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主三国-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辎重,付先生最为清楚,故而请大家听从付先生的指挥。这次行动,江湖营将分作三十个小队,由付先生指定每队的队长,然后分头行事,相互配合。整个行动又分作两步。第一步,是驱赶城内的百姓。百姓出城之后,大军将在城外接应,把他们约束在一个能看见杜鹃城的地方。第二步,是拆毁建筑。这一步,付先生将派遣工匠给予指导,只要求各位做一些关键性的活儿,纯粹的体力活就留给大军好了。记住,不光是木房,还包括土房、城墙等一切建筑。辎重是多种多样的,大家切不可浪费,一定要拆到平地为止。大家有什么问题没有?”

    丐帮帮主兼江湖营监军言寿风问道:“这是为了给闭合堂一点颜色看吧?”

    “嗯,言帮主说什么?什么颜色?”温玉华故意问道。

    “各位,各位!”付晋宁朗声说道:“小人我手无缚鸡力,在场各位之中任何一位的一拳一脚,在下都承受不起。此次行动,温姑娘派遣在下来指挥各位武林高手,在下实在是胆颤心惊。不过,想到两位军师,想到我们共同的目标,在下就什么也不怕了。”

    付晋宁话声刚落,全场立即发出暴风雨般的掌声。

    当掌声逐渐稀疏的时候。一个哨兵奔了过来:“报──来了两位闭合堂常执会的使者,求见温姑娘。”

    “把那两个使者抓起来,用他们去换军师。”“干脆把他们杀了,让他们看看我们是不是好惹的。”“依我看,还是割去他们的鼻子算了。”听到闭合堂常执会使者到来的消息,江湖营像炸开的锅一样,顿时鼎沸起来。

    “大家肃静!”温玉华提气扬声道:“这里是军队。没有接到命令,谁也不准擅自行动!对于闭合堂常执会的使者,我自有主张。大家勿须多言。”

    “哎,我说,”丐帮帮主言寿风高声问道:“这闭合堂的人诡计多端,让老叫化陪着您一道去见他们好不好?”此言不失为折衷之策,众人听了,纷纷随声附和。

    众意难违,温玉华只得道:“好。不过办法虽好,人选却不好。泰山派杨掌门请上来。”

    “来了!”杨昌乐闻声而起,空中一个转身,射至高台。高台的台面乃是一张案几,本来就窄,站上温玉华和付晋宁之后,几乎就没有多余的地方了。却见杨昌乐一道身影直直地撞向付晋宁,二人一触即分,付晋宁已移向高台的中间。杨昌乐正好就站在高台的边沿。这样高的速度之下,移人而不伤人,说明杨昌乐轻功、内功、掌法均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台下当即有人赞道:“好轻功!”“好掌法!”不一而绝。杨昌乐亦向四周抱拳称谢。

    温玉华朗声向众人说道:“杨掌门武功是不错的。更重要的是,杨掌门经常与官府中人打交道。因此,我决定让杨掌门跟我一道,去会会那两位闭合堂常执会的使者。”

    离开江湖营后,温玉华、杨昌乐快马加鞭,很快就赶到了中军营盘的侧门。等在侧门的万临山迎了上来,接过马缰,交给旁边的士兵,然后紧跑两步。追近温玉华问道:“温姑娘,这次来的是闭合堂的使者,您见还是不见?”

    温玉华边走边道:“按我们原来商量的结果,本应称病不见,但我刚刚接见了莫正仪和焦任,也只好见了。”

    汇集了八名亲兵,片刻之后,来到中军辕门。

    闭合堂常执会两名使者没带跟随,就只两人。自来到辕门之后,等了许久,脚都站软了,这才见到温玉华。二人不禁心中有气。其中一位身着灰衣之人将头一扬,眯缝着眼睛,斜望着地面问道:“来的可是温玉华吗?”

