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飞豹出击-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守青一面喝着酥油茶一面说:“据我们侦查和对印军俘虏的审问的情况来看,印第7旅这次是死定了。”高守青一面在地图上比划着一面说:“克节朗河谷的地形:西侧是不丹的群山,北面是塔格拉山脊,克节朗河在由西向东流过1号桥后突然来了一个90度的大拐弯。整个地形是一个三角形的大口袋,沟壑纵横,连基本的战术机动都很困难。印军第7旅跑到这里来简直就是给自己划地为牢。”

    “印军的具体部署情况怎么样?”张国华问道“印第7旅一共三个营,沿着克节朗河一线摊开,正面宽达近20公里,没有纵深,各营之间的结合部没有掩护,没有战役预备队。而且克节朗河本身又是一条极易徒涉的小溪流,根本无险可守,这样的防御态势跟鸡蛋壳没什么两样,一捅就破。也不知道印度的这些将军们是怎么想的。另外,据我们昨大和印军交手的情况和俘虏交待,印军的战役准备工作也是极其糟糕,连最基本的后勤供应都无法到位。现在阿三那些一线步兵只携带了3大的给养,一旦战局僵持,饿都把他们饿死了。弹药少的可怜,每名士兵只有60发步枪子弹,机枪弹药不足一个基数。更可怜的是这帮阿三没有炮兵支援。一个6000多人的旅仅有12门81毫米迫击炮,炮弹连一个基数都不到,还没有我们机炮连的炮多呢。这些阿三纯属找死来了”

    “我们战士的士气怎么样?”张国华关切的问道。

    “就是一个字士气高昂!我们这两个连可以说,人人摩拳擦撑,个个斗志昂扬,都盼望这一杀敌立功的战斗时刻早点到来。”高守青颇为自豪的回答道。

    “哦,”张国华笑了笑,很感兴趣的问:“那不错嘛,你们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受领任务后;我们就不间断地进行政治思想动员;首先让全体指战员明白,我们这次对印度的战争时正义的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列强对我们侵略斗争的继续,印度继承了英帝国主义的对我国侵略的成果,而且印军曾和他们的主子英帝国主义八国联军进过北京烧杀掠抢,是地地道道的帝国主义的走狗和帮凶,要不怎么能叫红头阿三呢。通过这些教育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干部战士的爱国主义的热情,和对印度强烈的无产阶级革命义愤,使我们全体指战员对印军恨之入骨。”

    “不错,不错!确时不错!这是谁的主意”张国华赞叹道。

    “这些都是我战友告诉我的。”高守青突然想起来说:“对!我的这个战友,你应该能认识,就是和邓峰司令员的警卫员。”

    “哦!你是杨光的战友。”张国华惊奇的问“这么说参加过顺川的隘口血战喽?”

    高守青自豪的说:“那是肯定的了”

    “我说你的仗打的这么好。不过有一点你说错了,他可不单单是邓司令员的警卫员那么简单。”张国华说。

    “还有一点就是我军单兵火力占有压倒性的优势,也是士气高昂的一种因素”高守青挠了挠头,补充的说道:“我们使用的全是51式自动步枪。你知道吗?印度阿三管那叫小机枪。印军用的都是英军在二战时期使用的李。恩菲尔德7。7毫米栓动步枪和布伦式轻机枪,无论是火力,精确性还是杀伤力,我军都占有绝对优势。战士们对自己手中的武器充满信心。优良的武器结合扎实过硬的战术是我们士气高昂的物质基础。”

    张国华哈哈大笑的说:“好样的!我看你当政委也行嘛!怎么样到我西藏军区来?”爱才的张国华挖起第6集团军地沟来了

    接下来高守青总结了自己的一些战法和体会以及对下步反击行动自己的建议。最后他向张国华提出一个超出自己汇报范围的建议:由东平只珠担任勒门巴这一地区的民兵连连长。

    通过高守青的介绍,张国华认为,我军缺少藏族干部,尤其象东平只珠这样的工农出身的藏族干部更缺。所以直接批准东平只珠为错那县武装部代理副部长,待打完这一仗,再补充正式任命。

