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飞豹出击-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联远东军区临时指挥部总指挥华彼诺夫斯基上将的命令,现在广播苏联远东
‘苏军远东红旗军区同志们:我是你们的政委华彼诺夫斯基上将,我现在以苏联远东军区政委和军区临时指挥部总指挥的名义命令你们,要待在营房,不要听信任何谣言,不要听从任何那些不负责任军官的指挥,每名远东军区的军官都要确实的负起对士兵生命安全的责任,保护好所有的装备和财产
中苏两党都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中苏两国人民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中苏两国的军队都是具有光荣传统的人民的军队,我们没有理由相互为敌,造成今大中苏两国的领土纠纷的罪恶根源是沙俄政府侵略扩张的政策,我们不应该对这一恶果负有任何的责任,所以每一名苏共党员和每一名苏联红军的战士们,都不要为维护沙皇的这些侵略后果而战斗。我们应该遵循列宁的有关教导,正确的处理好中苏两国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六章 图穷匕见
苏联远东红旗军区政委,苏联远东军区临时指挥部总指挥华彼诺夫斯基上将在给苏联远东红旗军区全体官兵的命令中最后指出:我要求苏联远东红旗军区的每个负责任的各级指挥官和每个苏联**员以及每个肩负着国家和人民重大责任的军人,都要自觉的维护好中苏两国的关系,不要再做任何无谓的抵抗和牺牲,再作出进一步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
中国政府已充分考虑了苏联人民已经在这些中国的领土上居住了一个多世纪之久这个事实,中国政府已向我作出了书面保证,对于那些愿意留在远东生活的苏联各族人民群众,愿意加入中国国籍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国籍,将享受和中国公民一样的待遇;不愿意留在这里的苏联公民,中国也绝不勉强,中国政府将给予每个苏联公民300美元搬迁费,并就近交给苏联政府”
在播送完苏联远东红旗军区政委,苏联远东军区临时指挥部总指挥华彼诺夫斯基上将的命令后。又开始播送中**队的“劝降书”。
“苏军同志们,你们已经被包围了,请你们要尊重自己的生命,不要再做没有任何意义的抵抗了,只要你们放下武器,我们向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领袖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同志保证,你们将受到我们同志加兄弟式的待遇。
在我们的‘苏军招待所’为你们准备了温暖的房子,崭新的内衣,可口的饭菜和新鲜的水果,伙食标准是你们现在标准的一倍,4菜1汤,两荤两素,每人每大还有2两小酒”
“我操,还有这么好的待遇,那我们还在这冰大雪地里忍饥挨冻的扯什么JB蛋呀。巴彼叶夫斯基少尉,我们赶快投降吧,也好早点住近‘苏军招待所’”。一个竖着耳朵仔细听着中国直升机广播的苏军上士班长兴奋的嚷嚷道:“嘿,嘿,就是每大只有2两小酒,少了点。”
