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首辅沈栗-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阁老们俱都摇头。

    沈栗做的事都是有据可查的。尤行志还活着,夷民大巫祝褐槲与才经武保持联系,也可作为人证。阁老们所需做的不是鉴别沈栗有没有说谎,而是判定他的行为有没有触犯律法。然而沈栗唯一触犯律法的就是私自动用火药,此事已有定论,无需旁人赘言。

    邵英遂向沈栗道:“说说你后来与才经武一同署名那折子上说的与夷民贸易事。”

    才经武的坛子多深皇帝心知肚明,这主意只能是善于民生事的沈栗出的,又交由才经武实施。

    沈栗是由人搀进宫里,出来时皇帝赐坐小轿!

    这个消息一传开,朝中风声已定。

    当时几位阁老都在宫中,他们都没找出纰漏,想参沈栗的人左思右想,除了脑筋过于死板的,都将折子收了起来。

    (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三章 思收敛

    李雁璇扯断丝线,将刚做好的小衣衫照着儿子身上比了比。

    香栀奉承道:“可说是亲娘呢,这衣衫竟似贴肉长出来般,再合适不过了。”

    李雁璇轻笑道:“哪里就有那样好?你也知我的女红拿不出手,不过是担心这孩子皮肤嫩,找出些轻软料子为他做个小衫。都是平常样子,再没甚稀奇的。”

    “少夫人还是给府上绣娘留条活路吧。”香栀一拍手:“你这衣裳裁剪得好,若是绣功也出众,可教绣娘们怎么过活呢?”

    “促狭。”李雁璇嗔道。

    主仆两逗了一会,李雁璇望着儿子不觉又出了神:丈夫出门办差一去不返,儿子如今将将两周岁,还没见过父亲。

    沈栗刚出事时,婆家、娘家联起手来瞒着她,香栀回来也道沈栗万事顺利,因惦念她才生产,才将她的贴身丫鬟打发回来听用。那时李雁璇初为人母,每日里照顾儿子手忙脚乱无心他顾,倒也被瞒得一时。然而当儿子满周岁时,婆母小心推说因沈栗在外未归,这周岁宴只自家人过,不请宾客时,李雁璇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接触到外人,丈夫的书信也许久未至了。

    李雁璇到底没有问出口,唯恐听到令自己失望的答案。家里人瞒着她,她便也装作丝毫未觉,不过骗自己罢了。只背着人悄悄流泪,一忽儿猜丈夫遭遇不测,一忽儿想丈夫移情别恋。

    只是儿子早慧,如今话也说的伶俐,已经知道找父亲了,可教自己怎么敷衍他呢……

    “少夫人!”房门咣当一声被人推开,却是多嘴丫头樱桃。

    香栀方欲怒斥,樱桃上气不接下气嚷道:“咱们少爷回来了!”

    香栀捧着的茶盏就落了地:“你说什么?”

    “少爷!”樱桃跺脚道:“少爷回来了,已经到了老夫人院里。”

    李雁璇忽地起来向门外跑去,跑到门前,又匆匆回来,一把抱起儿子复又冲出院子。

    田氏年事已高,眼睛都花了,只抖着手将沈栗的脸反复摸了又摸:“乖孙儿,我的谦礼,终于回来了,我的孙子回来了。”

    沈栗大声答:“是,祖母,不孝孙沈栗回来了!”

    屋内人无不流泪,便是世子沈梧,一时间也有些热泪盈眶:天也,这孙子终于回来了,我终于可以解脱了。

    沈栗失踪,沈淳只好将沈梧拉出来凑数。这位始终对沈栗有些嫉妒的世子,才开始真正品尝到作为侯府子弟所要面对的压力。

    沈栗穿来时,侯府同样面临倾覆的危机:沈淳被诬杀官。结果沈栗跑去告御状,到底捞他老子出来。

    而侯府眼前的困境,却立即压垮了沈梧。哪怕沈栗只是被参,皇帝也没有立时问罪的意思;哪怕到后来因邢秋调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府外的缁衣卫也变得颇为通融,甚至允许沈家有限度的与外界交往,沈梧也常觉困窘。

