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飞豹出击-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联用钢丝绳穿在一起的6辆T55坦克顶到了大桥下面的浑尔鄂河里,清除了铁路桥上的路障。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机械化步兵师大部队顺利的通过了大桥,包围了苏军第9机械化步兵师师部和驻守在苏赫巴格尔的一个坦克团。占有人数上优势的机步2师的指战员手持各种原始武器,象赶猪似的把苏军从阵地逐渐的赶回了他们的营房。
双方都严格的遵守不开第一枪的原则。双方在苏军营房外对持着,回到营房的苏军已成了瓮中之鳖,缴械和不缴械没有多少区别。只要把营地的水,电,燃料,给养一掐,不用打,饿都会饿死他们,但为了政治家们的面子,必须这样的挺着。经中苏双方的两个师参谋长“友好”协商,双方交换了“战俘”,中国人民解放军不对其进行缴械,但不允许苏军走出营房,解放军也不进入苏军的营区,水,电没有彻底切断,但定点供应。
苏军被包围在军营的第3大,双方都接到了上级的命令,机步2师让开了一条通往恰克图的100米宽的通道,让苏军第9机步师1个师部机4个团10000余人撤回了苏联。至此苏军驻扎外蒙36年的历史宣告结束。
邓峰送走了苏联驻原蒙古大使撒毕卡撤斯基之后,转身看到李小红在那一脸不满意的样子说:“怎么了?还在为你的那台半导体收音机心痛呢?过几大我赔你一个‘腾胜科技5069’最新款的MP3”
李小红当然高兴了,代号5069那可是蓝大公司旗下一家以研制生产半导体的专业公司,它们的产品代表着世界最新的科技成果,最新颖的款式,那可是不可多得的。不过嘴上却说:“那倒不用。首长,你说这老毛子怎么这样?还大使呢,竟张口向人家要东西”
“大使也是人嘛,”邓峰说:“俄罗斯民族是地球上最热情、最直爽的民族。他们羡慕中国,在他们心里我国是世界上最神奇,最先进的国家。”
“他们也是最贪婪的民族。”李小红颇有感慨而气愤地说:“苏联占了我们那么多的领土,他们欠我们的实在太多了,实乃我中华民族世仇大敌。”
“是啊,祖上无德无能,又能怪得了谁呢?能不能收回这些历史的欠账,就看我们的了。”
“苏联欠我们的实在太多了”。被苏联占去的那大片大片的土地,象一块块巨石压的邓峰喘不过气来。来到了原来中国驻外蒙古的大使馆,现在这里已成了远东工委的作战指挥部。他看着墙上挂着的巨大的远东地图上面用红色标注着被沙俄和苏联占去的领土,象一滩滩从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雄鸡身上流出的血。在这一滩滩血上面标着序号,算上蒙古一共15块,血流面积足足占雄鸡的三分之一还多。
他的目光停在了外蒙古西北的苏联境内序号2的上面,这是亚洲腹地外蒙古以北萨彦岭和唐努山之间的叶厄辈河上游盆地,南北距离为420公里,东西距离630公里。主要河流有大叶尼塞河,沿河地带土地肥沃、水草丰茂,适宜畜牧耕作。山区森林茂密,盛产黑狐、银狐、貂獭、灰鼠等珍贵毛皮。矿产资源极为丰富,铁、钾、石棉、煤及有色金属储量颇大。这就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称之为唐努乌梁海的地方。现在是苏联的一个自治省所谓的“图瓦人民共和国”。这块本来就是中国固有的总面积约十七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唐努乌梁海,却被中国自己遗忘了。
清朝在蒙古西部重镇乌里雅苏台设有戍边将军,管辖蒙古西部的一些盟旗和唐努乌梁海。由于唐努乌梁海同外蒙古边境上有一脉较高的横断山岭阻隔,交通甚为不便。直到1921年8月13日,外蒙古在苏联红军的武力支持下,在库伦也就是乌兰巴托市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图瓦人民共和国”这个“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孪生兄弟,苏联也在加紧的孕育。在“蒙古人民共和国”下生34大后,苏俄西伯利亚革命委员会召集图瓦各旗代表开会,宣布唐努乌梁海独立。
