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铸清华-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系姆攵似鹄矗成弦涣车牟恍迹捌烊思依镌趺椿嵊心慵抑髯诱庋睦可细献盼⒐Φ氖露蛔觯炊羝鹗露耍怕姨煜拢献右簿突故悄慵抑髯悠煜碌模蝗唤窀鑫揖偷剿隙缌怂北呱弦蝗喝艘蚕胱潘党鲎约旱谋尘埃荒歉鼍僖簧钕拢岸几野炎彀投缕鹄矗 

    军官看着冯二,“你给我记清楚,这事儿,钦差大臣早就查明白了,为什么一直不动手,就是等着京师的信号,这才一举把你这些党羽一网打尽,冯二,别以为自己做的事儿,没人知道,不过,”军官把冯二丢在地上,冯二犹如一块破抹布一样瘫在地上,军官踢了踢冯二的绿色丝绸衣服,“别他妈的装软蛋,你说这犯上作乱的事儿,是谁主使你的?”

    “是……”冯二痛苦的闭上眼,“是我们自己个的事儿,没人主使。”

    “很聪明,”军官满意的点点头,“就算你说了实情,谁也不会信的,你们家主子第一个就要跳出来说你是污蔑,你,只是一个棋子而已。而你们家主子,也实实在在是个孬种,”军官显然是觉得冯二的主子行事十分卑鄙,鄙夷的看着自觉死期临头的冯二,“坏了昔日他家王爷的荣耀!”

    。。。。。

    “这公开审判,似乎不太妥当啊,”刘蓉说道,曾国藩已经坐着轿子前往静海堂的路上了,在轿子上,刘蓉想了想,还是忍不住说了自己的意见,“大帅既然知道了这些人身后都是有背景,若是一个人嚷了出来,岂不是成了朝廷的笑柄?知道如此多的勋贵仇视洋人,法兰西人怕是越发不肯了。”

    “他们不敢说,”曾国藩翻了翻手里的册子,“瞧见了没有,不是家生子,就是什么侧福晋的兄弟,都是一等一的心腹之人,这样的人,第一个,自然是死忠,不会轻易说了主子出来,第二个,他们都还有家人,若是自己牵累了主子,主子是一定不会死的,而他们的家人,是肯定会死的,这个道理,我都明白,他们不会不明白,这时候,除非就是咬紧牙关说这事儿和自己没干系,要不然,就是一口咬定,就是嫉妒洋人。”曾国藩似笑非笑,“太后送了这么大礼,行凶杀人的江湖之徒也找到了,两两对证,他们没法子抵赖的,若是他们真的说了背后的人出来,那岂不是恭亲王那边处置起来更是快捷,我只管破案,别的事儿,是一概不管的。”(未完待续。)

三十四、怎定风波(六)

    刘蓉苦笑,没错,相关人等的抄家,交给了崇厚,不知道崇厚敢不敢拿这些钱,若是拿了,怕就要和那边决裂了 ,不过这些人既然要崇厚掉官帽子,来而不往非礼也,想必崇厚也不会客气。不多,敲锣打鼓的钦差仪仗就停了下来,静海堂到了。

    曾国藩下了轿子,路边水边河边树上,人挤得满满当当,见到曾国藩,连声欢呼,“钦差大臣公侯万代哪!”

    一边上的法兰西领事铁青着脸,倒是和他身上那件青绿色的燕尾服相映成趣,还有诸国领事等一体旁听,洋人们被衙役们团团围住,曾国藩走过去的时候,法兰西领事大声喊着法语,曾国藩微微点头,径直走了过去,再问身后的通译,“这人在喊什么?”