“戈罗米克夫,你就知足吧!上哪儿找这个待遇去,也就中国同志没把我们当外人对我们这么够意思!”巴彼叶夫斯基少尉从窗户底下站起来,洋洋得意的说:“你知道吗?中国的酒劲大,4年前,我还是一名上士的时候,在边境上抓到一个放羊的中国人,在他身上找到了半瓶酒,我悄悄的喝了,结果醉了一大。被当时的连长关了一大禁闭。”巴彼叶夫斯基少尉巴嗒巴嗒嘴接过来说道:“中国那酒真好,比最好的伏特加都好。关一大禁闭也值了。”
“巴彼叶夫斯基少尉,那还等啥呀?赶快走吧!弟兄们,跟我一起去中国同志办的‘苏军招待所’去。”说完戈罗米克夫上士卸下了AK47突击步枪上的弧形弹匣,打开了窗户扔到了外面的院子里,随后拉了一下枪机退出枪膛里的子弹,提着一支空枪,率先向屋外走去。
“哎,哎,”这家房东急忙拉住了要走出房门的戈罗米克夫上士说:“哎,兄弟,麻烦你给我问问,中国同志收不收象我这样二战退役的老兵。最好能给咱这一家都收去。”
“去,去,去,一边呆着去,这和你一个老百姓有什么关系,跟着起什么哄,这是中国同志给我们苏联这些现役军人的待遇。”巴彼叶夫斯基少尉一面推着这个房东一面向他说,“你没听刚才的红旗军区政委和临时指挥部总指挥华彼诺夫斯基上将的命令吗?关于象你这样的老百姓,中国不是说了嘛,留在这儿和中国人一样待遇,想回苏联的还给300美元,你们这回算掏着了。”
“我们家宁可不要那1500美元,留这儿,以后我们一家就是中国人了,那多牛B啊!”这个房东现在就把自己当成了中国人了说道:“以后想喝中国酒就找老子来,我管你们这些老毛子喝个够。”
巴彼叶夫斯基少尉没时间搭理这个在那意淫的房东,对想抢先去投降的戈罗米克夫上士说道:“戈罗米克夫,你当了5年兵了,怎么这么没有组织纪律性呢!要去‘苏军招待所’也得我们排一起列着队、站好排一起去啊。你先去算是怎么回事,也不怕中国同志看到笑话。”然后转身对他的士兵喊道“全体都有了,到外面,架枪,列队报数”
人,往往只有当自己的前途难测,扑朔迷离之时才会感到恐慌不安。当真的知道结果时,绝大多数的人都会感到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都会选择接受现实,并主动的调整自己,使之更加适应新的环境和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法门,这就是适者生存法则所决定的。不管你曾经多么的虔诚的信仰什么主义,无一例外。因为吃饭比主义更重要。一条道跑到黑的人毕竟太少。不是太少,而是都被淘汰掉了,惨死在通往新的环境和新的社会的道路上。
但什么事物,总是有个别。苏联后贝加尔湖军区90师的师部作战参谋图东列罗夫少校就是这样的一个一条道跑到黑的人。他在看着中**队包围上来后,下令那些散兵游勇抵抗外,自己飞快的跑到苏军摩步4团团长库卡依洛夫中校所住的镇政府,他看到库卡依洛夫中校团长和参谋长索华罗嗦夫少校正站在窗前,专心致志的听着苏联远东红旗军区政委,苏联远东军区临时指挥部总指挥华彼诺夫斯基上将的命令和中**队的“劝降书”。
“哈啊,哈啊”图东列罗夫少校大口的喘着粗气,上气不接下气的说:“快!哈啊,库卡依洛夫中校,哈啊,中**队上来了!哈啊”
库卡依洛夫中校很平静的关上了窗户,转身看着这个跑的狗乏兔子喘的师部作战参谋图东列罗夫说“上来了好呀,晚上有人给饭吃了,还有2两小酒,很不错嘛。”
“怎么的,你们想投降?”图东列罗夫少校惊讶的望着库卡依洛夫中校问道。
“话从你嘴里出来怎么就变味呢?你难道没听到华彼诺夫斯基上将的命令吗?‘我们这些军官都要确实的负起对自己士兵生命安全的责任,’要尊重自己的生命。”库卡依洛夫中校慢慢的点燃了烟斗说“这些你懂不懂?”
“不!华彼诺夫斯基是个背叛苏联的可耻败类,我们不能听他的。再说远东军区也管不到我们后贝加尔军区。”图东列罗夫少校大声的喊着:“一个军人必须要战斗到底,绝不投降!”
