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主三国-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自田润擂响第一下鼓声开始,女亲兵们聚向台前。三十六名女亲兵中,有二十来人本来就在台下,很快就走到了。台上的十几名女亲兵则需要下台。女亲兵们都没有跳,而是顺着台阶走下去的。女亲兵们的动作,落在文丑及十名千夫长的眼里,怎一个“慢”字了得。
珠不料。女亲兵们走到台前,人到队列即成。文丑及十名千夫长都没看清楚,怎么一眨眼队伍就站好了呢?而且女亲兵们是按照高矮顺序站队的,跟平时所见都不一样,一眼望去,就觉得队伍非常整齐。
田润继续擂鼓,过了一会儿,擂完了。鼓声一停,田兰就喊道:“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女亲兵一二三报完了数。田兰自己一个立正,然后向后转身,端拳,小跑,到田润面前立正:“报告总督,亲兵们应到三十六人,实到三十六人,无人缺席。报告完毕。请总督指示。”田润走到台前,田兰在一旁大喝:“立正!”稍候,田润道:“稍息。”然后向田兰说:“来,我俩到下面去,各带自己的亲兵,操练一下。”“是!”
田润和田兰转到台下。田兰道:“第三行、第四行,听我口令,向后转,齐步走。”两行女兵十八个人,人虽不多,但动作整齐,步伐一致,因而踏步的声音听上去也特别的响亮。这是以往男兵操练的时候没有听过的。
田润对剩下的一、二行女亲兵道:“立正!向左转!齐步走!一二一,一二一。向左转走!”运动之中改变前进的方向,而且步调一致,动作整齐划一,其视觉效果是极具震撼力的。
田润、田兰各自操练着自己的亲兵。由于跑步,士兵与士兵之间的距离被拉开了。拉开距离之后,两支亲兵队伍便可以相互交叉、往来穿梭了。这一样,就更加复杂了。但见女亲兵的队伍如蓓蕾初绽,似浪潮翻滚,队形不断变换。最后,田润田兰两声令下,女亲兵们又还原成最初的队列。
……
田兰解散了女亲兵的队列,重新回到点将台上,道:“文丑将军、千夫长们,事实胜于雄辩,”一转身,“全体男兵,我这么叫你们,是因为你们的确是男兵。但是,堂堂大老爷们,怎么让女兵给比下去?”文丑、十名千夫长及训练场上万余士兵皆无言以对,都惭愧地低下了头颅。
“低头做什么?”田兰道,“不要忘记,你们是军人。军人就是要抬头挺胸的。全军男兵们。其实,输给了女兵,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这些女兵,是自己人,是你们自己的同胞姐妹。今天,你们输给了女兵。那明天呢?难道你们明天还会输给女兵?有我田兰统军,在不久的将来,你们就会超过这些女兵。不仅会超过女兵,更重要的是,你们会超过你们的敌人。拿出你们的血性,抬起低垂的头颅。挺起宽阔的胸膛。女兵们做得很好,你们要比她们做得更好!待总督下一次检阅我们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让总督看到,男兵,比女兵更强!”
全场万余男兵被田兰最后这番极富煽动性的说辞所打动,自发性地发出了震天的呐喊。
解散了男兵之后,田兰送田润出军营。田润道:“看不出来,其实你还是蛮有统帅天才的嘛。”田兰道:“姐这一走,我们何时才能再见啊?”田润道:“也许一年吧。到时候……糟糕,我忘了,万一我已经有了身孕,北方的仗还怎么打啊?”
