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瓦-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真想要潜逃兖州,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此次北逃,孙权和周瑜要携带的东西还是不少。家眷、亲兵、亲信、财宝、粮草,无一不是孙权需要考虑的。

    周瑜给孙权出主意,此次的潜逃完全要秘密进行,为了掩盖真相,吴军还得精心准备才是。

    首先,吴军派出鲁肃和诸葛瑾为特使,前往靖军大营谈判,争取在时间上多拖延一点;程普要誓与建业城共存亡,那就成全了他;至于孙翊的南逃计划,则被孙权给一票否决了,会稽郡以南的山地,完全是山越人的地盘,孙家在全盛之时,也一直未能找到对付山越人的高招妙计,孙权自然不可能让孙家这些硕果仅存的徒子徒孙去做炮灰,他们必须留在孙权的身边。

    马超在靖军大营接见了鲁肃和诸葛瑾,不过对他们的要求马超显然是不感兴趣,孙权既然能孤注一掷地发动袭击,马超不可能不反击。

    建业城的城头响起了隆隆的火炮声,靖军很快地就投入了攻城作战。

    程普尽心尽力地把守着建业的城门,但他所做的一切,不过都是徒劳,因为孙权和周瑜在靖军围城之前,就已经悄然地离开了建业城,不光是他们两个,而且还包括他们的家眷。这件事已经是尽人皆知,唯独瞒了程普一个。

    最后程普血战到底,仍旧没有逃脱死亡的命运,乱箭穿身而死。这个死法,到是和当年孙坚在荆州战死方式一样,程普是笑着离开这个世间的,或许他认为在九泉之下,可以再会见他的主公孙坚了。

    随着孙权和周瑜败逃,马超甘宁以拉枯催朽地方法席卷了整个的江东,所到之处,百姓纷纷投降,江东局势很快就稳定了下来。

    在马超和甘宁席卷整个江东的时候,刘泽也没有闲着,对兖州的吕蒙所部进行了攻击。首先一野封锁了白马到茌平的黄河渡口,让曹操的援军无法进入兖州;第二,二野和三野同时从东西两侧,对兖州的吕蒙实施包夹。

    没有北面曹操的援军,也没有南面周瑜的援军,吕蒙在兖州情势困难,接连丢掉了陈留、定陶、泰山、东平等城。等孙权周瑜率江东残兵赶到兖州的时候,吕蒙已经只剩下了濮阳和昌邑。

    而且更让孙权心塞的,马超在后面穷追不舍,原先跟刘泽一纸协定拿下的广陵和徐北几个郡的地盘,此刻则是被风卷残云的马超给收拾了。

    不得以孙权只能是向曹操救援,曹操此刻渡河作战的难度可想而知,曹操已经决定放弃黄河以南的全部领土,让孙权率部向平原郡一带退却。同时在从河内到平原的黄河北岸上,分划出几个防区来,分别由他的三个儿子来镇守,曹丕守东段,孙权来协防,曹彰守中段,这一段估计是刘泽的主攻目标。至于三子曹植,则负责守卫西段。

    曹操想要打造一条固若金汤的黄河防线,不让靖军越雷池半步。(未完待续。。)

第702章 死当同穴

    建安十四年秋九月,在长达数千里的黄河战线上,靖军抢渡黄河,向曹操盘距的河北之地发动了最后的攻击。

    靖军兵分四路,一野从白马渡河,攻击黎阳,二野从小平津渡河,攻击河内,三野从高唐渡河,攻击平原,四野则兵出苇泽关,直取幽州。靖军以拉枯摧朽之势,直捣曹操的老巢。

    刘泽亲自莅临高唐,指挥三野的渡河作战。对于平原,刘泽还是有着深厚的感情的,可以说平原是他的起点,正是从这里,他一步步地走向了君临天下,没有平原的历程,或许就没有刘泽的今天。

