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回巢-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子妃自以为不着痕迹地美滋滋地瞄了顾莞宁平坦的小腹一眼。

    顾莞宁头隐隐作痛,忽地生出一个不太美妙的猜想。

    如果她一直没怀上身孕,太子妃该不会一直孜孜不倦地命人炖汤吧……

    这个猜想实在太可怕了!

    顾莞宁嘴角微微抽了一抽,不愿多想,立刻将思绪转移过来:“儿媳回去重新梳妆换衣,再随母妃进宫。”

    太子妃欣然笑道:“不必着急。今日进宫除了探望乐阳郡主,还要给你皇祖母请安。中午少不得要在椒房殿里用午膳。消磨到晚上再回府也无妨。”

    总之,时间多多。

    顾莞宁笑着应了。

    ……

    一个时辰后。

    椒房殿。

    太子妃顾莞宁婆媳两个,一起对着凤椅上的王皇后行礼请安。

    王皇后“病”了半年多,消瘦了不少,额上多了皱纹,头上也多了几许白发,看着苍老了不少。往日略显刻板严肃的脸孔,也柔和了许多。

    “平身,赐座。”王皇后含笑吩咐。

    “多谢母后(皇祖母)。”婆媳两个一起谢了恩,然后各自入了座。

    太子妃先关切地说道:“听殿下说,母后的身体已经大安了。儿媳看着,母后似比往日清瘦了不少。”

    王皇后笑道:“人老了,就不中用了。病一场,养足了半年多,才算痊愈。这些日子胃口不佳,瘦一些也是难免的。”

    能坐稳后位多年,王皇后城府手腕样样不缺,更是能屈能伸。硬生生地病了半年多,才慢慢痊愈。

    元佑帝就是有再大的火气,也消退得一干二净。

    顾莞宁身为晚辈,不想说话就安静地坐着,听太子妃和王皇后虚伪地应答。

    如今太子妃也非昔日可比,说话行事颇有气度风范,再不是以前瑟缩的模样。王皇后看在眼底,心里不由得暗暗唏嘘。

    闲话片刻,太子妃便笑道:“听闻乐阳已经被接进了椒房殿,儿媳今日进宫,一来是给母后请安。二来也是想看看乐阳。”

    王皇后含笑应道:“本宫这就让人叫乐阳过来。”

    ……

    很快,乐阳郡主便出现在众人眼前。

    齐王和齐王妃俱都相貌出众,乐阳郡主的容貌在一众郡主里也是最出挑的,比起衡阳郡主更灵秀动人。

    她的胆子也比衡阳郡主大得多,见了众人丝毫不怯懦,落落大方地行礼:“乐阳见过皇祖母,见过二伯母,见过大堂嫂。”

    王皇后笑道:“都是一家人,不必讲究这些虚礼,你也坐下说话。”

    乐阳郡主应了一声,然后坐到顾莞宁的下首。

    顾莞宁和乐阳郡主早就见过面,彼此却没什么交情,甚至因为齐王世子的事,隐隐有些敌意。

    两人相邻而坐,只对视一眼,便各自移开目光。

    太子妃只当没看见,故作亲切地说道:“乐阳,你这一路奔波回京,着实是辛苦了。现在住进了椒房殿里,可得好生学规矩。别辜负了你皇祖父皇祖母的一片苦心。”

    乐阳郡主微笑着应道:“多谢二伯母关心。回京之前,父王母妃已经将这些道理反复地叮嘱过我了。我也答应过父王母妃,一定学好规矩礼仪,日后远嫁吐蕃,方能不负我大秦威名。”

    好一个不负大秦威名!

