来教导越南人如何学会忠义?显然是在敲打阮朝这些官员了,黎朝复辟,可底下的人,自然要用这些阮朝留下来的臣子,如果不敲打好了,日后阳奉阴违,重新拥立阮朝倒也罢了,但若是还和法国人暗通款曲,只怕是后患无穷。
“这是自然的,”左宗棠接话说道,“阮朝上下,罔顾天朝之恩德,擅自废立国主,在法人面前卑躬屈膝,又行叛逆之事,实在是可恶,同庆伪帝已经连同阮朝宗室一概押到升龙府,请太后降旨,以大逆不道之罪,尽数予以诛杀!”
慈禧太后淡然说道,“马上就是黎道源登基的好日子了,不好杀人,冲了祥和之气,阮朝伪君自然要处置的,而地下这些官员,”她扫视了一圈,“不急,先等着登基大典吧。”
她摆摆手,太监喝道让越南官员一起起身,在人群之中的同庆帝已经浑身酸软,还是边上的阮文祥把他死命拉了起来,慈禧太后又召见了陈文定,嘉奖了几句,阮文祥倒是没有接到接见的机会,因为这个时候庆海来报了,“太后,旨意发出南洋十九国来观礼,十九国国主都到了,现在都安排在升龙府内。”
“不错,”慈禧太后赞扬了一句,只是见到庆海脸上似乎有什么别的想法,“有什么问题吗?”
“其中有布上道国国主未至,但有另外一国‘兰芳国’总统却不请自来,故此又是十九国。”
“兰芳国?总统?”慈禧太后挑了挑眉,多问了一句,她身边的人见到慈禧太后脸上玩味的笑容,就知道皇太后对这个什么兰芳国很感兴趣,“咱们这个南洋,也有这么时髦的国家?居然有总统?该国的总统,是不是也是咱们中国人呢?”
“太后圣明,就是中国之海外遗民。”
“既然来了,就没有不招待的理儿,”慈禧太后点点头,“一应按照各国国王一样的待遇候着,至于那个布上道嘛,”这原本是一个小国,就在吕宋岛之东,荷兰和西班牙的殖民地离着极近,大约是觉得自己有两国罩着,清国大约拿着自己没办法,“这么不上道的国家,那么也就没必要留着了,”慈禧太后伸出手看了看自己的喜鹊红梅争春紫金护甲,轻描淡写的说道,“命南洋水师出动,灭国吧。”
如此赫赫威势,蛮横独断,显然是要杀鸡儆猴了,左宗棠应命,并且将此事大声的说与传令兵,越南上下的官员,谁不通晓中文?到了这个时候才知道天朝之威,无非是轻描淡写的一语,就可以诛灭一国,越南群臣瑟瑟发抖,兵部尚书忍不住惊惧,双腿发软,扑通跪了下来,乌压压的人群复又跪了下来,这才是真正的天朝威压,想立那个做国王那个就做国王,想让谁下台,谁就下台,一言兴邦,一言灭国,威严如此,这才是天1朝上1国的风范。
“此国之地,由仪亲王代领,”慈禧太后说道,仪亲王就是苏禄国国王,为什么要给苏禄国,当然要表明,这第一个投靠贴近中国的,自然利益大大的有,“庆海,还有几日就要登基大典了?”
“回皇太后,已经择好了五月十六日行册封登基大典,这算起来,就在大后天。”庆海说道。
“那咱们就呆在升龙府,”慈禧太后扫了越南群臣一眼,“越南各级官员全力配合北圻总督陈文定处理登基等事务,如果办的好,我既往不咎,这越南依旧还是越南,官还是官,若是办不好,嘿嘿,”慈禧太后冷笑几声,阮文祥等人连忙低头称是,也表示不敢违背天朝之意,“曾国荃,”她开始分派任务,“你过河把那些法**队的军官都带来,如今新君登基,乃是越南第一等的喜事,法国人这么关心越南的前途,现在越南的日子是要越来越好了,这日子蒸蒸日上的,也要让咱们的友邦,都见一见,我知道你曾老九的手段,不管如何,打骂还是杀,总是要让法军的几个军官都请来,特别是米乐,要请到这里来,他是朝着朴存公交出了军刀,可我这里头还没受降呢,这可不算数。”
“下旨,董元醇为敕封大使,孙毓文为登基总监大使,庆海为诸国提调官,负责好这次的大典,”慈禧太后对着左宗棠笑道,“法国人在南边这贼心死了没有,倒还是两说,如果趁着咱们在办喜事,他倒是偷偷摸摸来捣乱,这戏就不好唱了,你操点心,新军水师一概盯着紧些。”
布置完了事儿,慈禧太后回过神来,见到越南群臣还跪在地上,微微皱眉,“好了,都起来吧!”她继续说道,“同庆伪君得国不正,弃中国而奔法国,视为大不敬,原应处以极刑以儆效尤,奈何我天朝有好生之德,故免去罪行,既往不咎,嗣德国王三代后裔尽数押送至京师,同庆封礼部从五品典仪,居于京师,非诏不得外出。即日起,就再也有什么阮朝了,这越南之主,只有黎朝,只有黎道源!你们都听清楚了?”
