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主三国-第3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萨九牧笑道:“哈哈,我知道了,大雁定是见着另外两位绝色美女,羞愧得栽下去的。”
万临山道:“萨将军见微知著,举一番三。定然用兵如神。”
萨九牧道:“好了。长江太远了,你且说说后来这两位女子在什么地方?”
万临山道:“大雁说了,这两位女子是静栖观的弟子。在下尚未去过静栖观,不过青城山就这么大,沿途向人打听,总是能找到的。”
巫苓燕突然插言道:“静栖观,就是温玉华的那个静栖观。”
萨九牧闻言大惊,道:“好啊,你这病鬼,差点被你诓进去了。你小子这是借刀杀人之计。”旁边一位吐谷浑武士道:“这小子说完话了。这便动手了么?”
萨九牧一声令下:“下马。”所有吐谷浑武士纷纷下马,各执兵刃,围了过来。萨九牧道:“我数一二三,给他俩来个乱刃分尸。”
“景亭兄请。”“还是见良兄请吧。”“不,还是乌兄出手吧。”
一道人影突然射了出来。
来人左手在萨九牧脸上一晃,萨九牧举刀一封,来人夹手夺过单刀,掷于地上。紧跟着,来人一个盘旋,或一招,或两招,顷刻间夺下了所有吐谷浑武士的兵刃。掷于地上。叮叮当当,不绝于耳。
万临山一看,原来此人乃那日黑夜中伏击自己的三人之中姓乌的那位。这时,但见他一声大喝:“还不快滚!”十位呆呆站立的吐谷浑武士如梦初醒,匆匆上马逃逸。因慌不择路,来时一道,现在走时却分作了三个方向。
姓乌的回转身来,对万临山一抱拳,道:“那日的误会,尊驾可以揭过了吧。”
万临山欲抱拳还礼,手抬了抬,却提不起来,只好说道:“多谢相助。”
“后会有期。”姓乌的说完,展轻功飞驰而去。
巫苓燕叹道:“啊,来如闪电,去如飓风,这才是真正的侠士。什么时候,民女也有这样的神通就好了。”
“唉,”万临山却叹道:“忘了请他背我了。”
巫苓燕道:“若让他来背,未免有些不美。”
万临山道:“怎么,巫姑娘认识他么?”
巫苓燕道:“不认识。”
“哪又有何不美?”
“他长相可没有民女美。民女虽然比不上壮士所认识的四位美女,但总比他长得要好看一点。是不是?”巫苓燕道。
万临山闻得此言,只得道:“姑娘武功不高,在下不忍心让姑娘太辛苦。”
巫苓燕道:“那四位美女的武功高不高?”
万临山道:“这个,有高有低,不说也罢。”
“原来真的有啊,民女可要见见。”
万临山见此情形不易说清,便干脆不说话了。巫苓燕停了半晌,又道:“壮士让萨九牧去擒拿四位美女。可是出卖朋友了。”
闻此言,万临山不得不说,便道:“她们四位,又岂是随便什么人能出卖得了的。听姑娘刚才言语,是知道温玉华的了。青城山这两位,便是温玉华的师妹。长江边上那两位,比温玉华还要可怕。”略顿,道:“不说了,不说了。”
“民女乱猜乱说,对壮士不敬,该打。”巫苓燕道。见万临山不语,巫苓燕又道:“歇得差不多了,又该走了。”
中心村有马无车。万临山没有寻找前番放弃的马匹,而是另外买了一匹。由巫苓燕在后面扶住万临山。巫苓燕骑术精良,将马儿驰得又快又稳。天色刚刚向晚,便到了灌县。
万临山胡诌了个名字,在一家官府开的医馆就诊。调理了十来天之后,万临山经脉通畅,气机焕发,身体已基本康复。巫苓燕刚下青城山时所受创伤也已痊愈。
临行时,医家对万临山嘱咐道:“心病还需心药医。年轻人心中有结,可上青城山找张天师问道。张天师乃得道高人,答疑解难。不在话下。”
万临山想道这些天来,巫苓燕为服侍自己,常常衣不解带,熬更守夜,颜色已大为憔悴。于是,先在集市上转上一圈,为巫苓燕买了一套新衣,换下了破损的衣裳。从巫苓燕换衣后的表情,却看不出是愁还是喜。
再买了一匹马。上马之后,万临山才道:“在下此行,欲往青城后山。至静栖观安身。姑娘既然也到静栖观,正好可作一路。”
巫苓燕皱了皱眉头,道:“到静栖观不光是避难,民女还想见见那两位美女呢。”
万临山道:“她二人,其实多半不在。驾!”
