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穿之太子娇妃-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今,也就是外地一些官员还了银子,可惜连一半都不足。
他只是一个臣子,能怎么做?
是能杀了那些个不还银子的?还是能罢官那些个不还银子的?
所以,他无可奈何,甚至连装病都想到了,然而,就算是病了,也没用。
到时候,办不到还是办不到,当今完全可能直接罢官了他。
一辈子的努力啊,老了老了,被人赶出朝堂,这叫什么事?
上回去找吴六一,吴六一直接避而不见,只是叫人传话,大家给他就给。
不愧是先帝爷手里一辈子的得意人,新帝手里,也是得意的侯爷,果然会办事啊!
“老爷,张大人还银子了。”小厮进来道。
“哪个张大人?”李光地忙起身。
“张英张大人啊,张大学士!他还说,犬子的也随后就到。”小厮道。
“厚道人啊,厚道人啊!在哪呢?”李光地道。
“户部呢,这会子估摸着都走了,老爷您赶不上了。”小厮笑道。
李光地又坐回去:“难得。”
他一开始就没敢往张家使劲儿,因为张家本就欠的少,不值当不说了,他就没成想,张家是谁?那是当今的人。
不过如今,张家倒是赶在期限内还了,他们虽然不多,可是这是个代表,他还了,别的人家未必就不还。
最起码,当今的那些亲信,是不是就要还了?
只要他们还了,其他人也不敢欠着了,这事,是不是就结束了
而张英,其实严格来说,不是当今的人。
他是保皇党,是扶持正统的那一个,但是心里未必不偏向当今,不然也不会这会子才还。
区区三万两是,纵然张英清廉,也不是拿不出来的。
李光地显然想多了,张英还了之后,也有几个小鱼小虾的还,可是其他大人物,还是没动静。
甚至他路遇隆科多,对方只是打哈哈,什么银子不凑手啊,什么缓几日,什么要不首辅您给垫上?我过几日就还之类的,没有一句实话。
而时间,还是到了。
六月里,天气热起来,今年雨水很少,所以园子里的树木都有些蔫儿。好在园子里水多,就是晒的厉害些,好在根子都还是不缺水的。
奴才们为了花草好看些,每天早上往花草上淋水,这样就算是到了中午,看着也水灵些。
雅璃知道后,就免了这道工序了,这不是浪费功夫么,还叫奴才们也累。反正园子里处处都是水,花草树木蔫儿了也死不了。
今年不光是京城旱,整个北方都旱。
河南是产粮大省,今年眼瞅着也是收成好不了了。
胤的心情,跟天气差不多。
就算是九州清晏摆着几个冰山,他也处于随时随地要爆发的状态中。
在雅璃和孩子们那里是绝对不能生气,但是对着这一殿的臣子嘛,呵呵,他可没有忍着这一说。
“怎么着啊?李爱卿,这时间可是到了。”胤烦躁的往后那么一靠,就问道。
“老臣无能……还请万岁爷容情,再酌情宽限几日,好歹如今没有战事,国库丰盈……”李光地愁死了,人家就是不还,他掏出家底子补上也不够啊。
“李振裕,你怎么说?”胤不看他,却是问户部尚书李振裕。
“臣无能,没能好好辅助李首辅,臣有罪……”李振裕利索的跪下,一头就磕下去了。
“知道自己无能,就给朕滚出去跪着。”胤哼道。
李振裕忙应了:“谢万岁爷!”
麻溜的起身,把帽子接过来,就出去跪着了。
他也不选什么树荫底下了,就在那正当间儿,太阳底下,扑通就跪下了。
藕根跟着出来的,这会子小声道:“李大人,要不您挪挪?”
这位大人可是得用的很呢,别跪出个好歹来。
万岁爷也没有要狠狠罚的意思啊。
“多谢公公,臣就跪这里,不碍事,臣身子好!”李振裕笑着拱手。
既然是这样,藕根也没话说了,就点头进去了。
李振裕跪着,心里可美着呢,跪着好啊,跪着轻省啊!
不就是跪一会,不济就是中暑了,喝几服药,要不然膝盖敷药,能有多大个事儿?
如今晚儿,屋里的才是倒霉呢,嘿嘿,跪一会还得用,他还是天子重臣,六部尚书,有什么关系?不就是伺候皇家的么。
但是这不跪的,以后这朝堂里,有没有那一号人,可就不好说喽!
