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回巢-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莞宁又徐徐说道:“现在看来,夫子对徐大夫也颇有好感。既是这样,为何夫子还不肯点头。莫非是怕季同不愿意?”

    陈夫子不吭声,算是默认了。

    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如果儿子不点头,她是万万不会改嫁的。

    可让她亲自和儿子说这些,她委实张不了口。

    顾莞宁笑道:“媒人做到底。我既是要撮合你和徐沧两人的亲事,季同这边,也有我来替你张口询问。”

    也免得陈月娘羞于张口。

    陈月娘红着一张脸,半晌才道:“有劳太孙妃了。”

    ……

    隔日,顾莞宁便召了季同进梧桐居。

    顾莞宁出嫁到太子府,除了几个贴身丫鬟之外,季同和一众暗卫也被带到了府中。他们平日只听从顾莞宁的吩咐指令行事。

    太子府中规矩颇多,季同平日极少进内宅。顾莞宁有事吩咐,大多是让玲珑或珊瑚去送口信。

    说起来,季同已经有几个月没见过顾莞宁了。

    “奴才季同,见过太孙妃。”季同躬身行礼。

    耳边传来顾莞宁温和的声音:“起身说话吧!”

    季同谢了恩典,站直了身子,目光迅速地扫了一眼,然后垂下眼。

    眼前的顾莞宁,比往日更明艳更美丽更动人,再无半点青涩稚嫩。那份雍容威严又从容的气度,也更胜从前。

    也让他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和她之间的距离是何等遥远。

    顾莞宁打量季同一眼,笑着说道:“几个月没见,你愈发显得稳重了。”

    季同一直在外行走当差,身上也没了往日的拘谨青涩,显得镇定而沉稳。和前世那个沉默忠心守护她逃亡的青年男子悄然重合。

    顾莞宁看着这样的季同,心中也觉得格外亲切。

    季同大着胆子应道:“太孙妃这般夸赞,让奴才觉得,太孙妃似比奴才还年长。”

    顾莞宁哑然失笑。

    季同往日像闷葫芦一般,如今胆子倒是大了不少,竟敢和她说笑一两句了。这样的改变,倒是令她颇感欣慰。

    顾莞宁对着季同说话,自然比对陈夫子说得委婉一些:“今日我叫你前来,是为了夫子的事。”

    熟料,季同比她想象中的还要敏锐聪明:“太孙妃莫非是想问奴才,是否同意让我娘改嫁?”

    顾莞宁:“……”

    季同的神色倒是颇为平静:“我娘平日极少和男子来往。这半年多来,为了奴才的缘故,时常去徐大夫那儿求药。想来是和徐大夫相处日久,生出了情意。”

    以陈月娘的性子,若不是对徐沧有些好感,断然不会时常去求药。

    季同自小就被严格训练,做的也是暗中盯梢收集消息之类的差事,本身就比常人敏锐的多。事关自己的亲娘,当然更关注。

    只是,陈月娘从来不提,他这个做儿子的也不便张口询问。

    顾莞宁挑了挑眉,干脆利落地说道:“你猜得没错。徐沧和你母亲彼此有意,不过,一直颇为守礼,并未挑破心意。此次徐沧主动向我张口,央求我从中说和。我已经问过了陈夫子,陈夫子倒是愿意,就是怕你心中不高兴。”

    季同坦然应道:“父亲早已亡故,娘守寡多年,辛苦将我抚养长大。如今我已成人,娘想改嫁,自是一桩喜事。奴才怎么会不高兴。”

    察觉到了亲娘和徐沧之间的微妙之后,季同一直在暗中观察徐沧。

    虽说徐沧容貌平平,可医术高超,性子又颇为耿直,没什么弯弯绕绕的花花肠子。做他的继父也勉强够格了。

    顾莞宁舒展眉头,含笑道:“好,既然你也同意,那我就做主一回,为夫子和徐大夫定下这门亲事。”

    “他们两个年龄都不小了,挑一个近一些的好日子,让他们早些成亲。就定在年底如何?”

