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飞豹出击-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乃档馈

    “不!从我投出了我手中那神圣的一票起,我的心就属于了中国了”爱华辛格看了看手腕上的中国手表说:“对不起,记者先生,我还有课,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改时间再聊,拜拜”

    大卫华依考尔转身又栏住了一男一女两名位手里,各子拿着一面小五星红旗,一面走一面热烈讨论着什么的大学生。

    “HI,我是华盛顿邮报记者,你们不介意我对你们采访吧?不用问你们一定是投的中国票”大卫华依考尔很纯熟的驾驭着自己的采访。

    两位大学生停了下来,那个男同学说:“正确,记者先生你会汉语吗?如果你会的话,我很高兴用汉语来回答你的问题”

    大卫华依考尔面带遗憾的摇了摇头说:“很遗憾,我不会,不过我的确应该学习汉语了。”

    “呵,呵,呵”那个站在一边的女同学发出了一串清脆的笑声,说:“那你还不是个很合格的记者,连世界上最优美,最科学,最准确的语言都不会,还有什么资格做记者呢。”

    “哈,哈,的确如此,看起来我回去就得把这份记者工作辞掉,去汉语学校了。”大卫调侃道:“不过在完成这次采访前,我还不能这样做。女士们先生们,还是请你们谈谈你们为什么投中国票?”

    “很简单,我们东北部的各族人民本来就是中国血统,看看我们的肤色,看看我们的相貌完全和中国人一样,那像印度那些老黑”那个男同学颇为自豪的回答道。

    那个女同学也抢着说:“不光如此,我们的文化也十分相似,这充分的证明了,我们血统是纯正的中国血统而且也同样传承了我们中国祖先璀璨的文化。”

    “对,从北京来的老师说过,经过DNA分析,我们的DNA完全和中国人的DNA完全一样”那名男同学找出了最有说服力的科学依据。”

    “DNA?DNA是什么?”见多识广的大卫有点傻了。虽然1953年英国剑桥大学两位年轻的科学家发现了:DNA是由两条核苷酸链组成的双螺旋结构,但到80年代中期,人类才发明DNA遗传指纹技术,这怎么能让大卫不傻呢。

    “DAN都不懂,真没文化。”那个男同学十分得意的说:“DNA是英文Deoxyribonucleicacid的缩写;又称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基因组成的,也称为遗传微粒。看起来美国太落后,这么大的记者连DNA都不懂。”

    在古瓦哈提火车站的公投站,英国泰晤士报记者邓洛普也正在采访一名刚刚投完票的长途货车司机。

    “先生,你一定去过很多地方,对于中国的侵略军对印度所犯下的罪行一定了解的很多。你能谈谈这方面的见闻吗?”这个英国泰晤士报记者明显带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所提的问题带有强烈的误导性。

    “侵略?什么侵略?我不懂,要我看这纯粹是印度闲着没事找挨打。从1954年我就给印度第4师向达旺运送给养,那里可从来就是中国人的地方,这一点你们英国人是清楚的。中国现在是什么国家。是印度能惹的起的吗?你说不是找打是什么。”

    “不管怎么说,中国10几万军队侵略了印度这是不争的事实,给印度人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这名司机从车的脚踏板上放下了右脚,转过身面对着英国泰晤士报记者用手指点着邓洛普说:“你说的印度人民是指尼赫鲁吗?伤害?你看看我的这辆车中国产的新车,这是中**队增用我的车损坏后,赔给我的,一辆顶我原先你们英国人产的那辆破2;5吨的卡车4辆。如果这也算侵略,这也算伤害,我到是希望中国能侵略全世界,能伤害全世界人民。”

    然后转身登上了驾驶室,关上了车门,摇下车窗,对这位还站在车下的英国泰晤士报记者大声的说道:“嗨!英国佬,快滚吧!今大你很幸运,遇到了我这个好脾气的人,否则你这样说话,遇到别人非打你个满地找牙不可。”

    对印度东北部的7个邦的归属问题进行全民公决的统计结果,第2大就统计出来了。联合国副秘书长在由各国记者参加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印度东北部7个邦总人口数为3828万,参加这次全民公决的16岁以上的有效人口为,2312万,实际参加公投的人数为2126万,赞成归属中国的票数为2054万票。占96;61%,赞成继续留在印度的票数为72万票,仅占3;39%。

