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瓦-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泽直接起用了隋唐以后的三省六部制,设了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虽然在名称相同,但在实质上却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刘泽的三省之中,中书省负责律法和政令的起草和修改,门下省负责监察和司法,尚书省则是行政执行机构,可以说,刘泽的三省制度,已经初具有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雏形,三省之间,分工明确,互相制衡。

    尚书省总揽行政大权,尚书省的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尚书仆射。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工、商六部。吏部主管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户部主管户口、土地、赋税、钱粮、财政收支等事,礼部掌管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等事,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诸事,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诸事,商部主管工坊、商务、贸易诸事。

    与隋唐以后的六部不同的是,六部之中没有设立刑部,依具司法独立的原则,刑部的狱讼、司法、审判的责权归属于门下省。商部则是刘泽专门新设立的部门,类似于汉代大司农属下的平淮令,而九卿之中的大司农的职权则与户部基本上是等同的,刘泽将商部提升到了与户部并列的地位,足以见其到工商业的重视程度。

    每部设主官尚书一人,副主官左右侍郎各一人,每部下设四司,司主官称为郎中,副主官为员外郎,属官有主事、令史等。

    同时刘泽也启用了新的官员品阶——九品官制,将官员的等级分为九品,每品设正、从两级,一共是十八级,为了与汉代官制衔接,刘泽规定了新旧官职的互换等同,万石为正一品,中两千石为正二品,真两千石为正三品,两千石为正四品,比两千石为从四品,千石为正五品,比千石为从五品,六百石为正六品,比六百石为从六品,四百石为正七品,比四百石为从七品,三百石为正八品,比三百石为从八品,两百石和比两百石为正九品,百石为从九品,百石以下的斗食、佐史为未入流,不在九品十八级之内。

    由于原先徐州的官员最高的是刘泽的中两千石,而此次刘泽晋封为诸侯王之后,地位陡然提升,又在万石之上,其下所有的官员职位都未超过两千石,此次设定的九品官制,两千石等同于正四品官,所以其后众官吏官位的提升空间还是很大的。

    一品官不予轻授,非功勋卓著者不可当之。尚书省的最高官职为尚书令,职正二品,此次刘泽自己担任了尚书令的职务,由贾诩和简雍分别出任左右仆射,职从二品。六部尚书皆授正三品官职,吏部尚书由孙乾担任,户部尚书由简雍兼任,礼部尚书由国渊担任,兵部尚书由糜竺担任,工部尚书由陶商担任,商部尚书由糜芳担任。

    刘泽本人身兼徐州牧扬州牧的的职务,但他分身乏术,根本就管理不过来,所以在靖王府治下,刘泽又新设立了徐州刺史和扬州刺史的官职,品秩等同于六部尚书,为正三品,任命卢毓为徐州刺史,治下邳、东海、琅琊、广陵、沛国、彭城六郡国,任命王经为扬州刺史,治九江、庐江、淮北三郡,各郡国太守皆为正四品官。

    中书省掌立法事务,中书省长官为中书令,由卢植来担任,正二品,副长官为左右仆射,中书左仆射为蔡邕,中书右仆射为陈珪,从二品。

    门下省掌司法事务,长官为大司刑,由赵昱来担任,正三品。

    以上皆为文官的等级,武官的等级同文官一样,按军衔来定品级,元帅为正一品或从一吕,大将为正二品或从二品,上将为正三品或从三品,正将为正四品,副将为从四品,偏将为正五品,裨将为从五品,准将为正六品,上校为从六品,正校为正七品,副校为从七品,上尉为正八品,正尉为从八品,副尉为正九品,士长为从九品。

