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云云古代悠闲生活-第3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声姐姐,饱含了太多太多的情绪,他也不是当年的奶娃娃了,姐姐心情他了解。

    若云又笑了:“你们先进去办正事吧,过几日咱们一家吃个团圆饭!”

    “好,好,应该的,应该的!”定国公声音激动的都颤抖。

    若云匆匆别过,走了出来,她虽然是修炼之人,但是这样关于亲情的事情她还是不知道怎么处理才好,也许只能慢慢来,时间会改变一切!

    ……

    一场大戏落下,前皇后夏氏在清仁宫里疯了,昭王被赐了毒酒,夏家满门抄斩,克鲁二王子和那些俘虏都被送了回去,换来了无数的财物,以及克鲁很长一段时间的安分。

    但是倾城却被送了过来,皇上叫人把他带到昭王的遗体前赐了毒酒,既然儿子这么喜欢她,就叫她去陪他吧,这是他这个做父皇的最后能为他做事。

    倾城的身份大家也知道了,她是克鲁王的女儿,但是是不被认可的女儿,是克鲁王醉酒之后跟一个女奴隶生下孩子。

    虽然生倾国倾城,但是却在克鲁过着奴隶一般生活,克鲁王族根本不认可她,认为她是玷污王族的存在,为了上位,为了让自己得到王族的身份,才到大楚做奸细的。

    她很成功,确实侧反了昭王了,但是却不知道皇上棋高一着,她所做的一切都是枉然。

    昭王的子嗣皇上没有动,但是昭王妃却不能留了,她是夏家人,同样赐了毒酒。

    王婉婷这个侧妃被皇上升位为昭王妃,由她管理昭王后院,抚教昭王仅有的三个孩子。

    虽然升了位,但是从此之后就是寡妇了,王婉婷恨死了倾城了,当倾城被带过来的时候,她在昭王灵前狠狠的掴了倾城一顿巴掌。

    等到昭王谋反事情尘埃落定之后,皇上突然在一次朝堂上宣布立楚子恒为太子。

    楚子恒知道若云不喜权力,不喜欢皇宫,也不喜欢皇后那个位置,但是看着近年来老迈很多的父皇,他也拒绝不了,他的幼弟们都还撑不起大楚的一片天啊!

    楚子恒做了六年的太子,早在三年前皇上便已经把军国大事都交给他处理了,六年后皇上驾崩,楚子恒顺利成章的登基为帝,次月白若云册封为皇后。

    楚子恒在位期间后宫只有皇后一人,大臣们曾多次上书请皇帝选妃,却都被皇上用绝对凌厉的手段给镇压了,大臣们虽然诸多不满,但是当时太子已经长成,定国公府和安阳侯府鼎力支持,在朝中地位稳固,皇后再民间名声极好,得到万民拥护,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便再不敢挑衅。

    而若云开始虽然不想当皇后,但是当上之后,她还是要尽职尽责的,便在皇后的位子上为自己找些有意义事情做。

    她做慈善、开女医馆专门为天下苦难的女子治病,改良良种提高产量让更多的人吃饱饭,修建学堂让更多的孩子可以读书,开展工业提高生产力,派使者出海去学习他国的先进技术,了解世界动态,让大楚处在时代尖端。

    在帝后共同治理二十年之后,大楚又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人们生活富足,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大楚一片清明。

