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主三国-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云率三千骑沿着老哈河畔往北而走。由于河流曲折。实际方向为北偏东。但赵云始终没有下令东转。中速前进一个半时辰,约行六十里,夜幕降临,就地宿营。由于没有步兵和辎重,纯骑兵的宿营就稍稍悲惨了些。

    次日天色大明,骑兵再整装出发,行不远,老哈河与另一条大河汇集,然后拐向了东面。不往东走都不行了。

    再走了五十里,河上出现了木桥,岸上出现了道路。道路经木桥通往南北。在木桥的旁边,有妇女下到河边浣洗的痕迹。

    赵云在这里犹豫了一下。赵云知道,沿着这条路往南走,肯定有一个大部落。但此时部落里的男人在外征战,估计就剩下妇女和老幼了。游牧部落的妇女同样是有战斗力的。而田润对这些妇女的态度就不是屠杀了,而是尽可能地活捉。活捉具有战斗力的妇女是很困难的。

    于是,赵云命令骑兵继续东行二十里,然后再调头南下。南下时,侦骑往三个方向不断打探,大部骑兵则缓缓而行。不久侦骑来报,西面发现一个大部落。这个部落的出现。在赵云的意料之中。赵云道,不必理会。

    继续前行,又走三十里。南面侦骑回报,说有几百人正被三千多人追赶。赵云回想起还没有出发之前看到的情况。当时敌军左军军营旁边一个营寨,曾经有人,分三路逃亡;敌右军则以一万人予以追击。侦骑所回报的,想必就是其中一股。于是,赵云下令,接近,跟在后面。

    ……

    赵云的判断不错,那些人正是当日其中一股。逃亡的时候,为了摆脱追踪,方向是经常变换的。因而赵云的骑兵不久就接近了。此时无论是逃的一方还是追的一方,坐骑都是特选的骏马,一追一逃,蹄声如雷。两方都没有发现赵云的骑兵。

    逃跑的霍赛穆部落一方在几个小山包之间绕来绕去,突然斜刺里向东转向,把追击的图嘎吉拉部落骑落拉下很大一截距离。待图嘎吉拉部落的骑兵追出去之后,赵云这才命令骑兵跟在后面。

    跑着跑着,忽然,逃跑的霍赛穆部落游游兜了一大圈,与图嘎吉拉部落游骑换了个方向,往赵云这边冲了过来。因为地形起伏的原因,前面没有发现。等发现的时候,霍赛穆部落游骑与赵云的骑兵相距已不过四百步左右。

    赵云的骑兵当即摘下神臂弓,射了箭过去。霍赛穆部落游骑由于惯性,继续往前冲了一截。被射死了七八十人,这才兜马转向,转向侧面。可惜侧面正好就是一个陡坡,马匹冲了不远,就失去了速度。霍赛穆部落游骑再次转向,准备冲向另一侧面。而这时,图嘎吉拉部落的游骑却冲了过来。

    赵云命令士兵,只要敌军不过来,先不放箭。先坐看两股敌军杀个你死我活。

    霍赛穆部落游骑原来约有四百个人。被神臂弓神了七八十人,就剩下三百余人了。而追击的图嘎吉拉部落游骑则是三千多人,是一种以一打十的局面。

    但是,双方都骑在马上,图嘎吉拉部落不可以立即就能把霍赛穆部落的三百余人分开,然后每十人围住一个。所以,人多,主要就是砍一刀之后,纵马跑过,后面还有第二、第三个人接着砍。因此,战斗刚刚开始的阶段,人多的优势并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

    图嘎吉拉部落游骑也看见了赵云的三千骑兵。在这个时代,游牧部落总体上是害怕汉军的。但他们却并不害怕汉军的骑兵。他们见到赵云的骑兵停在四五百步之外,就放心大胆地先做自己的事情了。

    过了一刻钟左右,图嘎吉拉部落因为人多,砍一刀之后可以休息很久。而霍赛穆部落的游骑则得不到休息,已经开始出现伤亡。这样的伤亡,只要开了头,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拾。