果然,屋里,胤道:“一年之期已经到了,你与朕说宽限?当时怎么说的?”
李光地心里苦,嘴里也苦,无话可说:“臣无能。”
“既然无能,就回家吧。你也一大把年纪了。”胤淡淡的。
李光地咯噔了一下,这是要他告老?
“臣……愿意将功折罪。”李光地不愿意啊,他从一介寒门学子到如今的当朝首辅,大学士,他付出了多少。
当年的索额图明珠是何等呼风唤雨,他们把持朝政,再有佟佳氏一门,纽祜禄一门,这朝中尽皆是满人臣子的天下。
他不仅是汉人,还是寒门子弟,想要走到今日,是何等艰难?
如今,不仅不能荣归,却要背负无能这个过错,告老……
。。。
第838章
这样告老,不是荣归,而是畏罪……
他如何抬头面对李氏一门?
“不愿意?李光地,你该知道,朕还允许你这几年都在朝中是为何。无非是给先帝爷面子。你当年做的事,当真以为朕不知道?”胤冷笑着挥手。
徐卫就抱来了一个盒子,里头全是他那年在河南赈灾的时候,贪污舞弊的证据。
那还是当年安季山搜集来的呢。
李光地看着,手都在抖。
“当然,这些并不是朕要你离开朝堂的缘故,李光地,你出身寒门,本该忠君,可你做了什么?嗯?”胤看着他。
“在索额图和明珠之间挣扎,很难对不对?所以,你自以为你这些年不容易,当你有了能力的时候,就相与他们三足鼎立对么?你做到了么?”胤冷笑。
“你只是皇阿玛为了牵制他们的棋子,你自己也知道吧?所以,你积极地投靠皇子。打过老四的主意,打过老大的注意,更是暗地里跟老八站在一起。不过,你做的天衣无缝啊,外人看来,你就是保皇党啊。可是,李光地,你还记得么?你当年,是朕的老师。”胤忽然将桌上的茶杯扫落。
“所以,你说,朕容得下你么?李光地?”胤忽然笑着。
李光地的手再抖,他虽然只给太子爷做了一年的老师,就调任外地,可是对外来说,确实有师生之谊的。
然而但年皇子们争夺皇位,先帝爷有了换太子的想法的时候,他……竟从未想过坚定的支持太子……
“李光地,你一生汲汲营营,想的无非是如何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和手里的权利,可你最初来京城赶考的时候,又想过什么?”胤有些痛心。
当年的李光地还年轻,与他上课的时候还感慨过,可惜臣本事微末,否则也想为百姓做事。
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一步步成为重臣,却在没有想过为百姓做事的心思了。
所有的聪明才智,都用作稳住自己的权势。
初心,早就忘了吧?
李光地老泪纵横:“臣……有罪。”
“你当然有罪,可这是人性,朕不怪你。只是朕不能容你。这天下人,哪个没有自己的私心?无可厚非,可是,朕就是这样的人。你们的私心,不要叫朕知道。只要朕不知道,朕就当你们没有私心。”胤嘴角勾笑。
“臣……臣辜负了先帝爷,辜负了万岁爷……”李光地伏地哭道。
“好了,李光地,你也在朕手里,做了这几年的首辅,知足吧。朕念在过去,不会叫你太凄凉,可是你要是不知足,朕也不会再留情,下去吧。”胤摆手。
李光地知道,事情至此,就算是没有转圜的余地了,只能磕了三个头,然后起身:“臣告退。”
他脚步踉跄着,出了九州清晏。
外头的阳光烈啊,他勉强戴着帽子,一步步走着。
李振裕头也不抬的跪着,就跟没看见他似得。
李光地走了几步,走到他跟前:“维饶贤弟啊……”
“哟,李首辅出来了,这是怎么了?你看,下官跪着……”李振裕一副我不好扶你的样子。
李光地摆手:“维饶啊,你与我说,当年,你怎么就慧眼识珠来着?你看看。我瞎的厉害啊。”
“呵呵,李首辅严重了,您也知道我那庄子如今能赚几个银子了?”李振裕笑着打岔。
他前年的时候,买了个庄子,因为在山区,当初看着不大好,心说也算个产业,不料买了之后,竟然挖出了铁矿。虽然不大,估摸着几年就挖完了。他也赶着给万岁爷报告了。
结果,万岁爷就花钱买了这个矿,虽然不算高价,但是比之一个庄子,那可是发了呀!
