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主三国-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陈群负责第二轮袭扰,郭图负责第三轮追杀。这二人,都是稳重之士,不会像田兰那样莽撞。而王朗这边,经过与田兰的交手,也充分认识到了自己只有左手能战的严重性。也没有单挑搦战了。就是兵对兵。于是,王朗撤离钱清的时候士兵约有七千,经过田兰一杀,变成六千;经过陈群的埋伏,变成五千多点;再经营郭图的追杀,变成四千出头。最后,王朗就带着四千出头的会稽残兵,回到了郡治所在的山阴西门城墙之下。

    ……

    山阴县城这边,田兰共投入一万士兵。基本上一分为二,佯攻五千,登城五千。田兰还具体说明了由周瑜负责佯攻,太史慈负责登城。田兰这样具体的命令,主要还是因为周瑜新来的原因。如果不说得具体一点,太史慈很可能会把什么“苦活儿、脏活儿、累活儿”全部抢走,周瑜就得不到机会了。

    既然命令很具体,那么就具体地执行罢。太史慈、周瑜天不亮,就率兵出发了。自南面绕道,最后到达了山阴。周瑜这边先转向北面,上到富春至会稽的官道上去,再沿着官道,由西向东前进。会稽兵发西面,因而山阴的防御重点就在西门。佯攻的部队,自然是敌人在哪点,就打哪点。

    于禁另外的五千士后则需要多赶一程。最后,于禁将甲丙两队士兵分别布置于山阴县城的南北两个方向,而另外三千士兵则在东面。

    ……

    周瑜首先率兵逼向山阴城西门。在这之前,因为命令的发布要通过千夫长,周瑜找来了五名千夫长,简单地勉励了几句。也就是混个脸熟、请多关照的意思。而五名千夫长则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其中一人带头说:“将军。我们这儿是佯攻,是吸引敌军注意。若不放点真活儿出来,敌军不会相信的。将军,您看能不能将佯攻改为缓攻。在确保自己的兄弟无人伤亡的前提下,我们慢慢地攻城。敌军如果守住了,那我们就完成了佯攻的任务。敌军如果没守住,那我们就真的攻下来算了。”

    周瑜还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以前也没有听说过。其实,这也不是因为田兰这边有多民主,或者说田兰这边的中层校官多有思想,真正的原因,还是机制造成的。这边的千夫长有责任。有了责任之后,对于完成责任的好坏,自然就会花心思去想。这不是田兰独创的,而是自田润那边沿袭过来的。

    周瑜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就同意了。周瑜只是叮嘱了一下,让千夫长们记住自己的承诺,不要贪功冒进。

    如今,周瑜率兵而来,列阵一箭之外。然后打马来到城门前面,喝道:“城内何人领兵,出来答话。”

    ……

    山阴西面城墙的上面。守城的士兵早就看见周瑜的士兵了,已经派人去报告去了。周瑜喊话不久,校尉周昕来了。周昕上了城墙,喝道:“来者何人?因何率兵到此?”周瑜道:“吾乃兰帅麾下中郎将周瑜公瑾是也。今率兵至乃,乃为吊民伐罪而来。汝等是战是降,速速决断。”

    在周瑜说话的当口,城上周昕了望了一下周瑜身后的士兵。一看,人数在五千左右。而山阴城里,却因为王朗引兵在外,只余下不到两千士兵。而且这些剩下的士兵,还多是老弱残兵。也就是说。平地正面交战,山阴城必败。斗将呢?周昕虽有武艺,但敌方已然兵临城下,而且距离城门很近。周昕担心敌军会趁乱守门,故此不敢斗将。于是,周昕答道:“既然如此,放手来攻便是。”

    城下,周瑜回转本阵。城上周昕也下了城墙。周瑜回转本阵之后,士兵就开始前进。由于是佯攻,所带云梯不多,只有十架。先就没有扛云梯。五千士兵先压上三千人,这三千人当中的两千是手持盾牌的步兵,另外一千人是弓箭兵。

