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回巢-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份圣眷,简直羡煞众人。

    别说齐王世子等人,就连太子这个做儿子的,知道此事后也有些酸溜溜的不是滋味。

    换做他生病,元佑帝也未必会亲自来探望。

    好在深得圣心的是自己的亲儿子,太孙得宠,对太子府也是一件好事。这么一想,太子的心里才平衡了不少。

    太孙似没听出太子语气中淡不可察的那一丝酸意,笑着应道:“儿臣也没想到皇祖父竟会悄然过来探望,也是又惊又喜。皇祖父待了一会儿,询问了我的病症,见没什么大碍就回宫了。”

    太子舒展眉头笑道:“你皇祖父一向最疼你。你这一病,这么久都没进宫,也怪不得你皇祖父忧心。其实,你皇祖父之前就询问过我几回你的病情,到底是亲自见上一眼才能真正放心。”

    顿了顿又道:“原本你皇祖父打算让你和阿睿一起上朝听政,如今你身体还没痊愈,不便上朝。只好等上一等了。”

    说到后来,太子的语气里不免有些遗憾。

    在上书房里学习政事,到底比不得正式上朝听政。

    可惜太孙的身体不争气,这么要紧的时候,偏偏病倒了。少不得要先让齐王世子出出风头了。

    太孙目光微微一闪,面上流露出几分自责:“都是儿臣的身体不中用,病了之后迟迟没有起色,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痊愈。错过了这么好的机会。要不然,父王先和皇祖父说一声,让二弟代我上朝听政吧!”

    太子一听之下,颇有些意动,转念一想,次子萧启过了年才十三岁,这个时候上朝听政未免也太早了。

    再说了,长幼有序。魏王世子韩王世子还没开始听政,哪里能轮得到萧启?他就是再偏心次子,也不便张这个口。

    “阿启还小,虽然聪明,性子却不够沉稳,等磨炼两年再说。”太子随口说道,目光一扫,也留意到了屋角悬挂的花灯。

    他的眼神可比元佑帝强多了,稍一定神,就看清了花灯上的美人面孔。

    太子挑了挑眉,扬了扬嘴角:“这是顾二小姐让人送来的花灯?”

    太孙点点头,眉眼比平日更柔和了几分:“是。我今日先让人送了礼物到定北侯府,她便让人送了这两盏花灯来。”

    太子生性风流,喜好美色,对太孙和顾莞宁尚未定亲就互有来往的事,丝毫不以为意,甚至笑着说道:“你们两个日后总是要成亲的。在成亲前多培养感情也是好事。”

