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飞豹出击-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增程可达到800米有效射程;它协带方便;长度只有655毫米,装配后战斗全长也就是960毫米。可发射破甲弹、高爆榴弹和燃烧弹。〃
邓峰想到在后世;在阿富汗山沟小作坊就可生产、在国际武器黑市价不到200美元。真是太适合现在的中国了。于事他接着说。〃它制作简单。生产成本低;〃每枝。。。。。。大约也就是1000斤大米的价吧。而每发弹也就是100斤大米左右。〃
说到这儿他笑了笑说:〃我这是按以前的以前的生产成本和当时的大米价格算出来的。不一定准。但肯定不会贵。特别我军适合大量装备。〃
〃如果我们志愿军每一班能装备一枝,一个射击手;两名副射手;每人挟带四到六发火箭弹;做为近程破甲攻坚武器、那么美军有多少坦克够我们打呢?该火箭筒还可以充当近程支援炮火使用。那样我们每个连就有9门炮十分灵活几乎不受地形限制的火炮;那必将极大的提高我军的火力;它威力强大。配上85毫米破甲弹或70。5毫米的破甲弹;距离300米内;对装甲穿透厚度分别是400豪米和350毫米。现在美军最先进的坦克正面装甲也就是150毫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该火箭筒面前不堪一击。它还可以穿透1。5米的钢筋混凝土工事和2。5米以上的土木结构野战工事。这将机大的提高我军的攻坚能力。如果发射杀伤榴弹;杀伤半径可达15米,可以大量的杀伤敌步兵的有生目标。
该武器使用方便;操作容易;不需要什么特别的维护。这更适合我军的现状。一个没有经过任何军事训练的农民;经过两个小时的训练后便可使用。而且左右肩膀都可以射击。
现在美军已装备了这类武器;巴祖卡60毫米火箭筒。不过它的射程短;直射距离为100米;有效射程:270米;而且误差很大。
我军目前也少量的装备了从苏联进口的RPG2。比我现在介绍的这种RPG-7战斗力差大约3倍左右;但能有RPG2这也是不错的啦。只是数量太少。射程太短;威力不够大。大家现在对这种武器还没有充分认识。这种武器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其内将是我军乃至世界主要的步兵部队反坦克和攻坚的主导武器。〃
接着邓峰讲述了在以后的中东战争中。这种武器与反坦克导弹相配合曾在3分钟内,击毁了85辆坦克使一个装甲旅全军覆没;创造了步兵反坦克杰出的战例。聂荣臻对这个战例很感兴趣;不断的问了几个战术问题。邓峰作了一一解答。
邓峰最后说:〃如果在朝鲜战场上我军装备上这样的武器也一定会让具有优势装备的美军心惊胆战。闻风丧胆。朝鲜战场将成为美军坦克最大的墓地。我志愿军手中的火箭筒将成为美国为首的联合**永远的恶梦。;如果我军大量的装备上这种武器我敢负责的说;在今后的二;三十年内在中**队面前没有任何敌人在言装甲优势。〃
邓峰象一个后世的产品推消员一样滔滔不绝的介绍RPG7火箭筒。
接着邓峰又介绍了定向地雷及作用:
〃66式反步兵定向地雷。是一款防守的利器;它能对敌人造成大面积有效的杀伤。邓峰指着屏幕上的66式反步兵定向地雷图片说:它外型是一个略呈弧形的塑料盒子,长216毫米,高86毫米,厚35毫米,总质量1。6千克。一边说一边用手比量着地雷的长;宽;厚。如没有塑料可用铁皮替代。就是会重些。雷壳上方中心部分是瞄准孔,在瞄准孔两侧各有一个**室。雷体正面装700枚总重650克的钢珠,背面则装填了680克重的塑—4塑性炸药;没有这种炸药;可用黑索金和**代替。〃
