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瓦-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础,很难争取到战争的最后胜利。自董卓以来,中原地区陷入了长期的混战,土地荒芜人口锐减,没有人就没有兵源,没有人就没有税赋,长期而庞大的战争需要源源不断的金钱来维持,一昧地盘剥民众来榨取军费,只能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所以刘泽想到了对外贸易这条路。

    原本刘泽就是搞经济的出身,黄巾之乱前,他就揽聚了富可敌国的财富,而获得如此庞大财富的途径恰恰主要就是来自于对外贸易,所以刘泽迫切地需要占领交州,来打通海上丝绸之路,重现昔日的金元帝国。

    有锦鹰卫情报机构的存在。刘泽虽未亲历交州,对交州的状况也是了解的一情二楚,以交州目前的兵力和实力,靖军根本就不需要派再多的兵马过去,只要十万人马,足可以横扫整个儿的交州,相比于有山川之险的益州和水网密布的江东,拿下交州可谓是轻而易举。何况交州既可以轻取,也必定不会耽搁很多的时间,平定交州之后。抽调出兵马来。依旧可以继续在中原争霸。

    最终刘泽说服了众谋士,大家一致同意首先进兵交州。

    无巧不成书,就在刘泽调兵遣将,准备向交州进军之时。苍梧太守吴巨传来了求救文书。

    董卓造逆天下大乱之时。做为一方乐土的交州也并不曾安宁。朝庭委派的交州刺史朱符为夷贼所杀,交州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当时的朝庭对中原天下都丧失了统治权,何况是边远偏僻的交州。交州的政局进入了半真空的状态。

    在这个时候,交趾的士家趁势而登上了交州的政治舞台。

    士家原本不是交州的土著势力,前汉王莽时,士家祖先为了避祸,从孔子出生的鲁地迁移到了交州,开枝散叶,传到士燮这一辈,士家在交州已是数一数二的望族了。士燮年轻时曾游学中原,拜儒学大家刘子奇为师,为人聪慧勤勉,很快就得到了朝庭的重用,先后举孝廉、茂才,一路步步高升,坐到了交趾郡太守的位置。士燮很有战略眼光,董卓之乱以后,他认为天下势力必将割据,为了不让他人染指交州,士燮开始一方面招兵买马扩充实力,一方面上表朝庭,将自己的弟弟推荐担任士壹担任合浦郡太守、士黄有担任九真太守、士武担任南海太守。那年头朝庭流亡于关洛,没人在乎士燮的表奏是否送达到了汉献帝的手中,只要上过表就代表朝庭已经是许可了。其他各郡不服,好办,士燮派兵护送三个弟弟去上任,不服者格杀勿论。

    士家在交州就如同土皇帝一般的存在,士燮兄弟一起担任各郡郡守,强力掌管着一州之政,因辖地偏在万里之外,所以威望尊贵至高无上。他们出入时鸣钟响磬,备具威仪,笳箫鼓吹,车骑满道,常有几十位沙门夹在车马群中焚香。他们的妻妾都乘坐配有盖帷的小车,子弟都有兵士骑马跟在身后,当时他们的尊贵显赫,震服当地蛮人夷族,就算是从前的南越王尉他也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士燮为了不让旁人染指交州,指使区景刺杀了朝庭派来的交州刺史张津。荆州牧刘表闻讯之后,认为机会来了,他一直对交州就心存觎觑,于是派赖恭为交州刺史,接替张津的位子,同时又派吴巨为苍梧太守,接替刚刚去世的太守史璜,强势介入了交州。

    此举当然引起士燮的不满,双方兵戎相见,冲突不断。吴巨武将出身,尚武好勇,处理问题简单粗暴,应对士燮的挑衅,提倡强力还击。但赖恭却主张以和为贵,想要和士燮谈判,争取和平解决交州问题。

    吴巨对赖恭很不满,依仗手中握有兵权,将赖恭逐回了零陵。赖恭回荆州之后,向刘表诉苦,反遭刘表一通训斥,郁愤而终。刘表派赖恭吴巨进入交州,就是想掌控交州大局,根本就没想要和士家讲和。吴巨在苍梧得到了刘表的大力支持,要兵给兵,要钱给钱,吴巨很快地就在苍梧站住了脚,并开始了向南的扩张之路,在最初的两三年时间里,吴巨先后攻下了郁林郡、合浦郡和南海郡的诸多县城,士家军节节败退,丧师失地。