    周昕下城墙,当然是去调兵去了。周昕将一千五百人调到了西门。另外剩下两百多人分布于东、南、北三门。除此而外,周昕再征集百姓一千人,往城上运送砖石等物资。

    由于周瑜这边没有多余的动作,士兵就位的时间远快于山阴。在距离城门五十步左右的位置,排成了长长的盾阵。一千弓箭手开始向城上放箭。而此时城墙上面,却只有两百多守军。

    ……

    前面说过,山阴城留守的士兵,多数是老弱残兵。那么,另外的少数呢?少数当然就是照看那些老弱残兵的人了。就像一间病房,里面有四个人,其中三个是病人,另外一个自然就是护士。也就是说,那些老弱残兵,本来的战斗能力就很差了。同时,因为他们的存在,还使得另外一些人,要围着他们转,服侍他们,为他们做事情。当然,工作不分贵贱,围着他们转的人,也是很辛苦的。不过,那些人的军事训练必然就会耽搁了。

    两百多守军,射出去的箭。约一百支箭,射程超过了五十步。勉强合格。另外一百支箭,连五十步距离都没有。放了几箭之后,就连射箭的本人,也失去了兴趣。而城下的一千弓箭兵可不含糊,箭箭都是力量十足的。因而,对于城上的守军来说,与其冒着危险放那种无用的箭,还不如躲在城垛后面来得安全。于是,对射开始不久,城上死伤了十几人之后,其余守军全部都躲在了城垛的后面。

    ……

    到此时,城下弓箭手平均只射了两箭,就瞧不着人影了。于是,城下弓箭手就不射了。不射,当是不是绝对不射。而是城上守军不露头不射,露头就射。近城攻击的这部分战斗,打到这种战况,应该是十分理想的了。

    后面的两个千人队一看,怎么这就登城了么?也太儿戏了点吧。两名千夫长都有些疑惑,便来问周瑜。周瑜道:“守军应在千人以上。适才只有两百人。再等等。等守军都来了,如果还能压住守军,再登城不迟。”一名千夫长道:“哦,原来是这样。”另一名千夫长道:“还是将军有经验。不然的话,我军登在半空中的时候,后续守军到了,那就不利了。”周瑜一愣,居然自己客串了一把教师。

    周瑜原来就知道田兰的士兵极强。见此情形,才知原来中层校官也不弱。这些中层校官们不断地在学习。就算他们不懂,打一仗懂一点道理,多打几仗,就会懂很多道理。这样的军队,就是一个字:不错。啊,多了一个字。改成“棒”吧。

    ……

    果然,没过多久,就有大批的守军涌上城墙。人影一现,城下的弓箭手就立即放箭。使得守军上城墙这一下,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伤亡。城墙上的城垛在这边,刚上城墙的守军在那边,因而城墙垛是护不了刚上城墙的守军的。而此时,山阴守军这一方,主将周昕又去征集民夫去了,不在。就只有士兵。这些士兵里面总共有两名千夫长,但山阴的千夫长,没有丝毫的权利和责任。他们就只知道执行将领前面下达的任务,那就是上城墙,防御。

    这么一帮军事素质极差的老弱残兵,运动到相应的位置的时候,一千五百人的那个五百的零头就不存在了。然后,他们又探身出来,向城下放箭。这是因为,尽管他们军事素质不行,但他们也是人,他们也有胆量和勇气。只不过,效果不太好。等到周昕率领民夫上来的时候,西门城墙上面,还能战斗的守军就只剩下六百人左右了。这六百人,有将近四百人是后面上来的。他们也跟原来的那些人一样,蹲在城墙垛的后面。如此,才能保命不死。

    周昕上到城墙。由于周昕的身后带了大量的民夫,城下的弓箭又密集了起来。当场就射死了几十个人。民夫是百姓而不是士兵,前面的死了,后面的就不再上来了,而是掉头就跑,怎么也喊不住。很快,城墙上面,就剩下了周昕,以及墙垛后面的六百名守军了。