    “我操,我这个副连长,一个提议提起个正营职干部。一个人的成功在于机会,也在于在于自己的把握。有着偶然性也有必然性。东平只珠是个简单而又朴实的好人,遇到了我这个伯乐,于是这几大就从一个普普通通的藏民当上了县武装部副部长。东平只珠知道后不知会美成啥样,哈,哈,别把这小子给累坏了”高守青想着想着自己都笑了。

    东方欲晓,4月18日当大际间露出第一道大光时。我军上百门火炮齐声怒吼,刹那间一发发高爆弹,高爆燃烧弹,钢珠高爆杀伤弹带着可怕的尖啸,重重的砸在印军设在克节朗河谷的阵地上,整个克节朗河谷都被我军炮火所淹没变成了一片沸腾火海,一截截断臂残肢,破枪烂炮飞向了大空,对印度的边界战争东线战役正式打响。

    3000多发122毫米火箭炮弹落在克节朗和章多的印军阵地上,这次炮击是后世62年上所用炮弹数量20多倍,爆炸威力100倍都不止。15分钟的炮火准备,印军阵地上所有暴露人员被杀伤高达75%,印军表面阵地完全丧失了使用价值。其间印军的那12门英制81毫米迫击炮曾徒劳的尝试反炮火准备,没等他们标定射程和射击诸元,已被我军的炮火连人到炮撕成了碎片,送上了大空又重重的落下,被炸起的炮车车轮落地后,带着烈焰跳跃滚动着。

    随后我军的炮火,高守青带着一连战士冲过了克节朗河南段的1号桥,154团3营也随之冲过了与之相邻的2号桥。他们凶猛的冲进了印军的前沿阵地,由于我军事先对这一地区印军的无线电信号进行了电磁干扰,遮断的印军的一切通讯联络,使印军上下左右彼此都失去了联系。15分钟的炮火准备使印军损失一大半。活下来的印军官兵还未从巨大的恐惧中清醒过来,高守青他们在一片喊杀声中,把子弹不断的射进残存印军官兵的身体中。

    最先从我军炮火中苏醒过来的是布防在1号桥后面500米处,一个40多米高隆起的小山坡上的印军第3连。第9旁遮普营3连连长达什拉斯少校,从压在自己身上压着足足有一尺厚的泥土中艰难的钻了出来。他摇了摇头上的尘土,感到脑袋还在自己的脖子上,只是听不到任何声音。旁遮普人从远古时代传下来的尚武精神在他的身体中迸发出来。他以旁遮普人独特的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性格,凭着炮击前自己对阵地的记忆,用手拼命的扒着身边的一个被炸塌了的机枪掩体,他的手被尖利的碎石划的血肉模糊,他心里就有一个信念:不能愧对以他为荣的家人,要对的起,自己家中把自己挂在最醒目地方的照片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第7旅的覆灭

    第9旁遮普营3连连长达什拉斯少校终于用他那血肉模糊的双手,从炸塌的机枪掩体中拉出了一挺布伦式轻机枪,接着又扒出了3个弹夹看到自己的阵地上还活着的第7排排长沙比辛格少尉及五,六名士兵。他向他们大声的喊着:“快向那些冲锋的中国人射击”可是这些人并没有什么反应,他知道这些人和自己一样都被中**队猛烈的炮火震聋了。他看着渐渐逼进的中国人。他自己滚到了一个弹坑中,架起机枪向冲上来的中国人疯狂的射击。他看到这些中**人利用树桩,石块,弹坑做掩护,交替跃进,速度奇快,单兵技能非常纯熟,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移动时,总是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掩体,几乎没有机会准确的瞄准他们开火。但达什拉斯少校他们还是给一连造成了1死3伤的伤亡。

    高守青红着眼睛向跟在身边的石磊大声的喊道:“给我敲掉那挺该死的机枪”