    灭掉东吴之后,南方已无后顾之忧,甘宁的水军主力走海路,已经被调到了渤海湾。此次水军北上的,除了五大主力战列舰之外,还有大量的登陆舰,为三野横渡黄河提供支援。

    魏军在平原黄河沿线布署了十几万的兵力和大量的河防工事,妄图将靖军挡在黄河以南,曹丕亲自来担任青州刺史兼任黄河东路都督,加上东吴从兖州撤下来的兵力,曹丕自认为守住黄河的东段还是没有任何的问题。

    但战斗一开始,曹丕就知道他错了,大错特错了,靖军的五艘战列舰从渤海湾黄河入海口鱼贯而入,一直冲到了平原黄河段,五大战列舰一字排开,上百门火炮的轰鸣,魏军号称固若金汤的黄河防线顷刻之间就土崩瓦解。

    在炮火的掩护下,靖军气势如虹,源源不断地向北岸冲来,魏军抵敌不住,精心构筑的防线完全地崩溃掉了。

    曹丕见势不妙,转身就想跑。太史慈已过黄河,瞧着曹丕的背影,掂弓搭箭,势如流星,一箭就射穿了曹丕的后心。

    曹丕一死,魏军更是溃不成军。在各路靖军的截杀之下,几乎全军覆灭。

    靖军冲破黄河防线之后,一路高歌猛进,直逼平原。

    ┄┄┄┄┄┄┄┄┄┄┄┄┄┄┄┄┄┄┄┄┄┄┄┄┄┄┄┄┄┄┄┄┄┄┄┄┄┄

    这是一个秋雨濛濛的季节,天空是灰的,大地也是灰的,就连周瑜的心境,也是灰色的。

    周瑜自己也不清楚,他喝了多少杯。只知道他的舌头开始麻木了,意识也开始恍惚起来。

    曾已何时,周瑜在江东那是万人仰望的对象,风流倜傥,才华横溢,但至从刘泽的横空出世,周瑜在江东不可一世的神话就无情地被打破了,赤壁惨败、建业惨败、下邳惨败。常胜将军周瑜成为了常败将军,他的声望和人气降到了冰点。

    周瑜不甘心他的失败。一次又一次地奋起反抗,但每一次的结局都很惨,他一次又一次的饱尝着失败的滋味,就象一个红了眼的赌徒,为了翻本,不惜一切地疯狂赌下去。但这一次他又输了,而且输了个精光,再也没有翻本的机会了。

    周瑜举起杯来,咕咚咚一饮而尽,一醉才能解千愁。

    小乔就陪在他的身边。蛾眉紧蹙,劝慰道:“周郎,你莫要再喝了,酒多伤身!”

    周瑜瞪着血红的眼睛,用嘶哑的声音道:“小乔,这下你可以满意了吧?”

    小乔微微一愣,道:“周郎,你……你什么意思?”

    周瑜仰天长笑,但那笑声,凄厉如夜鬼。“你的旧情人,横扫了江东,席卷了中原,现在又兵临平原城下,马上就要君临天下,你将有幸成为他的后宫三千佳丽,你很开心,对不对?”

    “周郎,你醉了。”小乔的脸色陡然一变。

    “我没醉——”周瑜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指着小乔道,“我心如明镜!小乔,你莫要在自欺欺人了,十几年了,你心中所想的,难道我真的就一无所知吗?虽然我傻,但我不是白痴!现在你终于可以称心如意了,现在没人再能拦得了你,去投入你旧情人的怀抱吧,但愿他还能接受你?”

    小乔脸色煞白,不无幽怨地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既生是你周家的人,死也是你周家的鬼。周郎,十几年的夫妻之情,你竟然说出这番话来,当真令我寒心之至。”

    周瑜狂笑道:“十几年的夫妻之情?哈哈哈,小乔,当你向你的旧情人投怀送抱的时候,你可曾故念过夫妻之情?我他娘的就是个大傻蛋,顶着天字第一号的绿帽子,让天下所有的人都嘲笑着,我就是天下第一大王八,哈哈哈……”

    一瞬间,周瑜将心中压抑了多年苦闷和憋屈倾泻了出来,连哭带笑,形似疯癫。

    小乔倒是平静了下来,幽幽地道:“周郎,事情不是你想的那般,总之……总之我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你的事情。”

    “是么?”周瑜狂暴的如同一头疯狂的狮子,瞪着血红的眼珠,逼视着小乔,拿过一个酒壶来,搁在了她的面前,道:“这壶酒,是我给自己准备的,如果你自证清白,你敢喝了它吗?”