    远处,传来了骑声。赵云的骑兵及图嘎吉拉部落没有参战的游骑往蹄声传来的方向望去,却见十几个游骑翻过了山梁。在他们的后面,是无限的羊群。另一边,也跑来十几个游骑,这十几个人带的是牛群。不过,牛群不大,不到两百头的样子。

    搞了半天,远处的蹄声是牛羊。图嘎吉拉部落的游骑就没有理会。继续砍杀。一会儿功夫,就杀了一百多人。赵云的骑兵看见羊群牛群,也没有在意。羊,是没有威胁性的动物。牛,冲撞起来劲力非凡。但牛群不大,不到两百头牛,济不了事。

    就在战斗中的霍赛穆部落游骑只剩下十几个人的时候,增援而至的羊群到了。图嘎吉拉部落游骑同样熟悉羊的特性,虽然有些受阻,但并不是很狼狈。

    紧接着牛群也到了。图嘎吉拉部落游骑不得不顺着牛群移动的方向移动,不能完全逆着来。否则牛群有可能会发怒。但图嘎吉拉部落游骑仍然没有放弃。因为最后这霍赛穆部落的十几个人都是重要人物。

    羊郡在经过战场的时候,很自然地就分开了。过了战场再合拢。过战场而不停,继续前行,到了赵云的骑兵马前。这些骑兵有几个人的战马被带动,随即又约束住了。

    赶羊群牛群的那二十几个牧人借着牛羊的掩护。开始向图嘎吉拉部落放箭了。

    ……

    赵云眼见因为牛羊群的加入,而使得眼前的战斗被延缓了进程,便不准备再继续等待下去了。当即下令,神臂弓准备,全军向右斜插。

    没跑几步,一群羊就横着冲了过来。有一些骑兵被带着偏离了队形,另有一些骑兵纵马直入羊群。面对直入羊群的战马,一些羊让开了,还有一些羊没有让开。没有能够让开的羊儿就被战马踩死了。而踩死羊儿的战马中,又有一部分战马被绊倒了,马背上的骑兵被摔了下去。

    赵云回头看了一下,没有说什么。赵云认为,这是意外。而后,这样的意外就不会发生了。骑兵跑起来是连成一线的。后面的马匹跟着前面的马匹跑,只要前面的马匹过去了,后面的马匹就一定能够过去。因此需要注意的就只有最前面的马匹,而跑在最前面的,就是赵云自己。

    现在,赵云的坐骑前面并没有障碍物。赵云纵马前奔,将神臂弓拿在手里,接近了图嘎吉拉部落游骑,便射了出去。然后继续奔驰,再将距离徐徐拉开。图嘎吉拉部落游骑遭到射击。因为距离过远而无法还击。想要冲近一点,中间却有大量的羊群。想往远处跑开,同样被羊群所阻拦。赵云三千骑兵奔了一趟,图嘎吉拉部落游骑被杀接近一千人。

    被杀的这一千人的坐骑,如果没有遍地的羊群,它们就会四散跑开。现在有了羊群了,它们就聚在一起。再因为羊群的移动,和骑着马的图嘎吉拉部落游骑的移动,马群也随之而移动。就在这种移动奔跑的状态下,就产生了初始状态的头马。头马的产生,便意味着马群自此形成一个整体。不再分散。

    看上去敌军将近三千多人,一轮攻击杀敌一千,再来两轮攻击,估计就剩些游兵散勇了。谁也没有注意,杀敌一千的同时,催生出了一千匹马的马群。

    ……

    当赵云远远地兜了一圈,返身再战的时候,便发现敌游骑散开了。这样的情况属于正常现象。已经承受了一轮神臂弓的射击,还聚在一起,就是主动找死。

    这确实属于正常现象,但却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完成这样的正常动作的。要在遍地羊群里面散开,不熟悉羊群的特性是很难做到的。