“怎么,有了身孕就不能打仗了吗?”田兰问道。田润解释说:“前几个月还行。后面就不行了。看得我得找个后备才行。”
田润回到平定之后,刚好接到蔡琰占领弘农全郡的消息。田润派出了治理官吏,并召蔡琰、赵云回来,以备打北方的乌桓和鲜卑。辛毗顺便将三十万青州移民划拔给了弘农郡。
蔡邕接到蔡琰的信,叶落归根,鸟倦思林,跟田润说,要搬到洛阳跟蔡琰同住老宅。田润说已经召回蔡琰,去了也是白去。
但是,等到两万神臂弓全部造好,蔡琰和赵云都没有回来。
……
濮阳,曾经一度是兖州的治所。但就兖州全境来看,濮阳就过于偏北。又因为黄河阻隔,交通不便,所以曹操占领兖州之后,便将治所移到了东郡。兖州下辖陈留、东郡、任城、泰山、济北、山阳、济阳、东平八个郡国。东郡刘岱、济北相鲍信已亡,剩下六郡,曹操还得一一攻取。
此时,驻守濮阳的便是吕虔。
……
濮阳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地带,地形比较平坦。西南相对较高,向东北略有倾斜。濮阳水系十分发达,由于黄河沉积、淤塞、决口、改道等变故作用,造就了濮阳平地、岗洼、沙丘、沟河相间的地貌特征。境内有河流九十七条,多为中小河流,分属于黄河、海河两大水系。过境河主要有黄河、金堤河和卫河。另外。较大的河流还有天然文岩渠、马颊河、潴龙河、徒骇河等。这样多的河流,在北方十分罕见。
黄河流到濮阳这个地方,河面已高于地面。先秦时代,曾修金堤。其堤顶宽二十丈,兼作御道,可谓坚固无比,但黄河仍有泛滥。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在王景的带领下,百姓疏浚河道,筑堤千余里,之后,黄河再也未见决堤。
……
关羽、张辽、郭嘉率军南下。本来仅仅是军队南下就行了,但是,说刘备不敢袭击冀州北方,并不等于刘备真的就不敢。于是,不仅是军队南下了,而且还将部分百姓、商贾也一并迁移到了漳河岸边。这样一来,声势就大了,行程就慢了。濮阳的吕虔就得到了消息。
消息报到曹操跟前,曹操聚众商议。
程昱道:“风传圣上诏封田泽坤总督并、冀、青三州,看来果然是真的。”荀彧道:“无论真假,此番田军携民南下,皆大有可疑。”许褚道:“不用想了。请曹公给我三千人马,拿了敌军之头便是。”曹操道:“仲康不可鲁莽。田润用兵,向来神鬼莫测,岂可轻易开战?况今敌友未定,若将友为敌,岂非太过?”
夏侯惇道:“前番虎牢关受阻,田润是敌非友。”曹操道:“当初王越能杀你吧?能杀而未杀,是为友也。”“王越?”典韦道,“难道王越投靠了田润?”曹操道:“也不算投靠。王越做了田润的丈夫。怎么,你识得王越?”典韦道:“吾曾与仲康联手约斗王越。”曹操立即追问道:“胜负如何?”
许褚道:“那次因被人扰局,未能决出胜负。”曹操再问:“有胜算否?”典韦道:“有。但只有两成。”曹操叹曰:“因何天下英雄竟属他家?”典韦道:“曹公无虑。战阵之上,与比武不同。那王越不谙马战,若吾与仲康与马战搏之,必胜无疑。”许褚亦道:“说得有理。再说了,双拳难敌四手,好汉不及人多。若遇王越,士兵们一拥而上,亦可弄他个万箭攒心。”
曹操沉吟了一下,道:“若是王越行刺于吾,当会如何?”典韦道:“无妨。吾与仲康,昼夜轮流守候。虽非王越对手,然三五十个回合还是挡得住的。届时,兵士可聚而歼之。”
荀攸道:“曹公您看,由谁增兵濮阳为好?”
