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初唐傻小子-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单怀义也正在暴怒之中,见到有人竟敢对自己叫嚣,当即朝他打出一掌。
一条火龙朝着程怀亮直扑过来。
而程怀亮此时心都碎了,痛不欲生,根本就没想躲闪。
可就在这生死关头,胖丫头突然从人群中冲出来,挡在了程怀亮身前。
“啪!”一击之下,胖丫头硕大的身躯被打得飞起来,重重地将程怀亮压在了身下。
“郡主!郡主!你怎么来了?为什么要救我?”程怀亮哭叫道。
胖丫头吐出一口血来,洒在程怀亮的身上,“相公,别出来,为妻会保护你,不会让你死的!”
“不!郡主!你这样不值得……”
“相公,别说了,就让他打我好了,为妻不怕……”胖丫头说着,昏死过去。
“郡主……”
“无量天尊!”这时,空空道人从空中落下了,一眼看到了已经死去的宇文霞,不禁潸然泪下,“丫头!唉!贫道来晚了!”
他仰头看向单怀义,“单怀义,没想到你竟如此心狠,居然连自己的徒弟都不放过!”
“哼,她背叛了我,我清理门户,与你这个老杂毛有何干系?”
“如何与我没关系?当年这丫头全家被杀,是贫道冒死从大火中将她救出来的,谁承想苍天无眼,她竟落到了你的手里!贫道曾数次劝告于她,让她离开你,可她不听,依然死心塌地地追随你,她对你忠心耿耿,而你呢!你却亲手杀了她!”
“宇文霞是我的徒弟,是我将她从小养大,教会了她一身的武艺,如今她欺师灭祖,敢公然忤逆我,就该死!”
“她算是你的徒弟吗?我看她只是你的杀人工具吧!这些年来,你何曾考虑过她的感受?你抛弃她的婆婆,抛弃归义城的百姓时,考虑过她吗?你与杀她全家的仇人觉班相互勾结、狼狈为奸之时,考虑过她吗?贫道今天就要为她讨个公道!”
“够了!老杂毛,手下败将,怎么?你也想死吗?”
“单怀义,我确实不是你的对手,可我并不怕你!来吧!”空空道人说罢,飞身冲向了单怀义。
“好!想死!我成全你!”
两人打了不到半个时辰,只见一道金光闪过,空空道人被单怀义打飞出去数丈开外,摔落下来,也死在当场!可叹他一辈子游戏人间,从不愿参与世事纷争,却在最后关头为了一个他曾经牵挂的人战死了。
“哈哈哈哈哈!”单怀义肆无忌惮地狂笑起来,“还有谁?还有谁敢跟老夫作对?”
“还有我!”人群中一个人快步走了出来。
单怀义低头一看,来人却是侯五!
“你?三当家?就凭你?你也敢站出来?”
“单怀义,我再最后叫你一声老帮主,当年我奉皇上之命入马帮,调查西域情报,其间多蒙你的照顾和提携,那时候我多么景仰你,看到你为了救马帮玉碎之时,我也曾为你流下了泪水,可没想到啊,你的真实面目竟是如此!”
单怀义哼了一声,不屑道:“在我眼里,你不过就是个小喽啰而已,谁给你的胆子,敢跑到我面前叫嚣?”
“没错,我就是个小喽啰,可我却并不怕你!如今我身负保卫皇上之责,自当以身殉国,为皇上尽忠!来呀!动手吧!”
“自不量力!今天我就让你们这些人看看跟我作对的下场!”
单怀义只跟侯五过了两招,便一掌打断了他一条胳膊,厉声道:“服不服?现在跪下求饶还来得及!”
侯五强忍着剧痛,怒吼道:“不服!我还有一臂能战!”
“好!”单怀义一抬手,眨眼间,又打断了他另一条胳膊,“服不服?”
“不服!”
单怀义又一掌打断了他的双腿,“最后再问你一遍,服不服?”
侯五躺倒在地上,浑身是血,死死地瞪着单怀义,眼眶都瞪裂了,“单怀义!我恨不能啖尔之肉!”
单怀义气急败坏,把双掌一举,“狗杂碎,叫你嘴硬,给我下地狱去吧!”
数条火龙飞出,砸在侯五身上,“轰!”人登时被打碎了,变成了一滩血肉,地面都被打出了一个深坑来。
单怀义可算出了一口恶气,恨恨地看向众人,“还有谁不怕死,敢跟我作对?站出来!”