    明明大家都心知肚明沈栗是不可能投敌的,但沈梧所过之处,仍是人人退避,唯恐沾惹麻烦。冷待已算客气的,就连出言讥讽者也比比皆是。沈梧哪受过这个?若非沈淳逼着他,世子爷恨不得钻回后院,永远也不要出来。

    当初沈淳说他不成时,他心里未尝没有愤愤不平的意思。总觉着自己从落地开始便按着侯府继承人来教养,怎么也比庶出兄弟强些。如今沈淳催着他出头时,他倒真的觉着自己……不成了。从侯府落难不到一年功夫,世子病了五次,将侯爷愁的长吁短叹。

    故此今日沈栗回来,十分惊异地发现大兄沈梧是打心眼里真诚地欢迎自己。

    不欢迎他的是容蓉。

    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没有丈夫宠爱,没有亲生儿女,偏丈夫又是个不争气的。看样子竟是真心对沈栗服气了!

    难不成日后教大房看着二房面色过日子?再仔细点说,难不成教我这世子夫人去看李雁璇眼色?

    沈栗私底下曾说后悔为沈梧与容蓉牵线,但容蓉并不恨沈栗。毕竟没有沈栗她也做不成侯府世子夫人——她恨的是李雁璇。当初明明都说她的命好,李雁璇是低嫁,如今却完全颠倒。

    凭什么?就凭你嫁了个好人?

    全家人都盼沈栗平安归来,唯有容蓉希望他出事,希望李雁璇失去丈夫。

    紧咬着牙,容蓉才勉强自己露出个笑脸。

    郡主扫了她一眼,心下微觉不悦。

    与祖母田氏哭过,又被生母颜氏抱着哭,沈栗使尽浑身解数才哄得她们开怀。才收了泪,门帘一掀,李雁璇抱着儿子进来,直愣愣看着沈栗。

    眼见着沈栗向自己招手,微笑道:“怎么发愣?许久不见,看着竟是瘦了些。”

    李雁璇小心翼翼伸手碰了碰沈栗,才觉是真的。也不顾得长辈、仆妇们就在跟前,一头扑在丈夫怀里,放声大哭。

    孩子还被她抱在手中,见母亲哭得撕心裂肺,也倒未如平常儿童般跟着哭起来,竟张着小手来打沈栗:“打坏人!”

    支吾两下,觉着自己打不动,还回头去找沈淳:“祖父,打他!”

    沈栗原忙着安慰李雁璇,不期竟被他逗笑,抱起来道:“可是我儿沈宣?这般厉害,倒有些咱们沈家的风骨。”

    沈淳自得道:“像你小时候,也像我!”

    郡主上前接过,嗔道:“便是你父亲整日里带在身边,好好的孩子,教的他这般气大。”

    沈梧的丑哥是庶出,不得沈淳看重,还是沈宣降生后才借光得了个名字沈宁。沈淳一则牵挂儿子,见到沈宣便有些移情,再者这也是他头一个嫡孙,实在稀罕,故此有空时便令人抱到身边亲自照看。

    沈栗不以为意道:“男孩便是勇敢些才好,知道保护他母亲呢。”

    沈淳点头道:“就是这个理。男儿须得支撑门户,宁教他烈性些,不可过于柔软。”说罢瞪了眼沈梧。

    沈梧只做不知。他在家中惫赖,总有亲老子、亲兄弟可以依仗。外面那些人太狠辣,本世子支应不过。

    蹉跎多年,沈梧的那点血性到底被磨平了。

    因沈宣这样一闹,李雁璇方止了泪,只是哭得力竭,一时站不起来,沈栗便扶她在身边坐着。李雁璇微觉羞怯,到底不忍避开。众人都怜他们久别重逢,故作不觉,看的容蓉越发嫉恨。

    听沈栗说了一会故事——这里有女眷,沈栗便将经历中凶险处含糊过去,只向有趣里讲——沈淳打断道:“谦礼还病着,今日就到这里吧。他如今饮不得酒,宴席也罢了。教他好生回去休息。”

    众人应是,俱都起身。

    郡主忙道:“妾身已叫郎中伺候着。”

    沈栗忙自怀中取出一张纸道:“面君时蒙皇上给请了太医,已得了方子。”

    郡主接过,笑道:“再好不过!”