邓峰停顿了一下;然后接着说:〃66式反步兵雷布设前必须先将其雷体下方的脚架打开固定住;将其正面;印有“此面相敌”;对准敌人来袭的方向;通过瞄准孔瞄准50米左右距离上与人体高度相当的参照物作为瞄准点,最后装上引信即可。66式反步兵雷布可根据战场情况;使用拉发、绊发、压发引信,也可使用电发火装置引爆。还有一种独特的延期引信,这个延期引信的独特之处在于不需要电源,直接将普通**装入地雷的**室,然后拧上延期引信,使用前拔掉保险销,将引信外套筒转动90°,引信即发火,延时5~8秒后起爆。引爆后产生的700枚钢珠呈60-120度角扇面打向正前方,可有效杀伤距离为50-100米内的敌人和无装甲防护的车辆,如汽车等。如将数枚地雷并联使用,其杀伤范围则更大也更有效。〃
邓峰最后说:我为什么占用这些时间讲两件武器的功能就是因为这两种武器太适合我们国家了;太适合我们的军队了。所以一分钟也不能当误;这是我们必须装备性价比极高的穷人武器。
〃**点了点头对聂荣臻说:〃你马上组织一下。尽快的搞出来〃
〃好〃。聂荣臻答应道。
〃邓峰对聂荣臻说:〃我现在就通知基地;把实样送到沈阳北陵机场。请你们派人去机场取。定向地雷;火箭筒和各种火箭弹图纸及药的配方都在刘司令员那儿。〃
刘亚楼马上说:〃现在就在主席这儿。〃
邓峰把目光转向刘亚楼接着说:〃那架直升留在沈阳等着接中央代表团去验收。〃
从邓峰介绍这两款武器;聂帅就感到这两款武器在战场上的重要性。这种火箭筒;重量轻;威力大;射程远;结构坚固耐用、不需特别保养。使用简单;携带方便。这将从根本上补充了我军单兵进攻性武器的空白;面对敌人的坦克和坚固工事再也不能战士们冒死去送炸药包了。这可极大增强我军的战斗力。极大的减少伤亡。如果能象他说的那样能夺取朝鲜战场上的制空权;在有这种步兵单兵携带的火箭筒抑制地上的坦克;美国人凭什么和志愿军打?还有那定向地雷穿插部队带上后;在阻断敌人的前沿阵地上和敌人经过的路边放置几道;那将是多的威力呀。那将会把一百米内的敌人打成成筛子。是啊;这两种武器生产一分钟也不能耽误。他坐不住了。他看了看主席说:〃主席你还有什么指示如果没有了。我想现在就去按排火箭筒和弹和定向地雷的生产事宜。〃
**站了起来和聂荣臻握了握手说:〃去吧。抓紧〃
一名工作人员走了进来。把那些图纸和配方交给了聂帅。后提醒**该吃饭了。**指着刘亚楼和邓峰说:〃他也在这吃〃
刘亚楼知道邓峰还有其实的事要和主席单独谈所以也站起来说。〃主席刚才空司来电话;让我回去确定去基地的人员。我就不在这吃了。〃
〃好吧〃;**挥了挥手说:〃把苏联的飞行教员安排离基地远点。〃
〃是〃刘亚楼回答后和**握手道别。
**转过身对邓峰说:坐吧;我们接着谈。两人重新坐下后。**问道:〃你们的那个方案有多大把握?〃
〃从战术层面上讲我们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对于敌人我们可以做到远程精确打击;发现即摧毁;这一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邓峰回答道。〃但是虽然我们的武器在性能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可我们现在也有着无发克服的困难;我们的弹药是无法得到补充;不可能维持旷日持久的战争;而且我们最少要留下一半来保持我国在今后若干年内足够的战略威慑能力。所以我们的每一次出击;每一发导弹的使用必须发挥出最大的效应。保证每次打击对敌人是绝对至命的。〃
**说:你说的很对。必须把好钢用在刀岃上。打在敌人最疼处〃
一名工作人员走了进来。告诉**饭已经准备好了。**站起来说:〃好了;我们先去吃饭去。〃
第十一章 密谈1
