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回巢-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霆便是在那个时候,拜左侍郎为师,随他学习律法查案断案。

    只可惜,左侍郎年老体弱,禁不起逃亡折腾。在她杀了齐王父子收复江山之后,左侍郎也一场重病呜呼丧命。

    年轻的罗霆,接替了左侍郎的位置,执掌刑部,成了名震朝野的罗阎王。

    没想到,兜兜转转,罗霆还是拜在了左侍郎门下。

    顾莞宁随口笑道:“罗伯父身为礼部尚书,平日最是方正守礼,从来不肯折腰求人。为了罗大哥的前程,此次倒是豁出了颜面。”

    罗芷萱失笑:“你这可就想错了。我爹那个人天生一副清高的臭脾气,怎么肯拉下脸面去求左侍郎。这是太孙殿下为大哥安排的。”

    顾莞宁:“……”

    顾莞宁的神色微妙至难以形容:“你说的都是真的?此事真的是太孙安排的?”

    “这样的事,我岂会骗你!这些天我没来看你,所以没来得及将这件事告诉你。”罗芷萱没料到顾莞宁反应这么大,有些丈二摸不着头脑:“怎么了?莫非此事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当然不对劲了!

    太孙什么时候和罗霆的交情这么好了?

    还亲自将罗霆安排到了左侍郎身边……

    这份巧合,简直诡异得令人心惊。

    仿佛有什么很重要的事,一直被她遗忘疏漏了一般……

    “太孙殿下对大哥十分赏识,不仅为他安排了差事,还亲自将他带到了刑部。左侍郎那个人,才高气傲,天生的一副倔强脾气。如果不是有太孙殿下出面,只怕他未必肯留大哥在身边呢!”

    罗芷萱说着,又笑了起来:“说起来,我也觉得有些奇怪。大哥之前和太孙也就是有过几面之缘说过几句话罢了,并无别的来往。太孙对他却是出乎意料的友善。”

    短短几句话,却在顾莞宁平静的心湖里激起了层层涟漪。

    罗霆此时不过是个青涩的少年,并未展露出与众不同的出色之处。太孙为什么会这般善待罗霆?

    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悄然浮上心头。

    很快,又被顾莞宁自己否定了。

    不,不可能!

    她的重生,已经是匪夷所思。太孙怎么可能也有同样的际遇?

    这绝不可能!

第二百二十一章 谨行(一)

    顾莞宁略略皱眉,神色沉凝。

    罗芷萱一时看不出顾莞宁在想什么,见她一直没吭声,还以为她是在为罗霆定亲的事怏怏不乐,歉然道:“顾妹妹,是我们罗家对不住你。大哥口中不说,心里却愧疚至极,一直无颜来见你。他前几日在刑部偶遇了顾三叔,这才下定决心登门。”

    顾莞宁回过神来,抿了抿唇道:“罗姐姐,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以后就不要再提了。”

    已经无法改变的事,多说无益。

    罗霆也是身不由己。

    罗芷萱仔细打量她的面色:“你真的一点不介意么?”

    顾莞宁坦然道:“罗伯父罗伯母的顾虑没有错,罗大哥的选择也没有错。想来,是我和罗大哥少了夫妻缘分。”

    想得这样透彻明白,说得这般宽容豁达。说到底,还是因为没投入太多的男女之情吧!

    否则,又怎么会这般坦然?

    罗芷萱不知该为顾莞宁的宽容庆幸,还是该为痴情伤心的兄长难过,半晌都没说话。

    两人静静地相对坐着。

    过了许久,顾莞宁才打破了沉默:“不说这些了。今天中午,留在依柳院里吃午饭吧!你想吃什么,我让珍珠去厨房准备。”

    珍珠厨艺极佳,罗芷萱又嘴馋贪吃,平日来侯府,没少在依柳院里吃过饭。

    罗芷萱打起精神笑道:“将珍珠叫来,我要亲自点几道她的拿手菜。”