    沈栗央道:“我的那个随从童辞也劳母亲吩咐两个下人照顾。”

    “放心。”郡主应道:“俱都交给我。”

    沈栗遂向沈淳道:“儿子有话与父亲讲。”

    这是应有之义,他才从外面回来,自是有许多事要和沈淳商量。

    嘱咐李雁璇先带儿子回去,沈栗与沈淳来到书房。

    沈栗是真的疲乏了,只歪在软塌上慢慢地讲。

    沈淳虽心疼儿子,却知须得尽快与沈栗通气,此事耽误不得,只好硬着心肠来听……

    “这么说,你这段时间的经历已得了皇上、太子与众位阁老定论,想必明日朝上参你的人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沈淳若有所思道。

    沈栗点头道:“儿子在湘州的行踪始终有夷民做人证,不怕人查。再有人揪着不放,反教皇上以为他们剑指东宫。”

    沈淳彻底放下了心:“这便好。”

    沈栗微微迟疑。

    沈淳奇道:“怎么?”

    “儿子……”沈栗低声道:“儿子以痼病为由,向皇上请辞鸿胪寺职位。”

    沈淳挑眉:“说说。”

    沈栗慢慢道:“儿子以为往后咱们府或许收敛些才好。”

    因沈淳赋闲,为了维持礼贤侯府地位,沈栗这些年是卯足了劲儿办差做事。他年少,又是武转文,沈家又没有其他出息的后生,故此沈栗半点不担心自己锋芒太过。

    然而如今的形势却不同了。

    (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四章 惊疯魔

    沈栗如今已经是正六品詹事府府丞,如今携功而归,少不得还要加官进爵:市舶司的功绩还未赏,姜寒案他也有参与。至于擒了尤行志、掀了盗船、炸了湘王的忆仙亭,湘军将领死伤不少……这些要算平叛之功了。有时候平叛要比开疆拓土还要引人注目,都是需要重赏的。杂七杂八加起来,足够让沈栗再往上挪一挪。

    便是沈栗再无所顾忌,也嫌势头太猛。尤其是立在沈家上头的玳国公府又被皇帝打下去,而沈家的后生们虽未成才,却也开始下场应试,礼贤侯府再不收敛些,难免会被皇帝猜忌是要做第二个玳国公府。

    沈栗压低声音道:“皇上龙体康泰,想必寿数绵长。儿子到底还年轻,现下冲的太快未必是好事。”

    沈栗在东宫的地位已经不低,再往上窜,等太子熬到继位的时候却要站在什么位置呢?

    一旦教皇帝和太子认为沈栗有做权臣的势头,必将被极力打压。

    “玳国公府前例犹在,儿子不敢轻忽。”沈栗道。

    沈淳点头笑道:“为父也是如此认为。原还想着如何劝你,不想你竟自己想到了。”

    沈淳自己当年就是个知道急流勇退的,自然会对如今侯府所要面临的形势有正确的判断。

    沈栗松了口气:“父亲不怪儿子自作主张就好。”

    “你是带病面君,请辞的话也好说出口。若是待回府与为父商议后再递折子,未免痕迹太重。”沈淳摇头道:“皇上的意思呢?”

    沈栗微笑道:“皇上不允。说詹事府府丞和鸿胪寺寺丞都是双差,便是偶尔少上一个也不耽误事。只教我安心将养,不必急着应差。”

    沈淳轻笑。还真教他父子猜着了,“安心养病”,皇上果然有意教沈栗缓上一缓。

    “那你就病着吧,以后看看情形再说。”朝事说罢,沈淳皱眉看着沈栗:“太医的诊治总做不得假,你是真的伤了心血?”

