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瓦-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庶领命而退,下去安排了。

    陈登略有些担忧地道:“主公,三将军统领的雷骑此刻尚在八百里之外的宜城,只有不到两天的时间,能否准时赶到聚铁山?”弓骑兵的速度是勿庸置疑的,如果从八百里之外调轻骑前来,陈登倒是不曾怀疑,但雷骑可是重甲骑兵,人马皆覆重铠,长途行军的话速度自然大打折扣,两天之内赶到乌林,陈登都感觉到很悬。

    刘泽微微一笑,雷骑兵的神秘程度不光对外,就是对内只要不是第三军团的人,对雷骑还真是不熟悉。建军伊始,刘泽便对雷骑有一个相当高的要求,不仅能在战场之上披坚执锐所向无敌,在行军速度上也要求快速机动,拥有不亚于轻骑兵的行进速度。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刘泽专门创立了一套雷骑兵远程战场投送系统,第三军团的每个重骑师,不光配备用于作战的汗血宝马,而且按战马和后勤马匹二比一的比例配备运输马匹和马车,作战时,人着铠甲马覆马铠,行军之时则是轻骑布衣,铠甲马铠皆由后勤马车运输。如此一来,在行军时,雷骑就完全同轻骑一般全无负担,而且汗血宝马的品质,完全是优于北地马的,所以雷骑在长途行进上,完全比轻骑更快。其次,担任运输的马匹也不是随随便便选的,为了不拖雷骑的后腿,拉车马也是百里挑一的,只有那些善于长力脚程快的马才可以胜任。

    这一套远程雷骑投送系统极大的保障了雷骑的战斗能力,而且做为一个秘密武器,那是完全不为外人所知的,刘泽将雷骑布署在宜城,就是要给周瑜一个错觉,让他觉得雷骑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投入到赤壁之战中来的,没有了雷骑的威胁,周瑜也才敢放心大胆地渡江发起攻击。周瑜千算万算,他怎么也不会算到这些重甲骑兵会从天而降,对于周瑜而言,这将完全是一场噩梦。

    至于选择聚铁山作为主战场,刘泽是经过实地勘测的,聚铁山前左临一条连绵不断的山峦,右傍古云泽一块残存的沼泽,只有一条宽不及两里的平路可以通向聚铁山,这条路长达十余里,左边的山峦虽不甚高大,但处处皆是断崖,极难攀爬,右面的沼泽更是恶梦,步骑一旦陷入治泽之中,绝无生还的希望。只要将雷骑布署在聚铁山前,就算是千军万马,也只有被碾压的份。

    刘泽精心选择了此处为决战之所,完全可以发挥雷骑兵的长处,不管江东兵来多少,在无坚不摧的雷骑面前,都将是不堪一击的,而且狭长的道路使得江东兵几乎没有逃生的可能,这里将会成为东吴兵马万劫不复的修罗场,惨绝人寰的阿鼻地狱。

    至于周瑜会不会中招,刘泽倒是不担心,他将粮草大营屯扎在了聚铁山,本身就是对周瑜一个巨大的诱惑,曹操奇袭乌巢的袁绍粮仓而拿下官渡之战的胜利,周瑜又何尝不想复制这种胜利。只要战火烧起来后,刘泽本人主动地率军撤往聚铁山,周瑜急功近利,缘何不会上钩?

    刘泽很快地下达了作战命令,水寨被烧之后,甘宁要率军立即从安全通道撤离,在北岸集结,由关羽率第二军团保护,向横桑口方向退却,水寨中的一应战船物资,皆可弃之。为了不致于撤退时出现拥挤淤寨现象,刘泽要求甘宁接到军令之后,便可组织疏散水军,但为了迷惑江东军,水寨之内也必须至少要保留三分之一左右的水兵,只待火起之后,再行完全撤离。由于水军的陆上作战能力差,在退向横桑口的过程中,关羽的第二军团将给予护送,以免受到江东军的追歼。

    刘泽又令赵云率第一第七骑兵师暗伏在汉阳川,等周瑜兵败之后,就势掩杀。令巴丘的徐荣,留一个师守巴丘,率一个师沿长江南岸奔袭东吴的赤壁军营。其余诸将及诸参谋,随同中军出发,待火起之时,第一时间向聚铁山撤退。

