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主三国-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苍天保佑,然后,眼光立即转向搬迁到长奇的船坞上面去了。

    最后,全部运输完成。刘备不知道田豫出关北上的事情。不过,此事对于刘备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刘备的人马。暂时来说,已经安全。刘备觉得,短时间内,田润肯定找不到自己。

    由于这一次的转运,运送了很多粮食。一年之内,粮食是够吃的。长奇岛上,面积虽然大,但是在住了七万人之后,空闲的地方就不多了。靠种植,也是养不活自个儿的了。

    于是,刘备的军队最先需要掌握的一项本事就是捕鱼。这个捕鱼。不是用来交易的,而是用来自己食用的。

    长奇岛分为南北两个部分;两个部分都比较完整,而在中间,却突然破碎,形成了很多小岛。为此,阎柔提出,以鱼网,将中间小岛那一部分围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渔场。远海捕来的鱼,一时吃不了的,全部倒进渔场。在渔场里面,鱼不会跑掉,而且还能够自己生长繁殖,一举数得。

    ……

    阎柔提出的那个渔场计划是非常诱人的。但那个计划里面需要的鱼网却是非常巨大的。那样大的鱼网,依靠与冈崎大陆交易是无法得到的。只能让渔民出身的士兵们自己编织。

    于是,一部分士兵学习驾船捕鱼,另一部分士兵学习织网。这一支军队,有一点转民的意思了。

    回船捕鱼织网这些技术,上手都比较容易,但是要真正学会,真正做好,却非常困难。这还没有什么大的进展,阎柔又让士兵们学习游泳。要求人人都会游。不一定游得很远。士兵们学会游泳,目的在于,在海上战争中,落水之后,不至于立即被淹没。能够有一定的时候,坚持到救援的来到。

    在转运完成之后,长奇岛上的船坞就停止了小型战船的建造了。接下来就造那种新大船。新大船跟小型战船相比,投入至少大上十倍,从载重上看,产出只有三倍,而从安全上看,却远远不止三倍。新大船最大的不足之处,在于船舷较高,没有桨橹。而如果开设桨橹孔的话,就会影响底舱的密封。因而。就这样了,不改了。

    新大船的建造周期也要稍微长一些,大约是十五天造出一艘的速度。

    ……

    就这样一来二去的,冬季就到了。入冬之后,捕到的鱼就少了。又没有什么农事,刘备的军队也就闲了下来。

    这不仅仅是刘备的军队是这样,冈崎家族、歌田良家族也是这样。因而,很多战事都发生在冬季。在大汉,战事通常发生在秋收之后。而在这里,就再往后推迟了三个月。

    今年到底战与不战,谁也不能提前知道。不过,鹿本八东成功地在夭隅二久的死讯传到歌田良家庭之前,确立了菊佐为军队的主持。总算是完成了军队的变型。但是,新变的军队,战斗力肯定是赶不上从前的。

    歌田良家族也是这样认为的。歌田良家族并没有发动正式的战争,而是发动了骚扰性质的战争。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探试一下冈崎家族军队的战斗力究竟是增长了还是减弱了;如果是减弱了,又减弱了多少。

    ……

    有句话叫做“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歌田良家族想要骚扰一下冈崎家族,借口是很好找的。一个名叫下关的小地方,是歌田良家族和冈崎家族的交界处。这是一条海沟。双方隔岸相望。海沟的宽度不过五百步。距离是非常近的。

    在歌田良家族的北岸,驻有歌田良家族的士兵,地名就叫做下关。在冈崎家族的南岸,却并没有驻扎冈崎家族的士兵。没有驻扎士兵的意思,就是担心两家的士兵相距太近,引起摩擦。冈崎家族的士兵驻扎在那个地方往西十里之处,地名叫做十方。