“还有我!”苏定方淡然走了出来。
“还有我!还有我!还有我……”他后面,李勣、李道宗、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李大亮、薛仁贵、刘仁轨、戴胄、马周、庞孝泰等群臣和众军兵侍卫一个接一个地走出来。
“好!好!哈哈哈!果然是一群不怕死的顽固之徒,既然如此,今天我就将你们一勺烩!都给我去死吧!”
单怀义随即开始运功,他座下的独眼兽连声嚎叫,一道金光从他身上射向天空,大片黑云弥漫开来,遮天蔽日,电闪雷鸣,一条金龙在云中探出头来。
眼看一场浩劫即将到来,忽而一声高叫响起,“阿弥陀佛,罪过罪过!”玄奘法师口诵佛号,来到当场。
他扭头对身边的悟空道:“徒儿,去吧!”
“是!师父!”悟空领命,单手提棍,飞身冲向了那云中的金龙。
张小七此时依然被师父强制传功,动弹不得,他想到师父即将为自己耗尽内力而死,又亲眼看到自己的至交好友相继惨死在单怀义的手中,一时间痛断肝肠,几番挣扎,哭喊哽咽,难以自持。
“徒儿,莫要悲伤!”云中子语气异常平静,“国家大义面前,个人的安危荣辱都已不再重要,你的朋友们和那些甘愿为国牺牲的人,他们的选择并没有错,他们是这个国家的脊梁,正是因为有他们在,才有了我们的大唐盛世!
徒儿,你有了更强的本领,就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如今大敌当前,国家社稷、黎民苍生都等着你去拯救,你没有资格伤春悲秋!徒儿,你要做个英雄,去消灭你的敌人,勿以师父为念,去吧!”
云中子说罢,传完最后一点功力,溘然长逝。
“师父!”张小七站起身来,望向依然坐在地上的师父,眼中的泪水已化成了复仇的火焰,升腾起来。
“啊!”他一声长啸,一只墨麒麟跃出天际,破开层层黑云,飘落在他的面前。
他飞身骑上了墨麒麟,乘奔御风,直扑单怀义而去。
单怀义正操控金龙与悟空相斗,转过脸来看见张小七到了,冷笑了一声,“小子,你以为你涨了点本事就能斗得过我吗?痴心妄想!”
他的胯下的独眼兽也见到墨麒麟了,心说话:“小墨,你终于来了!上次在河心岛上,我被你打了一火球,那笔账我还没找你算呢!这回我一定要报仇雪耻!”
当下,两个人,两只仙兽,较上劲了!
上面,单怀义和张小七接连不断地打出火龙,展开对攻;下面,独眼兽喷出的烈火与墨麒麟的雷电交织在一起。
“轰轰轰轰轰!咔咔咔咔!”
一时间,长空之上,金光四溢,烈焰纷飞。
两人足足打了一个时辰,张小七越战越勇,气势如虹,攻势一波更胜一波。
单怀义不由得暗自吃惊,“这小子怎么会这么厉害?这么多年了,我还从没遇到这样的对手!唉,只怪自己当初心软,没能早点杀了他,以致养虎遗患哪!也罢,既然如此,我也该使出绝招了!”
他随即架起独眼兽,跃至高空,高举双臂,大喊一声,“乾坤倒悬!招!”
黑云之中坠下一个硕大的光球,光球之中雷火翻涌,散出万丈金光,映彻天空。
恰在此时,悟空终于将金龙打灭,从云中飞出,把长棍一举,照着单怀义的天灵盖就砸了下来。
单怀义正要发招,见势不好,忙挥掌相抵。
可这样一来,他的大招放到一半,却被悟空纠缠住,无法抽身,破绽就露出来了。
悟空死命硬撑着,朝张小七叫道:“张小七!快动手!别让他把光球砸下去!”
倏忽间,张小七从墨麒麟的背上一跃而起,拼尽全力,照着单怀义的前心一掌拍了过去!
“啪!”金光过处,单怀义和独眼兽都被打进了光球中。
紧接着,“轰!”一声爆响震天动地,那光球爆裂开来,化成数道流星,坠落天际。
战斗终于结束了,逆贼伏诛,黑云散去,一切又归于安宁,在场众人全都欢呼起来,庆幸自己躲过大劫。
而张小七则独自将师父师兄和同伴们的尸首整理好,跪下来,痛哭失声……
第一百章 尾声
灵州决战,张小七得到师父的传功,在悟空的帮助下,一举将逆党罪魁单怀义击杀。在大唐边境兴风作浪多年的逆党总算被彻底铲除了。
在这次战斗中,张小七的师父云中子,两位师兄冲云道人、偃云道人,至交好友空空道人、侯五、宇文霞不幸殉难。
张小七怔怔地跪在了他们的尸首边,悲恸欲绝。
苏定方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小七,人死不能复生,节哀吧!他们都是为国捐躯的,皇上会厚葬他们的!”