    之前的沉闷气氛一扫而空。

    顾莞宁哑然失笑,立刻命人叫了珍珠进来。

    ……

    罗芷萱在依柳院里待了大半日,吃了午饭后,又和顾莞宁絮絮叨叨地说了许久的话。直到罗霆打发人来催促,才依依不舍地告辞。

    顾莞宁送了罗芷萱和罗霆出府。

    一同出来相送的,还有顾谨行。

    罗家兄妹都是聪明人,绝不会随意多嘴探问不该问的事。

    譬如为何顾谨言病了要送到普济寺?为什么顾谨行的亲事一拖再拖,如此慎重?还有,太夫人有意无意地在提携栽培顾谨行,到底是何用意?

    诸如此类,都是顾家的家事。顾莞宁想说自然会说,不想说的,他们也不会多问。

    有顾谨行在,罗霆自然也没有和顾莞宁单独说话的机会。

    一直到离开侯府,罗霆才多看了顾莞宁一眼,然后彬彬有礼中规中矩地道了别:“有劳顾妹妹相送。”

    顾莞宁微微一笑:“罗大哥何必如此客气。日后得了闲空,不妨多到顾家来走动。”

    顾莞宁依旧明艳夺目笑颜如花。

    这份笑靥却又变得如此遥远,终生遥不可及。

    那个阳光绚烂的下午,他面红心跳鼓起勇气一诉情衷。她的眼中漾起丝丝愉悦的笑意。四目相对间,令他心花怒放如置云端。

    现在,这一切都已成了过眼云烟。

    罗霆心中酸涩不已,再也没多看她一眼,匆匆地道别后,便大步转身离开。

    仿佛再停顿片刻,他就再没有勇气和毅力离开一般。

    他脚步匆忙,甚至顾不上罗芷萱。

    罗芷萱心中暗暗叹口气,冲顾莞宁歉然一笑,便也快速离开了。

    顾莞宁站在原地,目送着罗氏兄妹的身影远去,一股怅然之意,在心头萦绕,久久挥之不去。

    ……

    过了片刻,顾莞宁才回过神来。

    一转眼,就见顾谨行关切地看了过来:“二妹,你没事吧!”那双黑眸中,蕴满了关心和怜惜。

    原来,大家都知道她的黯然神伤。只是体谅她,没有说出口而已。

    顾莞宁心里一暖,笑了一笑:“大哥,你放心,我没事。”

    顾谨行低声道:“罗尚书生性谨慎,罗夫人爱子如命,他们为罗霆着想,逼着罗霆和杨家小姐定亲。说起来,这也怪不得他们。罗霆也很无辜可怜。”

    顿了顿又道:“不过,这既是罗家人的选择,以后不管如何,都怪不得你。你也别太心软。以后也别再见罗霆了。他已经定了亲事,不惧什么风言风语。你还是待字闺中的姑娘家,闺誉要紧的很。”

    俨然一个关爱妹妹的好兄长。

    顾莞宁没想到顾谨行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心中暗暗高兴:“大哥,你真的是这样想的吗?”

    顾谨行神色很认真:“是,我说的都是心里话。我们顾家和罗家虽然有通家之好,不过,一码归一码。罗家无意和我们顾家结亲,自有他们的顾虑。没什么可怪罪的。罗霆想像往日那般和你亲近说话,却是不合宜了。”

    不为感情左右,冷静理智地判断对错。这些都是掌家人最重要的品质。

    往日顾莞宁对顾谨行并无太多关注,只知道他勤奋上进端方守礼。

    现在看来,他比她想象中的更优秀出色。只要精心调教栽培,将来一定能守住顾家的百年家业。

    顾莞宁的眼角眉梢流露出喜悦,轻声笑道:“大哥说的对,我都听你的。”

