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飞豹出击-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光对这次代号为“回归行动”的安排最为重视的莫过于完好的占领乌兰巴托机场,占领了机场就意味着这次行动成功了一大半。他真想自己亲自出马来干这个活,可是现在自己是“远东工委的特派员”,重任在身,实在是脱离不开。于是他考虑了很久,把这个“活”交给了自己在朝鲜战场上的42军373团2营5连的战友,原第6集团军摩步旅1团的高守青来干。

    高守青在对印战争中表现的可圈可点,战后被评为“一级战斗英雄”,也升了官,破格提拔为轮步团副团长。驻守在西里古里地区,杨光因为兼任南亚人民共和国中央警卫团团长,经常往来于新德里和山南特区之间,西里古里又是必经之地。因此两个老战友就经常见面,两个人走动的比较频繁。当得知杨光要随邓峰主任回东北组建“飞豹”突击大队时,高守青就活心了,他渴望象杨光那样,充满激情,为了自己的理想冲锋陷阵的生活。他请求杨光把自己调到“飞豹”突击大队,就是当一名突击队员也心甘情愿。杨光当时没敢答应,毕竟八字没一撇的事,就是有撇了,人事上的事又不是自己能说的算的事。营职以上的干部调动,那必须要邓峰圈定。但最后邓峰真的把组建“飞豹”突击大队任务交给了自己,所以杨光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高守青。高守青是沈阳人,中学刚毕业,就参加了志愿军,分到42军373团2营5连当文书,杨光那时在42军当狙击教员。两个人参加的第一场战斗朝鲜顺川隘口血战,杨光知道那次战斗打的有多么的残酷,能活下来有多么的不容易,这可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经历。有了这种生与死,铁与血的经历,人的世界观都会不自觉的发生重大的改变。会把为之流血牺牲的理想看的重于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这一点自己是深有体会的,没有这样经历的人永远也不会理解,为什么那些革命先烈会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尤其是和自己来到这个时代以前一样的,那些不知道理想为何物,只知享乐,又什么本事也没有的这个0后那个0后。高守青参加隘口血战时,只是16;7岁的孩子,这次战斗对他的影响有多大?印度战争证明了他胆大心细,遇事不慌,处理问题果断,不愧为是隘口血战的幸存者。本身又是特种兵学校毕业。杨光决定第一个把他调来。当杨光兴冲冲的来到山南军区,碰了一个软钉子,第6集团军接风酒喝个不停,就是不放人,说是准备马上提高守青当摩步旅副参谋长。

    杨光再次征求高守青意见,高守青表示:“如果让我去飞豹突击大队,在这就是让我当旅长我也不干。”

    杨光看着毫无做作的高守青说:“你可不要后悔,到我那儿除了干危险活外,可没官当。”

    “杨教员,想想那些死在朝鲜隘口的战友,想想二狗儿,谁要是想当官谁是孙子”高守青有些激动的说道。

    “好了,有你这句话就行,明大我直接找你们沙万里军长去。”

    最后还是邓峰亲自给沙万里军长打了个电话,第6集团军才放人。

    在5月13日下午,高守青带着30多名远东工委的“飞豹”突击队的队员,在乌兰巴托市卫戍区独立一团副团长扎勒哈格瓦的带领下,化装成独立一团的士兵,悄悄的进驻了乌兰巴托机场,暗自的接管了机场的防务,一切进行的都十分顺利。

    可是再严密的计划,还是会有意想不到的意外发生,乌兰巴托机场海关苏联顾问德比尔罗夫斯基和自己的情妇,一名莫斯科至乌兰巴托航线班机上的一个空姐约好了,晚上9点,在候机楼最东面比较僻静的第3贵宾室幽会。这个第3贵宾室离进出港口比较远,加上离苏军的空军的停机位比较近,所以平时根本不安排人在这儿候机,也没有人来这里。正是这个原因,飞豹突击队在这间贵宾室设置了两挺51式14,5毫米高平两用机枪,以防止苏军的飞机起降。可是谁也没想到这个德比尔罗夫斯基偏偏也看好了这个地方,还不早不晚的安排在了晚上9点这个“回归行动”统一开始的时间。晚上8点35分,德比尔罗夫斯基一面想着那风情万种的空姐,一面摸了摸口袋里准备送给自己情妇的礼物——从一名华侨那儿罚没的一条金项链,兴冲冲哼哼呀呀的唱着:“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我很快乐?因为有你同我散步在那街上。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我心欢畅?因为你的灿烂微笑挂在脸上。看一看,看一看,看

