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岁约阿希姆-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个多小时后,两艘提尔皮茨伯爵级战列巡洋舰及随行舰艇已经远离先前的交战海域,距离弗洛里斯岛还剩小半段航程,似乎没必要再以耗油量极大的全速状态航行了,此时天色微亮,视线利于海空警戒,于是威廉…奥古斯特下令舰队减速至22节的警戒巡弋航速,可是没过多久,殿后扫尾的驱逐舰突然发来警报:东方海面发现烟柱!

    少顷,两架白色涂装的水上飞机不期而至,它们没有挂载炸弹,也没有做出对舰攻击的尝试,而是时近时远地观察这支德国舰队。探知敌方侦察机的无线电通讯频率,德舰立即采取了无线电干扰手段,但这已经不能阻止敌方舰队循迹而来了——没过多久,德国战舰装备的雷达设备便探测到了敌方舰只。

    紧接着,拖后警戒的驱逐舰发来了更为详实的探察报告:敌方舰队有大型战舰两艘、中小型战舰七艘,航速30节左右。

    大约十分钟后,这艘德国驱逐舰又发来了新的侦察报告:初步判断敌方两艘大型战舰均为英国的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

    威廉…奥古斯特和他麾下的军官们立即意识到,他们遇上了真正具有挑战性的对手。根据海军情报部门收集的信息,该级战巡的主装甲带采用14英寸厚的维克斯渗碳钢,炮塔正面装甲达到了16英寸,司令塔13英寸,防护水平大大超过了以往的英国战巡,某些数据甚至超过了君权级战列舰加上接近31节的测试极速和三座三联装45倍径16英寸舰炮的强悍武备,是足以匹敌德国提尔皮茨伯爵级的超级战巡。

    如今敌方舰队全速袭来,若是硬拼航速,德国舰队不仅不落下风,还能把尾巴给甩掉,但对于视荣誉为生命的德国职业军人而言,被同等实力的敌人追得“抱头鼠串”是难以忍受的憋屈,甚至是是对个人名誉的极大羞辱,何况德国的提尔皮茨伯爵级和英国的海军上将级自定型建造以来就一直被人们反复比较,相互成为各种推演和操练中的头号假想敌,双方将士早就卯足了劲想要一较高下,如今的格局无疑是展开对决的理想机会。

    威廉…奥古斯特谨慎地派出多架水上侦察机,一方面探察周边海域是否匿有未知的强敌,一方面也是为可能发生的激烈炮战做减损准备——位于烟囱之间的单薄机库可挡不住弹片的侵袭,若在战斗期间将水上飞机置于舰上,不但容易损坏,还徒增了易燃物。

    与此同时,“提尔皮茨伯爵”号以无线电联络己方航母“卡尔皇帝”号前来支援,这艘中型航母按计划隐蔽于弗洛里斯岛东南方海域,夜间保持无线电静默,待天亮之后再为突击编队提供侦察和防空掩护。

第122章 巅峰对决 中

    自从德皇胞弟海因里希亲王退役、德皇幼子约阿希姆殿下脱离德国海军之后,身为奥尔登堡大公国第二继承人的威廉…奥古斯特…冯…奥古斯特便被人们视为德国皇室成员在海军界的杰出代表。'燃^文^书库'''。'774''buy'。''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位骁勇善战的指挥官曾担任新式轻巡洋舰“格劳登兹”号舰长一职,并在第二次弗兰德斯海战期间一战成名,此后平步青云,战争结束时已经晋升海军准将军阶,由轻舰艇部队转入主力舰队服役,很快就任新式战列巡洋舰“兴登堡”号舰长,1926年晋升海军中将,任德国公海舰队第二侦察舰队指挥官,4年后专任德国大西洋分舰队司令,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在弗洛里斯岛东北方海域,意志坚定并且雄心勃勃的威廉…奥古斯特遇到了一位来自英国的劲敌,达德利…庞德海军中将,此君人赠雅号“狡猾的老獾”,上一场大战期间就是英国海军主力舰“巨人”号的舰长,说起来还跟威廉…奥古斯特有过战场上的交集。尽管英国输掉了战争,国家声望从巅峰直落谷底,达德利…庞德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而在杰利科、威姆斯、杰克逊、布洛克等一批老将退役之后,以查特菲尔德、庞德、巴克豪斯为代表的“70后”将领已然成为了皇家海军的新一代中流砥柱,他们出众的才干和谋略使得英**民对这场复仇之战寄予了无限厚望。

