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万岁约阿希姆-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0海里,只要保持15节的高速巡航状态,傍晚前后便可抵达。
由于被鱼雷击伤的“威斯特伐利亚”号临战退出,直接保护登陆舰队的德国主力舰仅“边境总督”号一艘,但强大的德国公海舰队侦察分舰队始终保持着大约六十海里的掩护距离。虽然通过次大海战把英国海军的战力给削减了一大半,德国海军高层对双方的实力对比仍有着较为客观的认识,在德皇的督促下,海军情报部门尽所能地收集有关英国海军的情报,尽管准确率远达不到让人满意的程,有时候甚至干扰了海军将领们的判断,但效果已较开战前有了很大的提升。德国海军此时可以确定,英国的主力舰艇集结在英格兰南部港口,在不列颠西海岸和爱尔兰港口仅有为数不多的作战及护航舰艇,就算它们全数集结,也不足以同希佩尔的四艘德国战列巡洋舰叫板。
于是,德国公海舰队的主力无畏舰群悄然游弋在法罗群岛以北、冰岛东南方海域。从地图上看,它们就像是一群占领空中制高点的战鹰,等着给敌方主力机群一个猛扑。不出夏树所料,最近几天,进入挪威海实施侦察的英国舰艇和飞机陡增,但德国公海舰队的无畏舰群却始终没有进入他们的视野,虚虚实实的无线电讯号也继续迷惑着英国海军情报部门,而英国主力舰艇始也终没有离开英吉利海峡。
除了水面舰艇,德国海军派往北大西洋的潜艇部队也提前向爱尔兰海域集结,不分昼夜地严密监视着进出爱尔兰海的两大通道——北海海峡和圣乔治海峡,并在英吉利海峡前出至爱尔兰南部海域部署了两条警戒线,但遗憾的是,u…49和u…107在11月3日先后发现了前往科克湾的英国登陆舰队,却因位置不佳没能立即发动攻击,而等它们的情报辗转送到爱尔兰人手中,英国人的登陆行动已临近尾声。至11月4日上午,已有5艘德国潜艇奉命抵达科克湾外海,伺机攻击英国舰队,它们很快发现了多艘由科克湾返回不列颠本岛的英国舰船,u…36率先击沉了一艘空载返航的英国运输舰,这迫使科克湾内的英国舰队取消了原定的返航计划,就地采取紧急的反潜措施,英国海军向科克湾运送兵员的后续舰船也暂停了行动,但已经登陆的英队并没有暂缓对科克港的进攻。距离他们登陆科克湾不到24个小时,3000余名英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在英国舰队的炮火支援下气势汹汹地攻入了这座拥有近十万人口的港口城市,而支持**的爱尔兰军民这时候还在构筑他们的街垒工事。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激战,“反叛之郡”的议会大楼又重新升起了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的旗帜,而在科克港市整个陷落之前,自由爱尔兰临时政fu已非常迅速地撤离,退往爱尔兰志愿军在科克郡北部山区的秘密军事基地。。
。。。
。。。
第68章 征战
爱尔兰,利默里克港。免费小说门户载运英军官兵的舰船一艘接着一艘驶入港口,码头上到处是手绢、鲜花和满怀希望的笑容,然而在很多临港的窗户后面,一双双眼睛却是以冷漠甚至仇视的神情注视着外面所发生的一切……
爱尔兰共和兄弟会举事之后,爱尔兰**武装如风暴一般迅速席卷爱尔兰南部和中部地区,芒斯特地区的利默里克、韦克斯福德、凯瑞、北蒂珀雷里均对外宣布脱离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但这一地区的英国驻军并没有像驻守科克郡的英军部队同伴那样遭到**武装各个击破,任芒斯特地方军事长官的希尔公爵及时调整部署、收缩兵力,将辖区内的驻军部队集中到利默里克港、基尔拉什港、肯梅尔港这些沿海港口城镇。等到英军登陆部队迅速攻占科克港,对爱尔兰**武装起到强大的震慑作用时,这些港口依然控制在英国驻军手中,成为英国政fu从不列颠本岛调遣援军并发起反击的关键据点。