中午邓峰和**共进午餐;四菜一汤;两荤两素:一盘辣椒豆豉炒肉;一盘油爆肚尖。一盘醋溜脆白菜。剁椒金针蘑。一碗用南海里捞的鲫鱼炖的豆腐汤。外加两块豆腐乳。邓峰心里想用这饭菜招待客人真有点太简单;太寒酸了吧。还不如空招食堂。**吃的很少。一小碗米饭;吃了几口菜里的辣椒;半块豆腐乳。吃完饭后。**把邓峰领到了办公室。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们的谈话不要记录。下午也不见人。〃
两个人分坐在两个单人沙发上。邓峰说:〃主席这次给你带了几本书和后世美苏关于朝鲜战争解密的一些文件你都收到了吧?〃**点了点头说:〃前天刘亚楼他们送来的。〃接下来邓峰讲述了历史上朝鲜战争的经过和战后的世界的政治格局;虽然在中提到了;但邓峰还是对一些重大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当前志愿军的一些高级高干部恐美现象;制行战役计划不坚决甚至畏敌如虎抗命不前。接着讲述了第一战役时38军112师任务是占领熙川切断南朝鲜伪八师的退路;可是听朝鲜人民军的溃军说熙川有个美军黑人团就不敢上前;也不去核实情况。等了4天;最后发现哪来的黑人团;就伪军一个连还早就跑了;没有完成穿插任务放跑了南朝鲜第八师。战后总结会上被彭老总大骂一顿;在第二战役才坚强执行命令打出个万岁军来。可是在第二战役;在42军身上还是发生同样的事情;本来他们的任务是插到顺川,肃川。在38军的小迂回之外再形成一个大的迂回,将第美8集团军全部包围,即使是我军的火力不能将美军全歼,也可歼灭其大部;使整个朝鲜战局更有利于我军;同时也会大大缓解38军两面作战的不利态势。42军在向顺川穿插途中在新仓里时遇到美军第7骑兵团。本来于敌一接触打的不错;占领了两个高地消灭了几十个美军,击毁了3辆坦克随后一个营冲进了新仓里歼敌200多人。自己伤亡近300人。看到伤亡这么大;该团团长擅自决定撤出了战斗。42军军前指面对这以情况;整整4天时间然议而不决。在军参谋长去军前指传达军长坚决打命令,并督促命令执行的情况下还犹豫不决,畏敌如虎;毫不作为仅违抗军长吴瑞林的命令,甚至公然违抗志司命令,不但没有完成穿插任务。使美第8集团军大部得以经安州从顺川脱逃。最后看着美骑7团在自己3个师眼前溜走不作为。邓峰说:〃这样的公然抗命的行为性质是极其恶劣的。在我军出兵朝鲜前必须加以解决。对于胆敢违抗军令者;不管过去的功劳有多大。资格有多老。杀无赦!〃
**很赞同的点了点头说:〃我们有些人官一当大了;就变的前怕狼后怕虎。原先身上的那点虎气就没了。这一条要先打招呼我们不搞不教而诛〃。
接着邓峰又对第三战役后上下盲目乐观的情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前三个战役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战果;但打的都是击溃战。并没有成建制的消灭敌人。敌人因为对我们不了解;一打起来总是先以最快的速度和我们脱离接触;主动的撤退到三八线以南。但就是这些胜利让我们上上下下产生了盲目乐观的情绪。尤其是当美军退出汉城;仁川后我们更是忘乎所以。还真以为可以一口气把美军赶下海呢。美军为什么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是为了收紧拳头。把我们的战线拉长;诱我深入洛东江地区的预设阵地。而且美军通过三次战役也找到了我军的一些规律和作战特点。就是每次进攻从发动到结束就是七八天。天一黑发起战斗;天快亮结束战斗。如何能顶住一个晚上就没什么危险了。当然这是我军的给养情况和没有制空权所决定的。我送给你的书里就有后来成为美八军司令李微奇的回忆录。当然里面也有其吹牛的成分〃**点了点头。