    这个乐阳郡主,说起场面话来干净利索,十分漂亮。

    虽说和齐王是不共戴天的仇敌,可顾莞宁不得不承认,齐王教女有方。比起太子来实在强多了。

    太子府里的三位郡主,年龄最小的丹阳郡主暂且不说,衡阳郡主遇事无主张,胆小怕事,益阳郡主是个窝里横的脾气,没了靠山撑腰,也就成了泄了气的皮球,不足为虑。

    十五岁的乐阳郡主,将要远嫁和亲,心中未必不惶恐害怕怨怼,面上却半点不露。只这一点,已经足以令人刮目相看。

    王皇后果然笑着赞了乐阳郡主几句:“说得好。不愧是皇上看中的孙女,这份风骨,着实令人激赏。等皇上问起,本宫可得如实说给皇上听一听。”

    乐阳郡主露出一个温驯乖巧的笑容:“皇祖母如此盛赞,孙女委实愧不敢当。”

    王皇后瞄了神色平静的顾莞宁一眼,看似不经意地笑道:“乐阳以后住在椒房殿里,顾氏你若是有空,不妨常到椒房殿来,陪一陪乐阳。说起来,你们两个还是嫡亲的表姐妹,理应比别人更亲近才是。”

    顾莞宁从容应道:“谨遵皇祖母之命。”

    乐阳郡主目光一闪,俏脸上露出甜美的笑容:“我早就想和表姐多亲近亲近了。只是碍于表姐威严,一直未敢靠近。皇祖母这么说,真是说中孙女的心思了。”

    呵!一张口就软中带刺啊!

    顾莞宁从来不惧任何挑衅,扯了扯唇角,应了回去:“我如今已经嫁到天家做了孙媳,和郡主是姑嫂,至于表姐妹这一层,不叙也罢。郡主口口声声说我太过威严,不知是从何说起?莫非是意在言外,指责我不成?”

    乐阳郡主笑容僵了一僵,心里暗暗懊恼不已。

    顾莞宁是出了名的难缠不好招惹,就连母妃也没能讨得了好。回京之前,父王也再三叮嘱过,不要招惹顾莞宁。

    可她刚回京城,就听说了长嫂王敏曾被顾莞宁气得动了胎气一事,心中不愤,这才出言讥讽。

第五百三十二章 乐阳(二)

    乐阳郡主僵硬了刹那,很快挤出笑容:“堂嫂误会了。我只是遗憾以前没能好好亲近堂嫂罢了,绝无出言指责的意思。”

    这个乐阳郡主,倒是比高阳郡主聪明多了。一见讨不了好,立刻息事宁人退让几分。

    顾莞宁也未咄~咄~逼人,随意地扯了扯唇角,便不再说话。

    太子妃和王皇后不约而同地暗暗松口气。

    乐阳郡主以前声名不显,如今被挑做和亲的人选,倒是入了元佑帝的眼。若是和顾莞宁闹了意气口角,也着实让人头痛。

    就在此时,席公公快步走了进来,笑着禀报:“启禀皇后娘娘,皇上驾临。”

    王皇后立刻欣然起身相迎。

    顾莞宁等人也纷纷起身,随着王皇后走到椒房殿门口迎驾。

    元佑帝散了朝就来了椒房殿,身上穿着明黄色的龙袍,格外威严肃穆。

    王皇后笑着行礼:“臣妾见过皇上。”

    一场大病,让王皇后消瘦憔悴不堪,看起来也宛如老了十岁。元佑帝的怒气散了之后,对原配发妻又生出了怜悯之心,声音又恢复了往日的温和:“皇后快些平身。”

    龙目一扫,落在了顾莞宁的身上:“今日既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难得见你进宫。”

    话语里满是笑意和打趣。

    顾莞宁笑着应道:“孙媳听闻乐阳堂妹被接进宫中,特意随着母妃进宫探望。皇祖父来之前,孙媳正和堂妹闲话,颇为投机呢!”

    不管私底下如何,当着元佑帝的面,总得摆出宽厚的长嫂风范来。

    乐阳郡主到也乖觉,立刻张口笑道:“堂嫂聪慧能干,孙女不及万一,只盼着能和堂嫂多亲近一二,哪怕学到一两分,也足够孙女受用终生了。”

    就连王皇后也不禁微微侧目。

    往日倒是没留意。没想到这个乐阳郡主如此伶俐。

    元佑帝最乐意见到众人融洽和睦的情景,见状笑道:“乐阳明年初才出嫁,在宫中还要住上半年多。以后莞宁不妨多进宫,多教导提点乐阳。”

    顾莞宁含笑应道:“孙媳谨遵皇祖父之命。”

    乐阳郡主心里暗暗冷哼一声。

    皇祖父果然偏心至极!

