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凤回巢-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话间,那个舞姬已中了玲珑一鞭,又被陈月娘飞起一脚踹中心窝,颓然摔倒在地,不再动弹。
众人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
再一看那舞姬,不知何时竟将金钗刺中自己的心口,已满脸泛黑,毒发身亡。
众人心中又是一沉。
金钗有毒!而且毒性十分猛烈!几个呼吸间便没了性命。
之前中了金钗的崔莹焉有命在?
……
果然,当徐沧急匆匆地赶来时,崔莹早已毒发。
那张秀美的俏脸,此时布满黑气死气,鼻息间已没了呼吸。
徐沧蹲下身子,一探崔莹的鼻间,然后无奈摇头:“已经死了,救不回来了。”医术再高,也救不了死人。
嫔妃中有人被吓得当场哭了起来。
顾莞宁目中也露出凄然不忍之色,低声吩咐下去:“立刻送信给皇上。”
闵芳远远地看着呼吸全无当场惨死的崔莹,只觉得全身僵硬手足冰凉,连指尖也动弹不得。
好好的人,怎么一转眼就便成了尸体?
傅玉也没比闵芳强到哪儿去。良好的教养和远胜同龄少女的城府,在生死面前都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她死死地盯着躺在地上的崔莹,全身簌簌发抖。
显然,此时对她们两人的冲击都极大。
又何止是她们两个?
就连见惯阵仗的傅妍和林茹雪,此时也是俏脸煞白。
到底都是长于闺阁的娇弱女子,何曾直面过这般血腥的刺杀场面?两具尸体明晃晃地躺在地上,只看一眼,便觉得全身冰凉。
不知是谁先吐了出来,很快,一个接一个,正殿里很快弥散出了呕吐物的酸臭味。
就在此时,天子的身影出现在椒房殿的门口。
萧诩一脸急切,大步而来,口中喊着:“阿宁,阿宁!你没事吧!”
顾莞宁目中闪过一丝水光,扑进萧诩怀中,声音哽咽:“我没事。崔妃替我挡下了刺客的一击,已经香消玉殒了……”
第九百四十五章 香消
萧诩紧紧搂着顾莞宁,目光落在呼吸全无的崔莹身上。
自崔莹入宫以来,这还是萧诩第一次正眼看她。
这个美丽年轻的鲜活生命,如今已枯萎凋零。
萧诩面露不忍,长叹一声:“崔妃为你而死,堪称忠义。朕这就命人将她的父兄都叫来,让他们见她最后一面。”
顾莞宁哽咽着嗯了一声,将头埋进萧诩的胸膛里。
萧诩俯下头,轻声地哄着顾莞宁。
夫妻两个自成一方天地。
这一方世界很小,根本容不下第三个人。
闵芳一直低头哭泣,傅玉却怔怔地看着这一幕,泪水不停滑落脸颊。
……
片刻后,崔尚书领着三个儿子进了椒房殿。
最重礼仪的崔尚书,此时大步如流星,顾不上给任何人行礼。当他看到躺在地上的崔莹时,顿时老泪纵横,悲戚地喊了一声“吾儿命休矣”,便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崔大郎崔二郎眼疾手快,接住了崔尚书,也免了崔尚书倒地受伤的命运。
崔三郎迅速走上前来,跪在崔莹的尸首前,失声痛哭。
崔大郎崔二郎也恸哭起来。
男儿流血不流泪,只因未到伤心处!