    战后近二十年,军用航空技术的发展相较传统陆战和海战兵器更为迅猛,不少人意识到航空母舰和舰载航空兵在海军战略中的价值日益增加,但列强国家对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近乎疯狂的“痴迷”使得许多人依然将重炮战舰视为海战胜负的决定力量,所以每个国家的海军都有战舰派和航母派,不同之处在于哪一派相对占优势,在爱尔兰,航母派无疑是正统主流,而在德国、美国、英国、日本,航母派非常活跃。但总体而言还是战舰派更有市场。

    就策略倾向而言,威廉…奥古斯特和达德利…庞德都属于战舰派,然而在这场一触即发的海战中,前者的优势在于他拥有一艘中型航母担当支援,后者则可以期待另一个小编队的两艘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在关键时刻抵达战场。

    德国舰队航行在前,经验老道的威廉…奥古斯特知道如何将这种形势转化为战场上的主动权,做出迎战的决定后。他不是让舰队直接调头迎击对手,而是率领舰队急转向南。等到英国舰队相应调整航向,他令舰队连续转向,在海面上兜了个大圈子,为的就是在英国舰队面前抢占t字头——这是巨舰大炮时代最经典也是最有效的舰队战术,能够充分施展主炮火力的一方将在战斗中获得事半功倍的优势。

    通过水上飞机的连续侦察,达德利…庞德对敌方舰队的动向保持着清楚的认知,他岂会让对手轻易抢占t字头?接敌之前,英国舰队四度转向,在追踪敌舰队的同时避免双方的距离突然拉近。从而保证了足够的战术回旋空间。

    两支舰队犹如高手较量,一边在运动中寻找最佳契机,一边窥探对手的举动,德国人始终将自己置于可进可退的方位,英国人不急不忙地跟在后头,而除了舰载的水上侦察机之外,双方皆未派遣僚舰实施火力侦察。

    在这种形势微妙的运动对峙中。双方官兵共同迎来了新一天的日出,但谁也没有心思赞叹大自然的美丽。如此僵持下去,对双方而言都是极大的冒险——英国人惧怕部署在弗洛里斯岛的德军航空兵以及尚未露面的德国航母,德国人忧心敌人的后援力量杀奔而来,所以随着时间的推延,双方指挥官的心态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两支舰队的距离缓缓拉近。从肉眼不及到遥遥相望,德国舰队猛然发力,各舰在高速状态下整体转向,等到英国舰队相应调整时,德国人已在两万米位置上摆开架势:两艘提尔皮茨伯爵级战列巡洋舰进入了标准的左舷接敌状态,两艘轻巡洋舰居于己方战巡左侧海域,以便在战斗中起到混淆敌方测距的效果。另外三艘驱逐舰紧跟在轻巡后方,随时可以利用高航速投入攻击或是防御。

    此前的对峙,英国舰队见招拆招,充分展现出了指挥官达德利…庞德的成熟、从容以及舰队官兵过硬的技术素养,最后几分钟的风云突变则显现出威廉…奥古斯特的狡黠与敏锐,德国舰队虽然没能成功抢占t字头,却在攻击的时机上牢牢把握住了先机,考虑到德国战舰在光学测距和弹药技术方面的传统优势,这样的先机很可能成为打开胜利之门的钥匙!