    然后,这一天,歌田良家族的士兵就开船过来了。来了一船又一船,共来了五百名士兵。这五百名士兵大摇大摆走到十方冈崎家族军队的驻地,向冈崎家族军队提出交涉。他们说,他们歌田良家族的渔船,在返回的途中倾翻了。船上的鱼儿游到了十方这边。他们亲眼所见,被十方的冈崎家族的士兵们打捞起来了。因此,他们是来讨要鱼儿的。

    他们所说的这些,简化一下,就是讨鱼。既然是讨鱼,就涉及到讨要的数量。冈崎家族的士兵一问,他们回答,讨要五千斤鱼。

    ……

    五千斤鱼,在两个家族看来,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谁都拿得出,而谁都有点不愿意拿。再加上,冈崎家族住在十方的士兵人数是一千人。一千人守,你五百个人来讨要,能成功吗?于是,冈崎家族的士兵们拒绝了。

    既然拒绝了,当场就非打不可了。歌田良家族的士兵本来就是找茬来的。最前的关于鱼的借口根本就是站不住脚的。打一场之后,打第二场的借口就不再是鱼了。打第二场的借口,就是因为第一场了。歌田良家族的五百士兵立即就出手了。他们对于即将到来的失败早就有了心理上的准备。

    于是,一开始,歌田良家族的士兵占上风了。随即,冈崎家族的士兵们全出来了。双方就相持了一段时间。互有伤亡。再然后,冈崎家族的士兵们慢慢占据了上风。最后,歌田良家族的士兵们撤退了。而冈崎家族的士兵们正如对方意料之中的那样,没有追赶。

    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十方的士兵们立即将此事报告了上去。菊佐闻信,一边遣人报告鹿本八东,一边迅速向各个小家族派人催促。次日,菊佐集合了能够集合到的所有士兵,正好是五千人左右。集合地点,就在十方。

第二卷 第288章 下关海沟

    第288章 下关海沟

    刘备的水军并没有扩充人手。还是原来那七百多人。不过,刘备的陆军逐渐具备了一些水上技能。当然,陆军里面晕船的人依然不少,但实际的情况是,具备水军士兵资格的陆军士兵大面积增加了。

    共七百水军,在一支岛上只有四百,另外三百水军在长奇岛。第一时间出动的兵力,只能是一支岛上的军队。长奇岛赶过来,需时一天半。

    不过,一支岛上的人,可不止四百人。实际上一支岛上还另外有两千陆军。不过,这两千陆军,跟水军就很接近了。都是些会打鱼、会游泳的人了。

    一支岛上的船只,大船五艘,小船二十艘。平时出海捕鱼,用的都是大船。小船主要是用来拖大船的。

    一支岛对于冈崎大陆来说,属于近海。自一支岛前往鹿本八东指定的巷口宗像、或者阎柔自己选择的下关海沟,沿途距离海岸都在三十里之内。不需要担心会有突如其来的风暴。如果真的有风暴,靠岸便是。

    既然不用担心风暴,小型战船就可以作为正式的战船来使用。又由于不是远船,而不需要携带大量的粮食和淡水。这又提高了大船的装兵量了。最后,出动了大船四艘,小船十八艘。大船每艘载人三百人,小船每艘载人三十人,共一千二加五百四,一千七百四十人。另外的一船大船、两艘小船则往长奇岛开出,去了一百人。剩下六百多人驻扎一支岛,常规防守。

    ……

    阎柔没来。阎柔跟赵衢前往长奇岛了。他们将会调动长奇的大军进行另外的行动。

    刘备和梁宽在一艘大船上面。这艘船也就是指挥船了。十八艘小船当中,有十艘船上的三百名士兵是纯粹的水军。另外一百名水军则分散到各船负责指挥驾驶。之所以将三百名水军士兵集中于十条小船上面,是因为他们执行的是不同的任务。他们的任务就是,摧毁一切可见船只。