    自太子进来之后,这是太孙听着最顺耳的一句话。

    这也是男子和女子的不同之处了。

    换了太子妃,少不得要挑剔絮叨几句。

    父子两个闲话一番,太子又叮嘱太孙安心养病之类的,才起身离开。

    应付走了太子,太孙暗暗松了口气,重新躺回床榻上,已经没了睡意。目光不自觉地追逐着花灯上的窈窕身影。

    他一直以为自己很有耐心,可以慢慢等待。

    直到元佑帝问起顾莞宁的那一刻,他才惊觉,自己竟如此期盼着能早日定下亲事,早日娶她过门。

    只有她真正成为他的妻子,他才能安心踏实。

    ……

    当天夜里,太孙翻来覆去,很久才睡下。

    他做了一个梦。

    在梦里,他恍惚又回到了前世。

    他的病症终于治好,也终于可以圆房和她做真正的夫妻了。

    他明知道她还有排斥抗拒,却按捺不住想拥有她全部的热切渴望,在太子妃问起此事的时候,毫不犹豫地点了头。

    太子妃择了一个好日子,重新布置了新房。

    红色的烛火,红色的纱帐,红色的被褥,满眼喜庆的红色,也及不上她俏脸上的那一抹嫣红动人。

    他轻轻将她拥入怀里的那一刻,满心的幸福几乎溢出胸膛。

    他不敢用力,轻柔地仿佛对待世上最脆弱易碎的珍宝。

    她显然也是有些害怕的,却倔强地不肯流露出来,一直强撑着平静镇定。直到褪去所有的衣衫,肌肤相贴的那一刻,她才情难自禁地惊惶颤抖起来。

    “阿宁,别怕,我不会伤害你。”他含着她圆润柔嫩的耳珠,在她耳边轻声低语。

    她没有说话,身子的颤抖却缓缓平息,然后伸出细长的胳膊,环绕住他的脖子。

    这一个简单的举动,几乎令他所有的自制力都崩溃。

    他稍稍用力,将她搂得更紧了些……

    再然后,太孙陡然惊醒了。

    当他察觉到身体的异样时,脸上不由得露出一抹尴尬无奈的苦笑。清了清嗓子,叫了小贵子进来。

    小贵子揉着惺忪的睡眼,将哈欠按捺下来:“殿下怎么这么早就醒了?”

    现在最多五更天,天还没亮呢!

    太孙咳嗽一声:“来替我更衣。”

    更衣?

    这个时候更什么衣?

    小贵子一愣,脱口而出道:“殿下衣服脏了吗?”

    然后,小贵子就见到素来冷静从容的太孙殿下微微红了俊脸,瞪了自己一眼:“让你伺候更衣,哪来这么多的话。”

第二百八十三章 教母

    小贵子到底是伶俐人,被这么一瞪,很快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不由得咧咧嘴。

    太孙殿下今年十六了,也到了想媳妇的年纪了……

    小贵子利索地找了干净的中衣,为太孙伺候换上。正打算将换下来的衣物拿出去让宫女洗干净,就听太孙又吩咐一句:“你现在就去将衣服洗了。”

    哟!还害臊不好意思了。

    小贵子忍住笑,应了一声,很快抱着一团衣服退了下去。

    小贵子手脚利索,洗衣服也难不倒他。

    只是在洗的时候,免不了要自怜自艾一番。可怜他一个去了子孙根的小太监,还要给主子洗衣服……

    待衣服洗干净晾好,天也亮了。

    两位太医和徐沧照例一起来诊脉。

    太孙的风寒之症,一直没有起色。

    叶太医经验老道,已经渐渐察觉出不对劲了,私下和周太医议论过几回:“周太医,太孙殿下的病症似乎有些蹊跷。如果是普通的风寒,这么久也该有好转才是。这一回却一直都没起色,该不是我们误诊了吧!”

    年轻一些的周太医目光一闪,低声道:“我们两个一起看的诊,怎么可能误诊。再说了,徐沧不也说是风寒吗?太孙殿下对他可信任的很,连药方也都是徐沧开的。要是真的误诊了,第一个要治罪的,也该是徐沧。”

    语气里透出浓浓的酸意。

    别说周太医,就是叶太医,想到太孙竟然越过他们两个信任一个民间大夫,心里也颇不是滋味。

    不过,叶太医却不赞成周太医的话:“我们两个是太医院里的太医,也是皇上亲自指派来伺候太孙殿下的。如果太孙殿下的身体有个好歹,我们两人都难辞其咎。”

    周太医心里不以为然,却也不和叶太医争辩,只催促道:“时候不早了,我们快些去给太孙殿下请脉吧!”

    叶太医思来想去,心里总有些不安。

    今日诊脉过后,叶太医斟酌着言辞,委婉地说道:“微臣无能,一直没能治好殿下的病症,令殿下缠绵病榻这么多时日。殿下万金贵体,万万不能有什么闪失。不如再请几位太医来,给殿下重新会诊。”

    太孙神色淡淡地看了周太医一眼:“叶太医的提议,周太医意下如何?”

    周太医城府颇深,神色间丝毫不见异样,恭敬地应道:“叶太医思虑周全,微臣着实不及。”

    太孙目光一闪,含笑问道:“这么说来,周太医也赞成叶太医的提议了?”

    周太医应了声是。

    “既然两位太医都赞成,就让人去将母妃请来。”太孙随口道:“将此事告诉母妃一声,由母妃定夺吧!”

