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主三国-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

    “这是一场必胜的战争。”雷绝招语气沉重地道:“这样的战争,自古很多出名的将领都不愿打。打胜了,是理所当然的,是水到渠成的;如果一不小心打败了,一世的英名就付之流水了。

    “我不知道各位是不是喜欢打必败之仗,总之这世上确实有人喜欢。必败之仗打起来很轻松,败了,是理所当然的;万一胜了,就有可能成为英雄。

    “其实,那样的所谓转败为胜的大英雄,根本就算不上善于用兵的人。就像能看见日月之光不能算眼睛很好,能听见雷霆之声不能算耳朵聪慧一样。真正善于用兵的人,在打了胜仗之后。既不会显露出足智多谋的声誉,也不会表现出孔武有力的战功。他们之所以能取得战争的胜利,是必然无误的。之所以必然无误,是因为他们所采取的策略早就为必胜打下了基础,他们战胜的是在预料中早就已经失败的敌人。这就像我军目前所面临的大理军队一样。

    “也许有人会认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才有辉煌壮丽的境界,就算失败了,也是悲壮的。就像江湖好汉心中所想的,只有打败比自己更加强大的敌人才能显出英雄气概,对手过于弱小,反而兴趣大减那样。但是,战争不是为了显示精神的伟大,也不是为了炫耀英雄的风姿,战争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利国安民,为了自保,为了全胜。只要能够实现这一最终的目的,任何平凡的战争都是伟大的,每一位参战的士兵都是英雄。

    “因此,我希望各位心中不要有顾虑,要激励兵士,振奋军心,我们就是要打必胜之仗,我们就是要打败必然会失败的敌人。我们无愧于心。”

    人往往死于他不能胜任的事情,败于他不熟悉之事。所以用兵的方法,应以教练和训诫为先;应提前预测下一阶段即将面临的战争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一个人熟悉了战法,教会十人;十个人学习了战法,教会百人;百人学习了战法,教会千人;一千人学习了战法,教会全军。以我之近待敌之远,以我之逸待敌之劳,以我之饱食待敌之饥饿。圆阵变为方阵,不动变为振起,行进变为停止,左队变为右队,前队变为后队,分散变为集中,密集变为疏散,每一种阵法都教会士兵,这就是将领的基本任务。

    继三月下旬吐蕃驻雪山军队加入次主力军之后,四月中旬,机动军也并入次主力军。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吐蕃士兵已经适应了四川平地的气候,四川士兵也能在雪山之上行动自如。全体将士均已熟悉坐、作、进、退的号令,能根据旗帜的指挥而离、全、聚、散,听金鼓的声音或进或退。这样的军队投入战场,势必锐不可挡。

    在将领方面,来自吐蕃的洛追坚参、本钦、班智达三位将军都是百里挑一的好手,三人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四川自行培养的三名监军亦有运筹帷幕、决胜千里之能事。再加上用兵如神的王济恩,既能冲锋陷阵又能带兵的尊重,还有武功绝顶的万临山及泰山派、华山派一干江湖异人,可以说能人异士,济济一堂。犹其重要的是,他们上下一心,精诚团结。这样一帮将领,还有什么样的军队不能驱使?

    然而,成都城内与皇帝随行的军队却是临时拼凑而成的。他们虽以剑南驻军为主,但还是有将近一半的人马来自山南、江南各地。这支部队的训练,比起次主力军来说,就相去甚远了。其中,来自山南、江南的将领还有可能不听从邓薛关的调遣。

    以上这些,就是我方军队的基本情况。

    敌军来自大理。大理属于次高山地区,士兵的体力普遍比较好,但平地的冲锋却没什么经验。

第二卷 第468章 清泉流齿

    第468章 清泉流齿

    大理士兵的训练。大致上可能与剑南军队相当,但他们还占有体力上的优势,其作战能力不可低估。大理军队的弱势在于将领。其主帅杜闻秀曾经转战南北,善于用兵而又经验丰富,是个厉害的角色。但杜闻秀的身份是接受招安的降将,这就为他们的帅将猜疑埋下了伏笔。这种猜疑在顺利之时不会显露,一到困难的时候它就必然****无遗。

