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主三国-第2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敖闻喜在吃掉大理军尾巴之后,留下五千弓箭兵,让大将俞常泰看守降卒。然后偕同凌向山,率骑兵继续追击。

    大理城的附近,在听到前锋营行动的号炮之后,尊重、王济恩、纪波明、吕孝直等监军各自率兵,自三阳峰、雪人峰、应乐峰、龙泉峰、玉局峰一带分别穿插而出,顷刻间就将大理城团团围住。等到杜闻秀赶到之时,南门外温玉华及雷家四女早就等在那里了。

第二卷 第642章 汉守分麾

    第642章 汉守分麾

    太和距离大理很近。大理士兵在奔逃之际队伍前后拉长。后面的尚在七里桥,就被前面的已经到达大理的士兵挡住。正在惊慌之时,敖闻喜率骑兵追击而至。大理士兵再也顾不上队形,纷纷向两侧逃出。

    左侧是西山,大理士兵没能跑出多远,川军邹卫闽、粟世雄、景怀忠、叶新圩等监军率兵自圣应峰、马龙峰一带相继冲出,迎头痛击。右侧是洱海,由于大理气候温和,常年不热不燥,大理士兵中半数不会游泳,也就等于是死地。没办法,只得拼命朝前拥挤。

    杜闻秀立定马匹,寻思着怎样才能将大理南门附近的川军杀散,然后逃进城中。眼睛一扫,却见川军依然陆续不停地自西山涌出,似乎无穷无尽。心道:“看来此地便是我毙命之所了。”

    “杜闻秀,你还不投降,更待何时?”杜闻秀循声望去,说话的却不是川军众将,乃是城楼之上的大理皇帝罗仁定。

    杜闻秀道:“皇帝请看,给大理带来灾祸的。就是这五个妖女。末将今日就算拼个粉身碎骨,也要杀了她们。”

    大将甫石良却道:“元帅,我们大势已去,不如听从皇命,降了吧。”大将周泽国亦道:“元帅,降了吧。”

    “天道败坏,必生妖孽。我杜闻秀昂扬七尺男儿,怎能向女子折腰?冲,都给我冲!”杜闻秀驱马冲出两丈,发觉众将士都没有跟来。掉转马头,喝道:“怎么啦?怎么个个都成了孬种?”

    甫石良等将答道:“我们不想打了。”“元帅,投降吧,投降才有活路。”“元帅,您不为自己着想,也该想想我们的士兵哪!”

    “唉……天要亡我!”杜闻秀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然后抽出佩剑,在脖子上一划,殉国了。

    大军驻扎城外,小队人马陪同杂政司派遣的随军官员进城接收大理。

    由于在闭合堂扣留一事中,杜闻秀起了援救作用,加之感其英勇壮烈,雷又招、雷绝招专门遣人在城郊洱海之滨为杜闻秀造了一座坟墓。下葬之日,雷家四女一同前往祭奠。

    诸事完毕,万临山将军印交还温玉华。温玉华拿出雷又招的锦囊。万临山拆开,取出折叠的纸张,展开铺平,见上面写着:

    “杜曾助我脱困。不宜相逼。若不降,亦不催促。

    “杜惜兵,乃怕痛之狼,终不敢有犯我军虎威。虎吃狼崽,毋须理会狼在何方,故沿途不需防备。

    “我军缓行,直至大理,杜必然出现。让大理皇室迫使杜闻秀投降,兵不血刃,上善。”

    万临山携带锦囊找到雷又招,希望雷又招就南征用兵的得失耳提面命一番。雷又招推辞道:“字是我写的,但却不是我想的。这些词语,文诌诌的,怎么看也应该是绝军师的口气。万兄找错人了。”

    万临山又找到雷绝招。雷绝招道:“很好。万相公初次带兵,能打到这种程度,也算不错了。这种机会不多,下一次,也不知是什么时候。

    “带兵首要的一点,是责权统一。古代描述战前的运筹,常说主帅无计,问众人计将安出;旁边一谋士越众而出。说卑职有一计,如何如何。其实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主帅相当于闭合堂,谋士就等于官府各司。谋士从自身狭隘的角度出发,所献之计必然不会考虑整体的后果。就像这次敖闻喜所献之计,就过于狠辣:在事先没有派遣细作到太和城中侦察到底有没有百姓的情况之下,就一把火把太和城给烧了。因此,今后你要谨记:没有主意,就不要升帐。绝不能在升帐之后,再去找人商量。”

    万临山问道:“绝军师是说,如果没有主意,应当在升帐之前找人商量?”