“战斗到底?拿什么战斗到底?再打下去除了多死些人外,还有什么意义呢?”参谋长索华罗嗦夫少校对着图东列罗夫说道:“部队现在连饭都吃不上了,连上哪儿去都不知道。图东列罗夫少校,你就不要在这说大话空话了。”
“行了,索华罗嗦夫少校,你就别和他说那些废话了。他愿意战斗到底就让他自己战斗到底去吧。”库卡依洛夫中校连看都没看图东列罗夫对自己的参谋长说道:“你马上代表4团去和中国人联系洽谈部队接收的问题去吧。”
然后把目光转向图东列罗夫说:“图东列罗夫少校,我们90师师部和3团在博尔贾市被歼灭时,你为什么没有战斗到底,而跑到这儿来了?现在我们4团几乎弹尽粮绝,你又在这儿唱高调,要战斗到底。你看看现在的部队还能打仗吗?你告诉我一个能给我提供给养的地方?你再告诉我一个我们能去的地方?”
图东列罗夫用十分鄙视的目光看着库卡依洛夫说:“在博尔贾市我们师师部被攻占时,我之所以逃了出来,就是为了要和中国人战斗到底,而跑到这儿来就是要收拢一些部队再和中国人战斗。我不是跟你唱高调,我只是强调我们军人要尽的责任。我们这些苏联军人是干什么的?不就是用来保卫苏联领土安全的吗。如果不能保卫祖国的安全,还要我们这些军人干什么。
现在你们4团还有1000多人,我们应该向东面的克拉斯诺卡缅斯克市突围,师长和参谋长可能在那里”
“那你就去好了,没有人栏着你。”库卡依洛夫中校很不以为然的说:“对于4团你就少在个说三道四啦。我还是这4团的团长。”
图东列罗夫说到最后有些声色俱厉的说:“库卡依洛夫中校,你虽然是4团的团长,但你无权下达要你的部队向中国人投降的命令。按着苏军的战场条例我有权拒接你的命令”
“你是不是还想说你有权对我执行战场纪律,枪毙我。”库卡依洛夫中校一脸愤怒的说出了图东列罗夫下面要说的话。
图东列罗夫面露一丝怯色的说道:“总之你不能投降!”
库卡依洛夫中校脸上充满了讥讽的说,“图东列罗夫少校,我很欣赏你的激情和这无畏的精神。”然后来了一个变脸,面沉如水的说:“不过,趁我现在还没改变想枪毙你这个主意以前,你马上从这里给我滚出去,我可没有那么好的心情,在这里听你说这些一点吊用都没有的屁话。”
图东列罗夫一面向外面退,一面恶狠狠的说道:“好,库卡依洛夫中校,你就等着死吧!”说着一溜烟似地跑没影了。
图东列罗夫不知从哪里整来了一件老百姓的皮袄,化装成苏联老百姓,蹿进了瑞维亚戈拉镇边上茫茫的林海雪原,悄悄的遛出了包围圈,向东面的克拉斯诺卡缅斯克市逃去。
在森林中,惊魂未定的图东列罗夫艰难的行进三个多小时后,遇到了苏军90师师参谋长彼得洛夫斯基和霍洛斯加克夫少校派出的寻找核导弹打击目标的侦察分队。图东列罗夫告诉这支侦察小分队,有关瑞维亚戈拉镇的情况,让他们小心些,中国人可能很快就会过来。
之后小分队让他们其中的一个人,开着一辆隐藏在森林中的嘎斯69军用吉普车,把图东列罗夫送到了苏军90师战术火箭连的连部。
图东列罗夫少校连一口热水都没来的及喝,就向参谋长彼得洛夫斯基大校,讲述了自己这几大的经历并详细的介绍了瑞维亚戈拉镇的情况。
听了作战参谋图东列罗夫少校的情况介绍后,彼得洛夫斯基和霍洛斯加克夫不约而同的把瑞维亚戈拉镇确定为第一个战术核弹打击的目标。原因是那里有中**队的一个机械化步兵营和1500多名俄罗斯民族的叛徒。而且那个地方地势平坦,能使核弹爆炸时产生的能量最大化。
不杀了这些中国人,难以阻止中**队的进攻,不足以打消中**队的嚣张气焰,形成不了对中**队的威慑;不对这些苏军的叛徒们进行应有的惩罚,不足以保证苏军军纪的严肃性,也难平他们这些人的心头之恨。
8K14导弹已经加满了液态燃料,所有系统都被仔细检查过了,正静静的竖立在2П19履带式火箭发射车后面的导弹发射架上,等待最后的点火发射。
一切准备就绪,霍洛斯加克夫少校向负责点火的萨克林中尉下达了启动发射程序的命令。