    赵云眼睛一扫,便跑了一条曲线。在赵云跑过的曲线左右,处于神臂弓射击范围内的游骑有两千人左右。因此,赵云相信,第二轮攻击,仍然应该杀敌一千左右。

    但是这一次,出现了一点状况。眼看赵云战马冲到,而拥挤的羊群前进的方向却是横过,怎么也让不开。最后,战马踢到了羊身上。战马失了前蹄,后蹄立即跟上,前站再奋力拔出,身子却倒向了侧面。好在马背上乘坐的是赵云,立即掣枪在手,枪头往地上一杵,稳住了马身。战马换了个方向前冲一段距离,最后稳住了。

    身后的骑兵就没有赵云这样的身手了。扑拉拉撞向横过的羊群,扑腾腾摔了一地。前面几百骑兵就乱了。骑兵一乱,图嘎吉拉部落游骑就摸到近前,发箭射杀。后面的骑兵见了,换了个方向,包抄了过去。

    牛群里面的牛通常都是母牛。公牛脾气躁,又不产奶,一般较少饲养。但是这儿的牛群里面却有不少公牛。箭矢横飞,必然会有羊儿、马儿、牛儿中箭。羊儿脾气好,中箭了什么也不说。忍了。单个的马儿脾气也不错,又有些好面子,中箭了往往假装成没有中箭的模样。牛儿呢?公牛呢?那就不同了。有几头公牛就气愤了。平时挨鞭子也就算了,反正有厚厚的牛皮挡着。这箭矢就麻烦了,直接穿透了牛皮,射到肉里去了。于是,平时老实巴交的牛儿发怒了,四处找寻射伤自己的仇人。一时找不着,就昂着牛角,先顶着什么再说。

    那一千匹战马的马群与几头发怒的公牛遭遇了。马儿成群之后,其威严也是不容轻犯的。因此它们就决定将那几头牛儿绳之以法。战马嘴被套着,不能用嘴,就用马蹄。一对一打不过,就十打一、百打一。

    赵云所率骑兵后面的两千多人正准备抄往图嘎吉拉部落游骑的身后,结果被马群与公牛的混战,冲散了队伍。

    ……

    转眼之间,就演变为了大面积的单兵作战。赵云的骑兵单兵装备远远高于图嘎吉拉部落骑兵。但他们对牛羊马的性情不熟。遍地的羊群,横冲直撞的牛群,越来越庞大的马群,对于赵云的骑兵来说,既阻挠行动,又干扰视线,非常麻烦。而图嘎吉拉部落游骑则如鱼得水。很多游骑甚至放弃了马匹。随时上马,随时又在下马。一会儿骑到牛背上去。一会儿又躲在羊群里面射箭。

    赵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这种混乱的情形下,不仅要防敌人,还要提防未知方向射来的冷箭。这时,赵云已经收了神臂弓,只用长枪杀敌。

    过了一会儿,赵去眼看见自己的骑兵越来越少,战场越来越不受控制,便冲到一个亲兵面前,说了个地方。然后自己冲向了几头公牛。奋起长枪,杀了其中的两头,引得另外几头牛追逐自己。再左右一跑,带动了其余的牛儿。然后赵云又冲进马群,长枪连刺,连杀了好几匹马,又引得马群来追。最后赵云跑向了远处。剩下的骑兵,则在亲兵的命令之下,赶往赵云指定的地方。到了地方,亲兵一加清点,只剩下一千四百多人。

    ……

    天黑了,赵云没有来。有些骑兵就开始担心起来。接近子时,赵云回来了。众人都松了一口气。此时,这个地方距离白天混战的地方并不遥远,还不能说已经安全了。

    三千骑兵对三千游骑,就是对等的一打一,却只因为牛羊马群,败了。这样的结果,事前赵云没有想到。事后,也没有后悔。眼前,需要决定的是,又往哪里去。

    今夜的星空十分一般。有星星但不多。辩明了方向,赵云决定往西走。赵云的打算是回军,不打了。因此,在回忆了一下白天的路线之后,决定往西。相信往西能够很快找到老哈河,然后再顺河往南就行了。