前一次,夜上青城,万临山惴惴不安。这一次,虽大事依然未决,但因有巫苓燕同行,而且巫苓燕势单力薄,又有吐谷浑武士尾随追杀,需要自己的保护,万临山顿时感觉不同。男人,天生就是要保护女人的。
镂玉裁冰着句,高山流水知音。一路娇尘软雾,两三行旅。有美同行,亦步亦趋。似此秋风落叶,应有笑语,偏偏巫苓燕束马于后,默默跟行。
万临山将马一拉,待与巫苓燕并排之时,说道:“贵国王子逼婚,巫姑娘逃了出来,可喜可贺。往后天下之大,何处不可安身?看姑娘神色,莫非是牵挂远方的亲人?”
巫苓燕摇了摇头,眼眶里却涌出泪水。
万临山心想,巫苓燕虽然自己认为是在赎罪,但一连十几天,对自己这么好,自己也应该有所回报才是。于是,万临山说道:“以贵国王子的权势,在下难当其锋。不过,若是将姑娘的家人救出来,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万临山话声一落,巫苓燕猛地一收缰绳,马儿人立起来。巫苓燕飘x下马。冲了几步,跑到一颗树后哭了起来。
万临山不劝当然不是,若劝却又不知说些什么才好。踌躇了一下,万临山还是下了马,刚走了几步,巫苓燕已经擦干泪水,从树后出来了。
二人默默地重新上马,缓缓地前行。走了一阵,巫苓燕道:“当泪水涌来之时,民女怎么也忍不住。壮士的一番好意,民女恐怕只有辜负了。”
万临山欲闻下文,故不言语。果然,只隔了一小会儿,巫苓燕便缓缓地说道:
“莽莽昆仓的东边,贫瘠苦寒的柴达木,是我们吐谷浑休养生息之地。我们穿岷山,越祁连,翻阿尔金,爬可可西里。哪儿水草肥美我们就在哪儿安身,哪儿林木茂盛我们就在哪儿打猎。我们的羊群,从不把一个地方的野草吃光。我们的猎手,从不把一个地方的野兽杀完。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周而复始,辗转循环。
“民女自幼跟着父母跋涉千山,穿越万水。在我们那里,有一位金老伯与我父亲情如兄弟。每次搬迁,金老伯和我们总是相互提携,相互照应。暂时住下的时候,又总是比邻而居。金家有一子,名叫金旺福,比民女大两岁。小时候我们在一起玩耍,长大了在一起干活。他渴了,民女送水;民女病了,他去采药。人们说,我们是金童yu女。民女说,民女的名字里可没有那个‘玉’字。
“几个月前,金大哥抄来了一首天朝的名叫《上邪》的诗,金大哥对我讲述了诗中的意思。民女被诗中的感情强烈地震动了。民女发誓,也要像诗中所写的那样──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那一天,我们情意相通,互表了心迹,约定就在今年的中秋,禀告双方的父母。
“中秋之会,风云突变之会。中秋节那天,王子带着一帮人来到我们那个圈子。王子见到了民女,被民女的美貌所打动,遣人问民女的父母许人家没有。父母说没有。王子当即下聘,父母欣然答应。就这样,噩运便降临在民女的头上。