    季同笑道:“一切有劳太孙妃费心做主。”

    现在离年底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确实有些仓促。不过,念在徐沧一把年纪还打光棍,还是早些成全他的心意好了。

    定下此事后,顾莞宁心情颇为舒畅,看通情达理的季同也格外顺眼几分,随口笑道:“等夫子和徐大夫成了亲,也该轮到你了。你若有中意的,不妨明言。我这个做主子的,自会替你做主。”

    季同笑容顿了一顿,低下头应道:“奴才只想一心为主子当差,不想有家室之累。”

    顾莞宁不以为然地说道:“当差和成亲,并不冲突。有了牵挂,行事才会更谨慎小心。而且,季家只你这么一根独苗。你总得娶妻生子。”

    是啊!

    总有一天,他得娶一个女子为妻,为季家传承子嗣香火。深藏在心里的情意,此生永无机会说出口。就连有这样的念头,都令他羞愧难当。

    季同没有抬头,低声应道:“等再过几年,奴才再求主子做主。”

    顾莞宁也没急着点鸳鸯谱,笑着说道:“也好。”

第六百章 惊讶

    当晚,太孙回府后,便听闻了这个喜讯。

    “哦?季同竟这般痛快就点了头?”太孙略有些诧异。

    寡妇改嫁,最大的阻力大多来自于男方家人,或是自己的儿女。季同这般反应,确实出人意料。

    顾莞宁笑道:“我也没想到他答应得这般利落。”

    然后,很自然地将季同夸赞了一通。

    太孙用微妙难言的目光看了过来。

    明亮的烛火下,顾莞宁唇畔含笑,目中闪着愉悦的光芒。口中提起心腹亲信,夸赞不觉。丝毫没顾及自己的夫婿是何等感受……

    太孙忍了忍,终于忍不住说了句:“季同真有你说的那么好?”

    顾莞宁不假思索地点了点头:“当然。”

    太孙顿时打翻了醋缸,语气中飘出酸意:“你对他的印象倒是极好。”

    顾莞宁扫了太孙一眼,好笑不已:“喂,你该不是又犯小心眼了吧!他前世护着我逃出京城,最后因我而死。我心中一直存着愧疚,所以对他格外看重几分。此事你又不是不知道。”

    这样的飞醋也要吃!

    太孙默默地看着顾莞宁。

    顾莞宁被看得莫名其妙:“你这样看着我做什么。”

    太孙无奈地一笑:“你素来聪慧,在感情上怎么这般迟钝。”

    他对她的一片深情,她视若未见。罗霆守了她数年,她浑然不察。季同的心意,她显然更是不知。

    果然,顾莞宁愈发觉得莫名其妙:“你到底在说什么。”

    太孙也不绕弯子了:“季同一直悄悄恋慕于你,你就不知道么?”

    顾莞宁:“……”

    这怎么可能?!

    季同怎么可能恋慕她?!

    顾莞宁难得有这般目瞪口呆哑口无言的时候,太孙看在眼中,只觉得顾莞宁迟钝得格外可爱。笑着上前,搂住顾莞宁的纤腰:“不知道也罢。反正他也不敢说出口,你就继续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好了。”

    正因为季同安分守己,未曾逾越主仆的距离,所以,他才勉强容忍季同继续在太子府里当差。

    ……

    顾莞宁在最初的震惊过后,慢慢冷静下来。

    此时仔细回想,倒有些蛛丝马迹。

    譬如,季同每次来见她,从不敢抬头看她。想来是怕目中流露出情意被她察觉。

    譬如,她偶尔提起亲事,季同的反应总是格外激烈。

    之前她只以为是少年人害羞……现在才知道季同的心里竟悄然恋慕着自己。

    真是意想不到的困扰。

    顾莞宁悄然皱起了眉头。

    “怎么了?”太孙轻声问道。

    顾莞宁也未隐瞒:“我本来还打算将珊瑚许配给季同。现在看来,倒是不太妥当。”

