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谋生手册-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这指代意义极其明显的诗,汪孚林赶紧拂落了桌子上一双筷子,借着低头下去捡的机会,差点没笑出声来。这种众人皆愚我独贤,又表示不肯借助外力中举的高调实在太可乐了,就算他知道自己做不出正经诗词,不该嘲讽别人,可还是有些忍不住。他正打算打叠了心情再回座继续端坐,可那边厢又已经有人开始吟诗了。
毕竟,二楼三楼那些大有名声的生员在这种场合需要矜持,可这些身处底楼,去参加秋闱只相当于陪考的秀才,却谁都不想放弃机会。
于是,汪孚林干脆继续躲着偷笑,继而只听啪的一声,紧跟着桌下多了一双筷子,不多时又多出了一个脑袋,恰是和自己隔了两个位子的李师爷。两人在桌子底下面面相觑了一会儿,他就反应过来,冲着李师爷竖起大拇指,赞叹对方为自己解围的这一招,谁想到李师爷却嘿然一笑,露出了一口好牙。
“听说你在歙县生员当中名声很好,这么一闹,那刘教授恐怕要坐不住了。谁让他自己非得用英雄宴为题?这本来该是今日主旨的!”
汪孚林从前还认为,一门心思钻研科举的李师爷也许学问虽好,人却是个书呆子,可对方刚刚那一招移祸江东之计用得相当巧妙,他不得不对这位弱冠举人刮目相看。果然,随着一楼大堂乱成一锅粥,诗词歌赋齐飞,毕竟很多生员为了今天,都准备了映衬英雄宴主题的佳作,这会儿哪忍得住?而二楼上头那传话的人最初还想弹压,须臾声音就被盖下了,反而连二楼也骚动了起来。至于三楼,汪孚林和李师爷看不到,但实则那儿才是哗乱的重灾区。
因为,歙县的才子们出离愤怒了!
于是,府学的刘教授立刻遭到了炮轰。率先挑起争端的却并不是程奎这个和汪孚林有些往来的,而是出身歙县岩镇,今年要下场大比的监生方用斌。耳听得底下一楼二楼乱哄哄一片,身处第三桌的他便站起身来,冲着主桌的刘教授走了过去,因笑道:“刘教授,今日英雄宴乃是为秋闱下场的大家伙饯行,汪孚林今年刚通过道试,不过是应邀前来此地,感受一下我徽州士林的气氛,不知刘教授为何偏偏独挑中了他?”
府学教授是个清贫职司,刘教授这次收了府学几个生员的好处,一时利令智昏,刚刚悄悄吩咐身边一个随从到一楼去传命,可没想到突然激起了这样的变故,听到一楼二楼动静不对,他就有些后悔了。此刻发难的方用斌又不是寻常生员,不归他管,他只能硬着头皮说道:“我也是听说此子名声,故而借着今次机会考一考他……”
“不止是寻常考问吧?我怎么听说,昨天晚上有鬼鬼祟祟的人出没刘教授家里,满手去的,空手走的。”这一次发难的方策同样是出身歙县岩镇方氏,却是正经府学廪生,可这会儿揭刘教授短却毫不留情,“这英雄宴后出英雄集,本是各县全都商量好的,刘教授莫非忘记了?”
看到岩镇方氏先后有两人出来,同在第三桌,本打算起身的程奎立刻坐了下去,对身边吴家兄弟嘿然笑道:“没想到这次是丰干社的才子打头阵,南明先生看来这是是要立下马威了!”