运兵舰船靠港之后,一队队身穿卡其布军服、头戴平顶大檐帽的英军士兵离船登岸,在军官的口令声中列队集结,迈着沉稳的步伐穿过港区,在利默里克火车站登上军列,向着被爱尔兰**武装控制的地区开拔。
火车站台上,白发苍苍的希尔公爵一身威武挺拔的皇家海军上将服,腰挎佩剑,英气勃发。早年系因名誉受损,自觉无法忍受旁人目光,他才离开海军部转赴爱尔兰任职,而在日德兰海战之后,他重回海军任职的申请却未获批准,也就没能实现亲手击败德国舰队的夙愿,此次应对爱尔兰武装**,反而在陆上有了一番作为。他的镇定表现和明智决策挽救了数以百计的英军官兵,也让爱尔兰西南部地区的形势不至于完全失控,因而获得奖励——被英王乔治五世委任为英国驻爱尔兰军事副总督兼第2特遣军指挥官。如今,随着英国海军陆战部队以闪电般的速度攻克了自由爱尔兰临时政fu所在地科克港,爱尔兰人武装**的迅猛势头受到了遏制,从不列颠本岛运来的头批陆军援兵一抵达,希尔公爵便率领他的部队向占据利默里克、凯瑞、科克三郡的爱尔兰**武装展开基金共。
火车头哧哧地喷着蒸汽,希尔公爵的目光逐一扫过前来送别的女眷们,他的妻子希尔公爵夫人,还有长子罗伯特…希尔和次子诺丁…希尔的妻女。前一阵子,从德国那边传来了罗伯特…希尔将军存于人世的消息,凝结在希尔夫人和希尔小姐心头的沉重抑郁消减了不少,但这两位容貌出众的女士看起来依然神情憔悴,满怀不安。在军中任职的男丁时时面临死亡,如今就连年迈的希尔公爵也要披挂上阵,焦愁的情绪弥漫在希尔家族上下,唯恐此别便是诀别,想到这些,女眷们一个个不禁潸然泪下。
希尔公爵几欲张口,那些抚慰的话语却怎么也说不出嘴,登车前只是怅然若失地留下一句“愿上帝保佑”。
与此同时,以“国王”号为首的德国公海舰队主力无畏舰群正航行在冰岛东南的偏僻海域。德国海军的登陆舰队虽已前出至数百海里之外的爱尔兰海域,但是基于战术层面的考虑,登陆地点的最终抉择依然掌握在公海舰队指挥团队手中。
按照原定的作战方案,德军部队有四个登陆的备选地,分别是爱尔兰西南部莫瑞郡的巴利巴宁、沃特维尔,爱尔兰南部科克郡的科克、斯卡尔。
就港口设施而言,科克港有着其他三个登陆备选地无可比拟的优势,德国舰队可以直接驶入港口,将兵员装备迅速运送上岸,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地理位置,科克港面朝不列颠本岛西海岸,离威尔士的米尔福德港、英格兰的博德明港分别只有110和140海里,德国登陆舰队在科克附近海域很容易遭到英国舰艇的袭击,一旦进入科克湾,还可能被英国海军堵在里面。其次是爱尔兰共和兄弟会的立场,因为担心“引狼入室”,他们不希望德**队在爱尔兰武装**的过程中扮演太过重要的角色,一开始甚至觉得不需要德国人派遣军队参战,直到最后才勉强接受了德国政fu的好意,而在占领都柏林之前,科克港将是自由爱尔兰临时政fu所在地,大批德**队出现在科克港在政治上容易引人遐想,因而被列为四个备选方案之末。
位于香农河口的巴利巴宁无疑是交通最便利的登陆地点,它毗邻爱尔兰西南部最繁忙的航线,沿河而上60多公里就是爱尔兰的军事重镇和铁路枢纽——利默里克港,但英国驻军的力量也相对较强。以德国海军的预期,爱尔兰志愿军控制这一区域的可能性非常微小,因而在四个备选方案也处于靠后位置。