    大楚有最先进的武器,有高产的粮食,有先进的生产水平,有良好的医疗条件,更能让大多数的孩子从小读的起书,国力繁盛至极。

    周边的国家再不敢随意侵犯大楚边境,他们岁岁称臣、年年纳贡,更有远在大洋彼岸很多国家都听说了大楚威名,向大楚抛出橄榄枝寻求商业合作。

    在位三十年之后,正值壮年的皇上突然宣布退位,禅位于早就是太子的嫡长子楚明晖。

    一时间朝野震动,但是皇上留下圣旨之后,便于皇后消失在宫中,朝臣派人大力寻找,却没有一丝帝后的踪迹。

    若干年后,出海迷路的渔民有时候会看到在一座仙气缭绕的小岛上,有一对神仙眷路踏云而来,他们身边跟着一头威武的白虎,还有一只神骏的神鹰。

    这对仙人会给他们指引正确的道路,教他们从迷路中扎到正途,还会出手救治伤员和病人。

    大家都说这是仙岛上的神仙显灵了,受过他们恩惠人,更是每年都会对着大海朝拜他们。

    只有宫中的皇帝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红了眼眶,口中恨恨的嘀咕道:“父皇、母后太可恶了,自己跑出去玩,却留我在这里做苦工!他一定要赶快把儿子培养出来,把大楚交出去,也好去找父皇和母后算账。”

    宫中的小皇子们,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今日他们父皇看他们的眼神怪怪的,叫他们情不自禁的有些冒冷汗!

    (全文完)(未完待续。)

    ps:  小芷对于写不写番外有些犹豫,不知道亲们还想不想看,若是亲们有想看哪个人物的番外,可以到书评区给小芷留言,留言多的话,小芷就会写了哦~

番外…白若天(一)

    ps:  亲亲们,明天就是元宵节了,小芷先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另外,小芷看到你们通过各种渠道给小芷的留言和信息了,总结了下发现大家比较希望看到天儿、白若雨、乐儿还有若云和子恒之后的事情的番外,考虑了几天,小芷动笔先写下了天儿的番外(肥肥的,会有最少五章哦),这几天会陆续更新上来,希望大家会喜欢!

    么么哒,谢谢大家的各种打赏、各种投票、各种支持,爱你们,新年快乐!

    定国公世子白若天,要回京啦!

    这个消息自从在京中传开之后,便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本来就纷扰不断的京城更加热闹了!

    据说定国公世子这次回来是要定下亲事的,毕竟定国公世子今年也已经年方十七岁了,已经算是成亲晚的了,不过男子以建功立业为重,尤其是定国公世子这样的身份的男子,晚一些倒也无所谓,今年若是能定下亲事来,明年十八也正好成亲。

    而定国公世子这次回京消息一经传开,便让家中有适龄女孩的人家不禁两眼都冒了光了!

    这位可是定国公世子啊,如今大楚最最闪亮的单身勋贵,若是家中的女孩能够嫁于他,那不仅仅是这女孩子掉进去福窝里了,就连整个家族都要跟着沾了大光的了。

    先不说这位世子爷的长相,那早已经是名满京城,出了名的英俊倜傥。芝兰玉树,光看这我世子的嫡亲的姐姐当今太子妃那倾国之貌就知道了,白家可是没有长的差的。

    更别说这位世子还是一位文武全才的大能人呢。

    武就不用说了,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当年昭王叛乱,当时才只有十四岁的世子爷带着定国公府的家将拼杀其中,斩了好几位当时的叛将,以少胜多俘虏了不少的叛军,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当时皇上还特地大大的嘉奖了一番这位小小年纪的世子爷呢。

    后来就更了不得了。这位世子爷不惧怕边关的辛苦。当年朝廷稳定后就跟着其父定国公去了边关驻守,听说还是从基层的小兵干起的呢。

    第一年,有小股的蛮夷骚扰我大楚边疆,世子爷紧紧带着手下的十几骑兵就截杀了三股约莫有千余蛮夷。保住了百姓安危。立下了大功。升了官职。

    之后,好不容易安分了两年的克鲁国因本国大旱缺少粮食又开始蠢蠢欲动,屯兵边关。想来我大楚抢夺些粮食安定自身的现状。

    克鲁国背信弃义的这一举动,惹怒了这位小将军,世子爷小将军厉兵秣马,在大帅定国公跟前立下军令状,仅仅带着手下的一万二千兵力,就击溃了克鲁国整整五万精兵,克鲁吓的退兵之后,再不敢侵扰我大楚边境,边关百姓没有任何的损失。