    刘泽改革官制的同时,对爵位制也进行了改革。自秦以来沿用到汉代的二十等爵制明显地已经不合时宜了,汉末卖官鬻爵使得爵位泛滥成灾,三公九卿都可以被朝庭当做商品来销售,更别说什么公士上造之类的低阶爵位了。所以刘泽决定彻底地取消二十等爵位制,恢复先秦时代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制。公爵为最高爵位,分为一等公爵、二等公爵、三等公爵。公爵以下为侯爵,同样分为一等侯爵、二等侯爵、三等侯爵,分别对应汉代的县侯、乡侯、亭侯。侯爵以下为伯爵,亦分为三等:一等伯爵、二等伯爵、三等伯爵。其次为子爵,也一样分为三等:一等子爵、二等子爵、三等子爵。最后为男爵,也分为三等:一等男爵、二等男爵、三等男爵。

    公侯伯子男这五等封爵都是有封邑的,根据爵位高低的不同,所享受的封邑大小也是不同的,最高如一等公爵,可以享受到一郡之地封邑,最低如三等男爵,大概只能享受到几十户到上百户封邑,可谓是差之千里。

    从公爵到男爵,这些爵位都是可以世袭的,所以一旦获得这些爵位,便可以成为世袭的贵族,荫及子孙后代。同样,这些爵位的获得,也不是那么轻易的,按照爵位获取的规定,只有在累集到一定功勋之后,才可能会被授予爵位,而功勋的积累,最快的途径便是军功,战场之上杀敌越多,打的胜仗越多,军功积累得便更快,获得爵位的机会便也越大。

    关羽由于截杀袁术夺回传国玉玺有功,被朝庭封为汉寿亭侯,所以在刘泽的新爵位中,关羽自动就获得了三等侯爵的爵位,成为新爵位中唯一的一位侯爵,诸如张飞、赵云、张辽、贾诩等人,最高都没超过一等伯爵。(未完待续。。)

第477章 官渡开战

    此次被封为伯爵的,不过才廖廖十几人,封为子爵的,也只有三四十人,封为男爵的,也没有超过百人,足可见其爵位的弥足珍贵。被封为侯爵的,只有关羽一人,更别说那令人高山仰止般存在的公爵之位。不过有希望就有动力,侯爵公爵的位子就摆在那儿,晋阶的条件也是一清二楚的,只要有足够的功勋,任何都是有希望的。所以新的爵位制度公布出来的时候,着实令人热血沸腾了好一会儿,徐州对外战争的序幕才刚刚开启,想要建功立业,有的是大把的机会。

    五等爵位以下,刘泽还特别地设立了勋爵等级,勋爵共分九等,最高为一等勋爵,最低为九等勋爵。与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不同的是,勋爵不享受封邑,不可以世袭,但每年都可以依照等级的高低领到相应的岁俸。由于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稀缺和难以获得,勋爵爵位很好地做为了补充,获得勋爵的门槛很低,只要能累积到一定的军功,就是最普通的勇卒武卒,也可以获得勋爵的身份,除了每年可以领到一笔不算少的岁俸之外,准贵族的勋爵身份也足够那些平民百姓出身的士兵们扬眉吐气了。何况做为士兵,只有在军队中的时候才可以拿到粮饷,一旦退役之后,便没有了这份粮饷,当兵吃粮,不当兵哪来的粮吃。而勋爵爵位不同,一旦获得爵位,虽然不能世袭,但却可以享用一生。退役之后也可以拿到相应的岁俸。

    虽然最低一级的九等勋爵岁俸也没有多少钱,聊可糊口而己,但爵位每升一等,侍遇明显地就提升一截,到三四等勋爵的时候,拿到的岁俸就足以混得上小康之家了,而升到一等勋爵的时候,就已经可以窥到男爵的门槛,距离成为真正的贵族,就只差一步之遥了。

    风险与机遇并存。富贵的花朵从来都是用汗水浇灌的。虽然想提升一个勋爵等级需要的功勋都是翻倍的,但在最大的诱惑面前,几乎所有的将士都会选择舍生忘死,全力拼搏。富贵险中求。这个道理谁都懂。

    军功无疑是提高爵位最快最有效的途径。但却也不是唯一的选择,只要获得功勋,不一定是来自于战场上的。就算是来自普通人之中,只要有一技之长,只要有聪明才智,一样可以获得殊荣。此次封爵,马钧由于最杰出的发明创造,被封为了三等伯爵,张机也因为在医术领域的成就被封了一等男爵,而在选育优种良种方面取得突破的董祀也受封为三等男爵。他们取得的殊荣,让身处低阶的官吏都看到了晋爵的希望,只要努力,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成功。