接下来便是爱尔兰东南部的沃特维尔和南部的斯卡尔,两个美丽平静的小地方。沃特维尔到凯瑞郡首府特瑞利的路程仅有100公里,两地之间不通铁路,道路的路况较差,它地域偏僻,但附近就是爱尔兰志愿军最大的秘密营地,战前德国提供的军火物资有相当一部分是从这里运入爱尔兰的。斯卡尔离科克港约120公里路程,它同样是德**火进入爱尔兰的秘密转运点之一,附近也设有爱尔兰志愿军的秘密训练营。相比之下,斯卡尔的战略位置较沃特维尔更加适宜,只要德国登陆舰船快进快出,开阔的海岸也不易遭到英国海军的封锁。
战争形势瞬息万变,随着大批英国海军陆战队强势登陆科克湾并迅速攻占科克,斯卡尔这个“最优登陆点”的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此时虽有多艘德国潜艇集结到了科克湾附近海域,但以潜艇的作战特点并不能够有效阻止英国舰队从科克湾开赴数十海里之外的斯卡尔。就算德国海军陆战部队在斯卡尔顺利登岸,单以区区4000兵力,别说从英军手中夺回科克港,就地固守也很成问题,时间一长必为英军所灭。
于是,沃特维尔从不起眼的备选一跃成为正选。
1914年11月4日黄昏,德国登陆舰队进抵爱尔兰西南海域,除两艘老式战列舰因吃水较深而无法入港,需以小型船只转运兵员之外,其余12艘充当运兵舰的防护巡洋舰分批驶入了已被爱尔兰志愿军控制的沃特维尔港。
这是日耳曼军队首次踏上爱尔兰的土地!
由于港口吞吐量有限,加之双方的协调缺乏默契,4000名德国海军陆战部队士兵直到次日清晨才完全登岸,好在他们所需的作战物资大都已提前运抵爱尔兰,并且储存在爱尔兰志愿军的秘密营地,否则以沃特维尔的港口设施,要将数以千吨计的物资卸运下来,没有两三天是难以完成的。
在将作战物资及部分装备补给卸下之后,德国登陆舰队迅速驶离沃特维尔港,等到英国海军部和战时内阁得到这一惊人消息的时候,易受攻击的德国运兵舰船已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德军登陆爱尔兰的消息犹如一块大石丢入水中,瞬时激起层层波浪,尤其让英国民众倍感震撼。从欧洲地图上看,不列颠本岛直面北海,扼守海峡,是对抗德国海军的前方战线,爱尔兰岛处于不列颠本岛以西,面朝北大西洋,相当于大英帝国的后院,爱尔兰的武装**已使英国陷入了后院起火的窘境,尖牙利爪的德国人居然在这个时候登陆爱尔兰,俨然火上浇油、雪上加霜。只要在爱尔兰获得了军事港口,德国海军对不列颠本岛的海上封锁将在效率上得到几何倍数的提升,而英国不但战争前景一片黯淡,战争结束之后也将时时受到德国人的节制。就英国的战略形势而言,爱尔兰在德国的直接军事支持下取得**比爱尔兰自行**更加糟糕,将是英国千百年来所遇到过的最糟糕的一场天灾**!部署在爱尔兰南部海域的英国舰艇像是受到血腥味刺激的鲨鱼,纷纷游向沃特维尔,岂知德国人已经干脆利落地在港外航道布下了水雷阵,率先抵达沃特维尔海域的英国潜艇“兰代洛”号不幸触雷,全艇官兵无一生还。紧接着,英国武装布雷舰“阿伯德尔”号在沃特维尔以南海域遭遇德国公海舰队侦察分舰队,在被德国战巡击沉之前,“阿伯德尔”号发出了一条为英国海军所铭记传颂的电文:我舰前方望见四条德国战巡,请务必将它们击沉在大西洋海域,英国必胜!收到这份电报之后,驻扎在波特兰港的英国主力舰队终于出动了,雄武庞大的战舰一艘接着一艘驶入英吉利海峡,但它们并没有如人们所揣测的那样直扑爱尔兰海域,而是向东驶入北海。毕竟,以无畏舰追击战巡只会被对手玩弄于股掌之中,将战巡和无畏舰分开又有可能被对方抓住机会各个击破,集中力量截其归路或是无奈之中的最好办法。。
第69章 秋变