    雷绝招道:“可以,但不能多,最好只找一个。人多了,与升帐也没什么分别。”

    万临山想了想,道:“今后若有机会,在下就找尊贤弟商量,您看如何?”

    “尊贤弟?你说的是尊重?”见万临山点头,雷绝招又道:“行。王济恩、敖闻喜之流兵书读得太多,很难再进一步。相比之下,尊重还略擅胜场。”

    沉默了一阵,万临山才发觉,锦囊还在自己手中。于是将锦囊递过。雷绝招打开锦囊,这才说道:“锦囊的第一句,说的是特殊的限制。这种限制,通常是没有的。

    “我们知道,迫降敌军并不只是包围了事。斗志昂扬的敌军就算是无路可走,也同样可以选择或战或降。故此一定要瓦解敌人的军心。

    “当初在成都南郊,通过温姑娘的调遣,已经将杜文秀的军队团团围住。但那时因为三姐和我脱困。百万川军尽欢,人人都没有杀意。如果硬要迫降大理军队,他们很可能会作困兽之斗,有可能得不偿失。故此我让温姑娘撤去包围,放走了大理军队。

    “历经此事,南征时的用兵自然就受到限制。如果我军对大理军队一再相逼,不仅我和三姐自身要背负忘恩负义的骂名,而且会波及到我们自己的军心。万相公以为如何?”

    万临山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第二句,主要是指明杜文秀用兵的弱点。”雷绝招续道:“杜文秀在红峰埋设火药却又不炸;在香草坪、丙谷、下对箐等地设下埋伏而又自行撤走,都是因为这个原因。知己知彼是用兵的基础,详细研究敌人的特点,就能避免做无用之事,就能更好的有的放矢。”

    万临山道:“在下想来,这一点是最难的。三五年内在下不可能融会贯通。”

    雷绝招笑了笑,不理这茬儿,继续说道:“我军缓行而不赶路,其实是瓦解敌人军心的一个有效手段。在泸水,万相公误打误撞,已经做到了这一点。最后敌人全军投降,无论是否血刃,都顺理成章了。”

    “唉,其实泸水过江。正说明在下没有掌握好行军的先后顺序。”万临山摇头道:“只能算是歪打正着。”

    大理归降之后,四川将转入相对和平的时期。故此,温玉华就哨卡的设置请教两位军师。

    温玉华道:“大理往南的越西一带虽然无人治理,但常有蛮夷土著骚扰。西面的崇山峻岭也有许多山口通往缅中。西藏与小勃律多处接壤,西北还有小路通往龟兹和疏勒。原西夏地区接壤回纥和高昌,此外与中原关内的接攘地带也不能弃之不理。这哨卡的设置很是复杂,不知两位军师有没有什么打算。”

    雷又招道:“不知温姑娘算过没有,四川目前的边界已达数百万里,若每一里建一个哨所,每个哨所只设一人,就需要数百万人。我军就这么点人。根本就不够。而且,国与国之间,通常以大山大河分界,士兵们在那种苦寒之地能做什么?保卫边界领土的完整么?假若别国真的打了过来,几个哨所的士兵又能济得何事。因此,军队应该集中,根本就不应该设什么哨所。”

    雷绝招亦道:“正是如此。哨所之功,仅限于传信。敌军远来,乃为掠我村寨,村民亦可报讯。捍卫国家,扩张领土,在于兵力强盛,不在于马上反扑、寸土必争。军队集中,利于纪律,便于操练。设哨则化整为零,兵力尽失,反而会招引别国的****。”