    “他要求大人给法兰西国一个交代。”

    “告诉他,本座今日就给他一个交代!”静海堂外早就放好了一张大案,曾国藩上了大案,拱手先请出了王牌令箭,圣旨,钦差关防等物,身子落定,两厢拿着水火棍的衙役就排在两边,崇厚和天津官员在一边落座,各国公使和法兰西领事坐在另外一边。

    衙役们用力把水火棍在地上一顿,静海堂前顿时鸦雀无声,曾国藩笑盈盈的对着法兰西领事说道:“领事大人,今日审理贵国商人被杀一案,因死者乃是法兰西国人,特请领事来旁听,且此事涉及静海堂围攻一案,诸国都是关心的,所以也同邀各国领事一起旁听,请各位注意,各位只是旁听,不是审判官,请带好耳朵眼睛即可,若是有什么建议,请事后再找本座商议,这会子请各位听着就是。”

    话里的意思,你们不是主审官,就给我闭嘴看着就行,法兰西领事第一个就不忿要跳出来,见到曾国藩的眼神,这才微微后退,只是一脸怒气的盯着曾国藩。

    曾国藩视若罔闻,一拍惊堂木,“带人犯!”

    按察使恭声应是,打开手里的册子,“带人犯冯二!”

    。。。。

    庆海拖着疲倦的身子刚刚赶到总理衙门,却发现恭亲王在圆明园里,于是又马不停蹄赶到了西郊,递了牌子进了园子,赶到军机处的值房,汇报和各国交涉的事宜,“法兰西大使不中用,半句话也不肯听,英国大使皮里阳秋,说话云里雾里,闲话几句,就扯到了浩罕和石达开,我知道他们的意思,就是要我们在这里让步,可太后的意思,明白的很,那里肯让步?石达开还要继续养下去,左宗棠在新疆可是十分威风呢!”庆海十分抱怨,在他看来,印度和新疆都是不毛之地,哪里比得上天津的富庶繁华,因小失大,实为不智也。

    不过上有命,虽不愿,不得不从,庆海继续说道,“下官自然不能松口这里的事儿,于是按照议政王的吩咐,暗示英国大使,赫德在海关总署任职已经有十多年了,论理也该换换,大清愿意把这个位置让给法国人,用来平息法国人的怒火,英吉利大使这才扭扭捏捏说会帮着调停一下。”

    “奥匈大使倒也直接,只说要是给他几个口岸通商,关税上给些折扣,他愿意出面调停,咱们的价码若是给的大了,他愿意在边境上给法兰西部署兵力,提供一定的压力。”

    “无稽之谈,信口开河,”胡林翼摇摇头,“郭嵩焘来报,说是奥匈败在普鲁士国的手下,这会子正要怂恿着法国人和普鲁士人开战,两国这会子好的都要穿一条裤子了,那里还会陈兵边境,给法国人压力呢?真当我们什么事儿都不晓得,来敲竹杠了!”

    郭嵩焘如今担任驻英国大使期满,转任法国大使,欧洲的事儿,他是最清楚的,恭亲王也觉得奥匈国大使的话不妥,但是这时候病急乱投医,“通商的事儿,都好说,他们又没有水师,多少口岸都不怕,不管他的话真不真,起码也能抵上一点点用。”

    “俄罗斯大使也不肯出面,倒是美国大使十分热心,按照他的话,他已经和法兰西大使交涉过,愿意为中国和外国的和平做出努力。”

    “他们要什么?”恭亲王问道。

    庆海摇摇头,“他没说,或许觉得下官还不够格。”

    “美国人在咱们这边,原本就不如英国法国人霸道,”文祥说道,“他们在中国,也只是通商,传教之事都不甚多,理教院那里记档,美国传教士在国内传教,不过是一二十人。”

    “美国国力一般,到底没有英法两国显赫,”恭亲王说道,这会子太监来请,说是太后叫起了,恭亲王吩咐庆海同去,说不定就要垂问这些事。(未完待续。)

    ps:  今天去看蔡依林的演唱会,大概就只有一章啦,有打赏的可以先打赏,明天再补上,嘻嘻。

三十四、怎定风波(七)

    到了勤政殿,太后果然问了诸国的事宜,庆海一一回答了,太后却是十分不满意,“外交上的事儿,没什么多大用处,洋人有句话,虽然违背了中国圣道的准则,但是还是很有道理的,道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这话粗鄙了些,和咱们礼仪之邦自然不同,可也不是没道理,洋人眼里只有强权真理,没有什么礼貌不礼貌,客气不客气的,咱们若是水师天下第一,那洋人也不敢像以前那样随意攻打中国海疆。靠着各国大使敲敲边鼓是可以,盼着他们帮咱们退了法国人的军舰,那也别想。”太后又问,“和法国人说军舰的事儿,怎么样了?”