    面对如此傲慢的态度,温玉华、万临山、杨掌乐以及跟随的亲兵都没来得及没作出反应,倒是一名把守辕门的士兵立即爆跳如雷,骂道:“你找死啊?有这么说话的吗?”士兵骂完,将手中竖立的长枪改为横持,只待一声令下,便要捅将出去。

    温玉华走近守门士兵,左手搭住士兵的肩膀,以示鼓励。口中却道:“没什么大不了的。任何人,只要不是存心与我为难,说话稍微失礼,算不了什么的。”说完,左手拍了拍士兵的肩膀,再慢慢走到闭合堂常执会使者跟前,道:“我叫温玉华,温玉华就是我。不知两位叫什么名字?”

    身着灰衣之人也许是吓着了,半天没敢吭声。这时,见温玉华询问,当即答道:“我叫王国……”很多姓,都有国字辈。这人姓王,排国字辈,后面应该还有一个字。但还没等他说完,穿深褐色衣服的同伴立即插言阻止:“不要说!我们两人只是普通的草民,名字说出来恐怕会玷污了温玉华的耳朵。现在我们是上差。也不需要说出我们的名字。”

    “哦?”温玉华道:“张永有事找我,一向都是亲自动身,从来就没有另遣他人。莫非你们是皇帝派来的钦差?”

    “温玉华,你不要油嘴滑舌的,我们可不怕你。”穿褐色衣服的使者大声说道:“我们是闭合堂常执会的使者,难道你会不知道吗?闭合堂常执会难道不就是闭合堂吗?闭合堂难道不在军队之上……”话音未落,啪的一声,脸上已挨了一个耳光。却不知是万临山还是杨昌乐出的手。

    穿褐色衣服的使者捂着脸,顿时不敢再说。穿灰色衣服的使者见到同伴的下场,拱手陪笑道:“说我们是上差,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无论如何,我们持有雷绝招军师的信件,就是你们的上差。”

    听到有雷绝招的信件,温玉华立即说道:“好,请两位大哥将绝军师的信件和闭合堂的指令一块拿出来吧。”随即又加上一句:“不然,我怎么知道是不是真的。”

    两位闭合堂常执会使者不敢多言,当即拿了出来。温玉华看了之后,道:“万临山,你陪两位大哥喝酒。”

    灰衣使者问道:“不知温姑娘到底上不上青城?”

    温玉华答道:“现在还不能确定。这样吧,如果我去,来回需要七天,你们七日之后再来等我的回话吧。”

    “但是……”灰衣使者刚一张口,万临山突然逼近身前,将手一肃:“请去喝酒!”震惊之余,灰衣使者懵懂地迈出了两步,随即被褐衣使者拉住。褐衣使者道:“军队的盛情我们心领了。现在我们哥俩还有要事,不敢叨扰。失陪,失陪。告辞,告辞。”

    万临山、杨昌乐二人不顾军中规矩,在没有得到温玉华示意的情况下,就跟进了帅帐。万临山还抢先问道:“绝军师在信中说了些什么?”

    温玉华本来就随和,再则能体谅二人忧心军师的心情,故没有丝毫责怪。将一直拿在手中的信递了出来:“你自己看吧。”

    万临山接信展开,杨昌乐亦凑过头来。纸只有一张。在合适的位置写着闭合堂常执会的指令。闭合堂常执会指令曰:“我军平大理、灭吐谷浑、招降吐蕃和西夏,再请得回纥、龟兹两国储君,功莫大焉。为犒劳二军师,本堂设法让其盘亘城内,望士兵无忧莫躁。今四夷平定,尚请温为宝亲往青城,请回龙驾,以实现绝军师预定之策。闭合堂常执会九执事拜上。”后面是九名执事的签名。在字缝之间,不太恰当的地方才是雷绝招的笔迹:“吾今大隐。”然后是一个非常端正的“绝”字。