    珊瑚相貌不算出众,却沉默细心,又精通配药,和季同颇为相配。她早有此意,因此时常打发珊瑚给季同传信。希望他们两人日久生情,水到渠成。

    不过,既是知道了季同的心思,再将珊瑚嫁过去,对珊瑚就太不公平了。

    更何况,珊瑚的身形和她最是相似……

    总之,此事大大不妥。

    太孙深深地凝视顾莞宁一眼:“我现在才知道,你在感情上确实迟钝的很。季同到了婚配之龄,一定会来求娶珊瑚。”

    顾莞宁:“……”

    “前世你逃出京城后,一直有追兵紧盯不放。珊瑚扮作你的模样,季同和珊瑚一起引开追兵,然后一同身亡。”

    太孙不疾不徐地说道:“这是他们两个前世的缘分。”

    “这一世,你时常打发珊瑚和季同接触。珊瑚的身形背影和你最是肖似。季同爱屋及乌,对珊瑚也会另眼相看。到了应该成亲的年龄,季同不娶珊瑚,还会娶谁?”

    顾莞宁:“……”

    顾莞宁此时的心情,实在难以形容。

    半晌,顾莞宁才道:“这样对珊瑚太不公平。”

    太孙不以为意地说道:“你又不是珊瑚,怎么知道她不愿意?说不定她恋慕季同,一心想嫁给他。”

    顾莞宁再次哑然无语。

    太孙俯下头,亲了亲她的脸颊:“这都是以后的事,你暂且别操心了。”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顾莞宁叹了口气,心情有些纷乱,不太美妙。

    怎么会忽然冒出这么一桩扰人的事情来!

    ……

    隔日,珊瑚来伺候的时候,顾莞宁下意识地多看了珊瑚几眼。

    几个丫鬟里,珊瑚最沉默少言,平日的存在感也最稀薄。顾莞宁不张口发话,珊瑚就会一直闭口不语。

    “太孙妃为何一直看着奴婢?”被接连看了数回,珊瑚心中不由得有些忐忑:“莫非是奴婢做错了什么事?”

    顾莞宁收回目光:“没什么。”

    珊瑚:“……”

    珊瑚一头雾水,心中暗自思忖着自己近来的言行举止有何不妥之处,愈发惴惴难安。

    顾莞宁很快宣布了令人惊讶的好消息,珊瑚的注意力立刻转移了过来。

    “徐大夫和陈夫子将要成亲。成亲之期,就定在年底。从今日开始,就让陈夫子好生歇着,不用再来当差。”

    丫鬟们先是一愣,旋即一个个笑着恭贺陈月娘。

    陈月娘平日性情利落英姿飒爽,此时臊红着一张脸,任凭众人说笑打趣。

    玲珑最是爱说笑,笑嘻嘻地说道:“怪不得夫子常去找徐大夫求药,原来是求了个夫婿回来。”

    “依我看,分明是徐大夫早就有意在先。”璎珞嘴皮子也利索地很:“换了别人去求药,徐大夫哪有心情搭理。更别说亲自送药到夫子的手中了。”

    珍珠也笑着凑趣:“以后夫子成了亲,以后我们是不是该改口叫一声徐夫人。”

    陈月娘无力招架,匆匆说了句:“奴婢先告退了。”

    说完,便落荒而逃。

    丫鬟们都笑了起来。

    顾莞宁也忍俊不禁地笑了,口中却道:“行了,夫子脸皮薄,你们几个可别整日拿她打趣。”

    丫鬟们齐声应了。

    顾莞宁吩咐道:“玲珑,你回侯府一趟,将此事告诉祖母一声。”

    玲珑笑着应下了。

    回侯府送信,是玲珑最喜欢的差事。因为可以顺便见一见未婚夫和亲爹。也因此,顾莞宁时常将这样的差事交给玲珑。

第六百零一章 亲事

    顾莞宁又吩咐琳琅等人,帮着筹备亲事。

    众人都有了差事,到了珊瑚这儿,顾莞宁却有些犹豫。陈月娘成亲的时候,季同肯定是要来的。珊瑚若有差事,少不得要和季同见面。

    珊瑚等了片刻,迟迟没等到顾莞宁的吩咐,既诧异又不安。

    半晌,顾莞宁才说道:“有这么多人帮忙,珊瑚就不必忙碌了,留在我身边伺候。”

    珊瑚张张嘴,似想说什么,又忍了下来:“是,奴婢知道了。”

    琳琅最是细心,察觉出了些许不对劲。待珊瑚退出去之后,轻声问道:“小姐,是不是珊瑚做错什么事了?”