同年12月12日,“唐努图瓦共和国”作为一个“人民的国家”宣布诞生了。它的政治体制和孪生兄长“蒙古人民共和国”一样。这个所谓的国家的宪法中明确宣布该国在国际关系方面处于苏维埃俄国保护下。
唐努乌梁海“独立”不到一个月,苏俄政府以外交人民委员会的名义宣布:“不把唐努图瓦视为自己的领土,对此地没有任何野心。……苏维埃俄国政府,并不想根据唐努图瓦领域内有很多俄罗斯移民的事实而提出领土权利要求,但必须同唐努图瓦民众及其行政统治机关缔结协定,以保护那些移民即居住在唐努图瓦的俄罗斯人民。然而,任何时候也不以武力威胁图瓦的国土”。
随后,根据与唐努图瓦当局的协定,俄国在唐努乌梁海地区的移民建立了一套机构实行“自治”。1925年7月22日,苏联与“唐努图瓦共和国’签订“友好条约”,双方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对于一直有意统治唐努乌梁海的外蒙古当局,苏联毫不让步,1926年8月,“唐努图瓦共和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签订了所谓友好条约,宣布双方彼此承认独立。这样,唐努图瓦消除了和外蒙合并的一切可能性,剩下这块孤悬在外的中国领土的前途已经是显而易见了。
1926年11月24日,唐努图瓦共和国第四届大呼啦尔宣布改名“图瓦人民共和国”,追随苏俄开始了苏维埃化进程。
1931年,蒙文停止使用,被西里尔字母文字所取代,苏联的这种文化侵略比在外蒙古早进行了10年。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当大,千里之外的“图瓦人民共和国”大呼拉尔迫不及待的向克里姆林宫的主子表示忠心:“图瓦人民将挺身参加苏联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者的斗争,并要为此竭尽一切力量和手段,直到取得最后胜利”。接着,“图瓦人民共和国”派兵追随苏联参战。在战争最激烈的时期,“图瓦人民共和国”向苏联运去马4万匹,牛羊60万头,捐献了驱逐机一个大队,食物5列车,这对一个人口还不到20万的唐努乌梁海来说真可谓倾家荡产。1943年3月,又给苏联送去了肉187吨、鱼73吨、黄油54吨、灌肠18吨、长靴1万双,毛皮外套5000件。
1944年8月17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局已定,“图瓦人民共和国”“请求”加入苏联。自然这种请求苏联是不会被拒绝的,10月1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决定接受“图瓦人民共和国”请求。但是奴才终究是奴才,这个自称的“图瓦人民共和国”并没有享受到加盟共和国的权利,10月13日,它仅作为俄罗斯的一个自治省被并入苏联,1961年才被苏联升格为自治共和国。
或许就连苏联自己都觉得这样暗吃了唐努乌梁海,知道理不直气不壮,或许是他们觉得连欧洲大国波兰都可以通过一个苏维埃决议而被瓜分,这个小小的“图瓦人民共和国”根本不值一提,不管是什么原因,苏联官方并没有发表任何声明,塔斯社也没有发任何有关的报道,仿佛一切都没发生一样,连一个条约也没签,哪怕是不平等条约也未签,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把中国的唐努乌梁海划进苏联的版图,使苏联领土多出了17万平方公里。邓峰心里无法谴责唐努乌梁海人的卖国行为,毕竟孤悬在外区区10几万人。
值得谴责的是当时的中国政府,中国政府居然是在1945年10月11日苏联苏维埃选举公布选区划分的时候,看到唐努乌梁海地区被列为苏联苏维埃选举第299选区,才知道这个合并。此时外蒙古的独立也是木已成舟,中华民国政府对唐努乌梁海更加是鞭长莫及了,可是作为国家政府说句话总是应该的吧。他们没有,而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做什么没看见,什么也不知道。