    建安五年,公元二百年,对是中国的历史,注定是一个不可磨灭的日子。

    袁绍的大军号称七十万之众在黎阳突破了黄河天险,浩浩荡荡地向许都方向开进,连营百里,逶迤而进,声势浩大,气吞山河。

    曹操亲自提兵迎战,进屯易守难攻的官渡。官渡地处鸿沟上游,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连虎牢、巩、洛要隘,东下淮泗,为许都北、东之屏障,是袁绍夺取许都的要津和必争之地。曹操将主力摆在了官渡,高垒深堑以据袁绍。又另夏侯渊为青州刺史,东出泰山郡,攻略齐、北海、东安等地,牵制在青州的袁潭,解除袁兵从青州西进从侧翼对官渡的威胁。

    在白马,爆发了官渡之战的的第一仗,曹操运用声东击西之计,一举挫败了袁绍的前锋部队,阵斩袁军大将蒋奇,拿下了首战的胜利。次战延津,袁军再受重创,这次折损的是大将韩猛。

    袁绍连战连北,气势顿挫,不得以改分击合击为结营紧逼,数十万大军平推而进,与曹操的主力部队对垒于官渡,双方在官渡陷入了旷日持久的阵地战。

    刘泽一直密切地关注着官渡方面的动向,曹操与袁绍的决战已经开始了,未来几十年的北方格局就会由这一战而决定,对于刘泽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与曹操的互不侵犯条约并不仅仅是口头的约定,在与曹操青梅煮酒之会后,刘泽又在许都盘桓了十数日,将这份条约落实到了书面文本上。尽管这个五年之约刘泽未必相信曹操一定会恪守,但最起码在最初的几年,曹操将与袁绍相争与河北,是无瑕南顾的,这无疑给自己经营南方创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条约一经签属,曹操便再无后顾之忧,可以全力以赴地迎战袁绍。同样对于刘泽而言,没有了北线曹操这个最大的威胁,调兵遣将就更加地得心应手了。这份条约,对双方而言,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同时这份条约还有一些附加的条款,诸如双方互派驻节使者,通商贸易等等。由于战祸隔绝,南北方的交通断绝,商路不通,货物贸易陷入停顿。刘泽这一次提出了恢复商路的提议,很快得了曹操的赞同,北方战乱频仍,天灾**不断,最让曹操头痛的就是粮食短缺,尽管曹操实施了屯田,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粮食的供需矛盾,但在春荒的时候,粮食的价格经常会飙升到上万钱一斛甚至十几万钱一斛,民多不堪,人竞相食,人吃人绝对不是什么稀罕事。而刘泽治下的徐州,仓禀盈实,粮价平稳,如果将徐州的粮食能运到兖豫来,足可以解决掉粮荒问题。

    而北方的煤炭铁矿马匹之类的物资也是徐州所匮乏的。可是问题就随之而来了,对于粮食盐铁马匹这些战略物资,双方都想着多从对方那儿得到些,少给予对方一些,毕竟这些物资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严格管控的。经过反复的讨价还价,双方就双边贸易的物资品种和数量进行了初步的约定,算是解决了商路开通的难题,至于后续的如何操作,双方一致决定,互派使者来协商处理。

    商业贸易永远都是双刃剑,解决了己方的困难,却也弥补了对方的短缺,自己力量壮大的同时,对手的实力也在提升。对于刘泽而言,马匹和铁矿无疑是最紧缺的物资,战争之中,战马和兵器装备的消耗是巨大的,而徐州本身不产这些东西,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直让刘泽很伤脑筋。而粮草短缺一直是曹军的瓶颈,历史上官渡之战,曹操就因为缺粮而差点放弃,许攸投奔曹操的时候,曹营之中已无三日之粮。此次开通贸易,徐州的粮盐可以源源不断地供应到官渡前线,解决掉曹操的燃眉之急。