邓峰接着说:〃第四战役是在不顾我军连续作战的疲劳和补己不足的情况下;在三八线以南;勉强发动一次战役;当我军到三七线水原一带;以完全是强孥之未时。敌人发动了反击。我军损失很大。被打回了三八线。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战役使美军找到了我军的弱点。重新恢复了信心。第五战役在没有吸取第四次战役失败的教训。完全不顾我军通讯落后;后勤保障不足。指挥系统混乱;机动性不强;没有制空权的事实。在朝鲜那么大点的地域投入了100多万军队;部队根本就无法展开;企图重新夺回汉城;打回三七线。美军这次是算好了的每天以30公里速度后撤;这正好是我军一夜行军的路程。而我完全没有看出美军采用的诱我深入;在行进中不断的消耗我军的战术;跟着美军‘撤退‘的节奏进攻。当敌人反击时;我军的进攻最后变成了大溃逃;伤亡惨重。光被俘就10000多人。180师几乎被成建制消灭60军180师政治部主任吴成德被俘。这一仗对我军的信心打击极大。同时也把我们打醒。才做到了知己知彼。
**面色沉重说〃这些教训是沉重的。你认为现在该怎么打呢?〃
〃主席你是当今最伟大的军事家;你的军事思想一直是后世世界各**事家研究的对象。我说的这些也是学习你的军事思想的一点体会。〃
**摆了摆手说:〃我没有你说的那么伟大吗;那些都是从无数血的教训中得来的;是中国**集体智慧的体现。〃
〃主席你所制定的战略战术没问题;在执行中发生的一些问题是在所避免了。我想我们秘密入朝后在东西两线事先各预设一个战场;在可能的情况下;做好战场建设和物姿储备。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和敌人有些接触。在我们没有准备好之前;我们尽量的回避接触;我们可以主动退避;一点我们准备好后;在这个预设的战场之内打两三个大的歼灭战。以全歼敌4-5个师为目标这是最好的。而我们空军在地面部队开始出击时;也同时起动我们的基地的作战方案。这种突然而猛烈完全出敌意外的打击,敌人会怎么样呢?我认为敌人在一段时间内;会被完全的打懵。就是它不懵。被消灭4-5个师航母后;已无力再战。只能先退回南部。也可能最后退回日本。因为在亚洲日本对他们来说还是最重要的。如果不退;我们就在三八线一带构筑防线。建立我国的战略缓冲区。我们就把底线设在三八线。进可攻退可守。然后再稳步推进;逐步的把进攻任务交给金日成。我们不要当冤大头。背上金日成这个包袱。一担背上那可是几十年没法摔掉的。后患无穷。〃
〃嚓。。。。。。〃**划着了一根火柴;点燃了一支烟。站起来度步。自言自语的说:〃我们是**人;国际主义义务还要不要尽?〃
〃我们没有这个义务。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只有利益〃邓峰脱口而出。〃我们出兵朝鲜是因为美国人越过三八线。对我国安全造成威胁;美国人退回了三八线这个威胁就解除了。我们为什么还有自己给自己增添什么国际主义义务呢?抗美援朝是手段;保家卫国才是我们的目地。〃此时的邓峰不顾一切的说道:〃我们是中国**人,但首先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每一个牺牲的战士都是中华民族最的优秀儿女。我们的每颗子弹都是从苏联那里买来的。每一粒粮食都是我们农民用自己辛勤劳动换来的。我们每一分钱都是全国人民的血汗。我们绝不能用这一切去尽什么国际主义义务。〃说完之后两个人都惊呆了。没有人敢在**面前这样说话。邓峰也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话说的太狂了。**很快的恢复了常态他幽默的说:〃文死谏;武死战;没想到你这个武将也会冒死谏言吗。不过你说的好。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谁也不能滥用。〃