何况,矿挖完了之后,庄子还是他的。
所以,这会子,他就故意拿这件事打岔。
事实上,他还能不知李光地的意思?无非就是说,当年怎么看上了当今?
问题是,是当今选了他,李振裕此人才是真聪明呢,他深知自己是被选的,不能生出骄矜来,所以多年来办差无不尽心。
就好比铁矿这件事,不说也没人知道,那地方太偏了,就算是该知道的时候,挖都挖完了,那可是一大笔钱呢。
但他总会选择最好的,好比替万岁爷尽忠。
李氏一门要发扬光大,光有银子是不够的。做忠臣,才是出路啊。
“呵呵,是我瞎了啊,好啦,维饶啊,你还能干几年呢,老夫要回家种地去了!”李光地摸着胡子,笑着道。
倒是叫李振裕一愣:“您……”
“哈哈,我就要辞官归故里了,我也一把年纪了。”李光地笑着,没说完,只是径自去了。
李振裕也有些……感慨。到底也是同殿为臣多少年的。
也看着李光地煊赫过,如今,就这样黯然退出了。
不过,有人退出,就有人煊赫。朝堂上,没有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只有不犯错,做忠臣,这才能长久。
李振裕知道,当今最是个不介意臣子厉害的,所以,他应该是赶上了最好的时候。
而他李家的子孙,估摸着也不会差。
因为不管是哪个皇子,有这样的皇阿玛教导出来,以后接了皇位,总不会太差的,两代,李家足够煊赫和辉煌了,毕竟,富不过三代。他很清楚。
李光地慢慢走出雅园。
他心里多遗憾啊,遥望着皇宫的方向,那乾清宫,此生怕是就再也没有机会去了。
没成想,竟然就在园子里,就要结束了这辉煌。
而他身后,胤心情并不好。
李光地有没有说过那样的话,李光地自己是不记得了。
可是胤记得,那是上辈子,李光地为他的老师的时候,说过的话。
很多年之后,还是他在市井中,听一个老者说,很多人没有掌权的时候。都想过做个好官儿,给老百姓办事。
可是,一旦做了官儿,就想着坐稳了,别掉下来。
至于还给不给老百姓办事儿了,那就看缘分了。
胤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李光地本是个极有本事的人。
。。。
第839章
可惜,路歪了。
其实,就算是欠银案,没有他的示意,李光地未必做不到。
只是他提出的几条建议,胤都否了。其中,未必没有有效的。
是的,他就是诚心要他失败。
这一年,他等得起,国库也确实不缺银子,只是,朝堂中,不再需要一个李光地了。
其实,他登基这些年,文臣里头,尽数用汉人。
不管满人如何嘲笑汉人无能,但是,汉人会读书,会做官,也有热血是真的。(没有民族歧视,一切为了剧情,不接受吐槽。否则打屁屁。)
而只要兵马还在满人手里,一切都是稳固的。
雅璃被叫来的时候,快午时了。
胤笑道:“朕今儿个实在是累了,所以劳动你来,热着了没?”拉着她的手问。
“哪就那么娇贵了?爷怎么了?今儿批折子多了?”雅璃坐下道:“那个李振裕还跪着,惹爷生气了?”
胤头一歪:“啧,把他忘了,徐卫,你个狗奴才,怎么不记得提醒朕?要你何用啊?”
徐卫那个委屈往那一跪:“奴才该死……”
“去,叫他滚回去吧,好好给朕办差,许他休息三天,三天后,就要忙起来了!”户部的欠银,总还是要要回来的嘛。
徐卫忙应了起身去了。
雅璃这才道:“我真心只是随便一问,没有求情的意思啊,我们家跟他可没关系,我也没收他银子……”
“且,该收就收,收了给孩子们存着!”胤的重点偏离了。
“……所以,爷您还累么?”雅璃无语道。
“累,来给朕抱一会就不累了。”胤笑道。
雅璃推他:“热。”
“嗯,热,热也抱一抱,乖。”胤笑着道。
其实没多热,就是外头热,屋里冰山一放,格外舒服呢。
雅璃乖乖被他抱着,心里觉得,他不光是累,估摸着不高兴了。
外头,徐卫出来道:“李大人,起来吧,万岁爷说了,放您三天的大假,然后就要忙起来了!”