所谓丰干社,是汪道昆回乡之后组织的诗社,其中成员不是其弟子,就是在门下走动频繁的生员,甚至还有不屑科举的白身,但在民间心目中,能跻身其中的全都是才子,其中出自岩镇方氏的最多。刘教授面对这两重发难,顿时有些下不来台,他咬咬牙正要摆出师长的架子,训斥方策的无礼,主桌上终于传来了一个声音。
“些许小事,何必大动干戈?既是一楼二楼诸生已经迫不及待吟诗纪念,就放任他们尽兴好了。”
说话的是来自婺源的乡宦洪垣,他是今日所有乡宦之中最年老的,比汪尚宁年纪还大一大截,已经年近八十。他受业于一代大儒湛若水,在温州知府任上被罢官回乡,迄今已经有三十五六年,在徽州府颇有声望,所以他这一开口,谁也不能不给他一个面子。他见方氏二生最终回座,这才笑眯眯地说道:“我刚刚上楼时,见一楼靠楼梯的那一桌上有年不过**的童子,想来便是那汪孚林之养子了,同桌诸人也无不是年轻才俊,何妨都请上来大家一观?”
洪垣倚老卖老,徽州知府段朝宗忍不住心中微微咯噔一下。他斜睨了汪道昆一眼,见人含笑对自己举盏,继而轻啜慢饮,再看到同桌的汪尚宁亦是微微颔首,今天不想来却不得不来的他只能开口说道:“洪老先生既然这么说,那就请汪孚林那一桌众人都上楼来一会吧。”
作为歙县令,一县父母官,叶钧耀今天座次仅次于段朝宗,毕竟他也是主司。这会儿听到段朝宗这话,原本正用饮酒来掩饰心头不满的他顿时呛着了,那咳嗽声止都止不住。汪孚林和金宝父子他不担心,可问题在于,混在同桌的还有李师爷和他家儿子!如果他知道还要加上秋枫这么一个书童,这会儿恐怕就要更加无措了。即便如此,眼看着楼梯上出现了那一行人的身影,他还是感到一颗心跳得飞快。
只希望自家那胖儿子老实一点,最好别说话!
别的暂且不论,这上楼的一行六人中,只说年纪,最大的李师爷也才不到二十,程乃轩十六,汪孚林十四,叶小胖和秋枫十一二,金宝八岁,在今日老少不一的生员中,这无疑是极其年轻的阵容。哪怕叶小胖圆滚滚的,五官却长得无可挑剔,至于汪孚林在内的其他人更是一等一的俊朗标致。只是一入眼,就连徽州知府段朝宗也忍不住暗自点头,目光落在年纪仿佛的汪孚林和程乃轩身上,寻思那个才是正主。
眼见自家胖儿子那身材犹如鹤立鸡群,叶钧耀很想找一条地缝钻进去,第一次觉得女儿死抓儿子减肥是正确的。眼见得叶小胖随众像模像样揖礼,他稍稍按捺了紧张的情绪举杯饮酒,谁曾想身边段府尊突然开口问道:“咦,这不是叶贤侄么?你怎的来了?”
叶钧耀顿时不幸地又呛着了。他竟然忘了曾经带着自己一双子女拜见过府尊!
就在他只觉今天简直是来丢脸的时候,就只见叶小胖再次躬身行礼道:“回禀府尊,我听说今日徽州一府六县英才尽聚状元楼,有意前来一睹风采,激励自己今后好学上进,蟾宫折桂,所以再三央求父亲不成,就厚颜混了进来。此事父亲一无所知,还请府尊不要怪罪父亲。”
段朝宗之前只对叶小胖的身材有印象,其他早就忘干净了,此刻见叶小胖不卑不亢口齿流利,胖墩墩的反显可爱,他顿时笑了。因见主桌其他乡宦有的若有所思,有的不明所以,他就笑道:“这是叶知县家公子。”
听到身边众人或敷衍或真心地给了胖儿子几句称赞,叶钧耀这才终于结束了痛苦的呛咳,心里不断感谢诸天神佛,没让儿子丢脸。为了转移别人的注意力,他赶紧再次咳嗽一声道:“孚林,金宝,府尊和各位老先生都对你好奇得很,你还不带金宝上前见过各位?”
刚刚用最快的速度教了叶小胖一段说辞,此刻见其过了关,转眼就轮到了自家父子,汪孚林便带着金宝上了前。他已经经历过两次大阵仗了,这会儿再假装紧张有些不切实际,因此他当然挺镇定。和他相比,金宝却货真价实地紧张,若不是想到后头还有李师爷撑着,他兴许会闹出同手同脚的笑话来。
就在这时候,席上突然抛来一句突兀的话:“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真是汪孚林你的诗?”