    不然,为何所有人都有差事,唯独珊瑚没有。

    顾莞宁淡淡说道:“没有,你别胡思乱想。”

    琳琅便不再多问。

    到了下午,顾莞宁带着一双孩子午睡。

    丫鬟们也有了空闲,待在一起低声闲聊。

    珊瑚犹豫了一会儿,将琳琅扯到了一边说话:“琳琅,我觉得小姐今日有些奇怪,似乎对我不喜。”之前不时打量她,后来又不给她安排差事,怎么想都有些奇怪。

    琳琅笑着安抚道:“小姐对我们几个一直都是极好的。今日也不是有意针对你,你别多心。”

    她怎么可能不多心?

    珊瑚心里默默念叨着,口中没再吭声。

    之后一连数日,珊瑚伺候的时候都格外小心,唯恐顾莞宁心中不喜待她冷淡。

    奇怪的是,顾莞宁对她反而格外好了几分。还赏了几回东西。珊瑚受宠若惊之余,心里的忐忑不安才渐渐散去。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

    玲珑回侯府送信,太夫人听闻陈月娘和徐沧的喜讯,既诧异又高兴:“月娘守寡这么多年,总算是想通,肯另外嫁人了。”

    往日,陈月娘在府中做夫子的时候,府中有鳏居的侍卫相中了她,曾暗中托人探她的口风。可惜,陈月娘从无改嫁之意。

    没想到,到了太子府,倒是和徐沧成就了姻缘。

    “是啊!奴婢也没想到呢!”玲珑笑吟吟地说道:“这桩亲事是小姐亲自保的媒。徐大夫以前从未成过亲,也无子嗣,夫子嫁过去就是正室原配呢!”

    太夫人笑道:“确是一桩好姻缘。月娘在我身边伺候多年,如今要嫁人了,我也得表一表心意。你且等上一等,我让人准备些添妆礼,你带回去给月娘。”

    玲珑巴不得在府中多逗留半日,忙笑着应了。

    到了傍晚,玲珑才回了太子府。空着手去,回来的时候,倒是带了四口箱子回来。

    一箱子金银玉器,一箱子现银,还有两箱子里放的是名贵药材。用来做嫁妆,也是颇为体面了。

    陈月娘看到这四箱子东西,顿时红了眼眶。

    太夫人待她恩重如山。若有那么一天,就是为太夫人肝脑涂地,她也心甘情愿。

    隔了几日,顾莞宁也赏了一千两银子和一处小田庄:“女子出嫁,总得有些私房防身。”

    陈月娘受宠若惊,连连推辞:“太夫人已经有厚赏,太孙妃这般厚爱,奴婢实不敢当。”

    顾莞宁微笑道:“祖母有祖母的心意,这些是我的心意。夫子只管收下就是了。”

    前世,陈月娘丧夫丧子,伤心欲绝,依旧为祖母结庐守墓。

    这一世,她要保陈月娘母子平安,还要让陈月娘过上幸福平安的生活。

    陈月娘推辞不得,感激涕零地收下了赏赐。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尽心尽力保护顾莞宁。

    ……

    安逸平静的日子,过得飞快。

    一转眼,便到了年底。

    徐沧和陈月娘成亲这一日,梧桐居里颇为热闹。

    新房就设在梧桐居后的客房里,原本是徐沧住的屋子。这一个月里,早已重新收拾过了,所有的家具都是新的,里面到处张贴着红色的喜字,十分喜庆。

    徐沧本人没什么亲友,陈月娘只有季同这个儿子,除此之外,便是梧桐居里的人,还有太子府里闻风而来的宫女内侍们。

    喜宴原本备了六席,结果来凑热闹的宫女内侍太多,只得又多开了六席。

    顾莞宁亲自赴宴,太孙竟也特意留在府中。

    徐沧颇为感动,亲自谢了一回太孙:“为了草民的亲事,太孙殿下今日特意留在府中,给草民增光添彩。草民心中感激不尽。”