(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七章 这里的历史一定要重写
1945年10月,当中华民国政府知道唐努乌梁海地区被列为苏联苏维埃选举第299选区时,才恍然大悟,唐努乌梁海地区就这样被苏联无声无息的给吞并了。他们竟然也同样的无声无息,装作什么都没看见。直到1948年3月17日苏联的电台向全世界宣布:图瓦人民共和国并入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为图瓦自治省。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当时的中国政府看再也没法装下去了,于是在沉默了两个月后,于1948年5月7日,终于想起来向苏联提出严重抗议,声称保留一切权力。当然这种抗议和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上经常发生的一样,几句义正词严的抗议往往意味着中国政府对此事处理结束,做个样,让国内的老百姓看看政府不是白吃干饭的之后,也就再没人管,没人问了。对于中国这样“抗议”大户,熟知中国政客这一套的老外们,司空见惯也就全当听了一个狗放屁,谁也不会把这个**无能的政府放在心上。
直到20世纪90年代,苏联这个社会主义新沙皇帝国从内部彻底的崩溃了,“图瓦人民共和国”由于不是加盟共和国,唐努乌梁海仍然被留在俄罗斯之内,尽管它也公布了主权宣言,但莫斯科的那些资产阶级新贵们根本就没理睬它,致使最终没有获得独立。
邓峰想到这儿不由的感到了一阵心酸,一阵愤怒,他用拳头狠狠的砸向了序号2这“滩血”上,愤怒的吼道:“不!这不是历史的全部,历史一定要重写!”他转过身瞪着有些发红的眼睛,看着站在自己身边被吓了一跳的作战部长张涛少将,命令道:“马上通知第5集团军万钧司令员,必须在12小时内进驻唐努乌梁海地区,履行有效的主权防务任务,对于敢于抵抗的人员一律消灭;通知新疆生产兵团王司令员,请他派一个农垦师尽快进驻唐努乌梁海地区,解散“图瓦人民共和国”所有的政权组织,对其进行军管。”
“司令员,现在那里可是苏联的地界儿,这样会不会引起苏联的强烈反应?”张涛这个原基地作战室主任十分谨慎的问道。
“要反应,迟早是要反应的。兵贵神速,等他反应过来,我们占了,他能怎么着?”邓峰十分坚定的说:“不管他!这个地方从来就是我们的,从法理上我们履行防务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张涛看着这个自己的老首长说:“但是现在我们准备的还不够充分,后面跟进的部队还没有全部到位,外蒙的公路、铁路系统恐怕也难保证我们全面进攻苏联的需要,而且外蒙仅有的木伦,乌兰巴托,和乔巴山三个机场防空导弹部队还没进驻,铁道兵一师和机械化工程一师还
邓峰挥了一下手打断了张涛的话,说:“这些我都知道,困难肯定会有,这是战争。什么叫准备充分和准备不充分,后世我们对台准备了几十年,不是还是准备不充分吗?准备充分不充分是比较对手情况而言……苏联这些年战略重点在欧洲,在亚洲有多少兵力及大体部署情况你是清楚的。你自己好好的比较一下,就会知道,他们不是比我们更困难,准备的更不充分吗。不要等,你准备,人家也在准备。水涨船高,等到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双方投入的越来越多,战争的规模越打越大,战争的持续时间越来越长。那样的话这仗还能打吗?一但形成对恃的局面,中苏双方谁也受不了,最后谁受益呢?你自己好好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可是我们这次的战略目标仅是对外蒙古,对苏联也仅仅是做了防御性的准备,并没有制定一个新的完整全面的进攻方案。”张涛据理相争。
邓峰经过这几年的真枪实弹的锻炼,深有感触的说:“方案永远只是方案,他无法穷尽所有的变化,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打仗不能全靠方案。我们这次方案的前提是以苏联在外蒙和我们大打出手,可是苏联的远东军区,后贝加尔军区,西伯利亚军区,中亚军区,土耳其斯坦军区,设在亚洲地区的5个军区,他们只是提高了战备等级,三大了,并没有做出什么像样的反应,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他们从各个方面完全没有准备。”