这一幕,令观者伤心闻者流泪。不知多少人跟着抹起了眼泪。
闵太后最是心软,生平从来见不得这样的场面,眼眶迅速红了:“徐沧,快些给崔尚书瞧瞧。崔尚书是朝廷肱骨之臣,万万不可有事。”
徐沧沉声应了,走到崔尚书身边,用力掐崔尚书的人中。见崔尚书未醒,又取出随身携带的金针包,取出细长的金针。
几针下去,崔尚书悠然醒转。
醒了之后,又是一声悲戚长哭。
殿内哭声一片。
顾莞宁从萧诩的怀中挣脱,站直了身子,略一整仪容,传令下去:“今日殿内发生之事,任何人不得妄议!所有人都回自己的寝宫,无召不得出寝宫半步。”
众人唯唯诺诺地应声退下。
……
闵芳和傅玉年龄最小,最后才出了椒房殿。
临走之前,傅玉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从这个角度,看不清崔莹的脸孔,只能看到她僵直的身形……
泪水瞬间夺眶而出。
闵芳一直在不停哆嗦,口中不停地念叨着“怎么会这样”“为什么会有刺客”。
傅玉头脑一片混沌僵硬,什么念头都没有。回了寝宫之后,便将自己一个人关在寝室里,呆呆地坐了一夜未眠。
她和崔莹年龄相近,自小便相熟。进宫之后,一直颇为交好。
崔莹之死,对她的打击和刺激也最大。
浑浑噩噩不知过了多久,耳边忽然有了声音。
“小姐,”一起随着傅玉进宫的丫鬟满脸忧色地扯了扯傅玉的衣袖:“小姐,你别吓唬奴婢。”
傅玉茫然地抬起头,目中几乎没有焦距,半晌才低声问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丫鬟为她擦了眼泪,低声答道:“已经天亮了。”
不知不觉中,原来已一夜过去了。
傅玉宛如一尊木雕,不言不笑不动,坐了许久,才又张口:“椒房殿里可有动静?”
丫鬟吸了吸鼻子应道:“皇后娘娘有令,不准任何人探听椒房殿里的动静。奴婢只隐约听闻,皇上格外开恩,让崔尚书父子四人将崔妃的尸首带回崔家安葬。想来崔妃的尸首昨夜已经下葬了。”
一个死人,没什么可谈论的。
丫鬟顿了片刻又说道:“那个扮作舞姬混入宫中的刺客,不知到底是什么身份来历,更不知是何人在暗中指使。皇后娘娘少不得要彻查宫廷。今后一段时日,小姐可得格外小心谨慎才是,也免得惹来祸端。”
傅玉打了个寒颤,从好友离世的噩耗中惊醒过来。
是啊!
万一顾皇后趁此机会,将此事算到她头上怎么办?这么做,对顾皇后来说自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顺理成章地除掉她这颗眼中钉……
傅玉花容惨白,目中满是惊恐,声音颤抖不已:“让人送个口信回傅家,告诉祖父,我在宫中处境艰难,让祖父一定要想个法子帮帮我。”
丫鬟一脸为难地说道:“一动不如一静。此时若是小姐让人回府送信,万一被皇后娘娘察觉,误以为此事真的和小姐有关,又该怎么办?”
傅玉六神无主,早已慌得没了主意:“那我该怎么办?我到底该做什么?我现在就去椒房殿求见娘娘,向她解释清楚。此事从头到尾都和我无关!”
“快些随我一同前去!”
丫鬟看着傅玉此时的模样,心直直地往下沉。
小姐精神不稳,说话颠三倒四,看着竟是被吓得失了神智。
……
闵太后也是一夜未眠。
第二天早晨,闵太后面色憔悴眼睛通红,没等顾莞宁来请安,便去了椒房殿。
正殿里已经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一丝血迹。仿佛昨晚什么都没发生过一般。
“莞宁,崔妃已经下葬了吗?”闵太后沉声问道。
顾莞宁精神也不及往日,轻声应道:“昨夜便已安葬。崔尚书一大早便命人送信进宫,说崔妃能为我挡下刺客一击,便是毒发身亡,也已值得。让我不必愧疚。”
闵太后听了这番话,心中也有些恻然,长叹一声道:“崔家果然忠义!这等忠臣,皇上一定要大大褒奖,绝不能亏待了崔家。”
顾莞宁应了声是:“母后说的是。皇上也这么说,今日上朝,便会重赏崔家。皇上打算让崔三郎也做中书令,和傅卓一起办差。”
傅卓自少时起便是天子伴读,如今为天子拟定圣旨,处理各种文书事务,堪称左膀右臂。崔三郎一跃而至,可见天子对崔家的器重。
闵太后不假思索地应道:“这么做也是应该的。这个崔妃,可是救了你的性命。怎么赏赐崔家都不为过。”
顿了片刻,又一脸怒色地问道:“可曾查出刺客身份来历?到底是何人,暗中指使人进宫行刺于你?”