    当年喜报传来皇上大喜,亲自传旨封了世子爷为从四品的参将,当年这位世子爷才十五岁啊。

    就在去年世子爷又领兵抢回来了前朝时候被克鲁占据的那两个城池,让那些被克鲁奴役了百年的百姓重回我大楚。

    消息传来,京中那些年迈的臣子们都不禁激动的掩面而泣,虽然那两个城池是在前朝丢失的,但是不管怎么说那些百姓都是大楚人的后人,他们的根在大楚,如今终于在我朝回归,多年夙愿终于达成了,足矣载入史册。

    甚至皇上都忍不住激动的抚掌道:“此两城百姓回归我大楚,朕此生足矣!”

    皇上当即下旨封了定国公世子为正三品的平虏将军,那时候这位世子爷才十六岁,可谓是大楚最最年轻的三品以上的大官了,要知道大部分的官员穷其一生都不可能达到这个高度的。

    众人都知道,若不是怕升的太快,有碍这位世子爷的成长,以他的功绩,皇上只封个区区三品官还是少了啊。

    除此之外,京中的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位世子爷不光是功勋卓著,武功高强,其实看起来还是个温润有礼的佳公子,文章做的那是极其的锦绣。

    有很多跟定国公府有接触的人家私下里是见过这位世子爷的文章的,见过的人只会说一句话,“若是君去科考,那状元之名必旁落不了他人!”

    那意思很明白了,若是这位世子爷去参加科考,那别人就考不上状元了,状元只能是他的,可见世子爷的文采斐然了!

    说起这位世子爷来,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来赞一声: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而,这位世子爷吸引众人女子和众家族的,不但是因为他文武全才,而且还是因为他那显赫异常的身份。

    他是定国公世子,定国公就这一个嫡亲的儿子,毋庸置疑他便是下一任的定国公,那可是如今两大国公之首的定国公啊,手握大权,深的皇上宠信,若是结为亲家,那整个家族被定国公府稍微提携一星半点的,便也是受用不尽了。

    更何况当见今的太子妃便是这位世子爷的嫡亲长姐,听说这位太子妃对自己这个弟弟颇为疼爱,不出意外的话,太子妃那便是以后的皇后了,那这位世子爷便是响当当的国舅爷,硬牌的皇亲国戚了。

    更勿论他的亲舅舅安阳侯也是位高权重、显赫无比的存在,那些出入定国公府里的人们,无一不是有大本事的人啊!

    而且,当今这位最会赚钱的太子妃,据说是把自己买卖的五成份子留给了娘家,那些可都是日进千金、万金的买卖啊,定国公府那便是富贵的都流了油!

    若是自家女儿嫁过去,不但得了一个既有本事又俊美的相公,而且还能立时就做了定国公世子夫人。正三品的诰命,以后还会是超品的定国公夫人,太子妃的弟妹,甚至是之后的皇后的娘家人。

    定国公家没有名正言顺的主母,进门还会掌管着定国公府无数的财物,上面又有要立规矩的婆婆,公公又远在边疆不用时时孝敬,尊荣、富贵、自由还有有本事又英俊的夫君,只要想想,都觉得是一件让人美的足矣飞起来的事情。

    更让一些疼爱女儿的人家眼热的是。据说定国公府里传来一些小道消息。说是他们世子爷羡慕姐姐和姐夫的琴瑟和鸣,所以立志要跟他的姐夫一样是不纳妾的。

    这话虽然还没有得到证实,但是有心人一打听便可知道,如今这位世子爷都十七岁了身边半个通房丫头都没有。可想这话十有**是错不了的啦!

    这个消息让无数心中怀着才子佳人浪漫情愫的少女们的那个芳心都化成了一汪绕指柔的清泉。心口激荡不已啊。那个少女不怀春,谁不希望和自己的相公一生一世一双人啊!