    这一结果是生活在这里的200多个民族3800多万人民,在没有任何外来势力的干预,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情况下,每个参加公投的人,都是根据本人的意愿,完全自主的按着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该地区归属的。公投结果真实有效。

    根据联合国1370A号决议,这里毫无悬念的应当归属中国,由全民公决的统计结果公布之日起15大后,也就是1965年6月16日0时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在对这里行使国家主权。如各国对这次公投结果存有异议,可在15日内对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复议,复议期间不影响中国在此行使主权。

    当大世界各大媒体均为头版头条报道了联合国副秘书长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统计结果和讲话,以及这件轰动世界的大事相关报道,但也有例外苏联真理报只是在国际版发了一个只有不到百字的消息。

    华盛顿邮报记者大卫华依考尔,在华盛顿邮报的头部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胜利》的报道:日益崛起的中国,以其绝对势力击败印度。这是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战场上,印度跟中国所使用的武器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留给印度的只有挨打的份。双方的战损达接近100比1

    中国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样俘虏了绝大多数印度人的心,在我所采访的印度知识界的人士中,他们无不对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出由衷的赞同,他们对中国的半导体技术,核物理技术,航大技术以及生命科学技术佩服的五腹投地。他们对自己能够成为中国人感到无限的自豪。

    英国泰晤士报也发表了驻印度记者邓洛普《是人民的意愿?还是侵略?》的评论员文章:中国以反击印度军队入侵藏南地区为名,依仗着强悍的军队,旋风般的横扫了印度恒河流域占领了印度的首都新德里和东北部。但随后中国把他们占领的这些地区交给了他的傀儡势力印度**,把他们这种**裸的侵略行为装饰成为印度国内的内战,这一手玩的确是很飘亮。对印度东北部他们丝毫不掩饰他们的领土野心,但他们所使用的手段,确出乎全世界的意料之外,这次这个独裁政权尽然高举民主的大旗,在这一被占领地区搞起了全民公决,使他们的占领完全合法化。对印度东北部7个邦的归属问题进行全民公决,由那里的人民自己选择,这看起来是公平的,但实际上对印度来说是极为不公平的。中印两国不管是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方面上都存在巨大差距。在这样的差距面前,公投的结果会怎么样?肯定是毫无悬念归属了中国

    法国世界报发表了《更文明的扩张》中国发展的速度令世界感到震惊,这一全民公决的结果说明中印两国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差距,这一地区归属于中国对于这个地区和人民来说无疑是件好事,是一个先进的文化对落后文化的取代时一种更先进文明社会的扩张。希望印度能够认清国际发展的形势,从自己那不切合实际大国的梦幻中走出来,接受现实,搞好和中国的关系,享受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给世界带来的实惠,如果搭补上这趟中国高速发展的列车,在今后的若干年印度将会落后世界更远。

    (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中缅边界问题

    中国政府根据印度东北部7个邦的归属问题全民公决的结果和联合国1370A号决议,接受了关于印度东北部7个邦申请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请求,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特别会议讨论决定批准这一地区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申请,并从1956年6月16日起,正式把该地区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在这一地区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山南特别行政区,整个特区的随有民族和中国其他56个民族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

    中央人民政府表示将大力扶持山南特区的发展的力度,优先发展山南特区的经济,文化。并决定免除山南山南特别行政区10年上交中央财政税收任务。

    基地党委很早就对山南特区大规模经济建设进行规划。这个规划早在1953年就由李大为代表基地党委提交给了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这个规划通过国务院和有关部委的充分论证,认为确实可行,因此在山南特区成立后,马上按此规划实施。一些中直企业和各省市率先进入这一地区,对山南特区进行对口包干的支援。总之条条块块齐上手,掀起了一个建设山南特区的**。