有本事送刺客进宫,对顾莞宁下杀手。能做到这些,显然不是普通等闲之辈。
第九百四十六章 嫌疑
顾莞宁皱着眉头说道:“刺客已经自杀身亡。我昨夜便严令彻查这个刺客的身份,到现在为止,还未查出什么不妥来。”
“此人确实是宫中舞姬,在宫中已有十几年,宫外既无亲眷也无朋友。平日从无机会出宫。”
闵太后目中闪过腾腾杀气,斩钉截铁地说道:“一定是有人暗中收买了舞姬,令她做了死士。”
想想又觉得后怕:“幸好有崔妃为你挡下了这一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这么想虽然有些不厚道。不过,世上所有人都是自私的。
对闵太后而言,身为儿媳的顾莞宁是世上最亲近的人,仅次于儿子萧诩。一个刚进宫两年没见过几面的妃嫔当然远远不及。
顾莞宁显然心情不佳,没有接这个话茬。
闵太后又说了下去:“总之,这件事一定要严查到底。宫中绝不能容任何心思叵测之人。今日有人敢行刺你,他日便有人敢行刺哀家和皇上,还有阿娇阿奕姐弟三个……此例绝不能开,必须揪出这个幕后主使,绝不放过!”
素来心慈手软的闵太后,此次痛下杀心。
顾莞宁点点头,应了下来。
……
椒房殿里的行刺之事,以星火燎原之势传遍朝野。
崔妃忠肝义胆,为顾皇后挡下毒钗一击之事,也被传得沸沸扬扬。
天子在朝上大肆褒奖崔家,重赏之外,又特意提拔了崔三郎为中书令。圣眷之隆,令人眼热不已。一个个只恨不得自家也有女儿进宫,抢着为顾皇后挡下刺客才好。
一时间,崔家两字被人反复提及,颇有一跃成为大秦第一世家之势。
崔尚书一病不起,告假在府中静养。登门探病者川流不息。
崔夫人硬撑着接待了几日来客,很快也不支病倒。崔家这才闭门谢客。
与此同时,宫中却是人人自危。
顾莞宁下令,严查刺客身份。所有和这个舞姬相识之人,都被反复盘问。
魏王府韩王府对此事避之唯恐不及,压根不愿沾惹,免得被疑心是幕后主使。傅家闵家也是战战兢兢,唯恐帝后疑心到自家身上来。
这一日,有宫人来禀报:“启禀皇后娘娘,傅妃受惊过度,发了高烧,一直在胡言乱语。傅妃身边的宫人不敢再隐瞒耽搁下去,特来送信,求皇后娘娘开恩,让太医前去为傅妃看诊。”
傅玉?
顾莞宁目光微微一闪,淡淡问道:“闵妃可曾生病?”
宫人答道:“不曾。”
“闵妃和傅妃同样目睹刺客行刺,闵妃安然无恙,为何傅妃便受惊过度?”
顾莞宁声音冷了下来:“传本宫的命令,让太医去给傅妃看诊。待傅妃好转能下榻了,便到椒房殿来,本宫要亲自问一问她。”
……
宫中之事,如今甚少传到宫外。
不知为何,这一番应答却很快流传开来,不出一日,便传到傅家人耳中。
傅夫人心中惴惴难安,连饭都吃不下。
长媳徐氏低声劝道:“清者自清!婆婆不必惊慌。我们傅家从头至尾都没沾过此事,皇上英明,皇后娘娘也是精明睿智之人,绝不会疑心我们傅家。”
次媳冒氏可就没那么淡定了,一边抹泪一边说道:“玉姐儿一定是被吓坏了,又是受惊过度,又是高烧不退。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儿媳也活不下去了!”