    最后,刘泽又唤过潘凤来,对他耳提面命一番,再三仔细叮嘱,潘凤不敢怠慢,领命下去安排。

    到了第二日晚间的时候,靖军诸路人马已是安排安毕,静候命令。比及二更时分,就见垂落在那儿寂然不动的靖王王旗扬起了旗角,鬼使神差般地飘向了西北方向。

    “起东风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但看靖军营寨中的旗帜,全部都呼拉拉地飘向西北,狂风大作,旗帜皆在风中猎猎招展。(未完待续。。)

第537章 火烧赤壁

    夜幕垂江,暗夜沉沉,江面上漆黑一团,只有北岸遥遥可望几点星火。

    周瑜的心情,恰如这静谥的夜般压抑,他仗剑立于码头,时不时抬头看看立在岸上的那面帅旗,硕大的周字了无生气地耸拉在那儿,周瑜不禁皱了皱眉头。

    他虽然熟读兵书,满腹韬略,但对阴阳天象一道,却是不甚了解的,虽然庞统信誓旦旦地表示,今夜必有东南风,可眼看着已过二更天,压根儿就没有点刮风的迹象,不光没有东南风,就连寻常天天有的西北风都不见了。不,西北风没用,要刮就必须刮东南风,只有东南风才可以助他周瑜一臂之力,成就这不世之功。

    “士元,你真得算准了吗,今夜定然会有东南风?”周瑜压低了声音对身边的庞统道。

    庞统倒是不慌不忙,淡定从容地道:“都督放心,今夜必有东南风相助,此时天交二更,统推算不到三更必然风至,如若不至,可斩统之人头来祭风。”

    周瑜没有了言语,他倒真没有稀罕庞统的这颗人头,就算今夜东风未至,周瑜决计不会要他的脑袋,但倘若真的没风,可就要让周瑜大失所望了。前面的计谋周瑜可以说是殚精竭虑绞尽脑汁,失败了的离间计让周瑜是心有不甘,不是他无能,只是机缘不太巧合了,蔡瑁的降书只差那么一点点,让他错失了一个最好的良机。但苦肉计可谓是神来之笔,也是周瑜最自负得意之作。如此良谋,刘泽就算是再聪明如厮,也未必能参得透其中的玄机。只要东风一起,黄盖的二十条火船便可冲入靖军水寨,到时刘泽就算有天神相助,也无法逃出生天。

    东风,周瑜现在最渴求的就是东风,没有东风,一切都是空谈,没有东风。他所有的努力都将会付之东流。都说人定胜天,但老天都不肯相助的话,又谈何而成功。周瑜闭上了眼,暗暗地在心中祷祝。愿上天辟佑。赐之以东风。勿使其功败垂成。

    “起风了——起风了——”周瑜身边的随从欣喜地叫唤着。

    周瑜睁眼一看,那帅旗果然向西北方向飘去,初时只是微微掀动旗角。少顷之后便是狂风大作,江面上波涛汹涌。

    “来人,带蔡中蔡和来!”周瑜面沉如水,喝令将蔡中蔡和带上来。

    蔡中蔡和自来到了东吴营中,也只暗暗地向江北传递过一两次消息,便是关于黄盖被周瑜折打的消息,此后周瑜便令加强了沿江的防卫,二人便再无机会向江北通报消息,眼瞅着周瑜在赤壁集结兵马,蔡中蔡和却无法将消息传出,忧心冲冲,担心家人的安全。就在他们惶惶不可终日之时,听得周瑜传唤,自是不敢怠慢,连忙到帅帐之中参拜。

    “都督可是要进军江北,为我兄报仇吗?”看到东吴的这般架式,就算是傻子也明白周瑜的意思了,蔡中虽然心里情楚,但却也小心翼翼地询问道。

    周瑜冷冷一笑道:“不错,本都督今日便要亲渡长江,与刘泽决战于赤壁,不过大军出征之时,尚缺一物祭旗,这旗要是祭得不好,恐难成功。”

    “不知都督所缺何物?”

    “你二人的项上人头!”