    两位太医齐声应了。

    至于徐沧,还是那副八风不动的神情,看不出半点异样。

    ……

    太子妃对太孙的身体比谁都上心,听闻小贵子的禀报后,立刻去了梧桐居。

    “阿诩,你的身体迟迟没好,难道是叶太医周太医误诊了病因?”太子妃一着急,也顾不得叶周两位太医的颜面了,当着两人的面就直接问出了口。

    叶太医和周太医待不住了,立刻拱手请罪:“都是微臣无能。”

    太孙先用眼神安抚住焦虑不已的太孙妃,然后对两位太医笑道:“叶太医周太医来太子府也有五年了。这几年,全靠两位太医精心照料,替我调理身体,我才有今日的光景。既有功劳也有苦劳。”

    “别说不会是误诊,就算是偶尔误诊一回,也不能抹煞两位太医的辛苦。”

    听听这话多妥帖顺耳。

    让人又感动又感激。

    相较之下,太子妃说话的态度可就让人颇有微词了。

    叶周两位太医少不得又要谢恩表忠心一番。

    太孙的俊脸依旧有些苍白,声音也显得有些无力:“两位太医不必如此紧张,母妃只是紧张我的身体,并没有怪罪你们的意思。”

    太子妃此时也反应过来,不由得暗暗后悔刚才的失言,捺着性子,安抚两位太医数句,才让他们和徐沧都退下了。

    待屋子里就剩母子两人,太孙才轻叹一声:“我知道母妃是心疼我,不过,说话时也该注意些。像刚才这样,岂不是让两位太医寒了心?”

    太子妃有些讪讪地应道:“我也是一时疏忽了。以后说话我一定仔细些。”

    话是这么说,可到时候一着急,难免还是会这样。

    一个人的性情脾气,哪里是这么容易就能改了的?

    太孙暗暗叹口气,口中却笑道:“母妃也是关心我,我心中岂会不知道。我也一样关心母妃,盼着母妃能安安稳稳地做着太子妃,不受任何人的闲气闷气。”

    太子妃也不是蠢人,自然听懂了太孙的言外之意。

    太子妃沉默片刻,才低声道:“阿诩,我这个做母亲的真是不中用。不但护不住你,倒是常让你为我忧心。”

    她这个太子妃,不过是面上看着风光罢了!

    没有丈夫宠爱器重的正室,除了表面的光鲜,剩下的也只有内宅的这点权利了。

    如果没有儿子撑腰,她这个太子妃的位置,也不会坐得这么稳当。太子的心可早就偏到于侧妃母子身上去了。

    太孙温和地安慰太子妃:“母妃只有我这么一个儿子,我最亲的人,也只有母妃。母妃时刻为我操心忧虑,我对母妃的心思也是一样的。”

    太子妃心里一暖,目光愈发柔和了几分:“阿诩,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就是生了你这个儿子。”

    儿子远比丈夫稳妥可靠的多。

    太孙笑了一笑,正要说什么,就见小贵子扬着笑容走了进来禀报:“启禀太孙殿下,顾大公子和顾二小姐递了名帖来,要探望殿下。不知殿下是否肯见他们兄妹?”

    简直是明知故问!

    顾莞宁肯来看他,他不知有多高兴,怎么可能不见。

    昨天他特意让人送礼物到定北侯府,不无提醒顾莞宁的意思。没想到,顾莞宁隔日就来了。

    还没等太孙说话,太子妃已经笑着说道:“快些让人进来吧!没见太孙已经急不可耐了吗?”

    急不可耐的太孙:“……”

第二百八十四章 登门(一)

    虽然被太子妃揶揄打趣了一回,太孙的心情还是异常明媚。

    这些日子的水磨功夫还是颇见成效的。至少太子妃已经不再排斥顾莞宁了。

    小贵子出去后,太孙下意识地低头打量自己一眼。

    “要不要我扶着你去照照镜子?”太子妃笑着打趣:“或者宣人进来,替你重新净面更衣?”