曹操笑道:“公达狡诈。尚未决议增兵,便问由谁领兵。”荀彧道:“不知敌军将帅何人?”曹操又瞄了一眼吕虔的书信,道:“田润之妹田兰为元帅,关羽、张辽为将,郭嘉为军师。”荀彧道:“郭嘉郭奉孝,多谋善断,乃当今贤士也。”
曹操又问:“适才文若说田润兵此番南下可疑,当可道来。”荀彧道:“彧以为,若仅为挟民南下,则勿需两万军队。若将取我兖州,则两万士卒又太少。故尔不知田润是战是和。”
程昱道:“那就是战、和均有。故我方亦增兵濮阳。所增之兵不宜少,少了,田润见我势弱,定然攻之。多了,田润以为我有犯冀州之意,势必增兵。”
“你们说,这田润到底有多少兵?还能增兵嘛?”曹操笑道。
荀攸道:“确证的消息说,就这两万兵已经歼灭袁绍四五万人马。曹公不可小觑。”荀彧道:“若猜想,则并州之兵,已入田润囊中。攸想,七八万兵总是有的。”
第二卷 第125章 反反劫营
第125章 反反劫营
六百多里的行程。一般行军五天,急行军三天,但由于携民同行,走了半个月。到达漳河之后,留下了逢纪和审配。这二人的任务首先是招募乡勇,维持治安,安顿百姓。待百姓安顿下来之后,逢纪将率一队乡勇至河内,把河内也管起来。武装的方式同样为就地解决。
降将眭元随军同行。至黎阳。果然是座空城,县令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城内约有一半的房屋空置。关羽等人就将军队带入城中。
携民同行是非常劳累的,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点状况。张三鼓动一帮人不想走了,李四发现自己家少了东西怀疑是王五偷了,赵奶奶的病发作了,刘大妈家的猪又跑了……这些百姓不是敌人,不能随意施以军法。因此就劳力劳心,苦了一路。这一到了黎阳,而且又住进了屋内,自关羽到小兵,所有的人感觉骨头都散了。
休息了一日之后,郭嘉找关羽议事。关羽道:“我军远来困乏,且歇两日再议。”郭嘉道:“兵贵神速。焉可一歇再歇?”关羽道:“你不累,自不歇。我累,我歇。”郭嘉说不动关羽,只得退出。
说是由郭嘉掌握军权。但郭嘉平时都不跟中下级士兵来往,郭嘉说出的话,还得由关羽、关辽转述一道,士兵才会听。因而实权始终在关羽、张辽的手里。倘若田润来了,又或许由上面来了很多官员,对上的时候,郭嘉比关羽、张辽占优。那个时候,郭嘉才有话语权。
郭嘉又敲开了张辽的房间,道:“文远,歇得可好?我们该找关将军商议军情了吧?”张辽道:“这么早去打扰关将军,恐怕不合适吧?”郭嘉道:“午时都过了,不早了。”张辽道:“午时已过,就快吃晚饭了。这当口去,不合适。”郭嘉一想,若饭前不合适,饭后岂不是更不合适。于是道:“那干脆明早我来找你。”张辽道,行。
……
次日,天一亮郭嘉就找到张辽。这次有约在先,没有借口了,张辽就跟着郭嘉来找关羽。到关羽房间坐下之后,张辽先说:“奉孝一早就来找我,问关将军是否派几个侦骑。”郭嘉正纳闷自己什么时候问过侦骑之事,关羽便道:“善。便依军师,派侦骑查探一下濮阳的情况。我军暂且再歇一日。待侦骑回返。再酬情而动。”
黎阳、濮阳,相距百里,往返需要一天半。这样,又拖了两日。
侦骑返回,报告说濮阳有兵把守。守将叫吕虔,士兵共千人。城墙有些破败。城门口盘查甚严。郭嘉道:“吕虔,有胆识,好谋略,乃是名士。看得这濮阳得打硬仗了。所幸城墙并非完好,我军尚有可凭。”关羽问:“这吕虔武艺如何?”郭嘉道:“这个倒不知晓。只知道他多次平定过泰山的黄巾。”