深秋的风日益冷冽,德**队进占巴黎之后稍稍放缓了进攻节奏,而法国政fu却未如外界普遍揣测的那样主动向德国人祈和。|顶|点|小|說|網更新最快由于战事失利,社会党人勒内…维维亚尼领导的战时内阁宣布倒台,总统普莱恩加任命52岁的社会党创始人阿里斯蒂德…白里安为新总理,由其火速组阁。
与相对温和的维维亚尼不同,曾在1909年和1913年两度出任内阁总理的白里安有着“独裁者”的恶名,他动用军队严厉镇压了1910年的法国铁路工人大罢工,并因此恶名狼藉,不过在国际政坛,他却凭着儒雅的风度和超群的讲演能力为自己营造了良好的形象。
新的战时内阁当中,多名曾在维维亚尼内阁任职的社会党人获得留用,而最引人瞩目的变化自然是陆海军部长,正统军人出身的约瑟夫…加利埃尼取代社会党左派领袖亚历山大…米勒兰出任陆军部长,同样是正统军人出身、曾任法国海军常备舰队司令的阿尔弗雷德…热尔韦取代无所作为的政客让…维克多…奥加尼厄成为海军部长,两位能力和胆识兼备的将领给法国战时内阁的军事决策带来了专家级的指引——加利埃尼卓越的管理才能很快让法国陆军从无望的撤退转入积极的防守,他以明升实降的方式将年迈迟钝的霞飞调回后方,让在边境战役和巴黎会战旗舰有出色表现的福煦担任法军的前线总指挥官。
11月5日,德**队登陆爱尔兰的同一天,法军在巴黎西北方的鲁昂击退了德国第3军团的猛烈攻势,使得勒阿弗尔这座最靠近前线的大型港口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大批英军伤兵通过这里返回不列颠,英国大规模征募的新兵在结束基础训练后便被送往法国接受老兵们的训练和指导。
加利埃尼依靠在战场上的出彩表现得到政界高层的青睐,法国海军上将阿尔弗雷德…热尔韦虽然没有这样的机会,多年来的努力却是有目共睹。在19世纪中后期,新学派主导了法国海军建设,这一学派过分强调舰艇航速及鱼雷战术,将主要精力放在鱼雷艇和潜水艇领域,导致法国海军的战列舰发展远远落后于时代,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海军才开始意识到自己犯了方向性的错误,热尔韦便是针对新学派的批判者之一。可惜直到一战爆发时,新学派在法国海军仍旧拥有很大的影响力,大型舰艇的设计和建设始终缓慢而艰难。就如同“进攻至上”对法国陆军的误导一样,直到上了战场,血淋淋的现实才教会法国陆军适时地进行防守,日德兰和两次弗兰德斯海战的过程则给法国海军带来巨大的震撼,同时也让他们看清了这个时代海战的真正主角,无畏舰!
法国陆军的错误主要在于战术层面,一旦调整到了正确的方向,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并不比德国人差多少,可法国海军的错误却是短期之内无法弥补的战略问题。随着“让…巴尔”号和“巴黎”号的火线入役,法国海军总共也只有四艘无畏舰,舰龄较新的9艘老战列舰被划入“准无畏舰”行列,但它们的实际战斗力比真正的无畏舰差了一个档次。就纸面数据而言,如今的法国海军封锁压制奥匈帝国舰队、防备奥斯曼土耳其海军尚且可为,要将战略影响力扩展到地中海之外,在常人看来简直是不自量力,热尔韦却不打算墨守成规。在战时内阁会议上,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同样进行了军事总动员的条件下,4000万人口的法国不可能独力打败拥有6700万人口的德国,要想在当前的困境下长期抗衡德军,必须让英国和俄国都发挥出最大的战争潜力。后者的军事活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英法的财力支持,而前者的存亡兴衰则在于海上航线,若是不列颠本土长期遭到德国封锁,英国人自保尚且乏力,如何能为法国战场提供源源不断的兵力和物资?