    小乔自然明白周瑜这壶酒是什么样的酒,她凄然的一笑,提壶在手,道:“好,生当同衾,死当同穴,我小乔今生既然是你的人,陪你去死,又当如何?”说着,举壶便饮。

    “小乔,不要!”周瑜愕然惊呆了,劈手就将酒壶夺了下来,但已然迟了,小乔已经喝了一口鸠酒。周瑜抱着她失魂落魄地道:“小乔,我……我不要你死……我不要你死……”

    小乔的嘴角,已经沁出了一丝的鲜血,她的脸色惨白如纸,但那份高贵典雅的气质却丝毫没有丧失。“周郎……兵败如斯,我知道你去意已坚,小乔愿死在你的前面,这样小乔也就一无所挂了。夫君,小乔真的没有做过对不起你的事,那一晚,真的什么也没有发生……”毒气攻心,小乔已是奄奄一息。

    周瑜呆住了,人之将死,其言亦善,小乔说的一定是实情。

    “我周瑜没有戴绿帽子!我周瑜不是王八乌龟蛋!小乔是我的,这辈子都是我的!哈哈哈……”

    爆笑声回荡在室内,久久萦绕不息。

    酒壶空了,坠落在地,铿锵有声。(未完待续。。)

第703章 香消玉殒

    平原城如同是一座不设防的城池一般,靖军几乎没有费吹灰之力,就长驱直入,完全控制了平原城。

    孙权被带到了刘泽的面前,垂着头,一脸的窘迫。“此事若非周瑜从中挑唆,断不会是今日之局,某已知罪,求靖王开恩。”

    “生子当如孙仲谋?看来曹操当年还是高抬了你,呵呵。”刘泽不无嘲讽地道。

    孙权愧不能言,但心里却是很忐忑,他不清楚刘泽如何要处治他,毕竟这一次的背叛几乎是不可饶恕的。

    刘泽倒也没有再羞辱于他,淡淡地道:“看在香香的面子上,我不会为难于你,下去吧,你有的是时间来思考。”

    孙权被带了下去,刘泽回身问潘凤道:“周瑜呢?”

    潘凤禀报道:“周瑜夫妇已然服毒自杀了。”

    刘泽愕然一怔,道:“走,去看看。”

    平原府衙刘泽就算是闭着眼睛也不会走差,周瑜自杀是在后宅,刘泽疾步入内,周瑜和小乔双双伏于桌案之上,一只空了的酒壶落在地上。

    刘泽用手指在周瑜的鼻子上探了一探,已是全无气息,不过他的尸体倒学是温热的,显然是刚刚离世。

    刘泽不禁暗暗地叹息了一声,周瑜可以算得上是他一生的对手,刘泽没有想到,周瑜会在兵败之时,以这种方式结束了他自已的生命。

    周瑜的军事才能,在三国时代也堪称是跤跤者,只是很不幸,他平生遇到的是象刘泽这般的对手,注定他这颗明珠要黯然无光。

    刘泽的目光,又落到了小乔的身上。这个时候,小乔身子突然地动了一下,刘泽大喜,上前将她抱起,急切地道:“小乔——小乔——你醒醒——”

    小乔虽然喝的鸠酒要比周瑜早,但她只是浅尝了一口。而周瑜则是将一整壶的酒都倒入腹中,所以周瑜已经是毒发身亡,而小乔却留了一口气在。

    小乔缓缓地睁开了眼睛,当她看清楚是刘泽的面容时,露出了丝的欣喜之色。

    “泽哥哥……是你吗……真的是你吗?”

    刘泽不禁心中一酸,小乔柔柔的软语让他仿佛有一种回到二十多年前的感觉。“来人,速传华陀来!”

