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着外挂闯三国-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谢义父!”吕布大喜,此金甲锦袍绝对是上上佳品,任谁都抵挡不住他的诱惑。

    “好!如今,吾便自领大将军之位,封吾弟董旻为左将军、鄠侯,奉先为骑都尉,中郎将,封都亭侯!”没了丁原这个强大的敌人,董卓大悦,立刻自领大将军之位。

    “主公,以儒之见,应早定废立之事!”李儒开口道。

    “好,就依你所说,于省中设宴,会集公卿!”董卓开口道。

    当晚,百官齐到。行酒数巡,董卓如同上次一样,拔出了自己的佩剑言道:“如今,圣上孱弱,不能服众,亦不能以奉宗庙!所以,吾欲仿伊尹,霍光之法,废当今皇帝位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帝!吾言便是,尔等有不服者,斩!”

    席间群臣尽皆惶恐万分,一个个噤若寒蝉。

    就在此时,中军校尉袁绍挺身而出:“如今,陛下上位还没有几日,尚无失德之事,汝欲废嫡立庶,是欲何为?造反否?”

    董卓大怒,用佩剑指着袁绍言道:“如今,天下是都在我的掌握之中,我要这么做,谁人敢不从?谁人敢不服?尔等莫非质疑我手中之剑不锋利吗?”

    “哼!”袁绍同样拔出佩剑,与董卓怒目而视:“你的剑锋利,难道我的剑就不锋利了吗?”

    董卓大怒,想要诛杀袁绍,但却被李儒再次阻止:“事情还没有定下来,暂时还不可杀!”

    “哼!”袁绍冷哼一声,提着宝剑拜别了百官,砖石离开,直奔冀州而去。

第122章 张辽入伙

    “哼!”看着拂袖而去的袁绍,董卓冷哼一声,转头看向袁槐,“汝侄甚是无礼!某看在你的面子上,不杀此人!废立之事,你看如何?”

    “董大人所言极是,吾没有异议!”此时袁槐哪还敢说半个不字?

    “哼!此事敲定,若是再有不从者,军法从事!”董卓道。

    百官见董卓如此,尽皆噤声不言。

    “哼!”董卓冷哼一声,也拂袖离开。

    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各自叹了一声,四散而去。

    回到住所,董卓将侍中周毖和校尉伍琼找来:“可知那袁绍去向何地?”

    “回大人的话,袁绍此去愤愤不平,而且行之匆匆,若不将他尽早除去恐再生事端!更何况,袁家势大,门生故旧遍布四海,若是其振臂一呼,怕是会有支持者不计其数!但时候,大人便麻烦了!”周毖道。

    “恩!”董卓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下已经决定要出去袁绍这个祸害了。

    “不必!”伍琼开口道,“袁绍此人,好断无谋,不足以成大事也!不若许之一郡之守,其必会喜于免罪,那时我们必无患矣!而且那些袁家的故旧门生,均会感激大人的恩德,如此一来,人心便也得到了!”

    “善!如此甚好!”董卓大喜,“那便拜袁绍为渤海太守!速速拟旨!”

    再说赵风,带着张辽返回了离洛阳城有着一些距离的营地。

    “主公,你可算回来了,这位是……?”听闻士兵来报,郭嘉迎了出来。

    “呵呵,奉孝,这便是我前几日所说的张辽,张文远!”赵风笑道。

    “果有虎狼之姿!主公当真好眼力!”郭嘉见张辽仪表堂堂,端的是英武不凡。

    “呵呵,不说了,把云长,翼德,子龙,山君,汉升都叫来,让文远跟大家见见!”赵风道,“去中军大帐!”

    “是!”郭嘉点点头。

    “走,文远!让你认识认识我军中的将领!”赵风大笑着拉着张辽的手,向中军大帐走去。

    “主公……”张辽不及开口,便被赵风拉走,张辽笑了笑,这赵风,着实是真性情之人。

    “诸位来看,此乃是张辽张文远!”众人来至大帐,赵风开口道。

    “嗯?大哥!这便是你连日来赞不绝口的张辽?来来来,跟俺老张大战三百回合!”张飞一听此人便是张辽,眼色都不一样了!

    “翼德!休得胡闹,你当人人都像你这个莽汉?”赵风瞪了张飞一眼,“呵呵,文远勿怪,此乃我三弟,张飞张翼德!虽然有些莽撞,但是有着万夫不当之勇,比起那吕布,亦是不遑多让!”