    “好了,好了。这么长篇的道理吓死人了。”温玉华道:“你们也不用这么费劲,直接说出结果就行了。我又不会拂逆你们的意思的。”

    雷又招道:“如果我们的做法与前人一样,我们自然不会说的。有特别的地方我们才解释原因。这也是对温姑娘您的尊重。”

    “最后这几字有问题,什么‘我的尊重’!今后在人前更要谨慎。”温玉华又问道:“那么,你们准备选在什么地方屯兵呢?那样大的地方可不好找。”

    “情海。”雷又招道:“经过对杜文秀的祭奠,使我想到,对吐谷浑也该祭奠一下了。”

    于是,按照两位军师的意思,不设哨卡,全军缓慢北上。四月初三,中军宿营彭山。

    “哎,你说,你们真的要进成都?”雷招弟道:“绕道不行吗?”

    雷又招道:“一朝被蛇咬,难道还要十年怕草绳?此一时,彼一时。这一次说不定闭合堂不会生事的。”

    “说不定?那不是仍有可能嘛。别又弄出事来,连累了大家。”雷招弟道。

    雷又招道:“嗨,大姐怎么不明白。上一次,他们有啄木鸟,现在只有普通官差,还能把我怎么样?”

    雷招弟道:“我还是不放心。我也要进城。好保护你。”

    “好,好。干脆我们四姐妹一道进城,总行了吧。”

    “那还差不多。”

    先头部队到达成都南门之后向左一拐,绕城继续北上。得知先头部队经过的消息,闭合堂常执会全体执事立即带着一大帮百姓携带干粮,走出南门一里,在道旁肃立等候。

    第二日,大约在先头部队到达原杜鹃城所在的同时,中军也到了成都。

    雷又招一眼看见闭合堂严肃的阵势,笑道:“张晋明哪张晋明,你看我说你什么好呢?你如此劳师动众,看来我不进成都还真的说不过去了。”

    执事张晋明越众而出,紧行数步,抱拳行礼:“草民张晋明给又军师请安。大军再次凯旋,四夷完全荡平。除了必要的交割之外,还需就总体的军事做出长远的规划。为了不耽误军队的行程,草民特地将所有闭合堂成员带到此处,就地商议军队的提案,以免又军师被城内俗事所扰。”

    雷又招道:“我看你的闭合堂成员东倒西歪的,想必等了很久了吧。其实这又何必呢。你踩了我一脚,走过去也就算了。我不一定非要踩还你不可的。”

    张晋明依然埋首抱拳,道:“又军师宽宏大量,闭合堂全体感激涕零。还请又军师指示提案,以便又军师尽快启程北上。”

    “提案我这儿没有。四妹呢?”说到这里,雷又招扭头四顾:“四妹──绝军师──”

    远处雷绝招听见呼唤,加鞭赶到:“什么事?大呼小叫的。哟,这不是张晋明嘛?”

    “张晋明把闭合堂全体成员带到此处,说是就地商量长期的军事,正向我索要提案。”雷又招道:“怎么办?我们似乎还没有商量过。”

    “三姐你太谦虚了。”雷绝招下了马,向张晋明抱拳:“雷绝招有礼。”张晋明立即单膝点地还礼;“张晋明给绝军师请安。”雷又招这时也下了战马:“我疏忽了礼节,对不起了。”也一抱拳:“雷又招向张晋明行礼。”张晋明改了个方向,同样单膝点地还礼:“张晋明拜见又军师。”

    “是这样的,”雷绝招道:“以后的仗怎么打,得取决于周围的形势。现在你们闭合堂和我们军队各自派遣的探报都没有赶回,军队暂时不会有什么行动,提案也只能延期。”

    “既然如此,学生恭送两位军师上路。”张晋明道。

    雷又招道:“别,别这么见外。成都我们还是要进的。别不是锦江庄园没有打扫吧?”