    嫡亲的孙女不疼,倒是偏疼一个娶进门的孙媳。一张口,几乎要将顾莞宁捧上了天。

    希望大嫂肚皮争气,一举得男,也能压一压顾莞宁的风头。

    ……

    元佑帝对乐阳郡主也称得上和善亲切,先询问了回京途中的情形,然后又问及在宫中是否住得习惯。

    乐阳郡主显然早有准备,句句都说得格外顺耳。提起和亲一事,更是满脸娇羞欢喜,没有半点怨怼。

    元佑帝龙心大悦,当即赏了乐阳郡主千亩良田黄金千两。

    乐阳郡主出尽风头,心中暗暗自得,口中却道:“皇祖父一片心意,孙女感激不尽。只是,孙女日后远嫁吐蕃,良田再多,对孙女来说也无用处。孙女肯请皇祖父,将这千亩良田都赏给孙女将要出世的小侄儿吧!”

    元佑帝哑然失笑:“罢了,你既是有这份心,朕就允下了。”

    王皇后笑着插嘴道:“乐阳一直随着齐王夫妇在藩地长大,臣妾竟不知她是这般伶俐乖巧讨喜的性子。好在臣妾将她接到了椒房殿来,还有半年左右的光景,可以朝夕陪伴在臣妾身边。”

    元佑帝点点头,略一打量王皇后,缓缓说道:“皇后的病既是好了,这宫务还是由皇后打理。凤印也不必再放在景秀宫了,让孙贤妃送回椒房殿来吧!”

    王皇后全身微微一颤,眼中闪过惊喜,口中却连连推辞:“臣妾大病初愈,身子还不硬朗。宫务繁琐,只怕应付不来。再者,臣妾还想抽出时间来,细心教导乐阳。这宫务,还是由孙贤妃和窦淑妃继续打理才合适。”

    元佑帝既是下定了决心,自是不会轻易更改,淡淡说道:“朕意已决,你不必再推辞了。”

    王皇后这才起身谢了恩典。

    顾莞宁和太子妃迅速交换了个眼色。

    王皇后隐忍半年多,终于一朝翻身。

    孙贤妃知道此事,不知会是何等失望不甘。

    ……

    元佑帝的旨意,很快就到了景秀宫。

    孙贤妃笑容如常地接了圣旨,待传旨的李公公走了之后,才沉了脸。眼中满是愤怒和不甘。

    其实,自从王皇后病情渐渐好转,她就有了预感。这执掌凤印的好日子,怕是没多久了。

    然而事到临头的这一刻,她还是无法抑制心中的嫉恨。

    王皇后!

    这个装模作样的贱妇!

    为什么不病死算了。为何还要病愈抢回凤印!

    很快有宫女前来禀报:“贤妃娘娘,淑妃娘娘来了!”

    孙贤妃将满心的恼恨压下去,深呼吸口气道:“请淑妃进来吧!”

    很快,窦淑妃便进了景秀宫。

    很显然,窦淑妃也接到了元佑帝的口谕,心中正在泛酸,张口就道:“皇后娘娘一病愈,皇上就命我们两个交回宫务。暂放在景秀宫里的凤印,也得还到椒房殿去。我们两个辛苦忙活了半年,没落到半点好处。”

    孙贤妃定定心神,故作淡然地说道:“我们本就是暂代皇后娘娘打理宫务,如今娘娘病愈,将宫务还回去也是应该的。你又何必口出怨言。若是传到皇后娘娘或是皇上耳中,可就不美了。”

    窦淑妃最见不得孙贤妃这副故作大度的模样,撇撇嘴道:“我可比不得你这般胸襟宽广。我心里就是觉得憋闷不痛快。”

    孙贤妃心想,我比你还要憋闷难受!到手的凤印还得乖乖还回去,简直比割肉还要心疼!