PS:周推榜24位,只要100张推荐票就能到21,恳请大家助我一臂之力!
第六十五章 猜得到的开头
这会儿底下一楼二楼那诗词歌赋齐飞的景象暂时告一段落,三楼之上的诸生看到汪孚林这一行六人浩浩荡荡上来,其中还夹带着一位叶公子,一时有些小小的骚动,但随着这样一句话落地,整个楼面上出现了片刻的寂静。紧跟着,各席之上就先后有人霍然站起身。
可谁都没有李师爷反应来得快。和这些即将赴考的秀才们衣着没多大差别的他面色一沉,旋即反问道:“敢问这位先生,如果这首诗不是汪贤弟做的,那是谁做的?”
刚刚说话的人位列次桌,乃是一个不到五十的富态乡宦。见这一楼上来的生员中有人竟敢用这样的口气反驳自己,他登时有些面子上下不来,当即冷笑道:“世风日下,如今生员竟连礼数都不懂得了。我这是在问汪孚林,外人胡乱插什么话?歙县县学真是越来越没规矩,想当年我在祁门县学的时候……”
程奎本已经站起身来,听到这问话的祁门乡宦陈天祥竟是一棒子直接打到了歙县县学的身上,接着又自说自话,他登时为之气急。可他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话,就被背后一股大力给硬生生按得坐了下来。他气恼地回头一看,发现是本该与汪孚林站在那边主桌前的程乃轩,他不禁大惊问道:“你怎么……”
“嘘!”程乃轩不但对程奎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又对其他那些要打抱不平的歙县生员也做了同样的手势,这才坏笑说道,“奎哥,我知道你要说,我和双木何等交情,怎么能够临阵脱逃,可那里实在是用不着我啊。你先别急,让那老家伙自顾自说个够,接下来他就要傻眼了!”
吴中明跟着坐下,见那边陈天祥还在痛心疾首滔滔不绝,他一面示意其他几个歙县生员稍安勿躁,一面冲程乃轩低声叫道:“这时候你还卖关子,快说!”
程乃轩却依旧没开口,直到那边厢老乡宦的说教暂时打了个顿,他方才眼睛一亮,嘿然笑道:“瞧好,来了!”
“这位老先生刚刚责备我不懂礼数,我也不是不能赔个礼,只不过,随口臆测我便是歙县生员,这却有些好笑了。”李师爷不紧不慢地起了个头,见陈天祥登时面色一僵,他不等其重整旗鼓,就好整以暇地说道,“第一,我不是歙县人,甚至也不是徽州人,我是宁国府人;第二,我不是生员,而是隆庆元年的举人;第三,我是叶县尊礼聘的门馆先生,叶公子的授业师长,规矩二字如果我不懂,想来东翁也容不下我。”
汪孚林刚刚在下头已经见识过李师爷的厉害,现如今见他不慌不忙一番话,又将这么一个向自己发难的人挤兑得面色难堪,他只觉得李师爷日后若金榜题名,不做那种专职喷人的御史简直可惜了!就只见陈天祥这个本主固然措手不及,主桌和次桌上的其他乡宦也同样大为意外。一时间,起头因为胖儿子混进今天英雄宴而受人关注的叶县尊,又再次抢了其他人的风头成为焦点。
只不过这次叶县尊却显得极其镇定。他对一旁的徽州知府段朝宗欠了欠身,这才笑着说道:“李师爷虽说受我礼聘教授犬子,但他实则是因为想找个清净地方读书,以备明年春闱,入我之幕实在屈才了。无论是学问、规矩、性情、为人,他这个隆庆元年的南直隶亚元都无可挑剔!至于孚林,他仁孝两全,本县很是嘉赏,此前他入城为父亲之事奔走,本县问过李师爷的意思之后,便召其养子金宝与犬子一道从学于李师爷。”
别说汪孚林才给自己解决了一桩**烦,一定要维护,就是李师爷,只凭这些天教导自家胖儿子的尽心尽力,叶县尊也绝对要坚决维护!