“哎哟喂,我这老腿。”李振裕还是叫徐卫扶了一把才起来,毕竟他也是四十大几就要五十岁的人了。
“咳咳,公公,下官打听打听哈,这欠银案,哪位接替啊?”他好想好怎么做啊!
“大人这话问的,这欠银案是哪里的?户部啊!您是谁?您是户部尚书啊!”徐卫滑不留手,这话能说么?别说知不知道,知道也得说不知道啊!
当然万岁爷没说能说出去的,肯定不说啊。
事实上,他还真知道,估摸着啊,肯定是四爷了。
李振裕也不失望,笑着拱手,又对着九州清晏大声道:“臣谢主隆恩,臣告退!”
这才慢慢的出了园子,哎哟他这个腿啊!
与此同时,李光地也刚回到府里。
他抬头看着匾额,李大学士府。就苦笑:“这匾好生摘了吧。”
“大人……”他的小厮一惊,这岂能乱摘的?
“摘了吧,很快,就不能叫大人了,我想想叫什么?叫老爷……呵呵,好生跟后院的女眷说,都收拾起来,准备回老家吧,多少年不回去,也不知道那边的气候习惯不习惯,饮食习惯不习惯了。”李光地背着手往里走,心想着不适应也得适应,这京城里啊,是不能呆着了。
李光地本是福建人,当年来京城赶考,提前一年就要出发。
也是他头回出来,路途不熟悉,又少了防备,这一走,就是好几个月。
到了京城没多久,就连住店的钱都没几个了。
奈何又赶上严冬,几乎没饿死。
那时候,从未想过天气还能这么寒冷,刺骨的北风和雪花打在身上,叫他几乎去了一条命。
可是后来,他终于能裹着厚厚的大氅,看着外头的雪花,跟同僚们一起,也温一壶酒,说一声赏雪了。
虽然,他从来就不知这雪这样冷,外头的百姓不知什么过这样的严冬,家里的被褥够不够?炭火够不够?吃食够不够?
只有达官贵人家里,才有心情赏雪啊。
出身贫寒的李光地一开始,是打心眼里讨厌这样的附庸风雅。
可是渐渐地,他就不讨厌了。
因为,外面的风雪再大,与他也不在有什么关系了。
赏雪的乐趣,不就是看那一片洁白么?再写几首咏雪,咏梅的诗词,就算是过了严冬了。
喜欢上北方的冬天之后,他才觉得,原来四季分明的地方其实很好。比之炎热的福晋,好玩多了。
可是,如今的心境,不是哪里好,而是,必须离开京城了。
李光地一步一步的往书房走。
一生的努力,化为乌有原来是这样的感觉。
他颓然的坐着,不理会外头小厮来报,说夫人来了。
这是他第三任夫人梅氏,先前两个都已经过世了。如今这位梅氏,可是地道的北京人。
李光地形笑了笑,要是夫人不愿意,就留着她吧,这边的宅在庄子都有的。
次日一早,李光地就递上了折子,年老体衰,告老还乡。
胤当场就准了:“既然你说要回去,就回去吧,朕便不留你了。”
李光地脸上火辣辣的,可是也知道,这就是当今一贯的做法。
能叫他熬这几年,已经是给足了面子了。
否则,先帝爷去世那年,他就该走了。
“老臣,谢主隆恩!”李光地摘了帽子,跪倒在地,磕了三个头。
就起身,抱着帽子出去了。
一般臣子要告老,从开始上折子到离开,至少一年的功夫。
这期间,他们要不断的上折子,表示自己老迈,实在是无力为社稷辛苦,无力为君王服务。
而君王,一定要再三挽留之后,再再三挽留,显得朕舍不得你这个好臣子云云。这才是君臣之道。
可是李光地这样的,直接被准了的,只有一个缘故,那就是万岁爷不想叫你留。而李光地,能自己上折子告老就已经是万幸了。毕竟要是直接被辞官,是更丢人的事,也是他承受不了的事。
正大光明殿里,臣子们都看着他,到底是辉煌过几十年的人,如今就这样离开了朝堂。
。。。
第840章 离京
李光地出了正大光明殿,忍着眩晕,一步步的往外走。
七日后,李光地离京。
也不是没人送,至少吴六一就来了。还有一个人,是何焯。
李光地很意外。
毕竟,他算是带着罪离开的。
“六一兄……”吴六一没有字号,他说老子不识字,不要那些个虚的,所以多年来,都只有一个名字罢了。
“晋卿兄,这一别,今生就无缘再见了,好歹你是落叶归根了,可怜我都不知我的根在哪。”打小乞讨的吴六一,记事起就不知辗转了多少地方了,所以,根本不知家在何方。
“六一兄啊……咱们本该好好坐着喝几杯,可惜了,没机会了。”都是六十岁的人了,还能活几年?