    蔡中蔡和吓得面如土色,嗑头如捣蒜,连声道:“我二人真心投效都督,绝无二志,望都督明鉴。”

    周瑜冷笑道:“你二人受刘泽指派,前来诈降,岂能瞒过本督之眼。实话告诉你们吧,自你二人投奔之后,所有的一举一动都在本督的掌握之中,黄盖受刑,若不是本督授意,你二人如何将这个消息透露给刘泽。说来本督也要谢谢你二人了,若非你二人通风报信,刘泽又如何轻易地能接受黄盖的诈降,你二人也算是功不可没了。”

    蔡中蔡和面面相觑,敢情周瑜早已猜忌,自己的行动早就落入了周瑜的慧眼之中,反而被周瑜所利用,假传消息,他们不禁是懊悔不迭,只是一昧地求饶:“都督恕罪,我二人与刘泽有杀兄的血海深仇,只是刘泽挟我家小,我二人这才不得不从,求都督恕罪。”

    周瑜不为所动,冷哼道:“助纣为虐,为虎作伥,如何可饶尔等性命。来人,将蔡中蔡和斩首祭旗!”

    左右不容分说,上前就将蔡中蔡和擒下,“喀嚓”两刀,两颗人头就滚落了下来,血流一地。

    祭完帅旗,周瑜下令黄盖立即进发。黄盖早已候在江边,瞧得东风乍起,都督军令已下,立刻扬帆北进,望靖军水寨而去。此时江面上波涛汹涌,浪击千层,黄盖立在首船之上,全束装备,铠甲覆体,倒持一柄环首大刀,面沉似水。二十条快船满鼓风帆,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午夜时分,黄盖的船队离靖军已是不远,但月尽之日,天穹之中只有繁星满点,别无一点光亮,黄盖按约定快船之上遍插青旗,但黑暗之中也是无可分辨,黄盖遂令手下兵士举灯火为号,三明三暗。对方很快做出了回应,同样是三明三暗,这是双方约定好的暗号。

    片刻之后,靖军水寨的大门吱吱呀呀地打了开了来,黄盖大喜,暗道:“都督计成也!”下令二十条快船鱼贯而入,进入靖军水寨之中。

    黄盖冷眼打瞧,水寨之内靖军的船只俱是三二十艘大船相连,四五十艘小船相结,排列井然有序,气势雄壮,果然是庞统所献的连环计成也,黄盖暗笑道:“庞士元当真是好计谋,稍候一火发起,靖军绝无逃生之望!”

    连舟之上有人大喝:“可是黄盖将军么?奉靖王令,请黄盖将军率船靠岸之后,登岸见驾!”

    黄盖冷笑两声,并不回话,只是令手下将二十条快船散了开去,各自瞄准目标快速地冲了上了去,在距离靖军舰船尚有十余丈之时,同时点火。

    二十条快船所载之物,皆是些硫磺硝焰火油芦草等引火之物,一经点燃,借助着东南风势,船首火焰立即窜起数丈之高,原本漆黑一团的江面顷刻间照如白昼一般,烈焰腾腾,烟焰涨天,黄盖及众军士立在船尾,架船直冲过去。

    靖军的战船俱都被铁索连着,此时火船撞了上来,避无可避,很快就被点着了,风助火势,火借风威,转眼之间,满江便是通红一片。

    此时甘宁尚在水寨之中,按刘泽的命令,早在一天之前,水军士兵已经撤走了三分之二的人数,目前水寨之中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兵力,虽然早已是意料之中的事,但甘宁亲眼目睹水寨被烈火吞噬,还是心痛如绞,这么多的战船被付之一炬,甘宁如何肯甘休,恨得目眦欲裂。

    火起之后,王威已经在指挥剩余的水军官兵撤退了,但这火势来得太过迅猛,许多来不及撤退的士兵被烈火焚身,痛不欲生地呼喊救命,其状惨不忍睹。王威急劝甘宁道:“甘都督快撤吧,这烈火无情,再不走可就迟了。”

    甘宁正欲抽身而走,瞧见了火光中的黄盖。黄盖所乘的火船虽然只点着了前半部分,而且趁着东南风,火苗是向前扑的,船后的位置尚没有着火,不过,这只能是暂时的,满船的烈火还是很快就蔓延了过来,黄盖等大在船尾,也渐无容身之地。