    穿着大红喜袍的徐沧,红光满面,平庸的脸孔也散发出平日没有的神采。

    太孙笑道:“若没有你相助,我也没有今日的光景。今日是你成亲的大喜日子,我自是要留在府中喝杯喜酒。”

    徐沧立刻道:“殿下一直喝药调理身体,如今看似康健如常,实则底子还是不及常人的。这酒还是不喝为妙。”

    太孙:“……”

    好吧!喝不喝酒的问题,还是得听徐沧的!

    ……

    陈月娘穿着一袭嫁衣,头上顶着红盖头,坐在床榻边,神色还算镇定。微微颤抖的双手,却出卖了她此时真正的心情。

    直到此刻,她依然有些不敢置信。

    她竟然真的要再一次嫁人了!

    寡居多年,原本以为一颗心早已平静如水。却未想到,梅开二度,竟有了初嫁时的羞涩和欢喜。

    “娘,”熟悉的男子声音在耳边响起:“是我。”

    是儿子季同的声音。

    陈月娘紊乱不安的心,骤然就安稳了下来。

    改嫁一事,季同非但没反对,反而十分赞成。

    那一日顾莞宁询问过他之后,他便亲自对她说道:“娘,你守寡多年,为了我一直未再嫁人。现在我已经二十岁,早已成人。你也该寻一个知冷知热地人陪在身边才是。徐大夫性子木讷些,不善言辞,不过,心地却是极好的。你嫁给徐大夫,我这个做儿子的,只会为你高兴。”

    季同的一番话,说得她热泪盈眶,也让她鼓起了面对新生活的勇气。

    季同坐在她的身边,低声说道:“娘不用怕,今日我亲自送娘出嫁。”

    陈月娘鼻子一酸,轻轻嗯了一声。

    这一天,是她出嫁的日子。

    她将要嫁给徐沧,开始全新的生活。

第六百零二章 岁末

    徐沧和陈月娘成了亲之后,生活和往日并无太改变。

    夫妻两个都住在梧桐居里。白日徐沧照例在他的药房里忙碌,配制新药,撰写医书。陈月娘则像往日一样,守在顾莞宁身边。

    到了晚上,顾莞宁歇下了,陈月娘才会回屋。

    顾莞宁主动提起过几回:“夫子如今成了亲,不像往日孤身一人。以后早些回去吧!”

    陈月娘却笑道:“他每日晚上都要看医书看到半夜。我早早回去,也是一个人。”

    成了亲之后,陈月娘的面色愈发红润,穿的衣服也鲜亮了些,看着比往日年轻。徐沧更如老树开花一般,常年不变的木板脸,也鲜活了起来。

    陈月娘坚持每日要来当差,顾莞宁也只得随了她。

    ……

    到了腊月二十三之后,朝廷各衙门便开始放假,大朝会也停了。除了六部尚书和几位阁老们还要辛苦操劳之外,其余大小官员都松了口气。

    不过,年底也是同僚走动给上官送礼的最佳时节,同样不得清闲。

    府中大小琐事,都由太子妃打理。

    顾莞宁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两个孩子身上。到了八个月,阿娇已经会往前爬,动作十分利索。阿奕稍懒一些,只会蹬着小腿往后退。