    但到了建安五年的时候,刘表在荆州尚且自身难保,如何还有余力闲钱去支援吴巨,吴巨的进攻势头锐减。士家毕竟经营了交州二百年,有着丰厚的家族底蕴摆在那儿,依靠外力支持的暴发户吴巨在丧失外援之后,原形毕露,开始走上了下坡了。

    从建安六年起,士家就开始收复失地,郁林郡、合浦郡、南海郡的大片领土重新又回到了士家的控制范围。建安七年四月,士燮、士黄有、士武三路大军六万余人,从郁林、合浦、南海西南东三个方向攻入了苍梧郡,开始了对吴巨的反攻大清算。

    吴巨抵敌不住,退守广信,向长沙的刘泽递上了求救文书。

    原本吴巨是刘表派到交州的,他是刘表的下属,现在刘表早已覆灭,按理说他和刘泽也没有上下隶属关系,吴巨此时是病急了乱投医,也不管刘泽是否出兵相救,一纸告急文书用六百里加急火速传到了临湘城。(未完待续。。)

第574章 南下交州

    “这个吴巨,倒也算是本王的故人,当年黄巾之乱时,他还是皇甫嵩帐下的一个司马,一晃这么多年不见,物似人非。”刘泽手握书信,对众臣说道。“既然吴巨有书至此,我们出兵交州,还正愁没有好的借口,正好来借用。”

    于是刘泽命关羽率第二军团进驻襄阳,张飞率第三军团驻守武昌,高顺率第六军团回师徐州,原驻守徐州淮北的太史慈第五军团则将徐州的防务交还给高顺,专司驻防淮北郡。刘泽从东到西,一字排开三个军团十五万的兵力,就是充分做好了迎击曹操的准备。而张辽驻守淮南,张飞驻守武昌,则是对东吴进行严密地布控。

    经过一年的努力,第七军团总算是初具规模,虽然没有恢复到昔日荆州水军鼎盛时期的战船数量,但其战斗力在甘宁的操练下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有了大幅的提升。刘泽没有给甘宁他派实质性的任务,还是以巴丘为据点,以洞庭湖为水军操练基地,兼顾从鄂县到江陵的长江水道的防卫,同时加强新型战舰的研发打造,力争新战舰早日下水。

    此次南征交州,刘泽调动的军队为久经善战的第一军团和新组建的第八军团。刘泽同时也辞去了第一军团都督的位子,赵云正式地成为了第一军团的都督,并荣升为五星上将,封爵三等侯爵——溧阳亭侯。

    赵云此次荣升第一军团的都督完全是实至名归,这么多年来。赵云一直默默地坚守在副都督的位置上,打理着第一军团几乎全部的军务,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在军团成立的初期,刘泽兼任第一军团的都督完全是出于对军队控制的需要,也是为了方便指挥,但随着刘泽地位的上升,所辖地域的圹大,军队数量的增加,刘泽已经不再需要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了。军队作战,已以不再是军团级别的的兵力配置,而是两个或更多的军团组合成军团集群联合作战,就如同此次南征交州。动用的兵力就是两个军团接近十万大军。此时刘泽所担负的职责。更多的战略层面上的运筹帷幄,而赵云完全有能力独挡一面,统帅靖军最精锐的王牌部队近卫军团。

    徐荣也升格为第一军团的副都督。同时他也是第一位晋升为正将军衔的副都督。此次贾诩没有随军出征,他正好染病,回武昌疗养了,第一军团参军的位置,便由诸葛亮来代理。

    刘泽点齐九万大军,离了长沙,取道桂阳零陵,望苍梧郡而行。

    新任的桂阳郡太守杜袭在桂阳郡治郴县外迎候刘泽的大军,作为荆州与交州接壤的最南的一个郡,此次杜袭将担任起九万大军的后勤支援任务。刘泽没有进城,只是叮嘱了杜袭几句,便率大军折向西南,转道零陵,向苍梧郡开拨。