    天已放亮,敌舰就在眼前,德国人已无继续保持无线电静默的必要。

    在“提尔皮茨伯爵”号和“海因里希亲王”号的射击指挥室里,负责无线电通讯的技术军官们对着电台忙碌起来,这部无线电收发机并非舰上的备用通讯手段,而是有专门的技术用途。

    以往的舰队炮战,各舰通常是各自观瞄,射击效果取决于各舰射击指挥部门的发挥。预见到舰队炮战的交火距离将越来越远,德国海军的炮术专家们创立了一套新的战术理论——在舰队远距离对战时,如果双方实力相差不大,未必要固守以往一对一的单挑模式,可安排两到三艘战舰攻击敌方一艘战舰,从而形成局部优势,重创或击沉一艘再对付下一艘,最终瓦解敌方舰队的战斗力。纵观历史,英国海军很早就意识到这种战术的优点所在,并曾在日德兰大海战以及北方的法罗群岛海战中做出过尝试,尽管两场海战皆以英国舰队惨败而告终,善于学习总结的德**官们却发现了这种战术的潜在价值,经过反复的研究和推延,他们琢磨出了玄机所在,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采取所谓的“多位一体战术”,将战舰和火力的数量优势转化成为攻击效率。通过大量的实弹操演,德国海军相信他们的“多位一体战术”能够将射击效率提高50%以上……

    “是,长官,集中火力攻击敌方首舰!”

    “提尔皮茨伯爵”号的射击指挥室里,射击指挥官接到了战斗舰桥的明确指令,他一面安排军官们进行测距并演算射击诸元,一面令通讯官利用无线电联络“海因里希亲王”号的射击指挥室,双方通报各自测距和演算结果,这时不必强求统一,而是以各自测定的射击参数,错开进行第一轮交替射击,将两组弹着点观测数据以及两艘战舰的相对距离输入机械式的射控计算器,得出第一组校正数据,以此进行第二轮交替射击,弹着点接近目标后迅速转入全火力齐射。

    “全体主炮,射击方向角277度,射击仰角028度30分,左右轮替射击一轮,穿甲弹装填……”

    射击指挥官铿锵有力的指令声透过舰内通讯线路传递至各主炮塔,炮手们按照标准操程调整射角、装填弹药,8门50倍径16英寸主炮傲然昂起炮口,粗长的炮管几乎达到了最大仰角。伴随着“开火”命令的下达,其中4门主炮瞬间发出震天咆哮,紧接着,位于“提尔皮茨伯爵”号后方三百米处的“海因里希亲王”号亦以半数主炮齐声怒吼。

    响亮的重炮轰鸣犹在海面回荡,德舰官兵纷纷将视线投向海际远端,敌方舰只在肉眼中还只是一群朦胧黑影,当己方打出的炮弹带着惊人的动能坠落海面,顷刻间冲起一团团巨大的水柱。

    目睹如此情景,普通水兵或热血沸腾,或感慨满怀,而在两艘德国战巡的射击指挥室里,军官们几乎忙成了陀螺。战场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值得珍惜,而主炮校射又是一项要求极为严格的工作,容不得任何一点就疏忽,只有那些精于炮术的佼佼者才有资格胜任。机械式的射控计算器虽能大幅度提高演算速度,但毕竟还处于较为原始的阶段,仍需要大量的人工计算作为辅助。

    英国舰队的航向调整稍晚于对手,尽管舰上的军官和水兵全力以赴,两艘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完成射击准备仍较德国人慢了一拍。等到两艘德国战巡上第二次闪现橘色炮焰时,旗舰“胡德”号才匆匆打出第一轮射击——由于装备的是三座三联装主炮,它的轮替射击每次发射三发,在试射校调阶段能够节省不少弹药,而在齐射阶段又能够爆发出密集强大的火力,在火力输出及弹着点集中度方面较双联装主炮有显著优势,但三联装主炮绝非完美无缺,谨慎且精明的德国人自从舰炮口径升级到12英寸之后,就又重新回到了双联装主炮路线,便是因为三联装主炮在防护、生存以及机械可靠性方面存在不小的隐患。具有戏剧性意味的是,英国人自从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之后,所有主力舰皆选用三联装主炮,但尽管配备了美式半自动装弹系统,同等口径的舰炮,英国海军的射速依然逊色于自己的老对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123章 巅峰对决 下