    赵风此言也没有夸大的成分,历史上此时的张飞便能独自力撼吕布数十招,如今的张飞呢?其实如今,不光是张飞,就连关羽,赵云,武力比之历史上都有着不小的提高!所以,依照着赵风的估计,此三人,尤其是赵云,应该可以战平吕布!

    “主公此言当真?”张辽惊讶了,他还没见过能跟吕布战平的人呢!所以,赵风此言一出,张辽便当即开口。

    “呵呵,不光是翼德,就说云长,子龙,山君,汉升,皆与吕布有着一战之力!”赵风笑着指了指下面的几人道。

    “这!”张辽惊讶万分,难以置信地看着赵风所指的那些人,吕布什么实力,他可是知道的,这些人竟然都能与吕布一战,那也就是说,辽东军的战斗力该是多么的强悍。

    “呵呵,文远若是不信,可以去较量一番。”赵风笑着道。

    “那就请这位兄弟赐教了!”张辽对着摩拳擦掌的张飞一拱手道。

    “哈哈,好!”张飞哈哈大笑着,“不矫情,果然是条汉子!”

    两人先后走出了大帐。

    “主公,此番,我们何时回辽东?”戏忠开口问。

    “呵呵,不急,戏才看到一半,怎么能回去呢?”赵风笑道。

    “戏?”戏忠不解,众人多是不解。

    “对!大家拭目以待吧!这趟洛阳之行,绝对不会让大家失望的!”赵风神秘地一笑,不再言语。

    众人都摸不清头脑,唯有郭嘉眼中精光一闪,好似想到了什么。

    “哈哈哈,大哥,你说的没错,文远果然是个豪杰!”张飞哈哈大笑着走了进来,进来的时候,众人发现,张飞张辽两人勾肩搭背,看上去像是好多年的兄弟一般。

    “呵呵,翼德,文远能在你手下走几招啊?”赵风笑着问。

    “大哥,文远的功夫比子义稍差一些,比公明稍强一些!额……文远能在我手下走上百招!”张飞道。

    “哦?文远还要多加练习啊!”赵风笑着道,“这下相信我说的话了吧?”

    “嗯,不过主公所言有所出入!”张辽道,“辽在吕布手下只能走五十招,所以,若是翼德兄对上了吕布,多半是要败的!”

    “什么?还有如此之人?”张飞大惊,“到时候俺一定要跟他打上一仗!”

    “呵呵,翼德,你还要多练练!你暂时还不是吕布的对手,什么时候能打过汉升了,你什么时候才能去挑战吕布!”赵风笑道,他也没想到,吕布竟然达到了这样一个高度,怕是连黄忠都不一定是他的对手!

    “好吧!”张飞点了点大脑壳,那样子看上去甚是无奈。

    “嗯,接下来大家便各自回去,翼德,文远先给你做副手,文远心思细腻,凡事多与他商量着来!”赵风道。

    “好的大哥,我会的!”张飞点点头,“兄弟们,文远的功夫不错,大家有没有兴趣跟他切磋一番?”

    “好啊!俺老典被你说的手都痒了!”典韦第一个开腔,“文远兄弟,咱们来比划比划?”

    其余几人都摩拳擦掌,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赵风一拍脑门,得,张辽这下子可惨了,八成最后得跟那天的甘宁一个德行!

    赵风摇了摇头,坐在大帐中独自饮起酒来,索性就不再去管这些人了!

    “妈妈蛋,看来老子得快点将炒茶制造出来了,这种煮的茶喝着真不习惯,而且,总不至于一天天就自己在这喝酒吧?”赵风自言自语道。

第123章 曹操刺董

    九月初,董卓请皇帝刘辨升嘉德殿,大会文武,正式废除当今皇帝刘辨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

    而后,董卓便进驻皇宫,宫女妃子多有被其摧残者,奈何董卓强势,群臣敢怒不敢言。

    一日,司徒王允见大臣们俱在,便开言邀请:“今日乃老夫贱降,允略备薄酒,还望诸位晚间到场!”众大臣们纷纷许诺晚间定到。

    然而,晚间,群臣刚刚落座,王允便嚎啕大哭起来。

    “司徒寿诞,缘何如此?”群臣惊讶问。

    “今日并非老夫贱降,老夫之哭,乃是因为如今的大汉!”王允抹着眼泪道,“今董卓废长立幼,夜宿皇宫,完全不将诸位,也不将先帝,不将大汉放在眼中!若是继续如此,天下将尽归那姓董的所有!”