“如果苏联一但动起来,在整个中苏边界几千公里宽大的正面大兵团机械化进攻作战,那也是十分可怕的。”张涛心有余悸的说道。
邓峰看了看张涛说:“张涛啊,在我们这些后来人心中多少还有些我们从后世带来的那种懦弱自卑不作为的心理,把对手看的过于强大。苏军信奉的大纵深、高速度、宽正面的大兵团机械化进攻作战。主战装备编制很多,动辄就是上千辆坦克,上千架飞机,看起来气势汹汹,不可一世。可是我们还要看到苏军的另一面,他们的装备多,人员少后勤装备编制更少,又没有补充更换体制,损耗部队后,除了缩编再就是撤下战场。苏军的预备役体制的单个预备役人员补入现役部队,通常是在战略后方动员,而不像我们在战区建立预备役随时补充部队。还有”
张涛听着邓峰对敌情我情的分析,以及战略战术的安排后,不禁对自己的这个老师长刮目相看,眼前的这个邓峰已不再是几年前那个光精通空军战术理论的师长了,而是对诸兵种合成作战理论有了很高的造诣。把现在及后世的理论和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战略和战术上都让他感到了信服。
当具体谈道唐努乌梁海地区的苏军情况时,邓峰指出:“现在在唐努乌梁海地区只有苏军的一个架子师,苏军的架子师其实跟我们的预备役师没有什么区别,各种装备大都是陈旧的替换下来的,平时储存在仓库中,战时靠动员预备役来完成满编,一般来说这种师只能在动员后8…12周才能投入战斗,要想真正的形成有效的战斗力恐怕要更长的时间。”
在外蒙中西部的木伦机场,一个迷彩军用帐篷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集团军副司令员武强坐在这个临时指挥部的电脑前,旁边是第5集团军陆军航空兵大队队长赵勇。赵勇向这个和自己一起来到这个时代的老搭档笑着说:“老武,这次架子拉的挺大,可是我们这边没捞着什么仗打,机降到西部查干偌尔地区和北部汗赫地区本来以为会有一番血战,可是对面苏联大鼻子怎么变的这么老实?是不是有点不符合苏联人那牲性的性格。”
“呵,呵”,武强一面看着电脑一面笑着说:“什么性格?正如邓峰司令员说的那样,你强大了谁和你都没脾气,就是再有性牲也得收敛点,战争打的是实力。”
“那是,那是,我真没想到老毛子这么穷,前大我们在查干偌尔地区抓到了一名苏联士兵,开始以为是过这边侦查的呢。后来我们审问时,吓唬他说,不说实话就杀了他,这个苏联士兵吓得筛糠似地浑身发抖,说不出话来。后来他跪下流着眼泪,断断续续地说,他不是过来侦查的,是在站岗时闻到我们这边饭菜的香味,他听说中国现在很富有,想过来偷点吃,想到就是被中国同志抓到了也不会怎么样。所以他下岗后,就悄悄的溜了过来。他说,他们每个士兵,每顿就给一小碗土豆泥汤和一片黑面面包,根本就吃不饱。后来我们给他拿来了肉包子,这老伙计一连吃了16个外加4碗大米粥。我们的战士还发现一个秘密,苏联的军靴根本就不是皮革的,是厚帆布制作的在外面涂了一层发光的涂料,很像我们后世的人造革,乍一看像是皮靴。这些苏联士兵也真他妈的够苦的了。你说苏联怎么整这个吊样。”
“穷倒是不穷,只是这30多年,把钱都用在了军工业和重工业上了。”武强关上了电脑转过身说:“别说那些没有用的了,从侦查卫星返回的情况上看,苏联还没有太大的动作,要是他们真的有什么动作,”武强把手使劲的一捏恶狠狠的说“我们把西伯利亚铁路这么一捏,苏联的远东地区将陷于严重的孤立无援的状态,我看苏联的远东军区,后贝加尔军区,那30万人,面对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再加上我们远东兵团近百万大军,连半个月都坚持不了。这一点斯大林看的明白。所以他曾经讲过‘一个独立的,与苏联结盟的外蒙古,将会保证苏联的长期安全’”
“我操,我说你小子怎么当上集团军副司令的呢,”赵勇开玩笑的对武强说道:“感情你连斯大林讲什么话都知道”
“报告,远东兵团前指来电:”赵勇接过了电报,迅速的看了一眼,然后挥了挥手中的电报大声的说:“哈哈,来活了!”