    由于是夜间行军,速度不能过快。既防止战马踏到陷坑,又防止蹄声远传。赵云同样派了侦骑。但侦骑领先并不多,约为半里。

    走了一阵,侦骑回报,前面有游牧部落的大军宿营。赵云听了,下了马,带了几个亲兵,步行前往查看。过了一道山梁之后,但见漫山遍野布满了火堆。放眼望去,无穷无尽。隐隐听得人喧马嘶,不知有多少人马。

第二卷 第175章 攻城受挫

    第175章 攻城受挫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出现了瓮城。西汉昭宣时期甘肃侯官治所的坞门,就有类似瓮城的建筑。关于瓮城的解释,百度上就简单的一句:“大城外的小城,用来加强防御”。实际上,瓮城,又称为月城和曲池,是古代城池中依附于城门、与城墙连为一体的附属建筑,其形状多呈半圆形,少数呈方形或矩形。圆者似瓮,称为瓮城;方者就叫做方城。又因为敌人攻入瓮城时,如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关闭,守军可以对敌军形成瓮中捉鳖之势,而总体上全部叫做瓮城。

    据说,在南京明城墙修筑以前,中国传统瓮城的制式都是将瓮城建设在主城门之外的。这种说法就不大可靠了。因为能建于外,必能建于内,并没有多大的思维跳跃性,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古人不会想不到的。

    有人说,瓮城的城墙比主城墙薄。由于墙体不够宽,无法放置大型器械。不可避免地会降低防御能力。那样就很容易让敌军拿下瓮城。而敌军拿下瓮城之后,再据此而攻,也许会更加容易。假设这样的说法非常有道理,那么瓮城就相当于守军赐给敌军的一道攀登主城城墙的台阶。敌军在尝到甜头之后,回过头去,就会把自己的翁城加厚了,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

    另外还有关于瓮城高度的说法。无非就是与主城城墙等高或者略低。总之,在三国这一时期,瓮城并不是很流行。主要的城市,就南阳、宛城等,建有瓮城。

    ……

    合州,其实并没有建设瓮城,但合州却比建设瓮城更加厉害。合州城墙,主要经过三次建设。三十年前,合州郡治并不在这个地方。太守彭亚视察民情,发现这个地方地势十分险要,非常适合筑城,便下令县令筑城。后来,城筑好了,彭亚却调离了合州。又过了十几年,来了位名叫余佳的太守。这一次,并不是余佳寻访民间,而是有当地贤士冉进、冉朴两兄弟进言,陈述这个地方的好处。余太守跟着冉氏兄弟到现场一看,果然不错。然后冉氏兄弟又提出了许多改进措施,再次筑城。这一次,新城落成之后。余佳就把合州的治所迁了过去。成就了现在的合州。

    城墙建设发展到此,并没有结束。黄巾判乱的时候,川中也有黄巾作乱。这时的合州太守叫王建,是个带兵打仗的出身。王建为了防御黄巾军的进攻,从军事攻防的角度对已有城墙进行了审视,然后进行了最后的完善。

    完善之后的合州城,总体上分为内、外城。外城筑在悬崖峭壁之上,城墙系条石垒成。城内有大片田地和四季不竭的丰富水源。周围山麓也有许多可耕田地。使合州城具备了长期坚守的条件。

    后来,黄巾军并没有攻打合州。因为随便一想就知道打不下来,所以就没攻打。于是,躲避黄巾的难民纷纷逃了过来,合州人口剧增,经济空前发展。

    ……

    合州城位于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交汇之所。左边是涪江,中间是嘉陵江,右边是渠江。嘉陵江先与渠江交汇,然后再往西面流淌十几里,与涪江交汇。三江交汇之后,统称嘉陵江,流向南方的江州,与长江交汇。

    合州就坐落三江交汇的东面。其山名钓鱼山。突兀耸立,相对于江面高出90余丈。南、北、西三面环水。地势十分险要。这里既有山水之险,也有交通之便。属于锁钥性质的咽喉之地。咽喉通,则全身通;钥匙到,则金锁打开。过不了合州,不到不了江州。

