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好孩子-第3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傍晚时分,贾老毒物和刘晔等谋士一起来到陶副主任的病房之中,向陶副主任禀报阴夔代表提出的兖州土地划分要求,大袁三公同意徐州军队获得新拿下的山阳全郡,但要求徐州军队让出东平与济国二郡,胃口很大,但对徐州军队而言也不是无法接受。不过贾老毒物等人为了避免引起冀州军队的怀疑,没敢当场答应,只是说等到陶副主任苏醒后,禀明陶副主任再做决断。
“可以答应,兖州的土地可以一步一步的来,用不着马上吃下太多。”陶副主任点头,又说道:“不过别急着马上答应,我还要继续装一段时间的伤,此外还有一件大事,不知诸公意下如何。”
说着,陶副主任把郭嬛提出的担心大概介绍了一遍,要求几个帮凶谋士为自己出谋划策,暂时稳住自己的老丈人避免立即翻脸。贾老毒物一听大笑,道:“这事太容易了,主公如果允许,诩等可以出面向袁绍解释,借口主公伤势过重,未必能保,诩等为防万一,准备在主公伤重不治后拥立主公唯一的儿子、袁绍的外孙陶略,为徐州之主,请求袁绍在万一时准许我等依计行事,同时先派冀州官员携带文书赶赴徐州,时刻准备册立主公长子为徐扬州牧,继承主公基业,并请主公正室夫人袁绍之女出面掌权。袁绍闻之,以为徐州唾手可得,也必然不会着急向徐州下手。”
陶副主任一听大喜,赶紧点头答应,当下贾老毒物等人也在第二天依计而行,集体向冀州军使者阴夔提出准备拥立大袁三公外孙陶略为徐州之主一事,请求大袁三公准许徐州决策层在万一时依法行事,并承认陶略为徐扬州牧,允许袁芳掌握徐州大权,还主动邀请大袁三公派遣重臣先行赶往徐州拜见袁芳,以便随时依计行事。同时贾老毒物还乘机借口东平远离徐州后方,粮草转运不便,陶副主任又伤势太重无法主持大事,要求大袁三公同意徐州军队撤回任城与泰山就粮。
听到贾老毒物等人这席话,空头豫州刺史阴夔乐得连兖州土地划分的答复都顾不得等,立即就快马返回袁绍军中,向大袁三公禀报陶副主任的伤势与贾老毒物等人的请求。而大袁三公一听也是欣喜若狂,一边当场拍板同意贾诩等人的所有要求,一边决定派出逢纪与阴夔携带册封外孙陶略为徐扬州牧的文书,先行赶往彭城与女儿会面,只等女婿咽气,然后马上就让外孙继承女婿的家产。
“好,好,伤得好!伤得太好了!”想到富庶繁华的徐州五郡马上就能唾手可得,大袁三公不仅打消了乘机用武力吞并女婿队伍的念头,还为女婿的重伤鼓起了掌,“孝顺女婿啊,你尽管的安心去吧,你放心,你的儿子我的外孙,我一定会替你好好照顾。还有我的女儿,我也会让他给你安心守寡,不会让她改嫁,所以你就尽管放心的赶快去吧。”(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三百章 料敌机先
“陶应小贼被我军的流矢所伤?还有可能伤重而死?这样的蠢话,你信吗?你敢信吗?!别做白日梦了,蠢货!”
因为道路、距离和行军速度的缘故,一直到了大袁三公决定利用外孙陶略吞并徐州军队和地盘的时候,曹老大才从奉命率军赶来鄄城会师的东平太守车胄口中,得知了陶副主任在攻打无盐城时中箭的喜讯。但很遗憾的是,满心欢喜的车胄将军报告完这个喜讯后,迎接车胄将军的并不是曹老大的夸奖与重赏,而是一通、怒不可遏、劈头盖脸、唾沫星子横飞的臭骂。
“丞相,末将不敢撒谎啊。”被骂得晕头转向的车胄十分委屈,分辨道:“我军流矢命中陶应奸贼后,正在攻城的陶贼顿时就一片大乱,末将只率千余队伍追击,徐州贼军不敢反击,后来末将又抓到了两名徐州俘虏,从他们口中拷问得知,确实是陶贼中了我军流矢。丞相若是不信,尽可传末将麾下士卒来问,他们也……。”
“假的!假的!全是假的!”心情极度不好的曹老大歇斯底里的发作,以和陶副主任穿开裆裤一起长大的知己口气大吼,“我告诉你,别说你还只是听到陶应小贼中箭,你就算亲眼看到了陶应小贼在你面前中箭,那也绝对是假的!是陶贼演给你看的一出戏!想要流矢重伤陶应小贼,你们车家祖坟上还没长那根草!!”