张小七默然,闭上了眼睛,泪如雨下。
李世民高坐于台上,自始至终泰然自若,并未露出一丝惊惧之色,他见事情已了,便下旨令各部族首领各归其位,继续主持会盟。
各部首领都拜伏在地,纷纷起誓:“愿得天至尊为奴等天可汗,子子孙孙常为天至尊奴,死无所恨。”
李世民欣然接受朝拜,当即写下“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的诗句,以序其事,又令工匠勒石以记之。
至此,大唐威服天下,天朝之名传遍四方。
贞观二十一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使入京,向李世民敬献了一只金鹅。
李世民在朝上向群臣提及此事,担忧道:“这些年,松赞干布虽然表面恭顺,可却在暗中不断地扩大势力,积攒兵力,此人年轻且胸有大志,绝非池中之物,而且又有禄东赞从旁辅佐,朕担心,久而久之,其恐为大唐的心腹之患哪!朕想对其加以扼制,众位爱卿可有办法?”
长孙无忌启奏道:“皇上,臣以为,想要扼制吐蕃,最好的办法就是与天竺结交,众所周知,这天竺位于吐蕃西南,也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大国,兵力强劲,我们若能与其结交,则能从东西两面威胁吐蕃,使其腹背受敌,从而不敢再对我天朝有所觊觎。”
“恩!这个办法朕已经想到了,可是派往天竺的使节人选却是个难题,眼下最好的人选莫过玄奘法师,可他一直托病不肯出仕,朕也没法强求,唉,除了他,又有谁懂得天竺语,能替朕办好这个差事呢?”
众臣全都皱眉苦思,一筹莫展了。
这时,张小七灵机一动,出班道:“皇上,臣有一个人选。”
“哦?是谁?说说看!”
“王玄策!此人擅长天竺话,又非常机智果敢,可以委以重任。”张小七随后就将他与王玄策一同潜入单怀义老巢的经历讲了一遍。
李世民听完,点了点头,“速叫王玄策上殿,朕要当面问话!”
不多时,王玄策入殿。
李世民与之一谈,大喜,即刻任命他为特使,出使天竺。
王玄策自然也非常高兴,这下终于又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三日后,他便摩拳擦掌,带队出发了。
转眼又过了一年,王玄策凯旋而归,还捎带着把天竺王阿尔裘那及其王妃、子女、天竺贵族一万两千人,牛马两万余头押回长安。
李世民得知消息,诧异万分,便向其询问缘由。
王玄策答道:“皇上,臣赶到天竺之时,戒日王已经去世,天竺大臣阿尔裘那篡位,把臣等捉拿下狱,还大放厥词,辱及天朝威严。
臣只身逃脱,赶到尼泊尔,向尼泊尔王借兵七千,又以文成公主的名义向吐蕃借兵一千两百人,臣自任行军总管,反攻天竺,一举击溃阿尔裘那七万战象兵,斩杀三千,俘虏数万,又猛攻天竺都城茶博和罗城月余,克城,俘获阿尔裘那一干逆贼,特押解回京,献与皇上!”
“哦?你的意思是,你一个人灭掉了天竺?”
“正是!”
“唉!”李世民长叹一声,“朕早就知道天竺战力羸弱,可没想到他们竟如此不堪!罢了,赐你黄金千两,锦缎百匹,升任朝散大夫,明日随朕献俘太庙!”
“谢皇上隆恩!”王玄策拜谢,下殿去了。
一个近臣上前道:“皇上,王将军立下如此大功,却为何不见您有一丝喜色啊?”
“唉,灭了个天竺小国,对朕的大唐没有一点好处,朕有什么可高兴的?只怕如此一来,这吐蕃愈发难以钳制了!”