    顾谨行心里悄然一动。

    这些日子,太夫人对他格外器重,时常召他去说话,还要亲自为他操持亲事。三叔顾海也时常说些朝堂内外的事给他听。

    他不是无知无觉的傻瓜,这些微妙的变化意味着什么,他心里早已隐约猜到了一二。

    顾莞宁此时的表现,让他更确定了心中的猜想。

    顾家三房同住一起,堂兄妹们感情也素来和睦。不过,顾莞宁身为二房嫡女,最受太夫人宠爱,在府里地位超然。而且,顾莞宁聪慧过人,冷静果决。他这个做兄长的,到她面前,也不自觉地礼让三分。

    顾莞宁虽然是女子,在顾家第三辈的儿孙中,却是当之无愧的领头人。

    她对他这般温顺听从,还是第一回。也让顾谨行的心里泛起了异样的感受。

    顾谨行略一犹豫,终于将藏了两个多月的疑问低声问出了口:“二妹,我有件事想问你。”

    顾莞宁淡淡一笑:“大哥想问什么?”

    顾谨行紧紧盯着顾莞宁,不放过她神色间半点细微的变化:“我想问你,四弟到底生了什么病症?为何一定要送到普济寺去?”

第二百二十二章 谨行(二)

    可惜,顾莞宁连眉毛都没动一下,神色平静莫测。

    顾谨行这点道行,在她面前,实在不算什么。

    顾谨行本想来个出其不意,此时见顾莞宁毫无异样,不由得一阵气馁:“你不想说就算了。当我没问好了。”

    顾莞宁略略挑眉,若有所指地说道:“我等了这么久,总算等到大哥亲自张口来问我了。”

    顾谨行一楞。

    顾莞宁似乎话中有话。

    什么叫总算等到他亲自张口问她?

    顾莞宁定定地看着顾谨行,“大哥,这些日子,祖母和三叔一直对你格外关照。你的亲事也被一拖再拖,是因为祖母想为挑一门合意的好亲事。这意味着什么,大哥心里应该已经猜到了吧!”

    顾谨行并未犹豫太久,很快便点了点头。

    这种变化十分明显。再说什么都没猜到,未免太过矫情了!

    顾莞宁扯了扯唇角,继续说了下去:“二房发生了很多事,对着外人自是要全部隐瞒下来。不过,迟早是要让大哥全部知情的。只是,现在还没到时候。”

    什么才算到时候?

    是要等到他长大成熟,能令祖母和三叔放心,能让府中内外所有人都心服口服,能承担起定北侯府继承人这个荣耀又沉重的名头……

    只有到了那一天,他才有资格追根问底,才有资格知道所有的真相吧!

    顾谨行深呼吸一口气,定定神说道:“二妹,你的意思,我已经全明白了。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犹带着几分稚嫩的英俊少年,此时满脸坚毅坚定之色。

    这短短的几个月里,顾谨行已经迅速地成长起来。他的身上,也颇有几分大伯顾淙的风采。

    顾家兄弟三人,已经故去的顾湛就不必多说了。最英俊最聪明的,当然是三叔顾海。

    顾淙比起两个弟弟来,略显逊色了一些。既不是身手最好的,也不是最聪明能干的。身为庶出的长子,顾淙性情宽厚,对两个弟弟颇为谦让,从不争抢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也是顾淙最令人赞许的地方。

    也因此,在顾湛意外身亡后,太夫人虽然更喜欢顾海,却还是将定北侯的爵位给了顾淙。

    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会做什么,而是知道什么事不该做。简单来说,就是有自知之明。

    顾谨行年纪虽轻,心性却异常沉稳。资质虽不是千里无一,也属上佳。再有祖母三叔不时提点,还有她的不遗余力竭尽全力地支持,将来一定能支撑起定北侯府。

    顾莞宁眉头舒展开来,眼中漾起层层笑意:“大哥明白就好。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兄妹两个对视一笑。

    话既然说开了,顾莞宁索性又提醒了顾谨行几句:“大哥,祖母有意为你挑一门好亲事。你日后还是和吴表姐撇清距离的好。”

    顾谨行顿时红了脸,期期艾艾地说道:“我和吴表妹就是表兄妹而已,我对她……从没有非分之想。”