众所周知,车胄将军虽然名声不响,战绩也毫无出彩之处,却绝对算是曹老大信任的心腹亲信,可就算身为心腹亲信,车胄将军也从来没有见过曹老大如此失态的歇斯底里,强词夺理的武断判断。胆怯之下,虽然心中还是不服,被骂得狗血淋头的车胄将军还是乖乖的闭上了嘴巴。不敢再与曹老大分辨下去。
倒是旁边深得曹老大信任的荀攸有些看不下去,站出来拱手说道:“丞相请息怒,事情虽巧,但两军阵上矢石如雨。箭弩无眼,谁也不敢担保车胄将军队伍里的一支流矢,未必就不能命中陶应奸贼。依攸之见。丞相不妨派人详细探察……。”
“别浪费力气了。”曹老大大力挥手,斩钉截铁的说道:“派再多的斥候细作去探查,收到的消息也肯定是陶贼被我军流矢重伤,甚至重伤将死!但我可以肯定,陶贼绝对连一根毛都没掉!所谓中箭重伤,不过是陶贼不想给袁绍匹夫卖命的借口!这个奸贼,干这样的事最拿手不过!”
荀攸也无奈的闭上了嘴巴。郭嘉和程昱等谋士一起沉默不语,心里既期望车胄的报告不假,曹军流矢确实命中了罪该万死的陶副主任,但又明白曹老大的判断十有**不假——以陶副主任的恶劣性格,诈伤拒绝给大袁三公当炮灰这样的事。绝对干得出来!
好不容易发泄够了对陶副主任奸猾举动的愤怒,曹老大努力压下胸中怒火,再细一盘算后,曹老大很快又冷笑了起来,道:“陶贼诈伤也好,虽然我军失去了乘机离间冀徐军队关系的机会,也没办法立即激化陶贼与袁绍之间的矛盾,但最起码不用担心在撤退途中遭到陶贼追杀了,陶贼的队伍虽少,却远比袁绍匹夫的队伍危险,总体来说,陶贼诈伤拒绝出战,对我军而言还是利大于弊。”
“丞相所言极是。”程昱点头附和道:“不管陶贼中箭是真是假,徐州军队也肯定不会发起对我军的追击了,一是陶贼中箭无法亲自率军追击,二是陶贼绝不会把他的队伍交给袁绍指挥,我军可以放心集中力量,应对袁绍队伍的追击。”
“正是如此。”曹老大点头,又问道:“袁绍的追兵队伍,已经抵达那里了?”
“前锋韩猛部约五千骑,目前已然抵达了秦亭,距离鄄城约八十里。”程昱答道:“至于袁绍的主力,昨天夜里收到的消息,袁绍已在昨天清晨亲自率领主力西进前来追击我军,好在袁绍的主力步骑混杂,行军速度不是很快。”
“还好,我们还有从容撤退的机会。”曹老大松了口气,又转向车胄说道:“车胄,让你的队伍抓紧时间休整,我军明日撤出鄄城向濮阳撤退,届时由你的队伍负责殿后。切记,袁绍骑兵一旦追击,务必要全力迎战,争取时间,没有命令绝不允许撤退!不过你也放心,我会布置伏兵和安排队伍接应于你,不会让你孤军苦撑,下去准备吧。”
“诺。”车胄抱拳唱诺,又小心翼翼的问道:“丞相,末将还奉命押来了徐庶,不知如何处置。”
“移交给我的卫队,等我有空了再收拾他。”曹老大满脸疲惫的再次挥手,车胄也不再说话,老实行礼辞去。然后曹老大又向帐中卫士命令道:“速去传令各营各部,将鄄城中的粮草辎重尽数装车,准备好两天干粮,明日撤往濮阳,途中不做休息,也不生火造饭。”
众卫士一起唱诺,赶紧出帐去传令曹军各部准备撤兵,一旁的毛玠则提醒道:“丞相,你好象忘记安排队伍埋伏了,刚才你说过,要准备伏兵接应车胄将军的殿后队伍。”
曹老大翻起了白眼,半晌才哼道:“我让车胄放弃无盐,除了让袁绍与陶贼尽快会师、尽快产生矛盾外,就是准备让他这支二线队伍殿后送死,我军仓亭大败,损失无比惨重,那还有精兵队伍留下接应他?”