    所以,这定国公世子白若天便是万千少女和家长们心中的最佳夫婿了。

    那些疼爱女儿的冲的世子爷的品貌和才能。还有这不纳妾的说法,那些钻营的则是看上了定国府的显赫,还有一些更是看上了定国府拿泼天的富贵。

    早在一年前,定国公世子刚出了他祖母的孝期的时候,那些有想法的夫人们就开始钻营和打听了。

    当时定国公世子人还在边疆,那些夫人们想把自家闺女打扮漂亮了,时不时的来场偶遇什么的是不成了,便只能往这我世子爷的长辈跟前使力气了。

    这位世子爷正儿八经的女性长辈如今只有三位,头一位当然是当今的太子妃了,她是世子爷的嫡亲长姐,跟世子爷关系最好,但是太子妃身份尊贵,不是等闲人可以往身边靠的,人们纵然有那个心思去巴结讨好,却没有那个胆量。

    第二一位便是如今在定国公府帮着管家的那位定国公府的二夫人韩氏了,她是世子爷的二婶,算是白家正二八经的长辈。

    还有一位便是安阳侯夫人周氏了,她是世子爷的嫡亲的舅母,从小对世子爷颇多疼爱,视如己出,对世子爷的婚事也是很有发言权的。

    人们不敢去打扰太子妃,便使劲的往韩夫人和周夫人跟前钻营,从去年开始这两家夫人就整天收到很多拜会、邀约的帖子,话里话外都有打探世子爷的婚事,推销自家女儿的意思。

    两家夫人开始见自家的天儿如此的受欢迎心中也是开怀,颇有一种吾家有子初长成的感觉。

    不过时间久了,见了各种各样的招数和手段却也是烦了,多亏这两位夫人在京中身份也是颇为尊贵,实在推脱不了的时候,便只能端起架子来挡住那些人了。

    不过这些人还是从这两位夫人的身边套道一些有用的资料。

    首先便是世子爷的婚事她们这些长辈只能是帮着参详参详,具体的还要看世子爷的自己的意愿,毕竟世子爷的不纳妾的,自然要找一个倾心的女子才能相守一生,这也是太子妃和定国公府老公爷的意思。

    其次,便是这世子爷的选夫人的标准是不看家世和门第的,只看人品和才貌,只要女子品行好,才貌端庄淑丽,其他的都不重要!

    再次,便是定国公世子这次回京是为了恭贺定国公府的老公爷六十五岁大寿而来的,到时候定国公府会摆下宴席宴请宾客,到大宴那一天,大家自然就会见到世子爷了。

    这些消息一出,有些门第不够的人家也起了心思了,他们家里本是家世门第不跟定国公府攀亲的,但是若是按照两位夫人所说的,只要女子是好的便可的话,那说不得他们家族也是有一争之力呢!

    而且,这次定国公府说是给老公爷贺寿的,其中也不乏有给世子爷相看的意思啊!

    大家领会其意思之后,便纷纷行动起来了,首先呢,便是要拿到定国公府宴客的邀请函才是。

    若是,没有邀请函,怎么让自家才貌双全的女孩子出现的世子爷面前啊,婚事由世子爷自己决定,见不了世子爷一切都白搭,所以一定要不惜任何代价拿到邀请函才是!

    ……

    就在众家女子为了定国公府邀请函的事情想方设法的时候,广元侯家的三小姐乔秋彤却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沐浴着晨曦之光,坐在一辆朴素的马车中出了城了。

    “明知道今日是咱们大夫人的祭日,咱们姑娘每年的今日都要出城去寺里给大夫人祈福的,偏偏咱们那位夫人就今日让那锦绣阁来府里做衣服,分明就是故意的!”马车中乔秋彤身边的大丫头玉珠边给自家主子递着点心热茶,便嘟着嘴抱怨道。