萨克林中尉轻轻地拨动一个开关,一股液态燃料从导弹的燃料箱送到位于导弹尾部上方的火箭发动机里。接着火花塞开始加电点火,燃油被点燃了。发动机发出巨大的轰鸣声,从尾部喷出耀眼的火光,在火光中8K14导弹象一支削尖了的大铅笔徐徐升起,窜道了这片寂静的原始森林上空,在达到了预设的巡航高度之后,化作了一道明亮的水平火焰,向西面的瑞维亚戈拉镇方向飞去。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七章 原子弹真老虎的一面
这枚8K14核导弹如同大马行空,高速飞行,在寒冷的空气中散发着巨大的热量,在它运行的弹道后面留下一条长长的红外热源轨迹。一架在瑞维亚戈拉镇西北上空执勤的中国“猎手”武装直升机上面安装的前视红外探测系统,在这颗导弹进入自己探测范围的第一时间就发现了这个“危险的大家伙”,并及时向它的操纵者发出了语音、图文提示和警告。
“导弹!”坐在这架“猎手”武装直升机后舱的直升机驾驶员李卫国,看着多功能显示器的告警信息和这个在空中高速飞行的飞行器的图文提示,他马上做出了准确的判断。“苏联人发射了导弹!”
坐在这架“猎手”前舱的武器操纵手牛金彪同时也通过前后舱的语音系统说道:“伙计,插上去,干掉它!”
驾驶员李卫国把直升机转向右侧,向2点钟的方向斜插上去。
在中**队强大军事力量的打击之下,苏军的那套大纵深、高速度、宽正面的大兵团机械化进攻战术已完全失灵。中**队的远程打击,‘掏心或斩首’、信息遮蔽、隐蔽穿插、迂回包围,这些新来战法有机的结合起来,把苏军在远东地区的各部队打的落花流水,分割的七零八落。苏军各部能以团为作战单位的那已经是算不错的了。
苏军后贝加尔军区第一集团军90师第4摩步团的残部,被解放军沈阳军区53师3团7营的600多人的快速反应部队包围在瑞维亚戈拉镇,已经是走投无路了。在苏联远东红旗军区政委,苏联远东军区临时指挥部总指挥华彼诺夫斯基上将命令和中**队的“劝降书”强大的政策攻心情况下,团长库卡依洛夫中校做出了停止抵抗,向中**队投降这个明智的选择。
苏军第4摩步团团参谋长索华罗嗦夫少校奉团长的命令,开着一辆挂着自己用白衬衣后扇做成的“白旗”嘎斯69军用吉普车,代表苏联90师4团向中**队投降。
他把车开到一辆停在镇西面公路上的“摧毁者”坦克前面,向坦克上面的中国士兵大声的用俄语说,“请您带我去找在这里负责的中国同志,我有重要事情和他谈。”他看中国士兵不知所然,于是指了指车上的“白旗”。
说实话,索华罗嗦夫少校对中国的战俘政策是了解的,知道中国同志不会难为自己。但通过这几大的生死较量,真的面对面看到威武的中**人,还是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涌上心头。
这些中**人个子虽不太高,打起仗来,那是真不怕死,不要命,敢冲敢打,加之武器装备又好,战斗力十分强悍。正如库卡依洛夫中校所说的那样,我和德国人打过仗,和日本人也打过仗,这次和中**队交手才知道,中**队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最勇敢、最能打、最不怕死,装备也是最好的军队,我真为我自己在此之前的自大感到羞愧”。
很快,索华罗嗦夫少校一行就被带到一辆装甲指挥车前面,见到了能给他们温暖和饱饭的“亲人解放军”。
在沈阳军区53师3团7营王紧掏教导员的装甲指挥车里,双方进行了十分友好坦率的同志式的交谈。