    “你是没有非分之想,可人家就未必了。”顾莞宁的声音里带了几分打趣和调笑:“大哥生的一表人才,情窦初开的姑娘家和你时常见面,岂有不动心的道理。”

    顾谨行脸嫩,被打趣几句,一张俊脸红得像块红布:“二妹,你就别开玩笑了。我真的从未想过这些。”

    吴莲香十岁时被送到吴氏身边来,那个时候,吴莲香还是个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顾谨行看在她是表妹的情分上,对她一直颇为和善。

    吴莲香相貌不算特别出挑,心眼却格外的小,爱记仇,又爱生口舌是非。

    顾谨行虽然到了方慕少艾的年龄,对她也生不出半点遐思恋慕来。

    顾莞宁的目光掠过顾谨行的脸孔,一眼就看出顾谨行说的都是实话,并未作伪,这才放了心。

    顾谨行和当年的顾湛又自不同。

    顾湛一出生就是嫡出,太夫人一直尽心竭力地教养儿子长大。顾湛十二岁就开始上战场领兵打仗,立下战功。他想娶沈氏,太夫人虽然觉得沈家家世低微了一些,也还是点头应了亲事。

    顾谨行却是庶出,这么多年一直待在侯府里,声名不显。外人只知顾家有长房长孙,只怕连他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

    想扶持顾谨行继承爵位和家业,得给他挑一门好亲事。有一个得力的岳家,对顾谨行的前途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

    更重要的是,太夫人被沈氏这个儿媳伤透了心,又看不上吴氏这个长媳,到了挑长孙媳,当然得仔细地挑一个聪慧贤良能干的。

    顾莞宁低声道:“大伯母已经有意将吴表姐年前就送回吴家去。吴表姐在侯府也住不了多久了。总之,这段时日,大哥还是仔细提防多加小心为好,千万别被有心人算计了去。”

    顾谨行一愣,脱口而出道:“这怎么可能!吴表妹绝不会是那等轻浮之人!”

    顾莞宁淡淡一笑:“我也只是随口提醒大哥几句而已。人心隔着肚皮,大哥又怎么敢肯定她心里没有盘算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凡事还是小心谨慎一些才是。”

    顾谨行心中不以为然,口中却应道:“二妹说的也有道理,我会小心的。”

    ……

    和顾莞宁长谈了许久后,顾谨行才回了自己的院子。

    想到顾莞宁说的那些话,顾谨行心情有些澎湃,有些激动,有些振奋,还有些忐忑和茫然。

    他真的能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吗?

    他真的能支撑起家业,成为侯府的继承人吗?

    顾莞宁的鼓励和期待,对他来说,既是肯定,更是鞭策。他在高兴之余,免不了又有些惶惑难安。

    小厮顾顺走了进来。

    顾顺今年二十二岁,是管家顾松的长子,也是顾福的兄长。

    兄弟两个各有所长。顾福头脑灵活身手过人,顾顺年长几岁,性子沉稳,做事周全。顾顺自十四岁起被挑到顾谨行身边伺候,颇得顾谨行信任器重。

    顾顺恭敬地禀报:“启禀大少爷,吴表小姐来了。”

第二百二十三章 谨行(三)

    吴莲香来了?

    顾谨行略略一怔,然后说道:“请表小姐到外间候着,我很快就过去。”

    话音刚落,吴莲香的身影已经出现在门口。

    “谨行表哥,”吴莲香俏生生地走了进来,眼角眉梢俱是盈盈笑意,看着他的目光里带着几分不自觉的娇羞和殷切。

    她皮肤略黑,今日用上好的脂粉细细敷了一层,倒是显得白皙了不少。容貌生的也算俏丽,穿着鲜亮的鹅黄色衣裙,更添了几分娇俏。

    换在往日,顾谨行或许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可今日刚被顾莞宁提醒过,再看吴莲香的言行举止,就觉得不太妥当了。

    这里是他的书房,吴莲香没等他允许,就擅自走了进来。换成妹妹顾莞华,当然无所谓。可她毕竟是借住在顾家的表小姐,这般行径太过随意了。

    而且,她进来之后,便走到他面前……靠的也太近了!