毛玠愕然,郭嘉和荀攸等人则向曹老大拱手作揖,连赞曹老大当机立断,主次分明,真乃聪明睿智仁爱之主。不过曹老大这会也没心思去听这些拍马屁的话了,很快就盘算着说道:“陶贼诈伤不肯追击我军,以袁绍匹夫的性格,就算对徐州有所动作,也肯定不会给我军喘息的机会,肯定要亲自率军来追击我军,把我们斩尽杀绝,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做好准备。集中力量与袁绍匹夫再打一场决战。”
“丞相所言甚是,我军虽在仓亭惨败,却还有一战之力。未必就没有反败为胜的机会。”郭嘉咳嗽着说道:“嘉建议,丞相不妨留下一军坚守濮阳,同时紧急调动曹仁、曹洪、钟繇与任峻诸位将军的队伍,赶赴官渡与我军主力会合。与袁绍再打一场官渡大战。”
“与袁绍再打一场官渡大战?”曹老大露出犹豫神色。
“丞相担心时间上来不及?”郭嘉误会了曹老大的意思,便又咳嗽着说道:“请丞相放心,濮阳乃是袁绍进兵许昌的粮道咽喉所在。不拔掉濮阳这颗钉子,袁绍纵有百万大军,也绝不敢绕过濮阳直取官渡,只要我军濮阳守将奋力坚守,就一定能为我军队伍赶赴官渡增援赢得时间。”
“不,不,奉孝误会了。我不是担心各地援军集结的时间不够。”曹老大摇头,沉吟道:“我只是觉得,官渡未必适合成为我军与袁绍再度决战的主战场。”
“丞相此言何意?”曹军众谋士面面相觑,纷纷说道:“官渡乃袁绍进兵许昌之咽喉,又是我军前番大破袁绍的战场所在。地势险要并工事坚固,在官渡决战,我军既可占据地利,也可占据心理上风啊?”
“正是因为官渡是我军前番大破袁绍的所在,所以才不适合成为决战战场。”曹老大皱眉答道:“我军不怕袁绍轻进急战,就怕袁绍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与我军对峙消耗,官渡地势太过险要,袁绍对官渡又有心理阴影,若我军又将决战战场设在官渡,袁绍肯定不敢立即求战。如果袁绍又象仓亭一样,给我们来上一个一耗就是好几个月,那我军才是真的完了。”
曹军众谋士默然,这才发现曹老大的担心大有道理,退守官渡寻求与袁绍军决战,很可能又被袁绍军拖成了对曹军最不利的对耗之势。
“这样吧,决战是肯定要提前准备的,不过先别急着把军队布置在官渡。”曹老大盘算着说道:“先让豫州、陈留、司隶与关中等地的兵马集结于许昌侯命,然后我们再看情况决定决战于何地。”众谋士唱诺,赶紧各自提笔替曹老大拟令,命令镇守各处地方的曹军队伍迅速赶往许昌集结侯命,然后以快马送出不提。
第二天清晨,乘着袁绍军主力尚未逼近的宝贵机会,元气大伤的曹军主力果断放弃了曾经的大后方鄄城重镇,携带着所有能够携带的粮草辎重,全速向着兖州重镇濮阳撤退,殿后重任则被甩给了刚从无盐撤到鄄城的车胄队伍。发现了曹军这一动作后,袁绍军追击前锋韩猛也曾率军发起追击,结果却遭到了车胄队伍的拼死拦截,一番苦战下来,韩猛队伍虽然斩首近千,却也始终没有冲散车胄队伍的步兵方阵,又担心曹军精锐回援,不得已下令鸣金收兵,先咬住曹军尾巴,然后等待大袁三公亲自率领的主力增援。
消息传到大袁三公面前,大袁三公听从郭图兵贵神速的建议,派遣长子袁谭率领五千精骑急赴鄄城以西增援韩猛,并于一日后再次追上曹军后军车胄队伍,与车胄队伍激战于咸城小亭,可怜的车胄将军认定自家援军必来增援,遂以三千二线步兵死抗近万袁军骑兵,结果援军当然没有,车胄将军的三千步兵也全军覆没,车胄被袁谭公子亲手斩于乱军之中,携带着大量辎重粮草的曹军主力则乘机撤进濮阳城内,全是骑兵的袁谭与韩猛无法攻城,也只好在濮阳以东三十里处扎下行营,等待自家主力抵达。
靠着出卖部下顺利撤回了濮阳,曹老大连口气都来不及喘,立即就召来了大将夏侯惇与东郡太守刘延,开门见山的就告诉夏侯惇与刘延,“我需要你们死守濮阳一个月,为我军主力撤退与援军集结争取时间,你们可愿接受这个任务?”