    虽是寒冬时节,逶迤的五岭依旧是山峦叠翠,大军行至兴安之时,刘泽信马登临一块方石之上,眼前一条碧波被一道拦河大坝生生地分为两截,遂问向导。向导称此处便是秦始皇为统一百越而兴建的灵渠,刘泽所立之处为飞来石,前面的分水坝叫做铧嘴,将海洋河的河水一劈两半,一半流往湘江,一半流往漓江。此渠所以又名秦凿渠,秦始皇派大军五十万南征百越,三年不得进,盖就是因为五岭山高路险,粮草转运困难,大军迟迟未能征进,灵渠方一修成,半年之内,百越被平服,秦始皇在五岭之南设立了桂林、象郡、南海三个郡,从此岭南诸地归入了中华版图,一条灵渠可谓是功不可没。

    到了东汉建武年间,交趾叛乱,伏波将军马援奉旨南征,疏浚灵渠,讨平叛逆。现在灵渠水流如旧,舟行于上往来不绝,还是伏波将军的功劳。

    刘泽临渠而立,感慨万千,灵渠可谓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一条灵渠联结了长江和珠江水系,在古代运力不发达的情况下,这条人工运河发挥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此次南征,九万大军的粮草供应也必将得依靠这条运河,而将来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大量的丝绸也必将要从长江转运到南海去,灵渠更将会成为最核心的水利通道,保证这条水道的畅通,无疑是对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建有着重大的意义。

    回到宿营地之后,刘泽迅速地召见了当地的官吏,要他们派出专人来负责灵渠的管理和维护,所需资金,皆由靖王府直接拨付,务必要保证灵渠的畅通无阻。

    这些县令县丞何时曾见过靖王这样的尊贵人物,不禁是诚惶诚恐,对刘泽的命令自然俯首贴耳,唯命是从。

    由于对灵渠的重视,刘泽亲自制定了方案,交给当地县官们施行,一直忙到深夜,刘泽这才歇息。第二天清晨,鸡方叫头遍,刘泽便习惯性地起身,但就觉得头晕脑胀,四肢乏力,先前刘泽也没觉得什么,可能是偶感风寒加上疲劳过度才有的症状,他也没当回事,这些年刘泽一直勤于锻炼,身体几乎没有出过什么毛病,没想到年近四旬,居然说病就病了,看来真是不服老就是不行了。

    刘泽不想因为自己生病影响行军,决定晚上的时候再找军医过来配点药,可刚骑到上马,一阵寒风吹过,刘泽就觉得头晕目眩,天旋地转,直接从马背上就跌了下来,在一片惊呼声中,刘泽便晕了过去。

    再醒来的时候,刘泽发现自己已经躺在了帐中,诸葛亮、赵云、黄忠、徐荣等都紧张地围在周围,瞧着华陀给自己诊脉。

    “华先生,不知主公病况如何?”诸葛亮在询问着华陀。

    刘泽挣扎地欲爬起来,边起边道:“我没有什么大碍,不过是略感风寒而已,不碍事,不碍事的。”

    赵云一把将他按住,道:“主公病体未愈,还是多多歇息吧,华先生,主公的病怎样?”

    华陀却是一脸的凝重,道:“主公多年积劳成疾,五脏俱损,此时南越烟瘴之地,毒气弥漫,侵入主公五脏六腑,引发旧疾,方有此病。”

    赵云一听就急了,道:“华先生可有救治法子?”

    华陀道:“此病倒是不难医治,华某施之以针灸,服之以汤药,便可痊愈,只是南越烟瘴之地,非是主公久居之地,主公切不可滞留此处,需回荆州静养百日,方可无虞,否则旧疾复发,性命堪忧。”(未完待续。。)

第575章 君山养病

    刘泽浑身发软,虚弱无力,但他明白,他不能就这么躺着,南征在即,他就是军魂,一但他倒下了,这支军队的军魂何在。

    “不行,我不能回荆州,大战在即,如何轻言放弃!扶我起来!”