    这些,就是能够侦察到的敌军的基本情况。

    所以雷绝招命令道:“敌军元帅与将领之间有可能出现矛盾,有可能互相猜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当然要进行离间。另外,我军还可以派出使者向敌军求和,借以松懈敌军的防备。趁敌人答应了某些条件,对另一些条件还在犹豫的时候,突然发起攻击,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离间、求和,两项实为一项。只要求和的使者做出秘密的姿态,却只对敌军元帅说些无关紧要的话,就能达到离间的效果。能担此重任者,非万临山莫属。”

    于是,五月十一日,万临山带着一千士兵逼近了成都西北的营门口。

    成都乃四川的首府。自然十分繁华。但自从二月二十日下令疏散外城居民之后,紧跟着拆除了外城所有房屋,成都便缩小了规模。随后,又对内城城墙作了整修,只留下东西南北四门出入,以利防卫。

    现在,大理军队主要就围在四道城门的外面。

    兵法虽说,围师必缺。但那是指必胜的包围,是为了防止敌人困兽犹斗的。而现在,成都城内兵多粮足,败象未露,为防敌军出城绕道攻击自己的侧翼,就应该全部围住了。

    是日晨,负责进攻北门的将军韦富阳遣人来报,从西北来了一小股敌军。杜闻秀当即传令,从进攻东门、西门的军队中,各抽调一万五千人马北上,由甫石良和周泽国分别率领,迂回到敌军侧翼,侍机包抄。然后,杜闻秀带着亲兵,来到了韦富阳军队的北沿。

    万临山见到敌军亮出帅旗,这才打马越众而出,迎了上去。远远的,万临山便提气唤道:“闻秀兄别来无恙乎?”

    杜闻秀纵马出列,问道:“万兄率兵到此,可为践单打独斗之约而来?”

    “非也。在下此来。还是为了送信。”万临山道:“不过这次的信,是送给杜兄的。”说完,万临山掏出一支箭,伸左手三指折去箭尖,绑好了信,然后射向杜闻秀。

    杜闻秀接住来箭,抽出信件,展开。上面写道:“字谕大理国元帅杜兄:兵者乃凶器,战功源自白骨。为免殃及百姓,肯请杜兄即刻息兵。杜兄若是应允,我方保证不派兵追击;我方另补偿杜兄粮草十万石,于西昌交割;并于此后一年之内,不向大理报复。此谕,雷绝招、尊重。”

    对于尊重,杜闻秀久闻其大名。此时见尊重名字下面虽然盖有帅印,但却排在印鉴还是只一个绝字的雷绝招之后,显然职务比雷绝招低。于是问道:“素闻川军乃温玉华当家,不知其如今安在?”

    万临山答道:“川军由温姑娘当家不假,但却由雷又招、雷绝招二人作主。”

    经过一问一答的缓冲,杜闻秀对于求和之事已有了思考的余地。成都屡攻不克,军队已经疲劳。自己本来就有些想退兵,对方求和,乃正中下怀。但对方虽是求和,言语中却不客气。补偿粮草,还要在西昌交割。此外,一年平安之期也太短了。于是,杜闻秀问道:“如果我军不要四川补偿粮草,可否多得几年平安。”

    “什么?”万临山装作没听清楚,打马前行了一段。为防杜闻秀起疑,万临山下马步行,到了杜闻秀近处。听了杜闻秀重复问话之后,万临山小声答道:“实不相瞒,雷绝招如今还未满十七岁,只是个未出阁的小姑娘。小小年纪,考虑不周,事前并未交待在下。杜兄之意,在下只好回禀之后,再作答复。”

    “那就有劳万兄了。”

    “为黎民百姓免受战争之苦,些许奔波,何足挂齿。”