夏侯惇就不用说了,既是曹老大的亲戚又是最早追随曹老大的好基友,听到曹老大这番命令自然是连眼皮都不眨一下,马上就抱拳唱诺,被关二爷贬为无用之人的刘延也证明了自己并非完全无用,毫不犹豫的就抱拳说道:“请丞相放心,末将等愿誓死坚守濮阳一月,那怕打到只剩一兵一卒。也绝不让袁绍贼军入城一步。”
“既如此,那就拜托了。”曹老大拱手鞠躬行礼,郑重说道:“我军能否赢得时间。能否赢得反败为胜的机会,就全靠二位将军了。”
见曹老大行礼,夏侯惇与刘延赶紧双膝跪下还礼,曹老大也赶紧搀起这两个几乎注定要送死的炮灰。道:“濮阳一带原有六千守军,我已尽数收回城中,除此之外。我再给你们留下两千战兵与一个月的粮草,你们只要守住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想办法弃城突围。记住,没有援军,我已经没有援军能派给你们了。”
说到这,曹老大鼻子忽然一酸,又哽咽着说道:“一个月后。如果你们无法突围,袁绍也能接受你们的投降,你们可以向袁绍投降,我不怪你们,你们在许昌的家眷。我也会善待……。”
夏侯惇与刘延一起放声大哭,拼命向曹老大磕头,异口同声说道:“请丞相放心,末将等誓死不降袁绍!一个月后,若末将等无法突围,便继续坚守此城,那怕能为丞相多争取一天时间,末将即便粉身碎骨,也可瞑目矣!”
听到夏侯惇与刘延这番发自肺腑的话,曹老大也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与夏侯惇、刘延相拥在了一起抱头痛哭,旁边的郭嘉与荀攸等人也是纷纷落泪,知道与夏侯惇、刘延的这次诀别,很可能就是永远的告别。而痛哭流涕之余,曹军众人也忍不住再一次对陶副主任咬牙切齿起来,“天杀你的陶贼,这一次的仓亭大战,如果不是你故意捣乱,我军能有今日?能有今日?!”