基于这个重要的战争逻辑,热尔韦提议将地中海的防务交给法国海军数量庞大的鱼雷艇和潜水艇部队,而将主力舰队秘密调往布雷斯特,与部署在英格兰南部的英国主力舰队互为策应,共同对付气焰嚣张的德国海军。经过激烈的争论,热尔韦的提议最终获得通过。11月4日,以“孤拔”号为旗舰的法国主力舰队离开土伦前往布雷斯特,而在舰队出发之后,热尔韦方给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去信一封,简略阐述法国海军调整后的战略布局。
到了这一步,英国人只得放弃他们固有的偏见,放低身姿与法国海军商讨组织英法联合舰队对抗德国海军事宜。能否击败德国舰队尚且不说,英国方面的态度已然助长了热尔韦在法国战时内阁的声望。
到了11月10日,见法国政fu并无媾和意图,德**队重新展开全面攻势,他们不但集结了二十多万部队和上千门火炮投入对鲁昂的进攻,还同时向法国中部和南部的战略要地分兵推进,协约国在西线的形势再次陷入了风雨飘摇的境地。
在东线,奥匈帝**队针对塞尔维亚发动了第三次攻势,俄军在加利西亚的军事行动则遭到了驰援奥匈帝国的德军第9军团的遏制,双方在俄属波兰到奥匈帝国北部的战线上形成了暂时的对峙。俄**队取得的唯一进展是在高加索方向攻入奥斯曼土耳其境内,但这远没有动摇到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根基。
因在中途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法国主力舰队直到11月13日才抵达布雷斯特港,较原定计划晚了足足三天,而且法国人并不知道,英国主力舰队早已离开英格兰南部的波特兰港,皇家海军最后的精锐力量以孤注一掷的决心进入北海,等着一举击败德国公海舰队主力。在此期间,于爱尔兰西南部登陆的德**队协同爱尔兰**武装攻克了凯瑞郡的多处城镇,并在该郡首府特拉利同英国第2特遣军的一支部队“狠狠”干了一仗。双方参战人员不足三千,却在持续七个多小时的战斗中消耗了四十多万发子弹和五百多发炮弹,几乎把特拉利变成了废墟,而直到一营德国海军步兵加入战斗,英军士兵们才带着受伤的同伴撤出战场。
11月15日,英德海军的主力舰队仍在彼此的视线之外比拼耐心,法国主力舰队并没有积极发挥他们的奇兵作用,而是静静停泊在布雷斯特港,因为他们有多达5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和11艘驱逐舰需要入船检修。这些在设计台上就定位为“地中海型战舰”的舰艇有着适航性差的通病,从直布罗陀海峡到比斯开湾这样一段航程就让它们吃尽了苦头。此外,法国海军的轻舰艇航速快而火力弱,大型舰面面兼顾结果样样中庸,“新学派”的负面影响简直无处不在。
而在这一天,先英法两国主力舰队尝试联合作战的“塞内斯舰队”开进了爱尔兰南部的科克港。近半个月以来,这支由法国海军少将塞内斯指挥的英法舰队一直在追击德国太平洋分舰队的两艘装甲巡洋舰,他们千里迢迢奔赴亚速尔群岛却扑了个空,随后循着遇袭商船的求救信号一路北上,却连那两艘德国战舰的影子都没有看见。漫长而艰苦的航程考验着舰员们的精神意志,对舰艇的机械部件也同样是严酷的考验,参与追击的14艘英法驱逐舰先后有12艘因机械故障或其他毛病返港维修,唯有这4艘装甲巡洋舰坚持下来,但追到爱尔兰南部海域时,法国装甲巡洋舰“哈瓦克”号积累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它的正常航行,而英国装甲巡洋舰“武士”号也迫切需要进行一次锅炉清理,再加上法国海军部的新指令,这些促使塞内斯做出了进入科克港休整的决定。