“那晚,所有的人都知道了王子向民女求婚的消息,然而民女却不知道。直到大家都欢呼起来,民女这才知道。民女找到母亲,说不愿意。母亲说,女大当嫁,有什么害羞的,是不是心中早有人了?民女说正是。母亲当即追回是谁,是不是金大哥?民女正要说是,忽然见到人丛之中,金大哥与人们一同在狂欢。
“民女想,金大哥为何不说?可能是害怕与王子冲突。这样,如果民女说出他来,王子同样可能对金大哥不利,于是民女就没有说。谁知这样一来,父母就把我的拒绝当作是害羞,向王子回话了。
“民女错了么?上天说错了,不然为什么民女会因此而遭受这么多的苦难。但是,民女错在哪里?到底错在哪里?民女,实在不知道啊。”
巫苓燕平息了一下情绪,续道:“第二天,金大哥找了个机会,质问民女为何答应王子的要求。民女说,民女没有答应,民女拒绝了。金大哥说,那叫什么拒绝?若是真心拒绝,为何不说出与他相好的事情。民女照当时的想法说了。谁知金大哥却说,中秋节那晚,他之所以不说,就是为了看民女说不说。因为世上总有一些人愿意为了荣华富贵而抛弃心爱的人,他为民女着想,给民女一个抛弃他的机会。民女说:‘我是那样的人么?’
“那一日,我们不欢而散。民女独自爬上后山,痛哭了一天****。下山之时,正是又一次迁移的时候。民女清清楚楚地听到父母骂民女出尔反尔,丢了他们的脸。听到金大伯劝父母,说苓燕跑了也就算了,就当没有这个女儿算了。而我的金大哥,却在一旁说道:‘也许苓燕等不及了,提前跑到王子那儿去了。’”说到这里,巫苓燕停了一下。
第二卷 第693章 孤村芳草
第693章 孤村芳草
“民女自问,自己没有错。父母没有错。金大伯没有错,金大哥也没有错。王子平时嚣张跋扈,然而就这件事来说,他也没有错。但是,为何偏偏是民女落得这般下场?
“父母不要民女了,金大哥不要民女了,民女只好到处漂流。王子不死心,派武士到处搜索。好几次,民女都差点被捉住。最近,有一位老人对民女说,道法高强、天下无敌、也是女儿身的温玉华,就住在青城山的静栖观。这位老人说,若是民女躲在静栖观,就好了。”
这番遭遇,万临山听得极为难受。一方面祸起萧墙,变生肘腋,有从高处坠下的失落;另方面正如巫苓燕所说,惨剧滋生于谁也没有错,或者说滋生于谁也没有大错。后者,与自己的经历颇为近似。
不过,人生嘛。总得抛开过去,笑对未来才是。于是,万临山为了冲淡悲伤的气氛,问道:“那日追来的那位叫萨九牧的,不知是何人的弟子?”
巫苓燕道:“敝国武艺不按师传。萨九牧那几个小队属于付芷江、萨靖西两位教头统领。”
万临山又道:“中原礼义之邦,对官府中人,方自称民女。巫姑娘今后不要再老是‘民女’、‘民女’的了。”
“民女倒是听到戏文里有人自称‘小妾’、‘婢女’,但是民女不喜欢。”巫苓燕道。
“不用那么麻烦。对年长之人,可自称小妹;对长一辈,可自称侄女;或者,干脆用一个字:‘我’。”万临山道:“另外,对我,巫姑娘可称‘万兄’、‘万少侠’。”
巫苓燕道:“民女若是自称‘小妹’,对壮士称呼‘万兄’,岂不是兄妹了?”
“江湖有云:‘五湖四海皆兄弟’,就是这个意思。”
巫苓燕道:“那么,小妹改个名字好不好?”
“改什么名字?”
“就叫‘万临燕’,好听吗?”