一连碰了两个硬钉子,陈天祥哪里不知道今日已经不能善了。可这会儿别人全都不出面,他纵使后悔不该第一个跳出来,也只能把心一横继续将这场戏唱下去。他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才勉强笑道:“刚刚是我眼拙,不曾认得叶县尊礼聘的贤才。可我还是那意思,这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风格雄壮且不必说,而汪孚林从前并不以诗赋见长。据说那时在新安门时,他可没有当面承认是自己所做。如今人既在此,当面说个清楚不是正好?”
看到一旁的李师爷眉头一挑,还要继续战斗,汪孚林终于伸手拦住了这一位。金宝能够将其请来助阵,他很意外,同时也颇为感动,尤其是在李师爷挺身而出给他挡了两次之后。可是,现如今到了这份上,他总不能让别人继续冲锋陷阵,自己却躲在战壕里悠闲。
所以,他就上前一步拱了拱手道:“老先生既然说是当面说个清楚,仿佛已经认准了作者另有其人?”
陈天祥看了一眼同桌那些五县乡宦,见别人或者在窃窃私语,或者老神在在喝自己的小酒,又或者闭目养神装不存在,他想到之前那递来的消息,那口口声声的五县同盟,只恨得牙痒痒的,哪里不知道这些家伙是忌惮多年不曾出过松明山的汪道昆。可这会儿已经不容他退缩了,想到那别人透露给自己的消息,他便啪的一声放下了手中一直紧紧攥着的酒杯。
“我听说,当时在大宗师面前吟诗的那个书童,本是歙县人,曾在歙县学宫之中打杂三年,亦是悄悄旁听苦学,这可是有的?”
“老先生是说秋枫?没错,是有的。”汪孚林微微一笑,让开半步,将身穿直裰,看上去仿佛小童生似的秋枫给让了出来,“人是县城黄家坞程老爷送给我的,我也不知道我哪来的这样运气,金宝之后,竟然又遇到了这样一个生于贫寒,却能够好学上进的好孩子。”
今天这样的场合,汪孚林竟然把自家书童也给夹带进来了,吴家兄弟不禁面面相觑,随即就齐齐扭头去瞧程奎。程奎被同桌人看得有些尴尬,只能含含糊糊地说道:“汪贤弟百般求我,我想楼梯下那一桌本来就是留着以备不时之需的,就答应了他。眼下汪贤弟都说了那是个好学上进的孩子,也不辱没了咱们这英雄宴。”
而陈天祥看到汪孚林竟然承认了,而且人也真的带来了,他只觉心情一下子振奋了起来,竟双手一支桌子,就这么站起身来:“好,你既然说他好学上进,那你可知道,当初他在歙县学宫打杂的时候,曾经背地里学过做诗?给大宗师送行的那一次,分明是你无礼尿遁,他忠心为主,这才口占一诗为你遮掩,可你这个当主人的竟然理所当然将别人的诗据为己有,你可知道,盗文者为大盗!”
PS:周推榜第23……继续求推荐票,谢谢大家!!
第六十六章 神展开
汪孚林自忖对八股一窍不通,所以对文名也无所谓,可那次秋枫在新安门那一招,他就背上了这么一个名声,想想都觉得又好气又好笑。此时此刻,面对这样严厉的指责,他随眼一瞥秋枫,却见其正低垂着脑袋,整个人仿佛都在簌簌发抖。想起今天这个高端大气的书童硬是请求跟过来,还换了这一身质料做工全都很不凡的直裰,他不禁嘴角一挑,这才淡淡地问道:“秋枫,这位老先生说诗是你做的,你自己说清楚吧。”
此时此刻,三楼之上已经一片寂静。每一个人都在为陈天祥那极其严厉的指责而震惊,哪怕和汪孚林颇为熟悉的人,如程乃轩和程奎这些,也不禁露出了担心的表情。被汪孚林挡在身后的金宝更是又意外又震惊,当他看到秋枫紧咬嘴唇一言不发,就连李师爷和叶小胖师生的脸色也有些微妙的变化,他终于忍不住了,一下子闪身挡在了汪孚林身前。
“当然是爹做的!爹那天从新安门回来后,就让我抄写了下来……”
陈天祥哪会让金宝搅局,立刻厉喝道:“住口,你和他乃是父子至亲,亲亲相隐,岂能作证!”