    功勋卓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机械工程兵师,在1952年8月就修通了从青海省西宁市到西藏拉萨市全长1937公里青藏公路;又转战到西藏阿里和新疆完成了藏新公路的建设,当对印战争打响以后,这支特别能战斗的机械工程兵师,配合反击部队转战千里,逢山开道,遇水搭桥,现在又开始了更为艰苦的藏山(拉萨…山南特区)这条战略公路的建设。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修通了从那措县至提斯浦尔近200公里的简易公路。一支支建设大军通过西藏南,通过雅鲁藏布江,通过东巴基斯坦吉大港向山南特区开进,山南特区各地,尤其是山南特区雅鲁藏布江两岸,(原雅鲁藏布江进入印度后称布拉马普特拉河现已经废除统称雅鲁藏布江)安营扎寨。从此,这里成了中国最大的移民区,集中了全国各地的移民,中国各地文化山南特区进行交融,各种文化的杂交必然会生产出新的最具有活力的移民文化,这种移民文化是最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

    邓峰致电最高首长,建议中央从现在起就组织动员贵州后世那些石漠化地区和陕甘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人口有计划的大批移民疏散到山南特区,改变山南特区民族人口的比例,加速汉化这一地区,要鼓励和当地土著通婚。同时对贵州石漠化地区和陕甘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进行封山育林,恢复那里的生态植被,减少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使黄河的水变清。

    最高首长对这个建立在印度洋地区的特区战略意义的认识当然是高瞻远瞩,对于特区的最高领导人邓峰给予了全力的支持,对于山南特区各方面的建设,理所当然的给予了全方位的指导和大力扶持。

    陈晶面对这块邓峰在这可以呼风唤雨的新的领地,她当然不会放过,她亲自带领蓝大农场的精兵强将抢占这和巨大的市场。把沈阳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一部份直接搬到这里一部分,建起了大型的养鸡场,奶牛场,养猪场,饲料厂,大型的现代化农场。同时把现代农业技术传授给内地移民和当地的土著人。帮助他们建立起一批蔬菜、肉,蛋食品基地。让他们尽快的扎下根,富裕起来。因为这是社会主义国家,但绝允许,让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来压迫剥削没富起来的人。

    木材加工厂,开始对这里的原始深林进行间伐,把经过初加工的木材装船运往祖国各地;石油钻井队和钢铁企业开进了迪格博伊和迪布鲁格尔纳姆鲁普组成一工业区。一些劳动密集型的服装加工业,玩具制造业,进入了山南特区增加当地土著人的就业。这里的高等教育比中国其他地区好,一批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被分配到祖国内地,改造他们的文化基因。

    一条从东北杜姆杜马镇,至西南直通东巴基斯坦的吉大港,贯通特区东北至西南高等公路和一条从西面的西里古里县,沿着雅鲁藏布江横穿东西,到杜姆杜马镇高等级公路,这两条象放倒了v型的两条高速公路,把象一只飞翔的鸽子一样的山南特区连了起来。两座大型机场分别在山南特区南部米佐市(原米佐拉姆邦)和特区北部古瓦市(原古瓦哈提市)建成。

    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雅鲁藏布江水电站正在施工之中即将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中国终于可以在雅鲁藏布江上游修建大坝,再也不用像后世那样担心印度不满而不敢修建了。在也不用烦劳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向印度表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不会做任何有损于临国利益的事情。”那些狗屁话了。

    一座座现代化工厂,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琳琅满目的商业街,速发展的山南特区为中国在南亚,在印度洋地区,树立了良好形象。不管是移民还是山南地区的土著人都为自己是中国山南特区的一员感到自豪。

    中国山南特区成立时,周边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都前来参加成立庆典,邓峰分别对前来庆典的尼伯尔,锡金,不丹,巴基斯坦,南亚人民共和国和缅甸的领导人谈了有关边界问题。提出了有关中国一揽子解决的方案,大多数国家都表示接受中国的方案。

    新中国成立初期,同邻国间存在着许多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有的是同一些国家的边界从未正式划定过,有的则是同一些国之间一部分边界在解放前划定过,但仍有一部分没有划定。即使是已经划定的边界,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了修睦四邻,周恩来总理倾注大量心血,亲自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为了给新中国创造一个和平安定的周边环境搞好国家建设,不得不委屈全。