    奈何这是元佑帝的旨意,两人高兴也好,不高兴也罢,总得去椒房殿一趟,交回宫务,还回凤印。

    孙贤妃窦淑妃之间的关系也微妙的很。

    王皇后病倒,两人少不得要明争暗斗。王皇后病好了,两人也没什么可争抢的了,很自然地站到了同一阵线。

    窦淑妃发了几句牢骚,见孙贤妃一直不吭声,也没了闲话的兴致:“此事宜早不宜迟,我们两个这就去椒房殿。”

第五百三十三章 临盆

    元佑帝下旨没多久,孙贤妃窦淑妃便联袂来了椒房殿。

    元佑帝还没走,见了两人,随口说道:“你们两个倒是来的早。”

    窦淑妃心中犹有怨气,张口应道:“皇上有旨,臣妾自是不敢耽搁。”

    元佑帝淡淡地扫了窦淑妃一眼。

    窦淑妃心里一个咯噔,立刻挤出笑容说道:“臣妾的意思是,臣妾听闻皇后娘娘病愈,心中万分欢喜,这才急急地来了椒房殿。”

    元佑帝不轻不重地嗯了一声。

    窦淑妃心中暗暗懊恼自己失言,不敢再多嘴。

    孙贤妃早已调整好心情,表现得比窦淑妃得体多了,先微笑着恭贺王皇后身体痊愈,然后恭敬地将凤印交还。

    王皇后笑着夸赞孙贤妃打理宫务一丝不苟,还夸赞她“进退有度”“举止合宜”。

    孙贤妃心中咬牙切齿,面上却是半点不漏:“娘娘行事公正,臣妾看得多了,也跟着娘娘学了不少。”

    王皇后和颜悦色地笑道:“总之,这些日子,你和淑妃都辛苦了。本宫都看在眼里,以后若是本宫忙不过来,少不得还要借重你们两人。”

    这是既要用她们两个,又不给半点甜头。

    孙贤妃憋闷不已,还得和同样憋闷的窦淑妃一起谢王皇后恩典。

    顾莞宁看着这一幕,心里暗暗哂然。

    孙贤妃忙了半年多,只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王皇后在宫中屹立不倒数年,想扳倒她,着实不是易事。

    ……

    顾莞宁每隔几日进宫一回,给王皇后请安之余,顺便“教导指点”乐阳郡主。

    乐阳郡主虽有心和顾莞宁较劲,只可惜年龄还小,城府不够深,手腕也算不上高明。几次试探,都没讨得了好,只得按捺隐忍不提。

    傅妍和林茹雪也时常进宫请安。妯娌三个不时碰面,有说有笑,倒也融洽。

    这样的日子,过得飞快。

    不知不觉中,又是一个月过去。

    这一日,妯娌三个正好齐聚椒房殿。

    王皇后自从病愈之后,性子也比往日温和了不少至少表面看来是如此。每次孙媳们进宫请安,王皇后的态度都格外亲切。

    乐阳郡主如今风头正劲,也是王皇后身畔的红人。所到之处,人人追捧。

    不过,在顾莞宁面前,乐阳郡主到底弱了一筹。

    傅妍和林茹雪也都是心高气傲眼高于顶之辈,面上对乐阳郡主还算亲热,其实都没将她当一回事。

    眼下再风光又能如何?不过是半年光景,就得远嫁关外和亲,终其一生都难有回京的机会。

    真正令人忌惮的,是已经足月随时都会临盆的王敏才对。

    傅妍林茹雪正想着,就见王皇后含笑看了过来:“傅氏,林氏,你们两个成亲都有数月了吧!不知可有动静?”

    傅妍露出一个略带无奈的笑容:“回皇祖母的话,孙媳暂时没什么动静。”

    林茹雪也道:“孙媳也没这份福气。”

    实在是可恨可恼。越是焦急,肚子越是没半点动静。说起来,顾莞宁和太孙圆房也有三四个月了吧!

    傅妍林茹雪不约而同地看了顾莞宁一眼。

    王皇后目光一闪,也一脸关切地看了过来:“顾氏,你可有喜讯了?”