    “‘吾今大隐’,这是什么意思呢?”杨昌乐思索着说道:“‘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照这样说来,‘吾今大隐’,也就是‘我在城内’。绝军师明明就在城内,说了不等于没说嘛。”

    万临山道:“闭合堂之内,秀才举人多如牛毛。在下以为,绝军师绝对不会在文字上面打什么哑谜的。她也就随便写上几个字,让我们认出她的笔迹,就知道平安了。”

    杨昌乐点了点头:“少侠之言十分有理。依老夫所见,最后这个‘绝’字,四平八稳的,也含有平安的意思。在字缝之中写字,也隐含着身不由己,透露出被软禁的消息。

第二卷 第498章 花谢春归

    第498章 花谢春归

    总之,绝军师之意只是报平安而已。”说到这里。又转而把分析的功劳推开,“还是你们年轻人心意相通,一看就能准确知道绝军师的意思。”

    “哎,说到心意相通,我倒想起一事。”万临山转而向温玉华问道:“最近两天,怎么没有看见招弟和再招两位姑娘呢?”

    温玉华道:“她二人与军师一母同胞。我怕她们冲动,命令她们不许出帐。”

    “温姑娘,老朽以为,这青城之行,十分凶险。老朽曾多次见过圣驾,不如就遣老朽代为前往吧。”杨昌乐道。

    提到青城之行,万临山立即整了整衣冠,走到温玉华正前方,非常正规地行了一礼,道:“温姑娘,关于青城之行,请听在下一言。在下此前推测,闭合堂若想要加害两位军师,必请温姑娘离开军队,轻骑简从前往成都。今观闭合堂指令,目的地虽然改在青城。但青城后山道路崎岖,大军不能进入,离开军队这一点却是共有的。在下以为,闭合堂必然会倾尽全力,在青城山布下天罗地网。温姑娘纵然武功绝世,然而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双拳难敌四手,好汉不及人多。而且,如果温姑娘遭遇不测,则两位军师必然不保,百万军队必将解散。这万千干系在于一身,虽非皇室之女,亦成万金之躯,切不可轻易涉险。而旁人代为上山,则闭合堂为免走露风声,多半不会动手。就算闭合堂伏击成功,代行者英勇就义,对军师、对军队也没有太大的伤害。故此,在下肯求温姑娘答应杨掌门的请求。在下愿陪杨掌门前往。”

    “是啊,”杨昌乐亦面色沉重地说道:“若能以老朽无用之身,换得温姑娘及两位军师,老朽万死不辞。”

    “看你们,说得那么严重干嘛?”温玉华说着,拉过一张小凳,与万、杨二人身旁的小凳成三角之势,“坐下,坐下。轻松一点。奶娘──要一大碗水。这二位都是武林高人,没开的水也可以。”一会儿,水来了,温玉华递给杨昌乐。杨昌乐喝了一口,转给万临山。万临山喝了一口,然后将碗放下。温玉华随即拾起大碗,也喝了一口,然后道:“两位担心我的安危,就像是我的父兄一样,我十分感激。同饮一碗之水,表示我们更亲近的意思。不过这青城之行,我还是要去的。”

    “温姑娘……”万临山刚一张口,温玉华即用手势止住。接着说道:“我准备带招弟和再招同行。如果闭合堂在沿途埋设火药,土地必然翻动,肯定会有一些蛛丝马迹。招弟和再招是火药世家,对于能够埋设火药的地形能够及早察觉。相信只要我们小心仔细,就能够平安无事。

    “对于高手伏击,我们可以这样分析。闭合堂能够调动的人选分作两类,一类是啄木鸟。他们貌似强大,但我们深知他们的弱点,敌明我暗。敝门的快慢徐疾功又正好是他们的克星,因此能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取得全胜。另一类是焦任、捕快和衙役。有招弟、再招与我同行,对于这些人虽然不能取胜,但要全身而退还是游刃有余的。

    “我原来怕的,是他们把利刃架住两位军师的脖子。现在改在青城,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就算他们以皇帝作为人质,我也不会接受要挟。因此,你们就放心好了。”

    “温姑娘既有如此把握,老朽我就不再说什么了。”杨昌乐道:“不过,那杜鹃城还要拆吗?”