商议之后,达成一致。今日安排,明日进军。所谓安排,便是砍伐树木,准备部分攻城云梯的材料。
再日,三军出发,向濮阳进行五十里。五十里之后重新整军,多路进发,增加了横向宽度,以防敌军袭击。
距城三十里,探马来报,濮阳城南。金堤岸边发现一座军营。
……
关羽唤来前天的探马一问,当时南边还没有军营。关羽道:“悔不听奉孝之言,以致贻误了战机。今时我军该当如何?”郭嘉道:“我众彼寡,宜速攻之。”关羽问:“攻濮阳还是攻军营?”郭嘉道:“宜攻濮阳。分兵以拒军营。”
张辽道:“不好。我军远来疲惫,敌军以逸待劳,不可战矣。况敌军首尾相顾,攻城则军营之兵抄我后路,攻军营亦然。不若安营扎寨,以不变应之。待敌军出现破绽,我军再一击而胜。”关羽道:“文远此言有理。传令,安营扎寨。”
郭嘉心里极不舒服。前日在黎阳,关羽就一意孤行。今日更没将自己放在眼里。但是,郭嘉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些只是个人恩怨。大丈夫应该公私分明。为全军着想,还得想办法破敌才是。因此郭嘉说:“士兵们安营扎寨。你们哪位陪我去远远地观察一下濮阳及南面的军营?”张辽道:“我去吧。”
郭嘉心道,张辽这人还行。转念一想,自己那日已经与田兰那什么了,就不能再与张辽太亲近了。于是,郭嘉只点了点头。张辽策马当先而行。郭嘉跟在后面,满脑子想的,都是田兰的光屁股。
……
到了近处,遥望濮阳城,城墙的缺口正在修补之中,就快要完成了。郭嘉知道,若彼军远来,我军以主待客,宜深挖沟高筑垒以拒之,而不可轻战。看来,这个守濮阳的吕虔还是深通兵法之人。
又兜了一大圈。上到金堤,由堤上接近军营。远远望去,见其寨门建有雕斗箭塔。营中帐篷的布置也很有法度。郭嘉心里赞道,这领军之人更为了得。驰援濮阳,却不进城,反而屯兵城外,与濮阳首尾相顾,令敌军不得放手攻城。善,真他什么的善。
看完了,回到军营。这时,正好饭煮好了。郭嘉和张辽就开始吃饭。夕阳的映照之下,炊烟袅袅上升,略微偏移。当上升至两丈左右高度,忽然加快速度,随风而逝。看来,两丈上面有大风。
张辽顺着郭嘉的目光望去,也有所发现,道:“不好,有风,今夜敌军必来劫营。”郭嘉嗯了一声,表示同意。两人接着吃饭。张辽三扒两口,抢先吃完,就去找关羽了。郭嘉知道。张辽这样急,必为劫营之事。郭嘉暗想,两军对峙,非胜即败。这一次,一定要据理力争。
……
郭嘉吃饭的速度比较慢。没敢吃饱,略微再扒了几口,就不吃了。立即起身,向主帐走去。刚进主帐,就见一个士兵往外走。郭嘉拦住士兵,问关羽,可是颁下什么命令。关羽回答是。郭嘉道:“前日将军未听我言。贻误时机。如今我军前来,敌方已到援军。今日我意速攻濮阳,将军亦未听从。适才嘉与文远已经看见,濮阳正在整修城墙缺口。今日攻城,城下已久;明日攻城,伤亡惨重。将军两番独断,现在又没有知会一声,便颁下命令,可有总督示意否?”
关羽道:“少拿总督来压人。总督是谁?那是我姐。我姐不在,就是我说了算。”郭嘉道:“总督曾言,东线军权尽归军师祭酒,可否属实?”关羽道:“此话倒是不假。但此话是怎么来的奉孝难道不知?原本就是我挂帅东线,只因让兰妹挂帅,怕其不知军情,酿成大错,这才说军权尽归军师祭酒。莫非奉孝不以为那只是个虚名?”
郭嘉道:“虚名实名,暂且不论。且说说你的命令,看看对与不对。”
关羽道:“适才文远来报,今夜有风,敌军必来劫营。羽出帐察看,果其然。为防敌军劫营,故颁此令,难道错了?”“没错,”郭嘉道,“但是,到底是什么命令呢?”