    “法国人骄傲的紧,听到太后要将以往的份额减去三分之二,已经暴跳如雷,再也不肯和奴才继续谈下去了。”庆海说道。

    “爱谈不谈,”太后冷笑,“法国人的军舰如今已经远远不如英国人的了,甚至连俄国人的都比不上,还摆什么臭架子,罢了,”太后吩咐庆海,“你继续和他们谈,谈得成谈不成,都没事儿。”

    “我知道俄罗斯人想什么,想着咱们东北西北让些土地给他们,只是东北关外苦寒,西北有个左宗棠坐镇的,这些年才没讨什么好去,土地是不能给的,但是呢,购买些军舰来给长江水师,和盛京将军,也是可以的嘛,如今没法子,总不能都是敌人,花些钱,不是太过了,都可以。”

    “为今之计,就是要先解决好天津的事儿,曾国藩来报,已经在天津静海堂前,当着天津各界人士和洋人代表之面,将那些乱党一一审问明白,报到了大理寺了吗?大理寺什么个意思?”

    “妖言惑众,挑唆民心,首犯冯二等十三人腰斩,从犯斩首。”

    “太重了,”慈禧太后假模假式的说道,“这叫国人如何看朝廷,倒是觉得见了洋人,如此软了膝盖,要判的如此之重。”

    “可若非如此,法兰西必然是不肯的,”恭亲王说道。

    “腰斩改作斩首,从犯流放新疆去,不得返回就是。”

    众臣山呼太后圣德,太后又问,“议政王,这些天津的人处置了,京里的呢?”

    “冯二等人的折子之中未曾涉及什么京中之人……”

    太后大怒,冷笑道,“没关系?这是给国朝留体面呢!洋人们不知道,你们这些军机大臣,曾国藩的秘折都是看过的,那些人在里头捣鬼,你们还不知道?在搞什么花枪?曾国藩老于政务,知道给你们这些钟鸣鼎食之徒留些颜面,你们就准备装不知道,这么瞎混过去?我顾念着都是太祖太祖的血脉,不忍名典正刑,不放在台面上说,怎么的,想着大事化小,小事花了不成?议政王,你是宗人令,这些事儿,该你管,不要一味得做老好人!”

    一行人出了勤政殿,恭亲王叹气,一个人带着伴当准备出京去料理此事,不料在太和保和殿的汉白玉栏杆转角处,遇到了王恺运。(未完待续。)

三十四、怎定风波(八)

    恭亲王微微皱眉,他是最不喜见到王恺运的,高心夔犹可,为人低调谨慎,在太后跟前,不愿意指手画脚,只是踏实做着自己个的差事,横竖只是一份报纸,还有升平署的差事,算不得什么重要,而如今的这位,素喜高谈阔论,满肚子都是计谋,且时常大放阙词,若是在以前,就是贾诩李儒这种阴毒谋士之流,王恺运见着恭亲王神色冷淡,却也不以为意,低头行礼,“下官参见议政王。”

    “不必多礼,”恭亲王脸上淡淡的,“今个你怎么有空在这里?”

    “下官是最清闲的一个人,日日都是空的。”

    “怎么我听说,王大人这些日子都往着董谏台府上跑,那里是清闲的?”恭亲王说道,“难不成,王大人想要去御史台当差吗?”