    “拆。先拿一座小城给他们尝尝。”温玉华道。

    万临山道:“适才在辕门听姑娘说,青城之行需要七日,恐怕没有那么久吧?另外,如果真的要七日,军队在这七日之中又干什么呢?”

    温玉华道:“我们回来的时候有圣驾同行,快不了,故此需要七日。在这七日之中,全体江湖营、部分工匠营以及十万士兵负责拆毁杜鹃城。工匠营剩下工匠和另外十万士兵负责建造攻城的器具。其余五十万士兵要对成都形成三面包围。最后的十五万人留作机动。中军就由万兄主持,然而全军则交给王济恩调度。我会给王济恩和付晋宁分别留下一封信,作为权力的象征。”

    杨昌乐见温玉华已经说完,拉了一下万临山,站起身来:“既然如此,老朽就告退了。温姑娘请好好休息。”万临山跟着站起身子:“我也下去了。您多保重。”

    因为温玉华青城之行事关重大,故此尽管温玉华已经分析出没有危险,万临山、杨昌乐二人仍然在不停地思考。这样一来,脚步就慢了。刚走过三个帐篷,就听远处温玉华喊道:“招弟──再招──你们上哪儿去了?”

    二人一听,暗道不妙,莫非又丢失了军师的姐姐。当即运起神功,注意倾听。但闻温玉华咕哝道:“哼。敢不听我的命令。等两位军师回来,我告诉她们,看她们怎么处置。”

    温玉华话音刚落,雷再招的声音立即响起:“哎,师姐,我们在这儿哪!您可千万别告诉三妹四妹。”接着是雷招弟的声音:“这帐篷顶上,虽说出了帐篷,却仍然在帐篷的范围之内的。我们可没到别的地方去。”

    听到这里,万临山、杨昌乐二人都长吁了一口气。万临山道:“奇怪。她们是军师的亲姐姐,温姑娘还担心她们骨肉情深,一时冲动呢,看这样子她们怎么不急呀?”

    杨昌乐道:“或许她们的漠不关心是假装的。在老夫看来,她们定是想哄得温姑娘放松看管,然后想偷偷地进城救人。”

    “嗯──有道理!”万临山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

    次日,温玉华、雷招弟、雷再招携带精钢盾牌及长短兵器,率领中军展示军仪的百名骑兵小队来到青城山。

    “两位师妹,”温玉华指着建福宫门内大声问道:“你们看,第三进的大雄宝殿怎么变成三皇殿了?”

    其实三皇殿远在山上,在建福宫门口根本就看不见。然而雷招弟却应道:“师姐有所不知。这青城山近年来了个老道,说是要创立什么天师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老道一串名。想必就是那个老道改的名字。”

    温玉华拉住马缰,道:“我辈修炼之人,遇佛磕头。遇观进香,乃是本份。走,我们进去看看。”

    雷招弟、雷再招跟着下了战马。雷再招对骑兵队长谭新竹吩咐道:“你们小心?***颐堑恼铰恚�绕涫俏艺馄ィ��丝墒桥獠黄鸬摹!币蛔�罚骸鞍ォぉさ鹊任摇!弊飞侠渍械埽�按蠼闵砩洗��嗣挥校俊?br /》

    就这样,三人说笑着进了建福宫。

    温玉华驾轻就熟,很快就找到了张道凌。

    “天师洞内,我本不该与道长谈世俗的事情。”在完成了香客与道家的通常礼节之后,温玉华立即地向张道凌说道:“但事出突然,又相当严重。我不得不向道长讨个主意。请道长务必允许。”

    “本来我是不许的。但不许又有何用?姑娘武功高强,手握兵权,贫道又怎么拦得住?三位姑娘,请往这边来。”