谁生的谁心疼!
冒氏有两个儿子,只有傅玉这么一个女儿,疼若掌上明珠。如今听闻傅玉在宫中遭顾皇后疑心,急得泪洒当场。
徐氏心情也没好到哪儿去。傅玉在宫中受质疑,到最后还不是要疑心到傅家头上来?二房的事,少不得要连累到长房。
长子傅卓,原本简在帝心,是天子近臣,位低权重。如今崔家三郎也冒了出来,和傅卓齐头并进。徐氏心里本就不得劲,再有此事,更是不痛快。
“弟妹,你就别在这儿添乱了。”
徐氏不冷不热不阴不阳地说道:“这节骨眼上,你若是出点什么事,外人知道了,还会以为你们母女是做贼心虚。这盆脏水便生生地泼在傅家头上,想撇清都没人信。”
冒氏抬头,一脸愤怒:“大嫂这么说是何意?莫非是嫌弃我们二房连累了你们不成?我的玉姐儿在宫中受苦受难,哪里比得上你的妍姐儿,在魏王府里安稳地做着世子妃……”
“都给我闭嘴!”
傅夫人一声怒喝,两个儿媳立刻噤若寒蝉。
“现在是什么时候了?你们两个还有心情在这儿斗嘴怄气?”
傅夫人面沉如水,目中闪着愤怒的光芒:“外面风声还未传开,你们两个便先乱了阵脚!真遇到什么事,只凭你们两个,我们傅家便要散了!”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枉你们活了几十年,遇事还不如黄口小儿!”
“再这般咋咋呼呼闹腾不休,我立刻将你们都送回娘家去!”
徐氏冒氏都是年过四旬的人了,此时被骂得不敢吭声。
傅夫人发了一通脾气,打发人去门房问了一问。
傅阁老还未回府。
天子勤勉政事,时常留阁老们在宫中议事,夜半回府是常有之事。今日就连傅卓也一并被留在了宫中。
傅夫人越想越是心焦,吩咐徐氏一声:“去将罗氏叫来,我有话问她。”
徐氏下意识地应了一句:“罗氏人微言轻,她能顶什么用?”
傅夫人气得太阳穴突突直跳,怒骂道:“罗氏是顾皇后闺阁密友,她在顾皇后面前说一句话,抵得上你说一百句。还不快去!”
徐氏被骂得灰头土脸,再不敢多嘴,亲自去叫了罗芷萱来。
罗芷萱今日刚回过娘家,显然也听说了一些不利的风声,俏脸上满是凝重之色。给傅夫人见了礼之后,便叹道:“祖母,孙媳今日回了娘家一趟,听说了一些不太好的事。孙媳正在犹豫,不知是否要禀报祖母。没想到,祖母主动召了孙媳前来相询。”
傅夫人心中一沉。
徐氏和冒氏也顾不上争吵,齐声追问:“到底听说了何事?”
第九百四十七章 自危(一)
罗芷萱皱着眉头,低声道:“今日大哥也在府中。他对我说,这一两日不知从何处传出流言,说行刺皇后娘娘的舞姬是我们傅家指使的刺客……”
傅夫人听的面色一变。
徐氏和冒氏的脸色也跟着变了。
冒氏面色惨然,嘴唇开始哆嗦起来:“老天!这是哪个缺德冒烟的东西乱嚼舌头胡言乱语!这是要置我的玉姐儿于死地啊!”
话未说完,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满面泪痕地恳求:“婆婆,你一定要想法子救救玉姐儿。”
这等大逆不道的传言一旦传到帝后耳中,身为宫妃的傅玉哪里还有活路?
傅夫人满心纷乱,听到冒氏的嚎啕哭声,心中愈发觉得烦闷,呵斥道:“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别哭哭啼啼地!”
徐氏也没心情奚落嘲讽冒氏了,满心惶惑难安:“罗氏,你说的可是真的?你兄长从哪儿听来的传闻?”