    遭到两艘德国战巡的集中攻击,“胡德”号周围海面水柱如林,高耸的塔式舰桥被溅落的海水反复浇湿,庞大的舰体也在海浪的推动下颠簸摇摆。'燃^文^书库'''。'774''buy'。''。d。m在纵向稳定器诞生以前,战舰在这样的海况下根本无法进行精确瞄准,而技术的革新带来了神奇的变化,英国人耗费巨资打造的“完美战舰”——“胡德”号,在枪林弹雨中沉稳开火,炮弹飞行近两万米,多数弹着点距目标颇近,而且三轮交替射击完成校射,第二轮齐射就对敌舰形成了跨射,第5轮齐射获得命中,英国主力战舰19年前在弗兰德斯和法罗群岛海域屡击不中的阴霾自此一扫而空!

    严谨勤奋的德国人在赢得上一场大战之后不但没有刀兵入库、马放南山,整个国家对武力和军事扩张的崇尚反而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顶峰,国防经费占政府开支的比例长期处于一个非常高的水平,却很少听到抗议军费过高、要求裁减军队的声音。德国的提尔皮茨伯爵级战巡跟英国的海军上将级开工建造相差仅有数月,后者的高额高价已经令人咋舌,前者的标准排水量只比后者多1000吨,单舰成本竟是后者的124%,要知道战后十余年,德国的造船工业全面赶超英国,通过规模效应相应降低了耗能和成本,在吨位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提尔皮茨伯爵级的技术含量和材料质量之高可见一斑。在对“胡德”号的攻击中,“提尔皮茨伯爵”号和“海因里希亲王”号以两轮交替射击完成了校射,并分别在第3和第4轮齐射形成跨射,从而在技术发挥以及精神心理方面给予了对方极大的压力。

    第5轮齐射,“提尔皮茨伯爵”号先敌取得命中,但令德国人扼腕、英国人庆幸的是,这发击中“胡德”号舰尾的穿甲弹直接穿舰而过,除了在两舷舰壁留下一对孔洞之外,并未对这艘英国战巡构成实质性的伤害。

    大约两分钟后,轮到“胡德”号考验“提尔皮茨伯爵”号的实力和运气了。汲取上一场战争中的惨痛教训。英国海军在战后苦心钻研弹药技术,其主力战舰装备的穿甲弹已不再像从前那样过于敏感了。连续四轮跨射,“胡德”号首次命中目标便是一次“双击”:一发打在了德舰右舷舯部介于舰桥和主烟囱之间的位置,弹着点高出水线约40公分,这里是德国战巡的重点防护区域,是防护装甲最坚厚的部位,按照德国工程师的设想。它完全可以抵挡住16英寸舰炮的远程炮击,而事实也的确如此;一发打在了右舷甲板。弹着点位于三号主炮塔侧旁约四米位置,险些要了“提尔皮茨伯爵”号全舰两千多名官兵的性命,所幸的是,造舰工程师们在设计阶段悉心听取了海军将领们的建议,对舰队炮战远距离化的趋势有着充分的预见,因而设置了三层水平甲板,层层削弱炮弹动能,将其阻挡在弹药库、动力舱室等致命区域之外,所以这发英制穿甲弹造成的舰内爆炸看似猛烈。汹涌蹿腾的烈焰浓烟造成了战舰遭到重创的假象,实际上只是一些无关痛痒的舱室以及部分线路受损,整个右舷仅有两座高炮失去了正常战斗力……

    望见敌方旗舰黑烟滚滚,英国舰队顿时一片沸腾。“胡德”号的战斗舰桥里,一名参谋军官狂喜道:“打中了!我们打中它了!该死的‘提尔皮茨’,这次你完蛋了!”

    达德利…庞德一言不发地站在僚属们中间,他跟所有人一样。希望看到德国战舰在猛烈殉爆中倾覆沉没的一幕出现,然而理性思维告诉他,这种情况即便会出现,也不太可能是现在,德国人的新式战列巡洋舰可不会像上一场战争期间的英国战巡那般脆弱!