“自然是吩咐各营做假。马步军埋伏在营地周围。营中则悬羊击鼓,挂纸弄影。待敌军来时,一齐杀出。这难道有什么问题吗?”关羽道。
郭嘉一听,有了把握,心中一定,微笑便浮现在脸上:“不知关将军以前遭遇过劫营没有?”关羽道:“没有。”“那,劫敌军的营寨呢?”“也没有。”“既然如此,关将军怎么就能料定敌军劫营之人会冲进军营里面来放火呢?”“这个……”
“冲进军营里面,甚至冲进帅帐里面来放火,岂非找死!”郭嘉道,“若我去放火,我就在营外上风之处点火。如何?关将军以为呢?”
“嗨。关某险些误了大事!幸亏奉孝在此,还可挽回。”关羽道,“依奉孝看来,我军的埋伏,是否应该设在营地的上风之处?”“非也。”郭嘉道。
……
“这……这又是何故?”关羽不明白了。郭嘉道:“适才,我与文远去查看了濮阳及其援军的军营。濮阳城正在整修城墙,今夜务必赶工,是不会来劫营的了。要来,就是其援军。现在,风大了些,地面已经有风。刚才风较小,地面只有微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因为金堤。因为金堤把风挡了一下。我军于旷野扎营,金堤对风的阻挡,对我军不严重。而敌方援军的军营,直接设在金堤之下,金堤的影响就严重多了。从敌方援军的布置来看,其统领之人颇晓兵法,行事谨慎。那么,他必然会派遣士兵,随时到金堤之上,查看是否有风。最后,援军统领之人也会得出与关将军刚才一样的结论:今夜有风,敌军必来劫营。”
“这又能说明什么呢?”关羽道。
郭嘉道:“今夜确实有风。但有风并不等于敌军必来劫营。有风,说明敌军有两种可能的行动,一种是劫营,一种是反劫营。若敌军将领带兵不久,立功心急,则会劫营。若敌军将领像关将军这样久经阵战,老成持重,则会反劫营。如今看来,正是后者。敌军不会来劫营,而是反劫营。敌军将在他们军营的上风之处,设下一个埋伏,等待我军上钩。因此,我军就不需要反劫营了,而要反反劫营。我军宜在午夜出动,摸到敌军营寨大门与其上风设伏处之间的地段,设下埋伏。敌军久候我军不至,人困马乏,接近天亮之时,返回军营。这时,我方再挥军杀出,敌军必败无疑。”
“嘿,真有你的,奉孝!”关羽道,“那么,现在就把命令改成……”郭嘉道:“对,改成睡觉。早睡早起早赶集。”
……
援军这边的将领是于禁。于禁,在很多地方与高顺相似。个人武力方面,虽然不是绝顶的高手,但就算遇上绝顶高手,也不会一触即溃。尤其重要的是,还有一定的智谋。这个智谋,说的并不是郭嘉那种设计歼敌的智谋,而是指兵法正统。三国时期,英雄辈出。真正能够恪守兵法正统的,也不过周瑜、司马懿、徐庶、于禁、高顺五人而已。
以前,很多读三国的人对于曹仁那样的武将带兵总有疑义。曹仁的武功并不咋样,但几乎每次重要的军事行动都有他。其实就是因为曹仁的正统兵法比较好。虽然没有于禁那样好,但曹仁是曹操的亲戚,于禁是外人。所以曹仁自然会得到重用。
武功高的人,如典韦、许褚武功就高。但这两人不能带兵。要带也就只能带二十几个亲卫。兵多了就指挥不过来了。原因就是这两人对正统兵法一窍不通。张飞武功与这两人相当,但张飞会正统兵法,能带兵。
这个时期,每一个作战单位的最高统率是将军。将军既要管理全军将士的衣食住行、军械器具,又要负责行军布阵、运筹谋略;两军对阵之时,还要与敌将单挑。看看,对将军的素质要求是不是太苛刻了点?