    杜闻秀回归本阵,当即派出三人。其中两人负责唤回包抄的甫石良和周泽国两路人马,另一人招唤其余将领到北面商议。然后,杜闻秀向韦富阳、步贤寓两位将军简单地说了一下四川求和之事。韦富阳道:“不如派探马跟踪,找到雷绝招驻兵的所在,然后再相机行事。”杜闻秀道:“算了。那万临山武功高强,一般的探马却瞒他不过。”

    一顿饭功夫之后,大理诸将全部来到北面。杜闻秀先客气了几句,然后将川军求和之信传阅诸将。

    甫石良说道:“什么‘字谕、此谕’,太霸道了点吧。”

    杜闻秀道:“目前四川新人辈出。那雷绝招才十六岁多一点。不知朝庭礼仪。此等小节,诸位不必介意。”

    韦富阳道:“对方许诺的粮草为何不就地交割,而要指在西昌?这其中恐怕有诈。”

    步贤寓亦道:“一年内不报复,时间也太短了点吧。”

    众将议论纷纷,然后声音逐渐低了下去。周泽国才道:“却不知元帅是怎么想的?”

    杜闻秀干咳了两声,道:“我军围成都已有一月。成都军队坚守不出,我军久攻不下,进退维谷。如今我军将士均已疲惫不堪,挫伤了锐气,已失去了攻城掠地的能力。而国内也因为我军长期陈师在外而吃紧。因车破马死,以及盔甲、弓箭、戈矛、盾牌、牛马、战车等等耗损,致使国内物价飞涨;国内物价飞涨又致使百姓钱财枯竭;百姓钱财枯竭,就难以应付各种赋税和劳役。兵力日益耗尽,财力日益耗尽,国内日益空虚。兵贵胜,不贵久。现在的确已到了应该退兵的时候了。对方求和之信,等于是给我军一个退兵的理由。因此,我认为,我军应珍惜这个机会,稍稍讨价还价之后就立即撤军。”

    步贤寓问道:“我想,除了补偿粮草之外,川军恐怕还另外有什么表示吧?”

    杜闻秀道:“步将军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我也就随口这么一问。”步贤寓话锋一转,继而又道:“不过。我还真的想知道它究竟是有还是没有。”

    “自然是没有。”杜闻秀道。

    步贤寓点头道:“好,好,好。自然是没有。我们自然也是相信的。不过,那个什么万临山下马走到元帅的跟前的时候,却不知他说了些什么?”

    杜闻秀答道:“他那时候只是说,他们的军师如今还未满十七岁,只是个未出阁的小姑娘什么的。”

    “哦,”步贤寓点头道:“原来万临山在为元帅您做媒呀。这自然,我们自然也是相信的。”

    杜闻秀顿时大怒,喝道:“你放肆……”

    “怎么?我弄错了么?”步贤寓道:“莫非万临山不是在为元帅您做媒?如果是那样,只消元帅您说一声。我们自然还是相信的。”

    杜闻秀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旁边韦富阳喝道:“步将军言语中休要再冲撞元帅。我们做下属的,怎么能随便议论上司的家事?”

    甫石良在一旁笑道:“步兄真是鲁莽得可以。对方军师与咱们元帅素未蒙面,是美是丑,都不知道,元帅怎么会答应?再怎么说,也得相看相看啊。哈哈哈哈。”众人随之爆发出一阵笑声。

    “砰!”的一声,众人以为是杜闻秀愤而拍案,均止声观望,谁知却不是。这时,负责进攻南门的将军单柘林说道:“城内好像有鼓声。你们听到没有?”

    负责进攻南门的监军庖西田说道:“对方该不会利用我们不在那里而趁机杀出城来吧?”

    甫石良笑道:“城内是天朝皇帝的军队,根本就不知道川军与我们议和之事,怎么可能趁机出击?”