    沈栗疲乏道:“在皇上面前讨巧而已,没他们说的那么严重。只是病了之后急着赶路,一直没得好。”

    沈淳郑重嘱咐:“此事不可轻忽。年轻时失于调养,日后便要影响寿数。如今既得了闲儿,当好生将养。本侯儿子不多,不能都病着。”

    沈栗恭敬道:“儿子知道了,多谢父亲惦记。”

    李雁璇抱着儿子坐卧不安,急急教他:“一会记得叫父亲。”

    沈宣似懂非懂点点头。

    正说着,沈栗一股风般进来。李雁璇还懵着,倒是沈宣不怕生,已经开口叫道:“父亲。”

    “哎!”沈栗两辈子头一次得了孩子,头一次被人叫父亲,只喜得魂都出窍,一把抱起道:“好宣哥儿,为父回来的急,未曾给你带礼物,待明日开了私库,喜欢什么任你挑。”

    沈宣还听不大懂,只听到“礼物”,知道是有好东西,立时拍手笑道:“谢谢,谢谢。”

    沈栗稀罕的不行,欲亲上一亲,又怕头一次相见惊着了他,只扯着孩子小手使劲嘬了一口。

    李雁璇还在流泪,见了也忍不住嗔道:“不像样子。”

    沈栗上前与她擦泪:“辛苦你了。”

    李雁璇又忍不住抱着沈栗哭了一场。

    沈栗虽亲近儿子,到底担心自己从外边回来,又带着病,虽非疫疾,也怕过了病气给他。这时医疗条件差,幼儿一旦染病就有夭折的可能。遂嘱咐香栀:“抱宣哥儿去好生洗漱,不必再带过来,教他早些休息。”

    往日这时沈宣早就睡了,今日只为等沈栗。故此听教他休息去,便乖乖向李雁璇道:“儿子告退。”转头看着沈栗歪头想了想,经香栀提醒,又对沈栗道:“父亲,儿子告退。”

    沈栗连胜道好。

    夫妻两个久别重逢,自有说不完的话。李雁璇是纯粹的内宅贵妇,沈栗也不愿回到自己院子里还说些政事,只与妻子谈论后宅:“今日见嫂子眼神十分可怖,你可曾得罪了她?”

    李雁璇摇头道:“母亲也来提醒妾身说嫂子怕是对我有恶意。只是妾身这两年照顾宣哥儿,很少出院子,大伯也拘着嫂子不叫出来,我二人只在请安时偶尔碰上,妾身又哪来的机会得罪人?”

    沈栗皱眉道:“我见大兄似是坦然了,不料大嫂又显左性。你防着她些,也不要教她靠近宣哥儿。”

    提到儿子,李雁璇严肃道:“妾身省得。”

    回到家中,沈栗才放心睡个好觉。因他的病过了皇帝眼,沈淳便教他在府中养着,自己去朝上对付那些御史言官。

    这一觉直到第二天日头西斜,沈栗方才醒来。李雁璇连忙吩咐人端来饭食,又亲自服侍用药,末了才告诉他一个消息:“大嫂诊出喜讯。”

    沈栗一口茶喷出去,诧异道:“什么?”

    因小产伤了身子,容蓉多年未孕,府上都以为她不能生了。

    李雁璇捂着嘴,指指樱桃:“你说。”

    “是。”樱桃快嘴道:“听说昨日世子爷和世子夫人回去后大吵了一架,不期世子夫人竟被气晕了。大半夜里招了府医诊治,结果诊出喜脉来……府上都说少爷一回来府上就有喜事,分明是您带回来的喜气。听说世子爷还喜得要来谢您,教侯爷骂了一场,方才罢了。”

    沈栗呛咳不止:沈梧真是喜颠了馅,自己妻子有孕,他打算跑去谢弟弟……大兄太蠢怎么办?

    李雁璇早与香栀笑成一团。

    “罢了。”沈栗板起脸道:“这话不许与旁人提。”

    樱桃应道:“少爷放心,胡嬷嬷教过奴婢了,只把外面的消息告诉咱们院子里知道,不能把咱们院子里的事向外说。”

    李雁璇又笑。

    “能把这妮子教出来,胡嬷嬷真是费心了。”沈栗叹息道,又转向李雁璇:“可曾着人送过礼去?”

    李雁璇笑道:“早令香栀去过了,见大嫂竟似换了个人。”

    沈栗道:“她这算是有了盼头。”

    李雁璇示意香栀等人退下,与沈栗低声道:“大嫂有了盼头,先头那个怎么办?”