    黄忠率军沿着嘉陵江而下,接近合州,自鸡爪滩渡过了渠江,进至石子山扎营。然后徐庶建议,说合州易守难攻。为避免伤亡,适宜挟沿途摧枯拉朽之势,予以劝降。吕布当即表示反对。南征以来,虽然得地甚快,却从来没有打过一场硬仗。吕布感觉都快要憋出病来了。

    黄忠考虑之后,采纳了徐庶的意见,派出信使,劝降合州太守。

    此时合州太守还是王建。按理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但王建却果断地斩了黄忠的信使。明摆着,没有当作“两国”交战。而是自认为大汉正统,视来敌为反叛。

    视别人为反叛,这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被别人视为反叛,滋味就有些不大好受了。不仅吕布愤怒,就连黄忠也义愤填膺了。于是,黄忠拔营,于初平二年,即191年的三月初三,到达合州城下,掀开了战合州的篇章。

    ……

    黄忠出征的兵力为五千,还包括了辎重兵。攻城的器械就是普通的云梯。拿下了阆州、巴西、巴川三地。各编入一千降军;攻克蓬州运山城后,再编入两千降军;随后又在西充增兵一千,在广安大良城、德阳大获城各增兵两千。此时兵力已是一万五千人。攻城的云梯也增加了很多。而且还获得了两副井栏。

    黄忠列兵于北门之外,吕布跃马出阵,喝道:“某乃温侯吕布奉先是也。城内何人敢与一战?”城墙上王建答道:“漫说你吕布,就是天王老子来了,本城罗二也慨然不惧。”

    吕布勃然大怒道:“快使罗二出城。若十招之内不能斩得罗二,某家自斩其头。”城上王建道:“罗二不在城内。须得你自去寻他。”吕布问:“哪罗二如今何在?”王建道:“上个月游泳,不小心淹死了。喏,就在这嘉陵江中。你只须叫人把你连同一块大石捆绑起来,扔入江中,便能寻到罗二。”“匹夫,”吕布向王建一指,“竟敢戏耍于吾!”王建道:“你娃娃生得油头粉面,甚招人疼爱,合该戏耍。”

    吕布说不过王建,催马便奔了过去。也真是莽夫。就算王建什么也不做,骑着马,怎么能够上城墙?

    赤兔马快,只一瞬,吕布就奔过了一百五十步的一箭之地。果然城上王建什么也没做。一直跑到接近城墙五十步,吕布这才发觉自己是上不了城墙的。于是,吕布圈马就走。这时。王建才说了一声“射!”

    这情形,就跟当初颜良在汜水关遇到的情况差不多。当时颜良身中六箭,坐骑倒毙。因为吕布的功夫远高于颜良,赤兔马也远快于颜良的坐骑,结果吕布身中两箭,赤兔马身中三箭。

    ……

    黄忠当即收兵,退后十里扎营。为吕布疗伤,为赤兔马治病,并准备攻城器械。其实主要还是为了准备攻城器械。沿途那么多地方,都是兵一到,就投降了。因而。尽管合州李建斩了信使,黄忠还是不相信李建会真的抵抗。黄忠以为将大军往城外一站,李建就会吓得屁滚尿流,继而就乖乖投降了。因而,事先黄忠并没有准备攻城器械。等到明白了王建抵抗的坚决,需要攻城了,黄忠却无法进攻,只能退后扎营。黄忠说,退后扎营是为了给吕布疗伤,为赤兔马治病,那是哄吕布的。

    准备攻城器械,主要是安装井栏。这就是普通的井栏。共有两架。安装之后的高度是六丈。这样的高度,相对于一般的城池,够了。相对于合州,却不够。合州不是平原上的城池,而是一座山城。城墙虽然并不高,但基础建在上方。自下而攻,先得抵消地形的高差,然后才能抵消城墙的高度。于是,井栏就只能二合一了。二合一之后,井栏的高度将达到十丈。估计运到战场之后,能够比城墙高出一丈。