    石磊在快速行进间,倚在一颗被炮火炸的只剩一个木柱的树后面,向操纵机枪的印军3连连长达什拉斯少校开了一枪。子弹穿过了达什拉斯左侧脖子,顿时血流如注。但他坚持打完了弹夹中的最后的一颗子弹,在他身旁的沙比辛格少尉看到连长受伤,急忙放下手中的李。恩菲尔德步枪,掏出急救包跪在地上为自己的连长包扎脖子上的伤口。

    “嗒”这次石磊准确的击中了沙比辛格少尉的头部,7。62子弹从沙比辛格的后脑钻了进去,击碎了小脑与脊髓相互联系的重要通路…脑干,然后从他上唇部穿了出去。失去强大能量的子弹打掉了和沙比辛格少尉面对面受了伤的达什拉斯少校的两颗门牙最后停留在他的嘴里。达什拉斯少校艰难的推开可倒在自己身上沙比辛格少尉的尸体,吐出了自己的碎牙和子弹。艰难的向机枪爬去

    剩下的那几名印度士兵扔下了打光了子弹的步枪,跪在地上向佛主为自己祈祷。这还真有点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味道。不过现在才想成佛晚了,只能成鬼了。中国人的一发发子弹毫不留情的射进了他们的身体。

    一连迅速的冲上这个小山包,高守青端着上了刺刀的51式自动步枪,走到了达什拉斯少校身边,“Iwaswounded。Please”(我是伤员。请你)达什拉斯少校看着红了眼走上来的中国中尉说道。“去你妈个X的”高守青现在可没心情听他说什么日内瓦公约,更没有心情练英语口语,一边骂着一边把51式的多用刺刀狠狠的插进了这个印度少校的胸膛。

    第6集团军摩步旅一营一连和西藏军区154团3营,攻下了印军第9旁遮普营前沿阵地。随后留下少许人员打扫战场,向第9旁遮普营指挥所的卡隆地区进攻,第9旁遮普营指挥所东北侧有几个在炮火中残存下来的地堡,印军便依托这几个残存的地堡,以轻,重机枪密集火力阻止一连冲锋。高守青立即组织各班的40火箭筒和机炮排的火焰喷射器对印军的这些残存的地堡进行清理。

    德毕尔。辛格中校正拿着望远镜蹲在指挥部前的一块石头的后面,专心致志的观看着周围的战斗,他在移动望远镜时,太阳光照在望远镜的镜片瞬间折射出一道反光,高守青极为敏感的扑捉了这个瞬间闪动的光源。他看了看这个500多米外的重要目标,拿过跟在自己身边通讯员的电台,直接把那个闪光点位置的坐标通知给了后面的炮兵指挥部。

    “嗖,嗖,嗖”一发发带着尾焰的火箭弹从空中呼啸而过。“中校,危险!”一个印度卫兵大声的喊着。晚了!这群炮弹是又准又狠,直接落在了第9旁遮普营半地下的指挥部的周围。顿时硝烟四起、血肉横飞,把这个逃过了一劫的第9旁遮普营指挥所翻了个底朝大。

    “德毕尔。辛格!德毕尔。辛格中校!”从炸塌了的半地下指挥部爬了出来的印度第四军第4师通信团团长泰瓦利中校,惊恐的喊着早以毙命第9旁遮普营营长,他看到一块弹片直接打在了德毕尔。辛格中校额头上,整个头颅从发际以上大部分被弹片切掉,右肩部和整个右臂挂在了40米外的一颗树梢上。跟在营长身边的副营长及两个警卫兵全部丧生,死相也是惨不忍睹。泰瓦利中校不由的“哇,哇”的大吐了起来。指挥部里的人也都死了,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活下来的,他由衷的“感谢佛主的保佑!”他含着热泪双手合十跪下地上向着西方,嘴里不知道嘟囔着什么。他完全吓傻了,在今后的余生中,除了吃饭,睡觉外。这个动作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经过l小时激烈战斗,一连和154团3营,全歼了第9旁遮普营739人,俘虏198人,缴获4门迫击炮、28挺轻机枪、13具火箭筒、12部电台,击毙该营营长德毕尔。辛格,俘虏了被吓成精神病的第4师通信团团长泰瓦利中校。1连和154团3营,在这次战斗中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伤亡72人。

    稍作休息后,高守青随后向全连大声命令道:“下一步我们还要向章多迂回进攻,没有人照顾俘虏和这些阿三的伤员!把我们抓的那些俘虏交给3营。三排长!”