    赵云双目噙满泪水,道:“主公,你的身体要紧,就算这此南征不成,等你病好了,一样也可再征交州。”

    刘泽轻轻地摇摇头,道:“时不待我,倘若此次放弃出征交州,只怕我将终生再无机会踏上岭南之土,无论如此,此次南征,决不可轻言放弃。”

    诸葛亮道:“万事以主公身体为重,亮知此次南征意义非同凡响,亮愿代主公征南,请主公回荆州养病,早晚有捷报传回。”

    刘泽看向诸葛亮,诸葛亮晶亮的目光中,是坚毅睿智的光芒,刘泽紧紧地握住诸葛亮的手,道:“此间军务,便拜托在孔明身上了,我知以了孔明之能,必不失我望。”

    诸葛亮道:“请主公放心,亮必竭诚尽力肝脑涂地,以报主公知遇之恩。”

    刘泽又唤赵云黄忠近前,叮嘱再三,吩咐他们一切听从诸葛亮的安排,赵云黄忠称诺而退。刘泽病体未愈,潘凤早已备好车马,率锦鹰亲卫护送刘泽返回荆州。华陀也随驾同行。

    这么多年来,凡大小战役,刘泽事必躬亲,此次南征,却因为患病,不得不将指挥权托付给了诸葛亮,不过刘泽却没有丝毫的担心。以诸葛亮的才智,此次南征,也不会有什么悬念。是啊,是到了该放手的时候了,占的地盘越广,领的兵将越多,刘泽渐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有诸葛亮这样的能人贤臣相辅,刘泽也是该放松点了,事事亲力亲为。再强悍的身体也有吃不消的时候。

    “主公。是回武昌还是回长沙?”潘凤在车外问道。

    刘泽虚弱的躺着车辇的暖榻内,想了想,道:“去巴丘吧,洞庭君山风光旖旎。我也想静下心来歇养一番。此间便是一个好去处。”

    潘凤领命。改道望巴丘而去。

    刚到巴丘,甘宁、王威、苏飞、沈弥、娄发、马钧等人皆来谒见,刘泽的身体不好。这么一干人等他也没法接见,只是传甘宁马钧入内,略叙了几句。甘宁知刘泽欲往洞庭君山休养,立即安排船只,亲自护送刘泽去君山。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虽然身在病中,刘泽却也不耐每日缠绵病榻,令潘凤在湖边摆一摇椅,每日午时,便出来透透气,眼看着洞庭的湖光山色,风和日丽,郁闷的心情也稍稍有所缓减。

    潘凤在一旁道:“主公抱恙难道休息,何不传王后和两位王妃前来,也好陪主公消遣解闷。”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这几年征战厮杀,一直也没得空回徐州去,是很久没有见到琰儿们了,还有一大堆的儿女们,征儿和琚儿自出生后,自己还无瑕见上一面,做为丈夫和父亲,自己也太不称职了。多年以来,刘泽一直忙于开疆拓土攻城掠地,一仗接着一仗,似乎总也有打不完的仗,在家庭方面,他亏欠了很多很多,虽然他的三位妻子都很贤惠,明事理顾大局,但女人永远都是需要去呵护的,金钱和富贵永远也替代不了亲情。这一点很让刘泽心生愧疚,他不是不想去爱他的女人,但身为男儿大丈夫,事业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顾了这头,必然要舍得那头,世上无两全之事,许多事情刘泽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于是刘泽立即给下邳飞鸽传书,让蔡琰、甘萍、糜兰带上孩子们,赶到君山相会。武昌城经过一年多的建设,也已经是初具规模,原拟靖王府明年年初的时候就可以搬迁到武昌来,此次刘泽患病,倒是将搬迁事宜提前到了年前。蔡琰接到了刘泽的传讯,立即与甘萍、糜兰商议,决定带上孩子们立即动身,至于靖王府的搬迁事宜,则交由管事们处理。

    一路风尘仆仆,尤其是知道刘泽患病之后,蔡琰等三女心忧如焚,只恨不能胁生双翅,立刻飞到刘泽的身边,去陪伴他,去照顾他,却尽到做为一个妻子的责任。从下邳出来,一路坐车向西,在汉口又换乘船只,沿长江西行,直赴巴丘。这短短十几日的路程,蔡琰几人茶饭不思,夜不能寝,每个人都瘦了几圈。