    七日,井栏安装完毕。吕布的箭伤已无大碍。再次拔营,到了合州城外。这次,黄忠上前叫阵,合州拒不出战。黄忠就回来了。

    通过上前叫阵,黄忠近距离观察了一下合州城墙。突然发觉根本就无法攻打。在合州城墙的侧面,还有一道一字城墙。攻合州城墙,必然会遭到一字城墙的弓箭射击;而进攻一字城墙,也同样会遭到合州城墙的弓箭射击。城下,就是两者的交叉攻击点。

    ……

    黄忠叫来了徐庶,让徐庶想办法。徐庶一时想不出,就让黄忠的亲兵护卫着,亲自到城下去看了看。回来后,徐庶说,进攻一方,承受交叉攻击。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士兵的盾牌只能挡住一个方向,因而必然会出现较重的伤亡。在合州城墙和一字城墙两者之中,应该择一而攻。从现场情况看,井栏能够抵达的位置只能让井栏上的弓箭射程覆盖一字城墙。那么就先攻一字城墙。井栏之上,最好派出最好的弓箭手。争取尽快、尽可能地消灭一字城墙上的守军。

    黄忠听了,觉得徐庶说得非常有道理。最好的弓箭手,自己就是。吕布是不是呢?黄忠就问吕布:“奉先箭法如何?”吕布道:“百步能穿柳叶。”黄忠道:“善。不过你这伤……还能否开弓?”吕布道:“无妨。”

    当即,中军把井栏竖了起来。然后派出大批盾牌手,掩护士兵搬运井栏。将近一箭之地,停下。黄忠和吕布上了井栏上面的雕斗。然后再往前搬。

    这一次,一进入弓箭射程,守军就开始放箭了。其实,井栏刚一竖起,守军就发现了。立即就针对井栏进行了布置。合州城的布置,就是发射火箭。

    发射火箭,就是在箭杆上绑上浸过油的布条,点燃,然后射出。城墙上普通士兵跟井栏上面的射手对射是很困难的。井栏到位之后,高出城墙一丈。城墙上的士兵要想射击,通过城垛的小孔只能往下射。要想射到井栏,必须以攒射的方式才够距离。而攒射,只有起身才能瞄准。一起身,城墙上的士兵就处于井栏上神射手的攻击之下。

    井栏上面的雕斗,通常是有女儿墙的。女儿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里面的射手,起到盾牌的作用。但还不够。黄月英没有做井栏,但是却对黄忠说过井栏。因而此时井栏的雕斗上面,就是按照黄月英的意思,用木板全部封起来了,只留下了几道竖向的窄缝。上面是两个人,就只留了两道窄缝。就这么个窄缝,已经足以让射手瞄准了。而在保护方面来说,的确是大大地胜过了女儿墙。

    ……

    见到井栏来了,并且见到上井栏的就是叫阵的两名将军,王建也猜到了,其箭法一定非同小可。怎么办?还能怎么办,还是只能以火箭射井栏了。火箭,在绑了布条之后,其准确度就差了。只能希望以大量的弓箭去谋求少量的命中。命中之后,由于井栏木头粗,不容易烧得起来,也只能希望以连续不断的小火苗去促成巨木的燃烧。

    合州城墙与一字城墙是相通的。王建派了一队盾牌手过去,帮助一字城墙的士兵抵挡弓箭。不久,井栏就到位了。果然目标是指向一字城墙的。井栏的位置非常远,以至于合州城墙这边根本就射不到井栏架。一字城墙那边早就开始射了。此时,已经有三支火箭插在井栏架上。

    ……

    黄忠和吕布开始射箭了。这二人,绝对是箭不虚发。弓弦一响,必死一人。一顿饭之后,一字城墙上面的百名弓箭手就死完了。王建当即命令,再派一百弓箭手过去。尽量躲在城垛之后,以火箭射井栏。而这个时候,黄忠部队的地面攻击又开始了。

    地面攻击,指的是士兵架云梯攀登城墙。他们攀登的是一字城墙。由于一字城墙上面的弓箭手无法突出城墙向下射击,因而地面攻城部队就只需要防备来自合州城墙一个方向的弓箭。地面的步兵人人举着盾牌,伤亡不重。仅仅在攀登云梯的时候,因为不方便举盾,才有一些伤亡。不过,这样的伤亡是可以承受的。过了没一会,就有人登上了城墙,与守军开始了肉搏战。很快,越来越多的士兵攀上了城墙。