    太孙神色自若地笑道:“更衣倒是不必了,重新净面梳发就行了。”

    太子妃:“……”

    太子妃哭笑不得,到底还是喊了内侍进来。

    太孙稍微收拾之后,看着果然精神了不少。

    太子妃端坐在一旁,丝毫没有回避的意思。

    太孙咳嗽一声,非常委婉地暗示:“府里事务繁忙,母妃总不能将所有事情都交给于侧妃,得了闲空,还是多过问一些才是。”

    太子妃岿然不动:“你病症一日没好,我哪里还有心情顾及这些。”

    太孙又道:“母妃身份如此尊贵,岂能纡尊降贵地陪伴顾氏兄妹?”

    “以后左右是要结亲的,我这个做长辈的,陪一陪晚辈也无妨。”太子妃依旧稳稳坐着,姿势优雅,仪态从容。

    太孙没办法了,只得讨好地笑道:“母妃明知道儿子的心意,就别逗弄儿子了。”

    太子妃略略挑眉,慢条斯理地说道:“你心悦顾二小姐,想娶她为妻,我这个做母妃的,不但点头同意,还肯亲自招呼她。你到底还有何不满意的?”

    太孙哭笑不得,拱手求饶:“母妃就饶过儿子吧!阿宁难得来一回,我还想着和她独处片刻,说些悄悄话呢!求母妃暂时避让片刻,等阿宁走了之后,你在屋子里待上一整天也没关系。”

    太子妃:“……”

    她故意不走,就是想看看儿子到底能为顾莞宁做到哪一步。等儿子真的说了实话,又有些堵心。

    “罢了!我这就先走一步,免得留在这儿徒惹人嫌弃。”太子妃酸了一句,总算起身离开了。

    太孙松了口气,满心期盼地看着门口的方向。

    ……

    没有等太久,顾莞宁兄妹就来了。

    过了一个年头,顾莞宁十四了。

    十四岁,正是一个少女最鲜嫩美丽的时候。此时的顾莞宁,也比前世初见的时候更镇定优雅从容。

    她一向喜欢穿红色,今日穿的是一袭正红色罗裙。鲜艳的颜色,映衬得她肤白如雪,眼眸明亮,唇如丹朱。

    也只有她,能将红色穿得如此美丽耀目。

    顾莞宁明眸淡淡一扫,唇角微微扬起,流露出无尽的风华。

    太孙胸膛陡然一热,脱口而出道:“阿宁,你终于来了。”

    从上一次分别后,他就一直在盼着这一日的到来。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往日他总觉得这句话有些矫情。现在才知道,动了心动了情之后,便心不由己身不由己了。

    顾莞宁嗔怪地瞄了他一眼:“殿下病症还没好,怎么就下床榻了?”

    太孙好脾气地笑道:“整日在床榻上躺着,恹恹地没精神,偶尔总得下床榻走动。你不喜欢我站着,我现在就回床榻上躺下。不过,我没什么力气了,不如你扶一扶我。”

    顾莞宁瞪了太孙一眼。

    这个萧诩,真是天生的厚脸皮。无时无刻都不忘占便宜。

    太孙摸摸鼻子,闷笑一声。

    被晾在一旁的顾谨行:“……”

    虽然顾谨行很清楚自己此行就是为了做挡箭牌,可被人忽略到这一步,也实在有点过分了吧!

    顾谨行略略咳嗽一声。

    太孙终于看了过来,眼神稍微有些惊讶,里面分明写着“你怎么会在这儿”。

    顾谨行忍住翻白眼的冲动,上前拱手行了一礼,一本正经地说着场面话:“太孙殿下昨日送了礼物到定北侯府,我和二妹今日特意来当面致谢。”

    太孙总算又恢复了平日的温文尔雅,微笑着应道:“你们兄妹两个太过客气了。”又看向顾莞宁:“昨日送的礼物,不知可合顾二小姐的心意?”