    顾莞宁神色泰然地应道:“孙媳也无喜讯。”

    其实,这个月顾莞宁的小日子已经迟了两日。

    她心中已经有了朦胧的喜悦和预感。只是,时日太短,就连诊脉也诊不出来。至少要再等上七八日才能确定。

    除了她之外,就连太孙也毫不知情。

    她丝毫没有和眼前众人分享这份神秘喜悦的打算。

    王皇后倒也没再多问,只对着三个孙媳说道:“你们如今都是天家孙媳,理应为天家开枝散叶。本宫也盼着你们妯娌三个早日传出喜讯。”

    三人一起应了下来。

    就在此时,席公公快步走了进来,低声禀报几句。

    王皇后眼睛一亮,脸上满是笑意。

    顾莞宁顿时心中了然。

    算一算时间,王敏也到了该临盆的时候。

    果然,就听王皇后欣然笑道:“齐王府打发人来送口信,说是王氏已经肚痛发作,应该很快就会临盆了。”

    ……

    众人不管心情如何,面上都露出喜气洋洋的笑容。一个接着一个说些喜气的话。

    最高兴地,莫过于乐阳郡主。

    “皇祖母,孙女想现在就回府。”乐阳郡主张口恳求:“大哥到底是男子,不便进产房陪伴大嫂。孙女回去,也能照应一二。”

    王皇后很快恩准:“难得有这份心意,既是想回去,就立刻回府吧!本宫就在椒房殿里,等着好消息。”

    女子生产,快则两三个时辰,慢的生上两三日也是有的。齐王府离皇宫不过小半个时辰的路程,乐阳郡主现在动身回府,也能赶得上。

    乐阳郡主一走,顾莞宁等人也无留下的必要,纷纷起身告退。

    出了椒房殿之后,傅妍忍不住低声说道:“不知王敏会生儿子还是女儿。”

    这个问题,不止傅妍想过,林茹雪也在心中百转千回掂量过数次,一张口却是云淡风轻:“皇祖父皇祖母殷切期盼了这么久,理应是儿子才对。”

    这话说的也很妙。

    元佑帝盼着曾孙,王敏肚皮争气,生了儿子当然是好事。如果生的是女儿呢?

    两人下意识地看了顾莞宁一眼。

    顾莞宁神色如常,微微笑道:“王敏看着便是有福之人,这一胎,十有**是儿子。”

    口是心非。

    傅妍心中哂然,口中却笑着附和道:“堂嫂说的是。我看着她也像有福之人。”

    三人出了宫门,各自回府。

    这一日,众人注定了心焦难安。

    太子妃也主动来了梧桐居,低声絮叨了几回:“也不知王氏这一胎是男是女。”

    时人都重男轻女,皇家更重子嗣传承。生儿子生女儿可全然不是一回事。

    顾莞宁也不多言,只笑道:“等等看就知道了。”

    太子妃看了神色淡然的顾莞宁一眼,想说什么,到底又忍了回去。

    这一等,就是一天一夜。

    直到第二天早上,才传来了王敏生下一女的消息。

第五百三十四章 知悉

    哟!生的果然是女儿啊!

    太子妃听到这个喜讯,顿时眉开眼笑。

    顾莞宁也微微松口气。

    其实,就算王敏生了儿子,对她也没太大影响。毕竟,太孙才是未来的储君。齐王府就算有一个曾孙,也只是多得元佑帝几分欢心罢了。

    不过,她已经有了隐约的预感,自是希望提前到来的儿子一出世,就是元佑帝最喜欢的长曾孙。

    就像前世一样!

    太子妃提心吊胆一天一夜,如今骤然轻松下来,也有了闲闲看热闹的心情:“风光了这么久,此时生了女儿,不知你皇祖父会是何等失望。”

    元佑帝对这一个孩子可是寄予厚望。齐王世子夫妇,也因此出尽了风头。现在尘埃落定,生了个女儿。元佑帝必然会失望。

    失望才好!

    越失望越好!

    太子妃越想心里越舒畅,又对顾莞宁说道:“王氏临盆,我这个做伯母的,总得打发人去贺喜。”

    哪里是贺喜,是想去戳人家胸口两刀吧!