    好不容易才挨到了君山,匆匆地离舟登岸,见到了病榻之上的刘泽,话未开口,泪似珍珠,蔡琰三女,已经是泣不成声。

    刘泽看到三位爱妻,却是心情愉悦,一扫病中的郁闷,恨不得将三位丰神欲仙的美人儿揽在怀中,一亲芳泽,只惜的是身子不做主,刘泽就连站起来的力气也没有,只得拉着三位妻子的手,打趣的笑道:“你们的夫君这不好好的吗,只是偶染微恙,却也是养得白白胖胖,倒是你们个个形容憔悴,花容失色,看来倒是我的罪过了。”

    蔡琰坐在了榻边,动拉着刘泽的手,眼圈微红,哽咽着道:“夫君,这些年征战在外,无人体贴关怀,竟将你累成这般模样,臣妾实在是心疼得很。如今已有了这么一大片的基业,夫君可不必这么拼了,当心自己的身子要紧。”

    刘泽呵呵一笑道:“自建安五年出征以来,都快三年没有见你们了,这回也是老天在罚我呀,以后我定要多抽空陪陪你们。征儿和琚儿也来了吗,我还没见过他们呢,我这个爹爹呀,当得也太不称职了。”

    蔡琰破涕为笑,命侍女将刘征刘琚抱了过来,好一对粉雕玉琢的孩童,生的是俊美非凡,怯生生地看着刘泽,又瞧瞧他们的母亲,却不敢上前相认。

    蔡琰蹲下身,对他们道:“你们不是曾念叨父王怎么还不回来吗,他就是你们的父王,还不快叫父王。”

    “父王——”一对儿女扑到了刘泽的怀中,刘泽欣慰地笑了。(未完待续。。)

第576章 天伦之乐

    在洞庭君山的这段时间,无疑是刘泽一生中最闲瑕的时光,三位玉人般的妻妾伴在身侧,五个儿女膝下承欢,刘泽尽享天伦之乐。

    长子刘微已经十二岁了,有蔡邕和卢植两位大儒的言传身教,刘微此时已经是出口成章,满腹经伦了,儒雅的气度,不俗的谈吐,很难让人把他同十二岁的孩童联系起来。

    刘琼和刘瑶这对姐妹花更是出落的亭亭玉立,虽然年幼,但丰彩如玉,一看将来就是万中无一的美人胚子。

    岁月似乎没有在蔡琰、甘萍、糜兰身上留下任何的痕迹,她们依然还是那样美得惊人动魄,美的绝代倾国,让沐浴在阳光里的刘泽不禁生出万般感慨,如果上天怜见,就让他一辈子这么病下去该有多好,没有争斗,没有血腥,没有厮杀,只有淡淡的温馨,平凡的阳光,永远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是该何等的惬意与安宁。

    事与愿违,在华陀的精心调理之下,施以针灸和汤药,刘泽的身子日渐康复,而四面的战报,也如同雪片一般地飞向了君山。

    首先是来自于合肥和广陵的,孙权自赤壁兵败之后,常思报仇,消停了两年,也积聚了两年的力量,听到靖军主力南征交州的消息,认为报仇雪恨的机会来了,再一次悍然出兵淮南广陵。

    攻打广陵的依然还是丹阳太守孙翊,东吴对广陵的进攻,这两三年来就没有停顿过。自建安五年败退之后,孙翊在建安六年还曾渡江滋扰过广陵。不过那次进攻属于试探性的,孙翊只率数千名吴兵登上北岸,骚扰广陵乡里,乘火劫掠,徐宣以不变应万变,对孙翊的挑畔行为保持克制,让孙翊没有找到半点机会,最后只得悻悻然退了兵。