    那一声顾二小姐,说得格外正经,听在耳中,却又有说不出的旖旎。

    顾莞宁面上微微一热,故作镇定从容地答道:“那副弓箭是殿下亲手所做,我若是说不合心意,岂不是拂了殿下的一片心意。”

    太孙眼中含笑,眉间含情:“顾二小姐喜欢就好。”

    又被晾在一旁的顾谨行:“……”

    算了,他还是识趣点,早点避开吧!

    顾谨行飞快地冲顾莞宁使了个眼色,然后对太孙说道:“想来殿下和二妹有话要说,我暂时在外面等候片刻。”

    太孙看着顾谨行的目光里满是欣赏和赞许。

    顾谨行:“……”

    ……

    顾谨行一走,顾莞宁脸上的神色立刻就变了,冷凝不善地看向太孙:“你不好好养病,还有闲心做什么弓箭!”

    太孙似乎早就料到顾莞宁会张口诘问,不慌不忙地解释:“这弓箭是在我‘生病’之前就做好的,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时机送给你。我‘病’了之后,梧桐居里外这么多人看着,母妃更是每天都在床榻边守着,我就是想动手也没机会。”

    原来是之前就做好的。

    顾莞宁一直堵在胸口的闷气稍稍散了一些。

    就见太孙含情脉脉地看了过来,柔声道:“阿宁,我知道你是在意我的身体,所以才会动怒。你这样生气,说明你是真的将我放在心上了。穆韬回来向我禀报的时候,我真的很高兴。”

    顾莞宁被肉麻出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忍不住啐了太孙一口:“你也不嫌自己肉麻!”

    太孙扬起唇角,徐徐一笑,走上前来,悄然握住顾莞宁的手,低低说道:“我只对你一个人肉麻。”

    一股酥酥麻麻的感觉,从两手交握处蔓延开来。

    顾莞宁面上耳后都隐隐发烫,被太孙握着的那只手也烫了起来。

    冷凝如冰的心湖,不知何时被春风融出了缝隙,荡漾出了一圈圈的涟漪。

    她想瞪他一眼,就像往日那样,让他收敛些。

    可不知怎么地,瞪过去的力道远不如平日,倒像是在娇嗔。

第二百八十五章 登门(二)

    那双清亮冷静的明眸,此时染上了不自觉的羞涩和娇媚,就这么怔怔地看着他。

    太孙心头一热。

    他哪里还能忍得住,愈发靠得近了些,将顾莞宁的另一只手也握住,身体微微前倾,似用身形将她揽在怀中。

    当顾莞宁回过神来,才惊觉两人此时有多亲昵。

    “放开我。”顾莞宁瞪着太孙,却未用力甩开他的手。

    太孙装模作样地皱了皱眉:“我站得久了,身子有些无力。全仗着你替我支撑片刻。现在要是松开你,只怕我就要出丑失态了。”

    有意示弱,分明是看准了她嘴硬心软。

    明知道他有大半是装出来的,顾莞宁到底还是不忍推开他。

    顾莞宁索性就着这个姿势,拉着他坐到了一旁的椅子上:“既是累了,就坐着说话,别硬撑着了。”

    太孙依言坐下,等顾莞宁站直身子,舍不得松开手,依旧将她柔软细腻的手握在掌心里,轻轻地摩挲抚摸。

    顾莞宁用力地抽回手,抿了抿唇:“你再这样,我以后就不来了。”

    太孙立刻松了手:“你别恼,我不碰你就是了。”

    顾莞宁又退开两步,和太孙拉远距离,心里莫名的燥热和悸动总算平复下来。

    “听闻你昨日邀了几个闺中好友赏灯猜谜作乐。”太孙笑着打破沉默:“玩得还开心吗?”