    潘凤是一头的黑线,看来主公真的是急昏头了,此番华陀并没有随军前来平原。而是留在许都,不光是华陀,整个后勤系统都还滞留在许都,这事原本主公是知道的,看来他是着急了才这么说的。

    “主公,华神医此刻尚在许都,就算是快马加鞭,也恐怕是来不及了。”

    小乔一把抓住刘泽的手腕。轻轻地摇头道:“不必了,我喝得是鹤顶红。根本就无药可解。我死之前,能再见你一面,死亦无憾了。”

    “小乔,你别的这么说,我来迟了,我来迟了!”

    小乔凄然地一笑道:“这就是我的宿命。怨不得谁,周瑜是我的丈夫,虽然我今生没有爱过他,但今日陪他一起死,我也是心甘情愿的……泽哥哥。今生你我有缘无份,但愿……但愿来生我们可以在一起……”

    说完这句话,小乔那凝白如玉的纤纤玉掌从刘泽的手心之中滑落了下去,她那长长地睫毛也闭上了,睫毛上还挂着一滴晶莹的泪珠。

    纵然是铮铮铁汉,此刻也完全地融化掉了。

    ┄┄┄┄┄┄┄┄┄┄┄┄┄┄┄┄┄┄┄┄┄┄┄┄┄┄┄┄┄┄┄┄┄┄┄┄┄┄

    甘陵城外的清水河,波光粼粼,静静地流淌着。

    清水河上依然还是那座窄窄的木桥,只不过由于战乱,这座木桥上早已没有了往来熙攘的人群,此刻寂落无人,空空荡荡,木桥已是多年失修,变得残破不堪,就连桥边上的扶手,也全然不见了。

    不知是何时,木桥之上突然来了一位贵妇人装扮的女子,雍容华贵,气质高雅,不过此刻清水河畔寂落无人,她也只能对着河中的倒影,顾盼其影。

    她痴痴地望着河水中的倩影,曾已何时,这条河差点就要了她的命。

    幸运的是,她遇到了他,侥幸地捡回了一条命,但到最后,却又成为了她最大的不幸。

    “既然你对我弃之如敝履,当初又何苦救我回来?”

    她喃喃自语,目光迷离。

    曾经的她,万念俱灰,只欲一心求死。

    可惜老天爷怜香惜玉,不想辣手摧花,她从鬼门关转了一圈又回来了。

    仇恨的种子就是个那个时候萌芽的。

    爱的尽头就是恨,爱之深恨之切,刻骨铭心的爱情后面就是铭心刻骨的仇恨,她决心用不惜一切代价来报复那个薄情寡意的男人。

    在这个乱世之中,一个女人的力量是卑微的,卑微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单凭她一个人的力量来报仇的话,可以说这是一个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但她没有放弃,仇恨的火种一旦种下,这在她的心中生根发芽,为了复仇,她已经变得疯狂起来。

    借助男人的力量,这是她唯一的希望,而且她有着美色的资本,于是许多的男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她开始编织起属于她自己的梦想。

    可惜命运却没有站在她这边,一次次的失败,让她的梦想越来越远,直至最终破灭。

    时间可以洗掉一切,唯有她心中的恨意却从未消减,每一次夜半惊魂,每一次噩梦醒来,泪濡香枕,此恨绵绵无绝期。

    最终她绝望了,平原的失守让她彻底地绝望了。

    站在清水河边,她恍如又回到了昨日,曾经的她,是何等的高贵、典雅、矜持,可这十多年来,为了仇恨,她饱受了不知多少的屈辱,做出了多少违心的事。

    值的吗?一个声音在心底之中向她发问。

    她迷茫而惶惑地摇摇头,爱之情,痛之切,可她真的爱过吗?

    一股无助和悲凉涌上了她的心头,路是自己的走的,走到这一步,她已经没有了回头路。

    清水河只荡开了一道涟漪,很快地就又恢复了平静,平静如常。(未完待续。。)

第704章 汉家一瓦

    “启禀魏王,平原失守了,”曹仁急匆匆地进殿向曹操禀报,“周瑜服毒自杀,孙权率众投降,世子……世子殁于乱军之中。”

    曹操闻言心头一震,脸色刷地就变得惨白,承受了太多的失败,平原的失守并没有让他感到有什么意外,但曹丕的死还是让他耸容,毕竟父子连心。

    “丕儿……”曹操哽咽着,曹丕可是他心仪的继承人,如今却先他一步而走,曹氏的江山,真的就到了穷途末路之时了吗?“丕儿的遗体何在?”