万临山道:“这是改姓,得禀告祖宗神位的。”
青翠幽邃的青城山,就像一块纯洁的碧玉镶嵌在西蜀大地。它因林木幽深,青翠常绿,黛峰环拱,状若城廊,故谓之“青城”。全山背靠岷山雪岭,面向成都平原,以大面为主峰,高台山为枢轴。逶迤三十六峰,座座精雕细琢,景色秀丽。山姿峻秀奇绝,山境深静清雅。曲径通幽,林木蔽天。一入山,便令人有隔绝尘寰之感。
建福宫古木葱茏,倚壁临溪,为青城之门户。前日至止,未曾留意。今日一望,果然气象非凡。
一个路牌立在当地,上书“后山”,并有一枚箭头指示方向。
万临山、巫苓燕沿着箭头指示方向行进。没走几步,过一小桥。桥头立有一碑,上书“青溪大桥”。
万临山道:“所有的河流,冬天都是青溪,夏天尽成浑水。此河取名青溪,难道在夏天水也不浑么?”
巫苓燕笑了笑,没有搭话。
过青溪大桥之后,便不断遇到石碑路牌。有“后山枋”、“飞仙岗”、“响水洞桥”、“白石碥”,不一而足。许多景色,被人为地添加改修。个别处。还建有亭、塔,令山川生色不少。
万临山叹道:“看来还真是有学问的人弄的。”
巫苓燕道:“有学问的,通常没有钱。有钱的,通常没有学问。这人又有钱又有学问,实在难得。”
万临山道:“焉知不是有钱人请有学问的人弄的。”
“那么,这位有钱人让人家弄成这般模样,应该是有品位的。啊,这人又有钱又有品位,实在难得。”巫苓燕道。
万临山心中一乐,抬眼一望,又道:“嘿,看那块牌子密密麻麻的,写了些什么?”
走近一看,但见牌上书道:“对面乃天仓山。十八座翠峰联列如屏,绵延数里,如天然城廊。在第十三峰半岩上,刀砍斧削的岩壁上有凹形洞窟,深宽三尺。洞口三条石棱,略呈柱状,阳光照到洞口时,呈金黄泛光三条金鞭。那便是有名的金鞭岩。”
巫苓燕道:“略呈柱状咋是鞭子,应该是豹尾。叫金色豹尾岩才好听呢。”
“哈哈哈哈……你这么一说,我倒想起一事。”万临山好久没有这样笑过了:“在二郎山上有座二郎庙,二郎庙前石碑书道:二郎者,大郎之弟,三郎之兄,老郎之子也……庙前有树,树后有庙。人皆以为树在庙前,我独以为庙在树后……”
“真有这样的碑?”巫苓燕笑道:“写这碑的人怕是个呆子。”
“那里。”万临山道:“这其中大有深意。四川的尊重便是凭那个石碑。找到了杨戬的武功秘芨,学会了二郎神拳和卯酉周天。”
巫苓燕道:“哦,说不定这块牌子的文字也有什么奥妙。万兄仔细想想。”
二人说笑间,忽听远处传来隐隐约约的拳脚声。万临山将马头一转,道:“远处好像有人正在打斗,快去看看。”
“肯定是不认识的人在打架。也不知道谁对谁错,看了也白看。”话虽这么说,巫苓燕还是加鞭赶上。
“差不多了,下马。”待巫苓燕也下了马之后,万临山又道:“在下要抱姑娘的腰,没什么不方便吧?”