    在这个时代,没有航标类,夜航不方便。所有的航行都集中在白天。阎柔、赵衢因为是前往长奇岛,走的是远海,所以走得稍微早一些。天色蒙蒙亮,就出发了。而刘备这边,由于走的是近海,近海礁石较多,因而在天色大亮之后才出发。

    十方的战斗已经正式打了一天了,这是第二天。冈崎家族派往津泽宫大陆的渔船在昨天就出发了。那些渔船,是真正的渔船。船上的人也是真正的渔民。不是士兵,而是老百姓。因而刘备的船队出来之后,就没有看见多少渔船了。

    没有看见多少,也还是看见了一些。既然看见了,就得前往捣毁。这是那十船水军士兵的任务。这样的任务,看上去好像没有什么道理,但却是刘备与阎柔反复商量之后确定的。

    ……

    这个任务的意思。就是要获得独家领海权。有点像现代的垄断经营,但却是作战的需要。如果没有这种垄断,将很难保证会不会有别有用的之人抄自己的后路。在这个时候,刘备还不能确定鹿本八东是不是完全的善意,还不能确定发生在十方的战斗是不是真的。

    一路上看到的船只的确只是渔船。鹿本八东的战船,刘备等人见过。不过,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也不能确定对方会不会把渔船作为军用。因而下手不手软,手软不下手,一律摧毁。

    由于天色很早,渔船上面基本上没有人。这给任务的执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不过,还是遇到了有人的船只的,而且还不是岸边遇到的。士兵们照常上去,摧毁了渔船。渔民们绝大多数不反抗,自己跳海游回去。到达下关之前,总共只遇到两名反抗的渔民。当然,刘备的士兵没有手软,直接挥刀,把那两人杀了。

    就这样,走一路,毁一路。那速度就不可能是最高速度了。等刘备的船队进入下关海沟的时候,辰时已经过了,进入巳时了。

    ……

    进入下关海沟之后,按照昨日商量的决定,最重要的事情,是摧毁浮桥。哪知,一路驶去,海沟里面并没有浮桥。如果刘备戴了眼镜的话,一定会把眼镜跌破的。

    就这么一条海沟,四、五百步的宽度,海沟里面的海水流速又非常的缓慢。歌田良家族的士兵,共有两万人。但两万人却不是全部都跑到南面去打仗的。而是去一部分人,又去一部分人;紧接着还有一些人自南方撤回。打累了,需要撤回补充体力;打伤了,需要撤回以便救治;兵器损坏了,也需要拿回北岸进行修理。总而言之,南北之间是来来往往,非常之繁忙的。这是战争的需要。而要适应这种需要,靠船只摆渡需要是一种办法,但却是明显的蠢法。就连刘备这种不通海战水战的人,都知道应该架一道浮桥。但歌田良家族的军队居然并没有架设。这样的表现,是不是让刘备跌破眼镜?

    于是,摧毁浮桥的任务还没做,就完成了。接下来,当然是摧毁船只了。这儿的船只倒是不少的,有两百来艘。而且已经不再是渔船了,全部都是战船。而这些战船的形状,跟那日在福江岛所看见的鹿本八东的战船都差不多,大同而小异。

    也就是说。这些战船比刘备的小型战船还要小。刘备这边还有大船呢。当下,四艘大船扯足了风帆,横冲直撞,撞破小船无数。

    这个时候,紧跟着大船的,就不再是以陆军为首的那八艘小船了,而是纯水军的那十艘。以陆军为首的八艘小船就远远地等着,等到岸边出现了一点空隙,便靠了过去。二百四十名战士里面,两百名都是陆军。这些陆军就上了岸。

    ……

    歌田良军队此时在海沟这里有多少人呢?人还是不少的,但却并不是防备型的配备。两百多艘战船,每船两到三人驾驶,有五百来人。有一队士兵自下关开往对岸。这一队士兵有两千人,已经有两百多人过河上岸,另有八百多人正在水面的船上,还有将近一千人等在下关这边的岸边。刘备登陆的两百士兵,所在的地方,正是下关这边的海岸。