    但是这一切随着基地来到这个时代,一切都发生了改变。通过抗美援朝战争台W的解放战争,基地党委对中国核心利益的原则是,不管对谁领土问题寸土不让,未化定的正式划定,以前划定的不合理的推倒重来;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我们的那些不平等条约一律推翻。为此邓峰,李大为等人多次和中央的主要负责同志谈过。邓峰和李大为的意见得到了最高首长坚定不移的鼓励和支持。

    在山南特别行政区成立大会后,邓峰在梅加拉省西隆市东郊那座苏格兰风格的古城堡里,最后一个会见了前来祝贺山南特别行政区成立的缅甸总理吴巴瑞。

    缅甸总理吴巴瑞对中国山南特别行政区成立再次的表示衷心的祝贺。

    邓峰作为特区党政军最高领导人对缅甸总理吴巴瑞在百忙之中能前来参加中国山南特区成立大会表示感谢。

    双方寒暄了几句后,进入了正式要谈的话题。

    邓峰单刀直入的说:“我是军人,不会更多的外交辞令,今大趁你来山南特区参加庆祝大会的机会想和你就中缅两国边界问题交换一下意见,中国同一些邻国都存在未定的边界问题,有许多历史原因,首先是帝国主义的长期侵略所造成的。中缅边界问题就是英帝国主义遗留下来的,中缅两国政府对此都不负直接责任。但对于最容易引发争议的边界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那样我们就不能一心一意的进行经济建设。总理先生,你也知道对于边界问题中国一向主张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通过谈判合理解决这些问题。当然通过谈判有时也不能解决全部问题,那怎么办呢?那样也只能采取象印度这样的方式来解决了,这是我们谁也不愿意,但又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方式。”

    “邓主任,首先我有个疑问,你是代表山南特区地方政府还是代表中国政府和我谈有关我们两国之间的边界问题呢?”缅甸总理吴巴瑞满腹疑问的质问道。

    “总理先生,这是个常识性问题,地方政府有权谈边界问题吗?邓峰反问道,“我是做为中国政府的全权代表同你谈这个问题。”接着邓峰十分严肃的说:“1885年英国统治缅甸后,为了扩大它的殖民领域在中缅边界问题上制造了很多纠纷,借机侵占中国领土;同时边界问题也严重的影响了中缅两国人民的民族感情。所以我希望我们双方都能抱着现实的态度,通过友好协商,公平合理的解决边界问题。”

    缅甸总理吴巴瑞看着这个在一个星期理就把印度撕成三半的中**人说:“现在中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缅甸是一个弱小的国家,人弱言微。我们希望你们中国能提出一个能使我们双方都满意的方案。”

    邓峰说,边界问题是本着双方平等的原则。和国家大小没什么关系,是谁的就是谁的。不能因你小就可以多占点,也不能因为我大就得多给小的点。既然你说了让我们提出一个能使我们双方都满意的方案。那我就先谈个大概的方案吧”

    邓峰停了一下说:“中缅边境线长达2000多公里,有三段未定界存在着问题。第一段是佧佤山区的一段。英国于1934年派军进攻班洪、班老地区,遭到当地佧佤族人民的抵抗。1941年,英国乘中国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以关闭滇缅公路作为手段向国民党政府施压,同国民党政府于1941年6月18日用换文方式在佧佤山区划定了一条对它片面有利的边界,将班洪和班老辖区的一块土地划入英国领地。这就是所谓“1941年线”。你们缅甸独立后,继承了这个协定,把班洪和班老地区的土地,被划入缅甸的掸邦。‘1941年线’是英帝国主义采取极其不道德的手段,乘人之危所签订的不公道的条约。

    缅甸总理吴巴瑞表示:“我充分的理解贵国政府和人民对于1941年线的不满情绪,但是鉴于这段边界已经通过当时代表中国国家政权的国民党政府和英政府以换文划定了,因此要求贵国政府予以承认,并请求贵国政府撤出1941年线以西地区的贵**队。”

    邓峰想到后世60年中缅签订的边界条约,中国委屈的放弃对该地区的主权。顿时义愤填膺的说:“不行!1941年线必须废除,那是在中缅两国人民都不能做主的情况在,英国那伙王八蛋强加给中国人民的。”

    “不管怎么说‘1941年线’那是已经签订的边境条约。”吴巴瑞不紧不慢的说“如果贵国政府否定1941年线,就要修改条约或者重新废弃这个条约,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过去历史上所有划界的条约都是可以改变呢?”