    ……

    周瑜望见山阴城墙上面来了一次守军,估算其人数,应该是山阴守军的主力。紧接其后,周瑜还见到了民夫。因此,周瑜判断,山阴后继无力了。于是周瑜下令登城。后面两个千人队扛着云梯就上去了。

    这两个千人队,一部分士兵拿了盾牌,多数士兵只拿了钢刀。当然,负责扛云梯的士兵什么也没拿。在这些士兵当中,扛云梯的士兵最危险。在他们的身旁,就是拿盾牌的士兵,准备随时为他们遮挡箭矢。还好,山阴城上,已经没有箭矢射下了。

    ……

    周昕站在城墙上面,眼观此等战况,已知大势已去。有心投降,却心有不甘。堂堂山阴县城,会稽的郡治所在之地,居然被五千士兵给攻下来了。而自己这边,连还手之力也没有。这也太窝囊了点。

    周昕这么一迟疑,城下的十架云梯就靠上了城墙。这个时候,周昕突然发觉还有一战的机会。那就是,等到攀登云梯的攻城士兵登上城墙之后,自己,包括墙垛后面的六百人都可以战斗了。那个时候,因为城墙上面有登城士兵,城下一定不会再放箭了。

第二卷 第250章 平定江南

    第250章 平定江南

    周昕正打着如意算盘呢。忽然,甲队士兵顺着城墙自南面杀了过来。西门城下的攻城部队的确不放箭了。就算是守军士兵起身迎战甲队士兵,也没有放箭。不过,此时周昕发现,放不放箭,已经不重要了。

    真要说起来,山阴的城墙也就一丈五的宽度。人挨人地横着站,最多不过十人。打起来了,单个战士的占地面积就会增大,就变成了四人。也就是说,敌军自南面城墙而来,冲到最前面与守军交战的,就只有四人。当然,守军这边,同样只有四人。多余的士兵,就只能在后面呐喊助威。因此,正常地来说,应该不会很快出现一边倒的情况。但是,那种一边倒的情况偏偏就出现了。守城士兵们就像是纸糊的,太脆弱了。战线向北推进得非常之快。

    周昕正在焦虑之中,又有敌军自城墙的北面杀过来了。而且还是同样的强势。同样的迅速。这可怎么办?自己应该到南面阻击敌军还是到北面?

    很快,周昕就用不着犹豫了。这是因为,云梯上的士兵上来了。于是乎,山阴西面城墙很快就陷入了全面的战斗。周昕来不及多想,便冲向离自己最近的一名攻城士兵。一枪撩去,士兵举刀一格,力气比自己小不了多少。周昕正在惊叹,那名士兵突然在自己枪杆上接连砍了三刀。巨大的震动差点让周昕握不住枪杆。而这时,另一名攻城士兵过来了。一刀砍了过来。周昕只得舍了长枪,就地一滚,躲开了这一刀。并且在翻滚的过程中,拔出了佩剑。哪知,人还没有站起,那名砍自己一刀的士兵便跟踪而至。

    周昕从那名士兵刚刚砍向自己的一刀中,判断出此人力大。如果这人再砍一刀,佩剑是架不住的。于是,周昕先发制人,一招拔草寻蛇,佩剑往那名士兵的双脚削去。那名士兵一跳,躲了过去。

    周昕正要站起,忽然背心就挨了一下。这是攻城士兵,自城内的石阶登上,赶来会合了。这一下,眼见周昕是躲不过去的。这名士兵还特地翻转了刀柄,在刀背敲在周昕的后脊梁上。周昕遭此打击,身体往前一扑。然后佩剑就被人踩在了地上。而且右手护腕处又挨了一刀柄。