    顾谨行不动声色地后退两步,和吴莲香拉远距离:“吴表妹怎么忽然来了?有什么事情吗?”

    “没事就不能来找表哥了吗?”吴莲香轻轻跺了跺脚,语气中满是娇嗔。

    ……顾谨行不自觉地又退后一步,然后正色道:“我们是表兄妹,不是外人。表妹想来找我说话,自是无妨。不过,我们两个如今年龄都大了,瓜田李下,总得避嫌才是。”

    “以后表妹再来,还是到外间说话吧!”

    吴莲香一腔热情,被这一盆冷水浇下来,颇有些委屈:“表哥是在嫌我进了你的书房么?可是,往日我也是这般进来的。”

    是啊!往日她就这般随意。

    而他,竟然从没察觉到这样的举动有什么不妥。

    顾谨行心中暗暗汗颜,神色愈发正经:“往日我们都还小,不拘礼数。现在却不一样,表妹也该注意些言行举止才是。”

    这个不解风情的木头桩子!

    她主动来看他,他不但没欢喜动容,反而摆出这副酸丁模样来。真不知道是真傻还是在装傻。

    吴莲香愈发觉得委屈了,哀怨地看了顾谨行一眼:“姑姑说了,让我年前就回吴家去。我在顾家住了四年,早已习惯在姑姑身边了。实在不想回去。我今天来,就是想求表哥,为我在姑姑面前说情。让我留在侯府里多住些日子,过了年再回吴家。”

    不等顾谨行委婉推辞,便抽抽搭搭地抹起了眼泪。

    顾谨行是端方君子,见吴莲香哭得如此可怜,心里有些不忍:“表妹,你先别哭了。”

    吴莲香抬起泪眼,满含希冀地问道:“表哥是答应我了?”

    想拒绝一个哀求乞怜的少女着实不是易事。更何况,眼前的少女是他嫡亲的表妹。他对她纵然没有男女之思,也是一直将她当成妹妹疼爱的。

    可是,这件事他决不能答应。

    一来会惹来祖母不满,二来也会造成吴莲香的“误会”。

    顾谨行狠狠心道:“母亲这么做,自然有母亲的道理。表妹还是听母亲的话吧!”

    吴莲香:“……”

    吴莲香不敢置信地看着顾谨行,泪水哗哗地涌了出来。

    顾谨行身上有帕子,也未掏出来,依旧站在原地说道:“你别哭了。让人见了,生出误会就不好了。”

    顾谨行的态度表露得如此明显,吴莲香脸皮再厚,到底还是一个闺阁少女,哪里还有脸再待下去。用手捂着脸,扭身跑了出去。

    顾谨行想张口喊住她,话到嘴边,硬是忍了回去。

    原本跑的很慢的吴莲香,既羞臊又难堪,立刻加快步伐。

    这次,是真的跑了出去。

    ……

    吴莲香走了之后,顾谨行的心情也有些郁闷,在书房里坐了许久。

    很快,天黑了下来,到了该用晚饭的时辰。

    顾顺来催促了三回,顾谨行才收拾心情,打起精神去了吴氏的院子里。

    长房人丁兴旺,除了吴氏所生的顾谨行顾莞华之外,还有庶出的顾莞敏顾谨知,再加上表小姐吴莲香,一共五个少年男女。

    每日早晚,长房的儿女们都聚在吴氏这里一起吃饭,有说有笑,颇为热闹。

    今天,气氛却有些怪异。

    素来活跃爱说话的吴莲香,今天一直垂着头不吭声。眼睛还有些微红肿,显然是狠狠哭过一场。

    顾谨行进来之后,也不看吴莲香,只和顾莞华顾莞敏打了个招呼。

    顾莞华心细如尘,早已看出了不对劲,却并不多问。只当什么也不知道,和顾莞敏低声说话。

    无形中将吴莲香晾在了一旁。

    吴莲香原本就满肚子的委屈闷气,到了此刻,就更尴尬难受了。

    吴氏吩咐一声,饭菜很快送了上来。

    自从吴氏当家理事之后,各院子的吃穿用度都被缩减了三成。原本每顿饭有十六道菜肴,如今减成了十二道。四道冷盘四个热炒,还有四道清炖红烧之类的菜肴。满满当当地摆了一桌子。