    闻此,满座官员尽皆哭泣,唯有一人大笑不止:“汝等在此哭泣,徒劳无功,还能哭死那董卓不成?”

    “哼!汝食君之禄,便应忠君之事!今汉室衰微,汝不思报国,反而大笑如此!真匹夫也!”王允大骂道。

    “呵呵,我笑原因无他,尔等无能,只会在此哭泣,若换做是我曹操,必入宫见董卓,断其头,挂于城头,以谢天下!尔等匹夫,不足与谋!走矣!去矣!”曹操哈哈大笑着走出房门。

    王允见状,找来一小吏,在其耳边吩咐了几句。

    小吏点头而出,直追门外的曹操而去!

    “公等可有计策,对付那董卓?”王允复又回到厅中。

    “……”众官尽皆沉默不语,显然皆无良策。

    “哎!罢了罢了!散去吧!老夫累了!”王允摆了摆手,下了逐客令。

    群臣闻言,也都纷纷叹了口气,各自散去。

    众人散去之后,王允特意往外望了望,见众人皆不见了踪影,这才放心地转回后堂。

    后堂之中,曹操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见王允至此连忙起身。

    “孟德,不知你有个计策诛杀董卓?”王允问。

    “吾听闻司徒家中有着一把祖传宝刀名唤七星,不知对否?”曹操问。

    “是!此刀确实唤作七星刀,锋利无比,吹毛可断!”王允回答道。

    “如此甚好,还请司徒将此刀赠予操,届时,吾禀报事情于董卓,藏刀于袖,趁其不备,暴起刺之!必斩断其头颅!”曹操道。

    “好!若是当真如此,此刀便赠予孟德了!”说罢,王允从一密室之中取出一把刀,只见此刀,着实的锋利,隐隐的还泛着寒光。

    “好刀!好刀!”曹操赞道,随即便又开口,“若是此去吾失手被擒,还请司徒大人照看吾之家小。”

    “孟德放心,老夫定会照顾好汝之妻子!”王允点了点头。

    “如此,吾去也!”曹操将七星刀收入袖中,大踏步走出司徒府。

    “真壮士也!”王允大赞。

    且说曹操,先是返回家中,嘱咐了妻妾几句,让她们连夜出城,返回陈留!

    然后待至天明,曹操携刀入丞相府,求见董卓。

    时董卓宿醉未醒,一士兵将曹操带至董卓昨夜住处。

    曹操见董卓还趴在床上,背对着他,略有鼾声。心下大喜,忙疾步上前,从袖中取出七星刀,正欲刺向董卓之际,董卓忽然醒转。

    “谁呀?”董卓问。

    “禀丞相,吾是曹操!”曹操大惊,连忙双手捧刀。

    “是孟德啊?有什么事吗?”董卓声音慵懒,缓缓起身。

    “是这样,丞相,吾于日前偶的一宝刀,名唤七星,特此前来献与丞相!”曹操恭敬地将刀递到了董卓面前。

    董卓接过刀,细细把玩了一番,然后在身侧的桌案上用力一劈,桌案应声而断。

    “好刀,果然好刀!”董卓大赞。

    “丞相喜欢便好,如此操便告辞了!”曹操缓步退下。

    “等等!”董卓突然道。

    “??!!”曹操大惊,难道董卓已经察觉到自己要刺杀他?曹操此刻已经做好了奋力一搏的准备。

    “去账房,领十金,宝马一匹!”董卓开口道,“当做你献刀的谢礼!”

    “谢丞相!”曹操送了一口气,缓步退出房门,随即急匆匆地去账房,要了一匹骏马,飞身上马,疾驰而去。

    “好刀!”董卓此时还在把玩着七星刀,突然,他察觉到了一丝不对,“不对啊!刚刚我明明看到寒光一闪,我才清醒过来的!不对!曹操不是来献刀,他是来行刺的!来人!!来人!”

    “丞相!”董卓话音刚落,便有士兵推门而入。

    “那个曹操!那个曹操呢?”董卓大声喝问。

    “回禀丞相,曹操刚刚领了一匹马,言家中有事,已经走远了。”一士兵禀报道。

    “快追!追!”董卓大怒,“曹操是来刺杀本相的!尔等速速将之擒下!”

    “是!”士兵们神色一凛,暗叫不好,连忙转身去追曹操。

    “把奉先给我叫来!”董卓又道。

    “是!”