其后不久,李世民的身体愈发衰弱了,魏征与房玄龄的相继离世,又使得他痛心疾首,加重了病情。
终于,贞观二十三年五月,李世民的病势积重难返了,临终前,他把太子李治、宰相长孙无忌和一干重臣叫到龙榻前,总结自己的施政得失,嘱托他们要格外注意高句丽和吐蕃的动向,要长孙无忌像汉朝时的霍光一样尽心竭力,辅佐新君,交代完后,便合上双眼,辞世了。
一代英主驾崩,众臣号哭。
契苾何力和阿史那社尔悲痛难当,乞求为先皇殉葬。
李治拒绝了。
永徽四年,房遗爱谋反事发,长孙无忌借机制造冤狱,诬陷李恪、李道宗参与谋反。
李恪因此被赐死,李道宗被流放象州。
就在李恪在深宫中即将被缢死之时,张小七潜入宫中,将他救了出来。他们带上翟珊和阿史那云,一起逃离了京城。
李治得知消息,大骇,慌忙召长孙无忌进宫,想向他告知此事,设法缉拿反贼,可旨意下过,他却犹豫了,当年李恪帮衬他的一幕幕再次浮现在了他的眼前,他一时动情,不觉潸然泪下。
片刻后,长孙无忌入殿,向他询问缘由。
他踌躇片刻,还是把事情压下了,只是拿起一份书信,对长孙无忌道:“舅舅,这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写给朕的信,他说,朕新立,如果臣下有不忠者,他可以带兵入国,替朕讨之!舅舅,此事你怎么看?”
长孙无忌拿过信看了看,“皇上,先皇果然没有料错,松赞干布欺你年幼,还想效法董卓,趁机入京分一杯羹,可他的算盘打错了,如今李恪已死,李道宗也被贬,只要咱们内部稳定,外邦就不会再有可乘之机了。”
“是啊!舅舅,朕也是这么想的,松赞干布未免也太小瞧朕了,他当真以为朕是那个白痴晋惠帝吗?他当真以为,朕的大唐还会再有八王之乱,还会再有五胡乱华吗?”
“吾皇圣明!”
“唉!”李治叹了口气,心中暗忖:“三哥他应该也是这么想的吧!”
而这个时候,在大唐的西部边陲,苏定方率军刚刚与吐蕃的一支小股部队交战,取得了一场胜利。
大军凯旋,张小七、李恪、翟珊、阿史那云都在队伍之中。
“这仗打得真痛快!杀得那帮龟孙屁滚尿流!哈哈!在这里自由自在,真比在京城时畅快多了,殿下,你说是不是?”张小七笑着向李恪道。
李恪笑了笑,“是啊!你我都有一身本事,能为国效力总是好的,总比做个寻常百姓强啊,只是我们身上都有反贼的罪名,可能要连累苏将军了!”
“殿下万不要如此说,我们一起出生入死,患难与共,我又怎会怕这些?”
“我就知道,将军是不会抛弃咱们的,其实,咱们都还好,只是不知道程贤弟如何了?他尚在京城,无处可逃,会不会受到咱们的牵连哪?”
苏定方回道:“你们放心吧,他现在应该没事,听说回京后,他便跟安乐郡主成了亲,被程老国公困在府中,整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我估计,只要他不乱讲话,不过问政事,应该就不会有事的!”
“那么楚大人呢?他如何了?”翟珊问道。
“别提他!”张小七一听,气就不打一处来,“他可不用咱们担心,皇上当年一被立为太子,人家就投过去了,如今他可是皇上眼前的红人,殿下被赐死当日,他明明事先得知了消息,却没有通知我,害得我差点晚去一步,把殿下害死啊!这家伙迟早要遭报应的!”
“好了,大哥,别说了!人家毕竟还曾救过你我的命,这就算扯平了吧!其实,我最担心的还是皇上啊!他心性还是太过柔弱,总喜欢依赖他人,只怕时间一久,大权旁落,这江山社稷被他人窃取呀!”
阿史那云冷笑一声,“呵呵,殿下,你还是太低估你这个弟弟了,他处死你的时候,我可没看出一点柔弱来,他这个人面柔心狠,在皇权面前是不会有丝毫含糊的!”
“但愿吧!”
张小七就说:“殿下,恕我直言,咱们现在既然不在庙堂,就不要操心庙堂之事了!还是专心做好自己的事吧!只要能为国家贡献一点心力,哪怕回到将军帐下;做回一个小卒也好啊!”
“大哥说的是!”