自从昨日有人将那样的诱惑摆在自己面前,秋枫就一直在艰难地挣扎犹豫,昨夜更是一晚上都没能合眼。此时此刻,当听到金宝这样维护汪孚林,他想到跟着汪孚林这些天来的日子,想到汪孚林面对连番事变,却手腕轻巧桩桩摆平,想到自己的卖身契还在人手,之前那人的说辞听着美好,仿佛把一条金光大道铺在了自己面前,可想要实现,却简直难如登天,他胸中脆弱的天平终于发生了偏转。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随即屈膝跪了下来,磕了个头道:“各位老爷在上,小人确实自幼喜读书,因为家贫而不得不在学宫打杂,所谓空闲的时候学做诗的事……确实也是有的。”
陈天祥登时大喜过望,可下一刻,他就完全懵了。
“可那天新安门前给大宗师送行时,那首诗确实是小官人做的!那时候大宗师面前里三层外三层围的都是人,小人就劝小官人积极一些,可小官人觉得自己道试末尾,不该和其他人相争,一直不肯上前。小人功利心重,就以李杜再世也要摧眉折腰事权贵为由继续规劝,结果小官人才一时感慨吟了这样一首诗,后来见前头献诗迟迟没完方才出恭去了。小官人那时候并没有显摆的心思,是小人被大宗师召上前后不忿他人取笑,这才一时义愤吟了出来!”
说到这里,秋枫再次重重磕了个头:“小人所言若有半点虚假,管教天打雷劈!”
“好!”这时候,程乃轩终于回过神来,脱口而出一个好字,继而振臂一呼道,“还请府尊县尊和各位老先生给汪贤弟一个公道!”
陈天祥完全僵住了。他不可置信地瞪着依旧伏跪在地上的秋枫,耳听得四周围歙县生员的起哄声,他只觉得额头上的青筋一根一根全都高高爆了起来,心脏也仿佛快被怒火给撑爆了。他无法相信,别人对自己信誓旦旦说一定会倒戈一击的这么个小书童,竟然会在关键时刻往自己身上捅了这么一刀。
要知道,秋枫只要承认这首诗是自己所作,接下来无疑会赢得无数同情和怜悯,不但能够得脱仆隶之身,还能够有个好前途!
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又或者说,谁逼的他?
陈天祥竭力将那些喧嚣排除出去,盯着秋枫厉声问道:“你可想清楚了!你若是贫寒而好学,又能有这样的大才,徽州府内任何一家书院,我都可以为你赎身,推荐你去!倘若你仍是执迷不悟,这辈子就只能卑微下贱,给人做牛做马!若是有人逼你,眼下说清楚还来得及!”
秋枫脑袋紧贴在地面,额头上的汗珠一点一滴地掉落在地,此刻听到这样的话,他甚至觉得浑身热血仿佛都冲到头上来了。他很想抬起头大叫一声,这首诗是我做的,可他好歹是读过书的人,既然有过主仆之义,汪孚林又从来没有苛待过他,他怎么能够因为那虚无缥缈的许诺,就做出违背良心的事情来?而且,他做出这样的事来,失败之后,天下之大,还有他的容身之处吗?
他用双手紧紧抠着地面,突然又重重碰了两下头,用生涩的声音说:“小人所言,一字一句都是真的,并无被任何人逼迫!小人哪怕家境贫寒,如今又身为下贱,可至少不敢背了自己的良心,睁着眼睛说瞎话!那首诗不是小人做的!”