    很快吕布来到董卓房间,“不知义父有何吩咐?”

    “曹操来刺杀于吾,你快骑你的赤兔,将他给我抓回来!”董卓道。

    “真的?”吕布大惊,“刚刚那曹操对孩儿言道,义父吩咐他出城办事,孩儿见他骑着义父府上的马,便不敢阻拦,已将他放出城去!”

    “废物!快追!”董卓大怒,竟然让曹操钻了这么大一个空子!

    “是!”吕布也知道自己犯了错,连忙出屋,飞身骑上赤兔,朝着城外追去。

    “报!”赵风大营中,一士兵来报,“启禀主公,曹操已经骑马远去!”

    “好!知道了,你退下吧。”赵风点点头,然后向着戏忠吩咐,“好戏就要开始了!大军开拔,前往兖州!”

    “兖州?”戏忠不解地看着赵风。

    “没错,就是兖州!勿要多言,看戏便好!”赵风又是神秘一笑。

    此时的戏忠都有了一种想要打人的冲动,这!不带这么玩的,就把剧本说出来不好吗?偏要人猜!

    郭嘉则是低头想了想,随即看了看赵风,会心一笑。

    看着郭嘉和戏忠两人的表情,赵风微微一笑,看来,聪明程度上来看,郭嘉还是略胜戏忠一筹!

第124章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且说当日,曹操逃出城,策马奔至谯郡而去,途径中牟县,曹操被守城士兵擒下。

    中牟县令名唤陈宫,字公台,见到曹操在堂下,问道:“汝乃何人!”

    “回大人,吾乃是过往商人,复姓皇甫。”曹操回答道。

    “哼!休要胡言!”陈宫冷哼一声,大量了曹操一番,“吾识得汝,汝乃是曹操曹孟德,前日刺杀董丞相的!是也不是?”

    “是我又如何?”曹操冷声道,被人认出,他便认命了,不想多做言语。

    “董丞相待汝不薄,汝为何要行行刺之事?此非自取其祸耳?”陈宫问。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汝既然认出了我,还多说什么?将我押送到洛阳领赏吧!”曹操不想再多说什么。

    “你们先下去吧,我有几句话单独跟此人说。”陈宫摒退了左右。

    “押我去领赏便好,何须多言?”曹操冷声道。

    “汝不要小瞧我!吾非不识大体之人,奈何之前未遇到识人之主罢了!”陈宫一边为曹操松绑,一边说道。

    “吾世代皆食汉禄,倘若不思忠君报国,那我与那些禽兽还有何分别?”曹操道,“之前,我委曲求全,在董卓手下从事,乃是为了寻找良机。此行刺之机便是良机,奈何天不从人愿,痛哉,惜哉!哎!”

    “公此行欲往何处?”陈宫问。

    “吾欲返回乡里,发矫诏,招天下之诸侯共聚伐之!此乃吾之所愿!”曹操道。

    “公真乃义士也!”陈宫朝着曹操拜了一拜道,“某名陈宫,字公台,若公不弃,某愿拜公为主,弃官从公逃亡!”

    曹操自是大喜,连夜与陈宫从小路逃走。

    两人一行三四日,抵得成皋地界,天色渐晚,曹操指着密林深处说道:“此间有一人,名唤吕伯奢,乃是我父亲的结拜兄弟!我们去他装上借宿一晚,他热情好客,必会款待于我们。”

    “好!如此甚好!”陈宫点头道。

    二人下马,入密林,来到吕庄之内,见到吕伯奢。

    “贤侄,我听说朝廷发文书,急切想要抓你去洛阳,就连你父亲都已经去陈留避祸了,此是为何?”吕伯奢见曹操大喜,热情地问。

    曹操细细地将之前发生的种种告知吕伯奢。

    吕伯奢感动,忙向陈宫拜了两拜:“若非是你,吾侄全家皆会遭遇危难,曹氏满门恐被灭矣!汝等今日便在寒舍住下,舍下没有好酒,吾这便去给你们打!”

    说罢,吕伯奢匆匆起身,上驴出庄而去。

    “孟德,汝之伯父,端的是热情好客!”陈宫道。

    “是啊!”曹操点点头。

    “霍霍……霍霍……”良久,二人并未见到吕伯奢回家,反倒是听到了响亮的磨刀之声。

    “吕伯奢并非我的至亲,我们去听听,若是事情有变,我们赶快逃命!”曹操低声道。

    “如此最好!”陈宫点了点头。

    二人出屋,来到声音的源头,只听得屋内一人说道:“快去绑来,我先把他杀了!”