    这时,陈武率接应的船队已经赶了上来,此时满江通红,照如白昼,虽然浓烟滚滚,但陈武还是远远地瞧见了黄盖,看到黄盖情势危急,便喝令船只快速地向黄盖靠了过去,大叫道:“黄将军快上船。”

    黄盖站在了船舷之上,烈火已在将整只快船给吞没了,陈武的船靠了过来,黄盖急欲跳船逃生,两船相距七八尺,如果在平时,这点距离黄盖只要大喝一声,奋力一跃,足可以跳过去。但由于黄盖背伤未愈,方一使力,就觉得后背痛不可当,根本没有力气跃过去,陈武急令船再靠过去一点。

    就在黄盖犹豫迟疑之际,那边的甘宁早已是拈弓搭箭,瞄准了黄盖的后心。甘宁的箭技可谓是神乎其乎,一弓三箭把把红心的绝技放眼天下也是无人能及的,此时他没有用三箭绝计,只搭了一枝箭,其准度可想而知。

    陈武的船又靠过来一点,距离黄盖只有三四尺之遥,黄盖纵身一跃,向对面船上跳了过去,但甘宁的箭更快地追了上来,一箭正中黄盖的后心。甘宁力大,使得是四石弓,威力比普通士兵用的两石长弓大了一倍,黄盖虽然穿着护身铠甲,但甘宁的这一箭又快又准,穿透了黄盖厚厚的铠甲,精准无误地没入了他的后心。

    黄盖闷哼一声,直接就栽倒了陈武的怀中,陈武大惊,急呼:“公覆——公覆——”可黄盖早已是寂然不动,气绝身亡。

    甘宁一箭得手,也不敢再迟疑了,大火已经是烧将了过来,再不走可就真得要葬身火海了。甘宁收起弓来,率兵从早先规划好的安全通道撤了下去。(未完待续。。)

第538章 登陆北岸

    靖军水寨一片火海,看到起火的讯号之后,东吴各路人马便知黄盖已然得手,便都按照周瑜事先的预案向各自的目标点攻击而去。凌统、蒋钦、周泰各率一路水军,突入靖军水寨,在火海之中穿梭往来,趁势掩杀起来,许多尚来不及逃走的水军官兵根本就无力抵抗,不是葬身在火海之中,就是丧命在东吴的弓箭之下。

    周瑜率领着大队人马紧随其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渡江行动,百舸争流,千船竞渡,整个长江水面上艨幢如云,星罗棋布,热闹非凡。靖军水寨起火,周瑜这边的横渡完全没有了任何地阻力,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向北岸开进。

    陈武载了黄盖的遗体,率船队向周瑜的中军靠来。周瑜此刻正在楼船之上,指挥着步骑兵有条不紊地登岸集结,瞧着陈武独自一人过来,没有看到黄盖的身影,心里便是咯噔一下,按照计划,黄盖得手之后,便是由陈武前去接应,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此刻应该是黄盖和陈武并肩而来,此刻只见陈武一人,难不成黄盖遭到意外不成?

    未等周瑜出口询问,陈武已是怀腔悲愤地道:“启禀都督,黄将军他……他以身殉国了!”

    “什么?”周瑜眼前一黑,差点就栽倒在船上,幸得身边的随从伸手将周瑜搀扶住,周瑜眼圈微红,哽声道:“公覆……竟遭不测……他遗体何在?”

    陈武命人将黄盖的遗体抬了上来,背后的羽箭虽然已经拨除了。但伤口依然清晰可见,甘宁的这一箭极其地霸道,不但射中了黄盖的后心要害,而且箭头直接就从前胸洞穿出来,在黄盖的胸口射穿了一个洞,黄盖此时仰面朝天的躺着,双目紧闭,面白如纸,鲜血已经将胸甲全部浸染。

    “公覆——”周瑜失声痛哭,周围的鲁肃、程咨、吕蒙、庞统等人也是黯然泪下。今日火烧赤壁。黄盖可谓是居功至伟,但万万没有想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黄盖的阵亡给东吴的大胜蒙上了一层惨淡的阴影。

    好半天。周瑜才止住眼泪。问陈武道:“公覆是因何而亡的?究竟死于何人之手?”