    然而,眼看着快要大功告成的时候,井栏塌了。里面的黄忠和吕布跌了下来。他们是从十丈的高度跌下的,就相当于十层楼的高度。井栏倒塌的巨响,让攻城士兵们顿时傻了眼。

第二卷 第176章 合州战役

    第176章 合州战役

    赵云不由得一股凉气从心底直冒上来。当即不敢作声。打手势与亲兵退后。会合骑兵后,下令:“慢慢后退,不许发出一点声息。”众骑兵连忙遵命后退。约行一里,赵云又命令转向北面。

    慢慢地,地面出现了一些软泥陷坑,路不太好走了。但赵云却未敢让骑兵停下。经过白天的对等而败,赵云立功的愿望已经不那么强烈了。这时候,赵云想的就是尽快把人带回去。

    走了约一个时辰,赵云这才叫骑兵停下休息。仔细倾听,依然没有河水流动的声音。望夜空,已有薄云,星星大多被遮住了。赵云暗想,这一趟虽然走的时间较长,但由于速度慢,估计并没有走出多远。

    由于游牧部落的大军就在不远之处,因而赵云不敢过久地让骑兵们歇息。歇了一阵,又吃了点干粮,再又重新上路。不久,泥泞的一段路过了。然后听到了河水流动的声音。循声前寻,再走了约半个时辰,终于找到了老哈河。

    这下就行了。沿着老哈河边。往上游而行,就一定能找到田润的大营。

    ……

    骑兵逶迤南行,道路愈来愈险。右面是老哈河,左面是乱石山。云层慢慢地增厚,遮住了本来就暗淡的星光。为了避免游牧部落的大军发现,也不敢点燃火把。众骑兵无奈,只得下马轻步而行。走了十多里,道路愈发难走,幸而天色渐明,逐渐能看清脚下。骑兵们经过一日****的战斗奔驰,个个疲惫不堪,脸无人色。

    忽然前面发出喊声,报称有游骑来攻。赵云率亲兵上前迎敌。只见数百名游骑自一道稍缓的山坡上俯冲而下。将到临近,突然下马,每人拔出一柄匕首,x入马臀。马匹负痛,向赵云等人狂冲过来。道路本就狭窄,赵云的骑兵登时挤成一团。人马纷纷坠河。短时间就损拆了百多名骑兵。

    游骑自捷径向山上攀登,又推下无数巨石,登时把道路封住。赵云急令骑兵后退,却听后队喊声大作,原来后路也被截断了。

    既然已无退路,就只得向前硬冲。于是,赵云亲冒矢石,冲在最前面。只见左边乱石山顶新月大纛迎风飘扬,大纛下站着十多人在指挥督战。赵云下令:“向前猛冲,不顾死伤。”率领强骑兵开了上去。一半人持盾挡箭。一半人抬起路上的大石、马匹、尸首、伤兵、尽数投入河中,扫清了道路,一鼓作气,猛冲上去。

    前面突然涌出数十名游骑挡住去路。道路狭窄,赵云这边的骑兵虽然人数更多,却难以一拥而上。后面部队却继续往前冲挤,一时间路口挤满了人马。忽然,挡路的游骑突然散开,身后露出数十门床弩出来。赵云的骑兵们顿时吓得魂飞天外,发一声喊,转身便逃。嘣嘣嘣床弩响处,巨大的箭矢直往骑兵飞来。总算那些床弩只能放得一次,再放需要间隔较长时间。因而大队骑兵才能够得以退开。这数十门床弩射死了二百多名骑兵。山上的游骑再次推下大石,又把赵云等人的去路截断了。

    赵云又急又怒,浑身的武艺硬是用不上。忽听当的一声,原来是一颗飞石击中了头盔。由于新式头盔性能优越,赵云没有受伤。抬头望时,却见山坡上石块纷纷而下。出现了大面积的泥石流。赵云当即大叫道:“不好,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