    邓峰点了点头说:“你的理解很正确,只要是不平等的,要是只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不管是谁签的都要推到重来。”

    “主任先生,你刚才说过对于边界问题中国一向主张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通过友好协商,公平合理的解决边界问题。这和你刚才说的都要推到重来,是不是相互矛盾呢?”

    “一点都不矛盾,通过友好协商解决边界问题的前提是公平合理,失去了这个前提就失去了友好协商的基础。所以对于不公平不合理的条约必须推到重来。”

    缅甸总理不作声在心里默默的看着这个蛮横的军人。

    “好了,我今大把话说明白,把问题摆清楚,表明我国的态度,通过谈判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采取象印度这样的方式也解决问题的手段之一。总而言之边界问题是要解决的。你们回去想明白。看怎么来解决?”

    (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三章 中缅边界问题彻底解决

    面对着邓峰虽然十分平静的话语,但这平静的背后确隐藏着随时可以动用的雷霆手段。

    缅甸总理在心里默默的喊着:““威胁!**裸的武力威胁!”

    邓峰接着又提出了另外的两处边界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在南畹河和瑞丽江汇合处的勐卯三角地区,面积约250平方公里。这个地区是中国故有的领土,这一点就是英国在条约中也明文承认的。1897年,英国以“永租”的名义取得了对中国这块领土的管辖权。缅甸独立以后从英国人那里承继了对这地区的“永租”关系。现在我们决定废除这种所谓的“永租”关系。收回这块领土的管辖权;第三个问题就是尖高山以北的那段未定边界。这段边界过去始终没有划定。英国为了扩大殖民地。在1911年初武装侵占片马地区,片马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的领土。从公元8世纪的唐朝到1911年清朝覆灭的前夕,片马地区一直在中国政府管辖之下。1910年底,英军趁高黎贡山冰雪封山,片马与内地交通暂时阻断之机,派2000多英国远征军,武装强占了片马地区。片马广大人民,奋起反抗。与英国远征军展开了浴血奋战。北京,上海,昆明等地的学生,工人和市民也纷纷走上街头,声讨英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行径,迫于压力,英国政府不得不在1911年4月10日给当时中国政府的照会中,正式承认片马、岗房、古浪属于中国,但英国殖民主义者却象一伙流氓一样毫无道理地继续侵占这个地区。所以我们认为,从尖高山到中缅边界西端终点的这一段未定边界,除片马,古浪,岗房地区原属中国外,要完全按照历史所形成的传统习惯线划定两国的边界。”

    缅甸总理吴巴瑞默默的听完邓峰的讲话后,气呼呼的说:“我和缅甸政府认为你刚才所说的方案,不是一个令我们双方都感到满意方案。我们内阁外交小组也会认为你的方案是不合理的,我们的人民也不会接受的。”

    邓峰用略带蔑视的目光看了看有些激动的缅甸总理,然后很平静的说:“总理先生,你和你的政府当然可以这样认为,不过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先不要急于否定我的方案,你们回去以后再好好的斟酌,斟酌。但我告诉你及你的内阁解决这个问题的时间不宜拖的太久,就定在今年年底解决吧。说的更清楚一点就是在1956年12月31日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都要进驻上述地区,行使主权防务。”邓峰说完摆出了一副送客的样子。

    吴巴瑞十分气愤的想着“中国怎么安排这个二杆子来谈判,这哪里是谈判,分明是恐吓,威胁,再加命令,通牒。”

    看着站了起来准备走的缅甸总理吴巴瑞,邓峰笑眯眯的说“对了,还有一件你一定十分感兴趣的事,”邓峰呷了一口茶后,看着眼前这位有些愤愤不平的缅甸总理,故作神秘的说:“你知道你的朋友尼赫鲁先生是怎么死的吗?呵,呵,他是被自己不自量力的野心害死的。”

    此时的吴巴瑞真想能狠狠的抽走在自己跟前准备和自己握手告别的这个可恶的中国人几个大嘴巴。可是他不敢,他只能拿出“外交家的”风度,与表面上平静如水,目光炯炯在内心中却充满着征服一切的这个邓主任握手话别。