    “到”

    “你们排留一个班,照顾连里伤员和烈士的遗体。其余的跟我向章多方向攻击前进。消灭印军第七旅旅部,把他们旅长抓来玩玩。走!”

    一连在运动到克节朗河4号桥后面时,遇到了从4号桥印军阵地退下来的,印军第2拉其普特营第4连副连长旁德少校带领的10来名残兵败将。走在队伍最前面的高守青率先对这10来名还试图进行抵抗的印度官兵进行了一次集火射击,顿时把这些印军官兵打成了马蜂窝。随后高守青命令1连从后面向第2拉其普特营营部和驻扎4号桥地区的印军第2拉其普特营第1连以及第2连的残兵进攻。面对两面夹击的第2拉其普特营,在营长里德克尔中校带领下90多名印军官兵向一连投降。高守青把这些俘虏交给了正面进攻的西藏军区的155步兵团。

    随即率领1连,向西面10公里外的章多方向快速穿插,在行进间,又与从驻扎在5号桥退下来的一军第1/9廓尔喀步枪联队第3连残部遭遇到。廓尔喀步枪联队3连40余名印军在连长希尔普上尉的带领下,竟放下了没有多少子弹的步枪,抽出了廓尔喀弯刀,想冲上来和1连展开肉搏战,高守青还真想和这些传说的无比凶残的雇佣兵过过招。可是一想这都什么时代了,还玩这套,那不是和对手一样SB吗。他命令战士们等这些愚蠢的廓尔喀人冲上来再后狠狠的打。他自己换上了一个新的压满了30发子弹弹匣,把51式自动步枪机匣右侧的快慢机柄摆在了全自动的发射挡上,然后端平了51式自动步枪,稳稳的站在一块平缓的山坡上,等着这伙廓尔喀SB,100米80米50米30米,他看着这些一面举着廓尔喀弯刀快速向前冲,一面高喊:“吽,廓尔喀!吽,廓尔喀!”他脸上露出了冷酷的狞笑。

    “打,给我狠狠的打”他面喊着一面抠响了自动步枪,瞬间一连的100多支自动步枪象一把巨大的镰刀,煞那间就把这40余名不知趣的家伙送上了西大。

    他看着这片倒在血泊之中的廓尔喀雇佣兵的尸体骂道:“操!和这些没有一点文化都没有的军队打仗,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副连长,东线前指来电,命令我连向多拉山口快速穿插,切断了印军第7旅的退路”通讯员大声的报告说。

    原来我军负责向章多方向穿插的第157步兵团,因地形沟壑纵横,林密无路,坡陡路滑,又携带较多的装备,到现在还没穿插到位。东线前指担心印军第7旅逃跑,因此命令离多拉山口最近的1号桥的一连,在多拉山口再设一道关卡,那里知道高守青一连他们现在已不在1号桥地区了。

    “扔掉一切多于装备,十公里山地强行军”高守青有苦说不清,看了看表命令道。

    “不行!不行!这样不行!”一直跟着一连做向导的东平只珠说:“大衣必须带着,否则晚上会冻的受不了。我知道一条通往多拉山口的小路。我带你们去肯定耽误不了事。”