    “王爷说笑了,下官去御史台,只是给董大人传个信儿,”王恺运恭敬的回道,只是在恭亲王眼中看来,这恭敬的样子,不真,似乎太皮里阳秋了,“董大人累受天恩,本来,下官就要多走动走动。”

    “内外朝传递消息,内有军机处,外有通政司,那里还要劳烦你呢,”恭亲王冷然说道,“这结交外臣,私通消息,罪过可不小。”

    “下官又不是内宦,那里说的什么结交外臣的罪过,下官本来就是外官,我这出园子,只是提个醒,免得他们忘了,到底是谁,才有如今这样的位置。”

    恭亲王脸上一红,微微有了怒意,“你这话何意?”

    “太后最忌讳的人,就是在其位不谋其政,董元醇乃是谏台,若是不劝谏君上,弹劾百官,监察天下,如何能担得起这样的大任?”王恺运垂着手回道,语气虽然恭敬,双眼却是放肆的很,直勾勾的看着恭亲王,“那还不如贬斥了才便宜呢。”

    恭亲王怒视王恺运,“这话是太后的意思?”

    “王爷切勿动怒,这只是下官私心所想罢了,不管太后的事儿,”王恺运继续说道,态度风淡云轻,恭亲王见到王恺运随意的样子,随即也不动声色的看着王恺运说什么,“王爷身处周公之位,有周公之才,却无周公之断啊。昔日周公摄政,正如王爷如今当着议政王一般,周公行事,果决明断,诛杀管蔡二叔,平定武庚之乱,又分封卫宋等国,布武天下,外夷臣服,内宾袖手,这才为周家天下赚来八百年基业,如今宗室有人心怀叵测,王爷身为宗人令,处置他们乃是题中之应有之意,怎么,临了,王爷反而犹豫不决呢?须知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

    “那按照你的意思,涉及的这几家,都该怎么处置啊。”恭亲王知道了王恺运的来意,反倒不慌了,袖着手看着王恺运,“素闻王大人你有诸葛之才,今日有缘,倒是想要讨教一二了。”

    “王爷心里有数的紧,何必来问下官呢,下官就不班门弄斧了。”王恺运微微低头,笑着说道。(未完待续。)

三十四、怎定风波(九)

    “只是有一样事儿,下官不得不提醒王爷,”王恺运就站在茂密的合欢树下侃侃而谈,“天津之事,事关洋人的行止,也关乎洋务大事,眼前最紧要的,还是关乎,皇帝能不能顺利亲政,若是时局不稳,自然要找识途老马来主持,王爷你说下官说的有没有道理?”

    王恺运一拱手,“王爷想明白就是,若是过分爱惜羽翼,珍惜自己的名声,于政事是无益的呀,为政者,岂有不得罪人的道理,如今这些人的把柄被王爷捏在手里,发落了他们名正言顺,料想他们也不敢多说什么。”

    “太后为何不出手惩治呢?”

    “太后是很想出手了,她最厌恶这些上不了台面的招数,还把洋人牵扯进来,若不是,看在他们家的位置,老早也就打发了,只是若出手,只怕这皇帝亲政越要等到猴年马月了,太后的意思,若是王爷您出面做个恶人,她也就安安心心撤了帘子,回后宫休养,若是王爷要当个慈眉善目的菩萨,她老人家也只好做个白脸罢了。”王恺运继续说道,“太后的意思,就是如此,若是顺顺当当的解决好此事,她也能安心退下来。”

    王恺运已经走远,而恭亲王轻松之余,不免有些疑惑,太后真的准备撤帘了?

    王恺运施施然的出了圆明园,在大宫门左转,就到了升平署,王恺运也不理会路上遇到的供奉、太监等人,径直进了一间抱厦,里头的高心夔正伏在案上看着新一期的大清日报,从第一版看到最后一版,仔细的翻阅完毕,这才长长的吐了一口气,交代地下的苏拉,“拿去刊印吧。”

    高心夔扭了扭脖子,这才见到坐在一边的王恺运,王恺运有滋有味的自顾自喝着茶,高心夔笑道,“壬秋兄,今个的头版你瞧如何?”说完递给了样刊,王恺运一看,头版自然是曾国藩查处天津教案始末,这个案件已经定下了基调,如今这些冠冕文章而已,不过来龙去脉,说的清清楚楚,第二版是 “西洋宗教考”,系统阐述了基督教的来历和传教方式,第三版是采访静海堂神父,以及育婴堂修女的内容,之后都是针对天津局势而打造了一系列文章,王恺运粗粗看完,点点头,“如今一来,天津的事儿,就妥当了。”