    沈宁如今养在郡主身边,已是抬了身份,又占了个“长”字,容蓉往日里还能勉强忍着,如今知道自己有孕,怕是容不得了。

    沈栗笑道:“爵位传承自有父亲打算。如今宁哥儿还小,嫂子那个还不知男女,此时提起也嫌太早。”

    李雁璇摇头道:“你不知女人为了儿女……只怕嫂子等不得。”

    沈栗就想起当初嫡母李氏,又忆起昨日容蓉眼中阴狠,不觉叹了口气,嘱咐李雁璇:“得空给母亲敲敲边鼓,咱们沈家如今还在风口浪尖上,无论如何不可出事。”

    为大房的妻妾们,侯府闹了多少次风波。沈栗还真不敢说自己可以冷眼旁观。

    李雁璇特意提起也是为了这个。毕竟沈栗在朝为官,若是家中闹出什么丑事,沈栗难免受到牵连。

    沈梧没两日就过来与沈栗诉苦:“你嫂子又想将宁哥儿从母亲那里移出来,我是不肯的。她的脾性与才嫁过来时迥然不同,变得有些心硬。我虽欢喜有嫡出的,也不能不管宁哥儿。”

    沈栗哼道:“这才哪到哪?孩子大了再说。”

    嫡子与庶子能有几个关系好的?何况沈宁的生母还是容蓉给逼出去的。日后一长一嫡,不争才怪。

    沈梧愈加头痛。他与容蓉之间是本烂账,先前是他亏待妻子,现下容蓉却已性情大变,有时教他都觉着心惊。有这样一个偏执的母亲,有了嫡子还不知要被教成什么样。

    没孩子盼孩子,盼得了又发愁。一时之间,沈梧心里希望容蓉干脆生个女儿才好。

    容蓉的心思到底被郡主挡下,然而侯府还是因这个还未降临的孩子泛起波澜。无论如何,一旦容蓉真的生下儿子,这个才是礼法上正统的继承人。

    容蓉也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连沈梧也不肯理,每日只静心养着。抄经念佛,仔细衣食,只盼生下男孩。

    沈梧也由她,只要她不去闹沈宁,万事好说。

    只田氏觉着不好,对郡主道:“老身原也怜大孙媳妇艰辛,只是如今看她竟有些疯魔了,你平日精心些,不要教她伤己伤人。”

    (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恭唯孝唯不争

    沈栗携功而归,礼贤侯府外一反先时门前车马稀之势,打着道喜、慰问的旗号登门的人日渐增多。然而沈栗正在修养,不见外人,沈淳又摆出一副赋闲已久万事不管的架势,只谈花鸟鱼虫,不讲家国政事,令来访者大失所望。

    这番作为却隐隐符合邵英心中所期,虽平湘之战还未结束,沈栗的功仍未赏,但宫中时常赐下药材、金帛以示亲近。

    沈栗便在安心留在府中称病。他之前太拼,妻子有孕,孩子出生都没在身边,如今无论如何都要好生弥补才是。直到这股风头过去,沈栗才偶尔“病殃殃”地去东宫或鸿胪寺绕上一圈。

    如今市舶司成效初显,皇帝遂又选了几个地方试行。沈栗当初在龄州拿出的一套规则十分详实可靠,便是封棋见过也赞了一声周到。既有成法,各地依样画葫芦,据说也做的不错。

    兴海贸事是当初东宫一力主张的,如今成果斐然,太子的声望也与日俱增。不出沈栗往时所料,邵英果然一力扶植起二皇子来平衡东宫势力。

    太子闷闷道:“……前些天又加封为颖亲王,如今张狂的不像话!隐有威迫东宫之势。”

    沈栗轻笑:“如今颖王一系最出挑的不过是是金家余子并何家而已,其他小卒皆不堪一提。自金阁老去后,金家隐有分裂之势,并未一心一跟随颖王殿下;至于何家,这些年也显颓势。而殿下如今羽翼已成,又有何惧?”