    两百战一千,从人数上看,是处于劣势的。因而,无论是刘备这边还是歌田良军队那边,只看一眼,就决定了攻防。但是。刘备的士兵是久经战阵的士兵,并不是那种只知道打硬仗的士兵。士兵们上岸之后,看见了远处那一千敌军。然后士兵们就散开了,各自在礁石丛中寻找自己的藏身之处。等到那一千歌田良士兵逼近的时候,刘备这两百名士兵已经在“掩体”中了。

    当然是要放箭的。根本就不需要将领来具体地提醒一声,刘备的士兵早就知道了。人人张弓搭箭,等到距离差不多了,便一齐射了出去。

    客观地说,第一轮箭矢,并没有射倒多少人。这主要是发箭过早的原因。冲在最前的几十个哥田良士兵倒地了,而后面多数人没事。没事的人就继续往前冲。

    第二轮箭。射倒的人就多了。共两百支箭矢,射倒一百五十人以上。加上第一轮,等于就射倒了两百人了。

    前百说过,弓箭的射程是一百五十步。每步零点六二五米,大约就是现代的一百米左右。百米跑,世界记录是九秒多,常人是十五秒。穿着盔甲、提着钢刀的士兵则需要二十秒。当遇到地形复杂,有所障碍的时候,就会变成三十秒。现在的地形就是。

    而发箭的频率呢?第一支箭提前张弓,不算时间。自第二支箭开始,抽箭二秒,搭弓二秒,张弓二秒,瞄准算一秒,总共是七秒。三七二十一秒,共射出四箭。然后敌军已近,步兵放下弓箭,抽刀迎敌。

    于是,歌田良士兵在四轮箭雨之后,就只剩下五百人。这里,比较反常的是,歌田良士兵的冲锋。通常,士兵在这种情况下,遭遇第一轮箭雨是正常的。不过伤亡也是比较小的,无非死了几十人而已。遭遇第二轮箭雨,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就有点相当于极限了。士兵们如果有盾牌就拿出盾牌,没有盾牌的话,就应该撤退了。绝对不应该继续前冲。应该继续前冲的,不是步兵,而是骑兵。骑兵速度快,并且,骑兵被射中的可能性较小。骑兵的马匹,中上几箭也没有什么事情。从来就没有那支军队,会驱使步兵像骑兵那样去冲箭雨。而歌田良家族的士兵就偏偏这样了。

    ……

    接下来短兵相接。两百人战五百人,应该说,依然是两百人这边处于劣势。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双方接战之后。单兵战力,居然刘备士兵远强于哥田良士兵。并且,刘备士兵还会相互救援。每个士兵在打斗的同时,还注意观察附近的其它情况。若遇同伴危险,就会前往救援。这样的情况,使得一开始,歌田良士兵就处于下风。在被杀死了一些人之后,就更是没有招架之力了。但是,歌田良士兵却没有一个投降的。一直到最后一人,仍然是战死的。

    片刻之后,刘备登陆的两百陆军,歼灭了歌田良家族的一千士兵。而刘备这两百陆军当中,却仅仅死了二十二人,重伤三十一人,轻伤五十八人。士兵们迅速将重伤的三十一人抬回船上。将死去的二十二具自己人的尸首也抬回了船上。船上的重伤员,暂时由水军兄弟看护。岸上约一百五十名陆军士兵,相互帮助,包扎伤口。然后就冲向了停在岸边的船只。

    ……

    在这个时候,海上这边,刘备的大船已经冲了两个来回了。撞沉了不少敌船。船了的敌人纷纷落水。不过,歌田良士兵会游泳的比例较高。虽然落水,但溺水的人却不多。整个海面上,人头攒动。

    这些人头,就由十艘小战船上面的水军士兵负责了。士兵是干什么的,就是杀人的。士兵不叫杀手,但却比杀手更富有杀人的特性。水军士兵们,常年训练的就是在水上杀人。换句话说,人家是专业的。而水中的歌田良士兵却没有接受过那样的训练。业余的遇上专业的,肯定是不行的。更何况,歌田良士兵在水中,刘备的水军士兵在船上。沉重的盔甲,本来就让歌田良士兵维持不沉没就很吃力了,又怎么还有多少力气与水军士兵拼杀?