    周昕撒手了。双手立即被攻城士兵反剪起来。此时,周昕的心。巴凉巴凉的。早知如此,还不如单挑斗将,好歹算有个面子吧。

    ……

    这样就算是成功占领会稽郡城了。不过,战争还没有完。这之后的战斗,田兰依然布置得很具体:由周瑜据城,太史慈出城埋伏。

    出城埋伏,实际上就是埋伏在南北两个方向。两个方向的埋伏与山阴西面城墙共同组成一个老虎钳的形状。这时,钳内的会稽军队是不可能向南北两个方向绕道的。因此,守城的这方,东南北三门,就不需要多少士兵。具体的来说,是城内一千,东南北三门共一千,西门城上两千。周瑜这边,腾了一个千人队出来给太史慈指挥。太史慈就变成了六千人了。总共六千人,自然是两面各三千。这边的甲丙两队精锐士兵没有出城。城内的一千人及东南北三门的另一千人,就是甲丙两队士兵。

    ……

    王朗就带着四千出头的会稽残兵,逃回郡治所在的山阴县城。钱清大战失败时,有个借口叫做“胜败乃兵家常事”。途中接连遭到三次追杀,就没有什么借口了。从将到兵,突然发觉。自己打谁都打不过了。于是,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自己的老窝:会稽。

    到了。终于到了山阴县城。王朗当然很累,但王朗知道,跟士兵比起来,自己好歹还是骑了马的。于是,王朗一马驱前,就接近了城墙。喊道:“儿郎们,快开城门!”城墙上面没有居然动静。

    这些偷懒的家伙!王朗气都不打一处来。又跑近了几步,喊道:“城上有人没有?大明何在?仲翔何在?”大明,是周昕的字。仲翔,是虞翻的字。周昕是会稽武将,校尉。虞翻是会稽的文职官吏。

    “此二人正身陷囹圄,不便见客,”周瑜站了出来,“城下之人,可是王景兴否?”王朗一瞧,不认识。便道:“某便是会稽王朗。你是何人,为何立于城墙之上。”

    周瑜道:“吾乃兰帅麾下中郎将周瑜公瑾是也。奉兰帅军令,已取此城。军士们——”城墙上两千士兵突然现身,齐声答道:“有!”周瑜续道:“瞄准城下王朗。但有异动,万箭攒心。”两千士兵又齐声答道:“是!”

    ……

    士兵们如此整齐的回答,当真称得上是地动山摇。这其实是非常容易实现的事情,只是这时代的将领们没有想到。在这个时代,将领们普遍重视的是士兵的作战技能。在回答将领问话的时候,说得最多的,就是“喏”。“喏”是什么?其实就是“嗯哪”,也就是“嗯”字还拖了一个尾音“哪”。一点都没有军人的气概。

    王朗事先就经历了钱清之败,又被接连三次追杀,胆气已失。这两声大喝。当即就吓了王朗两跳。想到一个问题,但是却不敢问了。就这么呆在原地。

    王朗想到的问题,是对方的身份。今日连番作战,连番失败,一直不知道对方的身份。直到此时,城上的周瑜才说了是什么兰帅的麾下。兰帅又是何人,王朗却不知道。

    王朗由于问话,距离城墙很近,也就三四十步左右。城墙之上,两千士兵张弓搭箭指着王朗。如果周瑜命令射击,即算是王朗右手还能用,也很难保住性命。这是明摆着的。

    会稽军队的主将被控制住了,会稽军队的士兵呢?士兵的士气当然也是低落的,不过,士兵们眼前似乎还是安全的。士兵们群龙无首,人人没有主意。冲上前去救王朗肯定是不行的。只要一冲,还没冲上去,城上就肯定会放箭。逃走也是不对的。弃主将而走,首先就不仁义;其次,今后的俸禄就没有了,糊口将成为严峻的问题。于是,士兵们就呆在了原地。

    太史慈埋伏在南北两面的六千士兵没有出来。太史慈担心逼近过甚,会稽士兵有可能转身向西面逃窜。太史慈打的主意是。等西面田兰等人来了,然后再现身。当然,假如会稽士兵要往南北方向逃走的话,也是要现身的。