    张晋明躬身道:“锦江庄园早已打扫干净。只是恐有俗事打扰二位军师。”

    “没什么大不了的。走吧。”说完,雷又招即上马率先而行。雷家其余三女、温玉华及部分中军将军也跟了上去。

    闭合堂不生事,更有何人生事?那知,不出张晋明所言,众人刚刚歇下来,杂政司张尚之等人就登门造访。

    雷又招道:“如果是迎接我们,就应该在城门等候。这个时候来,说明来者不善。”

    雷再招笑道:“只要不是闭合堂就好办。这些细胳膊,拧不过大腿的。”

    出迎,肃坐,请茶,客套之后,张尚之开门见山,说道:“下官此番前来,除了恭迎温姑娘和两位军师凯旋之外,尚有一事,需劳驾温姑娘出面。”

第二卷 第643章 廊庙当时

    第643章 廊庙当时

    温玉华道:“何事。先说说看。”这个时候,温玉华已经不敢轻易答应什么了。

    张尚之道:“最近,有人对尊师无玫仙姑的银钱往来提出异议。说尊师银钱进得少而出得多。料想其中必有不明来源的钱财。故此,需劳烦温姑娘将尊师请到成都,配合我司的调查。”

    “难道你们怀疑我师父贪污?”温玉华当即沉下脸来,道:“我师父多余的钱财都来自于我。你们是否需要查我?”

    张尚之道:“不敢。下官也只是例行公事。”

    温玉华道:“我师父未在官府任职。此类捕风捉影的事情,只能针对我而不能针对我师父。况且我师父的武功已臻随心所欲的境界,又岂是你杂政司能够约束的?”

    “正因如此,才要温姑娘出面,擒住尊师。”张尚之道。

    温玉华气得一拍桌案:“岂有此理!日前得到大理密报,张尚之通敌卖国,有凭有据。左右,快给我……。”“慢!”雷招弟、雷再招正蠢蠢****,雷又招突然喝止,道:“通敌卖国之事疑是敌国的诬陷,我们稍后再议。除了擒拿无玫仙姑之外,不知张大人还有其它事情没有?”

    张尚之道:“敝司仅此一事。温姑娘可以不办,但下官却不能不请。唉!规矩多了,到头来总是要把自己给套进去。下官身不由己,尚请温姑娘明查。”

    刑司莫正仪越众而出:“下官这里尚有一事。有人控告尊重之母刘氏所开设之ji院藏纳私娼,没有按期接受医馆司的诊治。偷逃税捐,并且将花柳病传给了嫖客。此事证据确凿,已经到案的私娼也供认不讳,就差刘氏归案。故此,下官想请军队放出话来:这刘氏是抓还是不抓?”

    “当然不抓。”雷又招道:“你们等一下。我给你们看一件物什。”一会儿,从里面拿出一物展开。众人一看,却是皇帝的龙袍。

    雷又招让众人看了一会儿,才喝道:“胆敢不跪者,斩!”

    在场所有人包括温玉华、雷绝招在内都只好跪下,口称“万岁”。雷又招道:“皇上赐我特别赦免权。现在我赦免无玫、刘氏二人无罪。平身。”

    所谓特别赦免权,自然出自于雷又招的临时杜撰。杂政司等人无法对证,只能听之任之。

    到达原杜鹃城的所在,发现原址的旁边已经建了一座新城,并易名为郫县。此外,还将德源附近有名的张记豆瓣作坊迁入并加以扩大,号称郫县豆瓣。雷又招尝了尝,感觉味道不错,赞道:“这凭这种豆瓣,恐怕三五年后,人们就只知郫县而不知杜鹃了。”

    驻扎****之后中军往灌县前进,温玉华及雷家四女则抄小道赶往青城山。

    进了建福宫之后,道童说,张道陵已与天心会谈多日。最近数日,许是谈到关键之处,张道陵吩咐,谢绝见客。

    温玉华问道:“他们谈得什么样?”