    在经历过几回两个孩子差点摔到床榻下的惊吓之后,顾莞宁命人收拾了一间空屋出来。

    屋子里既无床榻也无桌椅,宽敞的屋子里铺上一张厚厚的毛毯,既柔软又暖和。两个孩子穿着丝缎小袄,在地毯上四处爬,不时咯咯笑出声,十分开心。

    顾莞宁特意穿得利索些,陪着孩子一起在地毯上戏耍。

    太子妃忙的脚不沾地,无暇照顾麒哥儿和麟哥儿,便让乳母宫女将两个孩子都带到了梧桐居。

    于是,在地毯上嬉闹打滚的孩子,就变成了四个……

    两个叔叔辈的,正好两周岁,比两个侄儿侄女只大了一岁多。在一起玩耍,倒是正合适。

    麟哥儿天生淘气,总趁着大人没留意的时候,偷偷捏阿娇肉乎乎的小手,还有阿奕清秀的小脸蛋。

    麒哥儿脑中遗留的病根,如今渐渐显现。不但说话不及麟哥儿利落,就连举动也稍稍有些迟缓。不过,他也格外乖巧听话些。

    顾莞宁让他坐着别动,他便乖乖地坐在那儿。

    一屋子淘气包,麒哥儿的安静格外醒目,也分外惹人怜惜。

    顾莞宁看在眼里,心里也有些唏嘘。

    徐沧说过,随着年龄的增长,麒哥儿智力的发育,和麟哥儿相差得会越来越明显。现在孩子都还小,不知道这差距意味着什么。

    等麒哥儿长大之后,意识到自己和常人不同,看到自己和麟哥儿之间的差距,心里会是怎生难过?

    麒哥儿抬头,咧嘴一笑:“大嫂。”

    顾莞宁目光柔和,冲麒哥儿招招手:“麒哥儿,到大嫂这儿来。”

    麒哥儿欢欢喜喜地过来了。

    孩子最是敏感。谁对他好,便肯亲近谁。这几个月来,顾莞宁对麒哥儿多几分怜惜,麒哥儿便愈发喜欢往顾莞宁的身边凑。

    麒哥儿依偎在顾莞宁的身边,顾莞宁拿起一旁的点心,细心地掰成小块,往麒哥儿的嘴里送。

    麒哥儿张口嘴,一口吃了下去,小嘴鼓鼓地,一脸幸福。

    麟哥儿看着眼热,立刻凑了过去:“大嫂,我也想吃。”

    顾莞宁抿唇笑了起来:“好,你也过来。”

    麟哥儿也高高兴兴地过来了,和麒哥儿一左一右依偎在顾莞宁身侧。

    ……

    阿娇原本在地毯上爬来爬去,此时转过头来,噢噢地哼了几声。然后麻溜地爬了过来。一双灵活的眼睛,盯着顾莞宁不放。又来回地看麒哥儿麟哥儿。显然是不满自己的亲娘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

    简直就是个小人精。

    阿奕往日只会往后退,今儿个不知怎么开了窍,竟也随着阿娇一起爬过来了。和阿娇并排趴着,也哦哦地哼了几声。

    顾莞宁眼中盛满笑意,柔声道:“阿娇乖,阿奕也乖。娘刚才在喂你们三叔四叔吃糕点。你们两个还小,现在还不能吃。等以后能吃了,娘再喂你们。”

    阿娇阿奕不知有没有听懂,反正不肯挪动身子,依旧哼个不停。阿娇甚至伸出了一双胳膊来。

    顾莞宁只得先将阿娇抱到了怀中,伸出手指轻轻点了点阿娇的额头:“你这个淘气包,总是这般霸道。等日后大了,可不能这样。”

    一旁的乳母忙抱起阿奕,一边凑趣地笑道:“这是太孙妃疼惜小小姐,所以才先紧着小小姐呢!”

    换了那些个重子嗣轻贱女儿的,自是要紧着儿子了。

    顾莞宁轻笑一声,调整姿势,让阿娇在自己的怀中躺着更舒适些。

    儿子女儿都是她的心头肉,一样疼爱。只是,女子活在世上,总比男子更多拘束。自是要多娇惯着一些。

    琳琅站在门边,笑吟吟地禀报:“启禀太孙妃,宫中又有赏赐。都是赏给小小姐和小公子的。”

    因着元佑帝的器重偏爱,宫中的王皇后时常赏些东西给阿娇阿奕姐弟,吃的穿的用的都有。

    齐王府魏王府韩王府也时有赏赐。

    顾莞宁随口笑道:“知道了。我这就过去。”

    宫中有赏赐,她总得亲自出面。

    前来送东西的依旧是席公公。

    “奴才见过太孙妃。”席公公满脸陪笑着行礼:“皇后娘娘打发奴才,送些衣物过来。”