次日清晨,鬼魅般的沙恩霍斯特姊妹舰再度出现。它们在斯卡尔以南海域袭击了一支英国护航编队。由于德国海军的侦察分舰队近日在爱尔兰北部海域活动,英国海军遂以两艘防护巡洋舰和三艘驱逐舰掩护两艘运兵舰、四艘补给船前往班特里,协助英国派驻爱尔兰的第2特遣军攻击凯瑞郡西部的爱尔兰**武装和德军登陆部队。结果在短短半个小时的时间里,“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凭借占据绝对优势的火力击沉、重创英国防护巡洋舰各一艘,补给船的损失还只是次要的,两艘运兵舰上搭载了900多名英国陆军士兵。在前路被断的情况下,它们只得在己方驱逐舰的掩护下拼命向东逃窜。接到急报之后,停泊在科克港的英国舰队迅速出动,追击施佩舰队至此的英国装甲巡洋舰“防卫”号加入其中,它们全速航行仅需两个多小时就能赶到斯卡尔,只是以它们的实力,面对施佩舰队并没有很大的取胜把握,所以塞内斯一边向法国海军部发报请示,一边令“埃德加”号升锚,跟在英国舰队后头一道驶出科克港。。
第70章 战巡;装巡;傻傻分不清楚
从科克启程赶往斯卡尔海域的英国舰队,包括了追寻德国装甲巡洋舰至此的米诺陶级装甲巡洋舰“防卫”号,隶属本土防御舰队的蒙莫斯级装甲巡洋舰“多内加尔”号,老式防护巡洋舰“布伦海姆”号、“克雷斯肯特”号、“纽敦”号,以及驱逐舰“鱼鹰”、“莱玟”、“机警”、“开朗”、“赛马”,大小战斗舰艇共计10艘。更新最快法国装甲巡洋舰“埃德加”号尾随其后,但没有编入英国舰队的航行编队。
在全速向西航行了一小时又二十分钟之后,英国舰队上空突然出现了一架灰色的水上侦察机,这顿时让英国舰队指挥官阿巴斯诺特海军少将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此前从未有任何情报显示德国的沙恩霍斯特级装甲巡洋舰配备了水上侦察机,虽然这种简单的改装在技术和空间上是完全可行的,但这背后可能另有隐情。
海军航空兵本该是英国海军领先欧洲各国的优势兵种,他们从1909年开始运用飞艇进行舰炮校射,1911年开始装备飞机,次年将一艘老式巡洋舰改装成世界上第一艘水上飞机母舰,然而就在英国人按照自己的节奏稳步发展海军航空兵力量时,北海彼岸的德国海军异军突起,他们将美国人发明的飞机弹射技术投入实用,秘密建成了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并订造了一支可实施远程侦察的齐柏林飞艇部队。至战争爆发时,德国海军列装的飞机和飞艇数量远远超过英国海军,其技战术优势在第一次弗兰德斯海战期间的伦敦空战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英国人虽然意识到了这种差距带来的恶果,无奈一系列失利已将这个国家推到了危险边缘,大规模的舰艇修复和赶工建造以惊人的速度消耗着本土的物资库存,英国商船队的损失却在与日俱增。在物资短缺的情况下,9至10月间,英国本土工厂制造了240架飞机,月产量是战前的6倍有余,却远不能满足战场需要,而且大多数老型号的飞机都无法匹敌德国人的战斗攻击机,改变这种局面需要时间,但现在英国人最缺的偏偏也是时间!