    最先从西面赶来的是郭图的人马。一到,就偏向了北面。太史慈埋伏于北面的士兵不得不站了出来。这一下子,对于四千会稽士兵来说,北面就出现了五千敌军。当即人潮涌动,往南移动了一截距离。

    这么一来,南面的三千伏兵也只得现身了。三千田兰士兵要杀四千会稽士兵的话,是没有丝毫问题的;但如果不是杀,而是要滴水不漏地围住。就有些问题了。还好,陈群的人马来了,转向了南面。南面也有五千人了,完全够用了。

    田兰与于禁一同出现在西面。他们的身后,自然是万余名士兵。山阴西门外面的会稽士兵,先是往南涌,不行再往西涌,又不行了,只得往东涌。前沿士兵接近距离城墙一百五十步的弓箭射程时,拼命往后顶,却又有些顶不住。

    这时,城上周瑜朗声道:“王朗、王景兴,好天有好生之德。我军几次有全歼汝等的机会,均已放弃。如今,已到了最后的关头。贵军剩余四千将士的性命,就在你一念之间。我来问你,到底是降,还是不降?”

    这便是典型的降与不降的问题。降者生,不降者死。但此时,若王朗选择不降,死的就不止王朗一人了。王朗早已认出路上三次追杀自己的敌军。对方仅仅两千人就打不过,而今三个两千都来了。更何况,后面还有一万,南北又有六七千,城上还有好几千。实力太悬殊了。王朗也想通了,如果对方真想全歼会稽军队,真的是早就能够成功的了。对方的确是手下留情了。剩下这四千士兵,可不能因为自己的原因而丧命了。于是,王朗滚鞍落马,前趋五步,面朝城上周瑜方向跪下,道:“王朗愿降!”

    ……

    自此,“东路皆平”。意思是说,长江以南的东面,凡汉人聚居之所,均在田兰治下。然而,田兰并没有像演义中的孙策那样。只委任一名文官一名武将,把守吴郡了事。

    田兰早就从田润那里知道了江南的版图。这种版图,跟这个时代的版图大有差异。这个时代的版图就仅仅跟着汉人的脚步走。测绘地图的人员,怎么说也属于文职官吏。汉人的脚步本来就没走多远,汉人里面的文职官吏就更是差了一大截。到了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就相当于到天边了,版图就终止了。

    实际上长江以南这一线,最主要的郡,由西向东,是九江、建业、曲阿和吴郡。建业、曲阿和吴郡属于经济最发达地区。而九江郡,则属于扬州与荆州的边境。这里面,最有潜力,同时也是田兰最感兴趣的,就是会稽郡和豫章郡。

    一般的郡,通常辖县二十个左右。经济特别发达的地区,有可能少一些,就如建业和曲阿那样。经济不够发达,或者说境内并未完成全面的开发的地区,所辖的县就多了。在这个时候,会稽所辖的县有七十一个,豫章则辖县六十六个。田兰以前所想的广西地区,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陈群曾经请命治理会稽。其实在那之前,郭图就曾经给田兰说过,陈群能文能武,适宜危险地区的治理。而那种没有完成开发的地区,正好就是危险地区。因而陈群治理会稽,田兰是非常中意的。

    王朗投降了。因为王朗的投降,周昕、虞翻也投降了。就跟后世的南兵北调、北兵南调一样,王朗必须离开会稽。周昕和虞翻则不用。

    田兰委任陈群为会稽太守,虞翻为会稽郡别驾,周昕为会稽郡校尉。留下士兵七千。这七千,全部是久经沙场的老兵,只是不含甲丙两队而已。虽然士兵人数比以前的会稽少了,但战斗能力却是翻了数倍的。

    经过了这段时间,笮融的忠心程度基本上可以确认了。田兰命笮融担任吴郡太守。命张昭担任建业太守、张纮担任曲阿太守。凌操、凌统各率三千士兵,驻守建业和吴郡;太史慈率四千士兵驻守曲阿。凌操、凌统同时接受太史慈节制。