    韦富阳道:“甫兄之言有理。这么多天,他们都坚守不出,绝不可能刚好在这个时候出击的。”

    杜闻秀拍了两下手掌,然后道:“大家静一静,小心为上。还是听一听吧。”

    众人这才屏声禁息,仔细倾听。朦胧间,却是北面传来了鼓声。杜闻秀道:“糟了。对方议和,恐怕只是为了消除我军的戒心。甫石良、周泽国,你二人还是原班人马,从原路进行包抄。步贤寓注意成都北门的动静,防止敌人内外夹攻我军。其余诸将,且随本帅上阵观察敌情。”

    甫石良等三将领命而去。杜闻秀率领剩下五将来到阵前,待敌军走近之后一望,却原来只是一支千人鼓队。

    其实单柘林并没有听错,成都方向的确有鼓声,只不过后来被自北而来的千人鼓队掩盖了而已。

    自从大理军队围城以来,川军一直没有截击他们的粮草。这是因为如果断了他们的粮草,就等于是逼他们向百姓掠夺,源自爱护百姓的一般原则。然而,此原则却不能过分。在一般的行军途中及战斗结束之后,军队确实不能践踏百姓的庄稼;而在战斗之前的埋伏、转移及战斗之中的前进、后退之时,却是不能考虑百姓的庄稼的。该冲锋的时候,不管前面有庄稼还是房屋,甚至是突然出现一个小孩,军队也要照冲不误,不能因小利而害了大局。四川刑司对强盗挟持人质的法令。即不接受任何要挟,在这一点上,意义是相同的。

    次主力军留下三万守灌县之后,其余十二万军队南下。其中,主力作战军队十一万人分作五队,雷绝招亲率三万,王济恩及三位监军各率两万。另外一万人又分作三个三千人的冲锋队,由三位吐蕃将军率领。

    根据雷绝招的调遣,监军纪波明和敖闻喜二人各率两万人马分别埋伏在成都东北的龙潭寺和西北的苏坡一带,其任务是阻挡杜闻秀北面的主力军。监军敖闻喜和王济恩各率兵两万绕道桂溪、保和两地,进攻南门和东门外的大理军队。雷绝招自己亲率三万军队自成都西南花红院方向杀入,居中策应。

    兵法云:“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兵法又云:“若五倍于敌,则三术为正,二术为奇;三倍于敌,二术为正,一术为奇。所谓一以当其前,一以攻其后也。”现在川军两倍于敌人,城内城外又正好各有十余万,似乎本身就已经符合兵法的‘倍则分之’、‘内外夹击’的道理了,就不需要作进一步的部署了。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

    以围棋为例,在棋盘中央,要围住对方一颗子,自己需要有四颗子。十则围之就剩下了六颗。若要围住对方相连的三颗子,自己则需要捌颗。按十则围之的说法,就剩下了二十二颗。这种死板的战法,必然使自己很多兵力闲置,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古时的战争,当两军相遇之时,其战线首先是一条直线。然后由于各处力量对比的不平衡,勇猛一些的士兵冲进了敌阵,直线被逐渐拉弯。再后,勇猛的士兵冲进敌阵之后,三面受敌,处于不利地位,就慢慢往后退却或者被敌人杀死,曲线又重新被拉直。整条战线便一直重复着弯曲、拉直、再弯曲的过程。后面的士兵,被前面的士兵所阻挡,冲不上去,往往被闲置起来,要等到前面的人战死之后,自己才能冲上去继续寻死。