    太子默然,良久方郁郁道:“吾知父皇之意。然而吾自问未有半点不敬之心,父皇为何如此……”

    “殿下!”沈栗惊声止道,抬眼去看眼雅临。

    雅临早将宫人打发出去,此时朝沈栗摆摆手,示意无事。

    沈栗方才松了口气。

    太子哼道:“放心,吾做了多年太子,不至于连东宫都看不住。”

    沈栗轻叹,看来太子对皇帝这番动作真的耿耿于怀。也难怪,宫门夜开案时,东宫曾经被邵英下令围了一回,虽则后来这对田天家父子一直父慈子孝,但太子心里未必没留有芥蒂。如今邵英再次动作,太子难免不安。

    沉思良久,沈栗欲言又止。

    太子道:“说说,今日要你来,就是想与你说说此事。”

    作为资历最老的东宫伴读,沈栗算是彻底绑在太子的船上,故此太子也不担心他会背叛。因此沈栗有了一个同雅临一样的“差事”,时常听太子到苦水。但雅临是内监,有些政事太子说了他也不懂,于是沈栗就成了第一人选。

    然而今日这个话题确实有些危险,沈栗只觉汗流浃背。想了又想,小心斟酌道:“皇上所虑不在于殿下之心所思如何,而在于东宫是否有……的能力。”

    太子诧异道:“什么?”

    沈栗道:“殿下,如今东宫属臣众多,詹事府、左右春坊、司经局,以及衍生的门人、姻亲、故旧,已经是一股不小的势力,而其中一些人,殿下并未见过,甚至可能都未曾听过。”

    太子缓缓点头。其实作为储君,他活动的范围非常有限。除非有特殊情况,太子平时都是在东宫、乾清宫、议政殿来回奔波。偶尔出宫,也是由侍卫前呼后拥,在景阳内城行走。在这种情况下,太子能见到、并常有接触的人远远少于东宫属臣的数量。

    沈栗接着道:“既未见过,何谈了解?谁又能保证咱们东宫上下皆为纯臣呢?”

    这话有些刺耳,但太子倒也听得进去:“朝中犹有大逆之徒,东宫也未必能幸免。”

    太子觉着自己前后两位太傅就不是什么好人。

    “正是如此。”沈栗叹道:“然而所谓‘拥立之功’的诱惑太大,一旦有机会,难保不会有那么些人利令智昏,做出蠢事。”

    “怎么可能?”太子惊道。

    沈栗苦笑:“殿下,天下都知湘王大逆不道,为何还有那么多人追随他谋反呢?难道都是觉着湘王乃真龙天子的?不过是投机而已。所谓独木不成林,湘王纵有反心,没有人推着他,他拿什么作乱?”

    太子默然不语。

    沈栗正色道:“殿下,一旦真有东宫属臣不顾殿下意愿做出悖逆之事,必然天下震动,谁还管殿下究竟有没有不敬之心?倒时即使皇上愿意相信殿下,也难堵天下悠悠之口!”

    “这与扶持老二有何关系?”太子皱眉道。

    “为了告诉某些心底藏奸的臣子,东宫仍有敌手,便是有人蒙蔽殿下,进而以殿下为傀儡图谋不轨,最终也不过为二皇子做了嫁衣裳。”沈栗道:“皇上此举也正是为了保护殿下。

    太子幽幽道:“你的意思是,父皇此举不是为了防范吾,而是为了震慑东宫可能存在的不法之徒?”

    “父子之间何须防范?”沈栗点头道:“非为防殿下,乃为警不臣也。”

    太子琢磨半天,轻笑道:“听你这么一说,吾心里倒是好受些。”

    沈栗斩铁截钉道:“殿下年幼时即得封储君,廿年来陛下都未曾丝毫动摇。如今东宫上下井然有序,殿下只管相信陛下安排就是。无需忧虑,更不要听人挑唆。”

    现下的东宫与几年前已经不同。经过磨合,詹事府已经能够起到辅佐、护持太子的作用。除了仍然不能接触兵权,太子在朝中的影响力已然不小。别说皇帝和太子的关系一直很好,就算真的对太子不满了,想掀翻这样一座东宫,皇帝也是要割肉的。

    若非东宫势力确实入了皇帝眼,邵英又何必急着扶起颖王?