“报告长官,我们刚刚截听到德国人的无线电通讯,那架飞机在向它的母舰通报我们的情况。以德国飞行员描述的方位反算,德国舰队应该在我们西北方40海里的位置,但无法从德国人的通讯内容获知更多的情报。”
参谋军官的报告让坐镇“多内加尔”号指挥舰队的阿巴斯诺特少将神情变得更加严峻。为探明德国舰队的方位,在这支英国舰队从科克港的同时,两架肖特式水上飞机被派往斯卡尔附近海域展开空中搜索,由于没有装备无线电设施,它们即便发现目标也无法以最快的速度通报给水面舰队。朝西北方调整航向之后过了约一刻钟,舰上的瞭望哨在前方海面遥遥望见狼狈逃来的两艘英国运兵舰,护航的英国驱逐舰这时候却不见踪影,而远处海面还可以隐约看到舰只航行所产生的烟柱。阿巴斯诺特少将下令拉响战斗警报,并对舰队的阵型进行战前部署:两艘装甲巡洋舰和三艘防护巡洋舰编列战斗纵队,五艘驱逐舰在前展开横队,犹如一个正t字朝向敌舰所在方位扫去。
所有的英国舰艇很快归入相应阵位,阿巴斯诺特将目光投向紧跟在英国舰队后面的那艘法国装甲巡洋舰。法国海军官兵如今的素质和斗志如何,他不甚确定,但埃德加…居内级是法国建造的最后一级装甲巡洋舰,虽然主炮口径不及英国的勇士、米诺陶以及德国的沙恩霍斯特,但单舰装备14门主炮,拥有很强的火力密度,纸面的防御数据也与英德海军的顶极装巡处在伯仲之间。
阿巴斯诺特指挥的这支英国舰队,仅“防卫”号具备同德国沙恩霍斯特级匹敌的实力,他的旗舰“多内加尔”号只是一艘排水量接近万吨、装备6英寸舰炮的轻量级装甲巡洋舰,三艘早期建造的防护巡洋舰实力更逊,必须发挥数量优势和驱逐舰的雷击效果,才有机会消灭强大的对手。
英法既属盟国,这艘法国装甲巡洋舰并无参战与否的顾虑,阿巴斯诺特知道,法国人介怀的是在战斗中接受英国人的指挥,而他本人并无职权处理这个问题,只得一边向英国海军部请示,一边邀请法国战舰向自己的舰队靠拢。
十分钟过后,两个深色的舰影赫然出现在了远方海面。德国人早已通过水上侦察机得知了英国舰队的到来,所以没有继续全速猛追两艘英国运兵船,或对它们进行超远程的炮击。只要德国人愿意,他们的两艘装甲巡洋舰完全有能力避开这支英国舰队,但它们却没有调头溜走。
“距敌两万四千码!”
随着射击指挥官的嘹亮声音从舰桥射控指挥室传来,“多内加尔”号舰桥上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视线中,两艘德国战舰正逐渐展露它们修长的侧舷。阿巴斯诺特和舰桥上的军官们举着望远镜静静观望,它们舰身涂刷了灰白相间的迷彩,让对手难以从扬浪情况判断它的航速,而它们的三根烟囱都在排烟,烟柱并不粗浓,由此推断,它们所处的航速应该并不快……
“情况不对……它们……不是沙恩霍斯特级!”
身旁参谋官的话,一语点破了阿巴斯诺特心中的疑惑。想到德国人曾经用过的狡猾战术,他背后泛起一股凉意,鬓角也沁出了细细的汗珠。
片刻之后,舰桥上的另一名军官惊叫道:“战列巡洋舰!真该死!那是两艘德国战列巡洋舰!”
舰桥上一片死寂。
阿巴斯诺特死死盯着望远镜中的两个舰影,它们的轮廓还不十分清晰,三烟囱是毋庸置疑的,高高耸立的柱式桅杆和敦实厚重的厢式舰桥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大型战舰的典型风格,乍一看确实会让人以为是德国的沙恩霍斯特级装甲巡洋舰,然而仔细观察的话,内行人不难发现它们的体型绝不只是一万三千吨的排水量,而且这不是两艘同型号的姊妹舰,舰身线条和甲板建筑布局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能对它们进行近距离的观察,人们定能够找出更多的端倪,甚至一眼识破它们的真实身份,但这里是大海,是紧张到令人窒息的残酷疆场,落魄一方根本没有那么多心思捕捉这些蛛丝马迹。
“两万两千码!”
来自射控指挥室的声音清楚传入舰桥上每一名英**官的耳中,如果前方那两艘真是德国的战列巡洋舰,以德国海军在日德兰及弗兰德斯海战中的表现,这里的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