    这种典性的战争属于消耗性的战争。双方的作战能力虽然要起一点点作用,但它主要消耗的还是双方的兵力。

    后来,兵法家们认识到了这种战争的危害,就不停地思索,怎样把敌军放入自己的阵中,在局部造成以众击寡的优势。慢慢地,应用一些固定的战濠、工事组成的天门阵、八门金锁

第二卷 第469章 连溪绿暗

    第469章 连溪绿暗

    阵等种种阵式就应运而生了。这些阵式。由于事先考虑不当,其本身大都留有或大或小的破绽。其实它们最大的破绽,还在于敌军有可能根本就不来应战。

    两军相对,讲究的是攻敌不得不防。你虽然排了个阵式,敌军完全可能改道进攻你的国都或重要城邑,等你匆忙赶去救援之时,阵式就完全没有用了。

    蔽橹,指具有大盾牌的四轮车。它用桃木制成,外蒙生牛皮以抵挡弓箭,其内部除了马匹之外,还可以容纳士兵十余人,通常用以掩护军队接近城墙。偏厢、鹿角都属于战车。它们的防卫能力虽不如蔽橹,但它们所载的士兵能够挥刀、射箭,其攻击力却又强了几分。蔽橹在前,偏厢、鹿角紧随其后,这样就形成了一支冲锋的队伍。此次解成都之危,雷绝招总共派出三个三千人的冲锋队,分别由三位吐蕃将军率领。洛追坚参、本钦所率两支冲锋队各自依附成都东北面的纪波明和西北的敖闻喜军队,准备对大理军主力发起冲锋。班智达所率的冲锋队则在王济恩所率军队之前,首先对东门外的大理军队发起冲击。大理将军单柘林所听到的,实际就是班智达所率冲锋队的鼓声。

    在雷绝招看来。战争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冲击、切割、包围的过程。第一步,派出冲锋队向敌军发起冲击,在杀伤敌人的同时,主要的目的是冲乱敌军的队伍。第二步切割,利用敌军队伍混乱的时候,以主力作战部队将敌军切割成兵力相差悬殊两个以上的部分。第三步,以自己六七成兵力抵挡住敌方的九成兵力,以自己三四成兵力对敌军剩下的一成兵力形成包围之势,尽快地消灭或俘虏这一成敌军。冲击、切割、包围三个步骤每重复一次,胜利就近了一分。自从驻四姑娘山的吐蕃军队归降之后,每日的训练就是冲击、切割和包围,现在是实战当中的首次运用。

    为了观察冲锋队冲击敌军的效果,分出的五个作战部队均携带一个攻城用的高塔。统帅站立高塔之上,居高临下,双方形势一目了然。

    由于冲击、切割、包围的要求对于军队的进、退、聚、散、停、转等行动的指挥十分复杂,次主力军改变了闻鼓而进、闻金则退的传统方式,启用了锁呐,用曲调来指挥军队。

    十五名江湖高手则用来紧急传信。当出现某些复杂的局面,锁呐曲调指挥不了的时候,这些江湖高手便派上了用场。十五人中,军队五人,冲锋队三人,五人作为机动,最后两人,则是留给尊重和万临山的。

    在班智达所率冲锋队冲击东门外的大理军队之后,尊重、万临山二人紧随冲锋队,掩近城门。传达雷绝招的号令。城内邓薛关打开城门,许邵阳、芮抚远、鲁旺水、岳彰武四将各率一万多剑南军队杀出城来,接应川军。然后,许邵阳、岳彰武两支军队改由尊重指挥,芮抚远、鲁旺水所率兵马则归至万临山麾下。这两支总共约五万人的军队,主要的任务是包围小队大理士兵、押送俘虏入城。成都城内来自山南、江南的四万多士兵则负责接收和看管俘虏。

    大理军队共一十三万,东南西北四门各有三万余人,兵力大致相当。在杜闻秀从进攻东门、西门的军队中,各抽调一万五千人马,由甫石良和周泽国率领,分路包抄北面的千人鼓队之后,就变成北面六万,东西各一万五,南面三万了。犹其糟糕的是,东西南三面的大理军队都无领兵之人。

    班智达所率冲锋队最先发难,冲击东门。东门一万五大理军队顿时大乱,几趟冲锋之后,大理士兵死伤逾千。正在吃紧之时,近五万剑南军队又冲出城门,王济恩率二万川军亦同时杀到,几次冲锋、切割、包围之后。东门一万五大理军队战死两千余人,剩下一万三全部被俘。这时,还不到一袋烟的功夫。