    道童答道:“我听不懂。不知道他们谈的是什么?”

    “应该这样问,看我的。”雷又招问道:“他们谈论之时。谁的话多,谁的话少,还是两人都差不多呀?”

    道童想了想,答道:“师父的话很少,有时一天也说不上一句。都是天心在说。”

    雷又招道:“多谢小师父。我们告辞了。”出了山门,雷又招道:“天心话多而张永话少,说明才刚刚开始。天心还没有能够说服张永。”

    由于没有在青城山上耽搁,五人到达灌县的时候,中军也刚好到达。

    此后大军继续缓慢北上,五月初一,中军到达湟源。

    雷又招坐阵中军,接到先头部队的报告,说是好好的一大湖水,竟然全部变作咸水,不能饮用了。

    雷又招当即下令中军停止前进,传神机营付晋宁问话。神机营紧挨着中军,故此付晋宁很快就到了。

    得知湖水变质的消息之后,付晋宁道:“湖水没有出处,又死了那么多人,也难怪水会变质。”

    雷又招问:“请明确一些。到底是因为没有出处还是因为死人太多?”

    付晋宁道:“这倒说不清楚。大理的洱海、龟兹的罗布泊同样没有出处,水却能喝。死这么多人的大湖虽然没有。死少数人的小湖却比比皆是,也不见得水就变咸了。”

    雷又招道:“付先生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定能想个什么法子,把喝水的问题给解决了。”

    “在这样的大湖旁边,打井无用,打出的井水同样不能喝的。惟一的办法是找泉水。”付晋宁道:“不过,泉水不比湖水,有流量够不够的问题,还有疏密的问题。这样一来,军营的分布就会受到影响。小人建议,全军暂时不动,待小人带人仔细勘察一番,再作定夺。 ”

    “大概需要几日?”雷又招问。

    付晋宁迟疑地答道:“这么大的湖嘛,可能要十日。”

    “好,我等你的结果。”

    经勘察,泉水总量略有富余,只个别处分布疏密不均。全军终于星罗棋布地驻扎了下来。

    匆匆过去二十多天。这一日,雷又招、雷绝招找到温玉华,通报下一步的打算。

    雷又招道:“全军人口九十五万,太多了。我们要对全军将士造册。要逐一登记他们的姓名、年龄、健康状况、武艺高低、原藉何处、家中几口人、赡养负担情况以及兴趣志向等等。特别注重的,是登记如果转军为民,想到何处干什么行业。同时,我们将敦请杂政司拟定接收军转民士兵的方案,然而好分期分批地裁军。

    “我们将向闭合堂提出,全体民众均有保家卫国的责任。所有年满十五岁的青年都要强征入伍,五年之后除将军、校官等有司职的之外全部退役,改称预备士兵。施行轮换兵体制,达到全民皆兵、全军皆民的最终目标。

    “借鉴古人‘出则为军,入则为民’的做法。军队在操练的同时还要进行土地开垦和器具的零星制作。这样安排,既可以减轻百姓纳粮的负担,又能为士兵们转民之后的劳动积累经验。为此,我们将敦请农具司和工匠司派遣人手对士兵给予指导。

    “相信一两年内,天朝的战火尚不能波及我军。故此我军所能做的就只有这些。待我们派出的探子回报天朝的讯息之后,就可以向成都发信了。没有遗漏吧,四妹?”

    雷绝招刚要应声,听远处有人跑来,就住了口。不大一会儿,进来一名哨兵,报告说派往天朝的探子回来了。

    “立即召见。”温玉华道。

    这次回来的探子,乃泰山派的张宁生。

    张宁生尚未走拢,反倒是雷招弟和雷再招二人听到动静,先走了进来。二人进帐之后,仗着与温玉华十分熟悉,自行动手,取碗到门外火炉倒水。

    二人端水重新进帐之后,由于开水滚烫,一时未能入口。只得放在案几之上,往开水吹气。然后,门外才传来张宁生的声音:“张宁生求见温姑娘。”