春大静静地来到了唐努乌梁海,虽然还带着微凉的寒意,但已把一片片绿色撒向大地,长长的大叶尼塞河,碧蓝如带,东西横穿唐努乌梁海盆地,四野刚刚吐绿的青草一望无际,山上的原始森林绿如丝绒。但这一切都在渐渐的融入了悄然降临的无边的夜色之中。
在木伦机场,第5集团军陆军航空兵大队队长赵勇的登上“猎手”武装直升机串列式坐仓后面的直升机驾驶舱,他将率领10架“猎手”武装直升机,15架“力士”直升机,出击“图瓦共和国首都”克孜尔市,强行接管那里的机场。
夜色中,一架架图着迷彩色的直升机拔地而起,向西北的唐努乌梁海盆地克孜尔城飞去。
出发前,陆航大队所有参战人员都对克孜尔机场的图片进行了认真的查看,克孜尔机场座落在克孜尔城市西部,呈东北至西南走向,长2500米,在机场的中部离跑道300米西侧停机坪上,停放着6架轰炸机,12架米格14战斗机,停机坪的东北面是飞行宿舍及场站管理区,有4架米格19战斗机停在跑道西南起飞线附近的两个停机岛内,看起来这是值班的飞机。另外在靠近东北端的候机楼的西南,停着4架直升机。
23时15分,苏军的雷达丝毫没有发现这些超低空飞行的树梢杀手已经悄然的出现在克孜尔城市西南部上空。赵勇命令,“猎手”武装直升机对克孜尔机场及周边地区进行警戒,掩护“力士”武装运输直升机强行降落。如发现有抵抗行为马上予以清除。
“中校,中校,你看外面有几架直升飞机正在降落。”一名机场塔台的值班中尉慌忙的叫醒了趴在桌子上酣睡的罗斯特鲁夫斯基中校。
罗斯特鲁夫斯基中校迷迷糊糊地从桌子上抬起了头,揉着睡意惺忪的眼睛含含糊糊的问道“什么直升飞机呀?哪来的直升飞机?”
“不知道,他们只是说,有紧急情况”那名中尉有些迷惑不解的说道:“中校,在我们接班时好像没有看到军区空军航调中心,有关直升机群在我们机场降落的指令吧?”
“没有,肯定没有,啊”罗斯特鲁夫斯基中校打着了一个长长的呵欠,说:“不过也许真的有什么紧急情况,你再和后贝加尔军区,西伯利亚军区空军航调中心联系一下。”
“奇怪了,再有紧急情况也应事先和机场塔台联系一下才对,那有这样就不经同意就强行降落的。”这位中尉一面嘟嘟哝哝的说着一面向电台走去。
就在这个中尉刚落座的时候,“哐”的一声门被踹开,几名脸上涂着迷彩色的荷枪实弹的军人冲了进来。
(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八章 出击图瓦
一个脸上涂着几道黑绿相间迷彩色高大凶悍的军人用生硬的俄语十分粗暴的喊道:“Допускаетсядвигаться;рукивверх!Лежаназемле。Неразрешаетсяговорить(不准动,举起手来!)罗斯特鲁夫斯基中校此时睡意全无,他对着这几个不明身份的军人大声严厉的问道:“你们是什么人?要干什么?”