“心里有就是了,你也别怪我先前难为你,你该知道,就算我不难为你,你这差事,也是办不了的。”吴六一说的是欠银案子。
“哎,前事莫要提起,我都知道,来,喝杯茶吧,这一走,再见就是下辈子了。”李光地笑着叫他的小厮倒了茶端来。
何焯一直不说话,这会子,李光地道:“来屺瞻啊,来,一起。”
三人举杯,以茶代酒,喝了一杯。
吴六一心知他们有话说,便拍拍李光地的肩膀走了。
早年间,他们都因为出身不好,又是汉人被人排斥,所以,很是相互扶持过。
说不上有多好,到底也有几分香火情。
送行可以,可是别的,也不会有了。
吴六一走后,李光地和何焯都有些尴尬。
当年的事,到底是李光地对不住何焯,曾几何时,何焯是他的得意门生,可是后来,他一手将他推进悬崖。
好在当今惜才,否则……如今早就阴阳相隔了。
可是到底也害了何焯一家颠沛流离。
“老师……”何焯叫了一声。
“屺瞻啊,如今,我当不得你一声老师了,我没做好。”李光地眼含热泪。
到了今日的地步,他也不是不会后悔。
当年为了自保,就将自己最好的学生推进悬崖,他心里那道坎,也是不好过的。
“老师,那件事不提也罢,好在也没什么事。当年,老师一手提拔学生,是学生的授业恩师。学生之所以能被万岁爷救了,无非是因为肚子里有些墨水,可是多数,不还是老师给的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就算老师……那也不算什么,都过去了。”
与吴六一一样,平素要在怎么好,也是不能了,但是,相送一场,还是可以的。
“好,好,你气量宽,好事,好事啊!”李光地有种诡异的欣慰。
到底是他带出来的学生,他好,他也是高兴的。
“时辰不早了,我要走了,这一去,山高路远,也是此生难再见的。临别,我送你一句话:刚正不阿,方得始终。这八个字,是当年我的恩师告诉我的,可惜,我没做到。希望你做到。你的世界,比我宽广,当今是个气度不凡的帝王,你只要好好的办差,就可以了。”
在没有朝局混乱,结党营私。这样的朝堂,适合何焯。
“多谢恩师。”何焯跪下磕了一头。
当年李光地进京城的时候,也不知怎么的,就走了东直门。
而今离开,他走的是崇文门。
崇文门外,大路宽广,他最后一次得以走在管道上,以后就不是官,而是民,不再有这个权利了。
官道上黄土被风吹起来,落在何焯的身上,头上,李光地在没有说一句话,径自上了马车。
烟尘滚滚,李光地带着一生荣辱离开了京城。
风光无限的李相,黯然落幕。这一生到底是如意还是不如意,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可是这个知道,也要以后漫长的岁月里,慢慢的琢磨了。
何焯起身,拍了身上的土,对他的小厮道:“回去给爷找个好馆子,喝几口吧。”
他心里很难过,事到如今,原谅也好,不计较也罢,都过去了。
看着老师那满头的白发,还有什么好计较的?
“爷……夫人说,叫您回去吃……”小厮小声道。
何焯嘿了一声,无奈的摇头。
不回去不成啊,钱袋子不满。何况夫人不容易啊,身怀六甲,还亲自下厨,不能辜负她啊。
“那……给爷打一壶好酒去,这个夫人没说吧?”何焯道。
“那个……夫人也说了,她……她还给了奴才银子呢。”小厮说着,暗戳戳的掏出一个银锭子,看着有三两呢。
“啧!你们倒是会办事啊!爷都被你们瞒着!”何焯道。
小厮嘿嘿笑着:“今儿给爷打爷最爱的绍兴老酒去?”