汪孚林看着旁边这一身光鲜,却俯伏在地板上的小书童,忍不住笑了。他缓缓蹲下身来,随即便拽着胳膊将秋枫拉了起来,这才说道:“人活一世,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恭喜你做到了。你的卖身契程老爷给了我,在场除却段府尊叶县尊这样的父母官,旁人与你无关,不需要你屈膝下跪,毕恭毕敬。”
等扶起了僵硬不能自已的秋枫,把人往金宝那一推,示意金宝好好安抚,他看也不看气得直发抖的陈天祥,对主桌上诸位拱了拱手说:“段府尊,叶县尊,还有其他各位大人,老先生,看得出来,不少人对新安门前给大宗师送行的那首诗都挺感兴趣的,这才以至于秋枫一个小小书童,都被人惦记上了。想必有人花费了这么大力气,却是如今这么个结果,心里应该很不痛快。所以,既然大家都想知道,我便索性坦白说个实话。”
汪孚林看了一眼四周围那一双双关注的眼睛,笑了笑说:“这首诗确实不是秋枫做的,但也不能完全算是我做的。”
陈天祥已经感到整个人都到了溺水的边缘,可听到这句话,他只觉得抓到一根救命稻草,整个人都仿佛重新注入了精神。而三楼之上的其他宾客则是倏然大哗,尤其是程奎等和汪孚林稍稍有些熟悉的生员,更是大吃一惊。尤其是想到那时候汪孚林确实并未亲口承认诗乃是自己所做,就连程乃轩也不禁替他捏了一把汗。可是,还不等陈天祥回过神来对汪孚林口诛笔伐,就只见这个十四岁的小秀才扭过头,对他意味深长地眨了眨眼睛。
PS:周推榜22!这是这本书目前为止最好成绩,再求一百张推荐票,谢谢大家!
第六十七章 猜不到的收尾
“大家都知道,我之前进学回乡途中,运气不好被恶棍轿夫所伤,浑浑噩噩在床上躺了很久,一直都没醒过来,差点连命都丢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首《论诗》便是在我醒来的时候,神乎其神地出现在我脑海之中的,所以我才说,不能完全算是我做的。今日高朋满座,群英荟萃,我突然想起还有另外一首诗。我不过是个刚进学的生员,才疏学浅,评鉴不了好坏,所以想诵给在场诸位贤达听一听。”
汪孚林微微一顿,这才笑眯眯地吟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刚刚听到汪孚林说那首诗不是自己所做时,程乃轩差点没把眼珠子瞪出来,程奎等人更是人人意外。可此时此刻,这又是四句诗出口,整个三楼却是一片静悄悄。相比那一次新安门前送谢廷杰时那一首,眼下这四句诗和汪孚林这些日子的境遇简直是契合到了十分!尤其是丰干社因擅长做诗而深得汪道昆赞赏的方策等几个岩镇方氏子弟,更是喃喃自语念了一遍又一遍,最终面面相觑。
汪孚林很满意现在这效果,他趁着每一个人还都沉浸在这四句诗中,用力咳嗽了一下以表示存在感,这才再次拱了拱手说:“汪孚林不过是区区一个生员,却不知道招谁惹谁,前有功名风波,再有粮长风波,如今只不过是一首诗,却也闹出了这样的轩然大波!如今我家二老未归,家中事务繁杂,我又收了个养子,精力有限,才疏学浅,今后当全力供金宝读书,他一日不进学,我一日不求贡,不下场大比,还请有心人行行好,放过我这小秀才!”
下一场乡试还要三年,说不定这三年里金宝就进学了,再说就他现在这水平,就算混个下场也是白搭。至于不求贡,是因为他不想去国子监求虐。反正这都是便宜话,干脆给自己刷一下受尽委屈的形象。
哗——
整个三楼一下子沸腾了。歙县的生员反应强烈,其他五县生员同样错愕难当。刚刚汪孚林虽说声称那诗不知是否算是自己写的,可转瞬间又抛出一首言志好诗,还口口声声道是苏醒后突然出现在记忆中的,谁会相信这样的巧合?而明明造出了这样的名声,接下来科考必定能入前列,说不定能够成为贡生入国子监,而要是不选择拔贡这条路,再过三年必定能有资格下秋闱,可汪孚林竟如此放言!