    沈栗轻声道:“颖王激进,殿下则应求稳。唯恭唯孝唯不争,才是良策。”

    除了真的逼宫造反,哪个太子不是“忍”上位的?大臣眼中贤良的太子,必然是皇帝眼中不知进退的儿子。

    邵英看似温和,内里却是个着紧权柄的皇帝。太子已经储位在手,急着表现只会令邵英忌惮。颖王做了那么多年的光头皇子,如今骤然上位必然急不可耐。索性教他抢去!教皇帝感受一下二儿子的野心,就能显出太子的纯孝了。

    到时都不用太子动手,皇帝自然忍不得。

    雅临的声音打断了太子与沈栗的谈话:“哎呦,我的小主子爷,您怎么来了?”

    太子笑道:“定是元瑞,快教他进来。”

    殿门一开,大皇孙元瑞被宫人抱进来。

    给太子请过安后,大皇孙便指着沈栗道:“讲故事。”

    太子笑道:“不得了,这孩子偏迷上了谦礼的故事。”

    雅临凑趣道:“也是沈大人讲得好,又有趣,又能念书识字的。难怪小殿下喜欢。”

    是的,现下沈栗除了为太子出谋划策,还负责给大皇孙讲故事,也算是启蒙。

    沈栗才见到儿子,爱屋及乌,对大皇孙也特别有耐心。一次凑巧讲个故事后,大皇孙竟记住了几个字。这令太子很是惊喜。大抵做父母的都愿意教儿女早走一步,但孩子太小,没耐性学书。如今见大皇子听着故事就能学些东西,想到沈栗当年也是探花一枚,又是信得过的臣子,索性时常教大皇子过来听讲。

    太子妃当然乐见其成。这位母亲自从生下儿子,便将用在太子身上的心减了一二分,倒是一心一意为儿子打算。如今东宫徐良娣也得了儿子,太子妃难免心焦。沈栗乃是太子近臣,大皇孙若能与他相熟,将来未必没有好处。

    沈栗原是精心为自己儿子编写启蒙教材,不想竟先用在大皇子身上。

    太子笑道:“待你儿子大些,也教他过来与元瑞做个伴读。”有沈栗这样的父亲,儿子想必不差。

    沈栗心中暗暗叫苦,当年他自己做伴读时战战兢兢深恐一步踏错,怎么能舍得自己的儿子小小年纪来看人脸色?

    然而在世人眼中,给皇子皇孙做伴读乃是帝王家加恩的表现,也是给孩子谋前程的天梯,以礼贤侯府如今的地位,多半也是必然选择。

    此事推脱不得,沈栗口中惊喜谢恩,将心底担忧暂时放下。左右孩子还小,不必急于一时。再者,礼贤侯府已经出了父亲和自己两代伴读,皇帝未必还想来个第三代。

    (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六章 自己动手

    好巧不巧,沈栗出宫时正碰上二皇子颖亲王。

    颖王如今得了圣眷,一腔郁气尽去,满面红光。一众随从在宫门口前呼后拥,引人注目。

    冷眼见是沈栗,特意命人找他过来。沈栗自不会在礼数上有差,恭恭敬敬行了礼,静候颖王吩咐。

    欲抑先扬,颖王皮笑肉不笑夸了几句沈栗聪敏,随即说到正题:“本王听说街巷中似有贵府嫌贫爱富、意欲悔婚传闻,有道是君子一诺千金,想礼贤侯府素有清名,切不要因小失大。”

    沈栗微微皱眉。

    颖王说的是沈栗同母妹妹、十姐儿沈丽舒的婚事。

    沈丽舒说亲时,沈栗正在龄州,有沈淳与郡主做主,许配给通政司右参议朱泓济的庶子朱同蕴。也算是门好亲。不料方订了亲那家便逢上白事,耽误了一年。紧接着便是沈栗出事的消息传来。礼贤侯府岌岌可危,对方半点没犹豫,干净利索地退了亲。

    哪知还没看到沈家倒下,朱泓济便坐了渎职之罪,拿到大理寺判了流放……朱家先倒了。

    如今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