    “站住,3号贵宾室有重要客人。”在走廊执行警戒任务的一名飞豹突击队员拦住了德比尔罗夫斯基,他一愣,刚想发作,可是克格勃专业的严格的训练,让他马上注意到了眼前这个面孔陌生,说话的态度生硬,俄语的口音带有明显中国腔的“蒙古警卫”。这时他感到了这里的空间气氛弥漫着一种浓浓的杀气,这让他感到有些不寒而栗,他急忙装作什么也没看出来说“对不起,我不知道,这里有重要客人,我是来找客运主任的,对不起”他一脸讪笑的说,然后转身慢慢的继续哼着歌离去。当离开了这个警卫视线后,他撒腿就跑。他也顾不得和情妇的约会了,马上找到了乌兰巴托机场苏联客运主任卡迪洛索夫,“3号贵宾室安排的什么客人?”

    卡迪洛索夫看了看德比尔罗夫斯基这个安插在机场的克格勃成员神色紧张,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他立即回答道:“那里从来没有安排什么客人,只有国内主席团成员才在那儿休息。”

    “机场的蒙古警卫换防了吗?”德比尔罗夫斯基紧接着问。

    “没有啊!”

    “不好,要出大事!”德比尔罗夫斯基说着拿起了桌子上的电话,“快!给我接机场苏联空军值班室”

    听筒中传来女接线员甜蜜蜜的俄语“先生,您的电话已接通,请您讲话。”

    “空军值班室吗?我是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总局工作人员德比尔罗夫斯基中校,现在机场有化装的中**人,情况紧急,我以国家的名义命令你们,马上进入一级战备,做好喂,喂。喂”德比尔罗夫斯基愤怒的把电话摔在卡迪洛索夫的办公桌上,“他妈的!电话被他们切断了。你这里有枪吗?”

    卡迪洛索夫点了点头,随后站起来打开了保险柜,拿出了一支TT…30强力勃朗宁半自动手枪和20发7。62毫米托卡列夫手枪弹。德比尔罗夫斯基中校接过手枪和子弹,急忙的向空弹匣里压子弹。

    “咔嚓”一声,卡迪洛索夫办公室的门带着半面门框,被踹开,两名穿着蒙古人民军军装的飞豹突击队员端着无声冲锋枪,闯了进来。二话没说对着这两个苏联人打了两个短点射。随后快速的查看了一下尸体,马上又冲了出去。

    那名走廊执行警戒任务的飞豹突击队员看着德比尔罗夫斯基故作镇静的走后感到有些不对,他急忙把刚才发生的情况向在3号贵宾室的高守青作了报告,高守青看了看手表命令道:“马上切断这里的一切有线通信,找到这个苏联人,干掉他。”他立即决定提前行动。

    在乌兰巴托机场的苏军空军值班室里,苏军的安德烈少校轻声的哼着:“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只有树叶在沙沙响,夜色多么好,令人心神往,多么幽静的晚上

    “安德烈少校,你就别唱了,还是给我们说说在那幽静的晚上你和你的心上人发生了什么吧?”他的僚机飞行员莫斯基洛夫中尉,没大没小的说。

    “哈,哈,哈,对!”图门烈索夫大尉笑着说:“给大家说说,肯定会比你唱的更加动听。”

    “那真是一个让人难忘的夜晚,那大卡斯尼苏伏列娃依偎在我的身边,把我的手放在她的,”“叮铃铃,叮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打断了安德烈少校甜蜜的回忆。