罗芷萱苦笑着叹道:“大哥在刑部任职,刑部捕快每日出去办案,行走于市井百姓间,消息最是灵通。这些消息,便是他们告诉我大哥的。”
此言一出,众人面色又是一变。
若消息从宫中传出来,还能说是别有用意之人兴风作浪,意图对付傅家。这样的流言风声偏偏是从市井间传开……傅家便是有口也难言。
连身为姻亲的罗家人都对傅家生了疑心,更遑论别人?
徐氏愈发惊惶不安:“现在该如何是好?”
冒氏也如溺水之人一般,满面希冀地看着傅夫人。
傅夫人又能有什么好办法?勉强定下心神说道:“事关重大,等老爷他们都回来了再行商议。”
……
临近子时,傅阁老傅卓祖孙两个才回了府。
傅卓面色凝重,傅阁老看不出神色如何,脸上却是半点笑意全无。
傅夫人领着儿媳孙媳迎上前,急急说道:“老爷,你总算是回来了。今日宫中传了消息出来,说是皇后娘娘在宫中动了怒,刺客行刺一事似是疑心到了玉姐儿身上。罗氏在娘家,听她兄长说起,市井间竟也有些不利于我们傅家的传闻。这该如何是好?”
傅阁老目光晦暗,沉声说道:“何止是你们有所耳闻。今日在福宁殿中议事,兵部尚书也玩笑般地提了一句。”
傅阁老清楚地记得当时的自己是何等愤怒!
“卢尚书,这等玩笑可开不得!”
傅阁老当时沉着脸,毫不客气地怼了回去:“傅家素来忠心耿耿,对皇后娘娘敬重有加,从不涉足后宫之事。皇后娘娘遇刺一事,我心中也觉得疑惑。不知是谁手眼通天,竟将刺客安插进了宫中。卢尚书这么说,岂不是让皇上和娘娘心生误会,对我心生隔阂?”
首辅一发怒,卢尚书自不敢再随意说笑,立刻致歉,不敢再提。
其余众臣也都三缄其口。待萧诩进福宁殿后,更是无人提起只字片语。
可这些话,已如尖锐的利刺一般刺进傅阁老的胸膛!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一旦生出这等流言,傅家立刻便成了众矢之的。哪怕傅家再清白,也不免令帝后生疑!
傅阁老和傅卓本就为了此事心情不佳,一回府听到这等消息,心情能好才是怪事!
傅夫人在儿媳孙媳面前还能维持镇定,如今当家做主的主心骨回来了,再也按捺不住心里的惶恐:“这话若是传到皇上和娘娘耳中,必会生出误会。老爷,此事绝不能耽搁,更不能听之任之,一定要想出法子来解决!”
能有什么办法?
傅阁老皱眉看向傅卓:“你可有什么想法?”
傅卓苦笑着长叹一声:“不敢瞒祖父。其实,今日我也听了几句风言风语。而且,崔三郎似也对我们傅家生了误会,今日一直对我横眉冷对!”
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傅阁老思忖片刻,很快说道:“此事确实得尽快解决。罗氏!”
罗芷萱冷不防被点名,不由得一怔:“不知祖父有何吩咐?”
“你和皇后娘娘私交甚笃,便由你进宫,探一探皇后娘娘的口风。”
傅阁老目光闪动:“说到底,我们傅家清清白白什么都未做过,无惧任何人。只是,不能让皇上和娘娘对我们心生误会。”
要进宫探口风,罗芷萱显然是最佳人选。
罗芷萱显然不甚情愿,并未一口应下:“祖父,非是孙媳有意推诿。只是,刺客意图行刺皇后娘娘,皇上心中必然十分震怒。崔妃又因此送了命。娘娘必要追查到底,崔家也绝不肯放过暗中主使之人。”
“一动不如一静。此时我们急着跳出来解释,反而更令人误会。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
傅卓也张口附和:“阿萱说的有理。便是进宫解释,也不能急在这几日。先由皇后娘娘再追查数日,待查出真凶之际,再让阿萱进宫请安,向娘娘分说一二,岂不更好?”