〃主席;请你原谅我的刚才冲动;你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虽然我入党也20年了。但我也只是个最普通的中国人。所想的问题也只是从一个普通中国老百姓的角度去想。。。。。。〃邓峰真诚的说道。
**象擦桌子一样的挥了一下手说:〃难得可贵。难得可贵。现在很少能听到象你这样的直言喽。〃
第十二章 密谈:核武器
〃主席;我说的这些都是历史。在没有我们这个元素的情况下发生的。虽然我们只是一个很小的元素。但加入了我们这个元素后;有些事情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原来的历史轨迹也会由此而发生一些改变。对于今后的历史如何来演义;还是要靠向你这样的伟大的政治家来把握的〃
**十分肯定的说:〃改变是肯定的。就拿眼前进行的抗美援朝来说吧。通过你们了解美军的情况;我们就作到了知彼;又通过你们知道了我们存在的问题;我们就作到知己。知己知彼我们可以作到百战百胜喽。由于你们参战;制空权的问题得到了根本的解决。剩下的就是在地面上双方公平的较量啦;这仗就好打了嘛。我们现在也不再担心被打回来的问题了。但事物的发展总是这样。当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你们在海上打掉美国人的航母。战争的规模扩大了。局部战争会不会演变成全面战争。美国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会不会把战火扩大到中国来?会不会投原子弹?原子弹是纸老虎对中国不会起什么大的作用。但它也有真老虎的一面;必尽还是有很多人害怕吗。还有苏联人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会不会停止对我们的援助?我们现在工业基础太薄呀!〃
〃主席;这些问题我是这样想的。〃邓峰说出了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判断:〃不管是美国人;还是苏联人一时都无法搞清这是怎么一回事;美国人一定首先认为是苏联所为;美苏之间如何演绎我无法预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美国在没有真正的搞清楚之前对中国扩大战争的可能性不会很大。退一步说;就算他想对我国扩大战争规模又能怎么样呢?〃邓峰自问自答的说:〃他们派地面作战部队来中国。受国内兵源的限制;派多派不起。派少不顶用。顶多也就是让蒋介石在南边添点乱;再有就是派航母来炸我沿海地区;再没搞清那几艘航母怎么被击沉之前;他们还会在派吗?我看可能性也不大。就算他再派;我们有足够的手段;让他们有来无回。再打他几艘。他们还会再派吗?我看不能了。必尽一艘航母加上飞机要几十亿美元;几千号专业人员。就算他老美在有钱;专业人员储备再多也干不起。另外就是以日本和台湾为基地派飞机轰炸我沿海地区;那样我们就从基地分出一半歼击机;在青岛派6架。上海派6架;福建派6架过去。这样我们在整个沿海就形成了一道空中长城。由空中预警机;或无人侦察机每天在沿海地区作巡航飞行;以掌握敌情变化。6架J10一次可迎战他们50-60架飞机。让他有来无回;打上几个空中歼灭战;形成一种威慑。他也就不会再来了。如果他们真的孤注一掷的在一个地区派出几百架飞机。