    吴莲香心情郁郁,只吃了两口就搁了筷子。

    吴氏看了过来,关切地问道:“你今日是怎么了?胃口不好么?”

    她的胃口怎么可能好得起来!

    吴莲香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我下午吃了些点心,现在肚子还不饿。有劳姑姑操心了。”

    吴氏便没再多问。

    吴莲香低着头,满心的不是滋味。

    往日,吴氏待她比顾莞敏还要好上几分。她稍微有些不适,吴氏就嘘寒问暖问长问短。现在打定主意要送她回吴家,吴氏对她的态度大不如前。

    晚饭后,吴莲香神色怏怏地离开了。

    吴氏特意留了顾谨行说话。

    “谨行,今天莲香情绪低落,连句话都没说,是不是和你有关?”

    顾谨行有些气闷地嗯了一声。

    吴氏皱起了眉头:“到底是怎么回事?说来给我听听!”

    顾谨行便将下午在书房里发生的事情一一道来:“……她一张口就求我向母亲求情,让她留在府里,说是舍不得我们,不想回吴家。可她到底是吴家的女儿,一直住在我们顾家算怎么回事?再留下,岂不是延误耽搁了她的终身大事?”

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甘

    吴氏听的面色一变。

    这个吴莲香!心可真是不小!实在是留不得了!

    “她不想回也得回去!”吴氏当机立断地说道:“也别等年底了,我明日就打发人给你舅母送个信,让你舅母来接莲香回去。”

    吴氏再疼娘家侄女,也越不过自己的儿子。

    更何况,顾谨行以后是要继承爵位执掌家业的,当然得娶一个有助力的好妻子才行。现在的吴家,哪里还配得上定北侯府!

    吴氏这么一说,顾谨行倒有些不忍了:“母亲,这么做是不是太不顾表妹的颜面了?之前说好了要让她在年前回去,现在急匆匆地让她走,倒像是迫不及待地要撵她走似的。”

    这倒也是。

    姑娘家脸皮薄,若是真的这么做了,以后吴莲香还有什么脸来侯府走动?

    做不成儿媳,也是她嫡亲的侄女。在身边养了四年,总是有感情的。

    吴氏气头一过,顿时冷静了不少,略一思忖道:“你说的也有道理。那就暂且再让她住在府里,等到了年底再送她回吴家。”

    “不过,你平日可得多加留神,多远着她一些。别让人说出什么闲话来。”

    顾谨行点点头应下了。

    ……

    吴莲香回了院子后,便将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

    屋子里断断续续地传来哭泣声。

    守在外面的几个丫鬟面面相觑,其中一个叫白兰的丫鬟,张口说道:“你们几个在这儿守着,我进去看看。”

    白兰今年十六岁,相貌生得颇为出挑,一双丹凤眼微微上挑,眼波流转间,尽是妩媚。比起主子吴莲香,倒是更美上几分。

    白兰是吴家的丫鬟,随着吴莲香到了顾家。其余几个都是顾家的丫鬟。论亲疏,自然远远及不上白兰。

    白兰轻轻推门而入。

    吴莲香正匍匐在床榻上,肩膀不停耸动,不时传来细碎的哭泣声。

    白兰走上前,弯下腰,凑到吴莲香的耳边说道:“小姐,你还是别哭了。这里到底是顾家,外面那几个丫鬟都是顾家的人。小姐在屋子里哭成这样,传到姑奶奶和太夫人耳中,总是不太好。”