    果不其然,主炮射击的光焰继续在那艘遭到打击的德国战巡上闪现。转眼功夫,重磅炮弹齐射而至,再一次对“胡德”号形成跨射,而且其中一发就落在近舷位置,是一枚有可能损伤舰体的近失弹。

    转瞬之间,第二艘德国战巡的齐射火力呼啸而至,其中一发结结实实地砸在了“胡德”号右舷舯部。两层甲板之间的舰壁被炸开了一个黑漆漆的大口子,一座双联装副炮塔被直接摧毁,位于上层甲板的另一座副炮塔严重受损,殉爆的少量弹药引发了小规模火灾,升腾的烟柱在数十海里外都能望见……

    两艘德国战巡跟“胡德”号打得火热,另一艘英国战巡“罗德尼”号可没有静静充当看客,它的攻击目标锁定为对应位置的“海因里希亲王”号。在几乎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罗德尼”号得以从容发挥它的炮术水准。三轮交替射击找准射击诸元,第四轮射击取得跨射,第五轮齐射对敌舰形成近失伤害,第七轮跨射取得首发命中,第八轮跨射连续命中,第九、第十轮齐射落空,第十一轮齐射取得第三次命中。自战斗打响过去了一刻多钟,“罗德尼”号便如一名出色的弓弩手,接连以精准的远射打击和削弱敌人。

    在相距不过五六分钟的时间里,“海因里希亲王”号挨了三发直接命中和四五发近失弹,这是对提尔皮茨伯爵级战列巡洋舰防护能力的严酷考验,它坚厚的主装甲带成功化解了一次直击,而近失弹仅仅造成部分储油舱轻微泄漏,真正的打击在于命中甲板及上层建筑的两发16英寸炮弹——第一发命中主舰桥根部,击穿舰桥侧面装甲,秒杀了航海室里的所有官兵,切断了大量的通讯线路,还险些将战斗舰桥里的军官们送回老家;第二发命中了后烟囱下部的二层甲板,轻而易举地击穿了甲板和保护排烟通道的带孔装甲板,只差一点就炸穿了用于保护三号锅炉组的装甲隔板,爆炸造成的巨震使得德舰的右轮机发生故障,所以接下来的近二十分钟,“海因里希亲王”号乃至整支德国舰队不得不把航速降低至15节左右,这几乎把威廉…奥古斯特和他的舰队逼入绝境,好在来自“卡尔皇帝”号的第一波舰载机群及时抵达战场,解了己方舰队的燃眉之急。

    设计建造于20年代中后期的水面舰艇,对防空能力的重视程度较早期的战舰有大幅度的提升,英国的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亦不例外,其16英寸主炮配备了可对空射击用的霰弹,5。5英寸口径(140mm)的双联装副炮为高平两用,此外还大量配备了专用的4英寸口径(102mm)的单装高射炮、2磅(40mm)防空炮以及0。5英寸(12。7mm)的四联装机枪,所有的战斗人员都接受过正规的防空训练和实弹操练。

    英国舰队的防空能力不弱,而德国舰载机的对舰攻击能力亦不含糊,最令人生畏的武器是号称“雷神之锤”的ju…17型舰载俯冲轰炸机,这种被德国海军视为克敌法宝的武器自1928年正式服役以来从未向任何一个国家出口,且只有极少数同盟国飞行员有幸获得驾驶它们的机会。正因为性能的高度保密,加之在多次海军联合操演中有过精彩绝伦的表现,ju…17在世人眼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重视防护生存能力的德国航母,单位载机量明显逊色于美英航母,两万吨级的同盟者级标准配置为52架舰载机和4架备用机,同等吨位的美国独立级则可搭载72架舰载机。“卡尔皇帝”号派出的第一波战机共有18架,出于侦察和护航需要,阿尔巴罗特h…25型战斗机就占了8架,余下为ju…17轰炸机6架、ik…22t鱼雷机4架。

    望见敌方机群来袭,英国舰队迅速调整队形,巡洋舰和驱逐舰在两艘战巡周围排出环形对空防御圈,藉此阻止敌方鱼雷机对己方主力舰进行低空的鱼雷轰炸,但这种常规防御手段对从高空俯冲下来的ju…17基本无效。只见6架ju…17两两一组,在英国人头顶施展它们赖以成名的绝技——这些俯冲轰炸机以鱼鹰捕食的姿态从千米高空呼啸直下,穿过英国舰队的防空火力网,将重达500公斤的穿甲炸弹砸向目标,其势之猛、其威之烈,简直令英国人身陷绝望!