    图门烈索夫大尉很不耐烦的接过了电话:“喂,什么事是嗯喂,喂!怎么没声了”他放下了电话。向安德烈少校说明了这个莫名其妙的电话,安德烈想了想说:“有备无患,马上进入战斗状态。”说着站起来,拉响了警报器。抓起了桌子上的飞行帽,冲出了值班室,向停在起飞线上的飞机跑去

    由于德比尔罗夫斯基这个意外,高守青决定乌兰巴托机场的行动提前开始。3名飞豹突击队员和远东兵团副司令员高强“大使”及4名使馆工作人员,开着两辆苏联的嘎斯69军用吉普车,迅速的向机场的塔台驶去。在夜色中,塔台门前的执勤的一名苏军中士,被嘎斯69军用吉普车雪亮的大车灯晃的睁不开眼睛,他用左手遮住强烈的灯光。右手摘下了挎在右肩上的AK47自动步枪,还没等把子弹上膛,额上就爆出一团血花,身子一歪倒在门前的台阶上,血流如注,无声无息的死去了。3名飞豹突击队员,跨过这名中士的尸体,迅速的冲进了机场的塔台。在二楼的楼梯口上1名苏军空军少校企图掏枪,“噗,噗。噗”冲在最前面的那名彪悍的飞豹突击队员单手持着无声冲锋枪,衣抬手,把这名少校的头部打的血肉模糊,从楼梯上滚落下来。塔台二楼里的苏联和外蒙古的工作人员,看着突然闯进来两名凶神恶煞飞豹突击队员,一个个被呆若木鸡,一时间没有一个敢乱说乱动的

    随后,远东兵团副司令员高强“大使”和几名使馆工作人员进住了塔台,对塔台的设备进行调试,准备迎接中国人解放军大部队的到来。

    安德烈少校等4名值班的苏军飞行员快速的向起飞线上的4架米格19跑去,设在候机楼顶东面的飞豹突击队的狙击手,通过红外瞄准镜,看到了这4名一面跑一面整理装具的苏军飞行员,犹豫了片刻,他还是向跑在后面的两名飞行员扣动了枪机。

    (未完待续)

第二百章:千里突袭

    跑在最前面的安德烈少校听到了后面的枪声,他加快了奔跑的速度,他飞快的跨进了米格19的驾驶舱“哈,啊,哈,啊,哈,啊”大口的喘着粗气,他急忙打开了自己编号为Д3211号座机的引擎,随后打开了机舱内的通讯设备,“哈,啊,塔台,哈,啊,我们收到情报,哈,啊,机场上有,有中**队,请求紧急起飞,紧急起飞!”

    “Д3211,我是基米挪夫斯基少校,怎么回事?请你说明情报来源,以便我们核实。”

    “情况紧急,来不及了,我要强行起飞了。”安德烈少校管不了那么多了,此时他听到了塔台里传来的杂乱的声音。

    两架米格19歼击机的引擎发出了巨大的轰鸣,开始向前移动

    一直站在机场3号贵宾室窗前的高守青放下手中的红外线望远镜说:“把那两架蠢蠢欲动的飞机给我敲掉!”

    坐在两挺51式14,5毫米高平两用机枪后面的机枪射手,早已把这两架飞机的驾驶舱套在了自己高平合一的红外瞄准镜的坐标之中,就等着射击命令呢。听到高守青的命令后,在第一时间就按动了机枪的发射扳机,“嗵,嗵,嗵,嗵,嗵”数十发14。5毫米穿甲爆炸燃烧弹,钻进了这两架米格19的驾驶舱,这种依靠弹丸与目标的直接碰撞引燃燃管中燃烧剂和引爆周边敏感的炸药;爆炸后能产生有效破片20多片;破片的能量仍能穿透1。2毫米厚硬钢板,同时钨合金硬质弹芯又赋予了14,5毫米弹丸以强大的穿甲能力。夜色中的这两架飞机上闪烁着数十团红光。

    在编号为Д3211号米格19歼击机的座舱里,再也找不到这个曾在二战中参加过对柏林大轰炸的安德烈少校了,座舱内只剩下一堆支离破碎大大小小血肉模糊的肢体碎片和被打得七零八落的仪表和机械零件