    说到底,吴莲香是寄住在顾家的表小姐。往日吴氏对她处处偏爱,她举止肆意些也就罢了。现在眼看着吴氏对她也没了往日的疼惜,还是乖巧些的好。

    吴莲香抽噎了片刻,终于停了哭泣,神色怏怏,颇为颓唐沮丧。

    白兰最清楚她的心思,低声道:“别说小姐不甘心,就是奴婢看在眼里,也为小姐忿忿不平。”

    “姑奶奶以前流露过结亲的意思。现在却因为太夫人几句话,就改了主意,一门心思地另外结亲。想将小姐送回吴家去。姑奶奶也太无情无义了!分明就是没拿小姐当回事,随意地耍弄。”

    这番话,可是说进吴莲香的心坎里了。

    吴莲香擦了擦眼角的泪痕,鼻音重重地说道:“现在说这些还有何用。没有姑姑撑腰,我还能怎么办。”

    今天她倒是勇敢主动了一回,可顾谨行根本不解风情,对她冷冷淡淡一意保持距离。亲近不成,反倒成了自取其辱。

    想到这些,吴莲香的眼里又泛出了水光。

    白兰低声问道:“小姐难道甘心就这么回吴家去?”

    吴莲香吸了吸鼻子:“我当然不甘心。可这种事情,又不是我能做主的。姑姑要送我回去,难道我能赖着不走吗?”

    白兰目光一闪,不知想到了什么,声音压得更低了:“小姐性子也太耿直了。既是不甘心,不想回吴家,总能想出法子的。”

    想什么法子能留下?

    吴莲香怔怔地看着贴身丫鬟,头脑一时没转过弯来:“白兰,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反正屋子里也没别人,主仆两个说话也不必拐弯抹角的。

    白兰眼珠转了转,在吴莲香耳边低语数句。

    吴莲香听得倒抽一口凉气,瞬间瞪大了眼睛:“这怎么可以!我要是真的这么做了,姑姑不知会气成什么样子!”

    “姑奶奶生气是免不了的。”白兰低声道:“不过,小姐到底是姑奶奶的娘家侄女,姑奶奶再生气也不会不管小姐的。”

    “想留在顾家,想做侯府的长孙媳,小姐总得狠下心肠冒些风险。”

    吴莲香神色变幻不定。

    白兰又接着说道:“二房不知出了什么事,连四少爷都被送出府了。现在太夫人对大少爷的亲事这般上心,这意味着什么,难道小姐看不出来吗?”

    吴莲香怔怔了片刻,喃喃低语:“太夫人想让长房继承家业,谨行表哥是长房长子,日后定北侯的爵位自然也是要传给谨行表哥的。”

    “十有**是这么回事。”白兰巧舌如簧,竭力怂恿:“小姐若是嫁给大少爷,以后可就是侯府的女主人了。”

    吴莲香听的怦然心动。

    在侯府里住了几年,她早已习惯了侯府里的生活。家道中落的吴家,根本无法和顾家相提并论。

    如果回了吴家,以后最多就是嫁到一个普通官宦的家中做儿媳。到哪里去寻顾家这样的门第?又到哪里去寻像顾谨行这样的少年郎?

    到底该不该孤注一掷铤而走险?

    白兰见吴莲香皱眉不语,也不再多言,低下头,唇角微微扬了一扬。

    ……

    吴莲香辗转难眠一夜未睡,隔日,便称了病,没出现在众人眼前。

    这点小事并未惹来众人的注意。

    吴氏听闻吴莲香病了,打发人去请了谢大夫。

    谢大夫给吴莲香看诊后,开了副清火的药方,委婉地对吴氏说道:“表小姐大抵是忧思过度,所以才觉得疲累不适。”

    吴氏也不是傻瓜,稍微一思忖,便猜出了是怎么回事。

    吴莲香这病,有大半都是装出来的。

    真是个不省心的!

    吴氏憋了一肚子火气。按着她往日的脾气,早就去吴莲香的屋子里将她痛骂一顿了。现在当家理事,不愿让人看长房的笑话,也只得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