    “进来吧。”张宁生刚一进帐,温玉华就亲切地问道:“张少侠远途驰骋,奔波辛苦。是否需要休息一下?”就好像适才命令张宁生立即晋见的人不是自己一般。

    张宁生摆手道:“不用,不用。这点劳苦,在我等习武之人的眼中根本就算不了什么。嘿嘿,当然了,在下的武功远不及各位。温姑娘若能指点几招,下一次在下办事的时候就更方便了。”

    温玉华笑了笑,道:“可以。不过我只能指点你泰山派本门的功夫。”

    张宁生忙道:“都一样,都一样。泰山派的功夫也行。温姑娘说一句,顶我师父说一万句。”

    “别贫嘴了。快给两位军师行礼。”温玉华笑道。

    张宁生闻言马上向雷又招、雷绝招行礼,并道:“张宁生拜见两位神仙军师。”话虽然略显油滑,行礼的姿式倒十分端正。

    雷又招笑道:“这倒好。你打探出的消息。只会多,绝不会少。”

    雷绝招道:“请张少侠速将结果道来。让我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多余的一句,说明雷绝招也受到一点感染。

    温玉华为张宁生设座之时,张宁生谦躬地肃立一旁。一坐下,立即大为得意,眉飞色舞地说道:“在下中原之行不虚,已探得确切的消息。正如绝军师所料,中原果然乱了。

    “我军连番大捷的消息一经传开,契丹、日本、高丽、奚、东突厥五个国家果然组成了一个联盟,要联合向天朝发难。不知为什么,在下多番打探,没有听到铁勒的消息。

    “契丹由于未与天朝接壤,这次,就没有直接出兵,而是向奚国、高丽提供了大批粮草。日本则别出心裁,反复强调只能出兵,而不能提供粮草。而位于日本和天朝中间的高丽却坚决不允许日本军队通过其领土。没办法,日本就渡海求战,派遣少数浪人对天朝的淮南、江南一带进行骚扰。

    “朝庭方面,皇帝大婚之后已经亲政。新皇年轻气盛,派遣了那松隐、安泽渝、王忠志、李城苏等将轮番上阵,抵抗奚国高丽联军。但终因实力不济,且战且退。在下离开的时候,听说战火已经蔓延到喀喇沁左翼的黑山一带。

    “听人说,对于日本之患,朝庭没有良策。日本派遣到淮南、江南进行骚扰的浪人虽然人数极少,但由于他们渡海而来,行踪飘忽,令人防不胜防。因此天朝决定纳贡称臣,向日本议和,美称其为……这名称在下想不起来了。”

    雷又招道:“是‘远交近攻’吧?”

    “对对对对,又军师真是‘秀才家中坐,能知天下事’。啊,不,又军师远不止秀才这么简单。”张宁生担心马屁拍在马腿,干脆道:“不说这些。还是说说最有趣的,也就是东突厥的事。”

    “东突厥,素以能征惯战著称于世。国内雄兵百万,猛将千员。单于呼韩邪更是文武双全,勇冠三军。在下前往中原之时,绝军师就反复强调要将东突厥作为重点,详加打探。而这一次,东突厥确实也闹出了惊人的消息。再招姐姐,能不能把你的水给我喝点?”

    雷再招正听得入迷,想都没想,就将碗递了过去。张宁生喜出望外,接碗在手,立即大喝两口。因喝得太急,被呛着了。张宁生强行忍着,先将碗搁在就近的温玉华面前的桌案之上,转过身,这才开始咳嗽。

    平静下来之后,张宁生说道:“大家知道,周围列国之中,东突厥最能打。哪知道,其实东突厥却最怕打。奚国、高丽、日本都是说打便打,东突厥却不然,偏偏要来求亲。

    “圣人云:‘惟上智与下愚不移’。民间也有句话,叫做‘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可见这姻缘是要讲究门当户对的。卑微之人,与大户人家结亲叫做攀高枝;豪门之女与贫寒书生结亲称为下嫁。但无论高攀还是下嫁,门户之别总不能相差太远。公主是什么身份?乃是皇上的姐妹;呼韩邪是什么身份?只是一个未经教化的野人头领。吐蕃赞普谷卡巴数十次求亲,持续五六年,太后尚且没有答应,对呼韩邪之请,当然就要驳回了。