    他的僚机飞行员莫斯基洛夫中尉,这个脸上长着雀斑十分活泼的俄罗斯小伙子,再也无法知道安德烈少校,在那幽静的晚上和他的心上人发生了什么故事了。因为他和安德烈少校一样也化作了数十块碎片。

    他们到死也没有搞清楚,自己为什么跑出来,自己起飞为了什么。自己只是在认真的执行着苏军空军的《战斗条例》。

    傍晚时分,月儿刚刚升起,在呼和浩特机场,20架“空中列车”在机场辅助跑道上一字排开,在朦朦胧胧的月光的照耀下,灰蓝色的机身闪烁着金属的光泽。空降第一师师长耿直经西里古里的血战,今大他又一次率队出征。他所带领空降第一师第一批近1800多名空降兵,一队队紧张有序的登上了一架架待命起飞的“空中列车”。20时30分,远东工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远东兵团司令员邓峰下达了起飞的命令。“10秒,5秒,3秒,1秒,起飞!”一架架“空中列车”大型运输机,呼啸的冲向茫茫的夜空。

    在包头机场上,远东兵团歼击机师师长张大放跨进了自己心爱的J10战机。他率领4架J10战机和12架“猎鹰”歼1型歼击机,为空降一师的空降兵护航。接到起飞命令后,20架战鹰分10组。双机编队,轻盈跃起,如同离弦之箭,呼啸刺苍穹,纵横掠长空。护送共和国精锐之师,实施千里突袭。

    从两个机场起飞的战机在内蒙古达尔罕上空完成了大机群编队,庞大的机群飞越了蒙古高原一座座山峰,沿预定航线向乌兰巴托空域飞去。

    此时,乌兰巴托指挥塔台上一片繁忙。高强依据3架D1WS200小型无人机实时传来的信息,不断下达指令。“空中列车”的飞行员们密切配合,精心操作,准确的在乌兰巴托机场降落,当第一架“空中列车”停稳后,70多名空降一师空降兵和一辆55式轮式伞兵步战车,冲出机舱和机场上的飞豹突击队会合,加强机场的防守厚度。25分钟后,20架“空中列车”全部按全的降落在乌兰巴托的机场上。这些“空中列车”完成运送任务后,随即返回呼和浩特机场,然后再运载下个批次的人员和物资。落地后的空降第一师第一批近1800多名空降兵,在飞豹突击队的4辆苏军嘎斯69军用越野吉普车的引领下,全面的接管了苏军机场周围的防地。1小时后,第二批30架“空中列车”再次的降落在乌兰巴托机场,除了空降第一师第二批近1000多名空降兵外,还运来了大批的装备和弹药。在乌兰巴托市卫戍区独立一团副团长扎勒哈格瓦的引领下,第二批1000多名空降兵开进了乌兰巴托市区,接管重要的防务要地。

    在乌兰巴托机场灯火辉煌一片繁忙之时,远东兵团歼击机师师长张大放率领4架J10战机和12架“猎鹰”歼1型歼击机,分4组,每组都有一架J10歼击机做为指挥机,因为J10歼击机上有机载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搜索范围可为150公里;能及时的发现运动目标,所以作为各组的空中巡逻队的预警机和指挥机。这4组空中巡逻队在乌兰巴托以北100公里的地区上空盘旋往复,来回穿梭,对苏联红旗远东军区空军的伊尔库茨克,乌兰乌德,赤塔空军基地实施警戒,气氛显得格外紧张。突然,张大放发现在他座机的多功能单色液晶显示器上显现出,从苏联的乌兰乌德方向有一组由6架飞机组成的编队,已进入我外蒙边界;他马上把这一情况通知给了乌兰巴托机场指挥部和自己所带领的空中巡逻编队;他立即命令机组立即由巡逻编队转为攻击编队,作好了战斗准备,然后迅速驾机向苏军空军编队靠近。