    “只是法国人的军舰还在继续北上。”

    王恺运冷笑一声,“他们不敢越过山东,伯足,你信吗?仓促之间,只不过是想着敲竹杠罢了,说不定恭亲王那里决定让赫德去职,换上一个法国人,我估摸着法国人就要退兵了。再说,咱们也不是没有水师,难不成,北洋水师摆在那里吃干饭的吗?”

    “北洋水师毕竟成立没几年,”高心夔担忧的说道,“对上法国人,只怕还不够。”

    “这练兵,总是要见血的,若是不见血,一味躲在港口里,自己练来练去,只怕会要走火入魔,如此以来,怎么拱卫海疆?”(未完待续。)

三十五、勤政亲贤(一)

    “不吃些亏,咱们的水师怎么和洋人在万里海疆上厮杀搏斗,若是不中用,给洋人灭在海上也就是了,”王恺运淡然说道,“都是洋人哪里买的军舰,打完了,说不定,能痛下决心自己造。”

    “如今自己怎么造?”高心夔摇头,“金陵的造船厂是最好的,产出的船也只是能够民用而已,若是要用作军舰,只怕还有十万八千里之远,我瞧西洋诸国,工业昌盛,才有器械之威,如今咱们,厂子的器物都从洋人哪里运进来,半点都不自己造的,如何能用在水师之上?火枪火炮倒是极为出色,相比之下,中国真正的水师,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啊?”

    “我瞧着够呛,”王恺运面上没有什么表情,“朝中的人多数是傻子,知道办洋务,不知道如何才能真正办好洋务,如今只是户部还有钱,每年一千来万的银子洒出去买军舰,也不想想,洋人永远是把那些不是最好的军舰卖给我们,若是一直如此,北洋水师就永远比他们低人一等,这倒也罢了,中国若是不想争霸,靠着从洋人买来的军舰,拱卫海疆,守护藩属,尽够了,可若是想要争霸天下,靠着别人,怎么能?再者,洋人如今是和咱们交好,这是肯卖军舰给咱们,可万一将来不好了呢?两国相争,商人们的利益,自然可以牺牲了,且若是靠着战争比通商赚的钱更多,想必他们也不会不介意想动刀动枪的。”

    “那个张之洞,嘿嘿,倒是也颇有口才,要以民生为本,以图发展轻工业,多改善民生,这话倒也没错,在以往太平年间倒也使得,只是如今,嘿嘿,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内有各种隐忧,只怕民生搞好了,内忧外患一起上来,也如同这同治中兴,宛如昙花一现呢。”

    “壬秋!”高心夔低声喝了一声,太平十年,各项事业蒸蒸日上,这同治中兴的话,也不少人在大谈特谈了,王恺运此话颇有悖逆之意,所以高心夔连忙示意让王恺运别说。

    王恺运掩嘴一笑,不再谈此事,“水师还是要自己造的,只是如今朝野众人都觉得造不如租,租不如买,如此可笑之言,两广总督要申请办广东水师,上折子就说要花钱买呢,他倒是财大气粗,说用两广赋税自筹创建即可。嘿嘿,买来的破铜烂铁,也只能是在南洋小国里头耀武扬威罢了。国之重器,兴建是见不到钱的,也赚不到钱,只能是海一样的银子砸进去才有可能见效,将来还是难赚钱,这事儿,中枢没个决心,是办不好咯。”

    “太后已经下诏,在大连、金陵、马尾等地兴建造船厂并造船学堂,重金聘请洋人为教习并总工,这事儿不急在一时,太后心里自然有数。”高心夔说道。

    王恺运凝视高心夔,喟叹,“伯足,太后已经准备撤帘子了。你以为,这自建水师船只的事儿,还能继续下去?”