这样他想不被我们发现也难;就算我们没发现;我们也可以马上对他们采取报复性打击。〃邓峰略做思考接着说:〃他们在没有搞清情况之前投原子弹的可能性也不大。核武器的使用一般情况下;是一个国家的终极手段;是最后的一张牌。如果没有绝对取胜的把握;这张牌是出不得的。就算他们真的不顾一切决定打出这张牌;那也没什么可怕的。首先是他们缺乏投放手段;现在他们只能通过飞机投放。没等他们飞到中国大陆就可能被发现打下来了;就算他偷袭成功。我们也可以用同样手段对美国本土和为其提供基地的日本进行毁灭性打击。〃
**眼睛不由的一亮兴奋的问:〃你意思是说我们也有原子弹?〃
邓峰点点头回答道:〃原子弹我们没有;我们有比原子弹更历害的氢弹和中子弹。我们拥有的5枚氢弹核当量是3000-4000万吨级。也就是广岛原子弹的3000多倍。冲击波可绕了地球4圈。核污染范围可能达4000公里。爆炸所发出的闪光在1000公里之外都能看见;爆炸过后的蘑菇云高度是18000米。离爆点400公里外的房子将被冲击波催毁。如果这样颗氢弹在4000多米高空引爆,范围比整个日本还大。45年美国人投下广岛的原子弹曾经灭掉日本一个城市,那么我们一颗氢弹;就可以把日本在地球上抹掉。〃邓峰不由自主的狠狠的挥了一下手。
**问道:〃真的有这么大威力吗?原子弹和氢弹的区别在哪呢?〃
〃其威力是不容置疑。后世的核爆已充分的证明了它的威力。氢弹采取的是核聚变,原子弹是核裂变,氢弹必须靠原子弹来引爆,如果把氢弹看成是一颗炮弹的话;那么原子弹就相当于炮弹里的**。原子弹和氢弹融合,氢原子相互碰撞,强大的力量到达临界点时,氢弹的外壳立刻被相当于3000-4000万吨**炸药炸的粉碎〃邓峰用最简单的语言回答说。
〃那么中子弹又是一种什么武器呢?〃**又问道。
〃中子弹是一种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力的低当量小型氢弹。只杀伤敌方人员,对建筑物和设施破坏很小,也不会带来长期放射性污染。是一种具有核武器威力而又可使用的战术武器。
一般氢弹由于加一层贫铀外壳,氢核聚变时产生的中子被这层外壳大量吸收,产生了许多放射性沾染物。而中子弹去掉了外壳,核聚变产生的大量中子就可能毫无阻碍地大量辐射出去,同时,却减少了光辐射、冲击波和放射性污染。我们现有的6枚中子弹,如果在三百米上空爆炸,瞬间可使1500米范围内的人员全部死亡。
〃现在美苏有这两种武器吗?〃**感到了这种武器巨大的威力关切的问。
邓峰回答:〃肯定没有。52年美国才开始对氢弹进行理论研究;经过5年多的研究;美国终于成功的将氢弹的理论变为现实。在美国比基尼岛上成功的爆炸世界上第一枚氢弹。不久之后苏联也研制成功。中子弹美国1978年;试验成功;法国1980;苏联是1981。我们是1988。〃
〃好!有这些就足够了。〃**笑的很开心说:〃原子弹最大的作用是它的威慑力量。不在数量的多少。我们的原则还是那句老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样我们就先不急于搞了;可以省下一大笔钱来搞别的项目。〃
〃主席您说的太正确了。我们现在已是第一核大国了。虽然数量不多;但质量很高。一颗顶他们几百颗。最起码在57年以前是这样。等我们国家发展起来;再搞很容易。〃
〃除了你还有谁知道这个机密?〃**关切的问道。
邓峰回答:〃因为这是国家最高机密;我们没有写入之中;现在这个世界只有我们两人和基地的刘军副总指挥及二十一名保养维护人员。还有两架轰8机组人员可能会猜想到基地存有核武器;但数量;种类肯定不知道。因为他们是中国的战略打击部队;他们所在地一定存有不同数量的核武器;我也是这次出了事之后;刘军才告诉我的。〃