    但曹操也是精明的,不可能全面放开贸易的数额,对于马匹和铁矿这些战略物资的管控更是严上加严,严格地限定了交易的数额,不过对于刘泽而言,这也是此次许都之行能拿到的最好的结果了。

    官渡那边激战正酣,刘泽自然也不可能歇着,针对下一步的战略动向,刘泽召集起了所有军团正副都督和参军谋士们来共商大计。

    摆在徐州面前的,有两个进攻的目标,一个是江东的孙策,另一个是荆州的刘表。

    陈登首先道:“主公身为朝庭敕封的扬州牧,对江东四郡拥有统辖之权,现在孙策在江东不奉号令,不遵王命,主公起兵而讨之,名正而言顺。何况江东之地有长江之险,又有鱼米之乡之谓,土地广袤,主公若得江东,坐拥半壁江山,足以有称雄天下的资本。”

    徐庶持不同的意见,道:“江东之地,已为孙策所得,自孙坚以来,孙家在江东的根基稳固,国险而民附,彼更利用长江之险,与徐州相峙。元龙的建议固然是好,但若想图谋江东,首先得解决如何渡江的问题,我军乃北军,马战步战样样堪称是精锐,但水军却是软肋。江东兵强,强在水军,我军若无战胜江东水军的能力,如何才能突破江东扼守的长江防线?长江防线不破,江东水军未灭,江东之地便是可望而不可得。”

    徐州军强,强在陆战,这一点所有的人都心知肚明,虽然这几年在广陵刘泽也令张郃组建了一支水军,但无论是规模上还是人员的素质上,都和江东的水军有着天壤之别。刘泽的军队,皆是北兵,骑马在行,乘船就差强人意了。何况长江上水流湍急,想要练兵,徐州境内可没有象江东的太湖鄱阳湖这样的大湖大泽,所以徐州的水军一直没有成建制,这也是一直以来让刘泽很头疼的事。

    陈登道:“长江虽险,但江东军也不可能处处布防,我军可以择其一处而突破,一旦进入江东之境,便可充分发挥我军的步骑优势,先取丹阳,次下吴会,一步步地蚕食之。江东水军优势必然尽失,彼时再取江东四郡,易如反掌。”(未完待续。。)

第478章 决意西进

    徐庶摇头道:“不妥,我军倘若孤军深入,长江水道被江东水军切断,后勤粮草供应何以为继,难不成要就敌为食?倘若江东守军以逸待劳,紧守不战,坚壁清野的话,我军前进无路,后退无门,恐有全军覆没之险。依某之见,欲取江东,必先得长江,欲得长江,必先败江东水军。倘若我军暂无击败江东水军的把握,那么江东之地只能是暂缓图之。”

    众皆点头称是,贾诩道:“江东之地民强而国险,主公若得江东,与徐淮一体,互为表理,进可攻,退可守,此诚堪为霸业之基。不过江东孙策,骁勇果毅,手下谋臣名将如云,更兼有天下第一之水军,暂难与之争锋。荆州北据汉沔、东接吴会,西通巴蜀,乃天下通衢,今荆州之主刘表只知风雅,虚名无实,善恶不辨,主公可先图荆襄,若得汉上九郡,则可与江东共享长江之险,彼时再图江东,便易得耳。”

    刘泽微微一笑,道:“文和之意,甚合我心,我意已决,先取荆襄,后谋江东。”其实在刘泽自己的考量之中,也是优先考虑攻取荆襄的,相比于强势的孙策,刘表则是容易对付的多,何况自己现在没有水军,想要渡江作战,难度试比登天。

    既然刘泽已经定下了西取荆州,那么这次议事的中心议题自己就转移到了如何来攻取荆州上。

    荆州原治汉寿,下辖南阳、南郡、江夏、武陵、桂阳、长沙、零陵七个郡。汉末的时候从南阳和南郡分出一部分区域来设置了襄阳和章武两郡,世谓之“荆襄九郡”。汉献帝初平元年的时候,长沙太守孙坚起兵讨董,逼死了荆州刺史王睿。在董卓的力荐之下,汉鲁恭王之后,被称为八俊之一刘表粉墨登场,出任荆州刺史。