    这就有些像农夫在收割地里的庄稼了。当然,此时的庄稼就是歌田良士兵的人头。海沟里面的海水,很快就被染红了。血海是怎样炼成的?就是这样炼成的。

    ……

    还有一些歌田良的船只并没有被大船撞翻。那当中的一些船只有还有人。其中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空船,一种是载兵船。空船上面,大约就是两到三名驾驶者。载兵船上的人较多,但较多的主要是被运送的歌田良士兵,而不是驾手。

    这些船上的歌田良人,眼见刘备水军砍杀自己的同胞,义愤填膺,当即就凑了过来,与刘备的水军交手。过来的空船,也就不消多说了。空船上面的人太少,并且上面的人,专业是驾驶,而并不是杀人。现在拼的就是杀人的功夫。专业不对口,两下就玩完。

    当过来的是载人船的时候,情况又有所不同了。最开始,刘备的水军是有些担心的。他们一眼看去,就发现对方人多,担心打不过,于是,他们就操控船只,进行躲避。这一躲,还真有效。刘备的水军这边,人人都是杀人者,同时,人人都是桨手。那速度根本就不是栽人的歌田良战船所能比拟的。并且,对于水面上的歌田良士兵的人头,歌田良的船只是需要让开的,但刘备的战船却可以不管。因而,歌田良的载人重船,一直找不到与水军士兵交手的机会。

第二卷 第287章 应援出兵

    第287章 应援出兵

    现代人获取地图是非常方便的。而古代人就没那么方便了。比如,刘备就没能知道冈崎大陆的地图。刘备在士兵都运到长奇岛之后,也就是可以考虑扩张之后,也仅仅是派人驾船,以捕鱼为幌子,远远地观察了一下。也就是说,刘备知道冈崎大陆的轮廊,但不是很准确。而对于进一步的细节,就完全不知道了。

    进一步的细节,有很多是不重要的。比如,哪儿有座山,山上有没有庙等等。另外有一些,则是应该交待一下的。那些细节,能够说明一些情况。

    冈崎大陆与歌田良大陆,没有连着。最窄的地方,就是上一章里所说的那条海沟。海沟的宽度,就像一条普通的河流了。除了那条海沟呢?还有。另外还有两百里左右的海岸,双方隔海相望。这个隔海相望,中间就不再是海沟了,而是真正的海了。也就是说,中间相隔的距离。近则二三十里,宽则上百里,平均距离在七十里左右。

    这样的地形细节表示了什么呢?表示了歌田良家族进攻冈崎大陆的时候在道路选择的多样性。在歌田良大陆的海岸,只需要找到容易下海的地方就行了。而在冈崎大陆这边,同样也是只需要找到容易登陆的地方就行了。甚至于,歌田良家族的军队还可以乘船驶入深海,绕到冈崎大陆的南面登陆。

    真的是可以的。但是,歌田良家族的军队却并没有那么干。他们就在下关那一个地方过海,进攻的地方还是十方。

    这样单一的进攻方式,是不是有些蠢啊?