〃嗯;你们一定要继续作好保密工作。〃然后**很严肃的问。〃你们使用这些武器是什么程序?〃
邓峰回答说:〃保管部门和使用部门同时接到**主席核按钮箱发出的电讯后;由保管部门发放给使用单位。由使用单位在预定区域内对预定目标进行发射。〃
**又问:那个核按钮箱是怎么回事?
〃是一个在世界各地随时都能发射出一个强大特定电讯信号的发射装置。〃邓峰回答道。
**思忖了一会说〃我们就先不搞这个箱子了。我们之间先定个电报密码。交给保管部门和发射部门〃。
**又拿从烟盒里抽出了一支烟。拿起了火柴可是他没有马上点燃;而是停在了空中说:〃这个库房你们只能让刘亚楼看。〃
〃好〃邓峰笑了笑说:〃这个库房具体在哪我都不知道。〃
**点燃了香烟说:〃你接着说吧〃
〃至于苏联人肯定会竭力想搞清我们是怎么作到这一切的。会让我们说明情况。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邓峰笑着对**说:〃这就是你老人家的事了。〃
第十三章 密谈 周边关系1
**掸了掸烟灰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先不管它。WwW、QunabEN、coM你接着说”
接下来邓峰向**述说了历史上我国和周边国家的一些冲突。以及中美关系,中苏关系;以便**能更准确的把握中国这条巨大而又破烂的航船;避开暗礁险滩;为中国争取更大的利益;为后人留下更大的发展空间。
〃1951年2月,〃邓峰开始向**讲述中国和印度的冲突:〃印度政府乘我国成立之初忙予内务无暇顾及中印边界问题与抗美援朝战争之机,派兵越过西山江、达旺河,侵占门隅首府达旺,强迫一直在那里行使管辖权力的中国西藏地方政府搬迁;同时还侵占了“麦线”以南门隅的马果等地。10月,侵占了上珞瑜的巴恰西仁地方,在梅楚卡等地强行建立兵营。西藏解放后,印军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对我国领土的蚕食;继续向传统习惯线以北、“麦线”以南各地开进。到1953年印军基本上侵占了门隅、珞瑜、下察隅各地。在此基础上,印度政府于1954年在被其侵占的“麦线”以南、传统习惯线以北9万平方公里的我国领土上,建立起它的“东北边境特区”,并修正了官方地图,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原来一直标明的“未经标定边界”第一次改标为“已定界”,企图使其侵占的中国领土固定化、合法化。此后,印军又越过“麦线”向北推进,侵占了西藏的兼则马尼等地。1959年,我们平息了**为首的西藏反动上层在拉萨发动的武装叛乱,打掉了中外反动势力阴谋制造“西**立”的社会基础,使印度幻想的“缓冲国”的企图破灭。于是印度政府蓄意向中国挑起边境争端,制造边境紧张局势,使中印关系严重恶化。
1959年3月22日,也就是西藏反动上层在拉萨发动的武装叛乱被我平息的当天,印度总理尼赫鲁正式给周恩来写信,提出了大片领土要求。尼赫鲁不仅要求将已被其非法占领的东段边境“麦克马洪线”以南9万平方公里和中段边境2000平方公里的我国领土划入印度,还要把西段边境一直在我国政府有效管辖下和阿克赛钦等地区33000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也划归印度。尼赫鲁无理要求的中国领土总面积约达12.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福建省的面积。印度当局在其无理要求遭到中国政府的拒绝后,继续推行“前进政策”,并不断制造流血事件。中国政府以中印友谊为重,对印度的武装侵占活动一直采取克制忍让态度,并为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而这一切的努力;被印度政府认为是中国**可欺。1962年10月尼赫鲁在新德里声称:印度政府要“以军事力量对付中国”。17-18日,入侵印军在东段和西段边境上,向中国边防部队进行猛烈炮击,挑起了大规模的边界武装冲突。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军进行了自卫反击,在短短的一个月里,我军横扫印军;打的印军溃不成军;一举夺回被印度占领的地区;虽然我们打胜了;1962年12月1日,我军队主动后撤;到1962年3月1日全部后撤到1959年9月7日的实际控制线20公里以内。其后,又将缴获的印军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交还给印度,并释放了全部印军战俘。中国政府的这一举动,在战争史上是史无先例的,中国政府所做的这些示好。丝毫没有感动印度。双方的关系一直也没有得到任何的缓解〃
邓峰看了看**继续说:〃对于我国的这种主动撤军也引起后人的不满和非议:我国除了胜利者三个字以外;什么也没得到,印度除了背上失败者的名声,却获得了取有战争的实质收获!这是世界战争史的奇观。
当然这种以快速结束战争为战略目标并尽量减少战争的影响,确实符合当时我国国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