    张道凌领着三人,转弯抹角,来到一间小石屋。没有唤道童奉茶,四人就这样坐了。然后,张道凌说道:“天下纷纷,都为名去;世上扰扰,皆奔利来。有所求,必有所忧,贫道既未能让姑娘放弃所求,又怎能让姑娘放下烦忧?姑娘有什么话,这就请讲吧。”

    “打扰道长清修,实是不该。来,招弟、再招,你们也来行个礼。”

    “勿须多礼。”

    “我要说的有两件事。”温玉华多行一礼,这才说道:“四川万万民众,选五百人作为代表;五百人中又有四百多人一再连任。这闭合堂到底能否代表百姓,一直是我们的担忧。最近,他们又借口为了能随时调解官府各司的纷争,成立了常执会。常执会作为一种常设机构,直接凌驾于官府各司之上。雷绝招曾说,常执会九名执事相互辄斗,很快就会变作一个人。这样一来,就有违当初张永大人设立闭合堂的初衷了。

    “继闭合堂成立常执会之后,官府其余各司也相继成立了名称各异的常执会。然后,功劳由具体的官员担当,过失就推给了常执会。由于法不责众,就形成了有功无过的局面。因此,第一件事,我想问道长常执之会是否应该取消。

    “第二件事,是为了两位军师。从二月出兵到现在,经过了九个月。四川军队在两位军师的率领之下,兵力从十五万增至八十五万。在不伤一兵一卒的前提之下,我们逼降了吐蕃、西夏两国。此外还强行请到了龟兹、回纥两国的储君作为人质。与大理打过一仗,当时道长就在城内。详情想必知道。本月初,大理已送来了降书顺表,现在尚未接管。两位军师的功绩,说盖过日月,实不过分。

    “是非,来源于情海战役。那是一个纵横三四百里的冰湖。我军当时把吐谷浑全**民和西夏军队引到湖心的一座山上。然而,当我们顺利逼降了西夏军队之后,火山突然爆发。在两位军师的调度之下,我军全体将士包括西夏降兵在内全部脱险,而吐谷浑百万军民却只有三百余人逃出性命。

    “那是个意外,真的是个意外。但是,为了整顿军心,为了有利于今后的战争,两位军师故意散布言论,就好像吐谷浑全**民是死在四川军队的手里一样。

    “这一次,我军南下接收大理,经过成都。闭合堂常执会假借百姓想瞻仰军师之名,将两位军师诓进成都,然后软禁了起来。此外,他们还处处设置障碍,干扰军队的行动。连啄木鸟的焦任,也公然与军队反目。今日之所以到此,就是因为闭合堂要我到后山接回圣驾,而路经此地。他们就是要我离开大军,好杀了我这个总指挥。在解除军队的威胁之后,他们必将对两位军师下手。针对这种情况,我已经向江湖营健儿说出了啄木鸟的弱点,并对刑司的莫正仪宣称,如果闭合堂不放军师出城,早晚我必将成都夷为平地。但那只是说说而已,我根本就不能那样做的。到底怎样才能救回军师,还望道长指点。”

    张道凌听了,却似乎并不震惊,只问:“你所说的军师,就是她们二人的妹妹?”三人点头示意。张道凌道:“你二人尚且乳燕出谷,雏莺展翅。你们的妹妹自然比你们还小,怎么就有如此之异能,莫非是曾经拜了什么高人为师?”