    “已为其手下军士抢回,现已停柩在邺城东门外。”曹仁禀道。

    曹操又问道:“甄姬何在?”

    曹仁倒是微微一怔,曹操的姬妾如云,从来也没有见过曹操为了一个女人如此上心过。他如实地禀道:“平原失陷之后,甄姬不知所踪。”

    曹操沉默了,乱军之中,一个女人想要苟全性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既然她没有逃出来,十有**已经不在人世了。曹操不禁暗叹一声,自从郭嘉离世之后,曹操还真没有如此地惋惜过一个人,尤其是女人。

    曹操这辈子最不缺的就是女人,就算是原配丁夫人去世他都没有动过容,甄宓充其量只能算的上他众多姬妾之中的一个。但就是这么一个女人,却让曹操感到万分痛惜,曹操倒是不是因为她的死而痛惜,他心痛的是,为什么没有早一点发现甄宓的才华,没有早一点采纳甄宓的建议,如果他早一点重用甄宓的话,或许就不是今日之局了。

    这个女人真的很不简单,但这一切都太迟了。

    这时。程昱也进了来,他的脸色极为的难看。“魏王,黎阳和河内也相继失守了,二公子和三公子……”

    曹操的心底突地一沉,急问道:“彰儿和植儿如何?”长子曹丕已经战死在了平原,曹操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再丧二子之痛。

    程昱沉重地道:“靖军在白马强渡黄河。在南岸架起了白余门的火炮,势不可挡。二公子身先士卒,拼死力战,不幸被敌军火炮击中,当场殒命。三公子在河内,却是被叛将耿纪、韦晃所杀,二贼持三公子首级南投靖军,河内、黎阳遂陷。”

    人生有三大悲:早年丧夫,中年丧妻。老年丧子,曹操可谓是占全了。曹操一辈子叱咤风云,纵横天下,呼风唤雨,可临老却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而且是一日之内连闻三桩噩耗,这样的打击让素来以坚强称著的曹操也是不堪承受。

    曹操心力交瘁,汪地吐出一口鲜血。昏厥于地,唬得曹仁、程昱和众近侍急忙上前。将曹操扶至榻上,连声呼喊。

    好半天,曹操才悠悠转醒,黯然地长叹一声,挥手示意众人退下。

    “魏王——”曹仁很是不放心。

    曹操轻轻地挥挥手,道:“你们退下吧。孤没事,只想一个人静一静。”

    曹仁、程昱等人恭身告退。

    曹操环视着空空的大殿,一股阴森之气扑面而来,他的心境无比地苍凉。

    曹操的一生,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行刺董卓,函谷遇伏,濮阳大火,官渡鏖兵,但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可以逢凶化吉,反败为胜,可是这一回,曹操清楚地意识到,这个坎却不是他所能迈过去的,他的好运,也似乎走到了尽头。

    大势已去!无力回天!

    曹操的心瞬间如同苍老了十岁,所有的壮志雄心都湮灭了。虽然邺城还有几十万的大军,但曹操明白,再打下去,也不过是负隅顽抗罢了,败亡只是迟早的事,苦苦挣扎除了徒增伤亡以外,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了。

    但对于曹操来说,放下武器,拱手而降,同样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曾几何时,他是主宰这天下的一代枭雄,纵横四海,雄霸天下,何等的八面威风,而如今却要铩羽而降,这种屈辱不光是曹操,就是那些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将士们也决计不肯答应。

    曹操苦笑着摇摇头,现在留在邺城准备决死一战的,都是他的心腹嫡系部队,赤胆忠心,就算是血战到底,也决不会有一个人来皱一下眉头。可真的拼光最后一个人,又有什么意义?