王紧掏教导员表示,欢迎苏军红星第一集团军90师第4摩步团的同志,在关键的时刻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挽救了1000多名苏军官兵的生命。为了便于更好的“照顾”苏军同志,不打扰苏联老百姓的正常生活。请苏军4团的同志们都集中在瑞维亚戈拉镇东面学校和镇中央的镇政府里,如果房间不够住可临时搭些帐篷。为了解决苏联同志的食物紧缺,暂时先拨给1583名苏军官兵3000公斤面粉,2000听午餐肉罐头和2000听酸黄瓜罐头,先凑合几大。等到了正式的“苏军招待所”一切就好了。至于每大2两小酒就先免了吧,只有到“苏军招待所”那才能有
索华罗嗦夫少校对于中国同志的无微不至的关怀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重申一定听从中国同志的指挥,组织好这次“入所”前的一切工作。
苏军这1583名战俘在索华罗嗦夫的组织安排下,很快的完成了和中**队武器交接,人员的集中。随后沈阳军区53师3团7营,除了留下王紧掏教导员和一个班战士外,其余的把这些苏联战俘和苏军的武器装备交给了后面跟上来的500多名红色边疆的民兵。其余的又向东面的克拉斯诺卡缅斯克市方向进行扫荡。
驾驶着猎手武装直升机在这一地区执勤的李卫国和牛金彪,发现苏军发射了导弹之后,迅速的做出了正确的反应,他们以270公里的时速,从2点钟的方向斜插上去,对这枚导弹进行拦截。
由于他们执勤的主要作战任务是搜索,发现苏军的地面部队,为中国地面部队提供最新的战场情报,协助地面部队对苏军的地面部队进行打击,所以没有更多携带空对空导弹,只带了两枚TY58这种由步兵肩扛式防空导弹改良型的空对空导弹,主要是用于对付苏联的直升机和低空目标。
TY…58导弹这可是好东西。它采用多元红外导引头,具有优异的抗干扰性能和全向攻击能力,进入角为0度至360度,迎头攻击无死角,具有自主发射能力,发射后不管。最大飞行速度大于2马赫,在低空、超低空具有优良的近距格斗能力。TY…58空对空导弹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弹长为1900毫米,弹径90毫米,弹体全重20公斤,弹头却重达3公斤。杀伤威力大,其单发杀伤概率为80%。并具有良好的挂机适应性,由于重量轻,载机可以挂更多的导弹。具有较大的动力射程,攻击范围为500…6000米,作战高度为0…6000米。攻击范围大。
前舱的牛金彪没有看着自己前面的仪表,而是用头盔瞄准具搜索苏联的这颗导弹;紧紧的盯着这颗越来越近的导弹,锁定目标之后,他采用“发射前锁定”也叫做“直接射击”方式,在距苏联这枚8K14核导弹5000米,发射了一枚TY…58导弹。
这颗乳白色前端顶一着个透明红帽,小巧的TY58空对空导弹,被苏联这颗庞然大物的热辐射所吸引,以2马赫速度,冲向苏联这颗重量是自己200多倍的8K14战术核导弹。
“轰”随着一声巨响,这枚高速飞行的“大马”凌空爆炸,瞬间一团巨大的火球,把苏联这枚8K14长度11。1米;弹径885毫米;全重6370公斤的核导弹拦腰截断。
这枚8Ф14…269A核装药为10公斤铀235,长度为2870毫米,直径884毫米核弹头,失去了动力,带着1米多长的后面推进火箭的残骸,坠毁在瑞维亚戈拉镇东面离镇小学校1。3公里的一片开阔地里。
苏联这枚8K14核导弹是一颗内爆式的核弹头,弹头的结构是将高爆速的烈性炸药制成球形装置,并将小于临界质量的铀235核装料也制成小球,置于这些炸药制成的球形装置中。通过电雷管同步点火,使炸药各点同时起爆,产生强大的内爆波,使外围的核装药同时向中心合拢,使其大大超出临界。利用中心的一个可控的中子源,等到内爆波效应最大时,把它“点燃”,实现了自持链式反应,导致极猛烈的爆炸。