    顾莞宁淡淡笑道:“多谢皇祖母赏赐。席公公回宫后,代我谢过皇祖母。”

    席公公忙笑道:“这是奴才分内之事。皇后娘娘还让奴才带几句话来。如今各府都添丁进口,眼看着就要过年了,请太孙妃将孩子带进宫里,给皇上和娘娘瞧一瞧。”

    阿娇阿奕都八个月了,还从未出过府半步,更别说进宫了。齐王府的姐儿,魏王府的瑜姐儿,还有韩王府的朗哥儿,也都未进过宫。

    元佑帝好赖还见过阿娇和阿奕一回,其他几个孩子还未见过。

    王皇后此举,显然是要讨元佑帝欢心。

第六百零三章 进宫

    顾莞宁略略皱了皱眉:“外面天寒地冻,孩子这般抱进宫中,只怕折腾得受了寒气。”

    此时孩子难养,幼小的时候,等闲不会带出府。更遑论是要进宫了。

    王皇后一心讨好元佑帝,压根没想过孩子要遭多少罪也许想到了,但是并不在意。

    王皇后的凤旨口谕,换了别人,只有感恩戴德恭敬领命的份儿。也只有顾莞宁敢这般挑剔。

    席公公心里腹诽,面上不敢流露出来,陪着笑脸道:“这个娘娘早已想到了。等到了岁末那一日,娘娘会派人准备好暖轿,在宫门处等着。绝不会让小公子和小小姐冻着。”

    王皇后是中宫皇后,下了口谕,她这个孙媳也不能当面拂了旨意。

    顾莞宁淡淡说道:“皇祖母有心了。你回去向皇祖母禀明,到岁末之日,我会和殿下一起带着孩子进宫给皇祖母请安。”

    席公公暗暗松口气:“奴才还得去齐王府魏王府韩王府传娘娘口谕,先告退。”

    顾莞宁命琳琅代自己送席公公出府,又打发人将此事告诉太子妃。

    太子妃很快就来了梧桐居。

    “这么冷的天,大人出去一趟,还得捂得严严实实。怎么折腾起孩子来了。”太子妃也是满心的不高兴,发起了牢骚:“你皇祖母以前行事最有章法,如今倒是犯起糊涂来了。”

    顾莞宁扯了扯唇角:“皇祖母可半点都不糊涂。这么做,是讨皇祖父欢心。”

    元佑帝最喜欢子孙满堂。

    王皇后此举,当然合元佑帝的心意。

    一提起元佑帝,太子妃也不敢再多言,只叮嘱道:“到时候将四个乳母都带上,你身边那几个丫鬟也都带着。人多照顾孩子也妥当些。”

    顾莞宁点点头应了下来。

    ……

    到了晚上,太孙也皱着眉头回了府。

    “皇祖母早因大堂姐一事,记恨上我们夫妻两个。”太孙沉着脸道:“明面上不便做什么,这是故意找个由头来折腾阿娇阿奕。”

    “我明日就进宫禀明皇祖父,孩子还小,不宜来回奔波,进宫一事就此作罢。”

    顾莞宁想了想说道:“还是算了吧!皇祖母口谕都下了,想来是和皇祖父商议过了。又命人备了暖轿,我们若推三阻四不肯进宫,反而会落下话柄。也会令皇祖父失望。”

    提起元佑帝,太孙沉默下来。

    人心都是肉长的。元佑帝对他这个长孙百般器重疼爱,他心中自是感动,对精明睿智的元佑帝也颇有孺慕之情。

    元佑帝前世寿元不长,按着前世驾崩的时日来算,也只剩三年多光景了……

    顾莞宁似是看出了他在想什么,轻声道:“皇祖父对皇祖母尚有夫妻之情,我们也不宜和皇祖母撕破脸面。”

    太孙定定神道:“你说的也有道理,既是如此,到时候我们仔细些就是了。”

    夫妻两个商议一番,才相拥着歇下。

    ……

    接到口谕之后,魏王世子夫妇和韩王世子夫妇也同样议论了一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