    二人大惊,对视一眼后,点点头,抽出各自佩剑,冲进房内,不论男女老幼,一连八口,尽皆被诛杀。

    直到看到一只被绑着的猪时,两人恍然大悟。

    “孟德多心,我们误杀好人了!”陈宫的语气有些悔恨。

    “哎,算了,不要再谈,此地不宜久留,我们速速离开!”曹操道。

    “嗯”陈宫点了点头,二人匆匆上马准备离去,正赶上吕伯奢打酒归来。

    “你们这是要去哪?”吕伯奢惊讶地问。

    “哎,被通缉之人,不敢久住!”曹操答道。

    “这,我吩咐了下人杀猪宰羊,我还打来了上好的美酒,二位不如就在庄上住一晚再走吧!”吕伯奢劝道。

    “还是不了,操还是连夜回乡吧!”曹操摇了摇头,拒绝道。

    “好吧,既如此,贤侄一路走好!”吕伯奢也不勉强,点了点头,骑驴往庄上走去。

    “唰!”曹操忽的抽出宝剑,一剑挥去,将吕伯奢斩于马下。

    “孟德!这是为何?”陈宫大惊。

    “我们刚刚杀了吕伯奢一家八口,他回到家中,必定会带人来追,我为了避祸,才将他杀死!”曹操解释道。

    “明知如此还故意杀人,这了不是大义啊!”陈宫道。

    “哼!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冷哼一声,拨转马头,继续赶路。

    “哎!”陈宫默然,叹了口气,跟了上去。

    当天夜里,两人在一间客店投宿。

    “哎!”曹操睡下后,陈宫暗自叹了一声,“我还道此人乃是大丈夫,原来只是一个狼心狗肺之徒,若是今日留之,日后必有大患!”想罢陈宫抽出佩剑,朝着曹操打算此过去。

    转念,陈宫又想:我是为了国家大义跟随着此人至此,若是此刻杀了他,我岂不是也做了不义之事?不若就此弃他而去,任他生死吧!

    想罢,陈宫收回佩剑,径自离去。

    翌日,曹操醒转,发现四处寻不见陈宫,惊出一身冷汗:此人多是因为我错杀了不该杀之人,才弃我而去的!不行,此地不宜久留,我得速速离开!

    于是,曹操连夜赶往陈留,回到家中,与父亲曹嵩说知连日里发生的事情,并欲散尽家财,招募义兵。

    “不,家财太少,恐怕不足以成事!此间有一孝廉,名唤卫弘,此人颇为豪爽,仗义疏财,今去找他,他必会出资相助!”曹嵩摇了摇头说道。

    “好!”曹操点点头,父子俩一同找到了卫弘,讲明了此间的紧要。果然,如同曹嵩所言,卫弘听过始末,便点头答应出资。

    曹操大喜,先将矫诏发往各地,随后才开始招募义兵。一时间,应募之士,数不胜数!

    忽一日,听闻曹操起兵的夏侯敦和夏侯渊兄弟,曹洪,曹仁和曹纯三兄弟各引乡勇千余人投奔曹操而来。

    另外,有一个阳平卫国人,姓乐,名进,字文谦,来投曹躁。又有一个山阳巨鹿人,姓李,名典,字曼成,均来投曹操,一时间,曹操的兵将充盈了起来。

第125章 诸侯会盟

    且说曹操作檄文通达诸郡。檄文曰:

    躁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曹操檄文发去后,各镇诸侯皆起兵相应:

    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

    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

    第三镇,豫州刺史孔。

    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

    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

    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

    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

    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

    第九镇,济北相鲍信。

    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

    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

    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

    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

    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

    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

    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投洛阳来。

    诸侯陆续会盟,各自安营扎寨,接连二百余里。

    曹操杀牛宰羊,大会诸侯,商议进兵之策。

    “如今我们秉持大义,应当立下盟主,约束众人,行止有度,才能打胜这一仗!”太守王匡开口道。

    “本初兄,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四海,更是本朝名相后裔,理应由本初兄担当这个盟主!”曹操率先开口,此言一出,响应者众多。