巫苓燕道:“我这里,是没人要的腰……”
万临山见巫苓燕思绪又要转到悲伤的往事上去,当即疾上一步,伸右手,将巫苓燕揽住,然后飞身纵向树梢。施展登萍渡水的轻功,迅速掩近。至能看见打斗的地方,找了个树丫,停下身形,将巫苓燕放下。
巫苓燕打生下来,就从来没有这么飞过,一颗心吓得砰砰直跳,俊脸紧张得通红。
万临山忽见巫苓燕俏脸生春。略微一怔,然后望向打斗场中。
但见场中一对三共四人正打得难分难解。
三人这边,正是那日晚上伏击自己的三人。另外一人年轻一些,只有三十岁左右,却不认识。
场中四人比的是拳脚。
三人这一方,人人拳脚带风,显得功力非凡。一人这方,掌力阴柔无比,手脚迅捷异常,却是掌无声,脚无影。令人防不胜防。
万临山多看了一阵,觉得眼下四人虽打了个势均力敌,但一人这方功力稍弱,又似患有隐疾,时间一长,必败无疑。
那晚,万临山以冰原剑法,轻易地玩三人于掌股之间。后被姓乌的忽施暗算,总觉三人武功不过尔尔,自己乃一时疏忽所败。现在,见那三人的武功实在非同小可,比起回纥阴山派掌门王唯天,似乎也差不了多少。
自己的剑法真有哪么高强?记得荆州十里铺一战,自己与王唯天比拳,在王唯天容让的情况下战了二十多招。后来与高丽长白派掌门石固相斗,自己用剑,只出了半招便败了。是因为吃亏在使剑一招未足,还是近日勤练本门内功,使剑法大进了?
那三人那日见自己剑法高强而拳脚不行,便说认错了人。现在场中这人拳脚如此高超,看来他们终于找对人了。
他们到底是谁?在建福宫下三里多地的官道上,自己和巫苓燕被吐谷浑武士追杀。他们即将出手的时候,相互之间称呼什么“景亭兄”、“见良兄”,倒是耳熟得很。
出手不空手回,小偷强盗才兴这个。当日自己就觉得,依他们三人的身手,对自己下手,肯定不是为了钱财。现在证明果然如此,他们是身负使命的,要找一个拳脚高明的身上带伤的年轻人。
对了,他们放过自己时,是因为自己说了句“尊兄的武功远胜在下”,便说自己可能是同道中人。如此说来,他们是官府中人了。
官府中人,有谁叫“景亭”、“见良”的?十大侍卫之中便有宋景亭和丁见良。照此类推,那位姓乌的,就是乌甘棠了。
大内侍卫潜入青城山拿人。那么。这被拿之人便应该是今科武术会试的状元,大理点沧派的杜闻秀。
点沧派三星照月掌天下驰名,眼下这人既是杜闻秀,其所使武功应该便是三星照月掌。
三星照月掌乃点沧派前辈包畴昔根据天象所创。此掌法以月喻自身,双掌为两明星,再加一脚晦星。特点是掌法绵密,气势连贯,特别适合于狭窄场地使用。
但见杜闻秀上三下四左五右六横七竖八,双掌虚虚实实,出脚真真假假。明明处于劣势,却反而将宋、丁、乌三大侍卫裹了个滴水不漏。照那日尊重所说,杜闻秀还没有得到席大猷的真传便已如此了得,若是得到了真传却不知将会如何。
场中,杜闻秀已支持不了多久了。尊重曾说要救杜闻秀,并对自己讲了其中的道理。但是前不久乌甘棠刚刚为自己和巫苓燕逐退了吐谷浑武士。这可如何是好?
巫苓燕察觉万临山脸色有异,悄声问道:“万兄认不认识那个人?”万临山道:“不认识。”巫苓燕道:“这边这人,就是那天帮我们赶走萨九牧的。我看他们以三对一,肯定不会输。”
第二卷 第694章 烟波拍岸
第694章 烟波拍岸
万临山道:“正因为他们赶走了萨九牧。我本来想救那边那个人,就不方便了。”巫苓燕道:“这有什么不方便的。你不出手就看我的吧。”巫苓燕不待万临山答话,一下子便跳下树去。着地之时,却又没有站稳,摔了个四脚朝天。
场中打斗的四人,听到巫苓燕落地的声音,立即慢下了节奏,留下余地,以应不测。
巫苓燕转了一圈,折了根比那天打万临山时所用的稍细一点的树枝,便立即跑向打斗的四人。
树上,万临山悄悄拔出长剑,跟踪掩进,准备接应巫苓燕。谁知,尚未走拢,巫苓燕就不知被谁一掌击飞。而且是往另一个方向飞的。
从击打的声音判断,对方似乎主要是想将巫苓燕击得远远的,而不是要打伤巫苓燕。但以巫苓燕浅显的武艺,纵然未被击伤,也必然会被摔伤。
俗话说吉人自有天象。不该死的人身处危难之时肯定会有贵人相助。换言之,身处危难而有贵人相助之人就肯定是现在还不该死去的人。巫苓燕便是这样。
须臾间。万临山望见一道人影挟着巫苓燕飞回打斗场中。仔细一瞧,却是焦任。看来,那日相遇,焦任是上山;今日相逢,便是下山了。
落地之后,焦任首先问巫苓燕道:“姑娘受伤没有?”