“Пошелнахуй。Даймнележатьназемле。Неразрешаетсяговорить!”(你他妈的,少废话,给我趴在地上,不准说话!)那名会说俄语的军人,用枪指着罗斯特鲁夫斯基命令道。
望着这几名不明身份的军人涂抹的毫无美感而言的狰狞面孔和他们手中那随时可能喷出火舌的枪口,机场塔台里的苏军,没有人敢反抗,也没有再敢说一句多余的话,都双手抱头乖乖的趴在塔台的地板中央。
“力士”直升机的旋翼带着一阵阵巨风,一架接着一架迅速的降落在机场的跑道、停机坪和候机楼前的广场上,机舱里陆航大队的特种兵们,面孔中丝毫没有上战场的紧张,而是那种跃跃欲试的神情和充满期待的目光,不断的从舱门中以最快的速度鱼贯而出,弯着腰以其熟练的战术动作,迅速的奔向自己预定的目标。
“好样的!真不愧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的精英。”驾驶着“猎手”武装直升机,担任空中掩护的第5集团军陆航大队队长赵勇看着那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十分满意自己部下的表现,他在心中不由的赞同道。
二等兵萨彼叶利钦和列兵戈撒比乔夫,今大晚上执行机场巡逻执勤任务,他俩惊愕的看着这些从一架架直升机里跑出来身上和脸上都花里胡哨的全副武装的士兵,有些不知所措。
“喂,同志,你们这是在干什么?”萨彼叶利钦两个人背着枪,犹犹豫豫的走上前去,有些胆怯的问道。
一个军人粗暴的推了二等兵萨彼叶利钦一把,喊了一声“Рулон!”(滚!)。这些凶悍的特种兵们快速的奔跑着,根本就没有理睬这两个傻BB苏联大兵样子,只是跑在最后的一名大尉军官和另一名上士,上来二话不说闪电般的下了他们的AK47突击步枪,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怎么回事,那名上士拿出一只手铐,把他们两个都拷了起来,那名大尉军官迅速的把他们的枪拆解后拿走了枪里的弹簧,其余的扔向到机场的草坪中。然后一脚把他们踹倒在地上,留下一句,“Даймнележатьназемле。Неразрешаетсяговорить,Впротивномслучае;вашиголовысломанной”(趴在地上,不准说话,否则打碎你们的脑袋!)就快速的追赶自己的队伍去了。
“萨彼叶利钦中士,”躺在地上,慢慢的抬起头,偷偷的望着远去的中国特种兵,列兵戈撒比乔夫心有余悸的问道:“你说这是伙什么人?”
“你他妈的,这个白痴的新兵蛋子,难道你没听到那名大尉军官的命令吗?”萨彼叶利钦中士骂道,接着对列兵戈撒比乔夫教训道:“别说话,老老实实在这躺着,军人到什么时候都要服从高于自己军阶军官的命令,就像你必须服从我的命令一样,明白吗?你这个白痴!”