    陈武向周瑜禀明当时的详情。虽然隔的很远,但当时火光冲天,照如白昼。陈武依稀还是可以看到是甘宁下的毒手,何况甘宁的箭术也是出了名的精湛,在这么远的距离上,一箭结果了黄盖的,也非甘宁莫属。

    “甘宁?竟然是他!”周瑜紧紧地攥着拳头,指甲深深地嵌入了掌心的肌肉之中,双目几乎可以喷出火来,甘宁可是当初射杀凌操的凶手,旧仇未报,又添新恨。“甘宁!我若不能食汝之肉寝汝之皮,誓不为人!”周瑜下令,如果一旦发现甘宁踪迹,各部要不遗余力地追杀之,务必要将他生擒活捉,在黄盖的灵前将他千刀万剐,以祭黄盖和凌操的在天之灵。

    五万大军很快就完成了渡江,在乌林以西集结完成,周瑜令程咨、庞统在战船上守候,与吕蒙、鲁肃共同登岸,率军向纵深挺进。

    是夜东风大盛,火逐风飞,烈火从水寨一直烧向了旱寨,几十里的旱寨也是火光冲天,烈焰腾腾。东吴的步骑登陆之后,也未敢轻进,这把火委实太猛烈了,一旦冲入火场,在浓烟和烈火的吞噬下,几乎没有生还的希望。

    火是周瑜放的,但火势却不由他控制,周瑜也不敢率兵轻入火场,只得令军队左右迂回,围歼从火场之中逃离出来的靖军士兵,不过却收效甚微,大队的人马围攻过去,斩杀掉的也不过才区区数百人而己,颇有点拿弟大棒打蚊子的意思。

    周瑜好生纳闷,按说这靖军营寨起火,靖军该是乱作一团才是,没理由在火场四周却找不到几个人影,难不成他们都葬身火海不成了?周瑜想想都觉得荒唐,这怎么可能,大火虽然来势凶猛,但人终究是活的,不可能坐在那儿等火烧过来。

    吕蒙擒了几个活口,问明缘由,便禀知周瑜:“启禀都督,火起之后,刘泽见势不妙,已率大队人马投聚铁山而去了。”

    周瑜微微一怔,刘泽的动作好快,果然是治军有方,突遭变故之后依然有能组织军队从容撤退,这一点不得不让周瑜心生佩服。“聚铁山?聚铁山?”周瑜暗暗地嘀咕了两声,忽然脸色大变,暗叫不好,聚铁山可是刘泽的屯粮之所,如今刘泽败军一齐撤到聚铁山,聚铁山的守备力量必然空前强大,自己仅派韩当的一万人马前去攻取聚铁山如何能成功,看来得马上增援韩当才是。

    周瑜倒是没有疑心刘泽有诈,聚铁山既是靖军的屯粮之所,刘泽自然会倚为要害重地,不光要派重兵把守,兵败之后也急急地向聚铁山靠拢,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要确保聚铁山的军粮不失,军粮不失才能军心不失。

    “全军听令,即刻向聚铁山开进,勿必要歼灭刘泽于聚铁山下!”周瑜简短地下达了军令,五万大军立刻折向西北,直扑聚铁山而去。

    聚铁山在乌林西北二十里外,东面是一段连绵起伏的低矮山峦,山虽不高但处处断崖,根本就无路可以攀爬,西面则是一大片的沼泽,只有中间一条路可行。

    周瑜刚刚赶到聚铁山路口,就见前面杀出一军,人影幢幢,火把闪耀,未知是否敌军,于是周瑜令吕蒙率军上前查看。

    吕蒙也是万般谨慎,黑暗之中难辨敌我,既不可误伤己军,也不能轻易放过敌军,令手下兵士张弩搭箭,隐而不发,列好阵式,遥遥地喝问道:“前方何人?”

    对方当即应声:“可是吕子明吗?都督何在?”