从此后,张小七众人就留在了苏定方军中。
……
显庆二年,苏定方镇压西突厥叛乱,生擒阿史那贺鲁。
显庆四年,苏定方平定葱岭,生擒都曼,在其地置八座都督府,七十六州,一百一十县,军府一百二十六个,立碑于吐火罗以志之。
显庆五年,苏定方攻灭百济,生擒百济王扶余义慈,将百济收入大唐版图。
直到晚年,苏定方依然镇守在大唐边陲,为安定边疆立下了不世之功……
借曹植的白马篇作结: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终。
完本感言
《初唐傻小子》完本了。
感谢能够耐心读完这本书的每一位读者,如果这本书能让大家会心一笑,那作者付出的心血也就没有白费。
当然,也要感谢我的责编未来,这本书曾断更了两年多,重新回来后,我又以蜗牛般的速度每天一更,可大大还是很仗义地送给了我一次封推,还让我的书上了《八月大事件》的编辑点评。
作为一个新人,我由衷地感谢网站和编辑的大力扶持。
这本书我酝酿了很久,可以说是我一点一点磨出来的,我没有拼命地赶稿凑字数,我会耐心地设计剧情,组织语言,刻画人物,争取把每个人都写出特点,把每一章都写出冲突来。
读者读完一章,可能只要花个六七分钟就够了,可这字里行间却夹杂着作者大量的心血,我珍视它犹如珍视自己的孩子。
当然,其实每个作者都是如此,比我努力的大有人在,我也没什么可诉苦的。
无论如何,我尽了自己最大的能力完成了一部作品,在书中表达了一些我的观点,尽管这观点可能很孤陋浅薄,但我依然很骄傲。
这本书我之所以选择以傻小子作为主角,其实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写点新的东西,而不是总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拾人牙慧。
可是设想的很好,在写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原来写傻小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因为傻子本身没有那么强的思维能力,所以你就不能把很多心理活动加到他身上,也不能让他主导一些剧情的发展,一旦这么做,人设就要崩塌。可若不这么做,就得让配角去做这些事,这样一来,又容易导致喧宾夺主。
这样写起来就非常纠结,写出的东西也有些违和,这样的问题在卷一表现的尤其明显,我为了突出主角,以致于很多地方写得用力过猛,显得很突兀。
后面三卷,我自己感觉处理得更好一些,我以主角的经历作为主线,只让他负责最重要的事情,而在他身边不断更换配角,来平衡他们的戏份。
可配角多了,也不能千人一面,我还得给每个人都赋予独特的性格,好在我设计的故事够复杂,可以使每个配角都有所发挥。
我这本书是顺着历史的脉络去写的,里面掺杂了一些我自己的杜撰,但没有更改历史。在写的时候,我会尽自己所能把人物刻画的更生动一些,又加入一些搞笑的剧情,希望能博读者一笑。
其实,写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提高的过程,个中点滴只有作者自己能体会,这本书刚写完第一卷的时候,我觉得我写的很好,可是现在再回看第一卷,也不免汗颜,如果以后还有修改的必要的话,我会着手进行一些删改。
我不是一个孤芳自赏的人,一看成绩平平,就自以为曲高和寡,怨天尤人,我相信读者的眼光,需要改变的永远都应该是作者。花香自有蜜蜂来,书的质量上去了,自然会有读者来读的。
如果大家对主角的性格,书里表达的观点不太认同的话,那么就权且把它当做一本调侃戏谑的小说好了。
再说说我对大唐贞观时代的一些看法:
中国自汉以后的两千多年里,有一千多年都是被外族统治或者欺侮蹂躏,汉人真正扬眉吐气的时代,无非就是汉武唐宗两个时期。
唐太宗开创了一个时代,那个时代走出来的文臣武将,他们做的事,其后一千多年里也少有人能望其项背。
想想宋的靖康之耻,明的土木堡之变。
我们为什么偏偏要去诋毁抹杀那曾经仅有的一点骄傲和荣光?
在我看来,调侃嘲笑一个被称颂了上千年的帝王,是一个极其愚蠢无知的行为。
难道现代人真的可以用蔑视的态度来看待古人吗?现代人真的可以在古人面前炫耀优越感吗?我从不这样认为。
时代是在发展,科技是在进步,但是世道轮回,人性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那么,接下来,我可能要尝试写一些历史类的种田文,不再涉及爱国牺牲之类的情节,把情感表达得更深、更隐晦一些,主角的性格也更容易让读者接受,希望能有所突破吧!
如果诸位看了这本书,还希望能多提一些宝贵意见,这也会给我下一本书提供一些参考,也希望大家能为我的下一本书捧场。
再次感谢诸位一直以来的支持!
慕容仲康再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