    “就是说是锦绣阁的预约难定,只能排在这一天,奴婢就不信了,分明是为了堵住咱们得借口!”另一个丫头玉环也是愤愤不平。

    “她有意也好,故意也罢,不过是件衣服,我又不缺衣服穿,随便她们去吧!”乔秋彤一手捏着点心,一手稍稍掀开车窗的一角,趁着郊外无人,欣赏着车窗外的风景,不禁深深的吸了口气,府里太压抑了,这外面就连一口空气都觉得是自由的,觉得胸中舒服了不少。

    “可、可是,那是要做十日后参加定国公府大宴的衣裳啊,到时候二姑娘若是穿的如花儿一般,您就穿平常的衣服去,岂不是要被她比下去了!”玉环也不甘心的道。

    “哈哈,傻丫头,那一天京中名媛必定全都云集定国公府,就她乔秋涵那样的,还想在那里头出头?”乔秋彤只是继续看着外面的景色,并没往后说,不过她嘴角弯出的那一抹嘲讽的笑容,已经说明了后面的内容!

    倒不是她乔秋彤小看自己那位二姐姐,要说那二姐姐的容貌确实是还不错的,算的上清丽佳人一枚,但是她那人就是草包一个,整天只知道穿衣打扮、比吃比穿,一项拿得出手的才艺都没有,在那些被家里教导的十项全能的大家闺秀面前,她那二姐姐真真的是不够看啊!

    再说了,定国公世子那是什么样的人啊,灿若天边的星辉一般的人物,那样有本事的人能看上她,哼、哼,才怪!

    想到最近京名头盛极一时的定国公世子,乔秋彤捏着窗帘的一角的手指微微顿了顿,脑中不由自主的出现了一抹身影,那是当年那个如天神一边明俊的小将军的模样。

    那年,昭王叛乱,他们广元侯府虽也是侯府勋贵,不过也只是沾了祖宗的光,爵位是祖宗传下来的。

    而如今的广元侯,她的父亲乔中安懦弱没本事,却又非常的奢靡,在朝中不过是任了一个闲散职位,家中这些年一直在吃老本。

    家中没落,便养不起那么多的侍卫和护院了,叛军很容易的就冲进了他们的府里,她那父亲倒好了,吓的自己的躲到了后院的地窖中,留下她母亲一个女子在外面带人抵挡那些入侵者。

    她母亲虽然是兵部尚书之女,从小习练一些武功,但是自从成亲之后因为父亲不喜母亲习武,而且家中琐事缠身,便也没有在练了。

    彼时,母亲虽有风骨,但是奈何功夫不佳、人手又不足,十四岁的哥哥拼了命也没护住母亲,还是让母亲受了重伤。

    眼看家门被破,府中众人就要遭殃了,她们这些内宅女子可能要被那些不堪之人凌辱,是定国公世子带人从天而降,救下了他们一府之人!(未完待续。)

番外…白若天(二)

    乔秋彤还记得当年那个叛军将领一剑刺入母亲的胸口,她看到母亲中剑,发了疯一般的推开了拉着她的奶娘,拼了命的拦在了母亲的身前。

    那叛军首领对那时候小小她十分的不屑,抬起一脚就把她踢飞了出去,当时她以为她要被摔死了,她甚至听到了母亲凄厉的叫声,千钧一发之时,她被一个人给接住了,那人年龄不大,本领却出神入化,是从马上飞身起来接住她的,之后稳稳落地,她也 没有受到一丁点的伤害!

    她当时并不知道救她的人是谁,之后是她的哥哥乔文浩告诉她,那人便是定国公世子白若天,是她的哥哥在最后关头,从街上请来的救援。

    那时候他也才十四岁,却已经长的比旁人高出去许多,小小的她被他抱在怀里那一霎那,惊恐中看到那一张英俊坚毅的脸庞,她便突然觉得好安心,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就知道这个人是可以救她们的,是可以保护她们的!

    确实,定国公世子是真的救了她们,就在她被他放在了奶娘怀中,惊恐懵懂的的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那个刺伤她母亲的叛军将领已经被世子利落的斩杀于剑下,他们一家得救了!