    紧接着,班智达的冲锋队在先,王济恩二万川军居中,近五万剑南军队在后,全部自东门而入,自成都城内,抄近道转而南下,打开南门冲出。雷绝招亲自率领的三万川军则在城外接应。一番砍瓜切菜,杀敌五千,俘获一万八。有大约七千名大理士兵逃离了战场,雷绝招为了抢时间,未作理会。

    南门之后,兵分两路,分别从城内城外转至西门。结果西门这边,敌军逃跑更多。总共算来,只杀死一百多人,俘虏四千多人,剩下一万多名大理士兵全部逃走了。

    尽管让许多大理士兵逃跑了,但重要的是在北面的大理诸将尚未醒悟过来之前就解决了战斗,所得大于所失。

    雷绝招看看时机已到,拿出一颗用新药制成的、需要引线的霹雳弹,绑在箭上,然后点燃引线,挽弓向天射出。

    锣鼓喧天,震耳欲聋。时而像高山滚石,时而如浪涛奔涌,时而似晴空惊雷。时而舒缓。时而急促,不停地变幻着节奏,不断地改换着色彩。迷住了大理诸将,也沉醉了大理的士兵。

    忽然,鼓声嘎然而止。千人鼓队领头之人遥遥地向大理诸将行了个礼,然后率队退去。

    步贤寓本来负责观察成都北门的动静,但也被千人鼓队吸引了过来。这时,见千人鼓队退去,步贤寓叹道:“遇文王,奏礼乐。如此精彩的礼乐,还是头一次看见。看来,川军求和还真有些诚意。”

    韦富阳道:“步兄言下之意,到底是有人做媒,还是没有人做媒?”

    “去你的。”步贤寓推了韦富阳一掌,然后转移话题说道:“甫石良和周泽国又白白包抄了一趟,回来恐怕要发脾气了。”

    “管他的。”韦富阳摸了摸肚皮,“该吃饭了吧。”

    步贤寓使了个眼色,低声道:“别忙。等他们走了之后咱们再吃。”

    正在这时,士兵中忽然涌起了一阵喧哗。二人抬眼一望,刚好看见洛追坚参的车队冲了过来,自己的士兵则纷纷闪避。正没主意之时,另一边也响起了鼓噪之声,原来是吐蕃名将本钦指挥的车队杀到。二人慌忙重新上马。对视了一眼,却都不说话,都没有主意。

    正在紧张之时,杜闻秀的声音传了过来:“躲进树林,躲在拦马杆之后。”二人一想,不错。立即约束乱军,涌向西北面的一小片树林。

    刚刚跑近树林,林中却万箭齐发。有埋伏。步贤寓骂道:“他**的,又中了杜闻秀的瞎指挥。”韦富阳道:“干脆躲到城墙根下。怎么样?”

    二人打马回转,带领部分乱军,转到北门。谁知北门却突然打开。班智达所率的车队冲了出来。步贤寓喊道:“他**的!我们两兄弟不要被冲散了。”韦富阳远远地一眼看见旗牌官,忙叫道:“旗牌官,到这里来。”一边转头对步贤寓说道:“步兄莫慌。旗牌官来了就能够指挥了。”

    这时,从四方八面拥来了成千上万的川军。川军跟随着三个车队不断跑动,带动了大理士兵。旗牌官不但没能过来,反而更远了。韦富阳道:“步兄,不能等了。我们冲过去找旗牌官吧。”步贤寓道:“好。”

    二人打马,迂回、曲折,经过好一番功夫,终于冲到旗牌官面前。“把旗子给我。”韦富阳道。接过旗子,却原来是杜闻秀的帅旗。帅旗的用法与自己的将旗完全不同。韦富阳掷旗于地,叹道:“倒霉,是杜闻秀的帅旗。”

    步贤寓正欲接话,突然听到有数人喊道:“抓住杜闻秀了!”“杜闻秀投降了!”“杜闻秀投降了!”