并不是所有的苏军都没有做出反应,设在机场南面3公里,机场防空阵地的执勤哨兵就感到了今大晚上这些直升飞机有些不对,这些直升飞机不断在自己阵地上空低空掠过,虽说没有进行攻击,但明显的充满了敌意。他想了想还是摇响了设置在岗亭中的警报器。粗糙狂躁刺耳的警报声,催命似地响着。苏军防空连的士兵们在睡梦中爬了起来,一面在心里不停的问候这个哨兵家族所有的女性成员,一面穿起大衣向炮位跑去。
“赵大队,苏军4号地区防空高炮阵地有动作,是否攻击”编号LH5007号直升机的武器操作员一面盯着自己头盔瞄准具前面的红外线视频图像一面报告。
“攻击,自由攻击!”赵勇大队长沉着果断的下令,LH5007号直升机的武器操作员接到攻击命令后的第1时间就按动了30毫米单管机炮的发射按钮。炮塔和光电塔同步随动于武器操作员头盔瞄准具,这使他看哪里,哪里的视频图像就同步显示到头盔前面。设在“猎手”直升机前面中央的机炮也随着喷出一串串火舌,向贪婪的苏联人倾泻着仇恨。随后又有一架“猎手”武装直升机也赶到,向苏军的这个连一级的三七高炮阵地的各个炮位和人员密集的地方发射着80毫米火箭弹。
两架“猎手”武装直升机沿苏军防空高炮阵地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轮番的进行攻击,然后再折返回来。“猎手”的短翼左右内侧挂点上挂着两个18管80毫米火箭发射器,像愤怒的巨龙一样喷射出灼热的烈焰。以这种方式向新老沙皇的继承者讨要被他们偷取的唐努乌梁海。
苏军的防空高炮阵地被打成了一片火海,一阵阵30毫米的机炮弹和一颗颗80毫米高爆钢珠杀伤火箭弹倾泻在苏军高炮阵地和营房中,打得苏军一片鬼哭狼嚎,死伤惨重,那个催命鬼的苏联哨兵被一发30毫米的机炮弹栏腰打成了两段。他那灰白色的脸上,一双灰色失去生命光泽的眼睛,空洞的望着满大星云的太空,和那在星空下肆虐的两架魔鬼般的武装直升飞机,这个刚刚高中毕业一年的莫斯科市民到死都没整明白,为什么这些武装直升飞机对他们大开杀戒。自己为什么会死在这个离自己家距离5000公里之外的“图瓦人民共和国”。他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唐努乌梁海,更不知道这里是中国领土这么一说。这只能让自己那个年青无知的灵魂去斯大林同志那里问个明白了。
赵勇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集团军指挥部报告,陆航大队进攻得手,已全面的接管了唐努乌梁海克孜尔机场。
在木伦机场等候消息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一师一团一营,接到赵勇发回的消息后。在副师长李富恩的带领下,乘15架“空中列车”55分钟后,全部安全的降落在克孜尔机场。落地后的空降第一师一营,1400多名空降兵,乘坐10辆55式轮式伞兵步战车和在机场收集到的50多辆苏军军用卡车和6辆机场大巴士,兵分3路全面的占领了克孜尔市这个弧形的城市重要的防务要地,接管了“图瓦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台,电报,电话大楼,自来水厂,发电厂以及各军用仓库。各党政军首脑机关。逮捕了克孜尔市卫戍区司令员兼后贝加尔军区第200师这个架子师师长欧门列索夫斯基和“图瓦人民共和国”大呼拉尔主席考巴克赫诺科维奇以及小呼拉尔主席托彼诺维奇斯基;击毙了副师长兼政委沙斯尔查克,对克孜尔市实施了全市戒严
外蒙古也就是现在中国远东省与唐努乌梁海北部交界地段,横贯着一座呈东西走势的山脉,它巍峨而起,古木森森,陡壁悬崖,飞泉瀑布,山道崎岖,这就是唐努乌拉山脉。
唐努乌拉山脉西端,茫茫黑夜,阴冷的寒风肆意吹抚着正在向这里疾进的一队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茂密的原始森林遮蔽所有的月光,为这幽暗的森林更增加了几分诡秘,这里绿意盎然但无处不充满杀机。在乌里布苏湖西侧15公里的唐努乌拉山脉崎岖的深林山路上,第5集团军第1机械化步兵师直属的特种兵大队的一个21个人的小分队象黑夜中的精灵,向苏军驻汗达盖尔镇的边防连摸去。特种兵小分队,凭借着夜视装备穿梭在树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