    随后,田兰的目光就转到了江南的西面。

    ……

    江南的西面,实际上就是九江郡和豫章郡。

    王朗这个人,与陈群有些相像。陈群虽然不会武艺,但却因为他既能治理,又能排兵布阵,所以叫做文武双全。被田兰委以会稽太守的重任。会稽太守,其实并不只是太守的意思。那七十多个县,本来就相当于别处三个郡了。王朗呢,原来是会稽太守,而且还是名人。文才是肯定有的,治理也肯定是会的。而且王朗还带过兵,还能上阵单挑。好像王朗也可以叫做文武双全。但是,王朗跟陈群却有本质的区别。那就是:防守有余,攻伐不足。因而,王朗不适应担任豫章太守之职,而应该委之以九江太守。

    田兰对于九江郡和豫章郡的征服和占领的过程,这里就忽略了。比较值得一提的,就是顾雍来了。

    顾雍本来担任娄县县令,后来家族的庄园被孙策抢了。得信之后,又一时脱不开身。等到脱开身之后,再赶回庄园,已经水过三秋了。顾雍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之后,顺藤摸瓜,找到枫桥县的时候,正好是枫桥县百姓揪出孙策家眷的时候。

    孙策的家眷未住在城内,而是躲在乡间。最先,百姓们没有组织性地自发地跑去算账,又反而被孙权等人打死了二十多人。然后顾雍就来了。略施小计,就全歼了孙策的家眷。过程又忽略了。

    顾雍也因为此事而被田兰发现。在把孙策交给枫桥县百姓处决之后,田兰带上了顾雍。最后,田兰又在占据豫章之后,委任顾雍为豫章郡太守。

第二卷 第251章 勇对埋伏

    第251章 勇对埋伏

    芦沟桥上鲁公狮。历劫暴风雷。茉莉六朝基。大屠杀、欺人是谁。

    今朝喜见。英雄玄德,跨海捉乌龟。额外不相知。人道是、狂飙劲吹。

    ——调寄《太常引》

    正如当日郭嘉所料,刘备率北平军南下征讨袁绍,不仅仅是为了平分冀州。刘备若能战胜袁绍,就能得到冀州全境。若不胜,刘备将会想办法送掉公孙瓒最后两个亲属的性命。回师之后,刘备就可以得到右北平。

    界桥之战,公孙范率三千白马义从,被麴义八百先登死士所败。公孙范本人亦被麴义斩于马下。这就算是送掉了公孙瓒从弟的性命了。什么叫从弟啊?就跟现代的堂弟差不多吧。公孙范丢命的时候,白马义从的损失过于惨重。北平军这边,任谁看,都是有胜无败的局面;因而谁也没有起疑心。而刘备本人呢,虽然有送掉公孙范性命的打算,但却并没有着手安排。送掉公孙范的性命,是刘备所希望的;但送掉白马义从,刘备就有些痛心了。因此每每思及,刘备既喜且悲。

    后来,战斗进入了相持阶段。刘备与袁绍相拒磐河一月有余,两军皆已疲惫。其后,田润派郭嘉、关羽、张辽、田兰袭取了冀州郡治所在的信都,俘获了辛评、审配、颜良、文丑等人。袁绍后院失火。没有了粮食生产基地,急于回师救援,就送信给刘备,许以渤海郡,与刘备罢手言和。刘备当即回信,索要渤海、河间、中山国、信都四郡,讨价还价。袁绍再回信,表示最多只能割让渤海、河间、中山国三郡,再补偿一千石粮草;否则玉石俱焚,鱼死网破。

    袁绍军队未落下风,忽然卑躬屈膝,刘备这边的田楷猜到袁绍属于后院起火。

    刘备这边面临三种选择,一是拒绝议和,让袁绍不能回军。此议经严纲提出。刘备则担心相逼过甚,袁绍穷途末路,如疯狗咬人,以为不妥。第二个选择是派遣轻骑,绕道袁绍后方。此议经刘备提出。田楷以两军占地甚广,绕道迂回耗费时日,而袁绍去意甚坚,已经鞭长莫及,予以否决。第三个选择是正面追袭。也是刘备提出的。田楷当即警告,说袁绍定有准备,必然在大郭山一带设伏。刘备又说,先许和,既得好处,又降低袁军警惕。然后再正面追袭。田楷就没有说什么了。