    顾莞宁出言阻止:“母妃还是暂且等一等。到了后天洗三礼的时候,亲自登门贺喜才更合宜。”

    “今天就打发人去贺喜,一旦传进皇祖父耳中,只怕皇祖父会心生不喜。”

    太子妃这才反应过来:“你说得对。这种时候,更应该稳住才对。那就等洗三礼的时候,我们两个一起去。”

    顾莞宁含笑应了下来。

    与此同时,傅妍和林茹雪也各自得了消息。两人心中自是快意。

    同是皇家孙媳,谁乐意被平平无奇的王敏压一头?

    现在王敏生了女儿,她们还有机会抢先。

    宫中元佑帝和王皇后是何反应,其实可想而知,一定都很失望。否则,此时早该有赏赐到齐王府了。

    ……

    当天傍晚,太孙回了府。

    夫妻两个在雪梅院里陪着太子妃用晚膳,太子居然也来了。四人同坐一席,倒也颇有一家人的样子。

    太子今日心情也格外明媚,不过,身为长辈,有些话不便说出口罢了。在吃完晚饭之后,特意让乳母将麒哥儿麟哥儿抱了出来。

    两个孩子如今都长大了不少,眉眼愈发漂亮精致,一张口咿咿呀呀,分外可爱。

    太子看着这一双儿子,颇有些志得意满,随口问太子妃:“闵氏,郑氏的身子可好些了?”

    太子妃答道:“郑氏生产时大伤元气,一直卧榻养病。每日进补,却见效甚微。”

    儿子都生了,区区一个郑氏,死活都不要紧。

    太子随意地嗯了一声,便不再多问了。

    太孙想早些回梧桐居和顾莞宁独处,便张口告退。

    太子妃立刻笑道:“你们回去歇着吧!对了,我已经命人准备了宵夜,待会儿就送到梧桐居去。”

    顾莞宁:“……”

    所谓宵夜,其实就是品种不一的大补汤。

    太孙唯恐顾莞宁脸皮薄恼羞成怒,忙笑着应一声,然后拉着顾莞宁出了雪梅院。

    奇怪的是,往日走路利落的顾莞宁,今日步伐轻缓了许多。

    太孙微微有些诧异,忍不住看了顾莞宁一眼:“阿宁,你今日是怎么了?是不是身子不舒服?”

    顾莞宁目光微微一闪,嗯了一声。

    太孙顿时皱起眉头:“哪里觉得不舒服?怎么也不早点说。我这就让人去叫徐沧。”

    徐沧就住在府里,随叫随到。

    顾莞宁却道:“也没什么要紧,就是有些疲累。大概是这一天一夜,一直悬着一颗心,所以格外疲乏。”

    太孙松了口气,笑着打趣道:“原来你也有些紧张。我还以为你半点都不在意。”

    怎么可能半点都不在意。

    只是她喜怒不行于色,别人察觉不出来罢了。

    顾莞宁笑而不语。

    ……

    回了梧桐居之后,太子妃的“宵夜”很快就送来了。

    太孙是个孝顺听话的好儿子……很快就端起碗,送到嘴边。

    “等一等。”顾莞宁忽地张口:“这宵夜,还是不用了吧!”

    这是什么意思?

    太孙浓眉一挑,目中露出询问和些许的不满。他在宫中连着几日没回来,难得回府一次,怎么可以剥夺他吃宵夜的权利。

    顾莞宁看着他这副模样,心中有些好笑。只是,尚未确定有孕,她不想早早说出口。免得空欢喜一场。

    于是,“困乏不堪”又被搬了出来做借口。

    太孙不想放弃,立刻殷勤地说道:“你若是觉得乏了,就先睡上一会儿。我替你揉一揉肩膀和腰身。”

    揉着揉着,就揉到床榻上去了。

    顾莞宁白了他一眼:“你今晚去睡书房。”

    自从圆房以来,两人如胶似漆。偶尔有些口角,也大多是小两口耍花腔。像这般撵他去书房的,却是第一回。

    太孙何等敏锐,立刻察觉有异:“阿宁,你是不是有事瞒着我?”