不过还好,于禁就是最合格的将军。于禁不仅有才能,而且为人忠义,执节奉公。每每临战之时,常为士兵之表率,奋勇争先。临敌之时,冷静决断,无有破绽。对士兵非常爱惜,秋毫无犯。论功行赏,决不与下属争功。平时还勤于读书,手不释卷。就不知道长相如何。总之听起来,是一个理想的丈夫人选。
可惜,这次于禁的对手是郭嘉。
易中天老师品三国的时候对郭嘉的评价是:神机妙算,当机立断,出奇制胜,随机应变,料事如神,敢出险招,能与诸葛亮相匹敌。其实,郭嘉这样的鬼才也有相当的局限性。正如田润教田兰的时候说过的:假设你与奉孝两人各率一军相斗,如果你按常理出兵,你的一举一动无不在奉孝的掌握之中,那你怎么能胜呢?所以啊,你就不能按常理。该退的时候偏偏不退,该进的时候偏偏不进。看他郭奉孝怎么设计?
于禁是恪守兵法正统的人,十分忠实于牌理,每一张牌都争取打得最好。于是,就被郭嘉料中了。
第二卷 第126章 女人善变
第126章 女人善变
蔡琰没有回平定是因为她没有在洛阳。没有收到田润的指令。赵云没有回去是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田润的指令。田润的指令是给蔡琰的,以书信方式火漆密封的。如果是军事指令,蔡琰不在的情况下,赵云就会拆开来看。但书信就不同了。
田润以为蔡琰是闹了什么别扭,就喊了蔡邕,一道下到洛阳。到了洛阳才知道,全不是那么回事。有人报告说探到了南下的道路,蔡琰看路去了,至今未返。于是,田润就带走了赵云,留下了蔡邕。对于洛阳的九千驻军,田润没动。散布于弘农郡其余各地的驻军就更没动了。
……
我国有四大发明,有四大美女,四大才女,还有四大天王、四大名著、四大名捕等等。关于喜欢“四”的问题就不讨论了。这里只说与蔡琰有关的部分,即四大美女和四大才女。
毫无疑问蔡琰是美女。历史上,匈奴抢劫长安,掳走了成千上万的妇女。其中蔡琰被左贤王看中,并且还纳为王妃。也就是说,蔡琰不仅是这些妇女当中最美的,而且还美得把那成千上万的妇女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那么。蔡琰有貂蝉美吗?
吕布有二妻一妾:先娶严氏为正妻,后娶貂蝉为妾;及居小沛时,又娶曹豹之女为次妻。我们知道,妾的地位是次于妻的。吕布先娶严氏为正妻,后娶貂蝉为妾。这里貂蝉为妾,至少有先来后到的原因,很容易让人理解。但吕布居小沛时,又娶曹豹之女为次妻,这就不好理解了。曹豹之女后来,怎么反而居上了?于是,可以证明,貂蝉的美丽,不足以弥补她失贞于董卓的缺陷。
蔡琰当时可是嫁过人的。克夫的说法左贤王可以不在乎。但女人失贞,左贤王一定知道。既然蔡琰是匈奴人抢来的,那么匈奴人就不止抢了这一次。左贤王以前一定有别的女人。而蔡琰,在那么一个语言不通的环境里,满腹的才学是用不上的了,就只剩下了美丽。然而,蔡琰就凭着这剩下的美丽,做了王妃。
这么一比,我们就会发现,蔡琰的美丽一点都不比貂蝉差。
……
美人,不管她有多美,说成绝世美人,其实都只是夸张赞誉。世界上的美人,不可能全部集中起来让人评点。就算勉强集中起来了,却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喜欢这个,我喜欢那个,很难达成一致。要全天下都信服你是绝世美人,是不可能的。如果与前朝相比,与古代相比,在没有照片的情况下,就更不可能了。
貂蝉成为四大美人之一,是因为貂蝉符合真正的美人标准。真正的美人标准是:
美人首先一定要有足够的美。比如现代明星之中,范冰冰、刘亦菲就可以,而某些冠以“国际巨星”头衔的明星就还差得远。其次,美人自身不能强大,不能像男人一样。穆桂英、秦良玉只能算巾帼英雄,不能算作美人。再次,美人一定要与历史重大事件有关,要在事件中起关键作用;这样,文人墨客才会吟颂,史记才会记载,也就能青史留名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要牺牲个人利益,为一个崇高的目标起到积极的作用。体现心灵之美;如果起的是反作用,像包姒、妲己那样的,只能称为祸水。
于是,我们会发现,西施、王昭君、貂蝉完全符合真正的美人标准。杨玉环与标准第四条不符,但她运气好,遇到李白、白居易等文坛圣手;在有人歌颂的情况下,在为了凑足“四”的前提下,也因此而列入了“四大美人”。
不过,杨玉环与妲己不同,她并不是祸水,安史之乱中她并没有丝毫直接的责任。其次,杨玉环固然比赵飞燕胖,但不可能像人们想象之中的胖。杨玉环是天下第一舞者,今已失传的霓裳羽衣舞需要连跳六天,普天下只有她一人能跳。天下第一舞者,正如今日的杨丽萍,不可能胖到哪里去。
西施复国成功。貂婵虽然成功离间了董卓与吕布,但重振汉室的大目标并没有因此而实现。与二者相比,王昭君的目的是和平,是消除战争,胜过了西施的复国与貂婵的复辟;其光明的手段,更是有别于二人的阳奉阴违。所以,王昭君比她们更加优秀、更加美丽。
圣人云:“惟上智与下愚不移”。民间也有句话,叫做“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可见姻缘是要讲究门当户对的。卑微之人,与大户人家结亲叫做攀高枝;豪门之女与贫寒书生结亲称为下嫁。但无论高攀还是下嫁,门户之别总不能相差太远。王昭君当时是什么身份?是长公主,是皇帝的姐妹。而当时。匈奴乃蛮夷之乡。蛮夷,指未经教化的野人,或者说尚且不能算作人。公主再怎么嫁错了,终归是要嫁人的。而呼韩邪,只是一个未经教化的野人头领,连人都不算,又怎能嫁给他?
王昭君和亲乃天下第一人。而且面对外使的和亲要求,王昭君挺身而出,和亲乃出于本意。王昭君在当时就能够突破等级观念,认识到和亲对于和平的重要意义,并为后代的和亲作出示范,其胸襟,可比日明。
朝庭有感于王昭君的自我牺牲,让王昭君自选嫁妆。王昭君选的不是金山银山,而是各行各业百姓一百名,书籍十车。王昭君是要将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化带到匈奴,具有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其胸怀,广若宇宙。
文成公主、金成公主等人受命和亲,步王昭君之后尘,且和亲带来的和平非常短暂,故她们如过江之鲭,不值一提。
因此。四大美人排序为:王昭君、西施、貂婵、杨玉环。王昭君才是千古第一美人。
……
很明显,历史上的蔡琰,不符合美人标准的后面两条。因而只被列入“四大才女”。
正如“四大美女”当中有凑数的杨玉环一样,“四大才女”也有凑数的情况。蔡琰、李清照、卓文君三人,是“四大才女”当中公认的前三人。第四位,则在上官婉儿与班昭两人中摇摆不定。目前倾向前者的,貌似更多一些。
蔡琰,蔡文姬,乃家、大书法家、大音乐家蔡邕之女。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更长于辩才与音律。可以说蔡琰有一个非常幸福的童年。可惜时局的变化,打断了这种幸福。
十六岁,蔡琰嫁给河东世族的大学子卫仲道。夫妇二人非常恩爱。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咯血而亡。蔡琰不曾生下一儿半女。卫家的人嫌她克死了丈夫,百般**虐待。最后,蔡琰在父亲的反对声中,回到父亲的身边。
董卓伏诛后,蔡邕枉死狱中。长安大乱,蔡琰随即被匈奴掠去,被左贤王纳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