    他把电台切换到苏军的通讯频道上,对苏军的这个编队用英语发出了警告:“苏军飞行员请注意,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你们已经入侵了我国外蒙地区领空的纵深,我代表中国政府对于你们的侵略行为提出强烈的抗议!并命令你们马上停止这种侵略行为;退出我国的外蒙古领空。否则,由此而产生的一切后果你们要负完全责任。我再重复一遍,苏军飞行员请注意”

    张大放对苏军入侵飞机发出警告后,很快的向自己的攻击编队分配了任务。“调整最佳射程范围,打开雷达锁定各自目标。”张大放再次下达命令。

    由于和外蒙乌兰巴托失去了联系,苏联远东军区陷入了一片紧张之中。虽然上面已经传达了中国可能会对蒙古人民共和国采取行动,但究竟中国会采取什么行动并没有说明,更没有具体的对应措施。这对一个战区的领导机构是很难处理的,是打还是不打,这不光牵扯到中苏两党和两国的关系,还牵扯到整个世界的局势,责任重大。如此重大的责任,就不是红旗远东军区司令佩尼克达斯基这个上将所能承担得起的,他也只能做出:“静观其变,加强防守,有限自卫”这个很模糊的命令。

    “静观其变”也得知道其变是怎么变的呀。面对和乌兰巴托市失去联系这种从来没发生过的情况,红旗远东军区空军命令,离乌兰巴托最近的乌兰乌德空军基地对乌兰巴托地区进行空中侦查,然后就驻扎在乌兰巴托机场,以便加强乌兰巴托的空中防务力量。

    帕斯偌夫斯基中校刚刚进入蒙古边界不久,就听到张大放发出的警告,可是他并没有发现向他们发出警告的中国空军飞机。他命令自己所率领的飞机按战斗队形展开,做好战斗准备,打开雷达进行搜索,如果对方再进行挑衅,就给予坚决的回击。帕斯偌夫斯基中校的这个决定无疑是正确的,做为任何一名稍有点责任感的军人都不会在没有发现对手,只听到对手的警告就被吓唬回去,那是无论如何也交代不过去的。更不是强悍的俄罗斯民族所固有的性格。

    张大放看着对面的苏联飞机,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警告而退却,反而组成了战斗队形。他知道和苏军空军的较量已不可避免了。

    他丝毫不担心较量的结果,对于战胜苏联空军他是有绝对把握的。他对苏军米格19是有相当深入了解的,自己在上航校初级训练时,就曾多次的驾驶过这种“歼6”飞机。就是自己当初驾驶的那种歼6也要比现在苏联的米格19要先进一些。米格19是最后一种传统后掠翼布局的战斗机,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进入批量生产的超音速战斗机。它爬升快,加速性和机动性好,火力强,能全大候作战,最大平飞时速1440公里,飞行高度18。5公里,最大航程2160公里。机载主要设备有通信电台、高度表、测距机、敌我识别器和雷达等。机上武器装备有2门30毫米机炮,配弹140发,挂带4枚由莫斯科第293厂设计生产的PC…1Y也就是被西方称为AA…1,用来拦截敌方轰炸机的第一种雷达型空对空短程导弹。或装有8枚S…5无制导火箭弹的火箭发射巢。火箭发射巢的火箭弹或者是S…5M是空对空火箭或者是S…5K是对地攻击火箭。如果不是基地来到这个时代,给中**队装备带来了质的变化,这种米格19飞机无疑是强大无比的。但现在就不行了,米格19不管是空对空导弹还是空对空火箭射程都不超过10公里,这种攻击能力是不无法和中国超视距进攻的导弹相抗衡的。米格19也装有雷达可是搜索范围也只是在20公里。远远的低于“猎鹰”歼1型歼击机50公里的搜索范围。这种信息上的不对称,就是想不赢都难。

    帕斯偌夫斯基中校正在用他那鹰隼般的眼睛全神贯注的搜索着目标,这时听到了自己的僚机亚历山大的惊呼:“发现目标——4架飞机!”几乎同时,帕斯偌夫斯基中校也在雷达信号的显示屏上发现了那几个亮点正在向自己这边冲来,他急忙将机头拉起,准备抢先占领攻击阵位。