    顾莞宁抿了抿唇。

    太孙的目光很自然地往下移,在她平坦的肚子上打了个转:“我记得,你上个月的月事是在前几日。这个月,还一直都没来……”

    这种事情也记得这么清楚。

    顾莞宁哭笑不得,心知瞒不过去了,便点了点头:“确实迟了几天。我现在也不敢确定……”

    话还没说完,便落入一个温暖熟悉的怀抱里。

    太孙激动惊喜之余,没忘了放轻力道,一只手搂着顾莞宁的腰,另一只手轻轻地抚上了她的肚子:“阿宁,你一定是有了身孕。这样的喜事,你怎么能瞒着不告诉我。对了,我明日就告诉母妃一声,她一直盼着你有孕。知道这个喜讯,母妃一定十分高兴。”

    顾莞宁嗔道:“日子还短,尚不能确定有孕,暂时不要宣扬。等确定了是喜脉之后,再向母妃报喜也不迟。”

    太孙早已沉浸在即将为人父的喜悦里,咧嘴笑道:“好好好,什么都听你的。”

    太好了!

    他竟然要当爹了!

    巨大的喜悦,从心底涌起,迅速蔓延至全身。让他简直有了手舞足蹈的冲动。

    “阿宁,我好高兴。我真的太高兴了!”太孙在顾莞宁的耳边翻来覆去地说着这两句。

    顾莞宁心中也是一片温软的甜意。

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喜

    太孙温柔地将她揽在怀中,宛如捧着最珍贵稀有的珍宝,小心翼翼地问道:“你现在感觉如何?有没有想吐?是不是很累?我这就抱着你到床榻上歇着?”

    顾莞宁失笑:“哪有这么夸张。我现在半点异样的感觉都没有。说不定,我只是月事迟了几日,未必是有了身孕。”

    太孙立刻道:“一定是有喜了。”

    顾莞宁唇角情不自禁地扬了起来,口中故意唱反调:“你怎么敢肯定?”

    太孙挑眉,傲然一笑:“之前一个月,我喝了这么多补汤,这般努力,岂能没有成果?”

    恬不知耻!

    顾莞宁红着脸啐了他一口。

    太孙咧咧嘴,俯下头,极尽温柔地吻了她片刻,用尽所有的自制力松开她的唇,呼吸不稳地说道:“时候不早了,我们早些歇着吧!”

    顾莞宁略略低头,扫了一眼,然后一本正经地提议道:“要不然,你还是去睡书房吧!”

    免得耳鬓厮磨热血上涌情难自禁。

    太孙笑道:“放心吧,我能忍得住。”

    好说歹说,总之书房是不肯去的。

    顾莞宁只得随了他。

    两人更衣后,相拥着躺在床榻上,都没有睡意,低声絮语起来。

    “阿宁,过些日子,等确定了喜脉,我就向皇祖父禀报一声。以后每天晚上我都回府。”

    “不用这般紧张。我又不是没怀过身孕,再说了,府里有母妃在,我身边还有这么多丫鬟……”

    太孙异常执着:“她们岂能代替得了我。我每晚回来,既能陪着你说话,又能和儿子多亲近些。”

    好吧!

    顾莞宁面上有些无奈,心里却是甜丝丝的。

    再坚强的女子,有了身孕之后,也会比往日脆弱些。有丈夫陪在身边,确实比独身一人要强多了。

    太孙凑在她耳边,歉然低语:“前世我早早离世,让你一个人独自抚养儿子长大成人。这一世,我一定会陪伴在你们母子身边。做一个好丈夫,更要尽到为人父的责任。”

    顾莞宁眼眶微微一热,轻轻嗯了一声。将头靠在他的胸膛处。

    在人前,她是冷然无情的顾太后。私下里的茫然无措疲惫脆弱,只有一直跟随在她身边的他知晓。

    没有人是坚不可摧的。

    她偶尔也希望有人站在身侧,在累的时候,可以靠着小憩片刻。

    太孙也不再出声,就这么温柔地静静地搂着她。

    过了许久,怀中才传来顾莞宁低低的声音:“萧诩,这一世我比前世提前有孕,肚子里的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