    经两个小时终于赶到了多拉山口,还好没有耽误大事,到达多拉山口后,一连不顾疲劳马上修筑工事。

    高守青带着东平只珠到山上观察地形,在多拉山口可以把整个克节朗河地区尽收眼底,他看到西侧是不丹的群山峻岭,北面是塔格拉山脊,南面就是自己现在所在的海拔5638米多拉山,印军要想南逃必须经过这里或者沿着克节朗河向南撤,现在整个克节朗河流域已全部被我军占领,多拉山的东面就是1和2号桥,有154团在那里。现在多拉山口是印军第7旅南撤的唯一的一条路。山口前面是一个小山谷出了这个山谷有一条小山路直通东扯。高守青一面看着一面听东平只珠讲解着。

    高守青命令通讯员把各排排长叫上来,他指着下面的山谷命令道:“2排,3排,你们分别埋伏在山谷的东西两侧,2排在东,3排在西。你们在谷地设置一些定向地雷,机炮排在山口主阵地堵住印军通过多拉山口,1排作整个连队的预备队。大家清楚了吗?”

    “清楚啦!”

    “好了,清楚就马上行动吧。”高守青最后又补充了一句:“大家要抓紧,敌人随时可能上来。”

    高守青在山上看到2,3排在谷地两侧忙着布雷,修工事。突然看到前方1500多米处,有一对人马在向多拉山口移动,他拿出望远镜仔细的看着,大约1000多人印军,向难民一样杂乱无章的向前蠕动,他马上告诉通讯员通知各排进入阵地,准备战斗。他看着进入阵地的2,3排,还不错,山地迷彩服隐蔽效果真不是吹的。

    印军第7旅旅长达尔维疲惫的座在一匹骡子上,走在后撤的队伍中,此刻,达尔维的心完全被失败的阴影笼罩了,他原来最担心、最忧虑的事情,终于都变成了现实。

    自己对第7旅在战斗开始不到1个小时就完全丧失了对部队的控制。在清晨的战斗中,第7旅阵亡2489人,所有部队建制被完全打乱,整个旅在2个小时内就完全丧失了战斗力。

    做为前线指挥官,他早就预想到中**队会进行反击,他多次上上级建议撤出克节朗河地区,这里无险可守,可是遭到的是呵斥和嘲弄。

    在过去的一上午,他似乎在地狱里走过一遭,他亲身经历过,那种摧心裂胆的酸楚和挫骨抽筋的苦痛,这种痛苦到现在还令自己的胃部感到一阵阵的痉挛,让自己的灵魂呜咽。和中国人打仗的结果自己是清楚的。他不为自己有先见之明感到高兴,而是更多的感到一种无可奈何。

    自己尽力了,自己的属下和士兵够英勇顽强的了。在中**队如此猛烈的炮火面前,他们没有退缩,他们把印度军队所蕴含的能量和威力发挥到了顶点。可是,没有挡住中**队前进的脚步。在这个世界上谁又能阻止他们的脚步呢?

    章多被突破,第1/9廓尔喀步枪联队被打残;第34重迫击炮营,第17野战伞兵团的一个营和1个炮兵分队,印军勤务分队共约2600余人被歼。面对强大的中**队的进攻,自己和旅部直属人员在销毁了所有文件后,只能带着旅部直属人员随着这些完全失去建制的溃军向南撤了,关于自己的命运,考尔的嘲笑,塔帕尔的训斥,森的暴跳如雷,他不敢去想,他的大脑麻木了。他还不知道考尔永远也不会再嘲笑他了,塔帕尔永远不会再训斥他了。

    突然,前方传来中国那特有的小机枪的枪声,士兵们嘈乱的惊喊,把他从沉思中唤醒了。

    廓尔喀步枪联队一营副营长,巴普咔沃斯少校跑了过来,惶急地报告说:“将军,前面的多拉山口有中**队拦截,咱们后退的路被切断了。”

    达尔维的心头似乎被重锤猛击了一下,他感到大脑缺氧一阵晕眩。“将军,将军。”身边的勤务兵急忙的扶住在骑在骡子上的达尔维准将拼命地喊。

    达尔维怎么也想不明白,中**队的士兵为什么没有高原缺氧的不适,在雪线以上作战,动作还是那样迅猛,奔跑还是那样敏捷,穿插还是那么的快。他睁开眼睛,故作镇静说:“不要慌,一定是中国穿插进来的小股部队。巴普咔沃斯少校组织一下部队,夺下多拉山口。”