    这次孙翊卷土重来,第三次兵围广陵。此次他带来了近三万的人马。对广陵城是志在必得。而孙权则是亲率水陆大军十万在濡须口集结,第二次对合肥城发起了进攻。

    张辽知道刘泽正在患病,故而上表自陈决心,誓死与孙权一战。定然要保淮南不失。

    张辽说到就要做到。虽然是困难重重。现在张辽手中只有第四军团一个军团,而且第七步兵师被抽调到了荆州,尚未归建。目前张辽部下只有三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四万人马,可就这么一点兵力也要分驻东起阴陵西至六安的的漫长防线,真正能留守合肥的,只有第四军团的军部和第六步兵师及第五骑兵师的一部,合计兵力只有一万六千余人。

    而此次孙权对合肥是志在必得,上次孙权进攻合肥,不过是为了策应赤壁的军事行动,攻合肥只是佯攻,虽然孙权很想拿下合肥,但上次的兵力有限,且赤壁战败之后军心动摇,孙权不得不放弃了进攻合肥的念头,回兵建业。此次卷土重来,孙权是做了详尽而周密的布署,除了孙翊进攻广陵和周瑜驻守柴桑的人马之外,孙权几乎调动了东吴的全部兵力,水陆联军十万余人,孤注一掷,发誓一定要拿下合肥城,进而一举吞掉整个儿的淮南。将领方面,孙权更是调集了程普、吕蒙、陆逊、董袭、陈武、凌统、徐盛、丁奉等诸多名将,兵强将勇,气势如虹。

    张辽深知淮北的太史慈和徐州的高顺是为了防备曹操的进攻,那是完全不可以动的,一旦调动其部队向南增援,整个儿的北线防御就要空虚,这比东吴进犯或许更加危险,而荆州方面的主力第一第八军团此时南征交州,无法回援,现在张辽只能是被逼到了绝境,孤军奋战,没有任何的退路了。

    张辽与副都督高览谋士陈宫商议一番,决定由陈宫坐镇合肥,高览引兵据守浚遒,与合肥成倚角之势,而张辽则亲率八百敢死队,乘夜偷袭吴军的大营,趁孙权立足未稳之际,杀他个措手不及。对此,高览和陈宫都有些担忧,但张辽信心满满,他认为孙权沿水路而来,刚刚在逍遥津登岸,自恃兵雄势大,遂不为备,且吴兵水陆混杂,兵备松弛,完全可以出奇制胜。

    于是张辽亲自挑选取了八百精壮勇士,乘夜悄悄地杀入逍遥津。孙权刚刚从巢湖登岸,正在集结军队,准备向合肥进攻,他自恃兵多将广,根本就不认为张辽有胆量敢夜袭逍遥津,此时的东吴兵马,从舟船上转移到陆地上来,秩序全无,兵不见将,将不见兵,乱糟糟一团。于是张辽乘势发起突击,东吴阵营登时大乱,张辽一马当先,披坚持戟,冲杀在前,敢死队人人悍不畏死,气势如虹,在东吴乱军之中如溃堤之波,一发不可收拾。

    张辽在阵中厮杀,勇不可挡,望孙权的麾盖直冲过来,慌得孙权六神无主,左右无人能挡得住张辽,眼见孙权就要失手遭擒之际,凌统率兵杀来护驾,与张辽战在一处,孙权才见机逃回战船之上。凌统与张辽血战,身上数处负伤,流血不止还再拼死力战。战至天明,张辽方退,吴兵气势立挫。

    孙权不甘失败,二次登岸,集结兵马,对合肥城发起了全面的总攻。但合肥在张辽数载苦心经营之下,城垣坚固,守备充足,东吴兵马付出惨重代价之后,也不得寸进,连战月余,孙权哀叹:“取合肥无望矣!”遂引兵而退。

    张辽却是得势不饶人,在孙权撤到逍遥津,前兵已上船,后队未整之时,张辽再送一份大礼给孙权,一举击杀了东吴大将陈武,血染逍遥津。自此张辽威名声震江东,但凡有小儿夜啼者,说张辽名字,啼声立止,其威名赫赫,可见一斑。

    孙翊也是强攻广陵不克,闻孙权败走逍遥津,士气尽丧,再战下去也绝计讨不到什么便宜,孙翊也只得退兵南渡,返回了建业。

    南线的形势稍缓,北线的形势又陡然地严峻起来。曹操自攻占冀州之后,又连得青州、并州,对逃亡在幽州的袁尚袁熙兄弟穷追猛打,袁尚袁熙力不能支,弃了幽州,准备去辽东投奔公孙康。