说得倒也有些道理。
傅阁老一开始有些不快,仔细一想,不得不承认长孙和孙媳说得有理。
眼看傅阁老就要动摇,冒氏急了,哭着跪了下来:“玉姐儿还在宫中,如今娘娘对玉姐儿心生怀疑,也不知会想出什么法子来对付玉姐儿。儿媳求公公做主,先救玉姐儿一命!”
儿媳这般不顾颜面跪地哭求,傅阁老也不便置之不理。
而且,傅玉此时在宫中的处境也确实十分艰难窘迫。
傅阁老神色明暗不定。
冒氏还在苦苦哀求。
傅夫人皱着眉头,低声道:“你先起身。难道只你一个人惦记玉姐儿,我们就不惦记了吗?要救玉姐儿,也得徐徐图之。”
冒氏满面泪水,哭得不能自已:“早知有今日,当日接到圣旨的时候,就该让玉姐儿病上一场,也免了进宫之事。这两年多来,她既无圣宠,也未过一天好日子。冷冷清清地熬日子。我这个当娘的也整日跟着提心吊胆……”
“慎言!”傅阁老厉声呵斥:“这等怨怼之语,焉能出口!”
第九百四十八章 自危(二)
真是个没脑子的蠢货!
这一番怨怼,将先帝和当今天子都囊括进去,还隐喻暗示皇后善嫉不容人。
嫌傅家的麻烦不够多吗?
这种话怎么能乱说!
傅阁老越想越怒,话语也愈发不客气:“立刻回屋子去!在此事未处置妥当之前,不得出来见人。”
冒氏嫁进门多年,第一次被公公毫不留情地当众训斥,一时间既羞愧又委屈,掩面退了出去。
少了哭哭啼啼的冒氏,气氛顿时冷肃了许多。
徐氏满心忧虑烦闷,却也不敢多言,唯恐触了傅阁老的眉头。只不停地冲傅卓使眼色。
傅阁老正在气头上,眼角余光瞄到挤眉弄眼的长媳,心中气不打一处来。不耐地说道:“徐氏,你也先退下!”
无辜被迁怒的徐氏不甘不愿地退了出去。
傅阁老忍不住叹了口气:“老大老二去年一起外放,府里遇事,除了阿卓之外,连个商议的人都没有。”
至于两个儿媳,不提也罢。
平日看着也算不错,一遇到大事,便慌了手脚,不堪大用!
傅夫人用帕子擦拭泛红的眼角:“还不是老爷太过狠心。当日我就说,让儿子们都留在京城。偏你要他们出去锻炼几年。”
为了此事,老夫老妻也争执过数回。
“妇人之见!”
傅阁老满心火气,听老妻这般抱怨,语气也好不到哪儿去:“我已是当朝首辅,阿卓是天子近臣。老大老二留在京城,也没多大出息,又太过招眼。真为天子所忌,以后还有什么前程可言?”
“都是四十岁的人了,不放出去做官奔前程,难道要整日养在眼前混在内宅不成!”
傅夫人委屈地落了几滴眼泪。
傅阁老也觉头痛,当着孙子孙媳的面,也不好放下身段哄老妻,索性转过头来:“罗氏,你明日进宫一趟,以探病之名见一见玉姐儿。”
“你和皇后娘娘相识多年,情意深厚。便是厚着脸皮为傅家辩解几句,娘娘也不会恼了你!”
“对了,别忘了将蕙姐儿也一并带进宫给娘娘请安。”
傅阁老张口下令,罗芷萱身为晚辈,只得低头领命。
……
隔日,罗芷萱便领着蕙姐儿进了宫。
罗芷萱进宫是常事,递了名帖进去,等了片刻,很快琳琅便亲自到宫门出相迎。
“娘娘前些日子还念叨起傅大少奶奶,没想到,今日大少奶奶便来了。”琳琅笑意盈盈地行了一礼。
罗芷萱抛开烦心事,和琳琅开起了玩笑:“琳琅姑娘如今是皇后娘娘身边的女官,人人敬重三分。这般亲自出来相迎,真让我受宠若惊!”