    吕蒙一听,是韩当的声音,便立即令手下收起弓弩,高声道:“原来是公义兄引兵至此,都督就在后面,请随我来。”

    韩当立即单骑而出,与吕蒙相谐来见周瑜。原来韩当奉周瑜之命率军一万抢先渡江,而后直逼聚铁山,想趁靖军大乱之际偷袭聚铁山,一举焚毁靖军的军粮。但刚刚走到乌溪口,就正好撞上了靖军总兵孟坦,一番厮杀,孟坦败退而走,韩当却也是耽搁了不少时间。孟坦败走之后,韩当心念攻取聚铁山的任务,也就不曾追杀,而是折向聚铁山而来,却不意与周瑜的大队人马在此相撞。

    韩当也是好生奇怪,按照周瑜的原先部署,进攻聚铁山的任务便是由他来担当,周瑜率领的主力大军则是应该去围剿靖军旱营大寨的,只是不知为何也会赶来聚铁山。

    “刘泽好生奸滑,赤壁方甫火起,他便放弃掉了乌林大营,率残兵败将逃往了聚铁山,我担心公义不敌刘泽的主力,故而率大军前来增援。公义,你这边情况如何?”

    是夜几乎是一团乱战,刘泽的军队和东吴的军队彼此纠缠在一起,犬牙交错,敌我难辨,周瑜自大军北渡以后,也几乎和其他诸路兵马失去了联络,消息不通。

    韩当便将与孟坦打了一场遭遇战的事见告周瑜,周瑜倒是没有奇怪,如此混乱不堪的状况,在半路上不管是遭遇到那支人马也不足不奇。周瑜再问询韩当是否可知陆逊、潘璋两路人马的状况,韩当只是摇头,如此混战,他也无法得知其他军队的情况。

    周瑜也明白此时的战局,那就是一个乱字,想要乱中取胜,就得快刀斩乱麻,现在只用拿下聚铁山,擒获刘泽,靖军必然是大势已去。

    于是周瑜和韩当兵合一处,沿着乌林小道,向聚铁山长驱而进。

    路上,周瑜向韩当告知了黄盖的死讯,韩当和黄盖皆是孙坚时代就在一起的老臣,想当年孙坚手下四将程黄韩祖,都是性命相交的莫逆之友,祖茂亡得最早,四将仅存三人。韩当与黄盖更是交情非浅,一听黄盖阵亡,韩当悲愤欲绝,发誓要杀尽靖军诸人以为黄盖报仇。

    周瑜好生宽慰几句,韩当总算是止住了嚎哭,不过他手中的大刀握得更紧了,紧催战马,冲在了最前面,恨不得胁生双翅,飞到聚铁山去报仇雪恨。

    身后的火光渐远,天色已是泛白,眼望着聚铁山已是不远。

    鲁肃就着晨曦,打量着周遭的环境,眼看着此地竟是如此的险恶,不禁一阵胆寒,对周瑜道:“都督,刘泽最善用兵,此处地形如此险恶,小心他有埋伏。”

    周瑜倒是不以为意,呵呵一笑地道:“子敬多虑,前面聚铁山上,不过是刘泽的一丛残兵败将而已,有何惧哉?就算刘泽在此伏下兵马,又能奈之我何?我唯一所惧者,就是张飞的雷骑,不过此刻雷骑尚在八百里外的宜城,就算是张飞快马加鞭,插翅也飞不到乌林。”

    周瑜的笑声未落,就听得前方轰隆隆恰似惊雷一般,震天动地,滚滚而来。(未完待续。。)

第539章 无情碾压

    东吴将士不禁是莫名惊诧,方今隆冬时节,如何能听得见打雷之声,这委实也太奇怪了,但如果不是雷声,又岂会有如此的动静?不过他们很快就明白过来了,如果是打雷,必定是电闪雷鸣,此时天方晓白,万里无云,如何会有惊雷出现?这声音委实怪异,声似闷雷,却连绵不绝,而且明显地可以感觉到大地在震颤,有一种天崩地裂的感觉。

    就在诸人诧异之际,聚铁山方向激荡起漫天的飞尘,直冲云宵,林中的鸟儿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惊吓到了,扑楞楞地展翅而飞,仓皇逃窜,就连叫声都带着一种凄厉。

    东吴诸将皆不知是何状况,皆惊惶失措,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了周瑜,等待周瑜的命令。