何焯这才满意了,上马车,走人。
这一打岔,刚才那点子难过也就找不着了,得,日子就是这么过的嘛。
虽然他家里的夫人是万岁爷做主,妾室扶正的,但是她知书达理,又聪慧大度,对前子女都不错。
夫复何求啊?
何焯眯着眼琢磨,从崇文门回家,还不得一个时辰啊?谁叫这崇文门是京城东南角,而他家,是西北角稍微靠里点,还不到内城呢……
没法子,官职不够啊!
先睡一觉吧。
何焯的马车,颠簸着进了城。
园子里,得知李光地走了。胤又叹了一口气。
不过心里也没什么愧疚的,上辈子,李光地的下场也不咋地。这就不错了,最起码还是荣归。
京城离福建远的很,他回去,还是尊贵的前首辅大人。自然还是风光的。
倒是欠银案,要抓紧了。
倒不是缺钱,只是不爽!凭毛欠着呢?
于是,他大中午的,把四爷和李振裕叫来了。
“知道叫你们干什么吧?”胤往那一坐,二郎腿翘着道。
“回万岁爷的话,臣猜是欠银的事儿?”李振裕乖觉道。
四爷有点不敢说,说了像是自己找事做,贪得无厌的样子。
这一点上,他就没八爷放得开。这也是历史上的四爷太过于要面子,所以早期一直被八爷压着的缘故。
“老四,你,接了老八的手,三个月,朕给你权利,怎么办,你想好,要是收不回来,你就给朕去守着库房去,别当值了。”胤道。
。。。
第841章 孩子丢了
“是,臣弟一定要回来。”四爷道。
只要是有权利,有皇兄支持,那就不算个事儿!
“李振裕,这回你可别往后躲了啊,上回躲着,朕就不说你了。好生和雍亲王一起,给朕办事儿!要是办不好!朕就叫你守着粮仓去!你户部旗下,粮仓不少吧?到时候,你们两个一个看着库房,一个看着粮仓。”胤道。
“是,臣绝不敢躲着,臣一定好好办差,好好办差。”李振裕忙答应。
至于上次躲着,那不是万岁爷您的意思么?
但是,这话不能说啊。
“好了,没事了,滚蛋吧。”胤摆手。
两人早就习惯了,刚才都是吃着饭被叫来的,这会子,大中午的,晒的要死,还得滚蛋。
胤吃过了午膳,美美的睡了一觉,这才开始看折子。
四爷是行动派,事情但凡不要在他手里,只要在,他肯定是要马上办,一分钟也不耽误的。
所以,回去之后,随便吃了几口点心,就进了书房,开始研究怎么办了。
他的幕僚并不是什么邬思道,而是叫做张世奇的一位江南书生。
早年间落榜之后,就不再科举了,只是一心辅佐四爷。
“先生看,此事如何办?”四爷道。
“这事啊好办,爷只管办,其实只要李光地一走,一半的人,都要主动。毕竟爷是炙手可热的雍亲王。”可不是什么被当今不喜欢的王爷。
四爷点点头,又和他商议要是不好办的话,该出什么招。
最后的结论是,先试试,要是不好要,就提个意见,官职换银子吧。
要是不还钱,行,辞官。
执意不还钱的,估摸着都是小官儿,大官儿不至于这么吝啬。
所以,换了也不碍事。
大把的人想要当官还不得其门而入呢。这都不耽误事儿。
但是,次日圣旨传出来,说负责欠银案的是户部尚书李振裕以及四王爷之后,根本就没用上那个计谋……
胤第一天,就有一大批的官员来还债来了。
户部猝不及防,忙了个仰倒。
等四爷和李振裕以及一干户部官员稍微空闲一点的时候,忽然就发现,七成官员已将都还了。而这七成里头,重量级一个没欠啊。
这第一个拉现银子还的,是隆科多。
丫再不说没钱了!
户部官员都傻了眼了,这财大气粗的样子,像是之前跟李光地李大人哭穷的?
啧啧。
户部忙的如火如荼,四爷脚打后脑勺的忙活着,而他儿子在园子里无聊了呀。
这一无聊,到了回家这一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