    雷招弟欠身答道:“回禀道长,他们没有另外拜师,学的是家传的武艺。”

    “道长问的是兵法,不是武功。”温玉华道:“这个问题我也很想知道。”

    雷招弟踌躇了一下,答道:“我家重男轻女,没有请教书先生。不过我家很有钱,三妹四妹她们自己就买了很多书。也许,他们的兵法是从书中学来的。”

    张道凌点头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本书就能提供一只观察世界的眼睛,提供一种看法。不过,且不说盗世欺名之作,就只论名家之经典,亦不乏相互冲突和自相矛盾。能够在浩瀚的书海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两位军师的确是天降奇才。”继而话锋一转,又道:“贫道想知道的并不是这些。一门学问,到了极高的境界,其本身就有很大的吸引之力。然而,在学习的初期,却懵懵懂懂,百事不懂,味同嚼蜡。两位军师小小年纪,不可能立下什么济世救民之宏愿。在没人督促的情形之下,不知是什么力量,促使她们刻苦钻研、坚持不懈的?”

    雷招弟答道:“道长说的这些学问太高,我听不懂的。”

第二卷 第499章 一朵云袖

    第499章 一朵云袖

    温玉华道:“师妹。绝军师咬文嚼字你尚能听懂,道长的话深入浅出,你怎会不懂。莫非有什么隐情?”

    雷招弟忙道:“没有没有,怎么会有隐情。”

    雷再招解围道:“她俩太好强,又打不过我们,于是就只好学习兵法。”雷招弟接着附和道:“对,对。争强斗狠,是她俩一贯的德性。”

    温玉华道:“那么辛苦,是给谁看的呀?”

    雷再招道:“给爸爸看呀!爸爸总想生个儿子,我们就是要给他看看,闺女也不是好惹的。”

    “好了。”张道凌打断三人的闲扯:“现在大家都放松了。让我来回答温姑娘提出的问题。

    “温姑娘提出的问题有两个,两个问题的根源却在一处。也可以说,这本来就是同一个问题。军师之事,看起来是因为情海战役,实际上也是闭合堂及各司领头之人权力斗争的结果。

    “从道理上讲,五百人组成的闭合堂本来是能够代表万万民众的。但是五百人的筛选很成问题。时间一长,筛选的标准便趋于固定。标准固定,人员也随之固定。人员固定之后,慢慢地就有了特权。有了特权,他们就不能代表民众了。早些时候,贫道对此就有所察觉。只因为另无他法,也只得由它。

    “常执之会,一望可知乃是不详之物。它是闭合堂成员演化为权贵之后所产的怪婴。其实这也难怪,有这样的母亲,就会有这样的婴儿,就会有谋暗军师这样的举动。对这样的事情,你们现在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自然,这不是长久之计。就像洪水一样,这里堵住了,它又会从别的地方钻出。惟一的办法是疏导,也就是想出更好的治国之法,釜底抽薪,彻底改变现在的局面。然而贫道无能,却无计可施。只能任由妖魔横行天下。”

    “难道,”温玉华道:“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

    张道凌道:“谈何容易。千百年来,多少人殚精竭虑,想要探寻真正的治国之法。贫道何能,自然也未能寻到。不过,天生两极,阴阳交替。乐极生悲,否极泰来,阴阳总是不断地进行着转化。也许就在无望之时,能盼来久旱之雨。”

    温玉华立即问道:“莫非道长新近又结识了什么奇人?”

    “你先别急。”张道凌道:“是有这么一个人。其实这人到底是否能行,贫道也只是猜测。”

    “那他定然风度高雅,谈吐不凡,曾经与道长讨论过治国之道了?”雷招弟问道。

    张道凌道:“他是来求我的。当时他卑躬屈膝。看不出应有的风度。他说他有治国的良方。是何良方,贫道却未加询问。”

    雷招弟道:“那,道长凭什么认为他的方法可能很高明呢?”

    “那是因为,他说他的方法能够保国九十年。”张道凌道:“贫道依稀记得,当初张永尚以为自己的方法能够保国千年。就凭他这点自知之明,贫道就猜测,他可能就是我们的希望。”

    “既然如此,又为何不加询问,就把他给撵走呢?”雷招弟道。

    “不经磨难,不成大器。我已给他设下难题,要考一考他。”张道凌道:“他如果经受住考验,方有长谈的必要。若经受不住,谈之无益。”

    雷再招道:“不知道长给他设下什么样的难题?说不定还难不住我呢。”

    “是吗?”张道凌道:“他要贫道以天师道的名义重新出山,我就要他去请尊师出任天师道的副教主。”

    请无玫出任天师道副教主,雷再招可万万不敢,当即吓得吐了吐舌头。

    温玉华道:“不过,师父与道长一向交好,万一我师父不加刁难,一下子就答应了呢?”