    “皇上是太后亲自教导出来的,太后在皇上的身上倾注的心血犹多,”高心夔淡然说道,“如何不能继续下去?且太后已经和皇上约法三章,不可轻易改洋务之政。皇上也是最看重洋务的,自然不用担心这些事儿。”

    “只怕有人目光短浅,要断了这些花大钱不见效的事儿,”王恺运放下茶杯,拿了手边的一本《庄子》,随意翻开一页,读了起来: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计其功。诗曰:“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兮!”

    高心夔见王恺运不以为然,摇摇头不觉失笑,“理教院的事儿如今已经步上正轨了,接下来,壬秋你也应该找个新的差事了,太后不知道会安排什么官儿给你。”

    “谈到这个事儿,我倒是也有个主意,”王恺运放下《庄子》笑着说道,“伯足你还准备在升平署吗?”

    高心夔微微一愕,“不在此地还能去哪里?”

    “伯足你还是太老实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后既然已经准备撤帘子了,咱们这些人,还在朝中把持着如此重要的位置,新贵们还看着不眼红,如今的报纸,大家都看到了,作用何其之大?你还能继续呆在此地吗?我倒是想着,到哪里做个地方官,”王恺运说道,“过一过鱼肉乡里的滋润日子就罢了!”(未完待续。)

三十五、勤政亲贤(二)

    高心夔摇摇头,“且不忙着出京,若是真到了那样的地步,报纸提调官的位置,我会让出来的,大不了回升平署专心排戏罢了。”

    “皇上亲政,怕是很久,太后都不会过问具体的政事了,”王恺运伸了伸懒腰,“那咱们还有什么用处,在京中掣肘颇多,还不如外放一任,干些实事出来,听说岭南风情,与中原迥异,伯足,你说,我若是想去两广为官,不知道太后准不准?”

    高心夔心里一酸,勉强笑道:“如何不行?你可是太后跟前第一得力的谋士,我只怕太后不舍得。”

    。。。。

    宗人府,向来是最冷清的,这一日却也热闹非凡起来,几个平时只是领着宗人府的头衔不管事儿的,今日也齐刷刷的到齐,朝服朝珠整整齐齐,为了就是今日恭亲王的大驾光临。

    几声鸣锣,衙役开道,浩浩荡荡议政王的车架就到了,八抬大轿落地,宗人府前迎接议政王的宗室大臣后头跟着的理事官笔贴式一起甩袖子半跪行礼。

    为首的正是惇亲王,后头是醇郡王,再后头就是皇帝的九叔孚郡王,道光皇帝第八子钟郡王的身子和咸丰皇帝一样差,在两年前就去世了,铁帽子世袭罔替的王爷也都在:礼亲王世铎、睿亲王德长、肃亲王隆勤、豫亲王本格、庄亲王奕仁、克勤郡王晋祺、顺承郡王春山、,这六个铁帽子王府都到了,恭亲王见到几个人,冷着面,点点头,也不和人打招呼,自己就进了宗人府。

    几个人面面相觑,不少人心里已经在嘀咕了,醇郡王看了看自己的五哥惇亲王,“五哥,六哥这是怎么了?似乎心情不好啊。”

    惇亲王老神在在,“无非是为了洋人的事儿罢了,和咱们不相干,来宗人府,还能有什么事儿可烦心的,只不过是承袭爵位罢了了。”

    一行人到了宗人府的大堂,按照爵位坐下,苏拉奉上了茶,恭亲王喝了一口,默不作声,恭亲王虽然是宗人令,但是一向都不是正式主事的人,这里头的事儿,一向是左右宗正并两个宗人打理的,庄亲王奕仁是左宗正,先报了这几年宗室进学从军中举为官的情况,右宗正顺承郡王春山说了接下来要承袭的一些爵位,恭亲王只是点点头,“西爵的事儿,还不忙,如今倒是有些事儿要料理。”

    “六哥,有什么事儿,您只管吩咐,这里头,都听您的。”醇郡王脸上留起了胡须,前些日子嫡福晋也就是太后的亲妹终于诞下嫡子,自己又主管神机营,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不过他从来都是很敬重自己这位六哥,他知道秉政治国是极为不易的事儿,今个听到恭亲王说起这话,连忙表态。

    恭亲王点点头,“七弟说的是,那我就直说了,天津的事儿,咱们都知道,我也不打幌子,咱们宗室里头,有着人和朝廷对着干!”