    六枚重磅穿甲炸弹,单单一枚就足以让四万四千吨级的英国战巡蒙受重创甚至是灭顶之灾,“胡德”号和“罗德尼”号只好开足马力,反复利用突然转向来规避敌机攻击,而密集的防空炮火也在技术和心理层面起到了有效的干扰作用,六枚炸弹无一命中,四架鱼雷机在强行攻击时被英舰击落一架,余下三架亦未能取得战果。

    尽管德军舰载机群声势凶猛的攻击一无所获,但它们依然对这场海战的进程起到了不小的影响作用。英国人心有余悸地收拢战斗队形之时,德国舰队也挨过了最危险的阶段,随着“海因里希亲王”号重新获得充足的动力,威廉…奥古斯特以钢铁般的决心率领他的将士们冲杀过来,并且抓住了转瞬即逝的机会,在距敌17000米的位置成功抢占t字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124章 惊人反转

    在位于弗洛里斯岛东北方约70海里的海面上,德国舰队横栏于英国舰队前方,全体战舰左舷对敌,全部主炮以及单舷副炮能够在战斗中发挥作用,这便是标准的抢占t字头战术,而英国战舰在这种状态下只能以前向火炮还击,要想化解这种非常被动的处境,就得在敌方的猛烈炮火下迅速调整航向。

    德国人可不会轻易浪费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两艘德国战巡只进行了两轮交替射击就转为齐射,“海因里希亲王”号的第二轮齐射、“提尔皮茨伯爵”号的第三轮齐射分别对敌方旗舰形成跨射。战斗重新打响仅仅过去了六分钟,“海因里希亲王”号就大显神威,接连两发直接命中狠击“胡德”号,英国战巡飞剪状的舰艏被炸缺了一块,舯部再度燃起了熊熊大火,滚腾的浓烟已经严重影响了射击指挥人员的观瞄校正。

    “海因里希亲王”号一马当先,“提尔皮茨伯爵”号的官兵们虽然不甘落后,但他们今天实在是稍欠运气,接连四轮齐射皆对敌舰形成跨射,却只开花而不结果,直到齐射的第八轮才开胡,炮弹在“胡德”号舰艏炸出了第二个大缺口,看起来只是不痛不痒的一击。

    两艘提尔皮茨伯爵级战列巡洋舰对敌舰展开了猛烈炮击,德国舰队中的两艘轻巡洋舰亦在这场海战中首次对英国舰队开火,它们装备的三联装150mmskc/26型舰炮最大射程23公里,战斗射速为每分钟7…8发,其炮弹威力虽然难以撼动英国主力舰,但对付同级别的英国巡洋舰还是绰绰有余的。炮战持续十分钟,两艘德国轻巡打出了八百多发主炮弹,有六发直接命中敌舰,另有近失弹若干,一艘英国轻巡被揍得狼烟滚滚,还有一艘驱逐舰不幸挨了打。

    最艰难的十分钟,英国人咬着牙挺了过来,两支舰队的距离拉大至18000米,英国舰队在东北方海面向东航行,德国人在西南方海面朝东北方航行,若是双方保持各自航向,不久之后将变成德国舰队尾随追击英国舰队的态势。当然了,双方指挥官此时还有一个谨慎而理智的可选项,那就是逐渐脱离战斗接触,各自收获一场不分胜负的平局。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威廉…奥古斯特和达德利…庞德将自己的抉择体现在了舰队的行动上——德国舰队左转向北,英国舰队右转向南,再次回到了平行相向的决斗场!