    ……

    如果说歌田良家族军队有点蠢的话,冈崎家族这边,也不见得有多聪明。上一章说过,在面对下关的这边,即冈崎大陆的南岸,冈崎家族并没有驻扎士兵。他们的士兵驻扎在西南面十里之外那个叫做十方的地方。没有驻扎士兵的这一部分,就像一个三角形。而这个三角形,就一直让它空着。冈崎家族的军队没有驻扎士兵,是担心与歌田良家族的士兵发生摩擦。想法是可以解释的,但是却并不是可以理解的。

    军队与军队之间的摩擦,如果纯粹属于士兵的个人行为,是无伤大雅的。士兵的个人行为,导致了斗殴,甚至出了人命,都不足以暴发正式的战争。真正的战争,都不是因为“争一口气”,而是来自上面的命令。这里所说的上面,指军队的上面。也就是负责总体政治的君主。并不是因为你的士兵打伤了我的士兵,我就会派大军来攻击你。而当君主命令我攻击你的时候,不管你的士兵怎样的友好,我依然会执行攻击的命令。所以,冈崎家族没有在那个三角形的无名区域驻扎士兵的理由,是不可以理解的。

    在更加久远的年代,在一个叫做泓的地方曾经发生过一场战斗。交战的双方是宋国和楚国。宋军先到,并且列好了阵势。楚军后到。而在楚军到来的方向,正好有一条河流。在宋军列好阵势之后,楚军还没有完成渡河。这个时候,宋军里面的司马子鱼就说:“敌众我寡,此战难胜。不如趁着他们还没有过河,率先攻击吧。”宋襄公否决了。过了一会儿,楚军完成渡河,但还没有排好阵势。司马子鱼又说:“敌军已经过河了。不如趁他们还没有列好阵,抢先攻击吧。”宋襄公还是否决了。就这样慢慢地等了下去。一直到楚军列好阵势,双方才堂堂正正在交战。由于楚国人多,宋军就败了。宋襄公本人也受了伤。

    事后,宋襄公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品德高尚的人,决不在杀伤兵。决不在别人的伤口上面撒盐,决不捉白发的老兵。决不凭借险要之地而仗势斯人。我们的敌人还没有列好阵势,如果率先而攻,就有趁人之危的嫌疑。”

    这个是“不鼓不成列”的故事。对于这个故事,从道德的角度和军事的角度将会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我们这儿,说的是军事。因而我们会认为,不鼓不成列是愚蠢的。而冈崎家庭的军队所空出来的那个三角形的地带,正好可以让歌田良家族的军队在那儿列阵。冈崎家族军队在事实上,也是不鼓不成列的。即,事实上,也是愚蠢的。

    ……

    两支愚蠢的军队之间发生了战斗,就如有些小说里面所描写的那样,“沉重地、毫无花巧地碰在了一起”。其结果,必然是力强者胜、兵多者胜。歌田良大陆人口多,因而士兵多。士兵多,就具备了取得胜利的条件。是否取得胜利,关键看歌田良家族派来的士兵到底多不多。

    歌田良家族有兵四万余人。四万余人要打五千多人的军队,应该说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北面的津泽宫家族却有士兵六万多人。那四万多人的军队,大部分都得派到北面去。南边,就没有多少军队了。

    其实歌田良家族并不是很看重南面的冈崎家族,但是他们却非常讨厌冈崎家族。冈崎家族对他们的威胁并不大。但有了冈崎家族的存在,歌田良家族就有了后顾之忧。北方的津泽宫家族是歌田良家族的头号劲敌。特别是近年来,津泽宫家族的士兵越来越多,已经让歌田良家族感到了严重的威胁。因此,歌田良家族急需抵御的,是北方的津泽宫家族。

    歌田良家族的常规兵力布置,是北面三万,南面五千。中间五千。他们知道南面的冈崎家族就只有五千士兵。但他们自己,却最多只能抽出一万士兵。在正北方,如果没有三万士兵的话,是很难保证领地的安全的。而剩下的一万士兵,想要在短时间内歼灭冈崎家族的五千士兵,又几乎是不可能的了。如果南面交战的时间长了,北方的津泽宫家族就一定会南侵。那样一来,歌田良家族就危险了。