    别人犹可,惇亲王一下子就跳了起来,“我说呢,怎么天津无非是走失了几个小孩子罢了,怎么和洋人弄的这么大的事端出来,害的内务府好几个厂子都停了,这都快八月中秋了,我要给太后的节礼,这遮羞的钱都还不知道那里开销,还指望着内务府给点钱分红,不曾想,泡汤了!我是真恨啊,”惇亲王气的摔了手里的茶盏,茶水飞溅,满地都是,肃亲王隆勤今年才袭爵,年岁也最小,那里见过惇亲王这样的杀猪样,哎哟一声叫了出来。

    “我明白了,”惇亲王瞪大了牛眼,“我知道你们,见不得我们这些宣宗成皇帝的子嗣们,跟着太后跟着议政王赚钱,眼红心痒了,要找茬子来了,好么,今日惹了五大爷我,谁都别想舒坦了,今天谁的话说不清楚,我就把他待到宣宗的陵寝去,剐了他!”

    恭亲王连忙喝住,礼亲王世铎也拉着惇亲王让他先坐下,世铎也是年轻人,只不过袭承爵位有些年了,如今又在总理衙门当差历练,老成的很,他苦笑着对着恭亲王说道:“议政王,这事儿,从何说起呢?”

    恭亲王摇摇头,“我不冤枉人,这里头谁家有什么产业在天津,有谁的奴才家生子在天津,”恭亲王从袖子里头拿了个册子出来,坐在下面的人眼睛都盯住了这个册子,恭亲王把册子掷在案上,“这里头都是记录的明明白白的,曾国藩早就在天津查的一清二楚,谁都抵赖不了的,”

    “可这天津教案已经结案了,并没有宗室什么干系在里面。”醇亲王说道。

    “那是地下奴才还记得一个忠字,还有曾国藩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才没有牵扯到宗室里头来,”恭亲王说道,“可咱们不能当做什么事儿都没有。”

    “别的事儿我都忍下了,横竖大家伙都是太祖太宗的后代,铁帽子王也是军功实打实的打出来的,乾隆爷厘定世袭罔替的八个爵位,这才延绵到今天,与国同休!”恭亲王威严的说道,“没想到,在天津的事儿,这样捅了这么大的篓子!平时怎么窝里斗都没事,居然还把洋人牵扯进来,好么,洋人的军舰都要到大沽口了,若是万一又开战,我瞧着谁这样大胆,就让谁去守大沽口!”

    几个王爷连忙说不敢,并表示自己并没有在天津的事儿上有乱动手脚,惇亲王也一味着谩骂,醇郡王不是傻子,那些人家在天津有生意,那些有厂子,还有那些有田地,都是清清楚楚,大约也能猜中那些人在里头生事。

    恭亲王环视众人,“那我以宗人令的身份来处置,可否?”

    众人都说可以,恭亲王于是发号施令,“载端、杜云、马胜三人,革去红带子,贝勒降为贝子,”又处分了几个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公,要不免去爵位,要不就是送到盛京安置,不许回京,“诸位啊,原本八个铁帽子王,如今还有几个在?”

    众人默默,郑亲王端华,怡亲王载垣被革除爵位之后,不仅两个人还在盛京吃雪沙子,连两房铁帽子王的爵位也没有承袭,铁帽子王的爵位尊贵在于,就算自己犯事,也能保证这个王爵继续承袭下去,不至于日后九泉之下让祖宗骂丢了基业,可如今……有些人心里十分不服,有些人暗自流汗,也有些人十分庆幸。

    孚郡王是小字辈,这时候连忙说道,“六哥说的有道理,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