    周瑜眉头紧锁,一种不详的感觉笼罩在他的心头,虽然他没有亲眼目睹过雷骑之威,但安陆一战的详情周瑜还是有所了解的,也只有雷骑的出场才会有如此大的动静,惊天憾地,杀气逼人。周瑜有一种近乎发懵的感觉,不是有情报说雷骑两天前还在宜城吗,八百里的路程,就算是最快的轻骑兵也不可能到达,何况是身披重铠的雷骑兵?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难不成斥侯传回来的情报有假?周瑜摇摇头,东吴的这些斥侯兵经验丰富,何况这么一支庞大的军队刘泽根本就不可能藏匿起来,一旦稍有动静,就会被周瑜派往江北的密探侦测到,所以情报根本就不会出错。那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两天前雷骑还屯扎在宜城,刚刚才被调到赤壁前线。但他们是如何做到不到两天的时间就行完了八百里程赶到了聚铁山,周瑜是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周瑜就算是心存疑虑,也不可能再去细究缘由,何况现在就算是刨根问底探明了究竟似乎也没有什么意义,眼下周瑜要应对的是如何对抗雷骑,急骤的马蹄声已经是越来越近,留给周瑜的时间也是越来越少了。

    “有敌袭!布阵迎敌!”周瑜很低快地下达了军令。

    东吴的军队倒也是训练有素,从行军队形转化为防御阵形,不过是片刻的工夫。应对骑兵最有效的防御阵型就是长枪阵。东吴缺乏成建制的骑兵。无法采用以骑制骑的战术,只有在防御阵形上想办法,长久以来便形成了一套对付骑兵的战术,用密如林的长枪阵来抵御骑兵强大的冲击力。还是颇有心得的。所以周瑜的命令一下。东吴军队的布阵便很快地完成了。

    长枪阵对付普通的骑兵是很有效的。但对付身披重铠的铁甲骑兵那还是头一遭,周瑜心中就连半点底也没有,毕竟安陆一战带给周瑜的震撼至今是记忆犹新。刘磐的五万骑兵尚且一败涂地,自己六万人马之中步兵占据绝大多数,想要破敌谈何容易。

    而且这里的地形——一瞬间,周瑜似乎明白了什么,圈套!这彻头彻尾就是刘泽的一个圈套!看来自己的所有计谋什么苦肉计诈降计连环,都未曾瞒得过刘泽,而刘泽故布疑阵,让自己以为他已然中计,故意让黄盖的火船烧掉靖军水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请君入瓮,早已在聚铁山设下了埋伏,就等自己来自投罗网。聚铁山一面临山一面临泽,只有一条路可走,雷骑一旦冲将过来,东吴的步兵根本就无力抵抗,就算是想逃,上不得山下不得泽,在这一条独路上,步兵逃得再快,也无法逃得过骑兵。

    周瑜思量至此,不禁是一身恶寒,刘泽的计谋太歹毒了,完全就是妄图要置东吴全军于死地,为达到这一目的,刘泽甚至不惜牺牲掉全部的水军,好狠!好卑鄙!

    鲁肃也看到了情势的不妙,急急地道:“都督,刘泽在此暗伏重兵,我军不可力敌,暂且退兵吧。”

    退兵?周瑜苦笑一声,刘泽既然在此精心地设下了圈套,岂是容你能轻易地脱身的,以雷骑可怕的冲击力和疯狂的速度,江东步兵根本就没有逃生的半点希望,现在也唯有拼死一战,才会有一线的生机。

    周瑜拨剑在手,高声喝道:“众儿郎,敌军在前,唯有拼死一战方有胜机,狭路相逢勇者胜!不胜,则死!杀!”

    这支东吴的军队也是身战百战的精锐之旅,跟随着孙策开疆拓土,屡立奇功,周瑜镇定自若,意气纷发自然感染了每个将士,大敌当前,畏缩后退只有死路一条,只有拼死力战方能杀出一条血路,诸军将校皆是高举刀枪,齐声大喝:“不胜则死!杀!杀!杀——”

    韩当素来骁勇,大喝一声道:“众儿郎,随我来!”率着长枪队迎着雷骑冲了上去。东吴六万人马斗志昂扬,摆出一付万死不辞的决战横模样,誓死一战。

    尘烟中,冲在最前面的自然是憋屈了很久的张翼德。自从安陆一战后,雷骑就没有再派上过用场,看着别人鏖战赤壁,张飞心里痒得极是难受。接到刘泽进军的命令之后,张飞立即率雷骑拨营起寨,星夜兼程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