    当时荆州的局势一团混乱,袁术占据着南阳,江南宗贼猖獗,吴人苏代为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县长。各据民兵而于当地称霸。没有任何人看好一付儒生模样的刘表,甚至有人放言说刘泽根本就到不了汉寿接任,但这时的刘表,表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单骑入宜城。得到本地豪族蒯氏和蔡氏的鼎力支持。一举荡平了江南宗贼,后来将州治从汉寿迁往襄阳。

    入主荆州之后,刘表贪图享乐。溺爱后妻蔡氏,好于坐谈,谨守着荆州的一亩三分地,而无四方之志。董卓强盛之时,奉迎董卓,袁绍得势之时,又巴结袁绍,虽然自守中立没有参加讨董之战,却对袁绍截杀孙坚的命令执行地不折不扣,最后导致孙坚战死,与江东结下不解的仇怨。

    从徐淮进军荆州,横亘在刘泽面前的,就是江夏郡。江夏郡兼跨汉水长江,是荆州的东大门,自从与江东结怨之后,刘表更是不敢疏于江夏的防守,任命黄祖为江夏太守,坐镇西陵,严守着荆州的东大门。徐州军想要攻取荆襄,首先就必须要打败江夏的黄祖,打通西进之路。

    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刘泽就已经命令孟坦的第二步兵师从小沛移驻六安,并在六安屯集粮草,对江夏的西阳意有所图。

    显然刘泽意图染指荆州的消息刺激了孙策,孙策很快就出兵江夏了。消息很快就传到徐州来,包括刘泽在内的徐州诸臣属都略感吃惊,前段时间刚刚传来孙策在外打猎时被刺客所伤的消息,而且伤势不轻,按理说这个时候孙策应该还在养伤,没想到孙策居然会出兵攻打江夏。

    现在的荆州,似乎就是一块肥肉,徐州和江东都盯上了它,谁都想抢先上手。孙策出兵江夏让刘泽陡然也紧张起来,如果让孙策得了荆州,那么孙策就拥有了一条完整的长江防线,刘泽再想谋夺荆州甚至拿下江东,可谓是势比登天。所以刘泽该出手时就出手,很快地就制定了出兵计划。

    目前徐州军扩编了三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分别为第十二步兵师,总兵吴敦;第十三步兵师,总兵徐翕;第十四步兵师,总兵许眈;第七骑兵师,总兵俞涉。刘泽并没有增加新的军团编制,而是将这新编的四个师分别地编入了四个军团之中,第七骑兵师划归第一军团,第十二步兵师划归第二军团,第十三步师划归第四军团,第十四步兵师划归第五军团。

    由于和曹操签订了互不侵犯的条约,而且袁曹在官渡已经陷入了胶着的阵地战,无论是曹操和袁绍,现在都没有图谋徐州的可能,所以应对北线的防御刘泽就很从容了。刘泽令原来驻防在淮北和汝南的第五军团第八步兵师移驻徐州,第六骑兵师移驻小沛,由第五军团的副都督陈到统领,太史慈仍指挥第十五和第十一步兵师驻守淮北汝南。

    但对于南线的防御刘泽就不敢掉以轻心了,张辽的第四军团驻守淮南,尤其是合肥的防御,更是重中之重,广陵方面,刘泽安排了第二军团徐宣的第四步兵师来驻防,从淮南到广陵一线,徐州军投入了五个师的兵力五万人马,加上各郡县的城防兵,合计有六万多人,刘泽很有自信,就算江东军倾巢而来,也未必就能拿下合肥广陵。

    守备的兵力布署完成之后,西征的军队也就确定了下来,此次西征的部队为第一第、二第三军团,除了第二军团的第四师驻守广陵之外,三个军团几乎都是整军团地出动,另外刘泽从第四军团之中抽调第七步兵师,从第五军团之中抽调第十步兵师出来参加西征,暂归第一军团指挥,这样出征的兵力为第一军团六个师六万人,第二军团五个师五万人,第三军团两个师一万五千人,合计总兵力十二万五千人。