    张大放早已透过头盔瞄准具把帕斯偌夫斯基中校所驾驶的这架米格19锁定,随着张大放头部的转动;机载火控系统也随之工作,连续把获得的目标相对于飞机位置的坐标数据,传输给机上电子计算机。计算机将这些数据快速处理之后输出方向,俯仰角瞄准指令,并通过自动控制系统修正飞行姿态,控制机载武器系统瞄准目标。张大放看到目标指示灯自动熄灭了,他按下PL…9C空对空导弹的发射按钮,一枚近3米长,具有优异的全向攻击能力的多元红外导引头的PL…9C空对空导弹,脱离了J10的机身,扯着漂亮的尾焰冲了出去,飞向了15公里的目标;准确的钻进了帕斯偌夫斯基中校所驾驶的米格19左侧的涡喷发动机中。PL…9C空对空导弹的10公斤高爆战斗部的爆炸,把这架正在拔高的米格19栏腰截断,形成一个巨大的火团,从火团中飞溅出大小不等的铝质蒙皮碎片,象一个巨大的烟花照亮了荒凉草原的茫茫夜空。

    张大放发射完第一颗导弹的瞬间,又把眼睛盯上了帕斯偌夫斯基中校的僚机亚历山大,他的眼睛和右手的大拇指几乎是在同步完成导弹发射任务。PL…9C空对空导弹是第三代红外空对空导弹,目标一旦被导引头锁定,别说现在这种破飞机,就是后世的第3代第4代的战机,无论采取何种对抗措施,都难以逃脱被击落击伤的命运。

    (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一章 履行防务义务

    “目标锁定,请求攻击!”张大放的僚机林大雷向他报告。

    “锁定目标即可攻击!不用请示”张大放向整个飞行编队命令道。

    林大雷右手大拇指迅速按下导弹发射按钮,一枚PL…9C空对空导弹从“猎鹰”歼1型歼击机的挂弹架上呼啸而出,蓝白色的尾焰划破蒙古高原漆黑的夜空,又一架苏军的米格19凌空爆炸。

    张大放看着夜空中不断闪现的火团,他瞄准了最后一架急于脱逃,低空飞行的苏军米格19,再度的发射了一枚PL…9C空对空导弹。导弹钻进了这架米格19战斗机散发着巨大热能的发动机尾喷口,这架低空飞行并不断机动的飞机瞬间变成一个巨大的烟花团。

    就是帕斯偌夫斯基中校的这个正确的决定,把自己及自己的5名战友全部葬送在蒙古高原那荒漠的草原上。他们尽到了一个军人对祖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战斗结束后,张大放命令除留两架J10担任“预警机”任务外,其余战机全部返回乌兰巴托机场,进行加油;补充准备再战。

    在从空中大规模的进军乌兰巴托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远东兵团的地面部队也开始了行动,对外蒙行使主权,履行国家防务任务的地面部队已全部进入预定地区。在邓峰司令员指挥下,第1集团军的1个装甲师;2个机械化步兵师,一个陆航大队,第5集团军的第1机械化步兵师和一个陆航大队,3个军垦师,及内蒙古武警公安1师和公安2师。共9个师,近18万多人,分东,中,西3路向外蒙古大举挺进。

    西路,第5集团军第一机械化步兵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预备一师,兵分两路从阿嘞泰以北地区进入外蒙西部,经乌列盖,占领查干偌尔,切断苏联阿克塔什地区和外蒙的公路,另一路从新疆哈密以北出发,进入外蒙西部,经阿尔泰,向北占领乌里雅苏后,直插木伦,然后进驻库苏古依湖以北的汗赫地区和以东的查干乌尔地区履行防务任务,截断了苏联与外蒙之间的公路,对苏联伊尔库茨克地区苏军进行警戒,把刀架在苏联整个远东地区的交通命脉上,随时准备切断贝加尔湖以南的西伯利亚大铁路。