    这个时候,刘备提出的是亲率骑兵,正面追击袁绍。严纲、公孙续率左右军以为接应。三军主帅,轻身犯险,这是明显不合理的。刘备知道一定会有人劝阻。果然,公孙瓒的儿子公孙续站出来了,自刘备手中,抢去了那份危险的任务。

    其实公孙续也是有苦衷的。公孙续若不死,刘备担心自己得不到北平太守的职位。站在公孙续的位置上考虑,却又有不同。公孙家素以威信传世,以战功服众。公孙续虽为公孙瓒独子,但却一无建树,没有战功,不能服众。刘备提议南下讨伐袁绍,众将皆愿追随,并奉刘备为帅便是个例子。若就这么回到北平,公孙续顶多只能做个傀儡,实权还在刘备那儿。公孙续要做真正的男子汉,就只能放手一搏。

    ……

    大郭山,山势脉络不清,岭谷高差很大。地形十分复杂,乃明显的危险之地。刘备这边,很容易就能猜到袁绍会在大郭山一带设伏。而袁绍也真的在大郭山设下了埋伏。但大郭山那么大,刘备这边不可能知道准确的埋伏地点。

    公孙续谨记刘备的叮嘱,先慢后快。另外,公孙续还另有一番考虑。所谓伏击,当然是一方事先埋伏,打击另一方。袁军动作在先,那个埋伏的地点,就是袁军选择的,必然对自己不利。无论自己这边再怎么提高警惕,最多都只能减轻伏兵出现的突然性;而对于地形及阵形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不可能消除的。换句话说,自己这边,是死定了。

    想要不死,怎么办呢?那就只能壮士断腕、蜥蜴弃尾了。当然,这里要弃掉的尾巴变成脑袋了。不过,只要自己不走在前头,前头就不是脑袋了。想要吃掉我吗?我就像泼在地上的水,这边堵住了我就往那边流。大郭山地形复杂不假。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另寻他路,也要比别的地方容易些。

    ……

    先慢。一般的军事行动都要求快,慢了就有可能贻误战机。此时却不是。无论怎么快,都没有袁绍快。因而,靠速度快,是不能消除埋伏这个危险的。既然不能消除,倒不如慢点。慢慢地走,至少,可以节省体力吧。有了体力,无论是打还是跑。都是用得着的。

    北平军战马很多,因而有很多骑兵。公孙续带的这支部队就是轻骑兵。当然,战马的颜色不再是白色了。短时间内,白马义从是难以重建的了。不过,其它颜色的马也是马啊。战马的颜色对于骑兵的战斗能力是没有决定性作用的。

    走近了大郭山了。公孙续下令,全军下马休息。再往前走,随时都可能打仗。需要把人力和马力都调整到最佳的状态。趁着休息这会功夫,公孙续将千夫长和百人长找来,对他们说,前面山区,袁绍军很可能有埋伏。遇到埋伏之后,第一选择是跑而不是打。要充分发挥骑兵的优势,跑出速度。让那些伏兵来追。等伏兵追累了,我们再打不迟。众校官听了,均觉得很有道理。

    休息的时间有点长。有点长,是指比起公孙续自己想象的时间要长出了很多。这主要是因为,前途吉凶难测,引发了公孙续心中的犹豫。这种犹豫,实际上也是正常的。时间拖长了,会影响到总体上追击袁军的效果,但是对于即将到来的伏击战却是有好处的。埋伏的袁军,体力都是充沛的,然时间愈长。心中就愈是不耐烦。并且,还能缩短与刘备、严纲后续部的距离。

    ……

    这支骑兵总共一千骑。由于战马的原因,前后两人的距离就有一丈,一千骑排成单列,就是一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