    得知夭隅二久的死讯之后,歌田良家族没有行动是不可能的。冈崎家族的军队在改组之后,战斗力怎么样,这是很有必要了解的。因而,才有了前面那场骚扰性质的战斗。

    歌田良家族出动的,仍然是南面的驻军。也就是从那五千人马里面抽出来的五百个人。战斗的过程,是预测中的。一开始,由于发作在先而占据上风;随后,由于冈崎士兵的增援而相持;再后由于人数较少,败了。既然败了,士兵们就跑了。

    ……

    在这个过程中,有两点不正常。或者说,跟正常的情况有点不一样。那就是一开始,占上风的时间稍稍长了一点;最后,败退的时候,冈崎的士兵礼貌了一点。

    占上风的时候长了一点。说明冈崎士兵赶到的时间晚了一点。很明显,那不是距离的问题,而是冈崎士兵在来与不来的问题上存在着犹豫。当然,也可以说,是他们的头领在犹豫,或者说他们的头领们意见存在着分歧。败退的时候,冈崎士兵很礼貌,让歌田良家族的士兵带走了所有的伤兵。这一次,由于只是骚乱性攻击,出于不够狠毒,因此。还没有出人命。但是,如果夭隅二久没死的话,冈崎士兵是一定要乘胜攻击败退的歌田良士兵的。这边一败,那边就收手,绝不是夭隅二久的作风。这样的作风,如果发生在大国,还可以说是泱泱大度。但冈崎只是一个小地方,于是就只能用软弱、退让来解释了。

    于是,通过骚扰性攻击,哥田良家族得知了冈崎军队软弱的、意见不统一两个特性。这两个特性,将会极大地削弱冈崎军队的战斗力量。原来还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现在变成软骨头了。

    还是以一万军队进攻如何?似乎仍然没有把握。由于地域很近,双方渔民存在着一些往来。歌田良家族就能够得到一些冈崎军队的情报。也就是说,冈崎军队随后迅速聚集的事情,歌田良家族知道了。迅速聚集军队,至少表明冈崎不会投降,至少表明冈崎仍然有战斗的决心。前面得到的软骨头的结论,就需要打一个问号了。因此,以一万军队进攻,胜,虽然能胜,但时间很可能被拖得很长。

    在这个时候,歌田良家族做了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从北方军队抽调一万,以两万优势兵力南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夷平冈崎家族。而北方,则尽量封锁消息。争取不让津泽宫家族知道南面的战事。一旦津泽宫家族南攻,则先以两万士兵进行顽强的抵抗。

    这样一来,发生在十方的战争,就是五千对两万的硬杀了。杀了一天,冈崎士兵伤亡超过两千。歌田良军队的伤亡要稍稍小一些,但也小不了多少。

    ……

    冈崎地方虽大,但是,在这种硬拼的战争方式下,十方的军队一旦战败,也就等于冈崎全域都落在了歌田良家族的手里。所以,前日歌田良家族骚扰性攻击结束,鹿本八东得到报告之后,鹿本八东自己就由日田赶到了饭冢。饭冢离十方很近。只有二十里地。鹿本八东这么做,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鼓舞士兵的士气。

    冈崎士兵的士气也的确因此而受到鼓舞,否则伤亡还要重。虽然说经过一天的战争之后,冈崎士兵的伤亡要重一些,但士兵的英勇程度却比歌田良士兵要好。伤亡之所以重,主要还是因为人数少的原因。

    不过,这样的伤亡速度还是鹿本八东不能承受的。照这样的速度,顶多还能坚持两天。冈崎这边有个惯例,就是在战争开始之后,就派遣大量的渔船北上,争取将战争的消息传递到北方的津泽宫家族那儿。虽然说歌田良家族一定会拦截这些渔船,但总还是会有渔船会漏网的。而津泽宫家族一动作,这边的战争就算是化解了。

    不过,渔船自冈崎大陆开到津泽宫大陆需要八天时间。冈崎军队一定要坚持半个月左右才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