谁能保证看似资质不错的金宝能够很快进学成为秀才?
金宝正在低声安慰秋枫,转眼间听到这么一句话,他顿时整个人都僵硬了。他有些艰难地转过身,想确认一下汪孚林是不是在开玩笑,却没想到汪孚林也已经回过身,含笑看着他和秋枫。他下意识地冲上前去,一把抱住了汪孚林的胳膊,却是急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只能死命摇头。
可汪孚林只是笑着拍了拍他的头,又看了一眼呆若木鸡的秋枫,微微颔首说:“既然都有人愿意给你自由身,我也不能让人给比下去,回头我把你的契书还了你,你也去跟着金宝一块读书吧。”
秋枫蠕动了一下嘴唇,同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想到自己心心念念盼望的将来,想到自己犹豫纠结的选择,想到自己刚刚坚决否认时的心如鹿撞,他只觉得心里不知道什么滋味,甚至连泪流满面都没察觉。
倒是叶钧耀第一个反应过来,他当即一拍桌子问道:“孚林,不要冲动!”
“多谢县尊提醒,学生已经想得很清楚了。对了,还有一句话忘记说了,说起来我汪孚林前一阵子虽说连连倒霉,可老天对我很不薄,我记得的诗少说还有几十上百首,日后若是有哪位想要指教,不妨挑明了来,我自然乐意奉陪。”
就让你们疑神疑鬼,猜去吧!
汪孚林四周团团一揖,这才歉然笑道,“今天这英雄宴,原本就不该我一个没资格去乡试的生员搅局,让各位扫兴了。金宝,秋枫,咱们走!”
当着三楼这满座宾客的面,汪孚林一手拽起一个,竟是就这样施施然下楼。
这时候,李师爷方才哈哈笑道:“今天方才见识真正狂生风采。各位,我也告辞了。”他又不是徽州人,只是叶钧耀的幕宾,这一走自然潇潇洒洒。
见李师爷转身下楼,叶小胖东张张西望望,最后挤出个笑脸,深深一个大揖,立刻也追了下去。
转眼间,一同上来的六个人除了程乃轩还挤在程奎这一席,其他人全都扬长而去了。面对这一幕,程公子只觉得今天脑袋有点转不过来,竟是没有拔腿跟上。即便如此,适才那一幕一幕仍然在此刻的三楼引来了无穷无尽的反响。而作为始作俑者的陈天祥,更是脸上一阵青一阵白,良久才迸出了一句话:“不论如何,汪孚林都已经承认了……”
啪——
他这话却被一个清脆的声音打断,众人循声望去,却只见自始至终没有说话的汪道昆将手中筷子用力拍在了桌子上。见所有人都看着自己,他方才冷笑道:“看在汪孚林是我汪家晚辈的份上,我适才一直有所克制,若是还这般厚颜无耻,别怪我不客气!”
陈天祥登时面色大变。他只是个举人,当年罢官前最高也不过是知县,和巅峰时期的汪道昆差了不知道几级,可士可杀不可辱,如今几乎被人指着鼻子骂,他哪里忍得下这口气?他下意识地想要反唇相讥,却不料那如同刀子一般的目光突然隔着一张桌子射了过来,让本想站起身的他再次跌坐了回去。
“今日盛会,险些被宵小之辈给搅和了,好在目睹汪家有子初长成,有担待有志气,令人欣慰。”
汪道昆这才站起身来,举杯祝道:“搅局者不用理会了,眼下我敬在座诸生一杯,预祝今科我徽州一府六县俊杰能够在南直隶乡试全胜而归,扬我徽人文名!”
“多谢南明先生吉言!”
随着程奎这一桌众多歙县生员起立举杯满饮为谢,三楼须臾便应声一片,哪怕其余五县生员亦是如此。而汪道昆在满饮之后,却又邀段朝宗和叶钧耀一道,执壶离席,依样画葫芦往底下二楼一楼勉励一番。等到他们重新上楼,却只见陈天祥和府学刘教授都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