“没有。”巫苓燕立即道:“请壮士阻止他们打架。”
焦任往依然在打斗的四人望了一眼,道:“他们之中,谁是姑娘的同伴。”
“这四个人民女都不认识。”巫苓燕道:“民女只是觉得,这里青山绿水,祥和如意。不应该在这里打架。”
“哦?”焦任诧异地盯了巫苓燕一眼,道:“这里有座静栖观,姑娘去过吗?”
巫苓燕道:“早就想去,就是找不着。”
焦任低声对巫苓燕道:“至泰安之后,问飞泉沟。走到沟顶就到了。在下焦任,今日另有要事,不能陪姑娘前往。姑娘可独自前去,到了静栖观请说出在下的名讳。”
焦任嘱咐完毕之后,转向四人,喝道:“好大的胆子,胆敢在青城山上动手。”说完,身子一晃,对四人各自发出一掌。四人忙运劲一抵,全被震开。
宋景亭、丁见良、乌甘棠功力较深,各自退开了七八步,均站立不倒。杜闻秀功力较弱,在开封时曾与大内侍卫遭遇,身上带伤。现在又在久战之后,故吃焦任一掌,顿时飞出两丈,跌于尘埃。
“这位壮士……”宋景亭刚一张口,便被焦任一声断喝:“住口!无论你们有千般理由,都不准在这青城山上动手。有耐心,就到山口去等。若是继续在这山上使出一拳一脚,让我知道,死罪难逃。”
宋景亭等三人呆了一呆,然后一齐抱拳,匆匆离去。
焦任转身对巫苓燕点了点头,道:“后会有期。”朝三人离去的方向跟了下去。
万临山纵x下地,走到杜闻秀身旁探伤。杜闻秀刚刚爬成坐姿,见有人过来,问道:“尊驾何人?”
万临山道:“在下西夏冰原派万临山。”这时,巫苓燕也跑了过来,边跑边道:“万兄,如何?小妹这不是将人救出来了?”
万临山道:“你知不知道你刚才多危险。他们任何一人都能一掌将你打死。就像刚才那样,若不是焦任相救,你跌下去也会跌成半死……”“行了行了,这么多的死。小妹可不怕死。任何事,小妹只问该不该做。该做的事情,就算是要死,小妹也要去做。这一回,小妹事先没有问万兄一声,是我错了。好在我也没死,事情就这样算了好不好?”巫苓燕道。
“哼,我有七言,你有八语。”万临山转向杜闻秀道:“让杜兄见笑了。”
“啊,我想起来了,尊驾便是就是失手将武陵派的钟云凯打死的那位。”杜闻秀道:“尚要多谢二位的救命之恩。尊驾内功深厚,掌法精奇。那日若不是发生钟云凯之事,复试的时候,你我二人就该相遇。这会试的状元,就该是尊驾的了。”
万临山心知,自己当时的武功远不是这位杜闻秀的对手。即算现在,拳脚功夫也远不如他。当下只道:“杜兄伤势如何,要紧么?”
杜闻秀道:“本来没甚要紧。不过,既然遇见万兄这等内功高手,若不请万兄助我行功疗伤,岂不可惜。”
万临山心道,这杜闻秀倒还直率,放心让我以内力助其疗伤,将生死交于我手。一转念,知道就算不让自己助其疗伤,自己现在若要取他性命也易如反掌。失笑之余,低声道:“好,我们这就开始。”
一袋烟功夫之后,杜闻秀疗伤完毕。杜闻秀问道:“万兄此行将往何处去?”