    之后,他还派了人保护他们,然后他便飞马而去了,她知道他肯定是去平叛、救人了!

    当时的惊鸿一瞥,让她记忆到现在,可惜之后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了。

    之后。母亲就去世了,那一剑虽然没有伤到致命的要害,但是在惊吓和对父亲的失望之下母亲终究是发起了高热,伤口也迟迟长不住,伤了身子的元气,半年之后就去了。

    父亲终究是没有叫他们兄妹“失望”,在母亲去世一年之后,就扶正了他一直宠爱的妾室张氏,也就是她现在的继母张氏。

    因为这件事,兄长负气之下。出走边关。在外公的帮助下,入了定国公的麾下。

    这些年捷报频频传来,兄长也立下了不小的功勋,如今也是从四品的参将了。

    也多亏了兄长在外面拼命的建功立业。让他那个懦弱的么担当的父亲。也都引以为傲。才有了她在家中的较为安稳的生活,不然就凭着她那继母张氏那小家子气又阴狠的性子,她这个碍眼的原配嫡女。说不定早已经被磋磨的千疮百孔了。

    就连现在,张氏碍于兄长的维护和父亲的颜面,不敢明面上苛责她,但是暗地里也给她穿了不少小鞋,一个管家的主母想要磋磨一个靠着家族生活的女孩子那是可以有一万种方法的。

    若是放在之前,她母亲还没去世的时候,她被母亲疼宠的那样倔强、张扬的性子,恐怕早就跟张氏撕破了脸,在家中斗起来了。

    只是,如今她经历了生死,突然领悟了一些原来从不曾知道的真谛,所谓名利、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等到最后那一刻这些身为之外还有什么用,或许还会成为一种累赘吧!

    而且她一个未出门的女子,不管是对是错,若是在家中跟继母斗个不休,那传了出去便也都是她的不对了,对她名声没有一点的好处。

    所以张氏只是不过分,她就也不会去计较那么多,若是张氏过分了,她自然有办法让她那一心以他哥哥为荣的父亲来帮她出头。

    几次之后,张氏得不了好果子便也不敢轻举妄动了,她们在家中便形成了一种比较微妙的平衡。

    只是那样一个家让她觉得好压抑,家里的那些人仿佛也都不是她的亲人,她要时时防备着他们。

    思绪飘的有些远,回神的时候,还听到两个丫头在絮絮叨叨的抱怨道:“明明是因为咱们大公子跟世子爷是同袍,咱们府里才接了定国公府老公爷寿宴的请帖,而且那帖子也是冲着咱们三姑娘发的,偏偏夫人把控着那帖子不肯交给咱们姑娘,如今做衣裳、首饰都想越过咱们姑娘去了!”

    “夫人那是想要带着二小姐去呢,你没到夫人自从拿到那帖子之后脸上的笑就没断过,最近也是私底下给二姑娘准备了不少的衣裳首饰,以为谁不知道呢!”玉环也恨恨念叨。

    “要说咱们三姑娘才是正经的原配嫡女,二姑娘说什么也不能越过咱们三姑娘去,可是你看看,到现在还不给咱们姑娘准备那天要用的东西呢,前几日若不是侯爷开了口,我看夫人那意思都不想带咱们姑娘去!”玉珠满腔的愤愤不平。

    “哼,夫人这是怕咱们姑娘去了把二姑娘给比了下去,咱们姑娘才貌双全,即便穿平常的衣裳都比二姑娘好看,诗文、才艺都比二姑娘强!”玉环昂着下巴傲气道。

    乔秋彤看她那与荣有焉的样子,忍不住“噗嗤”笑了,这丫头是怕自己心中不好受,变着法子的逗自己开心呢!

    她心中确实有些闷闷的,只是并不是因为继母的薄待,也不是因为自己那二姐姐想着法的想把自己比下去,是因为什么,其实她也说不清楚!