    威廉…奥古斯特的意图是拖住英国舰队,等待从“卡尔皇帝”号起飞的第二波舰载机群。敌方旗舰饱受炮火打击,舰上的观瞄设备以及各型副炮必然受损颇多,对空火力已经大打折扣,这就给了骁勇善战的ju…17可趁之机,只要能够击沉这艘英国超级战巡,德国大西洋分舰队此番冒险闯阵便已大获成功,自开战以来首次击沉敌方主力战舰的光环必定让他的个人声望如日中天。

    达德利…庞德的意图同样是拖住对手,他很清楚,德国人在亚速尔群岛的海军力量就是以这两艘提尔皮茨伯爵级战列巡洋舰为核心,那些老式战巡和无畏舰性能早已落伍,只要能够摆平眼前这两艘提尔皮茨伯爵级,哪怕只是将它们重创,也将会对美英此次联手攻夺亚速尔群岛的战略起到积极作用,更何况在上一场战争中遭遇惨败的英国海军正需要一场快意的复仇来化解多年郁结的憋屈。

    经过之前的战斗,“胡德”、“提尔皮茨伯爵”、“海因里希亲王”三舰均已不同程度受创,唯独“罗德尼”号完好无损。单纯的远距离炮战,英国舰队还有一个显著的优势,这就是他们较对手多了一艘重巡洋舰。就吨位和武备而言,于20年代设计建造的多数重巡洋舰可以被视为“准主力舰”,一些重巡洋舰甚至比早期的战列巡洋舰还要生猛,例如达德利…庞德阵中的“坎伯兰”号,这艘英国肯特级重巡洋舰诞生于利默里克国际海军条约签署生效之前,其标准排水量为14700吨,配备9门50倍径的9。2英寸(234mm)舰炮,重点防护区域的装甲厚度为4…6英寸,最高航速31节,就这几项主要指标而言,肯特级是不逊于爱尔兰达努级和德国阿尔伯特亲王级的存在,但它的造价仅为德国同级重巡的89%、爱尔兰重巡的53%,性价比优势依然明显。

    在达德利…庞德的调度下,“坎伯兰”号将炮火锁定在了德国旗舰“提尔皮茨伯爵”号身上,从双方对阵的形势来看,这似乎不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毕竟9。2英寸舰炮的穿甲弹在一万多米的距离上压根不可能威胁到德国战巡的重要部位,也无法贯穿层层水平甲板进入底层舰舱,充其量是对它的甲板建筑和辅助武器造成一些破坏,给敌人制造紧张气氛,进而扰乱敌舰官兵的正常发挥。

    最后一次调整航向之后,两支舰队的距离逐渐从18000米降低至15000米,这是两支舰队自交手以来的最近距离。“胡德”号由于多处受损,射击精度和速度皆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罗德尼”号俨然成为了英国舰队的主心骨,“坎伯兰”号的发挥也越来越好,两艘德国战巡接连中弹,“海因里希亲王”号第二次燃起了大火,“提尔皮茨伯爵”号的舰桥主测距仪和二号炮塔测距仪遭到损毁,战斗形势开始朝着对英国人有利的方向发展。

    就在这时,真正的转折出现了。从德国航空母舰“卡尔皇帝”号起飞的第二批舰载机以及从弗洛里斯岛空军基地飞来的轰炸机群相继在德国舰队的无线电引导下抵达战场。得到“提尔皮茨伯爵”号发出的作战指令,8架ju…17果断投入对“胡德”号的攻击,它们从千米高空俯冲而下,凭着闪电般的速度穿过英国舰队的防空火力网,一颗又一颗重磅穿甲炸弹在英国战巡舷侧激起惊涛骇浪,终于,一枚航空炸弹命中了“胡德”号,它带着巨大的动能贯穿了英舰一号主炮塔的顶部装甲,撞击战斗室内的炮尾继而发生爆炸,炸弹的可怕威力加上置于战斗室内的三枚弹头以及两百多公斤发射药当场殉爆,总重超过1500吨——相当于一艘驱逐舰的主炮塔竟在瞬间蹦了起来,然后在空中发生解体,三根单重接近200吨的炮管以及四分五裂的炮塔装甲板重重砸在伤痕累累的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