    “然而,在河北不断战败的形势之下,很多大臣上书,请求太后答允和亲,以消弭战祸。太后却说,东突厥呼韩邪求亲,根本就不是怕战畏死,乃是借求亲之名,来刺探天朝的机密。如果和亲成功,仗当然不会打。但相信就算将所有的公主都拿给呼韩邪挑选,和亲也不会成功。呼韩邪必定会声称公主太丑,谁也看不上。那时,仗依然会打,天朝的颜面同时也丢失了。”

    说到这里,张宁生又把水碗端起来,喝了一口。持碗手中,又道:“后来,在满朝文武的压力之下,太后终于不再坚持。不过太后又说:皇室之女绝不能嫁给蕃邦。

第二卷 第644章 夜寒手冷

    第644章 夜寒手冷

    只能在未经破苞的宫女之中。认一位做义女。然后让义女以公主身份和亲,以应付呼韩邪的请求。

    “消息传至后宫,宫娥粉黛大惊,竟一再无人愿意。这也难怪,已经好不容易混到这个份上了,又嫁往蕃邦蛮荒之地,岂不是又混回去了么?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名叫王昭君的宫女挺身而出……”碗中水已喝完,张宁生这时正将水碗递还雷再招。哪知雷再招接碗在手,却没有拿住。碗落下去,在桌案外沿碰了一下,继续下落。雷再招和雷招弟二人同时屈身,准备从桌案之下钻出抢碗。“邦”的一下,二人的头撞在了一起。

    侧旁温玉华将手一招,水碗改为横飞,被温玉华抄在手中。温玉华向雷招弟、雷再招二人笑了笑,转过头来,道:“没事,你接着讲吧。”

    张宁生干咳了两声,续道:“这王昭君,原本谥号待招。虽说在封号之中。待招屈居末位,但好歹也是个封号。皇上亲政不久,尚没有普遍封赏。除了皇后,就只有这名待招。不知为何她此前竟然没有亲近御驾。有热心人劝道,呼韩邪是来刺探军情的,是准备打仗来的。他心里根本就没有和亲的打算。出去让其相看只能是自取其辱。他一定会说,公主太丑,换一个。

    “那王昭君全然不顾,坚持报名。太后、皇上大喜,立即安排呼韩邪相看。是日,太后、皇上及满朝文武齐聚,态度傲漫的呼韩邪故意晚了一个时辰才到。哪知王昭君一出,呼韩邪顿时就呆了。其实不止呼韩邪,太后、皇上及满朝文武全都呆了。就连王昭君离去之后,众人都没回过神来。最后还是在太监的提醒之下,才慢慢恢复正常。

    “和亲自然是成了。呼韩邪当即表示,赐封王昭君为宁胡阏氏。宁胡,就是安宁胡国的意思;阏氏也就是皇后。

    “呼韩邪下朝之后,太后、皇上立即下旨把宫廷画师韩庭寿给斩了。据说,入宫民女太多,太后、皇上不能一一过目,先得让画师画像,美貌的才能见驾。于是,民女入宫的时候纷纷向画师行贿,希望把自己的像貌画得美一点。而骨气端详的王昭君不但没有行贿,反而斥责了画师。画师怀恨在心,就故意画丑了一些。这才使得绝代美人流落异国他乡。”

    “精彩。太精彩了。”温玉华笑道:“恐怕,杀画师这一节是你杜撰的吧。各行各业,在达到高深境界之后,再进一步,都非常不易。宫廷画师能见到王昭君,乃是莫大的荣幸,定会加倍珍惜,小心作画,又岂会索要什么贿赂?”

    张宁生尴尬一笑,随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