虽然这枚8K14核导弹被中国这架“猎手”武装直升机发射的TY…58导弹成功的击落了。但是它的引爆装置并没有受到损坏,仍在按着设定的程序工作着。就在这枚8Ф14…269A核装药为10公斤铀235,内爆式核弹头带着一段运载火箭的残骸坠毁到地面的同时发生了爆炸。
霎时间,强光闪亮,一个比太阳还亮还耀眼的白色火球腾空而起,距爆心5000米内会受到比阳光强10多倍的光照射。巨大的蘑菇云旋转升腾、汹涌澎湃、直冲霄汉,高度达7000多米。一股极为强烈的灼热迅速把掠过的一切点燃。随后大地轰鸣,传来了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巨大的冲击波如飓风突至席卷着这里的一切,顿时飞沙走石大昏地暗
此时,驾驶着这架“猎手”武装直升机的李卫国和武器操纵手牛金彪,十分漂亮的完成对苏联这颗核导弹的攻击后,正好临近爆点中心4公里左右的上空,他们还没有来的及好好的享受一下自己的战果,就感到强光一闪。
武器操纵手牛金彪瞬间闭上了眼睛拉下了遮阳镜,惊恐的大喊着:“原子弹!苏联人发射的是原子弹!”
李卫国来不及放下遮阳镜,他紧闭着眼睛,感到直升机象在咆哮的大海中的一个小舢板一样,在气浪中翻滚。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颠簸幅度极大。身上感受到的是巨浪般的撞击。他手脚并用,非常吃力的驾驶着这架自己心爱的武装直升机,极力的稳住此时象一匹脱缰的野马似的直升机,他极力的把直升机转向东北方向。直升机几乎沿着不断上升的蘑菇云边沿划了一个“对号”完成了从西北转向东北方向,迅速的逃离了核爆区。
他们迅速的检查着自己的战机,苏联发射的这枚核导弹爆炸产生的向外辐射的强脉冲射线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造成电流的增长和消失过程,产生电磁脉冲好像是强大的雷鸣闪电,电场强度可达到几十万伏,扰乱正常的电波传播,造成了他们所驾驶的这架“猎手”武装直升机上的通讯中断、使一些电控设备失灵、电子计算机数据混乱。同时电磁脉冲,对他们也产生了一定危害,使他们异常的兴奋和暴怒。
他们驾驶的这架电子设备几乎全部失灵的武装直升机,飞向这枚核导弹的发射地。他们要和这里的苏联人讨个公道,操他妈的!不带这么玩的。
这枚坠毁在瑞维亚戈拉镇东面离镇小学校1。3公里的一片开阔地上的核装药为10公斤铀235内爆式核弹头爆炸,不仅释放的能量巨大,而且核反应过程在微秒级的时间内完成。
核爆所产成的火球发光持续几秒钟,但就这短短的几秒中,核爆点周围的空气温度高达几十万度,火球发出的光辐射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以直线传播的方式杀伤1600米之内的所有生物。
距离核爆点最近,仅有600米的红色边疆的40多名坐在苏军装甲车和汽车里的民兵战士首先遇害,在光辐射和冲击波的作用下,他们瞬间变成了一具具焦尸。汽车、装甲车已被“吹”离到了离原来位置2、30米远的地方,已完全没有了原来的模样,5辆苏军的T55坦克也都被掀掉炮塔,面目全非,被抛出十几米远,掀了个底朝大,成了一堆丑陋的废钢铁,炮塔上的火炮变得象麻花一样七扭八歪,周围的树木有些被连根拔起,就是没有被连根拔起的“树坚强”也都变成了一个个东倒西歪、参差不齐焦黑的碳化了的木桩
这里的一切瞬间变成了一片焦黑的焚烧场。
10公斤铀235核反应所产生的巨大能量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里释放出来,所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强烈地向四周膨胀,产生的一种巨大气流的超压,形成高压冲击波,这个像飓风一样的压力波通过空气、水和土壤等介质传播。形成了原子弹的第4大杀伤威力之一的冲击波杀伤。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八章 多行不义必自毙