    曹操如同风烛残年的老者,步履蹒跚地走向了大殿上的皇位宝座,曾经他距离这个位置很近很近,近到唾手可得,近到只要他愿意,随时就可以坐上去,但这一刻,曹操却发现,自己离它真得很遥远,很遥远……

    ┄┄┄┄┄┄┄┄┄┄┄┄┄┄┄┄┄┄┄┄┄┄┄┄┄┄┄┄┄┄┄┄┄┄┄┄┄┄

    建安十四年的冬天,格外的寒冷,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覆盖着苍茫的北国大地。

    随着曹操在邺城的主动投降,战争结束了!天下太平了!

    虽然在冀州、幽州还有局部的零星战争,个别忠于曹氏的将领还在负隅负抗,但这已经是无关大局了,从光和七年的黄巾之乱起,整整的二十五年,天下终于又归于了太平。

    二十五年的群雄争霸,二十五年的混乱厮杀,九州大地经历了多少的血腥与杀戮,谁也无法再数得清楚,唯有千里白骨,才能见证这个混乱时代所带来的浩劫。

    而今天,一切都结束了,对于每一个参战的士兵和没有参战的百姓来说,这个日子都是值得庆祝的。天下太平,是所有人多年的企盼,是所有人多年的梦想,在这梦想成真的一刻,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极而泣,用笑声和泪水来迎接这太平盛世到来的一刻。

    洛阳,这座荒废已久的都城,也终于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洛阳残破不堪,片瓦无存,何以为都?”有些大臣还是有着不同的意见。

    “我便是汉室一瓦,如何撑不起这汉家一片天来?”刘泽坚持己见,还都于洛阳。

    洛阳是大汉的国都,只要大汉的旗帜一日不倒,洛阳的地位就一日不会变更,这是华夏民族的精魂,这是大汉国威所在!(未完待续。。)

第705章 位极九五

    天不可无日,国不可无君。

    而献帝驾崩之后,皇位已是虚空已久。

    献帝没有子嗣,亦无兄弟,这皇位的继承人,自然就要从汉室宗亲之中选出来。

    作为高祖皇帝的苗裔,孝景皇帝的玄孙,已故天子的皇叔,由刘泽来继承皇位完全是实至名归。

    就算有个别的人腹诽刘泽的血统属于旁支庶脉,也只能是在自己的肚子里发发牢骚,对于掌握着无上权力的刘泽,任何人都不敢当面来质疑。

    但样子总还是要做一做的,以诸葛亮为首大臣们上表奏请刘泽承继大统之时,刘泽谦辞。诸大臣隔日再上表,刘泽二辞。事不过三,等诸臣三次上表之时,刘泽也就同意了。至于登基大典,那得等洛阳宫殿重建之后才能进行。

    从全国各地征调的数十万工匠很快就抵达了洛阳,众志诚城,荒废了多年的洛阳故都很快从废墟上矗立起来。而洛阳周围出现的那些麒麟凤凰的祥瑞,自然是诸葛亮等人搞出来的把戏,为顺应天命做的一些官样文章,刘泽也就懒得过问了。

    刘泽到达洛阳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追谥已故天子为孝献皇帝,将献帝的遗体从邺城迁回洛阳,安葬在皇陵。葬礼的规格自然是最高级别的,隆重而庄严。对于一生坎坷颠沛命运多舛的这位大汉天子而言,死后能葬于皇陵,也算是他最好的归宿了。

    蔡琰、甘萍、糜兰及诸王子公主一行在锦鹰侍卫的护送下,也抵达了洛阳,刘泽和孙尚香亲往迎接,一家人终于可以团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孙尚香已是身怀六甲,不日即将临盆,华陀把过脉后恭喜刘泽又添一位皇子,直让甘萍和糜兰好生羡慕。不过战争结束了,以后就可以长相厮守,机会总会有的。