罗芷萱和顾莞宁是自小一起长大的闺阁密友。琳琅对罗芷萱十分熟悉,自然清楚她爱说笑的俏皮性子,抿唇笑道:“也只有傅大少奶奶进宫,娘娘才会特意打发我来相迎。换了别人,可没这份体面!”
说说笑笑间,很快到了椒房殿。
一路上,琳琅并不问罗芷萱为何此时进宫。罗芷萱也未探问顾莞宁这两日心情如何想问什么当面问顾莞宁就行了,她们两个之间,不需拐弯抹角的那一套。
“臣妻罗氏,见过皇后娘娘。”
罗芷萱一本正经地行礼。
六岁的蕙姐儿也裣衽行了一礼。
顾莞宁揶揄地笑道:“今日怎么这般多礼了?”
罗芷萱眨眨眼,俏皮地笑道:“礼不可废。我要是在椒房殿里失了礼数,回府又要被数落!”
顾莞宁扬了扬唇角,漫不经心地问道:“怎么?你婆婆还时不时地要拿捏你么?”
“这倒不会。”罗芷萱笑道:“自皇上登基,你做了皇后,我也跟着沾了不少光。婆婆便是有再多不满,对着我的时候也分外客气。”
顾莞宁露出了然的笑意,冲蕙姐儿招招手:“蕙姐儿,到我这儿来。”
蕙姐儿乖乖应了一声,走上前来。
今日的蕙姐儿,梳了可爱的包包头,穿着红色绣花的小丝袄,眉目如画,清丽可人。
顾莞宁每次看到蕙姐儿,总忍不住暗暗唏嘘。当年蕙姐儿养在她身边的时候,锦衣玉食无人敢欺。可比起现在,到底少了几分灵动和神韵。
孩子总是离不开亲娘的。
顾莞宁拿了一块点心,细心地喂蕙姐儿吃了起来。
阿娇阿奕都在上课,阿淳年龄小,还未到读书的时候。每日有大半时间都待在顾莞宁身边。
阿淳也喜欢这个漂亮温柔的小姐姐,依偎在顾莞宁身边,眼巴巴地看着蕙姐儿,舍不得眨眼。
罗芷萱不由得好笑,故意逗弄阿淳:“阿淳是不是也饿了?”
阿淳很诚实地答道:“阿淳不饿。”
“那你为什么一直看着蕙姐儿?”顾莞宁捏了捏儿子嫩嫩的小脸,然后听到了一个令人捧腹的答案:“蕙姐姐长得好看。”
顾莞宁和罗芷萱俱被逗得开怀。
“你才几岁!就懂什么是好看了?”顾莞宁用手指点了点阿淳的额头:“行了,你和蕙姐儿出去玩吧!”
阿淳高高兴兴地拉着蕙姐儿的手出去了。
……
打发走孩子,顾莞宁仔细打量罗芷萱一眼,随口问道:“是傅阁老让你进宫来的吧!”
“什么都瞒不过你。”罗芷萱也不隐瞒,爽快地点头承认了:“确实如此。这两日有些不利傅家的传闻,二婶又惦记傅妃,祖父便让我进宫看一看她,顺便来探一探你的口风。”
顾莞宁:“……”
能将探口风一事,说得这般理直气壮坦坦荡荡地,天底下除了罗芷萱之外,再无旁人。
要是傅阁老亲耳听到这番话,只怕是要被气得吐血。也会万分后悔让罗芷萱进宫吧!
顾莞宁一时间不知该气还是该笑,忍不住瞪了过去:“你就这么说出口,也不怕我生气吗?”
如今这宫中内外,畏惧她之人不知有多少。
罗芷萱狡黠地笑了一笑:“皇后娘娘动怒,我当然是怕的。不过,我的顾妹妹,从来舍不得生我的气。”
这个罗芷萱!
顾莞宁绷不住脸,笑了起来:“罢了,算我服了你。”
第九百四十九章 应对
两人对视一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