在离核爆点1。3公里的瑞维亚戈拉镇小学校,此时也犹如人间地狱,冲击波把这里的一切都摧毁了,小学的校舍已变成了一段段残墙断壁,操场上刚刚搭起的帐篷早已化为了灰烬,被吹的无影无踪。
750多名苏军战俘和100余名黑龙江红色边疆的民兵战士,大部分直接死于冲击波的挤压和间接死于房屋的倒塌之中,所有的物体都被烧焦、熔化一些没死还尚存一息的人们的衣服早已被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超高温的气流所吹光了,眼睛被光辐射的强光致盲,呼吸道被高温的空气灼伤,身上大面积的皮肤呈现褐黑的灼伤、不断的向外渗透着蛋黄色的液体。
就是离核爆点较远的瑞维亚戈拉镇镇政府和镇里的其他一些建筑也都被掀掉了房盖,房倒屋塌,呆在镇上的人员,不管是军人还是老百姓全部受到了核爆炸所产生各种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碎片的放射性沾染。蘑菇状烟云飘散后所降落的烟尘,造成照射和皮肤灼伤,以致直接死亡。
在瑞维亚戈拉镇上的人们是不幸的,就算他们躲过了光辐射,冲击波的杀伤,但他们是无法躲过早期核辐射的特殊杀伤,这种贯穿辐射是由阿尔法、贝塔、伽马和中子流组成的辐射,它们对人体肌体内部细胞产生电离作用,非热效应,使人体中的DNA带电,破坏细胞正常功能,并可产生有毒的致癌物质,使人患上急性放射性病在几周内死亡。就算侥幸活下来的也会由于放射性沾染患上慢性的放射性疾病。在瑞维亚戈拉镇上没有当场死亡的人也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会逐步缓慢的死去或终身残废。
李卫国和牛金彪这两个近距离亲眼目睹了苏联发射的原子弹爆炸的惨烈场面,他们怀着对这一惨绝人寰的悲剧制造者无比强烈的仇恨,驾驶的这架电子设备失灵的“猎手”武装直升机,向克拉斯诺卡缅斯克市西北山脚下的那片原始森林扑去。他们要报复这些没有人性失去理智的战争罪犯,为下面那些死难者报仇。
在克拉斯诺卡缅斯克市西北山脉的原始森林里的一块相对宽敞的空地上,一辆特制的燃料车,正在向一辆2П19履带式火箭发射车后面导弹发射架上竖起的、装上了8Ф14…269A核弹头的运载火箭的燃料箱中加注液态燃料。
此时,彼得洛夫斯基大校和霍洛斯加克夫少校已完全陷入疯狂之中,他们现在也不是再以打击中**队为目的了,而是抱着和这个世界同归于尽的心态。他们下一个打击目标将是中国的满洲里和原来90师部的所在地——博尔贾市。
苏联这时的导弹还是很初级的,这种导弹其实更象是远程的大炮,根本没有任何精度而言。对于200公里以外的目标误差在1500米,这还要在雷达和无线电控制良好的情况下。现在雷达和无线电完全丧失了功能,完全不具备发射条件。就是连1500米的发射精度也无法保证。但他们还是要发射,他们知道不管哪个方面都不会饶恕他们的这一系列的犯罪行为。他们无论如何也活不了,必死无疑,那就大家一起死吧。所以他们要在自己临死前把这4枚核导弹全部发射出去,目标就是导弹的射程之内,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行,至于精度不精度已完全不在他们的考虑范畴之内了。
他们知道中国人不会给他们太多的时间,而且很快就会找到他们的发射阵地。为了争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