    三年多了,她偶尔午夜梦回时,会想到当初那个救她的身影,甚至当时他身上那种带着一些血腥一些阳刚的味道,她都能在梦中回味出来。

    每次做了这样的梦,等她醒来的时候,她都会忍不住羞红了脸把自己的埋在锦被中,暗骂自己一通,一个姑娘家怎么能总是梦到男子呢。

    可是,那梦该来还是回来的。

    渐渐的那身影、那味道好似都成了她生活的中的一部分,就好似她跟他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一般,在梦中她对他是那么熟悉,但是在现实中他们却再没有了任何的交集。

    她从没想过去打破这个陌生的感觉,因为她知道。他们两个不是一个层次的人。

    她,只是一个没落侯府里丧母的小女子,即便是女子可以高嫁,她能嫁入个二、三品大员的家里已经是高高的嫁了。

    而他是大楚最耀眼的单身勋贵,身份显赫,是万千女子心目中的理想夫君。

    据她所知,就有好几位名满京城的名媛贵女倾慕于他,那些都是真正的贵女,家世显赫,才貌双全。她跟她们不能比。

    注定是一场没有结果的结局。所以她一直能管住自己的心,明明知道会没有结果,所以她从来不去想,不去想就不会伤。也不会痛。自己还是能坦荡荡的过自己的生活!

    只是突然听闻。他要回京来了,而且可能要相看一个喜欢的女子,然后定下一辈子的婚约。从此之后使君有妇,成了别的女子的男人,会为那女子撑起一片天地。

    只要一想到这些,她的心中就闷闷的有些难受。

    跪在寺庙中的蒲团上,面对上面宝相庄严的佛座,乔秋彤深深的吐了口气,把胸中和脑中的杂念逼出体外,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不去念,不去想。

    其实,她心中对于去参加定国公府的宴会一事一直举棋不定,不知道自己应不应该去。

    她不想去是因为,怕见到梦中的那个他,她怕她若是真的见到了他,会控制不住自己的心,生了不该有的念头。

    但是,她又想去,她如今已经十五岁了,也出了母亲孝期了,说不定明年、后年她的继母就会把她这个碍眼的嫡女给嫁出去了,可能还是会是一桩有交易的婚姻。

    等她成了他人妇的时候,到时候身不由己,想要出门可就难了。

    也许这便是她此生最后一次能见到他机会了,若是不去她怕自己会后悔一辈子!

    在寺庙后院的一棵百年大榕树下,捏着一片从书上飘落的一片落叶,乔秋彤最后做了一个决定,“去,便去了!”

    当年她能不顾性命的拦在母亲身前,跟那凶神恶煞的叛军争斗,就知道她骨子里不是那种小里小气的柔弱女儿家,既如此她何必瞻前顾后的,去便去了,她不想以后的自己想起来又会后悔抱怨现在的自己!

    想通了这个,她拍了拍两个丫头光洁的脑门子,起身对她们道:“走,咱们回家,回家找夫人做衣服、打首饰去!”

    两个丫头被自家姑娘突如其来的这么一下弄的一愣,纷纷不明就里的看着自家姑娘,“姑娘,不、不是说,不在意吗?”

    “谁说的,本姑娘可没说,出去参加这样大的宴会,怎能没有好衣裳,好首饰啊,这不是丢我爹和我哥的脸吗!”乔秋彤边走边道。

    之前她没有拿定主意到底去不去,所以对着宴会的事情看起来比较消极,估计是让两个丫头误会了。

    如今这两个丫头见自家姑娘终于开窍了,不禁大喜,追在自家姑娘身后开始叽叽喳喳的讨论起衣裳、首饰的样式来了。

    回程时,已是下午了,马车行至一半,突然天色暗了下来,团团乌云滚来,天空中竟是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来。

    虽说春雨贵如油,但是对行人来说却不是一件好事情了。

    “三姑娘,下起雨来了,您看咱们是继续前行,还是找地方避避雨?”赶车的老马在车前头恭敬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