鉴于收到斥候探报,知道大袁三公亲自率领的冀州主力距离濮阳已经是越来越近,抵达濮阳的第二天清晨,曹老大便与夏侯惇等人洒泪而别,率领三万主力全速撤往官渡,去与驻扎在官渡的曹仁队伍会合。发现曹军这一动静后,贪功心切的袁谭公子率军急追,结果却遭到了曹军殿后的张辽队伍迎头痛击,夏侯惇也率军从濮阳城中杀出,前后夹击可怜的袁谭公子,袁谭公子见势不妙也只好赶紧退兵,眼睁睁看着曹军队伍往官渡而去。
两天后,大袁三公亲自率领的袁绍军主力十余万先后抵达濮阳城下,很快就把濮阳孤城包围得水泄不通,为了尽快拔掉濮阳这颗卡在粮道咽喉上的钉子,打通与冀州后方的直接联系以便进兵许昌,大袁三公听取谋士崔琰建议,派遣使者入城招降,许以高官厚禄招降夏侯惇与刘延二将,孰料夏侯渊与刘延不仅将招降书信撕得粉碎,还把冀州军使者押上濮阳城头,当着冀州军队的面斩首,以示誓死不降大袁三公之心。大袁三公闻讯大怒,当即命令大军日夜赶造攻城武器,准备用武力攻破濮阳,擒拿夏侯惇与刘延斩首,以谢斩使之罪。
又过得数日,袁绍军针对濮阳城池的攻城大战开始,大袁三公的三个宝贝儿子轮流督军攻城,攻势十分猛烈,然而濮阳城池却又十分坚固,城内守军也抱定了必死决心坚守城池,所以连续三天的攻城大战下来,袁绍军不仅没能攻克濮阳坚城,还在濮阳守军的顽强抵抗下伤亡惨重,士气受挫严重。而曹老大亲自率领的曹军主力残部则乘机顺利撤回官渡大营,总算是在仓亭惨败后重新稳住阵脚,也重新把曹袁大战拉回了对峙之势。
曹袁大战的最新战况消息传到徐州军中时,主帅重伤的徐州军队主力已然撤回了任城郡内,虽说错过了‘乘胜扩大战果’的大好机会,但好在‘中箭重伤’的陶副主任已然在袁绍军失望的目光中有了一些好转,能够开口说话和吃饭喝水了,所以收到了细作汇总送来的消息后,陶副主任也很快召来了贾诩、刘晔、荀谌和是仪四大谋士,与他们一起讨论濮阳和官渡的战况,还有就是商量下一步如何行事。
“濮阳明显是曹操的弃子,用来争取时间的弃子。”贾老毒物一针见血的指出道:“至于官渡,曹操若是故技重施,再次集中最后兵力坚守官渡隘口,那么曹操此战必败!我军暂时也别想贪图兖州土地了,只能是做好随时与袁绍开战的准备了。”
“曹贼若再次坚守官渡,就将必败?”已经逐渐失去了历史先知优势的陶副主任一楞。忙问道:“文和先生为何会有这个判断?官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曹贼又曾在官渡战场上大败过冀州军队。拥有巨大的心理优势,为什么先生要说曹贼如果坚守官渡,反倒必败?”
“因为曹孟德要输在袁本初的心理劣势上。”贾老毒物微笑说道:“袁绍前番官渡惨败,一是输在粮草被焚。二是输在前期轻敌冒进,三是输在后期过于谨慎不敢分兵,当时如果袁绍能够重视对乌巢粮仓的保护。前期不要过于分兵,不要让偏师过于轻敌深入,后期如果能大胆分兵,以轻骑偷袭许昌,三个错误只要少犯一个,那么上一次官渡大战,输的人就只会是曹操。而不是袁绍。”
“袁绍也是一个能汲取教训的人,这次的仓亭大战就是例证,尽管心里不愿意,但袁绍还是听了沮授和崔琰的建议,采取了步步为营的稳妥策略。宁可错失战机也不追求速战,终于熬到我军主力回援,帮他取得了仓亭大胜。”
“所以这一次曹操如果还只是扼守官渡的话,那他基本上也就输定了,已经在官渡战场上吃过大亏的袁绍肯定会在用兵方面慎之又慎,既加强对粮仓的保护,也会大胆尝试分兵攻打许昌,至不济也要采取仓亭时的对耗战术,以兵多粮足的优势耗到曹操粮尽,耗到曹操从地方上大量抽调兵力后不可避免出现的动乱,让曹操的后院起火,前方不稳,也让曹操毫无胜算,只能是束手待毙。”
陶副主任默然,也开始庆幸自己运气不错,老早就把贾老毒物这个战术加战略的双专家挖到了手。那边的荀谌、刘晔和是仪等人也是感叹万分,暗暗哀号自己们这辈子恐怕是没机会抢到徐州军师的位置了。然后刘晔又问道:“文和先生,那依你之见,这一次的袁曹决战,曹贼可还有反败为胜的希望?”
“有,当然有。”贾老毒物点头,平静说道:“如果曹孟德主动放弃官渡,全军退守许昌,把袁绍诱到许昌城下决战,那么曹军队伍就还有一线希望。基本上来说,这也是曹孟德的最后一个希望了,如果他没有放弃官渡这个险要咽喉的魄力,也没能不袁绍的主力诱到许昌城下决战,那曹孟德也就输定了。”
“在许昌城下决战,曹贼就还有一线希望?”