    行至辽西柳城一带,袁尚袁熙的残兵败将却遭到一股神秘军队的突袭,袁兵猝不及防之下,根本就无法做出有效的抵抗,纷纷溃散而逃,袁氏兄弟也被当场斩杀,粮草辎重全数被劫走。

    原来这支神秘的军队却是刘备和公孙瓒的儿子公孙续所率领的。公孙瓒败亡**后,刘备率邹关严田单五虎将保着公孙续离了易京,逃遁到辽西郡。辽西郡本来就是公孙家的大本营,刘备很快地就得到了发展,重新组织起了一支军队,并趁袁尚袁熙败亡之际,在柳城设伏,一举击杀了袁氏兄弟,也算是给公孙瓒报了仇。

    刘备将袁尚袁熙的人头献给了曹操,曹操大喜,封公孙续为辽西郡太守,刘备为右北平郡太守,公孙续继承公孙瓒易侯的位子,刘备也被封为了宜城亭侯。同时以田畴为幽州刺史、镇北将军、柳亭侯,总揽幽州兵马大权,北境悉平,引大军还于许都。

    刘备与公孙续分手赴任右北平,密谓续道:“少主可暂隐忍之,备誓死不忘令尊所托,必以死报之。”刘备留邹丹田楷在公孙续身边相助,自引严刚关靖单经去了右北平,至于以后刘备暗中招兵买马,积蓄力量,准备起事,那便是后话了。(未完待续。。)

第577章 战云密布

    曹操班师回许朝,长史董昭欲表奏献帝,颂丞相曹操功德极天际地,伊周莫及,宜晋爵王位。

    侍中荀彧谏道:“不可!丞相本兴义兵,匡扶汉室,当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后将军徐晃亦道不可。曹操愀然作色,拂袖而退。

    董昭道:“涿县刘泽,诈称皇亲,割据自立,不奉皇命,一样可以爵封靖王,丞相扫荡群凶,匡扶社稷,功大于天,晋位为王,乃实至名归。”于是董昭和一些朝中大臣联名上表献帝,请求献帝封曹操为王。

    献帝莫敢不从,令钟繇草诏,册立曹操为魏王,曹操假意上书三辞,诏三报不许,曹操乃拜受魏王之爵,在邺城大兴王宫,筑铜雀台,册立曹丕为世子,从此威德天下。

    曹操既受王爵,常思一统天下,便召群臣商议。

    程昱首先道:“魏王欲一统天下,荆徐刘泽、江东孙权、益州刘璋、汉中张鲁、西凉马腾诸路诸候,非当一一剪除不可,而与魏王相邻者有二,南面是荆徐刘泽,西面是西凉马腾,此诚为魏王首要之敌,理当先除之。”

    曹操道:“以仲德之见,当先征何人?”

    程昱道:“关中乃帝王之基,始皇据关中而灭六国,高祖得关中而有天下,今马腾韩遂作乱,窃据关中,魏王应先讨马韩,得关中之地,以为根基。得关中之后,可循秦岭故道,南取汉中益州,则天下三分之二尽归魏王,东出白帝,南下襄阳,天下自然唾手可得。”

    此时郭嘉站出来摇头道:“不可。马腾张鲁刘璋等庸碌之辈,非魏王之所谋也,方今天下,能称得上是魏王对手的。也只有靖王刘泽一人而已。今刘泽地跨徐扬荆交,其实力已远非昔日可比,魏王应首先南征刘泽,只要刘泽一灭。余者碌碌无为。天下何愁不定?”

    荀攸当即反对。道:“魏王与刘泽有五年之约,今五年之期之未至,魏王若是大举兴兵。或恐失信于天下之人,依臣之见,不如先取关中,待明年五年之期届满,再兴刀兵未迟。”

    群臣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有支持程昱荀攸先取关中的,有支持郭嘉先攻荆徐的,吵得曹操头疾复发,只好暂缓议事,曹操退回后堂。

    曹操无可奈何地坐在榻上,死劲地揉着太阳穴,让他的头疼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