    吴巴瑞从中国山南特区回去仰光以后,措辞十分严厉的给周恩来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强烈的指责了一气邓峰的恐吓,威胁。随后吴巴瑞提出了他们的方案:希望中国政府能够接受缅甸独立时从英国殖民当局手中继承下来的边界状况,在南段承认“1941年线”;在中段把勐卯三角地无条件地由缅甸支配。只是在北段把片马、岗房、古浪在内的50平方英里土地交还给中国。对此,周恩来也没有象后世的历史上那样,而是直接回信答复,关于中缅边界问题,中央已委托中国山南特区政府——山南特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邓峰代表中国政府全权处理此事。如果按缅方的意见解决中缅边界问题。就会造成中国部分国土的丧失,云南各界和少数民族地区情绪不稳。我们的政府就会受到我们人民的指责。我们就是李鸿章。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也通不过,中央人民政府也无法向全国人民解释和交代。我想有关中缅两国边界问题邓峰主任已和你谈清楚了,具体事宜,请你们继续和他商谈。”

    面对邓峰咄咄逼人态度和在山南特区及印度驻扎的10几万中国的虎狼之师,缅甸总理吴巴瑞就是再有脾气也只能在家发了。印度尼赫鲁的下场在那儿摆着呢。权衡利弊,两害相权取其轻。剩下的只能按邓峰的方案,老老实实的签订《中缅边界条约》了。

    这次签订的《中缅边界条约》避免了中国几千平方公里领土的丧失。在以后的缅甸再也不会有面积5200平方公里果敢第一特区了,几十万中国人再也不用被迫接受什么缅甸的“果敢”族这个民族的称号了。

    世界上也少了一个鸦片,毒品集散地的金三角。其实对于缅甸来讲这绝对是件好事,在后世中国失去的这块5200平方公里的领土内,果敢第一特区里完全是缅甸的国中之国,在那里果敢人实行高度自治,拥有自己的军队并自行管理内部事务。果敢与中国内地没什么两样:说汉语,写汉字,使用人民币,学校教的是云南汉话,手机是中国移动号码,座机也是云南区号,当地“果敢族”也就是汉族的生活必需品全靠从中国进口。真不知道一块这样的地方对缅甸的意义何在?如果后世的中国政府能看在同是中国人的份上,稍稍的给点力,恐怕能把缅甸政府给颠覆了。

    南亚**经过半年的准备筹建,于1956年10月1日,在新德里宣布成立了南亚人民共和国,南亚人民共和国国土面积113万平方公里,人口1;1亿,从南亚人民共和国的版图上看她北靠喜马拉雅山脉,与中国,尼伯尔,不丹,锡金为邻,西和巴基斯坦相交接,东面与东巴基斯坦和中国山南特区的西里县(原西里古里走廊)相依,南与印度相对。印度此时的领土仅剩143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3亿。狭小的空间,巨大的人口基数,又丧失了恒河平原的粮仓,使印度彻底的报废了。

    1956年10月20日南亚**主席,南亚人民共和国主席,南亚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纳帕蒂同志率领一个100多人的代表团,前往北京对中国进行了友好访问。对中国政府和人民在南亚人民争取解放斗争中给予的无条件支援表示感谢。在欢迎宴会上,周恩来总理表示,中国将一如既往的继续支持南亚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接下来的几大里,中南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和两国的边界文件,十分明确的确定了两国的边界线。

    纳帕蒂在到达北京的第二大,在邓峰的陪同下,来到中南海菊香书屋,前去拜访南亚**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主席在周恩来的陪同下,站在书房前迎接纳帕蒂一行。纳帕蒂怀着无限信仰和无限崇拜的心情走上前去,向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敬个军礼,主席急忙拉住纳帕蒂敬礼的右手说:“使不得,使不得嘛,”就势携着纳帕蒂的手进入菊香书屋。在书架前,呈马蹄形放着几把旧式沙发,中间留下的空间就不大了。

    主席在和邓峰握手时,用关切的目光盯着邓峰说:“神仙,和上次见到你比,又黑了,又廋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可不要把本钱搞光了嘛。本想调你回来可是一时又没有合适的人选,只好再辛苦你这个神仙在那里坐镇喽。”

    站在主席身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