    荆州方面则是拥有马军五万,步军十五万,水军八万,大小战船七千余只,共计总兵力二十八万,单看兵力对比,徐州方面可是差了不少。但刘泽倒是不以为然,荆州兵比徐州兵强在水军上,徐州军到现在也没有成建制的水军,但比陆军的战力,刘泽丝毫不认为荆州军的二十万人马就能与自己的十万大军相抗衡,何况第三军团这支雷骑已经完成了整训,这支重金打造的神秘之旅第一次踏上战场,该是雷骑扬名天下之时了。

    从六安向西翻越大别山,就进入了一马平川的江汉平原,江夏郡治所夏口向南有长江做为屏障,向北则是无遮无拦,无险可依,正是徐州兵骑发挥所长之处。就算是跨过汉水进击襄阳,荆州的水军亦无借力之处,只要现在刘泽不准备跨江去攻打荆南四郡,荆州水军虽然势大,却也没有用武之地。

    由于江东军已经是水路出柴桑,陆路出皖城,两路大军气势汹汹地直扑江夏,刘泽根本就不敢耽搁,点兵完毕之后,立即出兵。

    在靖王府,刘泽和三位夫人三个儿女是依依惜别。蔡琰已经是有孕在身,身子已略显臃肿,刘泽握着她的柔荑,略带歉意地道:“琰儿,生微儿的时候,我就没有能陪在你的身边,只想着这一次一定要守着你,可惜军务紧急,这次我恐怕又得失言了。”

    蔡琰浅浅地一笑道:“夫君乃是行大事之人,何须在乎小节,你且放心去吧,等孩子出生,我自会报平安于军前。”

    刘泽点点头,道:“琰儿,保重。”刘泽又与甘萍、糜兰和孩子们道别,方待离去,蔡琰忽然道:“夫君此去,不知何日才是归期,不如给孩子先起个名字吧。”

    刘泽沉吟了一下,道:“此番出征在即,如果生的是男孩,就叫他刘征如何?”

    蔡琰莞而一笑道:“如果是女孩呢?”

    “如果是女孩,就随她姐姐的名字吧,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就叫她刘琚吧。”

    ┄┄┄┄┄┄┄┄┄┄┄┄┄┄┄┄┄┄┄┄┄┄┄┄┄┄┄┄┄┄┄┄┄┄┄┄┄

    孙策自引步军三万,结联周瑜水军五万,水陆并进,浩浩荡荡直望夏口杀来。孙策自从父亲孙坚在岘山战死之后,便立誓要以刘表和黄祖的人头来祭典父亲的在天之灵,虽然时间过去了八年,但那颗仇恨的种子在孙策心中早已是生根发芽,这八年来,他一刻也没有忘记报仇雪恨。当年十七岁的他为了寻找复仇的机会,投身到了袁术的帐下,想借助袁术的力量来为父报仇,但袁术这个人贪得无厌反复无常,孙策最后只能是失望地离去,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最终开创了江东的一片基业。

    占领了皖城,攻克了豫章,为孙策打通了一条西进荆州的路,从那一刻起,孙策就开始在鄱阳湖上秣马厉马,时刻准备着向荆州射出复仇之箭,而今天,遥望着夏口的城池,孙策终于可以一舒喉咙,将憋屈在心中八年的仇恨之火发泄出来了:

    “刘表!黄祖!今天就是向你们讨还血债的日子!”(未完待续。。)

第479章 锦衣甘宁

    消息传到夏口,黄祖大惊,如临大敌,急忙收缩兵力,关闭城门,传令牙门将张硕陈就严防死守,又令都尉苏飞统帅水军,紧守汉水口,以防备江东军绕过汉口对夏口的侧后翼发起攻击,同时向襄阳的刘表发去告急文书。

    诸将听令,各自从命,堂下唯有一人讪笑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某观江东兵马不过是些土鸡瓦狗,黄太守何惧之有?”