    张道凌道:“这个倒不用担心。那人刚走,你师父就来了。原来你师父早就在暗中得知了他的一举一动,已经知道了此事。肯定不会轻易答应的。那人昨日刚去,你们现在上山,应该还能碰上。”

    “我可要仔细瞧瞧这人长的什么模样。”雷招弟道。

    张道凌又道:“说起这人,你师父还知道他的家底。他就是峨嵋派掌门渡元禅师,也就是曾经化名李舜,聚众造反,后来被王济恩打败的那位。”

    “哦?”温玉华想道,原来只是败军之将。不过又想,能战者如雷又招、雷绝招却不能治世,能治世如张永却不能打仗。看来天生万物,各有所长,也不能轻易否定。于是说道:“此人曾经聚众谋反,劣根难除。倘若他纠集一帮人马,硬逼道长答应,可不好办。”

    “此事不同彼事,姑娘不必担心。他既不是谋财,又不是害命,他是要贫道领头做事,这是没法硬来的。他的确有一帮随从,想必是峨嵋派的僧人。其中一人,武功十分高强。尊师说,就那人的武功看来,定然是容高作、元信、言寿风、席大猷其中之一。”

    容高作已经作古,言寿风正在军营,元信是僧人,就只剩下席大猷了。但席大猷在大理爵封显德公,也不大可能。

    雷再招惊叫道:“遭了!是谁都不要紧。但如果他们与焦任、闭合堂联手就不好办了。”

    “那,我们快走吧。”雷招弟亦站起身来。

    温玉华尚在考虑就这样匆匆地走是否有些失礼,张道凌站起身来。打了个稽首,道:“无量寿佛。贫道不送。”

    赶到“又一村”的时候,天已经黑了。由于再往后道路崎岖难行,温玉华等人只好选择住下。

    次日,天刚蒙蒙亮,众人便上了路。因为没有任何一户人家有能力照看这么多的马匹,所以还留下了三十名骑兵。

    白云洞、幽谷飞泉、双泉水帘洞……沿途的景色在温玉华等人眼中视若无物,就连原名为玉华池的yu女池,也没有驻足留连。

    一路急行,终于看到了静栖观。不知焦任及闭合堂一干人与峨嵋派渡元联手没有,故此还不能松劲。

    尚未走近,即听到从村头传来的说话之声。温玉华当即下令慢行,仔细倾听。

    听一个声音说道:“你们看,这‘拨开日月才露星’,不正是老夫的字号吗?”

    有人反驳道:“安知不是先有对联,然后才有你的名字?”

    先前那个声音说道:“就依你所说之言。但这上联之中隐藏着仙姑的名讳却是不争的事实。下联之中,若不是老夫的字号,却又是谁?总不能说,静栖观的对联不够工整吧。”

    听到这里,温玉华收了神功,不再往下继续听了。转头说道:“有人正在争执。不管是什么,只要没有联起手来,就是好事。”

    雷招弟道:“一大帮武夫怎么在讨论什么对联?”

    “走过去。就知道了。”温玉华道。

    村口近百人分作两起。人数较多的一边是焦任等一伙啄木鸟。另一帮身着道装之人全不认识,可能是想打天师道旗号的峨嵋派门徒。大内侍卫均不在这里,多半正守在皇帝身边,防止敌人调虎离山。

    此时,在啄木鸟和峨嵋派两帮人的后面,均有人跌坐在地,手足缠布,已经受伤。这说明两帮人已然交过手了。

    见到温玉华三人和七十名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