    “是。”巴普咔沃斯少校大声的答应道。

    在这支完全不成建制的溃军中,巴普咔沃斯少校组织起一支以廓尔喀人为骨干800人的杂牌部队,并亲自指挥这只杂牌军向多拉山口发起了集团进攻,高喊着廓尔喀步枪联队的战斗口号:“吽,廓尔喀人来了,吽,廓尔喀人来了”。

    高守青站在山口上面的半山腰处的一块大石头的后面,看着七八百名印军涌进了山谷,在山谷的外面还有三四百人。他判定这是印军组织的孤注一掷的进攻。他命令担任正面阻击的机炮排开火,两挺14。5毫米的高平两用机枪顿时把进入狭窄山谷的印军打的血肉横飞。

    随着多拉山口我军高平两用机枪特有的“咚,咚,咚”的枪声,山谷东西两侧也传来了“轰!轰,轰”的一声声巨响,瞬间在山谷中的印军人马如同被一阵飓风横扫一样,纷纷被炸倒在血泊之中,整个山谷内到处都是血肉残片和象筛子一样的尸体;2排,3排在山谷中,把这种有效杀伤距离为50…100米的定向地雷,每隔30米东西两面交叉设定一个,20枚并联使用,这种群爆杀伤效果是极其惊人的。而且两面的交叉设置爆炸时没有死角。每枚地雷爆炸所产生的700枚破片呈60…120度角扇面打向正前方山谷中的印军。一万多枚定型地雷的碎片足够这800多名印军官兵们享受的了。

    紧随其后2排,3排战士全面出击对那些在这次定向地雷群爆中的幸存者进行清理。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二章 空降西里古里走廊

    当在山谷外的印军第7旅旅长达尔维准将通过望远镜了解到,进入山谷中的那800多名印军官兵全军覆灭后。他彻底的绝望了!向身边的这些老弱残兵下达了,各自逃命分散突围的命令。这些人除一部分留在原地没动等着向中**队投降外,其余的都钻进了不丹寒冷而荒无人烟的大山之中,这些连冬装都没有的印军官兵,除了个别的士兵经过千辛万苦成功到达不丹外,绝大部分都冻死饿死在这莽莽的崇山峻岭之中。就是这些个别逃到不丹的印军士兵,也在战后被不丹政府送到达旺交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而旅长达尔维准将领着100余名残兵败将,在深山老林里转悠了半天一夜后。于4月19日清晨,耐不住饥饿和寒冷的达尔维带着他的100多名属下官兵钻出大山,来到了多拉山口,向负责清剿克节朗河地区残敌的西藏军区的154团3营投降。

    我军东线反击部队在全歼了印军第7旅后,攻势不减,继续向藏南纵深发展,向达旺攻击前进!4月19日凌晨,驻守达旺的印军第四师不发一枪一弹偷偷的渡过达旺河南逃窜,我军顺利的收复了自1950年被印度占领的藏南重镇达旺。

    然而我军东线部队并没有停住他们的前进脚步,他们将向印度的提斯普尔进军!他们将和空降到印度西里谷里走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一师兵会师!完成对印度和印度东北边境特区的分割。

    19日清晨,在拉萨市以东90公里的当雄机场,15架“空中列车”大型的运输机,在机场的辅跑道上严阵以待,即将前往印度腹地与印度东北边境特区连接通道——西里古里走廊,在这个陆上通道上空投放“天兵天将”。

    西里古里走廊,是一块夹在锡金与东巴基斯坦之间宽约仅仅20公里的狭长的印度领土,是连接南本印度两块领土的交通枢纽,如果切断了这个细长的走廊就把印度北部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印度本土完全的割裂开。

    10时30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一师猛虎团1300名空降兵,在副师长耿直的带领下,雄赳赳,气昂昂的登上了停在机场辅道上的15架“空中列车”大型的运输机,待命出征。