    众皆视之,堂下一人,锦衣华服,虎背蜂腰,神情之情,颇为冷傲,正是巴郡人甘宁甘兴霸。

    甘宁原在蜀地时,以抢掠过往商船为生,做的是长江水贼的勾当。不过甘宁同那些猥琐卑劣的水贼不同,甘宁抢劫都抢得是光明正大,非常地注意自己的形象,常用抢来的丝绸做衣服和船帆,十分地招摇,在江上隔着老远就可以看到挂着铜铃鲜艳夺目的船只,那不用问,一定是甘宁的海盗船。 而且他和他的部下披服锦绣,走到哪里,哪里光彩斐然。停留时,常用锦绣维系舟船,离开时,又要割断抛弃,以显示其富有奢侈,所以有锦帆铜铃贼之称。甘宁武艺高超,谙熟水性,尤善箭术,百步穿杨,例不虚发,官府屡次征剿,但甘宁的船快如飞,官兵根本就奈何不了他,所以在蜀地甘宁是名声大躁。

    甘宁为人豪爽大度,轻侠任性,凡与之诚心相交之人,甘宁可以为其赴汤蹈火,两胁插刀。若是有人胆敢轻侮于他,不管那人是何身份,甘宁一样敢取他性命。

    就这样甘宁在长江上过了几年快意恩仇的江湖生活,年龄渐长,觉得长此下去也不个办法,所以就放弃了这份颇有前途的职业,带着手下的几百人,顺流而下,到荆州来投奔了刘表。可刘表跟甘宁根本就不是一路人,刘表喜欢地是结交名士。高谈阔论。附庸风雅,对于甘宁这样的出身草莽的俊杰之士根本就不待见,而甘宁也看到了刘表不习军事庸碌自守,根本就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明主。道不同不相为谋。象甘宁这般耿直的人那里受得了这份窝囊气。听闻江东的孙策招延俊秀。礼贤下士,曾经在江洋之间跟甘宁一样干过水贼的蒋钦周泰投奔孙策之后就得到了重用,这不禁让甘宁颇为心动。于是率众欲投江东。

    行至夏口之时,黄祖为了防备江东来袭,封锁了长江水道,甘宁的船队不得过。正巧黄祖帐下都尉苏飞与甘宁是同乡,以前就有交情,知道甘宁的本事,向黄祖力荐之。黄祖根本就看不上水贼出身的甘宁,只是碍于苏飞的面子,任用甘宁做了水军的一个军侯。甘宁未得重用,也是郁闷不已。

    原本黄祖正上面发号施令,是轮不上甘宁说话的,偏生甘宁是一个生性直爽的人,看到黄祖及部下诸人畏江东兵如虎,便忍不住出言请战。

    黄祖瞧着开口之人是甘宁,心中颇为不悦,冷哼一声,道:“鸡鸣狗盗之辈,也懂什么用兵之道,真是笑话。”一日为贼,终身便是贼,在黄祖的眼中,甘宁便是永世也翻不了身的贼骨头。

    甘宁水贼出身,却是容不得别人骂他为贼,当时脸色便是一沉,正欲反唇相讥,瞧见事色不对苏飞急忙将甘宁拉开了。甘宁的性格脾气苏飞太了解了,而黄祖更是出了名的暴厉,当初弥衡就是因为说话直了一点,就被黄祖砍了脑袋,苏飞生怕甘宁与黄祖争执,黄祖一怒之下那是可是六亲不认。

    退回到水寨之后,甘宁怏怏不快,苏飞劝解道:“兴霸贤弟勿忧,你初至主公帐下,未得寸功,自然难得重用,此番江东孙策来犯,贤弟若是能一战而胜,立下功勋,让主公见识到你的真本事,定当受到重用。”

    甘宁虽然郁闷,但想想苏飞的话也十分在理,于是也就不在计较什么了。

    黄祖给苏飞的命令是守住汉江水口,这让苏飞很为难,江东水军有五万人,大小战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