万临山答道:“往静栖观避难。这一点。你我她三人相同。”万临山乃是避难,巫苓燕尚是初闻。闻言看了万临山一眼。
杜闻秀道:“这位姑娘是……”
“忘了给杜兄介绍了,她乃是吐谷浑的巫苓燕巫姑娘。”
“哈哈哈哈,若是再来一位吐蕃人,四夷便全齐了。”杜闻秀笑道:“这天朝也是,自己称是礼义之邦,却对我们称作蛮夷。难道天朝所有的人都知道礼义廉耻么?”
万临山道:“说我们是蛮夷,似乎也不无道理。瞧,现在我们都走投无路了,像野兽一样。”
“愈是走投无路,愈显得我们英雄、美人所见略同。”杜闻秀豪迈地道:“要不了多久,待天朝皇帝入川之时,侍卫必然撤走。届时,你我便可以脱困了。”
以杜闻秀和万临山二人的武功,若联手,明显胜过三名侍卫。因此,万临山解释道:“杜兄有所不知。十几天前,在下身负重伤,手足难动。当时巫姑娘背负在下前往疗伤,路遇吐谷浑武士拦截追杀,便是今日这三位侍卫之一,那位叫乌甘棠的人帮忙解围的。故此,在下不方便与他们动手。”
杜闻秀诧道:“如此说来。万兄随时要走便走,乃自由之身。只是,又何来避难之说呢?”
万临山道:“在下的遭遇,一言难尽。总之,是走也不妥,留也不好。并且,在下还身处浪尖之上,下面波涛汹涌,容不得在下不做出选择。故此,在下只能躲避。”
杜闻秀大声道:“留什么留!这个念头须得赶快打掉,想都不要去想。从哪里来。就到哪里去。树高千丈,尚知落叶归根,你我大好男儿,难道还不及树木么?”
“杜兄之言,很有道理。但是,依在下看来,天下乃百姓之天下。故国的百姓是我父母,这里的百姓同样是我父母。所谓天朝,所谓西夏,不过是一种称呼而已。如果它们的存在,能使百姓幸福,能使万民安康,当然就应该继续存在下去。而今,事实正好相反。我西夏的存在,正在阻止西夏的百姓像这里的百姓一样幸福。若真正为西夏的百姓着想,为自己真正的父母着想,在下不仅不能回去保护西夏,反而应加速西夏的灭亡。”万临山道:“只不过,这个决心是很难下的。”
杜闻秀挥掌往旁边树上一击,道:“嗨,外面的女人虽美,但那是别人的媳妇。四川虽好,但它是敌国所属,说不定那天就要兵戎相见的。”
万临山道:“杜兄不必再言。在下若要回去,理由比这些更多。”
“呃,据在下观察,目前四川与天朝有失体统。若在下与万兄能在近日返乡,然后引兵犯境,南北夹攻,则四川官府内外交困,立即土崩瓦解。”见万临山脸色有些不豫,杜闻秀忙道:“好了,不说了,不说了。趁天色尚早,赶路要紧。万兄可有马匹?”
三人两骑,自沙坪溯味江再上行十余里,便到了青城后山最大的中转之处:泰安场。泰安有座古老的大寺庙。名字叫做泰安寺。它的大殿和山门是重新修过了的。
三人复往前行,到了“又一村”。
这“又一村”,确实名不虚传。正当“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忽见茅亭上有“又一村”三字。抬头看,顺着清溪两岸,店铺林立,溪边路旁,野菊盛开,真是名符其实的又一村。著名的青城四绝:青城茶、洞天乳酒、白果炖鸡、青城泡菜,在这里吃起来别有山乡风味,加上醇厚的山乡民俗,使三人更加心醉神迷。
吃过了晚饭,三人分头去打探了一下。重新聚首时,巫苓燕道:“小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