    “不不不,孟德兄乃是本次会盟的发起人,理应是由孟德兄当这个盟主。”袁绍连忙摆手。

    “哎,可惜一人未来,不然理应由他担任这个盟主!”曹操叹息一声。

    “此人是谁?”袁绍问。

    “当然是辽东侯赵风!”曹操道。

    “不错!赵风此人,大败乌桓,鲜卑,威震八方,确可当得这个盟主!”孔融抚须点头道。

    “哼!出身粗鄙浅薄!如何能跟袁本初相提并论?”王匡开口道。

    “英雄不问出处!孙叔敖,管夷吾此等先贤不都是出身卑微之人?”孔融争辩道。

    “好了好了,文举先生,赵风此人确实英雄,但是他却未来,我们还是另选他人吧!”袁绍虽然嘴上如此说道,但是心中却不以为意。

    “我看还是由本初兄来担任盟主!大家应当没有异议!”曹操开口道。

    “我没异议!”

    “我也没有!”

    “我赞同!”

    ……

    除孔融外的十五路诸侯纷纷表示赞同,孔融无奈地摇了摇头,也表示同意。

    “不不不,这怎么可以呢?”袁绍再三推辞,一众诸侯皆言:非本初不可!如此,袁绍方才应允。

    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袁绍登坛。

    袁绍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其盟曰:“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读完,众诸侯歃血以为盟。歃血完毕,袁绍下台,袁绍升帐而坐,两列按照爵位年龄的次序分列坐定。

    酒过三巡,曹操开口道:“如今,既然已经立下盟主,吾等务必要听从调遣,共扶国家社稷!切勿因为孰强孰弱与利益分配而计较!”

    “袁绍不才,承蒙各位推举为盟主!”袁绍开口道,“联盟之内,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常言道:国有国法,军有军规,我等均应遵守军纪,勿要违反!”

    “是!”众诸侯尽皆唯命是从。

    “吾弟袁术,负责总督粮草之事,应付诸营,切勿使谁断了粮草,知道了吗?”袁绍下了第一道命令。此命令看似正常,实则是袁绍在耍心计,他不是嫡子,害怕袁术与之争功,便将他派去大军后方,总督粮草。

    “是!”袁术也明白自己这个大哥的意思,敷衍了一句“是”,眼珠直转,谁都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第二,我联军还需一先锋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直抵汜水关,其余人等,各据守险要之地,以为接应!不知谁想要做这个先锋?”袁绍复又开言。

    闻言,众诸侯尽皆沉默,谁都知道这个先锋军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差事,没有一个人想要当这个出头鸟。

    但是有一人,如愣头青一般,在袁绍话音刚落之后便出列言道:“坚愿往之!”只见此人英武不凡,身披坚甲。正是长沙太守孙坚,孙文台!

    “文台勇烈,可当此重恩!”袁绍赞道,即刻便去吧!

    “是!”孙坚应诺离去。

    “诸位也都回去准备吧,我们大军随文台之后压境汜水关!”袁绍下令道。

    “是,众诸侯也都纷纷离开。”

    ……

    “弟弟,此去,一定要抢先于孙坚,攻破汜水关,那样的话,即便我们是不守军令的,但是依旧可以将功抵过,而且跟这天大的功劳一比,这点微末的过失又算得了什么呢?”盟军的一出营寨内,济北相鲍信嘱咐其弟弟鲍忠道。

    “哥哥放心,一切都交给我吧!”鲍忠拍着胸脯,随后转身出帐,自领三千兵马,抄小路直抵汜水关。

    且说此时,洛阳城内。

    “报!报丞相!”一士兵骑马飞奔来报,“丞相不好了,曹操召集十八路诸侯,共同来讨伐丞相,此刻,大军已经快到汜水关了!”

    “什么?”董卓大惊,“叫众将前来议事!”

    “诸侯大军来犯,吾当如何?”众将来齐后,董卓开口道。

    “义父勿慌,十八路诸侯,皆乃土鸡瓦狗之辈,布视之如草芥,愿携虎狼之师,前往汜水关,斩诸侯之头颅,悬于洛阳城头!”吕布开言道。

    “好!吾有奉先,无忧矣!”董卓大笑。

    “丞相!杀鸡焉用牛刀?”这时一员武将从出列说道,“不劳温侯亲往。吾斩众诸侯首级,亦如探囊取物耳!”只见此人,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正是关西人,姓华,名雄,吕布之前的西凉第一猛将。

    董卓闻言大喜,加封华雄为骁骑校尉。拨给他马步军五万,同李肃、胡轸、赵岑星夜赴关迎敌。

第126章 孙坚战华雄

    话说回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