陶副主任捻着下巴上逐渐长出的小胡子,闭目盘算,许久后,陶副主任猛的睁开眼睛,大力点头说道:“对,如果换成了我是曹贼,我也会选择在许昌城下决战!一是不需要分兵保护粮道和保护许昌,可以集中力量于一点!二是许昌城下决战,曹军上下无路可退,必然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发挥以一当十的精锐优势!三是许昌大战已经是灭曹最后一战,我那位岳丈大人见胜利只差一步,得意忘形下也必然露出破绽,给曹贼钻空子出奇兵的机会!”
“正是如此!”贾老毒物点头,又微笑说道:“主公,诩建议,我军应该做好继续开战的准备,一旦确认了曹孟德退回许昌,袁本初也继续追击至许昌,我军就可以立即出兵,沿泗水、济水西进,攻占济阴全境!”
“什么?还要打下去?”陶副主任又是一楞,忙问道:“文和先生,你建议我这么做,有什么用意?”
“确认了曹军与袁军在许昌决战,我军立即出兵攻打济阴,当然有用意。”贾老毒物笑笑,答道:“届时,若袁绍在许昌大败曹孟德,拿下许昌,我军出兵济阴,那就是主公你不顾重伤在身,为了孝顺岳丈而出兵济阴,既有面子,与袁绍谈判兖州土地归属时,也可以多一块筹码。”
“如果曹孟德胜了嘛。”贾老毒物笑得更是亲切,道:“孟德公直至败回许昌才反败为胜,军队想必伤亡十分巨大还十分疲惫了,粮草辎重也基本告罄了,最重要的粮草来源地许昌屯田估计也被冀州军毁得差不多了。然后我军粮草充足,主力队伍以逸待劳,也该趁火打劫一把拿下陈留直捣许昌,把天子请回泗上龙兴之地了。”
听到贾老毒物这番话,刘晔、荀谌和是仪先都是一惊,然后一起点头狞笑,陶副主任也笑了,慢条斯理的说道:“文和先生,有些人常说我是这天下最大的墙头草,现在看来,那些人还真是冤枉我了啊。”
言罢,陶副主任开怀大笑,贾老毒物露齿微笑,刘晔、荀谌和是仪哄堂大笑,笑容都一样的邪恶,笑声里也尽是一样的淫邪奸诈。
………………
同一时间的官渡营中,曹老大的妹夫长水校尉兼典农中郎将任峻,奉命来到了中军大帐拜见曹老大,问起曹老大有何吩咐时,曹老大吩咐道:“你带着王垕他们去清点一下粮草,只留我军必需的一月粮草,多余的粮草辎重,全部给我押回许昌听用。记住,路上务必要采取十路纵队复阵之势行军,确保粮草安全送回许昌。”
“运回许昌?!”任峻大吃一惊,脱口说道:“连襟,你不是说笑吧?官渡是我军抵挡袁绍进兵许昌的咽喉所在,大量屯粮还嫌不足,怎么能撤走粮草?”