    耿直这个原基地警卫连副连长是基地基层干部中升的最快的人之一,这完全得益于他在后世军校毕业后当了三年空降兵的结果。

    1950年,中央J委电示各军区、各野战军,要求从各陆军部队中抽调一批战斗英雄,或模范班、排干部组建空军陆战部队。不久又规定,其不足之数可从一、二等功臣中补选。很快,来自全国各部队的4763名身经百战,战功累累的指战员云集古城开封府,人是有了,但真整懂空降兵是怎么回事的人确是寥寥无几。为此刘亚楼找到邓峰要求给整几个明白人,邓峰就把已到特种兵学校当教员的耿直推荐给刘亚楼,刘亚楼又把刚刚调到特种兵学校不久的耿直调到空降一师。就这样当上了直属于中央J委这支战略预备队,在军中素有“千岁军”之称的空降一师副师长。

    不过他这个师长也没有白当,他为把这支部队培养成引导作战和开辟敌后战场,可以直捣敌军心脏的一支威摄与实战并举的空中劲旅,也的确操了不少的心,从编教材,亲自讲课,指导训练,到部队的武器装备的配制,伞具的制造没有他不管的。没办法能者多劳,谁让你比别人多了解60年的经验和教训了呢。

    经过5年多的学习训练,中国空降兵和这个时期各国的伞兵有着本质的不同,各国伞兵一般都是“步兵加跳伞”的模式,而中国的空降一师则是一支具有侦察,特种作战,炮兵,导弹等多个兵种组成的具有后世特点的现代化特种部队。真正的能作到,随时能飞,到处能降,降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战略机动部队。

    对于这次使用这只战略机动部队,邓峰是不太赞同的,他认为没有这个必要。他认为现在空降兵的使用仅是作为体现国家意志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空降兵的使用,就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决心和意志,象征的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最后耿直专程来西藏找邓峰作工作说:“空降兵在现代化战争中到底行不行?有没有用?这些还要通过实战来检验。就是中国在后世的也没有通过实战证明过这一点。”邓峰感到耿直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为了充实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建军的理论和实践也就勉强的同意了。

    8时40分,在战友们期盼的眼神中,西藏兵团空军第一师副师长王伟驾驶J10战斗机,带领为这次行动保驾护航的20架“猎鹰”J1歼击机,率先起飞了,紧随其后8架为这次空降行动开辟降落场的“破坏者”轰炸机也随之起飞,最后15架“空中列车”大型的运输机,依次升空。

    “空中列车”刚离开地面,机舱内便响起了空降兵嘹亮的歌声:“战歌如雷,马达怒吼,英勇的空降兵飞向敌后,钢刀闪寒光,满腔怒和仇,为祖国为人民英勇杀敌去战斗,插入敌心脏,砍掉魔鬼头,消灭侵略者,一个也不留……”

    9时,各机的伞兵投放长几乎同时伸出右手食指做了一个勾形状,机舱中的猛虎团的指战员干净利索地把伞绳挂钩挂在了滑行钢索上。

    “空中列车”飞过了喜马拉雅山脉略有些巔簸。但KL1101机长李明涛神情凝重,双手握操纵杆,随时准备解除“空中列车”自动状态。后面拉着近百名空降兵指战员,这毕竟责任重大,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李明涛是老飞行员了。抗日战争后期曾在“驼峰航线”飞行过8个月,这次他和三名飞过驼峰航线的原国民党飞行员亲自找到邓峰司令员主动请缨,要求执行这次飞行任务。

    邓峰到没考虑他们飞没飞过驼峰航线这个问题,因为那时的飞机和现在中国空军的飞机不可同日而言,主要是考虑到他们的技术的确不错,都有2000小时的飞行实践,也给他们点出头的机会,因此也批准了他们的请求。

    9时33分,空降一师副师长耿直下到了准备跳伞的命令,各机机长按动电钮,“嘟,嘟,嘟”的声音响起、指示灯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