    顾莞宁随口地应道:“我倒是还算开心。就是傅姐姐林姐姐不太高兴,尤其是见了你送的礼物之后,更是强颜欢笑。”

    太孙眼睛一亮,含笑道:“你放心,我对她们两个从无他想。都是母妃一厢情愿乱点鸳鸯谱。现在,母妃已经知道我的心意,也已经接受你这个儿媳了。”

    顾莞宁斜睨他一眼,似笑非笑地扯了扯唇角:“若是太子妃不喜欢,太孙也别勉强,大可以另娶他人。等太孙病症痊愈,这满京城的闺秀,自是任由太孙挑选。”

    太孙一脸正色:“我前后两辈子,心中唯有顾二小姐。别的女子,从未入过我的眼,何来挑选。”

    顾莞宁嘴角微微翘起,口中却道:“巧言令色!”

    太孙不以为意:“我这分明是发自肺腑!”

    “花言巧语!”

    “明明是真心真意!”

    “甜言蜜语!”

    “分明是一片真诚!”

    面对着厚颜又坦然的太孙,顾莞宁也没辙了,轻轻哼了一声,便将头扭到了一旁。

    太孙只一句话,便令顾莞宁又转过头来:“昨天晚上,皇祖父特意出宫来看我了。”

    顾莞宁一惊,霍然转过头来:“皇上什么时候来的?”

    太孙说道:“昨天晚上宫中设了宫宴,父王母妃他们都去了宫里赴宴,只我一个人留在府里。我命人将你送来的花灯悬挂在屋子里欣赏,没想到皇祖父忽然来了。”

    顾莞宁:“……”

    所以,元佑帝这是亲眼看见太孙睹物思人了?

    “皇祖父见我看着花灯,便问起花灯的来历。我没有隐瞒,便告诉皇祖父我和你互相钟情的事。”

    顾莞宁面无表情地扫了他一眼:“我什么时候和你互相钟情了?为什么我自己都不知道?”

    太孙面不改色地笑道:“迟早的事。”

    顾莞宁:“……”

    太孙见顾莞宁快要恼羞成怒了,忙将嘴角压平,一本正经地说了下去:“皇祖父一直对我的亲事十分看重。听了此事之后,便说要亲自看一看你。估摸着最多出了正月,皇祖母就会召你进宫,你最好有个心理准备。”

    顾莞宁略略皱起眉头。

    ……

    前世她和元佑帝并无太多交集。

    嫁给太孙后,她一直待在太子府里,照顾太孙的身体。后来太孙病愈,她和太孙圆房后,很快怀了身孕,生下儿子。

    元佑帝对曾孙颇为喜爱,亲自赐名天奕。

    只是,那个时候,元佑帝龙体老迈,时常生病。不愿将病气过到年幼的孩子身上,极少召她进宫。

    她对元佑帝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太子“病逝”的时候。

    下葬的那一日,元佑帝也亲自来了。当众强忍着没有落泪,却是满脸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哀戚难过。