    遥想当年,洛水河畔,蔡琰和刘泽初次邂逅,而今重回洛阳,蔡琰恍如梦中。

    “琰儿,你可否还记得,当年在蔡府之时,于吉道长曾断言你可是有母仪天下的命数,今日果证其言,看来真是天意使然。”刘泽含笑着道。

    当年之事,蔡琰又怎会忘记,只不过当时没有人会相信于吉所言罢了,蔡琰也是暗暗地把这句话记在了心底,同时,那枚玉坠,也是片刻也未曾离过她的身。

    蔡琰从怀中取出那枚玉坠,凝视着那洁白温润的玉凤,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刘泽狡黠地一笑,如同变戏法一般,将一枚玉坠搁到了蔡琰的手中,蔡琰微微一怔,这两枚玉坠完全是相同的材质,不同的只是形状,一枚是龙,一枚是凤,很显然这是一对玉坠。更让蔡琰吃惊的,那枚龙形玉坠的底部,竟然有天然的纹路,好似一个草写的“泽”字。

    一瞬间,蔡琰似乎明白了什么,于吉曾说姻缘天定,这一对玉坠便是信物,原来这一切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只是蔡琰不知,他们都做了这么久的夫妻,刘泽为何会这个时候才拿出这枚玉坠。

    “原来这枚龙坠早已在你的手中,当年你居然会藏拙,瞒得人家好苦。”蔡琰薄唇微翘,嗔道。

    人生若只如初见,她的这番模样,让刘泽恍惚又回到了当年洛水河畔,青春激昂,风采动人。刘泽嘿嘿一笑道:“琰儿师妹,当年的你的,可是万众瞩目的女神,我想高攀,那也是有贼心没贼胆呐。”

    蔡琰抿嘴一笑道:“润德师兄,你似乎忘了你在花园里做的好事了吧?”

    “我那叫酒壮怂人胆——”刘泽辩解道,不过片刻之后,他便放声大笑起来,笑得放浪形骸,引得不远处的甘萍糜兰等人侧目相看。

    ┄┄┄┄┄┄┄┄┄┄┄┄┄┄┄┄┄┄┄┄┄┄┄┄┄┄┄┄┄┄┄┄┄┄┄┄

    四月初一,在修葺一新的南宫却非殿刘泽接受了文武百官的朝贺,登基称帝,改元靖平,大赦天下。

    战乱初平,天下百废待兴,刘泽婉言谢绝了诸大臣安排的隆重而奢华的典礼,车舆鸾驾,一应削减,刘泽只是身着一袭龙袍,率肱股之臣到太庙拜祭了列祖列宗,这典礼的仪式便宣告结束。

    俭以养德,刘泽继然要做一个为国为民的好皇帝,便要首先垂范,取得天下也只是万里长征所走的第一步,等待刘泽的还有很漫长的一段路要走,为天下黎庶谋福梓,重建强盛的大汉王朝,是刘泽毕生所追求的目标。

    以我之血,荐轩辕之魂,护我大汉万千黎庶!

    以我之躯,化秦砖汉瓦,筑我华夏万里长城!(未完待续。。)

第706章 一笑恩仇

    按惯例,新皇登基,自然少不了要大封功臣,毕竟这江山可不是刘泽一个人打下来的,没有这些谋臣名将的辅佐,刘泽也不可能坐到今天的位置,论功行赏就是对这些谋臣名将功绩的肯定。

    诸葛亮被拜为右丞相,位居百官之首,贾诩为左丞相,皆为正一品大员。

    同时跻身正一品行列的,还有刘泽的两位恩师卢植和蔡邕,而且蔡邕还是当朝国丈,卢植被拜为太傅,蔡邕被拜为太师,对于这两位古稀之年的老人而言,这官居一品更多的是代表一种荣耀。

    次一品的文臣共有四位:右军师徐庶、左军师陈宫、后军师法正、尚书仆射陈登。

    大司刑赵昱,尚书卢毓、糜竺、简雍、孙乾、陶商等二十余人晋升为正二品官衔,其他各级文官也各加官晋爵,各有升赏。值得关注是,在此次朝贺的百官名单之中,来自江东的鲁肃、诸瑾、顾雍以及来自曹魏的陈群、刘晔等人也位列其中,被实授从二品到正四品不同的官职,海纳百川,可以看到刘泽的胸襟还是相当地开阔。

    武将方面,受封为正一品的分别为骠骑大将军关羽、车骑大将军张飞、近卫大将军赵云。受封为次一品的分别是征东大将军张辽、征西大将军马超、征北大将军张任、征南大将军甘宁、镇东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