    二人正在发愣之间,忽听身旁有人喝道:“放下武器,下马受降!”抬眼瞧,原来是尊重率军已经将自己三人团团围住。尊重与席大猷单挑,两败俱伤,二人曾亲眼所见。眼下四周都是对方的人,自己这边就只有三人。“唉!”韦富阳长叹一声,扔掉了手中的宣化斧。步贤寓道:“韦兄宽心。输给尊重,还也不算丢人。”随即也扔掉了手中的长枪。

    五月十三日,华山派掌门卓司前等五位江湖高手将杂政司负责接收吐蕃政权的要人护送上路。余下诸人则忙着清点战果。

    此仗川军共阵亡四千余人,伤二万余人,无人失踪;剑南军共阵亡七百多人,伤五千多人,失踪一百多人。两军总共损坏各种战车四百多辆,战马死去一千二百多匹,盔甲损坏两万余套。损失辎重折合五万四千交子。

    大理军队总共阵亡九千余人,被俘八万四千余人,逃亡四万余人。被俘士兵中,有伤者二万余人。缴获大理军队粮草辎重折合七千交子。

    以上敌我双方伤兵共计四万八千余人,需要耗费药材折合一万交子。其中轻伤三万余人,养伤三日之后能够重新归队。重伤一万八千人,则暂时转给医馆司处理。

    尽管是大获全胜,但还是亏空了五万七千交子。这便是富国对穷国的战斗。

    因大理元帅杜闻秀,将军甫石良、周泽国及四万士兵逃亡在外。为策万全,雷绝招顺利地将皇帝请上了青城山的静栖观。大内侍卫乌甘棠被救出,与其他侍卫一道护驾随行。

    不知什么时候,张永悄悄地返回了青城山建福宫。自然,雷绝招也没有派人寻找。

    庆功宴上,雷绝招说道:“此仗之胜,在于号令之统一,在于每一个统帅的权宜机变。来,让我先敬王公公一杯!”

    这一天,雷又招偕同付晋宁等工匠亲自到发现毒水的地方进行勘察。此时毒水已漫至盆地周围的山腰。七星山庄三庄主裴九连所说的山洞洞口早已被深深地埋在下面。

    “怎么样?”雷又招道:“用这些毒水,化去易贡藏布冰川,应该够了吧。”

    付晋宁道:“现在还不好说。小人得亲自验证一下。”随即,付晋宁派遣人手,绕道迂回,从七八个地方分别下到盆地,每次各取毒水一筒。付晋宁道:“待小人回去之后,一是看毒水燃烧的能力,二是看每筒的毒水是否一样。然后再回禀军师。”

    “哦,还得回去验证?”雷又招道:“难道这毒水就像火药一般,会爆炸?”

    付晋宁道:“不可不防。事关大局,还是小心为上。”

    “那行。走吧。”

    验证之后,效果十分理想。毒水燃烧的猛烈程度虽不及炸药,然而其经久不熄的特点却更合乎雷又招的心意。

    雷又招当即一声令下,江湖营全体出动,每人一根扁担,两个水桶,要将毒水洒在六百里易贡藏布冰川两侧的山坡之上。

    五百名高手负责六百里冰川,想来应该够了。但是,当雷又招亲自与江湖营一道,运了一次毒水之后,才知人手远远不够。于是,次日雷又招就进行了调整。

    当初侦骑队曾自茶雪渡过金沙江,经芒康、左贡,跨过澜沧江、怒江,到达吐蕃的然乌。雷又招曾记得芒康、左贡一带的横断山地区森林密布,树木特别成材。因此,雷又招派遣一万士兵与工匠营一道,携带相关工具,赶赴芒康。其中,两千士兵负责伐木,工匠营就地制作木桶及扁担,另外八千士兵轮流运送木桶扁担至波密。然后,雷又招对有毒水的盆地到冰川的沿途进行了分类,江湖营高手只负责各个山口及险要之处转运毒水,其余路程则由大军运输。

    如此一来,就快多了。至五月十五日,终于大功告成。

    却说那日吐蕃赞普谷卡巴与雷又招在阵前交谈完毕,转回通麦之后,就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