“臣等领命。”对于这些官员来说,阮朝和黎朝又有什么区别呢?都是一样的当官,除非那些宗室,其余的官员长长舒了一口气,之前十分担心的中国会吞并越南,现如今显然中国对于越南的领土毫无兴趣,之前传言沸沸扬扬说要废越南国设立安南省,一通中华体制,如今看来也是谣言而已,“阮文祥,这登基大典,你要多拿主意,”慈禧太后显然是知道阮文祥的,“我们这些人到底是客人,呆不了多久的,如果登基大典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丢的可是越南的面子。你是老臣,黎道源日后主政越南,还要你来辅佐他。”(未完待续。)
一百、驾御升龙(三)
这话的意思,还是准备把越南国的政事托付给阮文祥,这明显不准备追究什么了,对于越南群臣来说,这是一个利好的消息,“是,外臣谨遵天朝皇太后之天命旨。”阮文祥复又跪了下来说道。
“走吧,进城瞧一瞧,”慈禧太后说道,“黑旗军在此地厮杀好几次,却也还不知道,刘永福带的兵如何,今个来,什么事儿都可以不做,但是为国征战的战士们,不能不见见!”
捞军完毕,御驾从国内带了三拨人过来,一拨是内务府工厂的人,来准备设厂,第二波是两广跟过来的商人,马上要开矿炼铁挖煤,伐木购买稻米等,这算是来送钱并且给劳动力们一些活路的,这两拨人跟着御驾一起一路谈合同买地,设厂子,闹得热火朝天的。第三拨,就是升平署的一干供奉,这个时候最红的明星就是各大戏班的台柱子们,捞军不是拿着银子过来就可以的,适当的让大家伙见一见这些明星,对士气也有帮助,之前在郎庄湖边,谭鑫培、梅巧玲、杨月楼等悉数到场,念唱作打十分尽心尽力,以作安抚思乡之情。接下去自然也要演戏给大家伙瞧一瞧。只是慈禧太后参观黑旗军营地之后,入行在内歇息,许久都没见出来,孙毓文有些奇怪,却又不好催促,一干大臣就等在花厅照壁之外候着,荣禄是关防大臣,负责行在外头的治安和秩序的,于是孙毓文就对着荣禄说道,“荣大人,西圣爷不出来,外头的戏儿就不能开,王大人这会子去了城外,调度粮食,也不在此处,您是管着关防的,要不进去看一看,侍卫那里是不是有什么事儿?咱们这么等着也不是法子啊。”
荣禄点点头,绕过了照壁,穿过圆形的拱门,侍卫们森然站立在过道两边,侍卫头领见到了荣禄进来连忙请安,“有什么事儿吗?怎么皇太后还不出来?”
侍卫统领表示不知道,这时候天色已经黑了,八角宫灯点起了拉住,点缀着园子十分静谧,荣禄原本想着退出去,但是瞧见了屋内的一抹倩影,脚下却是不由自主的朝着慈禧太后歇息的寝殿行去,到了廊下,李莲英守在门口,见到荣禄过来,下了台阶请安,荣禄悄声说道,“西圣爷起驾了吗?”
“已经换了衣裳了,”李莲英说道,“这会子不知道怎么了,坐在窗前想着什么呢,做奴才的不敢催促,”这个时候房内突然响起了慈禧太后的声音,显然她听到了外头的谈话,“小李子,谁在外头?”
“回老佛爷,是荣禄大人!”
“请他进来!”
李莲英转开身子,请荣禄进去,荣禄深吸了一口气,走上了太监,房门被宫女们无声的打开,正房内有些昏暗,只有侧房还点着几根巨大的蜡烛,点的透亮,慈禧太后背对着荣禄坐在梳妆台前,不发一言,荣禄微微鞠躬,“皇太后,开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