“当然不是说笑。”曹老大也没有计较任峻对自己的称呼,只是阴阴说道:“官渡虽然是咽喉,但已经不适合做决战战场了。”
“许昌!只有许昌!才是我军与袁绍决一死战的理想战场所在!”(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三百零一章 适得其反
再好的算计,再精密的陷阱,猎物不肯上套也是空余,决定胜负的主动权还在袁绍军自己手里。
如果大袁三公能够知道不肖女婿与发小曹老大的如意算盘,那么大袁三公肯定应该放弃强攻濮阳城的计划,采取最为稳妥的围而不攻战术,耗死濮阳城里粮草仅够支撑一月的夏侯惇队伍,也耗死仓亭惨败后危机四伏的曹老大队伍。
但很可惜,包括袁绍军智囊沮授、崔琰在内的冀州决策层都没有贾老毒物那么敏锐的判断力,也低估了曹老大破釜沉舟做殊死一搏的魄力,又急于拿下濮阳打通与冀州大后方的直接联系,所以濮阳城下不可避免的上演了一场场残酷而又血腥的攻防大战,战事的进程也如愿以偿的按着曹老大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乱石腾空,飞箭如蝗,如雷的战鼓声与呐喊声中,又一支千人队的袁绍军步兵向濮阳城墙发起了冲击,在他们的脚下,已经到处都是残旗断箭与破碎的攻城武器,被督战队砍去脑袋的退缩士兵尸体,还有已经被尸体和土石杂物彻底填平了的濮阳护城河;而在他们的前方,是已经爬满了密密麻麻袁绍军士兵的濮阳城墙,城墙大片大片被浓烟熏得漆黑,到处都是刀砍斧凿的痕迹,也到处都是新旧鲜血喷染留下的血迹。
城墙上的战事早已进入了白热化,靠着兵力的数量优势,袁绍军将士源源不绝的不断登上城头。夺取了许多城头阵地,然而濮阳守军却还是一如既往的顽强抵抗,夏侯惇与刘延一起亲自披挂上阵,牙曲屯将个个身先士卒,鼓舞着城上守军奋勇杀敌,所以袁绍军即便攻上了城墙,也先后多次占据城头阵地,却每一次都毫无例外的被濮阳守军重新赶下城墙,没能深入城池一步。
这一次似乎要例外了,从包围濮阳孤城那天开始。到现在已经是二十六天了。袁绍军先后八次发起强攻,结果却连续八次都惨遭失败,损失兵力超过八千,接连受挫之下。暴跳如雷的大袁三公下了一道死命令。第九次攻城不破城池绝不收兵。将领士卒无论是谁,畏避后退一步者皆斩,还把自己的亲兵队派到了城下担任督战队。从清晨开始攻城,才打到下午申时左右,就已经有一名牙将、三名曲屯裨将和数十士兵惨死在了袁绍军督战队刀下,袁绍军上下大骇,也只能是拼命向前,硬着头皮呐喊登城厮杀。
袁绍军队伍是前进是死,后退也是死,要想活命就只有攻入城内,濮阳守军是毫无退路,为了活命只能拼死守住城头阵地,两支抱定必死决心的军队在狭窄的城头阵地上碰撞,城上战事的残酷自然血腥到了不忍卒睹的地步。激战中,袁曹两军士兵都象是疯了一样,红着眼睛挥舞着刀枪斧戟与敌人殊死相搏,铁刀砍下的血肉断肢满地乱滚,枪矛捅穿身体喷洒出血花漫天飞舞,斧头砍破脑袋,白色的脑浆崩裂,铁戟削破咽喉,暗红的鲜血从气管、食管里嘟嘟的往外冒,人和人象野兽一样的在地上翻滚着互相撕咬着对方的喉咙,扭打在一起滚下城墙同归于尽者屡见不鲜。
城下早已铺满了尸体与重伤士兵,城墙上的尸体更是多得让攻守双方都无法立足,只能一边拼命厮杀,一边把碍事的尸体扔下城墙,鲜血顺着城墙缓缓流淌,在被襄阳炮砸出的缺口处汇集成溪,就象从城墙下留下一道道瀑布,鲜血瀑布。
袁绍军到底兵力充足,尽管在此前的八次攻坚大战中伤亡惨重,但总兵力仍然是濮阳守军的数十倍以上,濮阳守军此前虽然给袁绍军制造了巨大伤亡,但本身也伤亡不小,八千守军已然只剩下了三千余人,且大半带伤,火油、火箭和燕尾炬等守城武器早已消耗一空,就连普通的羽箭也是消耗殆尽,只能从城中居民家中收集羽扇来赶制新箭,守城力量因此大为削弱,所以那怕是夏侯惇和刘延都已经带着亲兵队伍上阵杀敌了,都无法将袁绍军赶下城墙,只能眼睁睁看着袁绍军在城墙立足越来越稳,曹军队伍的伤亡也越来越大。
又有两架庞大的攻城云梯艰难穿过布满尸体与残破攻城武器的战场,缓缓靠上了激战正酣的濮阳城墙,夏侯惇红着眼睛命令士兵纵火烧毁时,却得知守军是连用菜油和衣服赶制的燕尾炬都已经用完,被迫无奈下,夏侯惇也只好匆匆组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