    中路,第1集团军第2机械化步兵师,第3机械化步兵师和内蒙武警公安1师,从内蒙的二连浩特,白云鄂博,策克地区出发对外蒙的重要城镇进行接管,第2机步师,第3机步师到达乌兰巴托后,第2机步师经由布尔干,占领乎塔格然后转头向上,直插与苏联恰克图一墙之隔的苏赫巴格尔市,对苏联驻外蒙的苏军红旗远东军区第57集团军第9机械化师实施包围。第3机步师从乌兰巴托以北向苏赫巴格尔市方向推进,对于包围圈中的苏军57集团军第9机械化师能缴械则缴械,不能缴械就消灭。

    东路,第一集团军第1装甲师,内蒙武警公安1师,内蒙古军垦一师。任务是接管外蒙东部,对外蒙东北部边界履行防卫任务,并与乌兰巴托的防守部队建立起乌兰巴托——温都尔汗——乔巴山从西到东,第二道防线。他们兵分两路,第一路从满洲里出发占领楚伦浩绕特地区和巴彦乌拉地区,沿苏蒙边界对苏联驻赤塔方向驻军进行警戒,切断苏联与外蒙东北部边界公路联系,与驻守黑龙江的第2集团军构建起新的中国东北部边防线。

    5月13日,当火红的太阳最后一屡余晖消失在茫茫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西部的边缘时,寂静的草原突然传来了巨大的轰鸣声,一辆辆“摧毁者”坦克和紧随其后的一辆辆“突击者”轮式装甲车组成的强大装甲突击群突然启动,金戈铁马驰骋的英姿隐现在茫茫大草原夜色之中。

    在东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集团军的第1装甲师坦克团及武警公安1师3团,内蒙古军垦一师后勤保障团,从大兴安岭西麓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沿着克鲁伦河,直插外蒙古东部,第1装甲师坦克团率先挥师出塞,向外蒙古东部进发。坦克团在越过内外蒙交界线后,面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如此强大的阵容,外蒙古的边防哨卡基本放弃了抵抗。驻守在内外蒙边界的,蒙古边防第15独立营营长隆多巴尔主动带领全营向中国人民解放军缴械,并向随坦克团行动的第1装甲师副政委王猛说明自己属于“回归派成员”,已接到丹巴为首的“党中央”的指示,迎接自己的队伍。主动要求去乔巴山市劝降驻守在乔巴山市的蒙古第5骑兵师。

    不管交战双方的实力差别有多大,不战而屈人之兵肯定是战争中最高的境界,能不使用武力解决当然是最好的了。第1装甲师副政委王猛决定和这名“回归派”的蒙古人民革命军的营长一同前去乔巴山市蒙古第5骑兵师师部劝其放下武器,。

    第1装甲师副政委王猛在隆多巴尔引领下乘坐一辆国产“蓝大”越野军用吉普车来到了蒙古人民革命军第5骑兵师师部,见到了该师师长萨彼昭斯尔,说明来意,放下武器,接受改编。

    整个第5骑兵师师部立时鸦雀无声。

    师长萨彼昭斯尔中将眼睛射出凶狠的目光,充满敌意地盯着王猛和隆多巴尔。良久,萨彼昭斯尔用手中的马鞭指着王猛副政委的脸,十分傲慢的说:“听说你们中国人不是很能打仗吗?在朝鲜偷袭了一下美国,你们就牛B大了。现在竟然打到自己兄弟的头上来了,那好吧。我们不妨就在此较量一下。”

    师部里的气氛立时紧张起来,所有的外蒙古人都不出声。

    萨彼昭斯尔是杜尔伯特族人,属于外蒙的少数民族,他1917出生在苏联车臣。20岁从苏联伊尔库次克军官学校毕业,到了蒙古人民革命军第1骑兵团,不仅在1939年参加哈拉哈河战役,而且还直接参加了1942年莫斯科保卫战,在莫斯科保卫战中,在和德国人的肉搏中,被砍掉了一只耳朵。1945年8月9日,苏蒙对日宣战,萨彼昭斯尔和他所在的第5骑兵师,被编入了苏军后贝加尔方面军第十七集团军,从蒙古东部塔木察格布拉克南面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