    再到后来,元佑帝的龙体也一日不如一日,不出一年,便也病倒了。朝中官员有人请立齐王为太子,也有官员奏请元佑帝直接传位给太孙。

    元佑帝犹豫一段时日,最终还是决定将皇位传给最疼爱的长孙,正式下了传位诏书后,才与世长辞。

    元佑帝在世的时候,齐王纵然满心愤怒,也不敢有异动。元佑帝一死,齐王便再无顾忌,趁着国丧之际,领兵逼宫,谋夺皇位。

    一个执掌朝政坐拥天下二十多年的天子,总有令人可敬畏之处。

    至于太孙口中的皇祖母,是元佑帝的原配正妻王皇后。

    王皇后所出的嫡长子,早早成亲生下一女后,就病逝了。储君之位落到了如今的太子身上。

    王皇后身为一宫之后,母仪天下,所有皇子都要恭敬地称她一声母后。太孙和齐王世子等一众皇孙,自是称呼她皇祖母。

    太子的生母是宫中的孙贤妃。只是,碍着王皇后的颜面,太子倒是不便和孙贤妃太过亲近了。

    说来,太子对于侧妃一直另眼相看,和孙贤妃也不无关系。

    于侧妃是孙贤妃长姐家的庶女,要称呼孙贤妃一声姨母。当年也是孙贤妃从中出力,才让于家的庶女做了太子侧妃。

    于侧妃生的美貌可人,性子也格外伶俐,嫁给太子做侧妃之后,一直小意温柔。肚皮也争气,隔年就生了儿子萧启,之后又生了两个女儿。

    太子喜欢活泼康健的次子,对两个冰雪可爱的女儿也颇为喜爱。对于侧妃自然也就格外另眼相看。

    而且,原本最多算二流世家的于家,这些年在朝堂也格外活跃,子孙也颇为出息。相比起江河日下的闵家,于家无疑胜了一筹。

    有得力的娘家,有受宠的儿女,有太子的青睐,还有孙贤妃的颜面在,也难怪于侧妃在太子府一直长宠不衰了。

    ……

第二百八十六章 登门(三)

    顾莞宁默默地思忖着。

    太孙也不催促,等了片刻,才低声安抚道:“你不必太过担心。皇祖母为人虽然面相严肃些,其实并不难相处。”

    倒是孙贤妃,看着亲热和气,实则私心颇重,又善于玩弄心机手段,不好相与。

    身为晚辈,不便在背地里说长辈的不是。

    太孙便含蓄地暗示了一句:“若是在宫里见到贤妃娘娘,你不妨稍稍远着一些。”

    顾莞宁回过神来,挑了挑眉:“放心,一切我自能应付。”

    身为掌管后宫多年的一朝太后,那份睥睨众人的凛然威严顿时流露出来。

    顾莞宁生的冷艳明媚,美丽无双。

    可当她微微挑眉露出睥睨一切的神情时,很自然地就会让人忽略了她美丽的容颜,情不自禁地生出敬畏之情。

    也怪不得太子妃对她有些微词。

    哪个做婆婆的,愿意有这么一个性格强硬气势夺人的儿媳?

    换了别的男子,或许也会对这样的顾莞宁心生畏怯。毕竟,此时男尊女卑,女子大多柔顺贞静。

    而顾莞宁,无论如何都和柔顺两个字扯不上边。

    可在太孙眼中,这一刻的顾莞宁光芒四射,令人心醉神迷。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情人眼中出西施了!

    太孙含笑看着顾莞宁,然后不无骄傲地说道:“我当然知道你一定能应付得来。就是忍不住多嘴一句罢了。”

    顾莞宁很快回过神来,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你之前不是和我说过,等你‘病’好了再定亲么?怎么忽然又这么着急了?”

    太孙一脸歉然:“对不起,我之前太过高估自己的耐心了。我担心突然生出什么变故,还是先定下亲事心里才能踏实。”

    顾莞宁:“……”

    顾莞宁一个没忍住,到底又冲太孙瞪了一眼。

    太孙眼中闪过笑意:“说来也真是奇怪。换了别人,总这么瞪我,我心里必然不喜。可你这样瞪我,我就觉得浑身舒泰,巴不得你再瞪我一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顾莞宁:“……”

    没见到他,心中总是惦记着。

    真见了面,又总被他的厚颜气得牙痒,想动手揍人。

    两人一个坐着,一个站着。

    一个眉眼含笑,一个绷着俏脸。

    这副画面,竟也出奇得和谐悦目。

    太孙没沉默太久,很快便笑着张口道:“阿宁,过了年之后,你去过普济寺探望过阿言了吧!”

    提起顾谨言,顾莞宁的眉眼柔和了一些:“嗯,初三那一日我去看他了。”

    ……

    过了年,顾谨言就八岁了。

    他依旧清瘦,脸孔秀气,个头却高了不少,身上没有半点孩童的稚嫩青涩,也没了往日被众人娇宠的养尊处优的娇气。

    就连身上穿的衣服,也换成了普通的灰色棉袍。

    人要衣装,此话半点不假。

    原本那个漂亮精致走到哪儿都引入瞩目的顾家四少爷,一换下鲜亮华美的锦袍,陡然间变得暗淡了几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